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专业论文)中国家电物流运作模式研究.pdf_第1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中国家电物流运作模式研究.pdf_第2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中国家电物流运作模式研究.pdf_第3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中国家电物流运作模式研究.pdf_第4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中国家电物流运作模式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前言 中国家电业经过 2 0多年的经营到目前为止已经发展成一个非常成熟的产 业但是在经历了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从 2 0 0 0年开始就陷入经营困境 从国内的情况看首先家电行业的大规模产业升级尚未完成产品类型趋同 家电企业疲于应付价格竞争利润空间被大幅度的压缩其次家电市场在国内 已经趋于饱和逐步由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为争夺有限的客户企业之间 的竞争变得日趋白炽化 第三进口家电和外资企业在国内的扩张更对中国的家 电市场造成了冲击 在国际市场上尽管我国家电产品凭借着其优异的性价比赢 得了一部分市场 但是贸易摩擦的阴影一直困扰着中国家电业使中国家电业拓 展国外市场的步子放缓 市场环境的恶化加剧了家电行业的竞争 传统的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来扩大利 润的方式已经失效 研发投入力度不够也直接影响家电业的获利能力家电生产 企业为了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纷纷把目光投向并不为人注意的物流环节运用 种种物流运营战略努力降低物流环节方面的费用 本文在分析当前物流行业的国际国内发展背景现状以及趋势的基础上对 比了目前国内家电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所采用的物流策略 对当前存在的三种主 要的家电物流运作模式包括以自营为主的海尔物流模式以外包模式为主的伊 莱克斯模式以及介于两种模式之间的安得物流模式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以 tcl 集团和三联集团为代表的先进物流模式建立的基础及其保障顺利运行的基 础其中强调了法制法规的完善信息平台的建立战略联盟的形成以及培养物 流管理人才提高物流管理水平的重要性 3 中文摘要 中国家电业的生产规模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但是走过了暴利时代的家电 行业由于规模的盲目扩大造成了产能严重的过剩许多家电企业开工不足而 且造成产成品的大量积压和生产设备的闲置 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加大外国的 家电企业也纷纷抢滩中国更加加剧了该行业的竞争程度传统家电行业进入了 名副其实的微利时代而且从卖方市场逐渐过渡到了买方市场 中国家电业成为全球家电业制造中心相比之下中国家电业虽然在制造成 本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但是交易成本却是很高据统计目前整个家电业的现状 是原材料的制造成本只占总成本的 5 3 %而与流通营销有关的成本则占到了 4 6 % 随着全国性全球性家电品牌的形成以及连锁家电企业的区域性或全国性网络 的建立 传统的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来扩大利润的竞争方式已经无法帮助企业在经 济中找到坦途了 随着传统家电行业微利时代的全面到来家电企业为了寻找新 的利润增长点把目光投向过去并不为人注意的物流环节向流通环节要利润也 是中国家电业需要克服的最后一个堡垒 本文作者通过国内几家著名的工商企业考察研究中国家电行业现有的物流 运作模式对几种物流运作模式进行分析比较并对将来中国家电物流运作模式 的发展提出设想 本文的正文部分共分四章分别是第一章中国家电行业现状及其发展趋 势在本章当中主要介绍了中国家电行业 2 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 并对家电行业的竞争状况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第二章中国家电物流发展现 状分析本章主要介绍中国物流业在最近几年里的成长当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并着重分析了家电物流在整个家电行业价值链中所起的作用第三章中外家电 物流运作模式比较本章首先介绍了日本索尼公司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又对目 前国内家电企业的物流运作模式作了归纳和类比 最后对这几种模式的优劣性进 行了分析第四章未来中国家电物流运作模式展望本章在分析国外物流先进 的运作管理的基础上 对中国物流未来的运作模式提出了设想并就未来物流运 作模式的实施措施进行了分析 4 abstract through the management of more than 20 years, at present, the chinas consumer appliances industry has already developed into a very ripe phase. however, after more than ten years high growth, it has fallen into the predicament since 