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专业论文)垄断行业公司治理对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pdf_第1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垄断行业公司治理对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pdf_第2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垄断行业公司治理对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pdf_第3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垄断行业公司治理对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pdf_第4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垄断行业公司治理对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the graduate school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he effects of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to the internal contro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f the monopoly industries a thesis in financial accounting by liu rong advised by prof. geng chengxuan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management march, 2012 承诺书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硕士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 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 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 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 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本人授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 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 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承诺书) 作者签名: 日 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摘 要 近年来,垄断行业的改革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治理垄断行业的种种问题方 面,由于内部控制是公司防止舞弊的工具,因此增强垄断行业的内部控制建设对治理其存在的 诸如腐败现象等问题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在内部控制建设方面,对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越来越 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尤其是自美国爆发多起财务事件以来,对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提出了更 加严格的要求。实践表明,有效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可以增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而公司治 理的完善可以提高企业信息披露的水平,因此本文选取了公司治理特征为变量,研究其对垄断 行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 本文选取了沪深两市 a 股垄断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 收集了样本公司 2007 年-2010 年的年 度报告共计 579 个样本进行研究,分析了所选样本公司的公司治理特征对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的影响。本文分别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中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采取了 强制回归分析法和逐步回归分析法。描述性统计分析研究表明,从 2007 年-2010 年,我国垄断 行业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逐年上升,其中深交所垄断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情况 优于上交所。通过相关回归分析,在本文所选取的可能对垄断行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产生影响 的公司治理特征因素中,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两职兼任情况、是否设立审计委员会、是否为四 大等公司治理特征的影响情况得到了实证结果的支持。其中,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垄断行业内 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呈现显著负相关性,两职兼任与垄断行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存在较显 著的负相关关系,审计委员会的设立情况与垄断行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正相关,事务所 的性质即是否聘请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与垄断行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正相关。 关键词关键词:垄断行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公司治理,相关性 垄断行业公司治理对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 ii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reform of monopoly industries has caused a wide social concern, in the aspect of renovating problems in monopoly industries, since internal control is a tool that can be used to prevent fraud for a company, it undoubtedly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governing of various problems such as corruption. on the other hand,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lso took peoples attention, especially since the outbreak of a series of fraudulent cases of property in the usa,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f internal control become more and more urgent practice shows that effectiv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f an enterprise can enhance its internal control while the perfection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can improve the level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o this paper selected characteristic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to learn their affections on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f internal control of monopoly industries. the paper selected the listed monopoly companies in shanghai stock exchange and shenzhen stock exchange as 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collected the sample companies annual reports from the year 2007 to 2010 and the total number of samples amounts for 579.on the basic of these facts, the paper analyzed the effect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on the monopoly industries internal contro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the paper conducted