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人际关系(1、2)ppt课件.ppt_第1页
第7章 人际关系(1、2)ppt课件.ppt_第2页
第7章 人际关系(1、2)ppt课件.ppt_第3页
第7章 人际关系(1、2)ppt课件.ppt_第4页
第7章 人际关系(1、2)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人际关系(上),第一节人际关系的结构与功能第二节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人际关系质量与评价第四节人际关系的测量,1,人际关系的结构与功能第一节,一、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relation)广义的人际关系:间接的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是狭义人际关系存在的社会基础狭义的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是广义人际关系的具体运行机制人际关系定义:在人们的物质与精神交往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直接的心理关系。,易混概念社会关系:外部、宏观强调现实关系的整体方面,非个性方面。(社会学研究范畴)人际关系:心理是社会关系的一个侧面,受社会关系制约产生于社会关系中,范围较小,从个体、个性方面表现现实。(心理学研究范畴)交往关系:行为人际关系的具体化与实质化,是人际关系建立与维持的直接前提。不交往没关系,人际关系的结构与功能第一节,二、人际关系的构成(一)认知成分:个人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的特性和人与人的关系进行认识的过程,是人际关系知觉的结果。(二)情感成分:与人的交往需要相联系的一种体验,反映出交往双方对人际关系状况的满意程度和亲疏关系,是人际关系的核心要素。(三)行为成分:交往双方外在的行为表现,是建立和发展人际关系的交往手段与形式,人际关系的结构与功能第一节,三、人际关系的分类按照所属群体的组织性:正式vs非正式人际关系按照所属群体的形态:小群体vs群众性场合人际关系按照涉及范围: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组织、组织与组织哈洛李维特的分类:长期与短期的人际关系;依赖与独立的关系;从属与平行的关系,人际关系的结构与功能第一节,四、人际关系的功能(三)信息沟通功能(二)调节功能(一)整合功能(四)心理保健功能,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一、人际关系的状态,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模式(一)乔治.列文格尔:人际互相依赖模式,人际关系的发展分三个阶段:1、单边知觉2、双边表面接触3、互惠,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模式(一)乔治.列文格尔(二)欧文奥特曼与达玛斯.泰勒社会渗透模式(socialpenetrationtheory)1.发展模式:深度与广度的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随着人们自我表露逐渐增加而发展的。人际互动由窄浅发展到深广,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模式(一)乔治.列文格尔(二)欧文奥特曼与达玛斯.泰勒社会渗透模式(socialpenetrationtheory)1.发展模式:深度与广度的关系2.自我的分层:暴露的深度第一层次:兴趣爱好及其有关的内容第二层次:真实的态度第三层次:人际关系状况及真实的自评第四层次:隐私扩展:鲁宾等人(Rubin&Shenker,1978)从深层心理学的角度说,隐私其实并不是自我最深层次的内容。根据其自我价值定向理论,自我的更深层次的内容,应当是连个人自身都不接受的,与个人的自我价值相对立的经验、冲动和行为经历。