2000. by the looking of domestic situations, at first, the extensive upgrade of the consumer appliances trade has not been finished yet. for these types of products become convergent, enterprises are too tired to deal with price competition and the profit is compressed in a large margin space; secondly, the consumer appliance trade has already tended towards the saturation in domestic market. from sellers market into a buyers market progressively, it has been changed .in order to fight for the limited customers,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enterprises turns white-hot day by day. third, the expansion of import consumer appliances and overseas-funded enterprises causes the more strike in domestic market.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through excellent cost performance, national electric products have gained some markets, but the shade of trade friction has been perplexing the chinas consumer appliances industry all the time. it makes the step which expands the overseas market of chinas consumer appliances industry slow down. the deterioration of market environment aggravates the competition of consumer appliances. the original way through which operating costs is reduced and the profit is expanded has lost its efficiency. the investment for r&d is so little that directly influence the consumer appliances. for looking for a new profit point of growth, consumer appliances makers have been giving their attention to the logistics link which is not noticed all the time. they use all sorts of logistics strategies and make great efforts to reduce the expenses of the logistics link. through several famous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enterprises ,the study will investigate the existing logistics operation modes of chinas consumer appliance industry, analyse and compare about these modes, and propos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as consumer appliances logistics operation mode. 5 第一章 中国家电行业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第一节 中国家电行业风雨二十年 中国家电企业从 2 0 世纪 8 0 年代起步通过自主研发学习国外先进技术 引进国外先进生产线以及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 取得了飞速的进展和令人瞩目的 成就中国家电工业发展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中国家电业已形成了庞大的生产制 造能力以 1 9 8 0年和 1 9 9 8年相比工业产值已从 8 6亿元增加到超过 1 3 0 0 亿元主要产品的产量冰箱从 4 9万台增长到 1 0 6 0万台占世界总产量的 1 6洗衣机从 2 4万台增长到 1 2 0 7万台占世界总产量的 2 4空调器从几 千台的散件组装增长到 8 5 0万台占世界总产量的 3 0微波炉从零到 6 5 0万 台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器生产能力都超过了 2 0 0 0万台电风扇的生产能力 超过了 1 亿台除整机外零部件生产也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生产体系电冰 箱压缩机和空调压缩机的生产量在世界上已占有一席之地 家电产品的出口额也 从 1 9 8 5 年的0 5 亿美元增长到 2 0 0 3 年的 1 0 3 . 