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审计简介_第1页
财务报表审计简介_第2页
财务报表审计简介_第3页
财务报表审计简介_第4页
财务报表审计简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财务报表审计简介,王瑞春,第一部分、审计模式的演变及内部审计的定位,一、审计模式的演变二、内部审计的定位三、审计计划四、审计总结,第一部分、审计模式的演变及内部审计的定位,一、审计模式的三个阶段二、内部审计的定位三、如何做好内审的“服务”和“监督”职能,1、审计模式,审计模式包括审计管理体制、审计准则的制定与实施、审计监督体系、审计程序与审计报告制度及其他与审计管理活动有关的方面。审计模式受社会经济环境影响:社会生产力因素;政治环境因素;法律环境因素;经济环境因素;社会文化环境因素。2、审计模式发展的三个阶段(1)账项基础审计(Transaction-basedAuditing)(2)制度基础审计(System-basedAuditing)(3)风险基础审计(Risk-basedAuditing),2、审计模式发展的三个阶段,(1)账项基础审计(Transaction-basedAuditing)(数据导向审计Data-orientedAuditing,凭单审计方案法Vouchingauditingprogramapproach):以凭单核对为重心,以审查帐目有无舞弊为目标,以数据的可信性为着眼点,以会计科目为入手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方法模式。,2、审计模式发展的三个阶段,(2)制度基础审计(System-basedAuditing):要求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全面了解,强调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决定实质性测试的时间、范围和程度。制度基础审计将重点放在对于制度中各个控制环节的审查上,目的在于发现控制制度的薄弱之处,找出问题发生的根源,然后针对这些环节扩大检查范围。,2、审计模式发展的三个阶段,(3)风险基础审计(Risk-basedAuditing):风险基础审计立足于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并以此作为出发点,制定审计策略。风险基础审计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对控制风险进行评价,而且要对产生风险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价,用以确定审计人员实质性测试的重点和测试水平,确定如何收集、收集多少和收集何种性质证据的决策。,3、风险基础审计产生与发展的因素,审计期望差距(ExpectationGap)的存在和审计目标的改变是风险基础审计产生的社会因素;审计组织的经济压力,是风险基础审计的经济因素;制度基础审计的内在缺陷及解决方法是风险基础审计产生的技术因素。,4、内部审计的定义,(一)内部审计的定义2000年12月,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的内部审计标准委员会通过了修订的内部审计新定义,新定义这样表述:“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保证(assurance)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增加价值和改进组织的经营。它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管理过程的有效性,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二)过去的定义,过去的定义是:“内部审计是一项建立在组织内部,检查和评价各种服务于该组织的业务的独立的评估活动。内部审计工作的目标是协助该组织的成员有效的履行他们的职责。内部审计利用各种分析、评价、建议、意见和与所审查过的活动有关的信息来为该组织服务。”,(三)新旧定位的区别,新旧定位的变化在内部审计的作用与目标上。新定义明确了内部审计师的主要作用是“保证与咨询”,而不再是以往简单的“检查和评价”。新定义明确了内部审计的目标是“增加企业价值和改善经营”,而不是单纯的“协助该组织的成员有效的履行他们的职责”,内部审计师应成为“内部战略计划者”,一个管理控制的扩展,以确保系统正常运做,实现组织目标,内部审计师应最终脱离狭隘的会计之源。美国著名的内部控制专家迈克尔海默教授所指出的:“内部审计机构应将自己视为公司的一种资源。在帮助管理当局更有效地达至预期控制目标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内部审计师的使命将从简单的我们实施审计向我们帮助创建一些程序,以期达到组织成功所需要的内部控制水平的方向发展。”,1、树立正确的审计理念(1)关注审计重点,把握内部审计方向,要充分认识到财务报表是管理层为达到战略发展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经营决策和组织管理的结果。为此,审计师不能仅仅将注意力集中在编制财务报表的会计记录上,更要对审计对象的组织机构和经营管理从上至下进行详细的了解,分析、确认,加强对重要子企业内控评测和高风险投资业务的监控,揭示关键性的重大错报风险,才是内部审计的重点。,三、树立正确的审计理念,(2)注重内部审计工作的实效性是指内部审计发挥职能作用的程度和取得的实际效果。主要包括:审计报告的质量、审计工作的效率、查处问题的充分性和层次性、审计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审计建议、审计决定被企业采纳和实施的程度和效果。随着内部审计目标的变化,内审部门应该突破单纯的、事后审计的传统方式,转移到事前、事中审计上来,既要对企业单位的重大经营决策、重点投资项目及占用资金数额较大的主营业务实行事前审计,又要监督和评价有关项目、预算及合同的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有效性,及时反馈信息并防止失误。,三、树立正确的审计理念,(3)充分考虑审计风险,实施适当的审计程序内部审计师要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综合运用查询、询问、观察、监盘、核对、分析等方法,采取适当的审计程序,确认、计量与识别风险,以发现可能导致会计报表严重失实的错误与舞弊。