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吨年杏鲍菇标准化生产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1000吨年杏鲍菇标准化生产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1000吨年杏鲍菇标准化生产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1000吨年杏鲍菇标准化生产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1000吨年杏鲍菇标准化生产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总 论扶持方式:项目类别:项目代码: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2011年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龙头企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名称:1000吨/年杏鲍菇标准化生产基地扩建项目项目单位(盖章):淮北市浩强菇业有限公司项目法人代表(负责人)项目建设地点:濉溪县双堆镇陈桥村申报时间:2011年06月 22 日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1.1.1 概况淮北浩强菇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9月,项目单位位于双堆镇陈桥村。项目单位集食用菌生产、技术服务、菌种供应、物资和原材料供应、鲜菇回收真空包装、营销等于一体的民营科技企业。项目单位注册资金300万元,占地面积150亩,项目单位成立运行以来,2007年获淮北市“十佳创业之星”、淮北市“科技示范户”和淮北市“双带”先锋等荣誉称号等。于2008年获得淮北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08年3月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并带动周边1000户以上农户从事食用菌生产。项目单位现有职工53人,其中技术人员17人,生产人员24人,营销人员12人。项目单位作为龙头企业,建成珍稀食用菌工厂化出菇室13000平方米,2009年生产杏鲍菇1000吨。杏鲍菇因其味香如杏仁、肉肥似鲍鱼而得名,由于营养丰富、口感好,在国内外市场上颇受消费者青睐。特别是应用反季节栽培技术生产的鲜菇,在上海、深圳、北京等大中城市以及日、韩、东南亚消费市场十分畅销。项目单位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当地玉米芯、棉籽壳及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以项目单位为龙头,带动周边群众发展珍稀食用菌生产,增加农户收入。2007年以来,项目单位在濉溪县南部地区,利用优越的生态环境,优质的食用菌生产原料,带动1000户以上的农户发展珍稀食用菌生产。项目单位分别在上海、南京、深圳、杭州等大中城市建立珍稀食用菌营销网络,通过回收农户生产的鲜菇产品,经加工、保鲜、精包装后销往大中城市。珍稀食用菌的生产在我国还属于新兴产业,总的来说技术不是十分成熟,生产还很不规范;以传统方式生产珍稀菇菌具有许多局限性,首先在生产方面珍稀菇菌由于其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其对生产主体的技术要求较高,而传统食用菌生产多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为主,各个生产单位的生产条件不同,对技术的掌握程度也不同,再加上引种的不规范这就决定了产品的品质的参差不齐,很难形成统一的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珍稀菇菌产业的发展。其次在销售环节,由于珍稀菇菌的生产成本较高,因此价格普遍偏高,这就决定了珍稀菇菌的消费群体是收入较高的人群,这类人群的消费行为在国内主要集中在超市和中高档酒店等场所,由于这些场所对产品的商品性(外观)、包装、交货方式、供货的数量及连续性等都有较高要求,分散的生产者很难达到其要求的标准,也难以根据其要求制定营销策略。因此分散的生产者只能选择利润较低的农贸市场作为目标市场,且有相当的利润被中间环节所占,分散生产利润较低且风险较大,很难在短时间发展起来,此外珍稀菇菌大多是中温菇菌(子实体生长发育温度只适宜春秋季节),鲜菇生产的季节性与市场需求的连续性之间的矛盾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珍稀菇菌产业的发展。为了进一步发展的壮大珍稀食用菌产业化经营规模,提高鲜菇质量和档次,项目单位组织科技人员先后到北京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福建三明市食用菌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学习珍稀食用菌栽培新技术,引进珍稀食用菌良种,立足自然条件,研究开发了杏鲍菇等珍稀食用菌反季节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申请获得了“浩强”牌注册商标,“浩强”牌杏鲍菇以其营养丰富、医疗保健功能强,深受消费者喜爱。该产品无有害物质残留,2008年被国家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项目单位选址在濉溪县南部的双堆镇陈桥村建立珍稀食用菌生产基地。濉溪县南部的双堆集和南坪镇,是生态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工业生产相对薄弱,是没有受到工业污染的一片净地,生态环境优良,无工业“三废”排放,空气清新,水质良好,珍稀食用菌产品质量稳定,有利于无公害绿色食品质量标准要求。