both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the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included enter and stepwise. the results of the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level of monopoly industries internal contro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improved from the year 2007 to 2010.from the results of the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we can see that among the various factors that will probably effect the internal contro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f monopoly industries the shareholding ratio of the controlling shareholder and ceo duality present a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level of monopoly industries internal contro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while the setting up of the audit committee and whether the accounting firm employed by the company belonged to the big four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firm have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level of monopoly industries internal contro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key words: monopoly industries, internal contro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corporate governance, relevance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i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 1.1.1 研究背景 . 1 1.1.2 研究意义 . 2 1.1.2.1 理论意义 . 2 1.1.2.2 实践意义 . 2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2 1.2.1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国外研究现状 . 2 1.2.2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国内研究现状 . 4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6 1.3 研究方法 . 7 1.3.1 规范研究法与实证研究法 . 7 1.3.2 定性分析法与定量分析法 . 7 1.4 研究内容 . 7 1.5 研究技术路线. 8 第二章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相关理论 . 9 2.1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概念、形式及特点 . 9 2.1.1 内部控制的定义 . 9 2.1.2 内部控制的历史演进 . 9 2.1.2.1 内部牵制阶段 . 9 2.1.2.2 内部控制制度阶段 . 10 2.1.2.3 内部控制结构阶段 . 10 2.1.2.4 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阶段 . 10 2.1.2.5 风险管理整合框架阶段 . 11 2.1.3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 11 2.1.4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相关理论基础分析 . 12 2.2 公司治理 . 13 2.2.1 公司治理的概念 . 13 2.2.2 公司治理的相关理论基础 . 14 2.3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关系 . 14 第三章 垄断行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分析 . 16 垄断行业公司治理对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 iv 3.1 垄断行业概述. 16 3.2 垄断行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的描述性分析 . 17 3.2.1 样本选取. 17 3.2.2 现状分析. 17 3.2.2.1 披露情况分析 . 17 3.2.2.2 披露程度描述性分析 . 20 第四章 垄断行业公司治理对内控信息披露影响的实证研究 . 24 4.1 研究假设 . 24 4.1.1 公司治理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 . 24 4.1.2 外部治理机制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 . 26 4.2 样本数据来源与控制变量 . 26 4.2.1 样本数据来源 . 26 4.2.2 样本控制变量 . 26 4.3 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分析 . 27 4.3.1 被解释变量 . 27 4.3.2 解释变量 . 28 4.3.3 样本公司各解释变量的统计分析 . 28 4.4 相关与回归分析 . 31 4.4.1 回归模型的建立 . 31 4.4.2 相关分析 . 31 4.4.3 强行进入法回归分析 . 33 4.4.4 逐步回归分析 . 34 4.5 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 40 第五章 对完善垄断行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建议 . 42 5.1 完善建议 . 42 5.1.1 增强垄断行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动力 . 42 5.1.2 规范垄断行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格式以及对内部控制的评价方法 . 42 5.1.3 继续加强垄断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 . 42 5.1.4 完善垄断行业公司治理 . 43 5.1.5 加强垄断行业法律制度的完善 . 43 5.2 研究的不足 . 43 参考文献 . 44 致谢 . 47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48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v 图表清单 图目录 图 1.1 技术路线图. 8 图 3.1 上交所内控信息披露详细程度趋势图 . 18 图 3.2 深交所内控信息披露详细程度趋势图 . 19 图 3.3 沪深两市披露情况趋势图 . 19 图 3.4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均值图 . 21 表目录 表 3.1 2007-2010 沪深两市 a 股上市垄断公司样本统计表 . 17 表 3.2 上交所垄断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详细与否统计表 . 18 表 3.3 深交所垄断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详细与否统计表 . 18 表 3.4 沪深两市披露详细情况统计表 . 19 表 3.5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具体项目分析统计表 . 20 表 3.6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赋值表 . 21 表 3.7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得分统计表 . 21 表 3.8 披露程度分级表 . 22 表 3.9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得分分类统计表 . 22 表 3.10 上交所样本公司得分统计表 . 22 表 3.11 深交所样本公司得分统计表 . 23 表 4.1 标准普尔公司评级法 . 27 表 4.2 影响因素符号及计量方法 . 28 表 4.3 2007 年样本公司影响因素描述性统计表 . 29 表 4.4 2008 年样本公司影响因素描述性统计表 . 29 表 4.5 2009 年样本公司影响因素描述性统计表 . 30 表 4.6 2010 年样本公司影响因素描述性统计表 . 30 表 4.7 变量间相关关系分析表 . 32 表 4.8 模型汇总表. 33 垄断行业公司治理对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 vi 表 4.9 方差分析表 anovab . 33 表 4.10 系数 a(回归系数及显著性检验表) . 34 表 4.11 逐步回归引入方程顺序表 . 34 表 4.12 逐步回归过程中排除的变量统计表 . 35 表 4.13 模型拟合汇总表 . 37 表 4.14 方差检验. 37 表 4.15 系数 a检验表 . 38 表 4.16 共线性诊断 a . 39 表 4.17 检验显著性结果与模型假设对照表 . 4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内部控制是企业防止舞弊的工具, 是企业为确保实现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程序及政策。 