(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论文)核素内照射剂量快速计算方法的研究.pdf_第1页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论文)核素内照射剂量快速计算方法的研究.pdf_第2页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论文)核素内照射剂量快速计算方法的研究.pdf_第3页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论文)核素内照射剂量快速计算方法的研究.pdf_第4页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论文)核素内照射剂量快速计算方法的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题目:核素内照射剂量快速计算方法的研究 专业: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硕士生:游日安 指导老师:刘小伟教授 摘要 本文自行设计体模,应用e g s 4 程序对放射源为”1 i 的体模内的剂量分布进 行了研究。论文工作包括:( 1 ) 分别用m o n t ec a r l o 方法和m i r d 法计算了体模内 的剂量分布,分析比较了两者的计算结果,对m i r d 方法的截断效应进行了讨论; ( 2 ) 比较了标准人体的介质和对应密度的水中的剂量分布,给出了一种临床适用的 个体化剂量计算的介质近似方法;( 3 ) 通过对非均匀介质的m o n t ec a r l o 法计算结 果和对应的均匀介质中的m i r d 计算结果的比较,提出了一种组合s 因子的算法, 与m o n t ec a r l o 法的精确结果进行比较,讨论了该方法的误差及适用范围,并给 出了一个真实人体的例子和计算结果。 模拟结果表明,m i r d 方法实质是对m o n t ec a r l o 方法的近似。另外。标准 体模的介质和相应密度的水中的剂量分布相似,全空间荆量的估算相差甚微,因 此可由c t 读入各区间密度,以水为介质近似计算个体化的内照射剂量分布。我 们提出的组合s 因子算法,将m i r d 方法推广到非均匀介质。与m o n t ec a r l o 方 法相比,计算速度大大提高。真实人体内照射剂量计算的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 所得的剂量普遍低于m o n t ec a r l o 方法的结果,且其偏差主要由截断效应引致。 相较叠加单一s 因子剂量计算方法而言,组合s 因子法受密度影响小,且活度越 大,其偏差越小。另外,模拟结果表明,若增加预算不同密度的s 因子,且增加 s 因子的叠加范围,可减小组合s 因子法的误差。 关键词:m o n t ec a r l o 方法,m i r d 方法,剂量分布,核素内照射 t i t l e : & 砂矿f a s tc o m p u t a t i o n a lm e t h o d f o r d o s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i nr a d i o n u c l i d ei n t e r n a lt h e r a p y m a j o r :p a r t i c l ea n dn u c l e a rp h y s i c s n a m p :r j 卅ny o h s u p e r v i s o r :p r o f x i a o - w e il i u a b s t r a c t w ed e s i g n e dp h a n t o m sw i t h1 3 1 ia st h er a d i a t i v es o u r c et os t u d yt h e a b s o r p t i o nd o s ei nk n u b sa n dc o m m o no r g a n s m o n t ec a r l om e t h o da n dm i r d m e t h o dw e r ea p p l i e dt oc o m p a r et h ed o s ed i s t r i b u t i o n si ns t a n d a r db o d yp h a n t o m s w i t ht h a t i nw a t e rp h a n t o m sw i t h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d e n s i t i e s ac l i n i c a lm e t h o dw a s g i v e nt oe v a l u a t et h ed o s ed i s t r i b u t i o ni ni n d i v i d u a lp a t i e n t s t h e nw ep u tf o r w a r da n e wm e t h o dt oo b t a i nt h ec o m b i n a t i o no fsv a l u e si nd i f f e r e n tm e d i u m sb yt h e c