审计师应当具备专门学识与经验,经过适当专业训练,并具有足够的分析、判断能力。要抱着专业怀疑的态度进行审计,要大胆怀疑,小心求证,得到证据,消除(证实)怀疑。,三、树立正确的审计理念,(4)正确评价和报告审计结果实施审计时要坚持编制和实施审计计划,评价和报告审计结果。充分关注可能对会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违反法规行为。在审计报告中应坚持原则、实事求是、重事实、重证据,以理服人;不要妄加评论。所提建议应有深度和力度,真正达到为内部咨询服务的目的。,三、树立正确的审计理念(5)造就高素质审计队伍适应审计目标的需要,培养既懂会计审计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要打破旧有观念,引进多师结构,在审计过程中还要谨慎利用其他相关专业人士及主管部门的意见。随着国资委对中央企业监控的加强,内审部门还需熟悉独立审计相关要求,配合外部审计部门,完成年度报表审计工作。,三、树立正确的审计理念,(5)对不同的审计对象和不同的审计目的要采用不同的审计策略;审计目的:年报审计;盈利预测审核、内控审核、募集资金审核;贷款、投标、发债;,三、树立正确的审计理念,摸底调查、清产核资;管理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合同(合约)审计。,三、树立正确的审计理念,工程项目审计。环境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审计。风险管理审计。战略管理审计。管理舞弊审计。2、围绕审计目标,增加企业价值(1)防止收入减少。(2)控制成本。(3)评估风险,第二部分、审计计划,一、审计计划及其重要性二、编制审计计划的具体步骤三、总体审计计划的内容四、具体审计计划的内容五、审计计划的案例,一、审计计划及其重要性,1、审计计划:指审计师为了完成会计报表审计业务及其他审计业务,达到预期的审计目的,在具体执行审计程序之前编制的工作计划。所谓计划,实际上是指对审计预期性质、时间的范围制订的一个总体战略和一套详细方案。,一、审计计划及其重要性,审计计划包括总体审计计划及具体审计计划。(1)总体审计计划:是对审计的预期范围和实施方式所做的规划,是审计师从接受审计委派到出具审计报告整个过程基本工作内容的综合计划。(2)具体审计计划:是依据总体审计计划制定的,对实施总体审计计划所需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所做的详细规划与说明。,2、审计计划的重要性,审计计划是控制审计风险和提高审计质量的重要手段;审计计划是指导审计师以合理的成本,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的有力工具;审计计划是指导审计工作按步骤进行,提高审计效率,把握审计进度的最有效工具;审计计划是协调与被审计单位关系的一个有效方法;审计计划是监督和检查审计工作,考核审计师工作业绩的一个依据,二、编制审计计划的具体步骤,1、明确被委托审计的内容和目的;2、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所属行业的基本情况,评估被审计单位的固有风险;3、实施分析性复核程序,初步确定重点审计领域和重要会计、审计问题;4、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及计算机系统环境,评估内部控制及其控制风险;5、确定检查风险,拟订审计策略,确定重要性水平和可容忍性误差,设计实质性测试程序。,2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所属行业的基本情况,评估被审计单位的固有风险,2.1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的方法;2.2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的内容;2.3评估被审计单位的固有风险。,2.1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的方法,(1)与被审计单位高管人员沟通;(2)与被审计单位财务人员、内部审计人员、法律部人员和聘请的常年法律顾问沟通;(3)与了解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的一般人员沟通;(4)参观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场所及设施;(5)进行全面的分析性复核;(6)查阅涉及该公司的内部与外部的报告与资料。,2.2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的内容,(1)被审计单位所有者的构成、业务类型、组织机构、经营管理情况、地理位置(2)被审计单位所处的经济环境、行业情况和自身经营状况(包括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持续经营的能力);(3)章程、协议、合同、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及重要会议记录和有关重要文件;,2.2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的内容,(4)审计期间的会计报表及相关资料、财务会计机构及工作组织和财务报告的编制、会计政策及其变化和以前年度审计的有关问题(5)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6)被审计单位的关联方及关联交易情况(7)影响被审计单位的法律、法规和规章;(8)其他与编制审计计划相关的重要情况。,2.2(2)被审计单位所处的经济环境、行业情况和自身经营状况-经济环境,1、国民经济的景气程度;2、利率和资金供求状况;3、通货膨胀水平及币值变动情况;4、政府的财政、货币、税收、货币等政策。,2.2(2)被审计单位所处的经济环境、行业情况和自身经营状况-行业情况,1、市场供求和竞争;2、经营的周期性或季节性;3、产品生产技术的变化;4、经营风险;5、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6、行业的关键指标及统计数据;,2.2(2)被审计单位所处的经济环境、行业情况和自身经营状况-行业情况,7、环保要求及问题;8、行业适用的法规;9、行业特定会计惯例及问题;10、行业其他特殊惯例。