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攻”与“守”中看重庆机电科学发展之路_第1页
从“攻”与“守”中看重庆机电科学发展之路_第2页
从“攻”与“守”中看重庆机电科学发展之路_第3页
从“攻”与“守”中看重庆机电科学发展之路_第4页
从“攻”与“守”中看重庆机电科学发展之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攻”与“守”中看重庆机电科学发展之路 重庆机电控股(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重庆机电)是重庆直辖后最早成立的三大国有控股集团之一,它整合了当时重庆大部分的国有机电企业。按照重庆市委、市政府的设想,通过成立这样的大集团来振兴重庆的装备制造业,带动一个老工业基地的众多国企走出困境。 然而成立之初,这个集团并不是一艘新的巨轮,而是众多亏损机电企业集合而成的一艘“又大又破的轮船”,集团所属的63家企业,共计亏损5.1亿元,亏损面高达68%,资产负债率高达127,2003年资产负债率仍为11016。有人曾评价说,这似乎又是一家翻牌公司,在市场的大风大浪中,注定还是要死掉。 “一语惊醒梦中人。”在重庆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重庆机电打破了禁锢,提出了国企要脱困必须要改革,必须要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必须要达创新发展之路。破“旧”与立“新”是一种观念上的冲突;等待与创造,是一对尖锐的矛盾。只有思想的解放,行为才能取得突破。重庆机电的脱困证明,国企改革不能墨守陈规,突破思想禁锢,才有所作为,才能实现科学发展。 一、攻:打破禁锢,国企改革也创新 1提出了变“关门走人”为“走人关门”的以人为本的破产思路 2003年,在重庆市国资委和金融系统的支持下,争取到8000万破产周转金,开始了“走人关门”的破产方案。做到了无情破产,有情操作,先安置好破产企业职工的生活,再进行破产清算和资产变现。从而,大大缩短了破产周期,安定了人心,降低了企业震荡。在4年时间里破了6户企业,重庆机电减少负债22亿元,安置职工14323人。不仅在全市创下了仅用3天时间,完成红岩内燃机公司、重庆测试仪器厂2户企业5600名职工的安置工作,没有出现一例不安定的情况,更是率先在无锡安置了返锡居住职工873人,开创了国内异地安置破产企业职工的先河。 2大胆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三退出、三合并、一提升”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改革思路 2004年,市国资委为了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管,发挥国企整体优势,决定开展减少企业管理层次,缩短管理链条工作。这对于有着六级管理层次,大大小小企业193户的重庆机电,无疑又是一场艰巨的国企改革,这也造就了重庆机电产业有史以来最大的调整,创新的“三退出、三合并、一提升”的思路也因此而诞生。 “三退出”即劣势企业破产退出;国有股份从发展前景不明显的企业中退出;空壳企业清盘退出。“三合并”即相关产业和工艺进行合并;相同管理模式企业进行合并;参股企业合并到机电普惠公司。“一提升”即提升重点企业管理层次。重庆鸽牌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整合重组重庆电瓷厂,就是充分体现了重庆机电这一思路的成功之作。这2户企业同属一个产业链,是重庆机电首批进行“三合并”的企业。2005年4月15日,重庆鸽牌公司受命整合重组重庆电瓷厂,成立了重庆鸽牌电线电缆有限公司电瓷厂。重庆鸽牌公司以独特的企业文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严格的行为规范,仅用10天时间,就使重庆电瓷厂恢复了生产,企业开始复苏。整合后的2006年,重庆电瓷厂实现了扭亏为盈。2007年实现利润287万元,创下该厂几个历史之最。职工人均工资由原来的480元,提高到1500多元,就连原来电瓷厂停发的8个月工资,现在鸽牌公司也全部补发给了职工。” 就这样,按照这一思路,重庆机电采取一户一策的办法,减幅缩链146户企业;对35户企业进行了改革改制;对16户企业进行了工厂制改造;对45户企业按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了规范,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 二、攻:机电工业园集团的又一个发展平台 为了树立重庆机电新形象,彻底转变企业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集约化和企业集群化,重庆机电紧紧抓住机遇,充分利用重庆市“退二进三”、“退城进园”和污染企业搬迁政策,提出实施“换新颜工程”,在此基础上“机电工业园”也应运而生。 南岸区茶园工业园中的“机电工业园”,是重庆机电最大的一个工业园区。建设的最终目的和意义在于实现大基地带动大投资;大投资带动大发展;大发展产生高效益;高效益营造大氛围。 如今,园区建设的产业布局已基本形成,确定了以北部经开区和空港工业园区为区域的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群;以南岸茶园工业园和长江工业园为区域的通用环保和机床工具产业群;以各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合理布局在其它工业园区的单项产业群。形成了布局合理、定位准确、资源共享、上下游产业链互动的格局。这些产业群,已逐渐成为重庆机电招商引资的平台,自主创新的前沿阵地,创新、创业的战略高地,创新产业的集聚地。到目前为止,已有9户企业在机电工业园或其它工业园建成投产,有8户企业正在建设之中。2009年底,茶园“机电工业园”将全面建成投产。 三、攻:招商引资,推动集团发展的又一动力引擎 通过“先打扮,后嫁娶”,重庆机电近年来在实施招商引资中取得了不俗是佳绩。近5年来,重庆机电与意大利依维柯、德国ZF、上汽集团、美的集团、康佳集团、天河集团等23家国内外知名企业,进行引资重组、合资合作,引资总额达到24亿元。同时,通过引资重组,对26户企业实施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股份制、公司制改造,使混合所有制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四、攻:在港上市,集团科学发展进入新阶段 2008年6月13日,香港联交所。“重庆机电”显示在了大厅巨大的交易牌上。这是我市耗时近两年时间所推进的大型国企整体上市案,诞生第一桩成功案例是我市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成功运用,实现了直辖10年来国有企业与国际资本市场成功对接,也标志重庆机电顺利完成转型,实现资产经营与资本经营相结合的运作模式。重庆日报曾在上市当天给予这样的报道评论:“重庆机电在敢与不敢上做文章,在解放思想,扩大开放中找路子,在自主创新,品牌发展中赢市场,不仅成为了直辖以来,重庆走出的第一家上市公司,更走出了一条国企改革的科学发展之路。” 五、守:紧紧抓住创新和品牌两个砝码 携带商用车零部件、电力设备、通用机械、数控机床四大核心板块上市的重庆机电,在面对国际资本市场,自主创新和品牌发展成为吸引投资者的两个砝码。坚持创新和品牌发展,一直是国企改革过程中容易忽略的地方,但重庆机电却不敢把这两个砝码轻易丢掉。 多年来,集团仅列入市重点技术创新计划和重点新产品计划,就达到了132个。目前,这些重点项目已新增销售收入70亿元以上,利润总额4亿元以上。同时,32项高新技术产品实现了产业化。重点发展了20多个核心技术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产品如高档数控滚齿机、水轮发电机组、计量泵、变频式中央空调等技术水平,在国内位居首位2008年,新产品产值达到145亿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交货值突破了14亿元。 “创品牌,创中国自己的品牌!” “装备中国,走向世界!”这仅2007年,就有机床等13个单位的14个产品获得了重庆市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