o m p a r i s o nb e t w e e nm o n t ec a r l om e t h o da n dm i r dm e t h o di nn o n u n i f o r ma n d u n i f o r mm e d i u m ss e p a r a t e l y a ne x a m p l ei nh u m a nb o d yw a sg i v e na tl a s t o u rr e s u l t si n d i c a t et h a tt h em i r dm e t h o di si nf a c ta l la p p r o x i m a t i o no ft h e m o n t ec a r l om e t h o d a p p l y i n gt h en e wi d e at oo b t a i nsv a l u e sc a ni n c r e a s et h es p e e d o fc o m p u t a t i o ne n o r m o u s l y , w h i c hc o n f o r m st o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m o n t ec a r l om e t h o d c o n c e r n i n gt h ei n t e r c e p t i v ev a r i a t i o n ,t h em e t h o do f c o m b i n a t i o no fsv a l u e sc a n b ea b e t t e ro n et h a nt h em e t h o do fs i n g l esv a l u e k e y w o r d s :m o n t ec a r l om e t h o d ,m i r dm e t h o d ,d o s ed i s t r i b u t i o n ,r a d i o n u c l i d e i n t e r n a lt h e r a p y i i 第一章核素内照射治疗及剂量学系统 一、核素内照射治疗 ( 一) 绪论 核素内照射治疗是利用放射性药物的独特载体( 如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化合 物或受体异性配基、多肽等) 靶向性结合于病变部位,依靠其携带的放射性核素 或放射性标记物发出的射线粒子( n 粒子,b 射线、二次电子及俄歇电子等) ,对 病灶进行集中照射,通过产生足够的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从而达到抑制或破坏 痫变组织的目的。核素内照射治疗是放射治疗的一种。放射性核素通常经口服、 静脉注射或植入等方法引入体内,聚集在靶器官发挥治疗作用。 核素治疗在核医学中占据重要位置。放射性核素的医学应用就是从治疗开始 的,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1 8 9 8 年居里夫妇发现镭,及它对人体有烧伤作 用( 生物效应) 。1 9 0 1 年镭被用于治疗皮肤的结合损伤,从而开始了放射性核素 在医学中的应用。相较外照射和近距离照射而言,核素内照射治疗是一门年轻的 学科,其临床应用基础形成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距今只有四十多年的历史。 但放射性核素治疗具有高度的组织特异性,杀伤力强,能同时对全身多个病变部 位进行辐照,且对控制肿瘤转移的亚临床微小病灶有其独特的优势,一直是肿瘤 治疗研究的热点之- - “3 1 。目前放射性核素治疗的疾病不多,但方法简便,疗效 好,副反应小。如用1 3 i 治疗甲亢,8 9 s r 治疗骨转移瘤等。7 0 年代后,s p e c t 、 p e t 等核医学设备的研制,使核医学影像从单纯的解剖信息提高到功能代谢信 息,为内照射剂量学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临床资料,更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病 l 患生存质量。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年核素治疗人次为1 6 多万人次1 4 】。随着基因 工程中单克隆技术等日益成熟,放射药物治疗显示了更加广阔的前景。 ( 二) 核索治疗常用核素及仪器 放射性药物是进行核素内照射治疗的必要物质条件之一。为抑制或破坏肿瘤 组织,同时对正常组织产生尽可能小的伤害,理想的放射性药物应具有高纯度的 p 粒子,高度靶向性和相对较短的半衰期等特点。现用于临床治疗的核素主要有 以下几类: 1 1 3 1 i 治疗甲亢、甲状腺瘤及甲状腺癌转移灶 1 9 4 2 年k e s t o nb a l lf r a n t s 和p a l m e r 等报告甲状腺的恶陛肿瘤能浓聚放 射性碘,为1 3 1 i 治疗甲状腺癌奠定了基础:同年,h e r t z 和r o b e r t s 以及 h a u i l t o n 和l a w r e n c e 同时间首次报告用放射性碘治疗甲亢,从此揭开 了临床上大量使用b 1 i 治疗甲亢的历史。