,2.2(2)被审计单位所处的行业情况和自身经营状况,-自身经营状况1、被审计单位经营的主要市场是什么?2、被审计单位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谁?这些竞争对手所占的市场份额分别是多少?这些情况在所属会计期间是否发生重大变化?3、被审计单位经营的市场竞争是否变得趋于激烈?是否还存在外国企业的激烈竞争?4、被审计单位及竞争对手的产品是否存在重要的差别?哪些因素对被审计单位的销售有重要影响(如价格政策、市场因素),2.2(3)审计期间的会计报表及相关资料、财务会计机构及工作组织和财务报告的编制、会计政策及其变化和以前年度审计的有关问题,5、被审计单位与员工之间是否保持着良好关系?6、基于技术革新、设备更新或扩大生产能力需要,被审计单位是否需进行新的投资7、被审计单位经营中产生的现金流量的趋势如何?现金流量与利润表的净利润的重大差异及原因?,2.2(3)审计期间的会计报表及料、财务会计机构及工作组织和财务报告的编制、会计政策及其变化和以前年度审计的有关问题,8、被审计单位是否按期编制现金流量预测且随时进行修正?资金周转方面的需求如何满足2.2(3)审计期间的会计报表及料、财务会计机构及工作组织和财务报告的编制、会计政策及其变化和以前年度审计的有关问题(尤其是季节性较强的产业)?可获得的信用额度是否足以满足现金的需要?,2.2-(4)被审计单位的关联方及关联交易情况应关注:,(1)上年度外部审计师出具的审计意见类型;(2)上一年度重要审计事项调整;(3)上一年度或有负债;(4)上一年度管理建议要点;(5)上一年度其他有关重要事项。,2.2-(5)被审计单位的关联方及关联交易情况,1、查阅股东大会、董事会会议及其他重要会议记录;2、询问其他审计师以前年度审计情况;3、审核所审计会计期间的重大投资业务及资产重组方案;4、审核所得税申报资料及报送政府机构、交易所等的其他相关资料。,2.2-(6)影响被审计单位的法律、法规规章,三个领域:员工保护、环境保护、消费者保护被审计单位的运营通常受政府法规影响的程度?相关法规是否已明显影响该企业的经济发展?该行业在价格和工资上是否存在着政府控制的情况?政府对该行业商品或服务质量的管制程度如何?该行业对产品是否必须提供特别的保证或产品责任赔偿?,2.3评估被审计单位的固有风险(表A-6),(1)评估与会计报表层次有关的固有风险应重点考虑的因素;(2)评估与账户余额或交易类别层次有关的固有风险时应重点考虑的因素。,(1)评估与会计报表层次有关的固有风险应重点考虑的因素,管理人员的品行和能力;管理人员,特别是财务人员的变动情况;管理人员遭受的异常压力;业务性质;影响被审计单位所在行业的环境因素。,(2)评估与帐户余额或交易类别层次有关的固有风险时应重点考虑的因素,容易产生错报的会计报表项目;需要利用专家工作结果予以佐证重要交易或事项的复杂程度;确定账户金额需要运用估计和判断的程度;容易遭受损失或被挪用的资产;会计期间,尤其是临近会计期末发生的异常及复杂交易;在正常的会计处理程序中容易被漏记的交易和事项。,3实施分析性复核程序,初步确定重点审计领域和重要会计、审计问题,(1)审计计划阶段分析性复核及其目的;(2)审计计划阶段执行分析性复核的步骤;(3)决定分析性复核结果信赖程度的因素;(4)初步确定重点审计领域和重要会计、审计问题。,(1)审计计划阶段分析性复核及其目的,分析性复核:指注册会计师分析被审计单位重要的比率或趋势,包括调查这些比率或趋势的异常变动及其与预期数额和相关信息的差异。审计计划阶段分析性复核的目的:进一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情况,识别潜在的风险,帮助确定其他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2)审计计划阶段执行分析性复核的步骤,确定将要进行的计算和比较绝对额比较;共同比会计报表(结构百分比分析);比率分析;趋势分析。,常用的分析比率,1、变现能力比率:(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2)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3)超速动比率=(现金+短期证券+应收帐款净额)/流动负债(4)营运资产与总资产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总资产,常用的分析比率,2、资产管理比率(1)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款周转天数(2)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3)应收帐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应收帐款(4)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5)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6)销售现金比率=销售收入/现金(7)销售营运资本比率=销售收入/(流动资产-流动负债)(8)销售固定资产比率=销售收入/(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常用的分析比率,3、负债比率(1)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2)权益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100%(3)有形资产净值负债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100%(4)利息保障倍数=税息前利润/利息费用(5)长期负债股东权益比率=长期负债/股东权益(6)固定资产股东权益比率=(固定资产-累计折旧)/股东权益(7)固定资产长期负债比率=(固定资产-累计折旧)/长期负债,常用的分析比率,4、盈利能力比率(1)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2)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3)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4)净资产利润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5)资产回报率=(净收入+利息费用)*(1-税率)/平均资产总额,常用的分析比率,5、市场衡量比率(1)市盈率=每股市价/(净利润/普通股数量)(2)股利率=每股股利/每股市价(3)股利支付率=每股股利/每股盈余,(2)执行分析性复核程序时应考虑的因素,2估计期望值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可比会计信息,并考虑已知的变化,估计期望值;根据正式的预算,估计期望值;根据本期间内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估计期望值;根据同行业资料,估计期望值;根据会计信息同相关的非会计信息之间的关系,估计期望值。