5 亿美元11 0 月以销售 收入衡量1 9 9 7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家电制造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中国 已确立了世界家电生产大国的地位家电行业的整体结构已从分散走向集中 从初期繁多而松散的企业结构向大型企业集团迈进形成了一批能够主导市场 具有知名品牌和较高营销水平的家电企业集团1 9 9 8 年中国家电行业有 1 8 家 企业销售收入超过 1 0亿元有 6家企业出口超过 5 0 0 0万美元 1 科龙海尔 新飞美菱的电冰箱海尔小天鹅荣事达的洗衣机海尔春兰格力美 的的空调器格兰仕的微波炉产量都超过百万台规模达到了世界水平行业基 本上形成了规模经济 并已开始进入产业升级的结构整合阶段一些有实力的大 企业集团通过资产重组联合兼并多元化经营其经营优势和品牌优势得到了 充分发挥 不少企业已从单一的产品扩大到多品种白色家电和黑色家电有交叉 也有结合许多综合型大公司正在发展形成 经过多年的发展涌现出海尔长虹t c l 春兰美的科龙海信康 佳等一批具有相当规模和竞争实力的企业中国家电业成为国内最为成熟的产 1 中国统计年鉴 2003 p18 6 业家电行业当中的四大支柱产业包括家用电冰箱空调器洗衣机和彩色电 视机历年来的产量如下表所示 表一 传统家用电器数据统计 单位万台 年份 家用电冰箱 空调器 洗衣机 彩色电视机 1 9 7 8 2 . 8 0 0 . 0 2 0 . 0 4 0 . 3 8 1 9 8 0 4 . 9 0 1 . 3 2 2 4 . 5 3 3 . 2 1 1 9 8 5 1 4 4 . 8 1 1 2 . 3 5 8 8 7 . 2 0 4 3 5 . 2 8 1 9 8 9 6 7 0 . 7 9 3 7 . 4 7 8 2 5 . 4 0 9 4 0 . 0 2 1 9 9 0 4 6 3 . 0 6 2 4 . 0 7 6 6 2 . 6 8 1 0 3 3 . 0 4 1 9 9 1 4 6 9 . 9 4 6 3 . 0 3 6 8 7 . 1 7 1 2 0 5 . 0 6 1 9 9 2 4 8 5 . 7 6 1 5 8 . 0 3 7 0 7 . 9 3 1 3 3 3 . 0 8 1 9 9 3 5 9 6 . 6 6 3 4 6 . 4 1 8 9 5 . 8 5 1 4 3 5 . 7 6 1 9 9 4 7 6 8 . 1 2 3 9 3 . 4 2 1 0 9 4 . 2 4 1 6 8 9 . 1 5 1 9 9 5 9 1 8 . 5 4 6 8 2 . 5 6 9 4 8 . 4 1 2 0 5 7 . 7 4 1 9 9 6 9 7 9 . 6 5 7 8 6 . 2 1 1 0 7 4 . 7 2 2 5 3 7 . 6 0 1 9 9 7 1 0 4 4 . 4 3 9 7 4 . 0 1 1 2 5 4 . 4 8 2 7 1 1 . 3 3 1 9 9 8 1 0 6 0 . 0 0 1 1 5 6 . 8 7 1 2 0 7 . 3 1 3 4 9 7 . 0 0 1 9 9 9 1 2 1 0 . 0 0 1 3 3 7 . 6 4 1 3 4 2 . 1 7 4 2 6 2 . 0 0 2 0 0 0 1 2 7 9 . 0 0 1 8 2 6 . 6 7 1 4 4 2 . 9 8 3 9 3 6 . 0 0 2 0 0 1 1 3 5 1 . 2 6 2 3 3 3 . 6 4 1 3 4 1 . 6 1 4 0 9 3 . 7 0 2 0 0 2 1 5 9 8 . 8 7 3 1 3 5 . 1 1 1 5 9 5 . 7 6 5 1 5 5 . 0 0 2 0 0 3 2 2 0 7 . 5 0 4 8 1 2 . 5 0 1 9 4 2 . 6 4 7 0 8 9 . 3 7 2 0 0 4 2 9 4 8 . 4 3 6 9 0 5 . 1 7 2 3 5 1 . 3 7 7 7 1 1 . 5 1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 0 0 3 年 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报告2 0 0 5 年 2 国产家电产品已主导了国内市场国内外市场已开始接轨经过多年的市场 开拓国产家电产品已使国内的城镇家庭家电拥有量达到了较高水平更新需求 和增加购置已成为市场销售的主要动力一般城市家庭都已拥有多种家电产品 2 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报告 2005p186 7 从 9 0年代中期起空调器微波炉迅速进入城镇居民家庭虽然受购买能力 消费习惯供电设施等因素影响农村尚未形成强大购买能力农村购买力仅相 当于城市 8 0 年代末水平但 2 亿多户农村家庭仍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 与此同时国外知名家电制造商也都把中国作为 2 1世纪业务开拓和扩张的 重点纷纷在中国摆开阵地使中国家电市场的竞争空前激烈在相互竞争中 中国优势企业迅速成长凭借成本优势和服务优势拥有了规模庞大的顾客群 逐渐遏制了外国家电巨头蚕食中国市场的局面同时中国家电业也积极探索跨 国经营的新路子通过合资办厂跨国收购贴牌生产以及产成品出口等形式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现阶段中国家电市场已很难与国际市场割裂开来 从以上的统计可以看出中国家电业的生产规模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但是 走过了暴利时代的家电行业由于规模的盲目扩大造成了产能严重的过剩许多 家电企业开工不足而且造成产成品的大量积压和生产设备的闲置随着改革开 放程度的加大 外国的家电企业也纷纷抢滩中国 更加加剧了该行业的竞争程度 传统家电行业进入了名副其实的微利时代而且从卖方市场逐渐过渡到了买 方市场 中国家电业成为全球家电业制造中心. 