由于甲状腺对放射性碘有高选择性 吸收和浓聚能力,1 3 1 i 衰变时主要释放b 射线( 占9 9 ) ,射程仅2 - 3 w i n , 对周围正常组织一般无影响,可取得类似部分切除甲状腺组织的效果,有效 率高达9 0 以上。全球使用此法已治愈二百余万人,目前在国外是治疗甲亢 的首选方法。 2 骨转移癌的内照射治疗 静脉注射亲骨性强的放射性核素,使其浓聚在骨转移部位,利用核素 不断发射的p 射线对转移灶进行照射,以达到止痛和杀死肿瘤细胞的目的, 同时不使骨髓受到辐射损伤。目前用于临床的核素有:1 5 3 s m 、8 9 s r 、1 3 气己e 、 2 m r e 、3 2 p 等【2 1 ,都具有靶向性好、半衰期短、b 射线能量适中,能有效杀 伤肿瘤组织而对正常组织和正常骨的损伤小等特点,临床应用广泛。 3 其它治疗项目 放射性核素可应用于多种临床学科疾病的治疗,如用9 9 t c m d p 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总有效率可达9 0 ,还可治疗甲亢伴浸润性突眼,可有 效改善患者的突眼症状,有效率在8 0 左右;应用1 3 1 i - m i b g 治疗恶性嗜铬 细胞瘤有效率达5 0 以上,可延长存活期等。放射性核素治疗为一般临床 学科难以解决的一系列疾病提供了比较有效的治疗手段。 核素内照射治疗另一重要因素是核医学仪器。丫闪烁探测器和丫照相机是核 医学最基本和重要的显像仪器。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基于, 照相机的计算机断层扫描设备被研制,如s p e c t 、p e t 等,通过对体内,光子的 多角度探测,利用计算机采集信息并重建三维影像。其中p e t 是目前临床上用 以诊断和指导治疗肿瘤的最佳手段之一,它应用组成人体主要元素的短命核素如 c 、”n 、”o 、墙f 等正电子核素为示踪剂,可在不影响内环境平 i | i 的生理条件 下,研究和诊断人体内早期的病理生理和代谢异常等疾病。由于p e t 采用光子 准直进行探测,探测灵敏度大大提高,分辨率可达4 m m 。p e t 的研制,使人类 第一次实现了活体分子水平的研究,开创了核医学发展的新纪元。近年来,p e t 在诊断和指导治疗肿瘤、冠心病和脑部疾病等方面均已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f 6 - 8 1 二、内照射治疗剂量学系统和剂量分布 核素内照射治疗方案的制定是以剂量为基础,遵循荆量效应的基本原 理,结合病人临床的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放射性药物和确定用药剂量。 ( 一) 内照射治疗剂量学系统 内照射治疗中肿瘤和正常组织的吸收剂量及分布。是评价治疗效果和产生 的相关毒性的重要基础,对决定治疗方案起到重要作用。由于注入体内的放射 性药物参与机体的生理代谢,药物和放射性核素的分布处于一个不断的变化之 中,组织器官和病灶接受的辐射能量随着代谢过程的变化也随之改变。鉴于机 体生理代谢的极其复杂性,吸收剂量的精确定量十分困难。目前,由于缺乏精 确计算体内吸收剂量分布的手段,确定治疗用药剂量主要依靠临床经验,存在 一定的盲目性,可能造成正常组织放射毒性大( 如骨髓抑制,肾功能损伤等) 或治疗失败【9 1 。此外,在治疗同类别、不同体积的肿瘤时,要求标记的核索( 能 量、射程等) 与肿瘤大小相适应,因此在选择相同药物时也存在如何挑选合适 的标记核素的问题。可见,开发临床实用的精确剂量计算系统,对挑选放射性 药物及确定用药剂量将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是实现放射性药物治疗科学化和 规范化的重要基础。 随着内照射治疗尤其是放射免疫治疗的发展,由于药物有较强的组织特异 性,基于器官的剂量学已不适应,必须建立更精确的,如像素水平的内照射剂 量学系统。上个世纪中问世的断层扫描技术( s p e c t ,p e t ) 使单纯的解剖信息提 高到功能代谢信息,而功能成像( p e t 、s p e c t ) 与器质成像( c t ) 联合扫描 设备的推出,实现了功能成像和器质成像同机扫描,解决了p e t 或s p e c t 与 c t 不同时扫描引起的图像融合的困难,可进行核素精确的解剖定位,为开发内 照射治疗剂量学系统带来极大的价值和便利。国内在内照射治疗实践中作了大 量的工作 1 0 - 1 4 】。但基于s p e c t c t 、p e t c t 图像建立精确内照射治疗剂量学系 统还未见系统报道。我们的目标是基于p e t c t 扫描图像,研究内照射剂量的 快速计算方法,从而建立快速准确内照射剂量学系统。这将对科学化、规范化 放射性药物治疗以及放射性药物的试验和开发起到积极的作用。 ( - - ) 剂量分布 内照射治疗中的剂量分布是不均匀的。放射性核素注入体内后,高度选择 聚集在病变部位,使病灶区放射性核素浓度高,正常组织浓度低。同时,放射 性核素发射出的1 3 射线能量低,射程短。因此肿瘤部位的剂量最高,形成病灶 附近的高剂量区:随着远离病灶距离的增加,剂量迅速减小。由于放射性药物 的高度靶向性,若体内有多个病变区,则将形成多个高剂量区。 剂量分布与治疗计划相关的几个概念【1 5 1 介绍如下: 1 源组织( s o u r c et i s s u e ) 源器官( s o u r c eo r g a n ) 指含有一定量放射性核素的机体组织或器官。 