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仪安装技术方案.doc_第1页
电仪安装技术方案.doc_第2页
电仪安装技术方案.doc_第3页
电仪安装技术方案.doc_第4页
电仪安装技术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仪安装工程电仪安装技术方案 工程名称:厂电仪安装施工单位:工程公司一:技术标准及依据: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7-90)及设计施工图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9-9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7-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8-90)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DLT995-2006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131-90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电气篇)2009年版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火电精细化管理二:工程概况:内容包括电气盘柜及高压开关柜、桥架、配电箱、各类开关、灯具安装、电缆管、金属软管、电缆接线、防雷接地极安装、调试、分部试运及整体试车配合等。三:主要工作量: 35kV主变压器25000kVA 2台 10kV高压开关柜 39面 10kV全密闭电力变压器2500kVA 2台 10KV循环泵电气部分及自控 7台 其配套电缆10000多米、电缆桥架及防雷接地、照明等安装四:甲醇电仪安装作业必备条件:4.1 开工前准备4.1.1现场道路畅通平整,能够满足运输及起重机械通行; 4.1.2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及时到位,经安全教育并考试合格;4.1.3特种作业人员须持证上岗,经岗前培训并考试合格;4.1.4开工前对全部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安全措施交底并在交底记录上签字;4.1.5施工人员应掌握管道走向、布置及施工工艺要求;4.2 施工人员、施工机械及工器具配备:4.2.1 施工人员:电工15人,电焊工2人、起重工1人、技术员1人、质检员1人,安全员1人。要求施工人员经安全教育并考试合格,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和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4.2.2 施工机械:25t汽车式起重机1台,平板运输车辆1台,50挖机1台、交流电焊机2台,直流电焊机1台。要求车辆、机械经审验合格,机械性能良好。4.2.3 施工工器具:序号工器具名称型 号单 位数 量备 注1交流电焊机BX6-350-2 16KVA台2检验合格2台 钻LT-19 750W台1检验合格4角向磨光机125台4检验合格5手提电钻台2检验合格6链条葫芦3 t台2检验合格7冲击钻台1检验合格8水平尺500mm把2检验合格10液压弯管机台1检验合格11热风枪把2检验合格12压接机台2检验合格13个人工具套15齐全4.3 施工场地、环境要求:施工场地应文明整洁,设备材料合理布置,摆放整齐, 安全设施齐备,状态良好。施工场所应采取防风、防雨、防雪、防寒等措施。 五 施工程序开工前准备构架焊接设备吊装设备接线设备调试三级质检六:电仪安装人员要求:6.1 工作前认真做好准备,拟订检修试验程序。准备检修工具, 试验设备,仪器仪表,电源箱,安全用具和备品备件,图纸资料。6.2 开工前一天由班组组织认真学习安装、预验和定检规程,掌握安装试验内容、工艺要求、技术质量标。6.3 凡担任各项部件安装的电工,必须经相应项目技术考核合格。 6.4 应有良好的工艺作风,严格按照给定的电器安装工艺和技术措施进行施工, 严格遵守本规范和企业制定的施工工艺细则,并认真实行质量自检。 6.5 施工人员在施工前应认真熟悉作业指导书,凡遇与作业指导书要求不符时,施工人员应拒绝施工。当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时,报告有关人员,不得自行处理。6.6 施工前根据技术措施向有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七:电仪安装技术要求7.1电缆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不应使电缆及电缆盘受到损伤。严禁将电缆盘直接由车上推下。电缆盘不应平放运输、平放贮存。 7.2 运输或滚动电缆盘前,必须保证电缆盘牢固,电缆绕紧。7.3 电缆及其附件到达现场后,应按下列要求及时进行检查: 7.3.1 产品的技术文件应齐全。 7.3.2电缆型号、规格、长度应符合订货要求,附件应齐全;电缆外观不应受损。 7.3.3电缆封端应严密。当外观检查有怀疑时,应进行受潮判断或试验。7.4 电缆及其有关材料如不立即安装,应按下列要求贮存: 7.4.1电缆应集中分类存放,并应标明型号、电压、规格、长度。