中国家电业虽然在制造成本方面具有 比较优势但是交易成本却是很高据统计目前整个家电业的现状是原材料的 制造成本只占总成本的 5 3 % 而与流通营销有关的成本则占到了 4 6 % 随着全国 性全球性家电品牌的形成以及连锁家电企业的区域性或全国性网络的建立 传统的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来扩大利润的竞争方式已经无法帮助企业在经济中找 到坦途了随着传统家电行业微利时代的全面到来家电企业为了寻找新的利润 增长点把目光投向过去并不为人注意的物流环节向流通环节要利润也是中国 家电业需要克服的最后一个堡垒 3 第二节 中国家电业的未来走势 一家电市场在竞争中走向成熟 我国家电市场将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消费需求稳中有升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 3 家电物流 摸着石头过河 中国物流与采购 2004 年第 20 期 8 时间内 这种趋势将占据我国家电市场的主导地位今后家电市场的特点仍将是 货源充足品种丰富齐全消费者有很大的选择空间市场繁荣活跃 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将极 大的刺激家电产品的消费需求不论从目前还使中长期来看我国家电市场仍有 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同时各种家电的价格不断下降家电已经从过去的高 档消费品变为一般消费品 对城乡居民家电的更新换代一户多机等都起到了推 动作用 二家电产品价格将趋向平稳 从 2003 年下半年开始生产制造家电产品的主要原料价格大幅上扬导致 家电产品制造成本的增加直接影响到了家电产品的价格再加上以前企业间的 价格大战使家电产品价格降低的空间已经非常地小了 当然随着科技的进步家电创新的步伐加快家电新产品不断推向市场 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大批量的生产为产品的更新换代创造了条件传统家 电和普通规格家电价格将持续走低高端产品价格也会贴近消费者 三家电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 目前 为数不少的国内家电企业仍在不断地投入巨资扩大生产规模或进行多 元化生产目的是追求规模上的优势降低单一经营的风险但是这样做的后果 往往会使产量增加超过需求增长市场供过于求的状况不会得到缓解 而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跨国巨头全力角逐中国市场对国内家电生产企 业常用的价格战采取灵活多变的对策使其低中档产品价格不断缩小与国产品 牌价格的距离提高了对国产品牌的竞争力 四家电业重组成将来家电行业的必然趋势 由于家电行业的利润空间变得越来越小 如果一个企业在生产上不具有规模 优势和品牌优势那么企业将很难存活下去所以现在乃至将来的一段时间里 家电企业的重组将变得势不可挡彩电业的重组已基本完成 空调业的重组成 为家电行业的热门据统计真正盈利的空调品牌在 2004年不超过 20 家其 余 400 多家都可能在 2004 年以后纷纷嫁人淘汰率将达到 90%以上 4 五家电运营模式将凸现新的趋势 4 家电行业季度报告 北京中经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2004 年第 1 季度 9 为了应对国内家电市场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国外一些先进的营销管理和运营 模式开始被逐渐引进到家电企业的运作中制造厂商像海尔科龙美的伊莱 克斯小天鹅以及 tcl 等都在尝试新的物流模式在流通领域像国美苏宁 大中以及三联集团等也在积极探索有别于传统的物流新模式 通过这些先进的模 式可以帮助生产厂家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运作效率可以让知名度不高的新产 品迅速进入销售网络降低渠道成本还可以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因地制宜的策 划营销方案增强市场反应能力 10 第二章 中国家电业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物流业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物流产业的产生和发展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的产物 传统上的物流活动分散在不同的经济部门 不同的企业以及企业组织内部不同的 职能部门之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工业化进程的加 快大规模生产大规模消费使得经济中的物流规模日趋庞大和复杂分散进行 的物流活动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要求 物流活动的低效率和高额成 本 已经成为影响经济运行效率和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制约因素 并被称为 经 济的黑暗大陆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从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围绕企业生产参 与经营活动中的物资管理和产品分销 强化对物流活动的科学管理在降低物流成 本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之后物流活动逐渐从生产交易和消费过程中分离 出来成为一种专业化的由独立的经济组织承担的新型经济活动出现了专门 为工商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专业化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5 经济全球化导致了全球性的产业整合和企业重组 并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 