2 靶组织( t a r g e tt i s s u e ) 靶器官( t a r g e to r g a n ) 指吸收辐射能量的机体组织或器官。 3 热点区( h o ts p o t ) 指放射性核素在人体较浓集的部位,在扫描显像时显示为高强度放射性 的区域。 三、本文的主要工作 基于功能成像( s p e c t 、p e t ) 和器质成像( c t 、m r i ) 的图像融合技术臼 益成熟,建立临床实用的剂量学系统一直是国际研究热点1 6 - 1 9 。建立快速准确的 内照射剂量计算方法是开发剂量计划系统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内照射吸收剂 量计算模型主要分为两类;第类是利用预算值进行累加和积分,如点源积分 ( p o i n ts o u r c ef u n c t i o n ) 计算方法【2 0 1 、国际医学内辐射剂量委员会( m e d i c a l i n c e m a lr a d i a t i o nd o s ec o m m i t t e e ,m i r d ) 给出s 因子进行计算法【2 j j 。其优点 是计算速度快。但由于预算值是在均匀介质或标准人模型下得到,计算结果与实 际值之间可能存在较大误差:第二类是利用m o n t ec a r l o 的计算方法【2 2 - 2 4 1 。此方 法的优点是适用于均匀和非均匀组织,计算结果精确。但其缺点是计算时间长, 对计算机硬件有较高要求。 本文的研究工作是为了配合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s p e c t c t 扫描 的精确剂量计算及应用”,研究m o n t ec a r l o 方法和基于格子s 值的m i r d 方法 计算内照射剂量时的特点及适用范围,目的是建立快速准确的内照射剂量计算模 型。本文中我们自行设计体模,分舅l j 用m o n t ec a r l o 方法和m i r d 方法计算了均 匀介质和非均匀介质中的剂量分布,讨论了两者的特点并加以比较;并由非均匀 介质中的计算结果,提出了一种组合s 因子的算法,将m i r d 方法推广到非均 6 匀介质,大大提高了计算速度。与m o n t ec a r l o 法的精确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研 究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适用范围,并对提高计算速度和改进计算结果进行了展 望。 第二章核素内照射剂量计算方法 上一章我们提到,m o n t ec a r l o 法和预算s 因子的m i r d 法是目前计算内照 射剂量分布的两种主要方法。对这两种计算方法的计算思想及本文编写的用 m o n t ec a r l o 法和m 1 r d 法计算剂量程序的介绍,是本章讨论的主要内容。本章 还对剂量计算中的一些基本物理量作了介绍。 一、m o n t ec a r l o 法计算内照射剂量 m o n t ec a r l o 方法是计算辐射剂量的有力手段,是一种精确计算剂量的方法。 本文采用m o n t ec a r l o 方法的计算结果作为标准,以评估其它方法计算内照射剂 量的准确性。本节主要介绍了m o n t ec a r l o 方法的基本思想、所采用的m o n t ec a r l o 模拟计算软件包以及自行编写的m o n t ec a r l o 用户程序。 ( 一) 粒子输运和m o n t ec a r l o 方法 内照射治疗中,放射性药物衰变得到的射线粒子与人体组织相互作用时服从 统计学规律,发生作用的位置、作用的形式【如对t ( x ) 光子而言,可能是光电效 应、康普顿散射或者电子对效应】、发生作用后离子可能被吸收或散射、散射粒 子的运动方向和能量、两次作用位置间的距离等参数均是随机变量。 m o n t ec a r l o 方法( m o n t ec a r l om e t h o d s ) 是以概率统计理论为基础的一种 数值计算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当所求解的问题是某种事件出现的概率,或者是 某个随机变量的期望值时,可以通过某种“试验”的方法,得到这种事件出现的概 率,或者这个随机变数的平均值,并用它们作为问题的解。m o n t ec a r l o 方法可 以模拟射线粒子与人体组织相互作用的全过程:通过模拟大量粒子的输运过程, 可精确计算出体内的吸收剂量分布。用m o m ec a r l o 法计算剂量分布包括三个过 程:源分布抽样过程,产生粒子的初始状态:空间、能量和运动方向的随机 游动过程,产生粒子的运动状态序列;汜录能量沉积与分析结果过程,记录每 个粒子对吸收剂量的贡献并分析剂量的误差【2 5 】。 m o n t ec a d o 方法是一种精确计算剂量的方法,它能模拟粒子在均匀和非均 匀介质中的输运,可以计算许多实验无法测量的问题。但由于收敛速度慢,计算 时间长,对硬件要求高,因此不适宜于临床快速计算剂量。 ( 二) m o n t ec 州。方法的计算程序 关于m o i 他c a d o 的计算方法有多种,如e g s 4 、f l u k a 、e t r a n 、i t s 、 m c n p 、g e a n t 等。本文采用的e g s 4 计算程序是揭示电子和光子在物质中输 运规律的有力且方便的理论分析及模拟研究工具。