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试题.doc_第1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试题.doc_第2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试题.doc_第3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试题.doc_第4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一、单项选择题(60分)“地球脱单啦!”xx7月24日,美国宇航局(NASA)宣布,他们发现了一颗与地球相似指数达到0.98的行星开普勒452b。它距离地球1400光年,体积和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6倍,公转周期是385天,到恒星的距离跟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相近。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体现出了多少级天体系统( )A1级 B2级 C3级 D4级2假设最后证实开普勒452B没有生命存在,依据材料可能是因为( )A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B与地球引力差异太大C没有适合生命存在的温度 D没有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3xx2月8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下图中最有可能表示中华民族欢度xx春节时的光照图是()A B C D xx年5月1日,拍摄者在华北平原看到,日落的位置刚好在某直线铁路的两根铁轨间(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4该铁路线的走向为( )A 东-西走向 B 东南-西北走向C 南-北走向 D 东北-西南走向5一年中出现该景象的另一日期约为( )A xx年8月14日 B xx年10月18日C xx年4月5日 D xx年12月20日xx3月29日的“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是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应对气候变化、倡导节约能源的集体行动。下图中是甲乙丙丁四地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据此回答下列各题。6若活动时间是当地20:30-21:30,下列四城市中最早和最晚熄灯的分别( )A 甲和丁 B 乙和甲 C 乙和丙 D 丙和丁7如果只考虑日照条件,则甲乙丙丁四地楼间距最近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8圣诞节(12月25日)前夜当地时间19:00时,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的一场比赛将在伦敦开赛。香港的李先生要去伦敦观看这场比赛,飞机飞行时间约17小时。 在香港伦敦的航班起飞时间中,李先生选择哪个航班最合适?( )A 23日15:00 B 23日18:00 C 24日7:00 D 24日10:009某自西向东流的河流,水流对南岸侵蚀严重,且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则该河流位于( )A 赤道地区 B 回归线上C 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 D 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题文)6月22日,当太阳同时位于北半球甲、乙两地上中天(在天空中的位置最高)时,测得甲地太阳高度为60,乙地太阳高度角为36。甲、乙两地在某地图上的最小距离是44.4厘米(不考虑地形因素)。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0(小题1)关于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地不可能同时看到日出 B 甲、乙两地的地方时相同C 甲、乙两地昼夜长短总是相同的 D 甲、乙两地当晚观看的星空景象相同11(小题2)该地图的比例尺为( )A 1:24000000 B 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30千米C 六十万分之一 D 1/6000000xx3月9日,全球最大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的环球飞行从阿布扎比启程,向东途经重庆等11城市后再次回到阿布扎比,总里程约3.5万千米,历时约25天。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2下列四城市中太阳辐射能最丰富的是()A 夏威夷 B 纽约 C 阿布扎比 D 重庆13飞行期间,重庆与纽约相比()A 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 B 重庆的白昼始终较短C 两地日出方位角始终相同 D 两地正午物影方向不同(本题2分)下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据图回答下列各题。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球公转速度较快B 郑州昼短夜长C Q点地方时为0时D NO为晨线15北京时间是( )A 6日12时 B 7日12时C 6日24时 D 5日12时下图为我省平原地区某中学的操场和行道树示意图(晴天800前后,东操场大部分被行道树的树荫覆盖)。