(无意识),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三)纳普的人际关系发展五阶段,觉察阶段,对交往对象的注意,观察信号,获得信息,确定是否继续交往,试探接触阶段,初步了解,社交性质,亲密一体化阶段,较多心灵沟通,感情亲密和谐,一体化明显,契约化阶段,最高阶段,为对方牺牲,生人熟人朋友密友挚友亲人,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人际关系的破裂五阶段1分歧(认知不同)2收敛(行为退缩)3冷漠(情感弱化)4回避(关系分离)5终止(说缘.mp4),促进人际关系的原则补充:,一、真诚原则真诚是最受欢迎的人格品质为什么?人有安全需求真诚使人们能预见对方行为对方不真诚或欺骗意味着不确定性,潜藏着伤害自己的可能你认为自己真诚吗?,促进人际关系的原则补充:,一、真诚原则二、交互原则:与人为善,互惠福阿夫妇(1975年)人都有保护自己心理平衡的倾向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重视、相互支持,对于真心接纳我们,喜欢我们的人,我们也更愿意觉得应该接纳对方,同他们交往并建立和维持关系。来而无往非礼也启示,促进人际关系的原则补充:,一、真诚原则(认知方面)二、交互原则(情感方面)三、交换原则(功利方面)霍曼斯(1961)人际交往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过程都希望:得失价值观不同,得失观不同减值交换:重物质,斤斤计较,增值交换:重情感,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超值交换:重精神,吃亏是福,贪小便宜吃大亏,舍得,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启示,促进人际关系的原则补充:,一、真诚原则(认知方面)二、交互原则(情感方面)三、交换原则(功利方面)四、自我价值保护人为了保持自我价值的确立(肯定),有一种防止自我价值被否定的倾向。自我价值支持的变化无非来自两方面,被肯定,自我支持力量的增加,被否定,面临自我价值威胁,必须保护启示,促进人际关系的原则补充:,五、人际吸引水平的的增减原则(一)阿伦森和林德的著名实验对方对你做先后两次评价:四种先后组合肯定、否定、提高、降低你最喜欢哪种人?实验结果:喜欢水平的增降趋势,促进人际关系的原则补充:,五、人际吸引水平的的增减原则(一)阿伦森和林德的著名实验(二)人际吸引的增减原则你会更加喜欢那些一开始对你评价差后来对你评价好的人。“对婚姻不忠的定律”:从陌生人处所获得的赞许往往比配偶的赞许更有吸引力增减原则给我们的启示:不要一下子对别人太好售货员的诀窍,一、真诚原则(认知方面)二、交互原则(情感方面)三、交换原则(功利方面)四、自我价值保护五、人际吸引水平的的增减原则六、情境控制原则人都需要达到对所处情境的自我控制。情境不明或不能把握,会引起强烈焦虑启示:保证别人在同我们共处的时候能够实现对情境的自我控制,保持表现自己的自由。,促进人际关系的原则补充:,作业参考话题,主题:网络时代的人际关系1、你有网友吗?如果有,你和最亲密的网友关系进展到了哪一步?(参照艾伦.纳普的人际关系五阶段论)2、你认为网络上的人际关系与现实中有何不同?3、你认为应该怎样与网络中的人交往?,第七章人际关系(下),第一节人际关系的结构与功能第二节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人际关系质量与评价第四节人际关系的测量,22,第三节人际关系质量与评价,一、人际关系质量的意义人际关系质量:无统一定义,但重要促进社会文明建设(大环境)形成良好关系环境(小环境)增强群体凝聚力实现个人价值的内在要求正确自我认知如何衡量?客观还是主观?,第三节人际关系质量与评价,二、人际关系质量的衡量指标情绪状态喜欢厌恶;亲近敌视;情绪的交互性时间和空间(接近的倾向性)小别胜新婚vs日久生情:日久见人心近水楼台先得月vs距离产生美天涯若比邻自我暴露程度关系越亲密,自我暴露越深是否要保留神秘感?“自己人”效应认识一致、情感相容、特征认同、行为近似是否主动承担义务、社会支持、冲突,第三节人际关系质量与评价,三、人际满意与人际幸福(一)人际关系满意感:个体根据自己选择的标准对其与他人之间心理关系的总体评价。