它包含的元素和介质材料齐 全,可提供1 0 0 种元素的截面数据,模拟的粒子能量广泛,涉及多种物理过程, 并允许用户自己编写程序完成对源分布的抽样、几何关系的处理、结果的纪录和 对e g s 4 系统程序的调用,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e g s 4 主要分为用户程序和e g s 4 系统计算程序两部分。用户程序应用 m o r t o n 语言编写,包括m a i n :主程序,包括对变量的定义、数据的初始 化,对各予程序的调用,以及对结果的输出;p e g s 4 :独立文件,为e g s 4 程 序提供计算所需的介质数据,如介质元素组成、物理作用界面参数、电子光子的 截止能量等:h 0 w f a r :被主程序频繁调用的处理几何关系的主程序: a u s g a b :对粒子空间上的模拟结果进行记录。e g s 4 的结构和系统计算流程 9 见图2 1 。 图2 1e g s 4 结构和系统计算流程图 ( 三) 本文的m o n t ec a r l o 计算程序 本文编写用户程序以执行e g s 4 ,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定义e g s 4 的宏 包括公共块的定义、变量及数组的定义、伪随机数发生器的设定、实 现相关功能宏的定义等。 1 0 2 调用h a t c h 前的预初始化 定义介质数组,设定各区间的介质类型。设定光子和电子的最低截止 能量及设置空间格子( 体积元) 的大小,定义粒子在各区间的平均自由程。 3 调用h a t c h 根据各区间的介质类型,输入由p e g s 4 产生的介质截面数据。 4 h o w f a r 子程序的初始化 定义区间边界;由扫描图像得到的二进制文件读入区间的活度和密度 分布信息:读入核索能谱。 5 a u s g a b 子程序的初始化 初始化纪录能量沉积的数组d o s e i s ( i ,j ,k ,i s ) 及一些输出量。 6 定义入射粒子的参数 定义采样先后的权重因子及模拟事件数,获取随机数种子。对每次模 拟事件的粒子初始状态进行抽样,包括 1 ) 粒子初始位置的抽样;其基本思想是活度越大。则出射粒子越多。因此 可将活度分布与粒子出射区域的概率分布等同,在$ s e l e c t i o n i j k i n i 中实现。其基本思路是,将各平面的总活度归一后,按降序方式逐个叠 加,若大于抽取的随机数,则该面的序号即为粒子出射的面坐标k i n i ; 同理,对该面上的各条线上的活度归一后抽样,得第二维坐标j i n i ,再 对该线上各点的活度归一后抽样得i i n i ,则本次抽样粒子初始区域i r i n 确定为s i n ( 1 i n t ,j i n i ,k j n i ) 。由于格子内活度均匀分布,粒子初始位置 x 坐标由公式z = + a 。- f 确定,其中_ 为粒子所在格子的左边界坐标, 为所在格子x 方向的边长,f 是一个0 到1 之间的随机数。y 、z 坐标 同理可得。 2 ) 粒子初始能量的抽样:对各类型粒子的总概率归一后逐个叠加,若大于 抽取的随机数,则被叠加的概率对应的粒子即为出射粒子的类型。然后 对该类型粒子的概率归一后抽样,则可得粒子出射的初始能量。若抽样 得到粒子为b 粒子,则其能量在确定为某条能谱后,由费米能级公式 抽样得到“”。 3 ) 粒子出射方向的抽样:粒子的散射是各向同性的,其方向余弦由公式 i “= s i n 口c o s 口 v = s i n a s i n 8口( - 刀2 ,可2 ) ,口( 0 ,2 石) 确定。其中n 为出射方 w = c o s 口 向和z 轴的夹角,0 为出射方向在x o y 平面上的投影和x 轴的夹角。由 于c o s 在( - l ,1 ) 之间均匀分布,所以对各向同性散射角的方向余弦抽样 如下:c o s = 2 f - 1 ,其中为( 0 ,1 ) 间的随机数。因为0 在( o ,2 “) 上均匀分布,所以按口= 2 石孝抽样,;为( 0 ,1 ) 间的随机数。 7 调用s h o w e r 程序 s h o w e r 程序根据设定的平均自由程控制粒子的迁移。在粒子真正发 生迁移前,s h o w e r 将调用h o w f a r ,判断粒子的迁移会不会超出当前 的几何区域。若不会,则s h o w e r 将粒子迁移到此位置,假定和介质发生 一次相互作用;如果会超出边界,则s h o w e r 将粒子迁移到边界,假定发 生一次相互作用,再决定下一步迁移。每当粒子由于相互作用而是状态改 变时,s h o w e r 将调用a u s g a b ,得到相互作用后的粒子状态并记录该区 域的能量沉积,完成一次模拟。 8 输出结果 求区域( 1 ,j ,k ) 的沉积能量对模拟事件数的平均,根据公式 q “2 :考兰 其中q 卅为第( i j k ) 格子内的沉积能量,n 小、d ,“分别 为该格子的密度和剂量】求得每个模拟事件在各格子中的剂量贡献,并输出。 二、m i r d 预算s 因子法计算内照射剂量 m i r d 法是国际医学内辐射剂量委员会( m e d i c a li n t e r n a lr a d i a t i o nd o s e c o m m i t t e e 。m i r d ) 提出的估算放射性核素引入体内所致辐射剂量的方法。其基 本思想是预算出各源区对所求靶区的剂量贡献( s 因子) ,然后根据活度分布, 累加得到吸收剂量分布。