发展 目前中国经济已经实现了总量上的持续快速增长 市场化 城市化在加快 融入到世界经济当中的中国企业拥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竞争机会 随着经济 的增长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已经由低收入国家进入到中低收入国家的行列人民 的消费结构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消费结构已经从温饱型农产品消费为主过渡到 小康型工业品消费为主并显示出向比较富裕型的服务类消费迈进 而物流需求的总量规模与全社会商品交易总量 国内生产总值等宏观指标存 在着高度的正相关关系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使得各种商品服务和信息的流 通数量急剧增长为物流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我国的物流市场虽然是后起之秀但是人们对它倾注的热情却是空前的高 涨按照国际货币基金 1997 年的统计我国当年的物流成本占 gdp 的比重为 16.9%物流成本为 718 亿美元约合 5938 亿元人民币第三方物流为 200 亿 美元约合 1654 亿元人民币1999 年物流成本为 13867 亿元人民币第三方 5 中国现代物流发展报告 2002 年p353 11 物流业务市场份额为 4618 亿元人民币随着中国的入世中国的物流市场发展 迅速竞争加剧国际物流业巨头也开始抢滩布点注册的物流企业如雨后春笋 般涌现出来 6 从目前我国的物流市场格局看 主要有以下一些类型一是以传统运输系统 为支撑的物流企业如铁路系统中外运华宇物流等二是以传统仓储系统为 支撑的物流企业如中国物资储运系统商业系统粮食系统三是以邮政系统 为代表的 以包裹递送业务转向物流服务的物流企业四是一心经济为口号应运 而生的物流企业如发源于商业系统的华运通宝供中储物流等五是支撑业 务需求而进入物流行业的生力军如海尔联想等六是国际大公司如 fedex ups 等瞄准国内的市场而陆续登陆 中国当前的物流业与外国的现代物流业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1仍然 以传统的储运业为主体2集约优势未得以充分发挥3设施设备及管理技术 有待改善 前面讲过的目前投身国内物流业的积累中国企业大都是传统的大型 国有企业 他们拥有较为丰富的仓库 车辆和人员 但是由于采取的是自我封闭 据点使得条块分割的经营模式无论资产规模大小其网络化信息化资源 集中运用的优势尚未形成4物流业的成本居高不下发达国家中物流成本仅 占 gdp 的 10%左右而我国的物流成本占到了 16%由于第三方物流尚未形成 气候物流行业没有形成规模优势所以造成物流运作费用高据统计美国的 第三方物流占到了物流总量的 57%日本更高甚至达到了 80%而我国第三 方物流尚不到整个物流行业的 20% 7 我国物流业的这些特点 使得处于困境中的传统家电业找到了新的利润增长 点 国内各大厂商纷纷寻找适合于自己的物流运作模式 以其降低物流运营成本 提高竞争能力 第二节 中国家电业物流运作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家电销售渠道构成比例为电器专营店 46.2%百货商场 20.1% 家电专业连锁 17.8%品牌专卖 11.6%综合性连锁 0.3%其他 4%不同的销 6 引自 中国现代物流发展报告2 0 0 2 年p 1 4 7 引自 中国储运2 0 0 4 年第 5 期 p 2 5 12 售业态要求具有不同的物流服务多元化的流通渠道导致产品流量流向的复 杂性进而使的物流规划和运作难度增加 8 客观地说 中国家电物流有着良好的基础 家电生产企业中 78%企业拥有汽 车车队74%的企业拥有仓库35%的企业拥有机械化的装卸设备这些既成为 家电行业发展现代物流的基础但是又会成为家电行业物流走向社会化集成化 的障碍 中国家电业的供应链和物流运作管理水平不容乐观 中国家电企业迫切需要 学习借鉴国际家电企业的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特别是供应链的整合和形成从 整体上改善家电行业的运作效率和市场竞争能力并尽快融入国际家电市场 目前中国家电行业在供应链整合过程中存在三个误区 一是渠道主体的分工误区 制造商把核心竞争力并没有放到产品创新技术 开发 和品牌建设上而是放到了更加直接富有市场攻击力和销售成效的零售终 端建设上这消耗了制造商大量的资源 二是厂商之间的竞合误区 目前家电厂商之间在竞争与合作问题上还存在着 话语权之争和关于渠道利润来源问题 三是渠道扁平的运作误区在家电行业利润率普遍偏低的时代中国家电业 意欲决胜终端出现了砍掉中间环节封杀批发大户的营销革命但是中间环节 有两大职能高效率的融资与备货职能和短平快的物流供应职能因此中间环 节的存在是必要的 8 引自 中国物流与采购2004 年第 20 期 13 第三章 中外家电物流运作模式比较 第一节 发达国家家电物流运作模式介绍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现代物流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美国的物流具有以下的特 点一建有比较完备的物流法规体系 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 间 二 建成了多形式的物流市场结构 包括以仓储企业为中心的物流配送系统 仓储和经营一体化的物流配送企业 生产企业自设销售系统 物资批发销售企业 物流末端的零售企业等多种结构三物流联盟发展迅速物流联盟是伴随国际 市场的不断扩大而产生的 许多物流联盟是以提供有效的作业系统把卖方和买 方联系起来为目的围绕着物流的特定服务在生产企业建立起来的四物流的 信息化和技术化水平高 欧洲无边界市场的诞生 在整个的经济领域里释放出巨大的竞争能量伴随 着大规模的企业重组和并购欧洲的物流展示出与美国不同的特点欧洲物流发 展的现状特征是一科技进步延伸了欧洲整体物流的供应链网络的普及 