濉溪县南部地区以小麦、玉米为主要粮食作物,玉米芯及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可为食用菌生产提供丰富的基质原料。同时,农村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交通运输十分便捷,距京台高速南坪出入口仅8公里,为发展绿色食品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1.1.2 财务状况2009年,项目单位资产总额976.4万元,固定资产净值913.8万元,流动资产416.9万元,实现销售收入1682.7万元,净利润193万元,净资产收益率15.1%,资产负债率10%。1.1.3 法定代表人基本情况项目法人代表李强,1977年出生,大专学历,农技师职称,项目法人代表李强长期从事食用菌生产与经营,在平菇、金针菇、鸡腿菇、木耳等食用菌生产栽培方面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2007年以来,把主要精力用于珍稀食用菌杏鲍菇的良种引进、反季节设施化及工厂化栽培方面,特别是在高温季节杏鲍菇市场供应短缺,价格高,效益好,李强同志应用设施化技术反季节生产杏鲍菇鲜菇,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大城市的消费市场十分畅销,杏鲍菇栽培以玉米芯为主要原料,发展杏鲍菇对于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变废为宝,提高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效益等,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实施带动了周边1000户以上的农户,发展珍稀食用菌,项目实施发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目前,在项目单位的带动下,食用菌产业以发展成为双堆镇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项目法人代表在食用菌生产和鲜菇经营方面的社会诚信度较高,没有经历破产,项目单位成立以来,经济效益良好。1.2 项目基本情况1.2.1 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项目名称:淮北浩强菇业1000吨/年杏鲍菇标准化生产基地扩建项目建设性质:扩建建设地点:濉溪县双堆镇陈桥村1.2.2 产品方案及规模产品方案:杏鲍菇鲜菇包装规格:250g、500g真空包装项目规模:年生产杏鲍菇鲜菇1000吨1.2.3 品种、技术、设备方案品种:杏鲍菇品种为雪茸杏鲍菇-200G生产技术:本项目杏鲍菇鲜菇生产技术采用设施化、工厂化、人工控温反季节栽培技术。设施方案:法国产美优乐MT-100制冷设备,52台。1.2.4 土建工程主要建筑物:新建构筑物规模8600平方米,其中新建全温控出菇室7300平方米,新建晒场800平方米,新建道路500平方米。1.2.5 建设期限本项目建设期10个月。1.2.6 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项目投资。本项目投资总额798.4万元,其中建筑工程投资560.5万元,设备购置投资166.4万元,安装工程费10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19.5万元(包括前期工作费3万元,勘察设计费4万元,工程监理费0.5万元,科技培训费12万元,基本预备费42万元)。项目单位自筹资金能力较强,项目建设不需使用银行贷款,本项目为扩建工程,项目单位流动资金充足,本项目不需新增流动资金。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798.4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投资20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90万元,单位自筹资金508.4万元。1.2.7 项目效益(1)经济效益。本项目建成投产后,年生产经营杏鲍菇鲜菇1000吨,年销售收入1360万元,利润165.1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4.7%,财务净现值707.1万元,投资利润率20.7%,投资回收期4.9年。(2)社会效益。项目实施可在双堆镇及周边地区带动农户1000户,年生产杏鲍菇鲜菇10000吨以上,实现销售收入1.4亿元左右,综合利用玉米芯等农作物秸秆近2万吨,不但可以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利用冬闲季节生产,而且又可以为农户新增效益1670万元左右,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安定团结,建设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 财政部令第29号(2)2011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通知 国农办2010186号(3)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1.4 综合评价本项目应用现代农业新技术,通过人工调控温度,实现珍稀食用菌杏鲍菇的反季节栽培,有利于鲜菇周年生产供应市场,适应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特别是应用人工控温技术,实现杏鲍菇设施化、工厂化栽培,在高温季节生产供应鲜菇,填补市场空白,消费价格提高2-3倍,经济效益良好。食用菌栽培对于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具有现实意义。本项目主要风险为杏鲍菇鲜菇的销售价格、技术,由于国内外市场容量巨大,在高温季节鲜菇市场供不应求,目前应用人工控温技术反季节栽培的规模偏小,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市场价格将长期在高位运行。