电缆盘之间应有通道。地基应坚实,当受条件限制时,盘下应加垫,存放处不得积水。 7.4.2电缆桥架应分类保管,不得因受力变形。7.5 电缆管的加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7.5.1管口应无毛刺和尖锐棱角,管口宜做成喇叭形。 7.5.2电缆管在弯制后,不应有裂缝和显著的凹瘪现象,其弯扁程度不宜大于管 子外径的10%;电缆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入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7.5.3金属电缆管应在外表涂防腐漆或涂沥青,镀锌管锌层剥落处也应涂以防腐 漆。 7.5.4电缆管的内径与电缆外径之比不得小于1.5;混凝土管、陶土管、 石棉水泥管除应满足上述要求外,其内径尚不宜小于100mm。 7.5.5每根电缆管的弯头不应超过3个,直角弯不应超过2个。 7.6 电缆管明敷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7.6.1电缆管应安装牢固;电缆管支持点间的距离,当设计无规定时,不宜超 过3m。 7.6.1当塑料管的直线长度超过30m时,宜加装伸缩节。 7.7 电缆管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7.7.1金属电缆管连接应牢固,密封应良好,两管口应对准。套接的短套管或带 螺纹的管接头的长度,不应小于电缆管外径的2.2倍。金属电缆管不宜直接对焊。 7.7.2硬质塑料管在套接或插接时,其插入深度宜为管子内径的1.11.8倍。 在插接面上应涂以胶合剂粘牢密封;采用套接时套管两端应封焊。 7.8 引至设备的电缆管管口位置,应便于与设备连接并不妨碍设备拆装 和进出。并列敷设的电缆管管口应排列整齐。 7.9利用电缆的保护钢管作接地线时,应先焊好接地线;有螺纹的管接 头处,应用跳线焊接,再敷设电缆。 7.10敷设混凝土、陶土、石棉水泥等电缆管时,其地基应坚实、平整, 不应有沉陷。电缆管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7.10.1电缆管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7m;在人行道下面敷设时,不应小于0.5m。 7.10.2电缆管应有不小于0.1%的排水坡度。 7.10.3电缆管连接时,管孔应对准,接缝应严密,不得有地下水和泥浆渗入。7.11 电缆支架的加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7.11.1钢材应平直,无明显扭曲。下料误差应在5mm范围内,切口应无卷边、 毛刺。 7.11.2支架应焊接牢固,无显著变形。各横撑间的垂直净距与设计偏差不应大 于5mm。 7.11.3金属电缆支架必须进行防腐处理。位于湿热、盐雾以及有化学腐蚀地区时, 应根据设计 作特殊的防腐处理。 7.11.4电缆支架的层间允许最小距离,当设计无规定时,可采用表4.0.2 的规定。但层间净距不应小于两倍电缆外径加10mm,35kV及以上高压电缆不应 小于2倍电缆外径加50mm。 表 4.0.2 电缆支架的层间允许最小距离值(mm) 注:h表示槽盒外壳高度。 7.11.5电缆支架应安装牢固,横平竖直;托架支吊架的固定方式应按设计 要求进行。各支架的同层横挡应在同一水平面上,其高低偏差不应大于5mm。托 架支吊架沿桥架走向左右的偏差不应大于10mm。 在有坡度的电缆沟内或建筑物上安装的电缆支架,应有与电缆沟或建筑物相同 的坡度。 电缆支架最上层及最下层至沟顶、楼板或沟底、地面的距离,当设计无规定时, 不宜小于表4.0.3的数值。 表 4.0.3 电缆支架最上层及最下层至沟顶、楼板或 沟底、地面的距离 7.12 电缆敷设时,不应损坏电缆沟、隧道、电缆井和人井的防水层。 7.12.1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不应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 7.12.2高低压电力电缆,强电、弱电控制电缆应按顺序分层配置,一般情况宜由 上而下配置;但在含有35kV以上高压电缆引入柜盘时,为满足弯曲半径要求,可 由下而上配置。 7.12.3并列敷设的电力电缆,其相互间的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7.12.4三相四线制系统中应采用四芯电力电缆,不应采用三芯电缆另加一 根单芯电缆或以导线、电缆金属护套作中性线。 7.12.5电力电缆在终端头与接头附近宜留有备用长度。 7.12.6电缆各支持点间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不应大 于表5.1.6中所列数值。 表 5.1.6 电缆各支持点间的距离(mm) 注:全塑型电力电缆水平敷设沿支架能把电缆固定时,支持点间的距离允许 为800mm。 7.12.7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表5.1.7的规定。 7.12.8粘性油浸纸绝缘电缆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最大位差,不应超过表 5.1.8的规定,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用适应于高位差的电缆。 