s 因子定义为; s ( t e - s k ) t2 三m r e 飘 其中m t 是靶区的质量;e i 是i 型辐射的平均能量:y 。是每次核衰变的i 型 辐射的产额;够是i 型辐射能量的吸收分数。s 因子的国际标准单位是 j 堙却j 。 临床上用于评估内照射吸收剂量的s 因子是各源器官( 或源组织) 对靶器官 ( 或靶组织) 的剂量贡献,要求器官水平上活度分布均匀,这显然无法满足精确 计算内照射剂量的需要。且病灶区,即我们研究的感兴趣区,无论在大小还是形 状上都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因此由标准人模型得到的s 因子无法满足个体化病 例内照射剂量评估的需要。国际医学内辐射剂量委员会在1 9 9 9 年的1 7 号报告中 给出了格子水平的s 因子,从而可以计算研究区域内核素活度非均匀分布的问 题,并使基于s p e c t c t 、p e t c t 图像的内照射剂量计算成为可能。 本文用m i r d 方法编程计算剂量可分为以下两步 1 预算s 因子 为和图像相适应,本文预算的是格子水平的s 因子。某源格子对靶格子 的s 因子,即为该源格子出射的粒子对靶格子的剂量贡献。因此,将空间划 分网格,源放在中心格子处,其他格子活度为0 。用e g s 4 的m o n t ec a r l o 模 拟程序,计算得每次衰变事件产生的各个格子剂量,即为中心格子对周围格 子的s 因子。由于剂量贡献只和靶源的相对位置有关,则该值也是周围格 子对中心格子的s 因子。 2 由s 因子计算剂量 s 因子即每次衰变源格子在靶格子产生的剂量。则计算某格子剂量时, 以此格子为靶( 即s 因子计算中的中心格子) ,将周围各格子及自身的积累活 度( 即总衰变次数) 和对应的s 因子相乘后叠加得靶格子剂量,计算公式为: d ( j ,j ,) = j ( j ,j ,k 1 ) - s 。 。卜 _ 。) f , 其中( i ,j ,) 为靶格子坐标。( j ,j ,女) 为源格子坐标,j ( i ,) 为源格子 的积累活度。考察各种介质和核素的s 因子列表,可知s 因子随离靶的距离 1 4 增加而迅速跌落,当距靶格子距离超过5 个格距后,格子的s 因子大大低于 靶格子自身的s 因子,则我们认为这些格子对靶格子的剂量贡献可以忽略不 计。所以计算靶格子剂量时,我们仅叠加了关于中心格子对称的1 i i l 1 1 个 格子对靶格子的剂量贡献。 m m 方法计算内照射剂量首先预算了源对靶的s 因子,则计算剂量 时,只需在活度定分布的情况下,叠加源对靶的总的剂量贡献,从而计算 时间大大缩短。但由活度到剂量的转换可知,m 瓜d 法只适用于均匀介质中 的剂量计算,对于处理非均匀介质则存在较大问题,因此无法准确的计算真 实人体体内的剂量分布。 三、有关的物理量及说明 本节主要介绍与内照射治疗的计算有关的物理量【2 他9 1 。 ( - - ) 放射性活度( a c t i v i t y ) 放射性活度是放射性核素衰变强度的度量,是指一定量的放射性核素在一个 很短的时间间隔内发生的核衰变数除以该时间间隔之商,用公式可表示为: 一警咄“ 其中,九是衰变常数,a 和a o 分别是t 时刻和初始时刻的放射性活度。放射 性衰变服从指数规律。活度a 的国际单位制单位是贝克勒尔( b q ) ,常用的单位 有居里( c i ) ,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1 c i = 3 7 x 1 0 ”b q 。 单位质量放射源的放射活度为放射性比活度,其单位是b q g 。放射性比活 度是衡量放射性物质纯度的指标。 ( 二) 授予能( e n e r g yi m p a r t e d ) , 授予能,就是指电离辐射以电离、激发方式传递给某一体积内物质的能量 其定义为: = r 。一胄。+ q 这里,r i 。是进入该体积的辐射能,即进入该体积的所有带电的和不带电的 电离粒子能量( 不包括静止质量能) 的总和:。是从该体积逸出的辐射能,即 离开该体积的所有带电的和不带电的电离粒子能量( 不包括静止质量能) 的总和; q 是在该体积内发生的任何核和基本粒子的转变中,核和基本粒子静止质量能 所有变化的总和。授予能的国际标准单位是焦尔( j ) 。 ( 三) 吸收剂量( a b s o r b e dd o s e ) ,d 吸收剂量d 定义为电离辐射向无限小体积内授与的平均能量除以该体积内 物质的质量而得的商,即: d :l i m 三:塑 m _ o md m 其中,d ;是电离辐射授与质量为d m 的物质的平均能量。因此,吸收剂量d 就是电离辐射给予单位质量物质的平均授予能。电离辐射授与某一体积内物质的 能量越多,则该体积内物质的吸收剂量越大。吸收剂量的国际单位是戈瑞( g y ) 。 单位时间内物质吸收剂量的增量为吸收剂量率刍,其国际标准单位为g y s 。 1 6 第三章内照射剂量计算方法的比较 由第二章可知,m o n t ec a r l o 方法可以精确计算内照射剂量,但因收敛速度 慢,达到要求的统计误差需要计算较长时间,因此内照射剂量估算又通常采用预 算s 因子的l v i i r d 方法。本章以m o n t ec a r l o 方法的精确计算结果为衡量。比较 了m i r d 方法计算同一体模剂量分布的结果,讨论了两者差异的范围及存在原 因,探讨了m i r d 方法计算剂量的特点和实质,为了解内照射剂量分布的特点, 建立快速准确的剂量计算系统,以满足临床剂量计算的需求打下重要基础。