项目单位应加强技术管理,提高鲜菇产品产量、质量,以降低风险。项目单位通过技术培训、现场指导等措施,可带动周边农户发展杏鲍菇生产,本项目具有较强的龙头带动作用,项目单位多年的生产经营实践,规模不断壮大,初步发展成为双堆镇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2010年双堆镇规划在陈桥村建设食用菌产业园。另外,项目单位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建立鲜菇销售网络,部分产品出口东南亚地区,项目单位现有规模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扩大生产规模势在必行。由此可见,项目实施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建议加快项目建设,尽快发挥项目龙头带动作用。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2.1 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双堆集镇是淮北市唯一一个纯农业大镇,总面积为24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4668亩,全镇辖23个行政村,384个自然庄,人口96685人,农户2269 7户,地方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经济相对薄弱,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比较落后,由于没有受到比较大的污染,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农业生产主要作物以优质小麦、玉米、大豆、乳鸽养殖和食用菌及其深加工为主,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42万亩。合徐高速公路、宿蒙路305省道、刘濉路、双南路县道均从境内通过。近年来,随着国家“村村通”工程的不断实施,四通八达的水泥路、柏油路贯穿各村,总里程已达110多公里,使过去“晴天扬灰路,雨天泥水路”的状况得到彻底改观,基本解决了境内“行路难”的局面。2.2 相关产业发展现状双堆镇、南坪镇位于濉溪县南部,是规划建设的生态农业示范区,以优质小麦、优质玉米等粮食生产为主,双堆和南坪2镇的玉米种植面积37万亩,年产玉米芯3万吨左右,是食用菌栽培的优质原料,可为项目实施提供丰富的原料资源。作为生态农业示范区,工业基础较为簿弱,地方经济以农业经济为主导,农业经济规模占生产总值的60%以上。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农民收入长期低速增长,影响了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影响了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制约了整个国民经济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的进一步拉大,不仅事关农村社会进步,而且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我国在食用菌基础理论研究及应用技术推广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展。悠久的传统栽培技术与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使我国的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从而使我国逐步成为食用菌生产大国,食用菌产量占世界食用菌总量的78%以上,在栽培技术方面,形成了独有的特色。食用菌已发展成为我国农业中的一新兴产业,成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短、平、快项目,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濉溪县双堆集镇依托优越的生态环境,正在加快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区,其中食用菌生产作为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规划在双堆镇陈桥村建设淮北市最具规模的食用菌生产基地,食用菌生产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有利于延伸农业产业链,综合利用农业副产品资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附加价值,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食用菌生产促进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变废为宝,不仅有利于克服大量焚烧农作物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还有利于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由于食用菌工厂生产是一个新兴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对提升淮北市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工业化进程、充分利用农作物秸杆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业经济效益、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年来,我国食用菌的新鲜产品年产量已达到400万吨,全国每年出口的食用菌罐头和干品等30吨,创汇近5亿美元。