,(2)执行分析性复核程序时应考虑的因素,3执行计算/比较4分析数据及确认重大差异5调查重大的非预期差异6确定对审计计划的影响,(3)决定分析性复核结果信赖程度的因素,1分析项目的重要性;2分析性复核结果与针对相同的审计目标执行的其他审计程序的结论的一致性;3分析性复核预期结果的准确性;4固有及控制风险的估计水平。,(4)初步确定重点审计领域和重要会计、审计问题,1、须经管理当局主观判断的会计事项;2、有异常波动的会计报表项目;3、相关内部控制非常薄弱的会计报表项目;4、对会计报表整体反映产生直接且重大影响的会计报表项目;,(4)初步确定重点审计领域和重要会计、审计问题,5、会计报表截止日前后发生的大额或异常经济业务;6、长期挂帐项目(如逾期应收款项、呆滞存货等);7、与关联者的业务往来等。,(4)初步确定重点审计领域和重要会计、审计问题合并会计报表审计时的考虑,1、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政策被审计单位过去未曾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合并会计报表出现错报和漏报的可能性较大;合并范围的确定有无随意性;采用一次性合并还是层层合并的方法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是否严格按照要求抵销公司间交易及其未实现的利润。,(4)初步确定重点审计领域和重要会计、审计问题合并会计报表审计时的考虑,1、审计问题合并会计报表审计时的考虑2、母公司和子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3、合并范围的变动情况;4、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内部控制;5、集团内公司间交易频率、性质及规模。,4、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及计算机系统环境,评估内部控制及其控制风险,(1)内部控制的概念及其目标和了解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2)内部控制的要素;(3)了解内部控制的几种常见方法;(4)被审计单位计算机系统环境的了解;(5)评估控制风险。,(1)内部控制的概念及其目标和了解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内部控制的概念内部控制的目标了解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内部控制的概念,内部控制:是指被审计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和程序。,内部控制的目标,保证业务活动按照适当的授权进行;保证所有交易和事项以正确的金额,在恰当的会计期间及时记录于适当的帐户,使会计报表的编制符合会计准则的相关要求;保证对资产和记录的接触、处理均经过适当的授权;保证帐面资产与实存资产定期核对相符。,了解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使制度基础审计成为可能;了解内部控制可以均衡审计工作量,提高审计质量;审计师在对内部控制进行了解时,如果发现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必须向管理当局提交专项报告。,(2)内部控制的要素,管控环境的评估、会计系统的了解、控制程序的了解,(2)-1管控环境的评估,管理当局的管控意识与营运风格;管理当局所建立的控制机能;对管理当局的其他影响力。,管理当局的管控意识与营运风格,公司的管理是否由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所左右;管理当局对公司运营风险的态度和监控措施;管理当局对编制财务报告的基本理念,包括对会计估计的态度的趋向(趋向于高估、低估?);,管理当局的管控意识与营运风格,管理当局有无为使员工完成公司的经营指标而为员工设定与销售收入、利润及其他才财务结果相关联的奖励办法;管理当局对公司内部控制结构及信息系统运行的影响有无给予优先关注;管理当局是否有意愿就重大会计及内部控制结构问题向审计师咨询;,管理当局所建立的控制机能,管理当局的控制方法组织机构与权力、职责的划分方法人事政策与实务,管理当局所建立的控制机能管理当局的控制方法,有无财务、会计政策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修订的政策(包括使用和变更计算机软件系统和数据库文件)是否有资产的安全保护措施和正确的核算程序,以防止和检查资产的损失;是否应用软件存取控制及其他自动化保密措施来控制数据集中和非集中存取和系统的正常运转;,管理当局所建立的控制机能管理当局的控制方法,有一套完善的计划、报告制度,该制度包括公司经营计划的编制、预算、盈利预测的编制、实际经营业绩的报告和会计核算的职责;有一套识别和转达实际与计划差异的方法;管理当局对所报告的差异的反映;公司信息系统的使用者对该系统的满意度(包括可靠性、实时性等)有无财务、会计政策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修订的政策(包括使用和变更计算机软件系统和数据库文件),管理当局所建立的控制机能组织机构与权利、职责的划分方法,公司组织机构的规模、经营活动和地理分布是否恰当;制定政策和规程者与核准政策和规程者的权限;对分散的业务经营和信息系统是否有恰当的监控;是否有清晰的职责分工;指派资料拥有的机构,包括谁获授权负责承办该项业务及/或变更该项业务;对不相近的业务进行恰当的分工;,管理当局所建立的控制机能组织机构与权利、职责的划分方法,在应用信息处理系统时,要恰当地划分系统设计者、维护者和使用者的职能;公司制定的政策包括员工行为规范、业务保密政策是否传达到所有适用的员工,并由公司管理层进行了恰当的监督。