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工作总结_第1页
粮食生产工作总结_第2页
粮食生产工作总结_第3页
粮食生产工作总结_第4页
粮食生产工作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2 粮食生产工作总结 乡镇 2016 年粮食生产工作总结 *共有耕地面积 51000 亩,其中水田面积 43000亩。我镇作为全县双季稻主产区之一,通过强化责任,大力宣传,严格考核等措施,全力推进全镇粮食生产,今年县里下达早稻指导性任务万亩,晚稻万亩。因今年旱情严重,全镇仅落实早稻面积万亩,晚稻万亩。今年以来我们在粮食生产上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 1、领导重视,强化责任。一是成立班子。由镇长任组长,分管副镇长任副组长,农牧站、财政所、办公室主任为成员的领导机构。二是分解任务。全镇今年 双季稻计划面积按照县里的任务,下达到各村、组,分解到农户。三是强化考核。将粮食生产工作纳入年度村级目标考评责任制,考核分值由去年的 3 分增加到 5 分;镇财政在相当困难的情况下拿出 1 万元作为专项奖励资金,设立双季稻生产一、二、三类先进村,检查验收后奖金兑现发放 到村。四是加大督导检查,王镇长、李镇长在今年 3 月、7 月先后多次下到各村开展双季稻督导检查,并取得一定成效。 2、宣传发动,营造氛围。一是召开专题会议。召开各联村干部、相关站所、村支部书记参加的粮食生产专题会,宣传发动,传达贯彻上级会议精神,提 出具体要求,下达任2 / 12 务指标,签订责任状。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在主要公路沿线, 人流密集区,悬挂横幅标语,出动宣传车 1 台,在全镇各村流动宣传 2 天。三是进村入户指导。各联村干部、镇农技人员在春耕生产的高峰时期,深入村、组、农户宣讲粮食生产政策,提供技术服务和指导。 3、办点示范,样板带动。全镇确定常慈公路沿线、基架线等两个点共 4 个村为双季稻高产示范片,农技站技术人员联点到片。镇政府在财政运转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投入20000 元用于全镇早稻高产示范片建设,马路村早稻使用软盘集中育秧,建立 500 亩早 稻高产示范片。今年粮食喜获丰收,在去年基础上每亩增产 100-200 斤。 今年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困难 虽然我们在粮食生产工作上下了一定力度,但面积落实仍然存在一定缺口,推进过程中有一些主客观困难:一方面如降雨偏少,农田缺水,无法耕作;粮食价格不高,种粮成本高,种粮优越性未体现,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外出务工人员多,缺少年轻力壮的劳动力,控制直播在心理上和体力上有难度;有些耕地受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的限制,不适宜插双季等。另一方面处于并村的特殊时期,更多的注重了开会宣传,下达任务指标,镇政府 对于各村落实情况开展督导和检查还不够。 政策引路 科技显威 3 / 12 大旱之年 xx 县粮食生产再夺大丰收 2016 年 xx 县在粮食生产工作中,全面落实党和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强对粮食生产的组织领导和行政推动,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快粮食高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克服了 50 年不遇的大旱,推动了粮食生产的稳健发展,在粮食生产连续 6 年增长之后,再获大丰收,全年粮食总产达到 142 万吨,比去年 128 万吨增 14 万吨,增长 %。 一、全面落实强农政策,依靠政策铺路强劲激励粮食生产。借国家进一步加大对粮食生产扶持力度的机遇,我们坚持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不放松、不走样、不折扣,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种粮积极性;我们克服各种困难,确保各项强农固本建设项目顺利开展,最大限度的激励全县上下共同发展粮食生产。 2016 年我们全面落实国家惠农补贴资金亿多元,其中种粮直补和综合补贴 亿多元,良种补贴 3200 多万元,惠及全县 30 万农户;落实农机购置补贴 1300 多万元,带动农民投资 2666 万元,全县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 %;落实农民培训等补贴资金近千万元;严格落实国家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使全县农 民直接增收 5000 多万元。 2016 年全县顺利实施强农建设项目十多项,总投资超过 亿元,其中农田水利建设项目投资达到 5300 多万元,4 / 12 使全县 30 多条渠道顺利通上了黄河水,扩大灌溉面积万亩,强化防洪除涝面积万亩;农业综合开发土地面积万多亩,投资 2700 多万元,;扶贫开发项目投资 4800 多万元,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建设、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建设等其他项目投资 6200 多万元,全面夯实了我县粮食生产从农田水利到技术开发等硬件基础,铺就了我县粮食生产从丰收到丰收的持续增产之路。 二、切实加强组 织领导,依靠行政力量强力推动生产发展。