目前,全国食用菌产量将达到600万吨,有望成为21世界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和解决“三农”问题、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食用菌业被誉为“点草成金”的产业,只要认请形势,善抓良机,积极推动,就能够迅速促其成为创汇农业的重要产业,成为拉动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增长点。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对于促进现代农业向广度和深度进军,实现小规模经营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促进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全面推进农业运营机制和技术创新,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一是龙头企业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和社会化服务,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通过“合同”、“订单”等形式,有效地降低了小农经营的市场风险,使农民能够放心地进行结构调整;二是农产品多次加工,实现就地增值增效;三是可以完善和创新农业经营体制,龙头企业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发挥多年来建立的生产技术优势和市场网络优势,可以通过本项目的建设,为本地的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做出贡献。珍稀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项目属于劳动密集产业,可以吸收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从事本食用菌产业,安排众多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同时带动动输、包装等相关联的产业,增加收入,使当地农民切实增收。当地劳动力资源富足,劳动力素质较高,劳动力成本却显著低于发达地区,当地的珍稀食用菌生产具有较强的价格优势,市场竞争能力较强。第三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3.1 建设地点选择3.1.1 选址原则珍稀食用菌杏鲍菇工程化生产的选址原则为:生态环境良好,适宜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玉米芯等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生产成本较低;交通便利,有利于产品的运输和销售。3.1.2 项目位置本项目选址在濉溪县南部的双堆镇陈桥村,是生态农业示范区,没有工业污染,环境条件优越。项目占地面积150亩,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租用农民土地。3.2 建设条件3.2.1 自然条件濉溪县地处南北气候的过渡地带,兼有南北气候之长,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无霜期长,一年二熟,雨热同季,适宜多种农作物生产发育,适宜间作套种,提高复种指数,当地盛产优质小麦、优质玉米、优质大豆、杂粮等,可为工项目实施提供质量优良,数量充足的玉米芯原材料。濉溪县气候条件适宜发展平菇、金针菇、杏鲍菇、木耳、鸡腿菇等多种珍稀食用菌,特别适宜发展杏鲍菇反季节、工厂化栽培。杏鲍菇属于低温型食用菌,在自然条件下,杏鲍菇只有在秋冬季节才能生长发育,鲜菇采收上市供应时期较短,为适应消费者对杏鲍菇的市场需求,项目单位采用人工控温技术,在炎热的春夏季节,生产杏鲍菇鲜菇,实现杏鲍菇的周年生产,长期供应消费市场,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3.2.2 资源、科技支撑条件杏鲍菇栽培所需主要原料为玉米芯,项目区是玉米主产区,玉米芯资源十分丰富,仅双堆镇、南坪镇2个镇年产玉米芯3万吨左右,为项目实施提供了丰富的原料资源。项目单位长期开展食用菌工厂化、反季节栽培技术的生产实践,近年来,开展杏鲍菇优良菌株选育、反季节栽培标准化应用研究、鲜菇储运保鲜、产业化经营等,生产的杏鲍菇鲜菇品质优良,产品销往上海、北京等地,部分产品出口东南亚地区。项目单位现有专业技术人员9人,技术力量较强,还与安徽农业大学、淮北师范大学生物系等科研单位建立协作关系,具有较强的技术研发实力。3.2.3 基础设施条件项目选址位于濉溪县双堆镇食用菌产业基地内,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条件较好,有利于项目实施。第四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4.1 市场分析4.1.1 市场供求现状及前景分析食用菌是传统的山珍名菜,其营养丰富,肉质特异,常食有益于健康,更对多种疾病有良好的食疗作用。国际营养专家向人们推荐的10种有助于健康的营养食品中,食用菌是其中之一,目前,食用菌已成为人类食物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对表稀食用菌需求逐年增加。杏鲍菇因其味香如杏仁、肉肥似鲍鱼而得名,风味独特,口感良好,在国内外市场上颇受消费者喜爱。杏鲍菇作为珍稀食用菌,长期以来市场销售的主要是野生杏鲍菇鲜菇,受到市场需求的刺激,强化了对野生杏鲍菇驯化栽培,从商业性生产发展状况来看,杏鲍菇为最新人工驯化的野生珍稀食用菌,由于受到技术条件的制约,杏鲍菇人工栽培产量较低,野生杏鲍菇资源枯竭,杏鲍菇鲜菇市场供不应求。特别是反季节栽培的杏鲍菇鲜菇更是货紧价扬,目前只能供应大城市高层次的消费需求,一般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市场供应几乎是空白。