电子商务的出现直接对制造业和经销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欧洲的物流发展 已由局限于公司内部的生产过程演化延伸到附加价值链上整个供应链由原来 的内部经营供应链向上下游延伸结合供应商经销商和消费客户为一体 物流开始向富有资源和专长能提供多样化服务的大型物流服务商集中二 物流中心的区域性集中趋势凸现从仓储运输与配送服务的发展趋势看物流 网络重组正在悄然发生配送模式正从国家模式平均有 812 家国家行配销中 心向集中模式56 个区域性配销中心发展甚至向单一欧洲配销中心发展 三第三方物流的应用程度高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欧洲共同市场的形成 使得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进行供应链管理的能力受到挑战欧洲物流因 此出现了企业物流州向社会化物流的趋势第三方物流的应用水平高于美国而 且企业与第三方物流普遍结成策略联盟关系物流企业的服务延伸能力很强 日本于美国和欧洲相比物流发展的历史略显短暂但是其以很快的速度跻 身于世界发达国家的行列且物流发展的特征较为突出一普遍应用现代化 14 的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在日本物流中心配送中心批发中心仓库卡车 终端集装箱中转站以及各种专用码头货场等均匀分布加上铁路和四通八 达的公路形成了星罗棋布纵横交错的物流网络与这些大型物流基地和物流 设施相联系的是物流企业普遍采用了现代化的流通手段和技术二第三方 物流的程度更高几乎达到了 80%日本的生产企业专注于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而大部分的物流业务则有更专业的物流公司来完成 9 索尼集团公司是日本一家经营和生产电子产品的厂商在全球拥有 75 家工 厂和 200 多个销售网点据国际物流专家估计仅仅在电子产品方面索尼每年 的全球集装箱运货量已经超过 16 万标准箱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发货人之一 为了充分发挥跨国经营的杠杆作用扩大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该集团公 司每年都与承运人及其代理商展开全球商谈以便进一步改进物流供应链提高 索尼的经济效益索尼公司在流通领域的具体做法是 10 每年一度的全球物流洽谈 索尼每年都会举行一次与承运人的全球物流洽谈会 通过认真谈判把计划中 的集装箱货运量配送给选中的承运服务提供人在一年中如果索尼提供的向来 能够低于许诺索尼向承运人赔款如果箱量超过许诺索尼不要求承运人提供 回扣在合同中索尼只要求承运人提供半年或一年的运价成本索尼这样做的 目的是承运人共享利润共同建立质量上乘价位低廉的物流服务网络 负责与承运人展开全球性物流谈判的一般是索尼物流采购公司总经理 他的 任务非常艰巨复杂但是可以用两句话概括落实成交条件扩大物流成本节约 范围在全球性谈判中究竟要选用哪一家承运人不仅要看承运人开出的运价 更要看承运人实际性的东西即全面评估有关承运人过去三年中的经营业绩信 誉程度交货速度船舶规范和性能还有一些对公司命运至关重要的因素如 客户服务售后服务经营管理作风经营风险意识公司高级职员自身素质等 等这体现了索尼公司运营物流的务实态度 务实的经营理念与立足长远的物流理念 索尼的经营理念是竭尽全力接近客户要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 凡是客户想到的 索尼必须抢先得到 凡是客户没有想到的 索尼必须抢先想到 9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 2002 年p546563 10 中国物流联盟网 2004 年 15 这种理念也已经渗透到公司的物流活动中 与经营理念相对应索尼的物流理念 是必须从战略高度去审视和经营物流每时每刻都不能忽视物流满足客户及 市场的需要是物流的灵魂 索尼物流涉及到采购生产和销售等项目一般是在不同地区与承运人洽谈 不同的物流项目因为索尼是跨国经营集团要做的是全球性的物流需要的是 全球性物流供应链管理 独特务实的远洋运输处理方式 索尼在处理自己产品的远洋运输业务中 往往是与集装箱运输公司直接洽谈 运输合同而不是与货运代理直接洽谈但是在具体业务中索尼也乐意与货运代理 打交道索尼与日本的商船三井日本邮船川崎船务等实力雄厚的航运集团结 成联盟因此索尼在业务上始终保持独立自主但是索尼非常重视电子信息管 理技术 使用比较先进的通用电子信息服务软件与日本和世界各地的国际集装 箱公司建立密切的电子数据交换联系为了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索尼公司常常 根据实际需要办理集装箱货物的多国拼装例如索尼把半箱货物的集装箱从 某产地发往新加坡 在那里把另外一种货物补充装入箱子变成满箱货物的集装 箱然后继续运输直至北美或者欧洲某目的港 全球各地物流分支机构联合服务 分布在世界各地 特别是一些主要国家的物流分支机构已经成为索尼物流管 理网络中的重的重要环节目前这种环节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显著 过去索尼的物流分支机构主要功能是为了同一个国家的索尼公司提供服 务经过改革和调整把这些机构的服务联合起来发挥全球性索尼物流网络功 能虽然机构还是原来的物流机构但是功能更大服务范围更广泛索尼公 司的物流成本降低经济效益得到极大提高 第二节 中国家电物流的三种主要运作模式及优劣性分析 一中国家电物流三种运作模式介绍 根据目前我国家电行业的现状 中国家电企业都在积极地探索适合自身发展 的物流运作模式中国家电业物流运作的各种尝试可以概括为三种模式 16 模式一自营物流海尔物流模式 海尔作为国内最大的家电生产企业2000 年在国内市场份额中彩电占 10.4%冰箱占 33.4%洗衣机占 30.5%空调占 30.6%在国际市场上海尔产 品占领了美国冷柜市场 12%200 升以下冰箱市场的 30%小型酒柜市场 50%的 市场份额占领了欧洲空调市场的 10%中东洗衣机市场的 