表 5.1.7 电 缆 最 小 弯 曲 半 径 注:表中D为电缆外径。 表 5.1.8 粘性油浸纸绝缘铅包电力电缆的最大允许敷设位差 7.12.9电缆敷设时,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 摩擦拖拉。电缆上不得有铠装压扁、电缆绞拧、护层折裂等未消除的机械损伤。 7.12.10用机械敷设电缆时的最大牵引强度宜符合表5.1.10的规定,充油 电缆总拉力不应超过27kN。 表 5.1.10 电缆最大牵引强度(N/mm2) 7.13电力电缆接头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7.13.1并列敷设的电缆,其接头的位置宜相互错开。 7.13.2电缆明敷时的接头,应用托板托置固定。 7.13.3直埋电缆接头盒外面应有防止机械损伤的保护盒(环氧树脂接头盒除外)。 位于冻土层内的保护盒,盒内宜注以沥青。7.13.4电缆敷设完毕后,应及时清除杂物,盖好盖板。必要时,尚应将盖 板缝隙密封。 7.14 电缆的固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在下列地方应将电缆加以固定: 7.14.1垂直敷设或超过45倾斜敷设的电缆在每个支架上;桥架上每隔2m处; 7.14.2水平敷设的电缆,在电缆首末两端及转弯、电缆接头的两端处;当对电缆间距有要求时,每隔510m处;7.15 电缆管明敷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7.15.1电缆管应安装牢固;电缆管支持点间的距离,当设计无规定时,不宜超过3m。 7.15.2当塑料管的直线长度超过30m时,宜加装伸缩节。 7.16 电缆管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7.16.1金属电缆管连接应牢固,密封应良好,两管口应对准。套接的短套管或带螺纹的管接头的长度,不应小于电缆管外径的2.2倍。金属电缆管不宜直接对焊。 7.16.2硬质塑料管在套接或插接时,其插入深度宜为管子内径的1.11.8倍。在插接面上应涂以胶合剂粘牢密封;采用套接时套管两端应封焊。 7.16.3 引至设备的电缆管管口位置,应便于与设备连接并不妨碍设备拆装和进出。并列敷设的电缆管管口应排列整齐。 7.16.4 利用电缆的保护钢管作接地线时,应先焊好接地线;有螺纹的管接头处,应用跳线焊接,再敷设电缆。 7.16.5穿入管中电缆的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交流单芯电缆不得单独穿入钢管内。 7.16.6 在下列地点,电缆应有一定机械强度的保护管或加装保护罩: 7.16.6.1电缆进入建筑物、隧道、穿过楼板及墙壁处。 7.16.6.2从沟道引至电杆、设备、墙外表面或屋内行人容易接近处,距地面高度2m以下的一段。 7.16.6.3其他可能受到机械损伤的地方。 7.16.6.4管道内部应无积水,且无杂物堵塞。穿电缆时,不得损伤护层,可采用无腐蚀性的润滑剂(粉)。 7.16.6.5电缆排管在敷设电缆前,应进行疏通,清除杂物。 7.17电缆终端和接头的制作7.17.1 电缆终端与接头的制作,应由经过培训的熟悉工艺的人员进行。7.17.2电缆终端及接头制作时,应严格遵守制作工艺规程;充油电缆尚应 遵守油务及真空工艺等有关规程的规定。 7.17.3电缆终端上应有明显的相色标志,且应与系统的相位一致。 7.17.4 控制电缆终端可采用一般包扎,接头应有防潮措施。 7.17.5制作电缆终端与接头,从剥切电缆开始应连续操作直至完成,缩短绝缘暴露时间。剥切电缆时不应损伤线芯和保留的绝缘层。附加绝缘的包绕、装配、热缩等应清洁。7.17.6电缆线芯连接时,应除去线芯和连接管内壁油污及氧化层。压接模具与金具应配合恰当。压缩比应符合要求。压接后应将端子或连接管上的凸痕修理光滑,不得残留毛刺。采用锡焊连接铜芯,应使用中性焊锡膏,不得烧伤绝缘。7.17.7电缆线芯连接金具,应采用符合标准的连接管和接线端子,其内径 应与电缆线芯紧密配合,间隙不应过大;截面宜为线芯截面的1.21.5倍。采用 压接时,压接钳和模具应符合规格要求。 7.17.8在室外制做6kV及以上电缆终端与接头时,其空气相对湿度宜为 70%及以下;当湿度大时,可提高环境温度或加热电缆。110kV及以上高压电缆终 端与接头施工时,应搭临时工棚,环境湿度应严格控制,温度宜为1030。制 做塑料绝缘电力电缆终端与接头时,应防止尘埃、杂物落入绝缘内。严禁在雾或雨 中施工。 7.17.935kV及以下电缆终端与接头应符合下列要求: 7.17.9.1型式、规格应与电缆类型如电压、芯数、截面、护层结构和环境要求一 致。 7.17.9.2结构应简单、紧凑,便于安装。 7.17.9.3所用材料、部件应符合技术要求。 7.17.9.4主要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额定电压26/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附件基 本性能要求的规定。 7.17.10控制电缆在下列情况下可有接头,但必须连接牢固,并不应受到机 械拉力。 7.17.10.1当敷设的长度超过其制造长度时。 7.17.10.2必须延长已敷设竣工的控制电缆时。 7.17.10.3当消除使用中的电缆故障时。 