杏鲍菇工厂化、反季节栽培发展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当地发展杏鲍菇产业,在劳动力成本、玉米芯资源、电力能源供应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本项目产品的目标市场近期以上海、深圳、北京等大城市为主,部分产品经上海市外贸公司集中出口日本、韩国、东南亚地区。从项目单位杏鲍菇生产和经营情况来看,上述市场需求缺口依然较大,市场发展前景看好。4.1.2 市场竞争优势分析珍稀菌具有美味可口的食用价值,同时还有许多保健功能。现代研究发现食用菌对人体有各种医疗保健作用,大体有以下方面:(1)抗肿瘤作用(2)免疫调节作用(3)降低胆固醇(4)降低血糖(5)抗衰老作用(6)减肥作用(7)其它作用。除上述之外,食用菌能产生多种抗菌素、有抗菌、抗病素的作用。食用菌还有清热解毒,保肝、润肺、护肤、美容、健脑等功能,能胃肠溃疡病赤有抑制和治疗作用。在自然条件下,食用菌生产受到季节气候的影响,难以适应人们的消费需求。应用现代科技成果,人工调节小气候环境,实现食用菌反季节生产,周年上市,不仅丰富市场供应,还可创造较大的经济效益。目前,发达国家的各类食用菌的生产,已基本上实现了工厂化、机械化、规模化。如世界双孢蘑菇生产大国美国、法国、荷兰,英国和巴西等,从栽培原料的发酵、接种到发菌、出茹管理均采用工厂化的生产工艺,机械化程度达到80%左右。杏鲍菇特殊的医疗保健功效,使其在功能保健食品的开发前景非常看好,杏鲍菇中所含的多糖类等活性成份既能增强免疫功能,又有抑制多种病菌的功效。这直接或间接地发挥了抵抗微生物感染的作用,这种抗微生物活性既有特异的、也有广普的,且以多种形式发挥作用。据药理学专家研究分析,目前随着耐药病菌种类的增多,食用菌提取物和衍生物在抵抗耐药病菌领域有着巨大的潜力,食用菌被认为是有望成为开发出新型抗生素的自然资源。随着科技进步,食用菌产业从单一品种向多元化、多品种方向发展,国内外市场消费需求呈快速增长态势,据深圳、上海、北京等多家超市调查,除普通的香菇、木耳等食用菌干品外,各种食用菌常年均有供应,且呈快速增长趋势,2009年的销售量是2005年的10倍,上海市杜源香菇有限公司向上海超市供应的鲜菇小包装产品年均递增30%左右。我国已进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发展期,国内市场需求量稳步增长,销售价格逐渐向国际市场靠近,以杏鲍菇为例,2009年供应日本真空包装鲜菇,一级品每吨4.5万元左右,同样的杏鲍菇产品,小包装供应上海华联超市,一级品每吨4-4.5万元,同时,精细包装的礼品鲜菇的市场需求量逐年上升。杏鲍菇常规栽培,或野生杏鲍菇鲜菇,只能在冬季采收上市,一般销售价格每公斤4-6元,夏季反季节栽培的杏鲍菇鲜菇售价每公斤18-20元,最高售价每公斤30元,出口产品一般价格每公斤40元以上,本项目杏鲍菇鲜菇产品是应用设施化栽培技术,在高温季节生产供应市场,填补了杏鲍菇鲜菇夏季供应市场的空白,产品价格高,市场容量大。4.2 营销策略、方案、模式以项目单位为龙头,项目单位自产+回收农户生产的杏鲍菇鲜菇,经分级、处理、真空包装后,销往深圳、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代理商。项目单位已在部分大城市建立较为稳定的营销网络。本项目实施后,将进一步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提升杏鲍菇产业化经营水平,带动更多的农户发展杏鲍菇产业,壮大杏鲍菇鲜菇生产基地,同时,在大城市巩固现有的营销网络,积极开扰新的合作客户,积极商谈上海外贸及其它中介服务组织,开拓日韩和东南亚鲜菇市场。项目单位应与多家营销代理签订长期的产销协议,明确“责、权、利”的关系,让产业化经营各方面充分分享增值利润,做到互惠互利,共同受益。4.3 市场风险分析4.3.1 市场风险因素分析本项目市场风险主要为生产成本、产品质量等,从目前的市场来看,杏鲍菇鲜菇的销售价格受到产品质量的影响较大,一级品与二级品之间的价差30%左右,与等外品价差100%以上。4.3.2 防范和降低风险的对策本项目的最大优势在于劳动成本较低,而低成本劳动力优势并不能够持久,应当趁各种珍稀食用菌在全球尚未形成高度机械化生产的有利时机,利用农村劳动力和栽培技能优势,争夺和占领市场。首先要转变经营理念,从产量和经营规模型向质量与效益型转变。其次注重技术攻关,通过应用新技术提高杏鲍菇鲜菇产量和质量。第三应用标准化技术,珍稀食用菌从一开始试用,在技术规程上就必须从严,在商品质量上必须适应国际标准,在产品包装上适应超市需要。第五章 建设方案5.1 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横产品方案:杏鲍菇鲜菇、真空小包装。项目规模:项目单位在现有年产量500吨杏鲍菇的基础上,扩建年产量1000吨杏鲍菇鲜菇,占地面积150亩。季节安排:反季节栽培为每年4月-9月,自然温度常规栽培为当年10月至次年3月。5.2 建设规划和布局按照项目单位总体规划,本期项目建设是在原有出菇室布局的基础上,新建出菇室4栋,建筑面积8600平方米,其中新建全温控出菇室7300平方米,新建晒场800平方米,新建道路500平方米。项目单位现有的原料仓库、拌料室、装料室、蒸料灭菌室、接种室、发菌室、供电、供水等,可作为公用工程,直接投入本期项目使用。5.3 建设标准和产品标准建设标准:本项目新建出菇室宜采用坐北朝南,具有保温、保湿和空气交换功能,每间标准出菇房有效栽培面积60平方米左右。产品标准:当杏鲍菇子实体长至4厘米以上或伞盖将平时,即应及时采收。采收的基本标准应根据市场需要而定,从开袋到采摘一般要20天-24天,每包鲜菇产量200g-300g。杏鲍菇鲜菇在10-15条件下进行削头。操作人员要头戴帽子,左手戴一次性手套,右手拿刀削平菌柄基部,削去不洁表皮和整理菇体形状,削好后轻手放于泡沫箱内,要求菇盖对菇盖堆叠。在削菇过程中进行分级,分级指标为菌盖、柄长、单朵重。如特级产品指标:菇盖2-4cm、柄长6-8cm、单朵重20-35克。本项目产品标准:要求各级菇体菇盖整齐,菇体均匀、新鲜、洁白。5.4 技术(工艺)方案5.4.1 技术路线及流程5.4.1.1 工艺流程图装袋高温灭菌接种培养料配方处 理出菇管理催蕾发 菌(菌丝培养)包装鲜菇预冷分级采收储运5.4.1.2 培养料处理(1)配料基料配方1:玉米芯60%、木屑15%、麸皮9%、玉米面9%、石膏2%、过磷酸钙5%、石灰适量。