完成下面两题。16为充分利用树荫遮阳,6月某日16001645该校某班同学上体育课的最佳场地是( )A B C D 17下列日期中,阳光照射行道树产生的阴影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大的是( )A 5月1日 B 6月1日C 7月1日 D 8月1日读下图 “某日极地投影日照图”回答下列各题。18如果A点的区时是某日12时,北京时间可能是:( )某日16时某日18时次日4时当日12时A B C D19假定A为120E,若使全球为同一天,则A需要再转动:( )A120 B180 C90 D6020读南半球某区域经纬网图, 飞机由A地飞往B地的最短航线是( )A 一直沿正东方向B 先向正南再向正北方向C 先向东南再向东北D 先向东北后向东南21下面两幅图分别是两条大河的河口图,图中小岛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展,最终将与河的哪岸相连( )A 甲岸、丙岸 B 乙岸、丙岸 C 甲岸、丁岸 D 乙岸、丁岸读下图XOY为地轴,MN为赤道,EF、EF为回归线,ST、ST为极圈。据图完成下问题。22目前黄赤交角在图上是( )AXOF BFONCTON DTOF23按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图上ST与EF之间为( )A热带 B南温带C北寒带 D北温带24按照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合理排列正确是( )ANFS=T BFSNFCYSEM DTNF=Fxx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每相邻两个节气相差一般为15天左右。读图,完成下列小题。25我国古人制定“二十四节气”的依据应该是( )A 日、地、月的位置关系 B 太阳直射点运动规律C 我国农业生产活动安排 D 月亮的阴晴圆缺变化26上图所示的二十四节气中,每条直径上相对的两个节气日最可能出现的是( )A 两节气日期都一定相差180天 B 两节气日正午太阳高度都相等C 太阳视运动轨迹出没方位相同 D 两节气日的昼夜长短正好相反27“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之日,黄河流域最接近( )A 清明忙种麦 B 白露忙割地 C 小雪地封严 D 冬至不行船28小满至芒种期间( )A 我国各地日出东南方 B 地球公转速度变快C 我国各地正午日影朝北 D 合肥白昼逐渐变长(题文)北京时间xx9月6日,太阳爆发了两次太阳耀斑,到达峰值时间分别在下午17时10分和晚上20时02分,级别分别为X2.2和X9.3,后者是xx年以来最耀眼的耀斑。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29(小题1)下列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太阳活动最激烈的表现是太阳黑子B 在黑子数目最多的地方和时期,耀斑很少出现C 黑子和耀斑变化周期大约为11年D 黑子和耀斑都出现在光球层里30(小题2)太阳活动可能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有( )GPS定位系统将受到干扰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 导致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A B C D 第II卷(综合题)三、综合题(40分)31(本题8分)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要求:(1)当汉中白昼最长时应为 图(甲或乙),当悉尼昼夜等长时应为 图(甲或乙)。(2)A、B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的是 地,夜较长的是 地。(3)此刻C地太阳高度角为 。C地在B地的 方向。(4)当A地刚进入xx年时,C地为 时间(要求写出年、月、日、时),潍坊(约为36.4N,119E)地方时为 (写出年、月、日、时、分)。32(本题14分)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左图)和某日太阳光照图(右图),完成下列各题。(1)在左图中地球公转轨道上AC之间画出公转的方向。(2)右图中AOB线为(晨或昏) 线,此时地球位于左图中的 点,该日是北半球的 。(填写节气名称)(3)云南省墨江市有一口井正好位于北回归线上,当阳光直射井底时,地球位于左图中_点附近;(4)左图中_点表示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地球从A点运行到C点的过程中,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是_(5)在右图中:C点的地方时是 ,A点的昼长 (6)当地球处于D位置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右图中的A、B、C、D、E 五点,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列是 。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由A位置出发再回到A所需要的时间是_,叫做一个_年。33(本题11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为某时刻的等日照时间图,OA、OB为日期界线,P点纬度为70。材料二下图表示广州和海口市楼房某日正午时刻影子(阴影部分)分布状况。此后的几天中,海口市正午时刻影子逐渐增长。(1)根据材料一,此时全球太阳高度最大的地点是_;当P点影子朝正北时,北京时间为_时。(2)根据材料一在下图中画出此时的太阳光照图(侧视图)(3分)。