本章 还比较了标准体模的软组织、肺和骨骼与其对应密度的水之间s 因子的差别,给 出了计算真实人体剂量分布的一种可行的介质近似。 一、体模的设计 为与真实人体的剂量研究统一,在以下的讨论中我们设计了一系列 3 1 x 3 1 3 1 体模。由于s p e c t c t 扫描的层厚及像素点对应的实际长度都为 0 3 4 5 c m ,则体模的格子统一设为边长为0 3 4 5 e m 的立方体。采用n n d c 提供的”1 i 能谱,并设光子、电子的截止能量分别为0 0 1 m e v 、0 5 2 1 m e v ,模拟事件数为 1 t 0 8 。根据研究问题的不同,在体模中填入不同的介质,并使介质及活度分布 按要求分布,从而得到一系列不同标记的体模。 二、m o n t ec a r l o 法和m i r d 法剂量计算结果的比较 m o n t ec a r l o 法和m i r d 法是目前计算内照射剂量的两种主要方法。对两者 计算剂量的特点进行比较,将有利于了解内照射剂量分布特点及寻找临床适用的 快速准确的剂量计算方法。 图3 1 体模a 的横截面示意图 1 7 ( - - ) m i r d 方法的本质 我们用密度为1 0 4 9 c m 3 的水填充体模,并使以中心格子为中心的 5 5 5 个格子活度均匀分布,其他格子活度为0 ,标记为体模a 。图3 1 为过体模中心的横截面示意图。分别用m o n t ec a r l o 方法和m i r d 预算s 因 子方法计算体模中的剂量分布,结果如图3 2 、图3 3 所示: 图3 2 体模a 的m o n t e c a r l o 计算结果 图3 3 体模a 的m 舳计算结果 则取第1 6 帧j = 1 6 的轴( 即x 轴) 上格子的计算结果( 图3 4 ) 比较如 图3 5 所示。其中左图是两种方法的剂量数值比较示意图,右图是与m o n t e c a r l o 计算结果之比的比较示意图。 m o n t ec a r l o 计算结果 m i r d 计算结果 图3 4m o n t ec a r l o 法和m i r d 法计算体模a 剂量结果比较的第1 6 帧示意图 1 9 台 堇 襄a 嚣 蜒 嚣舻 o 5 1 0 1 5 勰 距中心距离o 3 4 5 0 n 趔1 5 丑 f 驾 毒。5 尝 缸 距中心距离03 4 5 c m 图3 5m o n t ec a r l o 法和m i r d 法计算体模a 在x 轴上剂量分布的比较 从计算结果来看,源所在的5 个格子及与源相邻的2 个格子中,m o n t e c a r l o 方法和m i r d 方法的计算结果相差小于1 :随着距源距离的增加,两 种方法的计算结果相对差距增大;当到最近源格子的距离超过5 个格子间距 时,该靶格子剂量为0 。 该计算结果反映了m i r d 方法的本质,即m i r d 方法的计算结果存在截断 误差。我们在以中心格子为中心,半边长为5 个格子的立方空阃中,用m o n t e c a r l o 方法计算中心格子到周围格子的剂量贡献作为s 因子,实质上是截断 了此立方空间以外的格子对中心格子的影响。因此,在此体模中,当靶格子 为源或与源相邻的2 个格子时,由于s 因子可覆盖所有源所在的格子则计 算结果和m o n t ec a r l o 方法很接近,微小差异的存在是因为计算s 因子时的 统计误差导致s 因子并非严格各向同性;而在离源渐远的靶格子中,由于s 因子无法覆盖所有源格子,截断了部分源格子对靶格子的剂量贡献,因此 m i r d 方法的结果小于m o n t ec a r l o 方法的计算结果,且相对差异逐渐增大 当距离增加到靶格子的s 因子不能包含任何源格子时,该格子的剂量为0 。 ( 二) m i r d 方法截断效应的研究 令全空间活度均匀分布,用密度为1 0 4 9 e m 3 的水填充体模,标记为体 模b ,如图3 6 所示。为研究m i r d 方法的截断效应所引起的剂量偏差,我 们分别采用1 1 x 1 1 x 1 1 个格子的s 因子及2 1 x 2 1 2 1 个格子的s 因子以叠加 计算体模各格子剂量,并将结果归- nm o n t ec a r l o 法的计算结果,则x 轴上的比较如图3 7 所示: 图3 6 体模b 的横截面示意图 捌 丑 譬 l 好 十m o n t e c m l o 法 格子】 格子) uol u1 3 w 距中心距离0 3 4 5 c m 图3 7 m o n t e c a r l o 法和m i r d 法计算模型b 在x 轴 上的剂量分布比较 由图可见,叠加1 1 1 1 1 1 个格子的s 园子计算靶格子剂量,m i r d 方法 的结果比m o n t ec a r l o 方法降低1 0 2 0 ,而叠加2 1 x 2 l 2 1 个格子的s 因子计算剂量,其结果偏差约在1 0 左右。这反映了活度均匀分布时叠加s 因子法的截断误差。以叠加1 l x l l x l l 个格子的s 因子计算体模b 中心格子 的剂量为例,若将体模视为层层相套的1 5 个立方面,则此法截断了外层的 1 0 个立方面上的格子对中心格子的剂量贡献。由介质为1 0 4 9 c m 3 的水、放 射源为i 的体模s 因子表( 附录a 一2 ) 可知,中心格子的s 因子为 0 6 2 5 m g y b q j ,即此体模中它对自身的剂量贡献为0 6 2 5 m g y ,而第 6 层立方面上格子的s 因子在0 3 8 5 1 0 - 4 m 6 y 肋j 一1 到 o 8 5x1 0 一m g y 励s - 1 间,共8 6 6 个格子,则由公式 d 中心= n 。