1、单维or二维单维:满意不满意?二维:佐斌等:六个因子消极维度:交际屏障和差异冲突积极维度:互利支持、相似相容、外向干练和道德素质,第三节人际关系质量与评价,三、人际满意与人际幸福(一)人际关系满意感:1、单维or二维2、关系满意感的分类:1、个体对特殊关系的满意感亲密、朋友、同学、同事、家庭2、个体对整体关系的满意感如何测?佐斌:总体关系满意感量表,赵菊的硕士论文:人际关系满意感的结构与测量,总体关系满意感量表,下列句子是对您与您经常交往的人以及您与他们关系的描述。由于这些人不代表任何一个具体的人,因此在句子中用“他们”来泛指您经常交往的人。请仔细阅读下面列出的每一个描述,按照符合您实际情况的程度,在题目前的括号里填写相应的数字:1完全不符合;2不符合;3不太符合;4符合;5比较符合;6完全符合。,1完全不符合6完全符合()1他们对我当面一套,背后一套。()2他们总是自以为是,盛气凌人。()3他们总是因为一点小事,和我斤斤计较。()4他们太哕嗦,总是说些无意义的话。()5我和他们之间很难进行沟通。()6他们不尊重我。()7我和他们之间的地位不平等,差距很大。()8我认为我和他们之间感情冷淡。()9当我需要他们帮助时,他们常常借故走开。()10我和他们能互相帮助,双方互惠。,1完全不符合6完全符合()11我和他们之间沟通良好,有充分的交流。()12我和他们之间能互相信任。()13他们能在我开心时与我分享快乐,失意时与我分担困难。()14我跟他们在一起没有拘束感和顾虑。()15我和他们能互相包容,和睦相处。()16他们能在生活和思想上给予我支持与安慰。()17他们为人随和,容易接近。()18他们都很豪爽。()19他们都很风趣、幽默。()20他们大多都很自信。,1完全不符合6完全符合()21他们很乐观、开朗。()22他们的阅历都很丰富。()23他们是很孝顺的人。()24我与他们有类似的人生经历。()25我与他们经常在想法上不谋而舍。()26我与他们相处时间长,彼此很熟悉。()27我与他们在性格上有共同点。()28我经常向他们表白自己,他们也是这样。()29他们能够给我一生的承诺。,1完全不符合6完全符合()30我和他们之间有些利益的冲突,很难调节。()31我和他们的性格不合,很容易发生争执。()32我和他们之间的兴趣爱好都不相同。()33他们为人做事都很散漫,没有责任感。()34我认为他们很孤僻,不善交往。()35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很坦诚。()36他们对我很忠诚。()37他们对我都是真诚的。()38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守信用的人。()39他们都很正直。,评分指南:项目19、3034为反向记分题。选l记6分,选2记5分,选3记4分;其余选l记1分,以此类推。得分在117分以下说明您对自己的人际关系总体上不满意,需要调整;117156分说明您对自己的人际关系感觉尚可,有待调整;156分以上说明您对自己的人际关系总体上比较满意。,第三节人际关系质量与评价,三、人际满意与人际幸福(一)人际关系满意感:(二)人际幸福指数即人际和谐感,在人际适应方面的心理体验高分特征:人际融洽真诚,关系亲密无间,能够相互宽容谅解礼让。具体指标包括:人际满意指数:4维度:互利支持、外向干练、相似相容和道德素质。人际吸引指数(个人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怎么测量?,第四节人际关系的测量,社会测量法(sociometrictechnique)参照测量法(referencemeasurementmethod)贝尔斯测量法(Balestechnique),一、社会测量法社会测量法(sociometry)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莫雷诺在1934年首创也叫社交测量法,是从团体的角度定量地揭示整个团体的人际关系状况,以及各成员在团体内人际关系状况的一种方法。社会测量法的原理:基本假设:人与人的情感性联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包括吸引、中性和排斥三类扩展假设:人与人之间在各个方面的肯定性或否定性选择,都反映着人们之间的人际关系状况。