条件:A点全年昼夜平分,B点为中心,C点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为90。要求:画出太阳光线、地轴、地球自转方向、极昼范围、极夜范围、0时所在经线、晨昏线。(3)根据材料二,此后的三个月中,广州市楼房的影子会出现什么变化?(3分)(4)根据材料二,此后的三个月中,海口市的昼夜状况会出现什么变化?(3分)34.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7分)材料一科学家利用各种办法寻找“地外文明”,在人类发射的宇宙探测器上,携带了“人类信息图”,介绍了人类与地球最基本的情况;还把各民族的经典音乐放在太空中不断播放,以引起其他天体上生物的共鸣;在地球上修建了大容量的电磁波接收装置,用来捕获来自“地外文明”的电磁波材料二设想在距离地球50万亿千米(5.29光年)的地方有一颗存在生命物质的行星。有一天,地球上某太空信息接收站收到了该行星发来的求救信号:“亲爱的外星朋友,你们好!我们是X星球上的居民,我们的星球将于10年后毁灭,因此我们打算移居外星球。贵星球可以接纳我们吗?”若X星球上真有“地外文明”,那么该星球应该具备什么条件?参考答案1B2D【解析】试题分析:1考查天体系统的层次。图中共体现出了2级天体系统,分别是恒星系统和行星系统,故B项正确。2据材料可知,开普勒452b距离地球1400光年,体积和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6倍,公转周期是385天,到恒星的距离跟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相近,说明了该行星具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与地球引力差异不大、有适合生命存在的温度。故D项错误。【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天体的层次,考查太阳系特征【名师点睛】一、歌诀法记忆太阳系八大行星及小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木土天海王,由近及远绕日忙。火木相望防燃烧,中间隔道防火墙(小行星带)。二、歌诀法记忆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原因。八大行星绕日行,唯有地球有生命。日地距离正恰当,温度条件有保障。自转周期不太长,白天增温夜晚降。体积质量很适中,吸引大气在表层。地球大气是棉被,昼削阳光夜保温。地内物质运动强,逸出水汽成海洋。生物出现是必然,分清原因和条件。3A【解析】xx2月8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极昼范围在北极圈和北极点之间,A正确;图B表示冬至、C表示二分日、D表示夏至。4B5A【解析】试题分析:4根据太阳日出、日落的规律:除极昼、极夜的地区外,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太阳东北升、西北落;春秋分时,太阳正东升、正西落;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太阳东南升、西南落。题干中提示,时间为5月1日,地点是华北平原(北半球),太阳应该东北升、西北落,图中日落的位置刚好在某直线铁路的两根铁轨间,说明铁路线的走向为东南-西北走向,所以B对。5图示景象发生在5月1日,一年中出现该景象的另一日期,应该是与5月1日昼长相同的一天。从太阳直射点的年运动规律看,以6月22日作为夏半年昼长变化的转折点,6月22日与5月1日的时间间隔约52天,从6月22日向后推约52天,就是所要找的日期约为8月14日,所以A对。考点:该题考查太阳日出、日落方位何昼夜长短变化规律。6B7B【解析】试题分析:6若活动时间是当地20:3021:30,较东的地方,时刻较早,熄灯时间早。读图,根据图中四地的经度,最东边的是乙,170E,最西边的是甲60W,所以四城市中最早和最晚熄灯的分别是乙和甲,B对。7读图,根据四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影子最长。如果只考虑日照条件,则甲乙丙丁四地楼间距最近的应是冬至日时影子最短的。所以只要比较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地点即可。四图中乙地冬至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楼间距最小,B对。【考点定位】地方时早晚比较,正午太阳高度与建筑楼间距的关系。【名师点睛】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确定楼距、楼高:为了更好地保持各层楼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以我国为例,见图甲,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为:LhcotH。8C【解析】将开赛时间转化为北京时间,北京对于伦敦向东相差8个时区,得出北京时间为25日3时,考虑飞行时间,再提前17小时,为24日10:00,考虑到机场的时间,应该选择24日7:00最合适,选择C。9C【解析】试题分析:右岸侵蚀严重,应为北半球;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应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综合两个条件,应选C项。