2001 年以来,美国爆发了“安然”、“世通”、“太科”等一系列财务事件,直接导致了“安然”等大公司 的破产,以及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从此从审计市场退出后,社会各界对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可 靠性以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均产生了怀疑,内部控制的披露即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也越来越受到 各国的关注。安然事件之后,美国布什总统签署了2002 年公众公司会计改革和投资者保护法 案 (the sarbanes-oxley act,简称萨班斯(sox)法案) ,该法案强制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信 息。我国也于 2006 年先后颁布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和深证证券交易 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 ,都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提出了相关要求。 上海证券交易 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 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做出了相关强制性要求, 即“上市公司董事会在 披露年度报告同时,应当披露内部控制本年度自我评估报告,并相应披露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 制评估报告的核实评价意见”,并在当年十二月对该指引做了补充文件,即“要求在年报全文的 重要事项部分,说明公司以下方面的情况: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情况,包括(1)说明内部控制 工作计划的建立及健全情况;(2)说明对检查监督部门的设置情况;(3)说明董事会对内部 控制有关工作的安排情况等。在此基础上,鼓励上市公司视本公司能力,尽可能在披露前面事 项的基础上,可以披露董事会及审计机构对公司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报告、自我评估报告的核 实评价意见”。 2008 年 6 月,我国财政部、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及审计署共同制定并发布了企业内 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内控规范),并于 2007 年 7 月开始在我国境内各大中型企业 实施。内控规范要求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能合理保证经营合法,资产安全及财务信息真实 完整,并且能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效果以及促进企业战略的发展。 但是内控规范并未具体规定内部控制的应用指引,对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也未做具体 规定。鉴于内控规范的不全面,2010 年 4 月财政部、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及审计署发 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以下简称配套指引),其中包括了 18 项应用指引,该指 引的发布, 标志着我国基本建成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 该指引自 2011 年 1 月 1 日起开始施 行。在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还规定了对内部控制的审计要求。我国的配套指引也做 出了对内部控制审计的要求: (1)要求企业全面评价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情况,同时应披露年 垄断行业公司治理对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 2 度自我评价报告; (2)要求上市公司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并出 具审计报告。 虽然已有各规范性文件的出台,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存在,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状况与理想状况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进行研究, 发现不足并不断改进,对于提高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信 息透明度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内在联系,以及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种 种不足,对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的相关性研究提出了迫切的要求。近年来垄断行业所滋生的各 种问题也引起了广泛关注,众多学者对垄断行业的改革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对垄断行业的公 司治理对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进行探讨,旨在能对垄断行业的改革提供一定的支持。 1.1.2 研究意义 1.1.2.1 理论意义 目前,有关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关系的研究虽然已有出现,但相对较少。而公司治理与内 部控制的关系不容忽视,总的来说,公司治理是促使内部控制有效运行,保证内部控制功能发 挥的前提和基础,是实行内部控制的制度环境。一个完善的,有力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是 股东行使表决权的关键,也是保护公司潜在的投资者的利益的工具1。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 将有助于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研究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关系,可以丰富公司治理及 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1.1.2.2 实践意义 本文认为,不同的行业有其自己的特征,基于垄断行业自身的特殊性,近年来垄断行业所 导致的种种问题也显而易见,比如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滋生的种种腐败现象,垄 断行业人员收入过高等,在腐败现象的治理方面,良好的内部控制与信息的透明度显得尤为重 要。实践表明,内部控制完善的企业更倾向于披露详细的内部控制信息,因此,笔者认为,对 垄断行业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进行研究与完善,对于改善垄断行业的种种问题有一定的积极作 用。结合以上分析及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从公司治理的角度研究垄断行业内部控制信 息披露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起步较早,出现了许多研究成果。 (1)内部控制报告方面。最初,国外的研究多为财务状况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关系的研究。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k. ragahunandan 和 rana(1994)通过对100家公司的年度报告进行调查后发现,有占调查总 样本80%的公司会对有关内部控制进行报告,这种报告可能涉及不同的形式2。 mc.mullen,dorthy 和 raghunandan(1996)选取了包括1989年及以后的5年4154家公司进 行内部控制报告方面的研究,发现能提供内部控制报告的公司平均占总样本公司的26.5%,而 财务报告有问题的公司中能披露内部控制报告的比例平均只有10.5%, 规模较小的公司二者 (财 务报告问题与内部控制报告)的关系会更明显,通过研究提出财务报告良好的公司更倾向于披 露内部控制报告3。 hermanson(2000)通过研究发现对公司信息披露的自愿披露要求和强制披露要求都有利 于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但是自愿披露的效果更佳 4。 (2)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david m.wills(2000) 提出, 对内部控制的报告可以为管理 层提供无法在年报中提供的信息,对内部控制进行报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价值,内部 控制信息披露情况好可以提高公司股价,二者存在正的相关关系5。 (3)内部控制的影响因素。rogier dumes(2000年)选取了荷兰证券市场上149家上市公司 进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研究表明管理层持股、大股东持股比例、所聘请会计师事务所 的声誉以及企业规模等都会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产生影响 6。 bryan 等(2005) 研究发现, 规模小与业绩差的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较大,并且存 在审计师的变更及财务报告重述的情况,并且在披露日股票收益为负值7。 krishnan(2005)检验了1994年到2000年存在内部控制披露缺陷的128家公司,得出了审计 委员会的质量与内部控制质量存在正向相关关系8。 (4)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国外学者对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的关系做过多项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