,管理当局所建立的控制机能人事政策与实务,适用于所有职能领域(如财务、销售、信息部等)的标准与程序:聘用、培训、激励、评价、提升、转岗、退休与解聘;设有书面的工作说明和参考手册,规范工作人员的职责;向子公司员工建立和沟通公司政策和规程;凡接触现金、证券及其他有价值资产的员工,均需向保险公司投保;政策与规程发布、更新及修订的清晰度和及时性。,对管理当局的其他影响力,董事会和/或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职能外界影响力,对管理当局的其他影响力董事会和/或审计委员会,组织召开董事会和/或审计委员会会议;确定审计委员会的章程和目标;在外部审计师、内部审计师、审计委员会和董事会之间进行沟通;推荐或否定审计委员会成员;按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信息披露。,对管理当局的其他影响力内部审计职能,内部稽核人员具有与其职责相称的资质、受到过相应的培训并具有专业经验;内部审计职能的独立性;是否恰当的遵循了专业标准;内部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管理当局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对管理当局的其他影响力内部审计职能,内部审计的计划和风险评估是否恰当,所做的审计工作和得出的结论是否以书面形式恰当地进行了记录;内部审计人员审计公司经营活动方面的权限,以及该权限实际执行的情况;内部审计人员豁免担任经营责任的情况。,对管理当局的其他影响力外界影响力,要求公司遵守法律、法规和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和监管部门对公司施加的监管压力(如监事会、专员办、证监会、证管办、人民银行、保监会);母公司制定的政策与规程的实施与检查;来自拥有少数股东权益的股东的压力。,(2)-2会计系统的了解,有效的会计系统应具备的功能:a确认并记录所有真实的交易;b及时且充分详细地描述交易,以便在会计报表上对交易作适当的分类;c计量交易的价值,以便在会计报表上记录其适当的货币价值;d确定交易发生的期间,以便将交易记录在适当的会计期间;e在会计报表中适当地表达交易和披露相关事项,(2)-3控制程序的了解,了解控制程序的要点:a交易授权;b职责划分;c凭证与记录控制;d资产控制与记录使用;e独立稽核。,(3)了解内部控制的几种常见方法,a询问、查阅、检查、观察法;b控制点法;c穿行测试法。,a询问、查阅、检查、观察法;,询问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并查阅相关内部控制文件;检查内部控制建立的文件和记录;观察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活动和内部控制的运行情况。,b控制点法,控制点是会计系统内特殊的点,是指在边界点或在转移会计数据的处理过程中,在此应存在完整性、正确性和授权性控制(即使缩小范围也应有授权控制)的点。定位控制点对记录我们对控制的认识和设计一个节省成本的审计策略都是十分必要的。一旦控制被辨明在控制点上,注册会计师变能评估该控制的性质,确定就运作的有效性而找出关键控制并对其进行测试是否节约成本。,c穿行测试法,通过对重要的交易循环执行穿行测试(WALK-THROUGHTEST),注册会计师可决定系统和控制是否按我们的认识运行。穿行测试的目标:a帮助核实或更新我们对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的了解;b核实被辨明的控制已得到执行;c帮助评价(或测试)关键控制的有效性。,(4)被审计单位计算机系统环境的了解,(1)注册会计师应充分关注计算机信息系统对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及内部控制的影响:1、作业程序的改变;2、内部控制管理结构的改变;3、系统可靠性的改变。,(4)被审计单位计算机系统环境的了解,需要考虑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以下特征:1、缺乏交易轨迹;2、同类交易处理的一致性;3、缺乏职责分工;4、在特定方面发生错误与舞弊行为的可能性较大;5、交易授权、执行与手工处理存在差异;6、其他内部控制依赖于计算机处理;7、有利于加强监督管理;8、有利于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利用。,(4)被审计单位计算机系统环境的了解,(2)了解和评价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包括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1、一般控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组织与管理控制;应用系统开发维护控制;计算机操作控制;系统软件控制;数据和程序控制。,(4)被审计单位计算机系统环境的了解,2、应用控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采集和录入控制;计算机处理和数据文件控制;输出控制。,(4)被审计单位计算机系统环境的了解,(3)审计师应考虑被审计单位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对审计工作的要求:1、沟通与专业知识要求的增加;2、审计线索与资料储存方式的改变。,(5)评估控制风险,评价控制风险是评估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地防止或发现财务报表中重大错报的过程,并据此确定将要执行的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评价控制风险应注意的几个方面:a必须用通过了解内部控制和执行符合性测试所获得的证据,作为评价的依据;b充分运用专业判断;c必须注意到内部控制的三个要素等对某项特定会计报表认定的相互影响。,(5)评估控制风险,审计师在对某项认定的控制风险进行评价时,可以采用以下步骤:a确认该项认定可能发生哪些潜在的错报;b确认哪些控制可以防止、发现或更正这些错报或漏报;c执行符合性测试,获取执行控制是否适当设计和有效执行的证据;d评价所获得的证据;e评价该项认定的控制风险(在控制风险评价为高水平时,则不用执行符合性测试的步骤)。