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自转偏向力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1011B【小题2】【小题2】D【解析】试题分析:10116月22日,当太阳同时位于北半球甲、乙两地上中天(在天空中的位置最高)时,可以判断甲、乙位于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在春、秋二分时可以同时看到日出;两地使用相同的区时;根据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可以算出甲的纬度为5326N,乙地的纬度为7726N,两地只有在春、秋二分时昼夜长短相同;两地当晚观看的星空景象是不同的。【小题2】【小题2】根据两地的纬度可以算出纬度差为24,图上的最小距离是44.4厘米(不考虑地形因素),可以算出比例尺为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为60千米。考点: 比例尺。12C13A【解析】试题分析:12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有海拔、大气透明度、纬度、天气状况。四地中阿布扎比位于西亚地区,全年炎热少雨,多晴朗天气,太阳辐射能最丰富,故C项正确;夏威夷、纽约、重庆等地区的降水量大,大气透明度较差,故太阳辐射相对较贫乏。13据材料可知,此次飞行自3月9日始历时25天,飞行期间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北移动,重庆据直射点的纬度较近,故正午太阳高度较高,纽约据直射点的纬度较远,故正午太阳高度较低,A项正确;重庆的白昼逐渐变长,夜长逐渐缩短,故B项错误;春分日时,两地的日出方向为正东方,发生了改变,故C项错误;两地正午物影方向相同,故D项错误。【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考查日出与日落的方向【名师点睛】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主要因素因素原因纬度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反之,太阳辐射弱。地势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日照强度大,太阳辐射强;反之,太阳辐射弱。大气透明度大气透明度好,尘埃杂质少,太阳辐射强;反之,太阳辐射弱。天气天气晴朗,阴天少,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多;反之,太阳辐射少。14D15B【解析】试题解析:15从图中可以看出,这是南半球南极地区日期变更图,地球自西向东运转。因为向东越过的昼夜分界线进入白昼的是晨线,向西越过的昼夜分界线进入黑夜的是昏线。日界线有两条,一条是自然界线0时线,一条是人为界线180度线。并且是0时线总是与晨昏圈垂直相交,由此判断P位于夜半球,先对的一方为昼半球,所以NO为晨线,OM为昏线。Q在180度经线上,以东地区为6日,以西地区为7日。16Q地与P地相差120度,时间相差8小时,P地势0时所以Q地位16时。因为北京时间是东经120度的地方时,比180度经线晚4小时,那么北京时间就是7月12时。考点:晨昏圈与日界线的位置关系。以及区时的换算 。点评:正确理解记忆晨昏圈与日界线的关系,以及地球的自转方向过晨昏圈后进入白天还是黑夜的区别,就能够正确分析解答这类题目,本题应属于难度中等题。16A17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太阳方位问题。16如图:6月当地地方时12点到18点之前,北半球除极昼区之外,太阳方位都应该如图所示。题干中给出的时刻是16:00到16:45分,所以太阳位于西南方向,树荫应该朝向东北方向,所以应该选择区域是最佳的!17地球运动规律是:一天之内地物的影子在地面转过的角度反映了昼长状况。转过的角度越大昼长越长,转过的角度越小昼长越短;也就是说,昼长越长转过的角度越大,昼长越短转过的角度越小。据此,该题就应选昼长最长(即离夏至最近)的 7月1日,C为正确选项。18C19A【解析】18本题考查区时的计算。A点的区时为12:00,A点经度可能为120E或120W,如果A地经度为120E,则北京时间为12:00,如果A点经度为120W,则与北京时间相差16个时区,北京时间为次日4时。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19本题考查日期划分。日期分界线为0:00所在经线和180经线,若全球位于同一日期,0:00所在日期和180经线重合。180经线的地方时0:00。A地120E地方时为12:00,180经线地方时为16点,地球需要再转动8个小时,即120。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20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按逆时针方向转动,从南极上空看,按顺时针方向转动;读图可知,飞机由A地飞往B地,其飞行方向是先向东南飞,再向东北飞。考点: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21C【解析】由于地球自转引起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垂直于物体运动方向,顺着物体运动方向看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不偏。从图中纬度分布规律可以看出,第一幅图为南半球,根据南半球左偏可知水流向乙处偏,乙处水流速度快冲刷严重,甲处流速慢沉积为主,小岛最终与甲岸相连。第二幅图的纬度向北增加,为北半球,北半球右偏,丙处水流速度较快,丁处水流速度较慢以沉积作用为主,最终小岛与丁岸相连,选项C正确。22B23D24A【解析】试题分析:22已知EF、EF为回归线,MN为赤道,则EF所在平面为黄道面,黄赤交角为FON。选B正确。23热带为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即图中EF与EF之间的地区;温带为回归线至极圈之间的地区,即南温带EF与ST之间地区,北温带ST与EF;寒带为极圏与极点间的地区,即北寒带为图示ST以北地区,南寒带为ST以南的地区。