基料配方2:棉子壳40%、玉米芯20%、木屑9%、麸皮10%、玉米面10%、碳酸钙1%、糖1%、石灰粉1%、过磷酸钙8%。(2)拌料选用玉米芯、棉籽壳、木屑等培养基原料应新鲜无霉变,按培养基配方比例准备好各项原辅材料,将各种料混合拌匀,培养料含水量应控制在63%-65%,PH值8.0-8.5为宜。(3)装袋培养料用ZD1000型冲压式装袋机分装到塑料袋内,采用17cm38cm大小,厚度为0.0045cm的聚丙烯塑料袋。每袋装湿料900g-1000g。聚丙烯塑料袋应符合GB9688的规定,将装完料的塑料袋口套上套环。(4)灭菌冷却灭菌:采用常压灭菌。将栽培袋放置于周转铁筐内塞上棉花,盖上防湿薄膜,移到灭菌室内叠放,盖实罩盖物,通入高温蒸汽,维持9小时左右。冷却:灭菌后的栽培袋移到干净的冷却室冷却至28以下。5.4.1.3 接种与发菌(1)接种在接种室无菌条件下,用栽培种接种。菌种的菌龄应把握菌丝发满瓶后一个星期左右。接种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接种箱用二包保菇王消毒,接种工具和手都用75%的酒精擦拭。每瓶栽培种接40包栽培袋。(2)菌丝培养发菌培养室应预先用漂白粉清洗消毒,浓度为100g加水12kg。接种后的栽培袋排放黑暗的培养室内进行发菌培养,温度保持在22-25,空气相对温度不宜大于75%。接种后一星期应检查栽培袋,观察菌丝生长情况。发现污染袋,应及时将其清理出培养室。此后,再做2-3次的检查。将长满菌丝的菌袋在23-26条件下再继续培养10天,使菌龄达到55天-60天。5.4.1.4 出菇管理(1)出菇方式将菌袋(出菇包)摆放于菇房的出菇架上进行栽培。(2)开袋催蕾将套环棉塞拿下,清除老化菌块,袋口保持原状,然后将菇房温度降到12-18,用日光灯增加光照,刺激子实体形成,一般6天-8天开始长出菇蕾。(3)疏蕾开袋底选择向袋口伸长、菇盖圆形的菇蕾,按照每个出菇袋(包)保留2朵-3朵进行疏蕾控制。袋底开三角形小口,要求开在小菇蕾附近,等袋底菇蕾分化明显时再疏蕾一次。(4)出菇期管理湿度管理:菇房的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90%-95%,若湿度不够,可用地面喷水、空间雾水增湿。通风管理:每天应根据菇的生长情况通风多次,每次4分钟-6分钟,菇盖较小多通风,菇盖较大少通风。温度管理:前期温度控制在12-18之间,中期温度控制在13-16,后期温度控制在14-17。光线管理:适当增加光照可促进原基形成、分化,有利于提高产量、质量。接近采收时可不给光线。5.4.1.5 病虫害防治(1)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用敌敌畏和来苏尔对环境进行轮流消毒,敌敌畏浓度为600倍液(1ml加水599ml),来苏尔浓度为20倍液(25ml加水500ml),均在栽培前使用。(2)菌丝培养阶段防治培养初期培养料易发生杂菌污染(如:绿色木霉、红色链孢霉、青霉等),应及时拣出。培养后期培养底部发生局部杂菌污染,可继续留用出菇。培养中后期培养料发现虫害,应及时清除。在霉雨季节,碰到高温高湿易发生红色孢霉污染,应及时移出培养室并进行烧毁或放入再灭菌。(3)出菇期防治在栽培前使用,用漂白粉清洗消毒,浓度为100g加水12kg,出菇过程中不喷洒任何化学药剂。5.4.1.6 采收管理(1)采收适期当杏鲍菇子实体长至4厘米以上或伞盖将平时,即应及时采收。采收的基本标准应根据市场需要而定,从开袋到采摘一般要20天-24天,每袋(包)鲜菇产量可达200g-250g。(2)采收方法采收时手握菌柄拨起,放在塑料筐中,要求菇盖对着菇盖,注意不要碰坏菌盖。5.4.1.7 采后处理(1)预冷杏鲍菇采收后放入2-5冷藏库内预冷,预冷时每筐错开叠放。国内市场销售要预冷4小时,国外市场销售要预冷8小时以上。(2)削头削头在10-15条件下进行,操作人员要头戴帽子,左手戴一次性手套,右手拿刀削平菌柄基部,削去不洁表皮和整理菇体形状。削好后轻手放于泡沫箱内,要求菇盖对菇盖堆叠。(3)分级在削菇过程中进行分级,各级菇体要求菇盖圆整,菇体均匀、新鲜、洁白。特级:菇盖2-4cm、柄长6-8cm、单朵重20-35克。(4)包装采用印有商标的聚丙烯40480.004cm折角塑料袋包装,袋子放在包状模型盒内,袋底铺上下5-6张2021cm的吸水纸,菇盖对菇盖分装。每袋2500克,在上层再铺一层吸水纸,抽真空扎紧袋口。(5)入库包装好的放入塑料筐内移到2-5冷藏库内,并登记入库量,待销售。5.4.2 品种及主要技术来源的可靠性和可得性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是一种品质优良的大型肉质伞菌,属于真菌门、担子菌亚门侧耳科、侧耳属。杏鲍菇肉质肥厚,质地脆嫩,特别是菌柄色泽雪白,粗长,组织极其致密,结实,脆感强,其口感独具一格,闻之有杏仁之香,食之具鲍鱼之美,被誉为“蚝菇王”、“干贝菇”。杏鲍菇的营养十分丰富,植物蛋白含量高达25%,富含18种氨基酸和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防癌抗癌的多糖。同时,它含有大量的寡糖,其含量是灰树花的15倍、金针菇的3.5倍、真姬菇的2倍,它与胃肠中的双岐菌一起作用,具有很好的促进、消化、吸收功能。杏鲍菇适宜温度为1018,适合全国各地秋冬季节或人工控温室周年栽培。我省平原地区9月初、山区8月下旬左右开始制袋,11月至次年的3月为出菇期。本项目涉及的杏鲍菇菌种可由湖北省食用菌研究所等地采购,也可由项目单位扩繁,采用人工控制温度,实行杏鲍菇设施化、工厂化栽培技术比较成熟,现已在全国推广应用,项目单位结合当地的气侯特点,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研究开发出具有较强实用性的生产技术。5.4.3 主要技术参数菌丝生长发育适宜温度22-25、空气相对湿度60%、PH值6-7、暗光菇蕾形成适宜温度5-10、空气相对湿度90%-95%、二氧化碳浓度0.05%-0.1%、PH值5.5-6.5、光照度500-1000LX出菇室适宜温度10-18、空气相对湿度80%-90%、二氧化碳浓度0.03%-0.6%培养料含水量60%-65%蒸汽灭菌时间9小时、发菌培养时间55-60天、催蕾出菇时间6-8天、出菇至采收20-24天鲜菇子实体长4厘米以上生物转化率20%-30%杏鲍菇鲜菇包装规格:250g、500g真空包装5.4.4 物料平衡分析本项目扩建年产杏鲍菇鲜菇1000吨规模,需要玉米芯原料1900吨、麸皮190吨、玉米面190吨、其它辅助材料200吨,用水量8000吨。