,(5)评估控制风险,当审计师确认了以下事项时,可以将控制风险评价为高水平:a控制政策和程序与认定不相关;b控制政策和程序无效;c取得证据来评价控制政策和程序显得不经济。当审计师确认了以下事项时,可以将控制风险评价为低水平:a控制政策和程序与认定相关;b通过符合性测试已获得证据证明控制有效。,5、确定检查风险,拟订审计策略,,确定重要性水平和可容忍性误差,设计实质性测试程序检查风险的确定;检查风险对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的影响及审计策略的拟订;确定重要性水平和可容忍性误差。,检查风险的确定,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检查风险=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确定重要性水平和可容忍性误差,(1)审计重要性、可容忍性误差及其适用范围;(2)运用重要性原则的一般要求;(3)在运用重要性原则时,对错报和漏报的金额和性质的考虑;(4)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确定重要性水平和可容忍性误差,(5)对重要性水平作出初步判断时应综合考虑的因素;(6)重要性水平和可容忍性误差的确定;(7)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金额和可容忍性误差的考虑。,(1)审计重要性、可容忍性误差及其适用范围,审计重要性(PLANNINGMATERIALITY规划重要性或PM):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1)审计重要性、可容忍性误差及其适用范围,可容忍性误差可容忍性误差是审计师认为抽样结果可以达到审计目标所愿意接受的审计对象总体的最大误差。(账户和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2)运用重要性原则的一般要求,审计重要性的适用范围1审计师在执行会计报表审计时,包括对企业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年度和非年度会计报表进行的审计,非企业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年度和非年度会计报表进行的审计,应遵循本规定;2审计师在执行其他会计报表审计时,如在经济责任审计、盈利预测审核等,涉及到重要性原则的运用时,除非其他法规和其他准则有特定要求,应当参照本规定办理。,(3)在运用重要性原则时,对错报和漏报的金额和性质的考虑,1涉及到舞弊与违法行为的错报或漏报;2影响收益趋势的错报或漏报;3不期望出现的错报或漏报;4可能引起履行合同义务的错报或漏报。,(4)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1审计师应当考虑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2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呈反向关系;3审计师应当保持应有的执业谨慎,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5)对重要性水平作出初步判断时应综合考虑的因素,1有关法规对财务会计的要求;2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规模及业务性质;3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的评估结果;4会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5会计报表各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6)重要性水平和可容忍性误差的确定,1、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2账户和交易层次(可容忍性误差)重要性水平的确定,(6)-1、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1判断基础和计算方法:a.判断基础:资产总额、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如审计合并或汇总会计报表,重要性金额应以合并或汇总的会计报表为基础计算,然后根据母公司和子公司占企业集团的比重,将这一重要性金额分配至母公司和各个子公司;如对个别会计报表进行审计,重要性金额应以个别会计报表为基础计算。,(6)-1、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1判断基础和计算方法:b.计算方法:固定比率法、变动比率法。变动比率法的基本原理:规模越大的企业,允许的错报或漏报的金额比率就越小。,(6)-1、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2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选取:如果同一期间各会计报表的重要性水平不同,审计师应当取其最低者作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3会计报表尚未编制完成时重要性水平的确定。,(6)-2、账户或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可容忍性误差)的确定,审计师在制定账户或交易的审计程序前,可将会计报表的重要性水平分配至各帐户或各类交易,也可单独确定各帐户或各类交易的重要性水平。,(6)-2、账户或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可容忍性误差)的确定,审计师在确定各帐户或各类交易的重要性水平时,应当考虑以下主要因素:(一)各帐户或各类交易的性质及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二)各帐户或各类交易重要性水平与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关系。