农业是典型的弱质产业,没有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行政推动,就不能真正调动全县广大干群共同推动粮食生产发展积极性。出于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强烈责任感和推动粮食生产持续发展的坚决信心,县委、县政府始终都把粮食生产作为核心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完善工作机制,推动了粮食生产的新发展。一是成立强力推进组织。先后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的粮食增产行动指挥部,以县长为首长的防讯抗旱指挥部、良种推广补贴工作领导小组、测土配方施肥工作领导小组,以主抓农业的副县长任组长的粮食高产创建活动 领导小组,为全县粮食生产保驾护航。二是全力营造重视粮食生产的浓厚氛围。县委书记多次在全县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如果哪个乡镇不重视粮食生产,那么这个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很难称得上是一个头脑清醒、政治成熟的书记和乡镇长。县长董良鸿也多次强调说,我知道基5 / 12 层工作头绪多,任务繁杂,但作为乡镇领导,如果对本乡镇粮食生产的情 况不熟悉,就是不重视,不负责任,不合格,各乡镇一定要有足够人力,安排出时间,全力搞好粮食生产工作。同时,通过宣传部门的大力宣传,在全县营造了重农抓粮的浓厚氛围,切实增强了乡镇领导对粮食生产的 重视程度和领导力度。三是完善工作机制,强化责任意识,调动各级各部门对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县委、县政府建立目标责任制,把粮食生产纳入乡镇千分考核和创业竞赛活动,与各乡镇政府签定粮食生产目标责任状,作为一项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进行分解。建立层层承包责任制,县领导包乡镇,乡干部包村,技术人员包指导,推广规模生产、科学种粮。建立领导示范制,各乡镇党、政一把手按照目标要求,分别建立了 5000亩小麦、玉米高产示范方,为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应用、标准化生产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通过强化县、乡各级各部门领导的责任,依靠行政力量强有 力地推动了粮食生产发展。 三、深入开展高产创建,依靠高产示范全面提升整体水平。为进一步提高我县粮食生产科技水平,今年以来,我们坚持把开展高产创建作为粮食增产的切入点来抓,加强高产技术的推广深度和广度。县政府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拿出 200 万元专项资金,深入开展高产创建工作。高产创建万亩区明确由县委书记、县长等主要领导直接负责、督导,6 / 12 充分调动广大干群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高产示范区重点推行“一集成六统一”模式,技术服务做到“一集成”,生产过程做到“六统一”。“一集成”即将秸秆还田、精量半精量播种、测土 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玉米“一增四改”、 适期晚收等技术组装配套,集成推广。“六统一”,即统一供应主导品种、统一测土配方施肥、对农户统一培训指导、统一机耕机播、统一防治病虫害、统一订单生产。夏粮生产上设置的 3 个万亩小麦高产创建示范区、 10 个千亩示范方、 17 个百亩攻关田平均亩产分别达到 625 公斤、公斤、 711公斤。秋粮生产上设置的 2 个玉米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区、 5个千亩示范方、 6 个百亩攻关田、 8 个超高产十亩攻关田平均亩产分别达到公斤、公斤、公斤、公斤,高产创建示范区主推技术入户率达 100%,良种覆盖率达到了 100%,优质专用率达到了 100%,高产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带动全县粮食生产整体上水平。 四、创新完善推广体系,依靠体系创新加快高产技术推广。为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我们不断创新、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新体系,加快了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一是创新植保服务体系。通过成立并扶持壮大植保农民专业合作社,创新完善植保服务体系。2016 年 2 月,成立了 xx 县禾丰植保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下设 6 个村级机械化防治专业队,配备了 180 台套车载喷雾7 / 12 器及其配套设备,现有社员 360 人,建起了一支装备精良的农民专业病虫害防治队伍,日服务面积可达万亩次,实现了病虫害防治的机械化和精准化,大大降低劳动强度,做到了安全、科学、合理用药,在大幅度提高防治效果的同时,有力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二是创新完善“ 11331”良种推广体系。依托 xx 丰种业龙头带动,不断加大科研育种和新品种引进 投入力度,开展县、乡、村三级示范,为农民搭建认识、选择品种的平台,构筑县、乡、村三层经营网络,将良种送到田间地头。在 xx 县种子协会的基础上吸纳资金 1000万元组建了 xx 县 xx 裕良种繁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对社 员统一供应农资、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统一销售、统一分配,降低生产成本,确保繁种质量,加快良种推广步伐。