选D正确。24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图示MN在赤道线速度最大,M=NE=F= E=FS=T= S=T。选A正确。考点:主要考查黄赤交角及热量带划分和纬度特征。25B26D27C28D【解析】【分析】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十四节气与地理现象。25根据材料“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可知,我国古人制定“二十四节气”的依据是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主要作用是方便农业生产活动安排,B正确。故选B。26图中所示的二十四节气中,每条直径上相对的两个节气时间相差半年,如夏至日和冬至日,因此其昼夜长短正好相反,D项正确。故选D。27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之日为11月30日,与冬至相差22天,因此应该在冬至(12月22日前后)向前推22日,大致在小雪附近,而黄河流域纬度较高,因此最接近小雪地封严,C正确。故选C。28根据二十四节气时间分布及夏至在6月22日前后可知,小满为5月21日前后,芒种为6月5日前后。小满至芒种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以北且向北回归线移动,此段时间北半球处于夏半年,北半球昼长夜短,我国各地日出东北方向,A错误;根据地球公转速度在7月初(远日点)最慢可知小满至芒种期间地球公转速度变慢,B错误;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可知,5月21日至6月5日太阳直射点大约从15.5 N移至19 N,我国此纬度以南地区正午日影有朝南现象,C错误;合肥位于北半球,随着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白昼逐渐变长,故D正确。故选D。2930C【小题2】【小题2】A【解析】2930太阳活动最激烈的表现是耀斑,故A项错误;黑子和耀斑同时出现,故B项错误;黑子和耀斑变化周期大约为11年,故C项正确;黑子出现在光球层,耀斑出现在色球层,故D项错误。【小题2】【小题2】极光只出现在高纬度地区,故错误;极昼极夜现象与地球的公转有关,故错误;耀斑会干扰无线电段波通讯,使GPS定位系统将受到干扰、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故A项正确。【点晴】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对气候的影响: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对电离层的影响:扰动无线电短波通信。对地磁场的影响:磁针不能正确指向,即“磁暴”现象。31(1)甲 ; 乙。 (2)A ; B 。(3)0; 西北 (4)xx年12月31日22时 ; xx年12月31日19时56分。(5)梅雨 ; 收获。【解析】试题分析:(1)汉中位于北半球,北半球夏至日时,该地白昼最长,结合两图的晨昏线分布特征,甲图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判断为北半球夏至日;乙图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故判断为春分或秋分日。悉尼昼夜等长应为春分或秋分日。(2)图示A地位于北回归线上,且甲图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故A地正午太阳高度为90;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明显小于90。A地此时昼长夜短,而B地昼夜平分,故B地夜较A地长。(3)C位于晨昏线上,故太阳高度为0。根据两地的经纬度位置,从南北方向上看,C地明显位于B地的北面;从东西方向上看,C地位于150E,B地位于180,故判断C地在B地的西面。(4)当A地刚进入xx年时,即该地地方时为xx年1月1日0时;且该地位于东十二区,C地经度为150E,即地方时较A地晚2个小时,故计算C地时间为xx年12月31日22时。潍坊的经度119E,较A地西面61,故地方时较A地晚4小时4分钟,故当地地方时为xx年12月31日19时56分。(5)甲图为北半球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此时为长江流域的梅雨时期。乙图所示为春分或秋分日。汉中市的水稻播种一般在春末初夏,而收获在初秋,故可能此时为秋分日,该地区为水稻的收获季节。考点:本题考查经纬网和局部晨昏线图的综合分析。点评:本题考点较多,基础性强,解题需要掌握以下几点:掌握二分二至日的晨昏线分布特征;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能利用经纬度判断方位;掌握时间问题计算的一般方法,所求时间=已知时间+时差,东加西减。掌握我国区域地理概况和农业生产概况。3236(1)画图略 (2)晨线、 A、 夏至日 (3)A (4)B、快-慢-快 (5) 8:00、24:00 (6)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7)C、ECADB (8)365日5时48分46秒、1回归年【解析】(1)地球绕日公转自西向东。(2)昼夜半球的界线为晨昏线,顺地球自转方向从昼进入夜为昏线,从夜进入昼为晨线。据图可知,右图中AOB线为晨线。据右图光照图可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为极昼现象,可判断为夏至日。据左图中地轴和太阳的位置关系可判断,A为夏至日D为冬至日,再根据公转方向可判断F为春分日C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