,第四节人际关系的测量,第四节人际关系的测量,一、社会测量法(一)社会测量法的特点涉及社会性的变量,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社会测量是对人的某种评价,容易引起被测者的兴趣和动机。(趣味性)测量结果特别适合于小团体研究,在团体效率和凝聚力方面有很强的应用性。,一、社会测量法(二)实施过程:,选择测量标准,第四节人际关系的测量,强标准(找对象)、弱标准(找聊天对象),积极方式、消极方式,一、社会测量法(二)实施过程:,选择测量标准,确定选择方法,第四节人际关系的测量,强标准(找对象)、弱标准(找聊天对象),积极方式、消极方式,有参照数吗?需要排序吗?(详见下页表),一、社会测量法(二)实施过程:,选择测量标准,确定选择方法,编制测量问卷,第四节人际关系的测量,强标准(找对象)、弱标准(找聊天对象),积极方式、消极方式,有参照数吗?需要排序吗?(详见下页表),何表述测量的各个方面,一、社会测量法(二)实施过程:,选择测量标准,确定选择方法,编制测量问卷,实施测量,第四节人际关系的测量,强标准(找对象)、弱标准(找聊天对象),积极方式、消极方式,有参照数吗?需要排序吗?(详见下页表),关键:建立信任的气氛和合作的关系,何表述测量的各个方面,一、社会测量法(二)实施过程:,选择测量标准,确定选择方法,编制测量问卷,实施测量,分析与呈现结果,第四节人际关系的测量,强标准(找对象)、弱标准(找聊天对象),积极方式、消极方式,方法:行列表(矩阵)法、图解(图示)法、指数分析法,有参照数吗?需要排序吗?(详见下页表),要建立信任的气氛和合作的关系,何表述测量的各个方面,第四节人际关系的测量,结果呈现:行列表格(矩阵)法,如果你过生日,你会选那些人参加你的生日宴会?请按顺序排列。,评分标准:第一个计3分,以后依次是2、1,不选不计分。,第四节人际关系的测量,结果呈现:图示法,你能把刚才的表格转化为人际关系图吗?(忽略顺序),田七,赵六,李四,张三,朱八,结果呈现:图示法,把前面的表格转化为人际关系图(忽略顺序),第四节人际关系的测量,指数法个人社会测量指数=个人被选次数/(n-1)个人受欢迎的指标团体社会测量指数=互选数/可能互选总数C=Mi+j/CN,团体的内聚力指标例:团体10人,互选共15,团体社会测量指数为?默认适合非参数简单选择对于参数方法,团体社会测量指数人为缩小了请试着计算刚才的表格中赵六的个人社会测量指数和整个团体的社会测量指数。(忽略参数和顺序),处理方法选择,第四节人际关系的测量,社会测量法的应用社会测量法主要可以了解群体内部三个方面的问题:了解群体中最受欢迎的人,群体中有无非正式小群体,了解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整体状况。社会测量法的评价简单、经济、灵活、自然、广泛强标准、大年龄更稳定但表面化,无因果,第四节人际关系的测量,二、参照测量法目的:找出最具权威/影响的人物问题:最受欢迎的人未必最具权威方法:最在乎谁对你的评价?步骤:1群体成员互评;2按被评者分装入大信封;3你最想看谁对你的评价(限34人)?4统计提名数量,被集中提名的人,就是群体中最有影响、最能发挥作用的人。,第四节人际关系的测量,三、贝尔斯测量法贝尔斯认为:群体内相互作用可以概括为两类:情感因素vs功能因素群体内相互作用可以分为两个方向整合功能vs离散功能以上四种群体内相互作用又各有三种具体表现据此提出了社会行为分类理论,把人们的相互作用类型划分得小到可以作为实验观察的单位,共有4类12项。,第四节人际关系的测量,三、贝尔斯测量法四类位置调整一下,以便符合发展顺序人际关系发展不同阶段的表现,第四节人际关系的测量,补充:(一)人际交往类型测验按照人际交往行为方式的主动性、支配性、规范性、开放性等四个维度,可以将人们的人际交往分成8种类型:主动型与被动型领袖型与依从型严谨型与随便型开放型与闭锁型,人际交往类型测验,作出“是”或“否”选择1、碰到熟人我会主动打招呼2、我常主动与朋友联系表示思念。3、我旅行时常与不相识的人闲谈。4、有朋友来访我从内心里感到高兴。5、没人引见我很少主动与陌生人谈话。6、我喜欢在群体中发表自己的见解。7、我同情弱者。8、我喜欢给别人出主意。9、我做事总喜欢有人陪伴。10、我很容易被朋友说服。,11、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