全县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 100%。三是不断完善“ 5320”农技推广体系。加强乡镇农业科技服务站和村级农业科技文化大院建设,进一步促进了县农业科技推广协会、县专家组、乡镇技术指导组、村科技行动小组、村辐射带动小组五级组织联动,县农业科技服务大厅、乡科技服务站、村科技文化大院三级阵地互动,行政性农技推广网络和新型农技推广网络双层网络齐动,实现了科技人员与农户、科学技术与生产、放心农资 与农田的“零”距离对接,有效解决了推广机制不活和先进技术推广不畅的问题。秸秆8 / 12 还田、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主推高产技术入户率超过 90%,应用率达到 85%,粮食生产科技贡献率超过 51%。四是不断完善“ 53121”测土配方施肥体系。强化农技推广部门与定点配方肥生产企业的结合,提高企业参与度,实现配方肥推广市场化运作,增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活力,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即通过建立高素质的科技服务队伍、完善土壤肥力监测体系、完整的试验示范推广基地、县域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县级配方肥配送中心等五个支撑,完善县农业科技服务 大厅、乡农业科技服务站、村科技文化大院三 粮食生产工作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我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 1 号文件和省、市、县农业和粮食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于“四早”,着眼于“四重”,落实于“四到位”,引导农民不误农时,不误季节开展备耕备种,使全乡的农业和粮食生产呈现较好局面。现将我乡的粮食生产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 粮食生产基本情况 XX年我乡粮食生产主要任务是:粮食种植面积 23900亩。其中早稻 12100 亩,晚稻 11800 亩,玉米 800 亩,红 薯900 亩,油菜 1100 亩。目前,已落实早稻种植面积 12723 亩,玉米 977 亩,红薯 920 亩,完成了县里下达的种植计划。 二、 推进粮食生产的主要措施 9 / 12 1、统一思想,明确目标。 面对我乡以粮食生产为主产业的实际,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召开党政领导会议专门研究,全面分析,把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当前农村中心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并及时召开全体干部职工会议和村干部会议,对今年粮食生产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安排部署。 2、加强领导,强化责任。 为了加强粮食生产工 作的领导,乡里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副乡长为常务副组长,各工作组组长为副组长,相关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导、督促全乡的粮食生产工作。为了推进粮食生产工作的开展,乡里实行粮食生产工作责任制,各驻村干部为各村粮食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村支部书记为具体责任人,并与各村签订了粮食生产工作交办状,而且将此项工作作为中心工作纳入年终目标管理考核范围。 3、科学计划,落实措施。 为了保证完成 XX 年的粮食生产面积,我乡根据各村的地理环境和自身优势,将任务分解到村,对各村下达了指导性的生产指 标。同时各驻村干部在关键农时,深入村组,大力宣传各项扶农惠农政策,做好农户的思想工作,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技人员也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做好科技推广和技术指导。 10 / 12 4、创办示范,发展优势产业。根据 XX 年粮油生产目标管理考核的要求,每个乡必须要创办一个生产示范点。乡党委、政府决定因时因地制宜,在去年创办的秋玉米示范点的基础上,今年继续办秋玉米种植示范点 500 亩,实行改制改种以带动全乡粮食生产的发展。 5、加强督促检查。乡主要领导经常不定期的到各村检查粮食生产和耕地抛荒情况,发现有零星抛荒的 地块,立即要求村干部通知农户限期进行复耕,对于因水田土质问题不能耕种水稻的,乡主要领导当场要求村里负责及时改种其他品种,政府拿出 部分资金用于扶持,驻村干部负责督促抓好落实。 三、 耕地抛荒情况 为了全面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坚决杜绝耕地抛荒现象,乡里积极采取以下措施。 1、拉网式摸底排查抛荒底数。 3 月底 4 月初组织力量下到各村逐组逐户地摸底,摸清种植意向,对可能抛荒的稻田造册登记; 5 月份逐片逐村逐丘逐块进行核实, 7 月 15日前,村干部、驻村干部对各村的耕地抛荒情况进行 全面排查摸底。经统计全乡抛荒的稻田总共亩。 2、采取措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