7.17.11电力电缆接地线应采用铜绞线或镀锡铜编织线,其截面面积不应小 于表6.1.9的规定。110kV及以上电缆的截面面积应符合设计规定。 表 6.1.9 电缆终端接地线截面 7.17.12电缆终端与电气装置的连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 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 7.17.13制作电缆终端与接头,从剥切电缆开始应连续操作直至完成,缩短 绝缘暴7.17.14露时间。剥切电缆时不应损伤线芯和保留的绝缘层。附加绝缘的包绕、装配、 热缩等应清洁。 7.17.15充油电缆线路有接头时,应先制作接头;两端有位差时,应先制作 低位终端头。 7.17.16电缆终端和接头应采取加强绝缘、密封防潮、机械保护等措施。 6kV及以上电力电缆的终端和接头,尚应有改善电缆屏蔽端部电场集中的有效措施,并 应确保外绝缘相间和对地距离。 7.17.1735kV及以下电缆在剥切线芯绝缘、屏蔽、金属护套时,线芯沿绝 缘表面至最近接地点(屏蔽或金属护套端部)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6.2.4的要求。 表 6.2.4 电缆终端和接头中最小距离 7.17.18塑料绝缘电缆在制作终端头和接头时,应彻底清除半导电屏蔽层。 对包带石墨屏蔽层,应使用溶剂擦去碳迹;对挤出屏蔽层,剥除时不得损伤绝缘表 面,屏蔽端部应平整。 7.18 低压电器安装前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7.18.1 设备铭牌、型号、规格,应与被控制线路或设计相符。 7.18.2 外壳、漆层、手柄,应无损伤或变形。 7.18.3 内部仪表、灭弧罩、瓷件、胶木电器,应无裂纹或伤痕。 7.18.4 螺丝应拧紧。 7.18.5 具有主触头的低压电器,触头的接触应紧密,采用 0.05mm10mm 的塞尺检查,接触两侧的压力应均匀。7.18.6 附件应齐全、完好。7.19低压电器的固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7.19.1 低压电器根据其不同的结构,可采用支架、金属板、绝缘板固定在墙、柱或其它建筑构件上。金属板、绝缘板应平整;当采用卡轨支撑安装时,卡轨应与低压电器匹配,并用固定夹或固定螺栓与壁板紧密固定,严禁使用变形或不合格的卡轨。 7.19.2 当采用膨胀螺栓固定时,应按产品技术要求选择螺栓规格;其钻孔直径和埋设深度应与螺栓规格相符。 7.19.3 紧固件应采用镀锌制品,螺栓规格应选配适当,电器的固定应牢固、平稳。 7.19.4 有防震要求的电器应增加减震装置;其紧固螺栓应采取防松措施。 7.19.5 固定低压电器时,不得使电器内部受额外应力。 7.20 电器的外部接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7.20.1 接线应按接线端头标志进行。 7. 20.2 接线应排列整齐、清晰、美观,导线绝缘应良好、无损伤。 7. 20.3 电源侧进线应接在进线端,即固定触头接线端;负荷侧出线应接在出线端,即可动触头接线端。 7. 20.4 电器的接线应采用铜质或有电镀金属防锈层的螺栓和螺钉,连接时应拧紧,且应有防松装置。 7. 20.5 外部接线不得使电器内部受到额外应力。 7. 20.6 母线与电器连接时,接触面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连接处不同相的母线最小电气间隙,应符合表 7.20.7 的规定。表 7.20.7 不同相的母线最小电气间隙 额定电压(V)最小电气 间隙(mm)额定电压(V)最小电气间隙(mm)U50010500U1200147.21 隔离开关与刀开关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7.21.1 开关应垂直安装。当在不切断电流、有灭弧装置或用于小电流电路等情况下,可水平安装。水平安装时,分闸后可动触头不得自行脱落,其灭弧装置应固定可靠。 7.21.2 可动触头与固定触头的接触应良好;大电流的触头或刀片宜涂电力复合脂。 7.21.3 双投刀闸开关在分闸位置时,刀片应可靠固定,不得自行合闸。 7.21.4 安装杠杆操作机构时,应调节杠杆长度,使操作到位且灵活;开关辅助接点指示应正确。 7.21.5 开关的动触头与两侧压板距离应调整均匀,合闸后接触面应压紧,刀片与静触头中心线应在同一平面,且刀片不应摆动。 7.22 低压断路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7.22.1 低压断路器的安装,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当无明确规定时,宜垂直安装,其倾斜度不应大于 5。 7.22.2 低压断路器与熔断器配合使用时,熔断器应安装在电源侧。 7.23 隔离开关与刀开关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7.23.1 开关应垂直安装。当在不切断电流、有灭弧装置或用于小电流电路等情况下,可水平安装。水平安装时,分闸后可动触头不得自行脱落,其灭弧装置应固定可靠。 7.23.2 可动触头与固定触头的接触应良好;大电流的触头或刀片宜涂电力复合脂。 7.23.3 双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