,(6)-2、账户或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的确定,1分配的方法:采用分配方法时,分配的对象一般是资产负债表帐户,各帐户或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之和应等于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2不分配的方法:通常将各帐户或各类交易的重要性水平确定为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一定比例区间,如:20%至50%或1/6至1/3等。,(6)、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金额和可容忍性误差的考虑,在确定重要性金额时一般按下列原则进行:a)利润总额的3%8(近几年利润较为稳定);b)销售收入的0.5%至1%或销售毛利的1%至2%;(在近几年来盈利很少的情况下考虑)c)资产总额的0.5%至1%;d)净资产的3%5%。,(6)、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金额和可容忍性误差的考虑,b对于未超过可容忍性误差的错报、漏报(包括已发现的和推断的)应分别按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项目进行汇总,如汇总金额超过重要性金额,则应要求被审计单位进行调整,否则应考虑扩大抽查的范围或考虑发表审计意见的类型。如汇总金额接近重要性金额,则应当实施追加审计程序,或提请被审计单位进行调整,以降低审计风险。,(6)、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金额和可容忍性误差的考虑,2、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a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可能不同于编制审计计划时确定的重要性水平;b如果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大大低于编制审计计划时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审计师应当重新评估所执行的审计程序是否充分。,三、总体审计计划的内容,(1)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2)审计目的、审计范围及审计策略;(3)重要会计问题和重要审计领域;(4)审计工作进度、时间和费用预算;(5)审计小组成员及分工;(6)审计重要性的确定及审计风险评价;(7)对专家、及其他审计人员工作的利用;(8)其他有关内容。,四、具体审计计划的内容,具体审计计划是根据总体审计计划的要求编制的,它应当详细规划并说明审查会计报表某一具体项目应采取的审计程序;具体审计计划的内容包括:审计目标、审计程序、执行人和执行日期、审计工作底稿的索引号、其他有关内容。,具体审计计划的审核,(1)具体审计计划有无违反独立审计准则;(2)具体审计计划有无不适合各相关审计项目的具体情况;(3)重点审计项目的审计程序有无不具针对性、有效性;(4)重点审计程序的制订是否恰当。,案例、审计策略和计划备忘,目录1工作范围1.1XX审计小组对截止于XX年12月31日的报表进行审计2公司概况2.1背景资料2.2商务和制造部门的重组2.3未来发展,案例、审计策略和计划备忘,3经营目标3.1目标3.2被审对象的发展战略3.3为达到经营目标而需取得的经营成果3.4在中国工业中的位置4外部影响力4.1PEST分析4.2工业影响力分析,案例、审计策略和计划备忘,5被审对象工业策略5.1市场5.2联盟5.3核心产品5.4客户,案例、审计策略和计划备忘,经营过程分析6.1风险要素分析6.2经营提示6.3财务报告提示6.4审计提示6.5审计重要性金额,案例、审计策略和计划备忘,7初步分析性复核,案例、审计策略和计划备忘,8关键审计目标8.1销售截止,销售确认和销售成本8.2应收帐款的可回收性和评估8.3存货的存在和计价8.4应计费用,案例、审计策略和计划备忘,9重要审计领域9.1固定资产9.2公司间结算金额和交易,案例、审计策略和计划备忘,10审计方法10.1控制测试10.2分析程序10.3详细测试,案例、审计策略和计划备忘,11其它事项11.1税收11.2管理建议要点12审计时间表13人员配备和预算时间成本,审计计划案例讨论XX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报审计,1、评估固有风险;2、通过分析性复核,初步确定重点审计领域和重要会计、审计问题及重要审计程序;3、确定检查风险(假设控制风险较大),拟订审计策略,确定重要性水平和可容忍性误差。,案例、审计策略和计划备忘,5SWOT分析5.1强项5.1.1充足的技术,管理,财政,和营销支持5.1.2与当地官方的良好关系,案例、审计策略和计划备忘,5.2弱项5.2.1对潜在的剃须用品市场的忽略5.2.2工艺技术支持和外籍人员工资成本高,案例、审计策略和计划备忘,5.3机会5.3.1本地化5.3.2经营过程再设计,案例、审计策略和计划备忘,5.4威胁5.4.1错误预报客户需求5.4.2政府政策变化价格/销售量;销售成本/存货Tasty存货;研发费用及销售费;固定资产销售渠道应计折扣与退税;应收帐款的可回收性,案例一、有限公司审计计划,一、业务的总体评估和信息1.委托范围(1)基本报告责任我们的基本报告责任是向股东报告截至1997年12月31日止有限公司的财务报表。这些财务报表仅提供给其控股公司创联公司的管理层和与公司的管理层以及与公司有关的银行。但是公司是创联公司集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该集团又是一个上市公司,公众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十分关注。,案例一、有限公司审计计划,我们还被要求为编制创联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而提供的财务报表草稿给予审计确认。(2)特别报告不要求特别报告(3)客户的期望通过定期会见,董事会已表示,公司的会计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的,尽管他们相当重视我们的评估结果并且在以往对我们的内部控制评估报告中提出的有关改善内部控制的建议都作出及时反应。,案例一、有限公司审计计划,2业务和相关固有风险公司销售办公和家用设备,公司旨在通过销售定价有竞争性的家具和大量的广告来提高家具销售量。