10%面对如此庞 大的市场规模海尔把物流业务的重组提到了战略的高度在 2000 年海尔进 行了业务流程再造建立起先进的物流系统 11 海尔物流的起点是订单企业把订单作为企业运行的驱动力作为业务流 程的源头完全按订单组织采购生产和销售等经营活动从接到订单开始起 就开始了采购配送和分拨物流的同步流程现代物流过程也就同时开始由于 物流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管理的支持海尔物流通过三个 jit即 jit 采购jit配 送jit 分拨物流来实现同步流程这样的运行速度为海尔赢得源源不断的订单 由于所有的采购基于订单采购周期减到 3 天所有的生产基于订单生产过程 降到一周以内所有的配送基于订单产品一下线中心城市 8 小时以内辐射 区域在 24 小时以内全国在 4 天之内就能送达总起来海尔落实订单的全过 程仅为 10 天左右资金回笼一年 15 次1999 年我国工业企业资本流动速度年 均只有 1.2 次呆滞物资降低 73.8% 海尔物流的一流三网充分体现了现代物流的特征一流是指订单信 息流三网分别是指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络全球配送资源网络和计算机信息 网络三网同步流动为订单信息流的增值提供支持 海尔通过业务流程再造改变了传统仓库的蓄水池功能使之成为了一 条流动的河把实现零库存作为提高物流运作效率的目的整个仓库实现了 对物料的统一编码使用了条形码技术自动扫描技术和标准化的包装 海尔物流明显的是在向发达国家的中央物流化靠拢 在实施的初期收到比较 好的效果 从库存占用资金和采购资金上明显的反映出物流成本的降低在取得 收益的同时 海尔努力想使物流运作在自己的控制掌握之中 但是由于中国国情 物流基础 实际运作等方面与海尔原来的设想出现了偏差使海尔在运行两年后 出现了成本速度收益等众多问题 11 中国物流与采购 2003 年 第 8 期 p36 17 模式二完全意义的社会化物流 完全意义上的社会化物流是指将企业的物流业务大部分外包给社会上的第 三方物流这样做主要有两大原因第一把资源集中在核心竞争力上以便获 取最大的投资回报 那些不属于核心能力的功能应该被弱化或者外包而物流通 畅不被大多数的制造企业视为他们的核心能力第二企业单靠自己的力量降低 物流费用存在很大困难 尽管近年来家电企业在提高物流销路方面已经取得了很 大的进展但是要更进一步发展是许多企业所不能承受的因此以伊莱克斯为 代表的家电企业便采取了将大部分物流业务外包的方式 到第三方物流企业通常拥有市场知识网络和信息技术拥有规模经济拥 有第三方的灵活性 能够适应家电企业的物流环节的需要但是第三方物流也存 在一些缺陷由于第三方物流的实际方案市委不同的客户量身定做的多数方案 不能复制不具有广泛性和适应性此外企业把物流交给外部企业做容易使 自己企业受到牵制再者由于我国目前从事第三方物流的企业数量不多第三 方物流市场尚不成熟 所以不少家电企业对选择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合作仍然持 谨慎态度 目前 国内万千采用第三方物流的家电企业并不多 从这个角度上说 片面强调第三方物流的优势对于我国家电企业目前并不适用 模式三家电企业剥离物流业务成立独立运营的物流子公司 这种模式从具体的运作上又可分为以多家家电企业联手组建物流平台的 安 泰达模式和以资本为纽带的安得模式 安泰达 模式可以归结为依托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中远集团属 下的中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 香港远洋网络有限公司结合家电企业科龙集 团小天鹅集团的物流需求成立了具有独立营运能力的广州安泰达物流有限公 司解决自营物流的巨大资金投入以及完全依靠社会化物流的信息安全问题 安泰大的成立对家电物流的运营模式产生重大影响安泰达采取国际流行 的物流资源充足办法 让物流社会化给企业腾出精力改善自己主业的经营和管 理公司成立初期以股东的物流业务为主要的业务来源随后将逐步引入其他家 电业务安泰达启动一年内科龙小天鹅物流整体成本降低 10%20% 安得模式是跟原公司以资本为纽带的比较接近海尔物流模式它是以 家电生产企业为先导从美的集团的物流需要出发通过控股成立了安得物流公 18 司把物流业务剥离出来安得物流公司作为美的集团的一个独立的事业部成 为美的其他产品事业部的第三方物流公司 同时也作为第三方物流公司向外发展 业务美的可以用安得物流也可以选择其他的物流公司 安得目前在全国建设了四大仓储中心顺德杭州郑州和芜湖全部实 行信息化管理实行一票到底的管理模式管理遍布全国的 100 多个仓库 建立了顺德南京西安北京上海等十个物流中心因为美的与安得是就整 体物流费用签订的协议所以安得必须对美的的仓库资源运输资源配送资源 相当了解这样才能取得利润美的集团通过安得物流2001 年美的集团的运 输成本比 2000 年下降了 35%仓储成本下降超过了 30%整体的物流成本下降 了 30%以美的集团现在 130 多亿元的年销售额4 亿多元的物流成本摊算集 团因此节省 1 亿多元的物流成本 12 二 三种物流运作模式的优劣性分析 中国家电业目前存在的主要的三种物流模式总体上来说基本符合企业自身 发展状况海尔自营物流是由于海尔的快速扩张本身拥有强大的物流能力为 了配合海尔的国际化发展战略 海尔投入较大的精力对海尔的发展也起到了较 大的推动作用但是这种模式本身具有缺陷 首先为了建立先进的物流网络 需要企业投入巨大的资源 这种资源的投入势必影响到产品的研发生产和规模 的扩张海尔基于资源的限制尽管在青岛投巨资建设了青岛立体仓库但是对 于遍布全国的租赁仓库却不可能进行大规模投资 因为海尔的战略目标是成为世 界知名的家电生产商而不是物流企业其次工商企业本身自营物流缺乏相关 的物流人才和管理经验造成物流成本的偏高第三尽管海尔自身建立了先进 的物流系统但是整个供应链却缺乏有效的衔接和整合海尔物流没有社会化 还继续延续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模式和经营观念使货运呈现货源封 闭状态增加了营运成本第四对于本不属于家电物流特点的 it 产品海尔 强为所难2001 