杏鲍菇鲜菇采收1-2茬后,出菇包清理出厂外,农户可继续培养采收鲜菇,也可直接用作有机肥料。5.5 设备选型方案本项目不需添置生产设备,只需添置MT-100法国产优美乐制冷设备52台,即可实现杏鲍菇的人工控温、反季节栽培。5.6 主体工程方案5.6.1 主体工程本项目是在淮北浩强菇业厂区内进行扩建,现有的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发菌、出菇、供电、供水、道路等公共设施,可实现资源共享,不需重复建设。本期扩建项目主体工程为5栋全温控出菇室,主要为80m25m、55m20m、45m20m、90m45m。人工控温标准化出菇室采用轻钢结构,保温彩钢泡沫板墙体,彩钢波纹瓦屋顶,塑钢门窗,屋顶高6m,两侧檐高5m,长度因地势而异,将出菇房建成拱形或屋脊式两种屋面,轻钢泡沫板结构具有较好的隔热效果,在炎热的夏季,通过制冷设备制冷后,能够有效的保持室内温度,而在冬季又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5.6.2建筑设计原则(1)应满足工艺生产要求,平面紧凑,布局合理,物流顺畅便于安装、检修、生产操作与管理,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2)建筑设计应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3)建筑造型简洁明快,与整个厂区协调统一。(4)根据食品加工生产的特点,遵照国家规范,妥善处理好防火、防潮 、防噪声、防尘等问题。(5)工程设计均遵照执行国家、建设部颁发的现行的规范、规定和法定计量单位及部颁标准。(6)在生产流程、防火、防爆及卫生要求许可方面,生产及辅助建(构)筑物应合并布置。(7)根据需要与可能,合理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5.7 辅助工程及其它工程方案本项目辅助工程为晒场、厂区道路。(附:建、构筑物工程一览表)表5-1 建(构)筑物工程一览表 单位:万元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元)金额备注1全温控出菇室m27300750547.5轻钢结构2晒 场m28001008.0混凝土3道 路m25001005.0混凝土4合计8600560.55.8 实施进度安排5.8.1 建设工期本项目建设工期从正式开工起,12个月。本工程的建设周期可分为项目前期、施工准备、项目建设期三个阶段(1)项目前期:3个月(2)施工准备:2个月(3)项目建设期:12月,其中: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 8个月技术培训、设备安装、调试 3个月联合试运转和项目总验收 1个月各阶段之间可互相交叉进行,确保本工程自开工建设起12个月内建成投产。5.8.2 项目实施进度表序号名称1234567891011121项 目建议书2可研报告与审批3施工图设 计4招投标5前期工程准备6土 建工 程7设备采购与安装8工 程验 收9联动试生 产第六章 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措施6.1 环境影响(1)污水污染:在生产过程清洗、冷却用水无有毒废水排放。污水来源主要是出菇管理用水、鲜菇清洗用水和生活污水。(2)固体废弃物:一是鲜菇采收、清理分级过程中将产生少量的产品落地废料,100%的可作饲料再利用;二是鲜菇采收后的出菇袋(包),清理出厂后可作为有机肥;三是高温灭菌产生的炉渣灰。(3)烟尘:主要是由蒸汽灭菌过程中产生的烟尘,经过水膜除尘处置,不会对大气环境产生影响。(4)设备噪声污染:设备噪声污染源,主要是拌料、装袋等生产机械运行产生的噪声,以及空调机制冷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若经处置,对环境不会产生影响。6.2 节能减排措施6.2.1 环境保护执行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环境大气污染防治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保护法(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6.2.2 环境保护措施(1)污水本工程生产用水主要是出菇管理用水、出菇室清洗用水、鲜菇清洗用水。这些用水的污染物主要是固体沉淀物,含有一定量的灰分、杂质等,污染程度很轻,经沉淀池处理后排入沼气池,也可以直接排放到宿蒙大沟,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可直接排入沼气池。(2)烟尘制备蒸汽燃烧煤炭过程所产生的少量烟尘,经过水膜除尘后基本上无烟尘排放。(3)固体废弃物生产中的固体废弃物,由当班个人负责回收,定点堆放,集中处理,主要作为饲料回收利用,也可对外销售。废出菇袋(包)及其他的固体废物,定期清运出厂,用作有机肥料。少量炉渣灰可用于道路及其它场地回填。(4)噪声生产中的设备运转噪声不可避免。为了减少噪声的危害,除了在设备选型时,优先选择噪声低的设备外,还要在某些噪声较大的设备安装时,采用独立、隔离、安装消声器等措施,保证厂内噪声能满足有关的标准。(5)绿化本项工程实施时,在建筑物周围种花植树,美化环境,文明生产。科学选择绿化品种,保证生产的有序进行。6.2.3 节能措施(2)能耗指标分析本项目建设需新增装机容量520千瓦,生活、照明等其他用电60千瓦。年耗电量约45万千瓦时,单位产品耗电0.5Kwh/吨。(3)节能措施工艺节能措施a、在生产技术路线选择时,尽可能运用变频调速等节能新技术、新工艺、将能耗降低作为技术路线选择的主要因素来考虑。b、工艺流程合理,避免往返运输。c、工艺设备选用节能型产品。节水措施a、岀菇管理用水定量喷施,减少地面径流损失。b、冷凝水回收利用。