过去三年中的增长虽不惊人,但是稳定的,本年预计可增长9%。净利大概是销售额的4%5%,预计今年没有大的变动。但是,公司的主要竞争者,通过可观的折价和优惠信贷条件,已对公司形成越来越强烈的竞争。公司也采用了同样的战略以保持其市场占有率。,案例一、有限公司审计计划,公司有几个供货单位,公司的目标是保持充足的存货,以便在3天之内所售货物的90%都能发送给客户。为达到这一目标,公司与供货单位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根据我们积累的知识和公司在集团中的重要性,我们评估固有风险为中等程度。3信息系统环境自从去年以来没有重大变化,会计系统仍主要是手工操作,而用计算机提供详细记录,公司有完整的审计线索。,案例一、有限公司审计计划,销售分类帐、购货分类帐和总帐都由一台IBM小型计算机处理。其他帐册仍由手工登记。公司用IBM个人计算机进行预算和财务分析,但至今为止没有用来提供其他会计记录。审计部门没有对该公司的系统进行审计,主要因为该系统较简单,所有的审计线索都可得到。,案例一、有限公司审计计划,4控制环境多年来我们一起审计有限公司和创造联合有限公司,发现公司和集团的管理控制是有效的,在总体上,会计和控制系统是强有力的。根据我们累计的审计知识和强有力的控制环境,并基于系统或职工没有发现重要的变化这一事实,这些允许我们采用符合性测试方案。我们特别计划将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相结合,以加强审计的效率,我们将会:,案例一、有限公司审计计划,(1)在收入和应收款、购货和应付款方面依赖内部控制。(2)依靠年底的存货盘点及其随后的估价,而不是采用符合性测试。(3)最大限度地依靠分析性审核程序。,案例一、有限公司审计计划,5会计政策多年来,不管是公司还是集团,会计政策上没有改变,也没有计划改变。公司采用的政策是清楚、直截了当的,在运用这些政策时,总的来说不会产生重大问题。,案例一、有限公司审计计划,6客户服务目标对公司有重要影响的服务目的概括如下:(1)税务计划客户缺乏必要的有专长的员工去执行广泛的税务计划。我们建议公司在期中和年底请税务专家为集团财务经理在税务计划上提供帮助和建议。(2)金库管理公司拥有可观数目的现金。由于公司可用的楼房已全部占用并且近期没有扩大面积的计划,所以现金不定期地拨给创联有限公司使用。集团财务经理已要求检查整个集团内所有的库务功能,以确保最好地利用这些现金。,案例一、有限公司审计计划,二、审计部门的计划决策1时间表和预算报告的截止日期要求我们在1998年3月20日,提交创联公司审计小组有关对财务报表草稿确认的报告。我们估计我们会在同一天发表我们对财务报表的意见,并肯定在提交确认报告后的两个星期内发表。在不迟于完成中期实地审计后的两个星期内发表内部控制备忘录。,案例一、有限公司审计计划,重要性关于重要性的标准确定如下:利润表税前利润的5%资产负债表净资产的5%时间表开始期中审计2003年10月15日盘点存货2004年1月1日调查应收帐款情况2004年1月7日开始期末审计2004年2月28日审计小组长评阅2004年3月15日部门经理评阅2004年3月19日,案例一、有限公司审计计划,预算总预算如下:时间(小时)经理16高级审计员40初级审计员I120助理审计师II80III120376,2审计成员和客户联络人员,(1)审计组成员2审计成员和客户联络人员经理XXX2审计成员和客户联络人员高级审计员XXX,2审计成员和客户联络人员,总经理XXX总会计师xxx(主要联络人)购买部经理XXX(第二主要联络人)人事部经理XXX,2审计成员和客户联络人员,(3)电话号码8262111(4)地址:工业区东路4A葵涌新界,案例一、有限公司审计计划,三、其他信息资料有限公司风险评估财务报表的风险因素初始的风险评估准备的详细计划组成部分固有的控制的审计程序的指导一、收入和应收帐款中等低收入组成部分:增加风险的因素对折价和信用确定折价、销售57,800,000元竞争者所作的折的关键控制进毛利的控制制价和利润努力。行符合性测试。度和记录已适时折价是否经过适折价、销售和更新,进行初步当授权毛利的分析性的分析性复核。程序以年度末为测试截止日期。,案例一、有限公司审计计划,财务报表的风险因素初始的风险评估准备的详细计划组成部分固有的,控制的审计程序的指导中等低来自顾客的发票组成部分:57,800,000元增加风险的因素对关键控制按控制制度大量现金交易这进行符合性复做一遍,会对以下的断定测试观察现金收产生影响审阅大额和取过程和保已记录的非常项目管的安全程已收入的序。适当期间,案例一、有限公司审计计划,财务报表的风险因素初始的风险评估准备的详细计划组成部分固有的,控制的审计程序的指导应收帐款中等低组成部分:以往坏帐准备不在年底时,应审阅在本19,60,000元充分增加风险的收帐款函证。年度内注因素。在年底时,分销坏帐的竞争者对授信方析性程序和按程度。面的影响。影响照完成条款,的两个因素:仔细检查所列已估价有年龄的应收适当数额帐款。,案例一、有限公司审计计划,有限公司销货制度详释1定单客户从商品展列室旁边选取所要购买商品的存货卡并持卡到收款机处。存货卡上注有商品种类的书面说明和商品的代码。收款机操作员检查存货记录并查看所购的商品是否有库存。若所购的商品没有库存,客户则被介绍给销售助理以便填写一份订货单。,2收款机处理程序,若所购的商品有库存,收款机操作员要查明客户是希望进行现销或是赊销并且是采用送货形式还是本人取货形式。货品在发运时,须将交货地点填写在发票上。所有赊销总额超过$10,000的货款,必须采用送货方式。收款机操作员编制一套三联式的发票。发票上注明所购买商品的详细内容,通过查阅其旁边的主文件将价格填入到发票上,并写明付款方式。收款员会及时更新存货记录。发票第一联送交客户,第二联由收款机操作员保存并在换班交接时送交会计部门,第三联发票在发运过程中交给发运员。,案例一、有限公司审计计划,3现销采用现金交易的顾客以现金和通用的信用卡来付款(维萨信用卡和美国运通信用卡)。如果采用信用卡结帐,场上监督员要确定由谁通知信用卡公司以获得收款的授权。4赊销采用赊销方式的客户持有一个赊购帐号和一个事先确定的赊购限额(最高限为$1000)。收款机操作员通知会计部门输入赊购帐号和客户赊购限额的详细情况。,案例一、有限公司审计计划,若所订购商品的货款总额不超过赊购限额则编制第三联式发票。客户必须在发票第2联上签字,由收款机操作员将其签字同公司记录相核对。5取货销售在取货销售方式下,发运员安排仓库搬运员整理好待运商品,并由发运员将待运商品同发票内容相核对,然后通过念出发票号码来通知接待室里的客户取货。要求客户呈示发票第1联并在仓库保留的那联发票上签字(第3联),以作为客户收到货物的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