a 。,t s 。i 其中。是第m 层立方面上的格子数,a 。fs “1 分别 为第( “助格子的活度和s 因子 可知,截断第6 层立方面对中心格子的m i r d 结果的误差影响在1 4 8 5 3 3 间。同理可估算第7 层到第1 5 层立方面的 剂量贡献对m i r d 结果的误差影响累加被截断的第6 层到第1 5 层共1 0 个 立方面对中心格子剂量截断影响的误差可见,图3 7 所示的误差确实在我 们估算的范围之内。而叠加2 1 2 1 2 1 个格子的s 因子计算体模中心格子 剂量时,被截断的仅有5 个立方面,则其截断误差约为用1 1 1 1 1 1 个格子 的s 因子计算结果的一半。 因此,计算均匀介质剂量分布时,m i r d 方法的结果必然小于m o n t e c a r l o 方法的计算结果,其误差是由截断效应引起的。并且,若被截断区域 的活度接近靶格子活度甚至更大时,虽然被截断区域的s 因子比靶格子自 身的s 因子低数个数量级,但随着离源格距的增加,被截断的格子数星平 方规律增加,因此被截断区域格子的剂量贡献累计效应将对m i r d 结果的误 差产生较大影响。 三、不同密度的水体模与标准人体模型介质的剂量研究 计算体内的剂量分布需获取体内器官的元素组成及密度等信息,但逐个分析 个体病患各器官的元素组成并不可行。国际上各研究小组和机构由大量样本的研 究给出了反映平均水平的标准人模型1 。然而统一化的标准体模不能反映个体的 差异,其计算结果和真实人体间可能存在较大的误差。为实现个体化剂量计算, 我们希望计算区域的介质能由c t 图像的物理信息直接得到。水是人体的主要介 质,因此我们尝试采用和标准体模的软组织、肺和骨骼密度相同的水,以计算s 因子。并与用标准体模的这三种器官作介质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以给出一种适 用于个体化剂量计算的介质近似。 ( 一) 体模的设计 令体模中心格子有活度,而其他格子活度为0 ,标记为体模c 。采用o a kr i d g e n a t i o n a ll a b o r a t o r y 提供的肺、软组织及骨骼的体模信息。“,其元素组成见表 3 1 ,分别填入体模计算其s 因子。再用密度与肺、软组织及骨骼密度相等( 分 别为0 2 9 6g ,c m 3 ,1 0 4g c m 3 ,1 4g c m 3 ) 的水进行计算。各介质的s 因子列表 见附录a 。 表3 1o a kr i d g en a t i o n a ll a b o r a t o r y 给出的标准人体的肺、软组织和骨骼的 元素组成 0 0 8 0 0 2 2 5 0 2 6 6 o 1 9 4 0 0 0 9 0 0 3 7 0 0 0 1 0 0 0 1 o 0 o 0 1 3 4 o 2 0 4 o 1 3 3 0 2 0 8 0 0 2 4 0 0 0 5 0 0 0 3 0 0 0 1 0 o 0 0 1 0 5 0 9 5 0 1 7 3 o 1 4 3 o 1 5 3 1 0 1 9 0 0 0 0 8 0 0 0 5 o 0 0 2 0 0 0 3 o 0 0 0 l 密度0 2 9 6g e m 3 1 0 4g e r a 31 4 0g e m 3 ( 三) 结果及讨论 若以体模的几何中心为原点( 图3 8 为体模横截面示意图) 建立坐标轴,则 x 轴上肺与其同密度的水、软组织与其同密度的水、骨骼与其同密度的水的s 因 子比较如图3 9 图3 1 l 所示。 图3 8 体模c 的横截面示意图 p o a k 血 孙 勋 勖 n 1 0 0 璧 o 面舻 帐 g 避1 矿 ! i g 趟 :墨 - 1 酽 e 墨 量 巽 鑫 蜚 磐 - o - 5051 0 距中心距离o 3 4 5 e m 图3 9 肺和同密度的水在x 轴上的剂量分布比较 so5 距中心距离o 3 4 5 c m 图3 1 0 软组织和同密度的水在x 轴上的剂量分布比较 - 5o5 距中心距离o 3 4 5 c r n 图3 1 1 骨骼和同密度的水在x 轴上的剂量分布比较 ” ” ” ” 铲 铲 ” ” 芒, 可见,中心格子处,标准体模的介质比对应的同密度水的s 因子略低;随着 距源距离的增加,用标准体模的介质计算得到的s 因予,在绝大多数格点里与对 应的水计算结果相差小于1 ;在标准体模的介质里,粒子能量沉积的范围比同 密度的水略宽 累加x 轴上的剂量贡献,则各介质与其同密度的水的偏差小于 0 4 。这是因为当出射粒子的初始状态及介质密度相同时,单位体积的吸收剂量 由介质的电子云密度确定:电子云密度越大,则入射粒子和介质的原子相互作用 次数越多,单位体积里的沉积能量越多,剂量越大。根据表3 1 及水的元素组成 可以估算,相同密度时,水的电子云密度最高,约为肺的i 0 1 8 倍、软组织的 1 0 1 4 倍和骨髂的1 0 4 5 倍,因此中心格子处粒子在水中损失的能量较多,剂量 高于标准体模的介质。同样的,迁移相同距离时粒子在标准体模介质中损失的能 量较少,可以跑到较远的距离,因此以肺、软组织和骨为介质的体模中,剂量沉 积的范围比在水体模中的范围广。但肺、软组织及骨骼和对应密度的水的电子云 密度相差并不大,所以吸收剂量很接近。同时,剂量随距源距离的增加呈指数衰 减,则各体积元剂量的微小差别对全空间的总剂量估算影响甚微。因此各介质及 其对应密度的水在x 轴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