年海尔取消各地的电脑分公司改为大区制将电脑事业部 的资金流和物流回收并入工贸公司和物流本部由集团统一控制但是经过整 改后的电脑物流反而比原来更慢了结果费用增加了许多it产品物流周转频 率高批量小品种多速度快个性化的特点被家电的固有渠道所扭曲 12 郝星 家电物流的三种运作模式 中国储运 2003 年 1 期 19 由于现代物流管理的系统性要求高规模经济明显技术性强而大多数生 产企业不具备高效率 低成本运作的自营能力因此构成了对社会化专业化物流 服务的巨大市场空间从而推动了第三方物流业扩大生产规模逐步走向产业化 发展道路的动力完全采用社会化物流的运营模式能够节约企业资源提高资源 的利用效率降低产品流通成本 当然这种物流模式在目前国内的企业来说 还有很多的局限性第一我国第三方物流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起步较晚 数量有限规模偏小实力较弱第三方物流在市场上占的比重还比较小由于 第三方物流还没有建立起比较高的信用体系许多生产厂家还处于等待观望阶 段第二由于中国目前有关物流业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对生产企业和 物流企业之间产生的一些问题的处理尚缺乏足够的依据 第三目前国内第三方 物流服务内容有限功能单一难以形成网络或有网不畅 绝大多数企业还不 能提供综合性全程物流服务商品在流通过程中可靠性差特别是流通费用所 占比重同发达国家比起来还是居高不下 13 安得物流和安泰达物流的优势在于可以利用股东和集团的充足的资源来建 立现代物流的运营平台利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信息技术达到流程的优化进 而节省总体物流成本 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但是安得物流和安泰达物流如果仅仅 做相关企业的物流的话 那只能起到降低物流成本的作用 却赚不到利润 但是 他们还作为第三方物流来提供服务 出于竞争上的考虑别的家电企业一般不把 业务交给没有真正脱离母公司的物流企业而做其他行业的物流优势又不明显 同时他们面临的最大障碍是和客户之间信任关系的确立 综合上述分析自营物流为达到更节约成本更有保障的目的势必会继续 在物流的可控性以及低利润间付出更多努力 而向安得物流这样的企业在发展 的道路上引入战略合作者寻找新的业务点也在意料之中但是随着社会 分工的越来越细分工合作成为一种大的趋势而随着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壮大 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厂商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结成战略联盟成为反战的必然趋 势 13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 2003 年 p86 20 第四章 中国家电物流发展趋势分析 第一节 国际物流发展趋势 一全面的信息连结成为必然 随着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 所有的供应链企业伙伴都可以利用这些技 术将所有的信息快速的传递并做出良好的沟通由此所有的企业伙伴可以创 造出一个坚强的供应链联盟进而强化这个联盟的竞争优势但是信息技术的 高度发展也为联盟组织带来忧患 信息传递过分容易就是一例由于信息可以通 过许多不同的技术快速传递到任何地方 所以现在许多公司多面临着对公司的关 键信息无法轻易控制的问题因此一个完整适当的监控机制就显得非常重要 为了让个别公司的机密信息可以安全快速的流动 在整个供应链联盟建立一个监 控信息流动的机制是保证供应链联盟和谐运作的关键因素 二整体性的供应链模式将被重视 传统的管理模式 习惯将组织区分为不同的部门视每一个部门为一个成本 中心来管理但是这种管理模式将会引发组织内部的问题这些将严重影响一个 组织的生存因此未来的管理模式将视组织为一个生命体再生命体当中有许 多维持生命体永续活动的机制如采购生产销售和产品配送这些机制需要 有效连接 来满足顾客的需求新的管理模式将各项组织活动看成一连串相关的 活动进行管理通过整体性的管理经理人可以精确的安排每一项活动的进行 最后为组织谋取最大利益同时管理者以一种整体的观点管理公司该组织可 以更快的对外部环境变化做出反应加快组织调整的速度 14 三全球化的第三方物流业的兴起 随着产业的全球化生产地点与消费地点分离两者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为 了快速的将产品送达到顾客手中 物流的重要性开始增加此时出现了一种可以 整合上下游物流活动的企业形态称为全球化第三方物流这种类型的公司可以 从生产端开始整合全球相关的物流配送活动进而将产品准时的送达顾客指定 14 中国现代物流发展报告 2002 年 p189 21 的全球任何地点因此全球化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者的兴起将会对全球化经济 的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四建立快速复合运输系统意义日趋重要 由于生产地点与销售地点的空间差异 许多产品通常需要经过漫长的运输和 仓储过程才可以送到顾客手中 尤其是如果产品需要跨洲运输流程更是漫长且 复杂因此建立不同运输方式间的有效且快速的衔接系统也就是复合运输系 统 将成为发展全球贸易与物流活动时的重要措施让运输过程出现时间延迟的 原因之一就是转运问题它最常发生在跨国运输时通常为了缩短运转时 间标准化无纸化与机械化是重要的系统要求将有更多的物流企业利用这 些完备的复合运输基础设施 建立其在全球的营运网络以提供更快捷与高品质 的物流服务 第二节 中国家电物流运作发展的战略背景 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将为中国家电物流运作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