C、采用水循环使用系统,仅需补充损耗蒸发水量。热能节约措施搞好设备、管道的保温、保冷、降低热、冷损耗。节电措施在生产装置和辅助生产装置机电设备的选型上,要严格把关,积极选用合理用能的高效设备,在价格合理的情况下尽量采用技术先进、材料优良、结构合理、机械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的节能型机电设备,以有效降低产品的能耗。6.3 环境影响评价及审批本项目用水量较小,水资源循环利用,基本不排放,项目实施对环境基本不构成负面影响。生产过程没有有毒污水排放;蒸汽制备燃烧无烟煤,并在装设水膜除尘后烟气可达标排放;生产机械设备及制冷设备,噪声也不会超过厂界,噪声标准值。因此项目可以达到环境友好型要求。本项目可以通过环境评审。第七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7.1 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7.1.1 组织机构项目实施单位为淮北浩强菇业有限公司,本项目建设、生产、管理均在该公司现有组织机构框架内进行,淮北浩强菇业公司的总部对项目的建设进行组织实施,对建成后的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管理,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建成。企业组织机构设置和管理方式按企业章程有关规定执行,企业采取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董事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利机构,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由董事会聘任。总经理负责执行董事会通过的各项决议,组织领导公司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公司内部实行公司、车间、班组三级管理。7.1.2人力资源配置管理人员依据精干、效能原则和各部门的工作质量确定。生产和辅助车间的生产人员根据工艺流程和操作的需要,结合各岗位责任制的具体情况进行配置。7.1.3工作制度企业全年工作天数为300天,日工作班次:3班,每班8小时,一般原则上实行轮休。7.2 劳动定员7.2.1人员配备依据(1)生产工艺操作要求;(2)连续生产的作业制度;(3)参考同类食用菌厂的实际运作状况。7.2.2定员项目编制定员130人,其中:管理人员7人,加工生产人员110人,其技术人员13人。 根据项目建设规模和生产人员配备标准,新增人员主要采取社会招聘的方式解决,主要管理和技术人员从公司原有人员调配解决,聘请项目技术支持单位有关人员为技术专家。7.3 管理措施项目的各项具体工作由淮北浩强菇业有限公司作为项目法人具体负责实施。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实施招投标制度、监理制度、工程合同管理制度等。项目建成后,生产经营管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落实生产、财务、营销、质量等管理措施。7.4 技术培训为了保证项目建成投产后,能正常进行生产并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上岗人员尤其主要岗位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业务水平,对关键岗位的操作人员、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应针对各自的岗位进行岗位培训,落实岗位责任制,使培训人员不仅掌握设备的工艺流程,操作维修保养,工艺配方及产品的检测标准和技术,而且能够独立操作,生产出合格产品。新员工上岗前需进行公司、车间、小组三级培训,按照员工手册接受岗前教育,学习厂规厂法和岗位职责,进行安全生产、操作技能和质量保证程序的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以保证生产的正常、安全运行。各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最低要求达到4级。杏鲍菇设施化栽培技术要求较高,项目单位应加强对员工的技术培训,重点培训杏鲍菇人工控温工厂化栽培技术规范、加强营销人员的商务技术培训、质量检测技术培训、法律知识培训,同时加强对周边带动农户的技术培训,通过技术培训、现场指导等技术服务,提高带动农户的技术水平。7.5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7.5.1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依据国家现行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第70号)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1996年10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工业企业厂界噪音标准(GB12348-90)以上工程所在地的有关职能部门对劳动保护、安全生产等规定。本项目劳动安全可能存在的隐患为:供电、机械等,对供电服务人员加强安全教育,及时检修供电线路,在关键部位设置安全标志,对于拌料、装袋人员加强安全教育,让每位职工都能明确设备使用安全常识,确保劳动安全。7.5.2卫生(1)食品卫生要求为确保食品安全,本工程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安全生产法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出口食品企业卫生注册登记管理规定和食品市场准入制(QS认证)规定。按照食品工厂卫生规范要求车间各工段洁净污染区分开,并且做到人流、物流不交叉,生熟不交叉。在车间等级不同的洁净度区域内设置各自独立的男女更衣间和消毒梳洗设施,同时在等级不同洁净度工段之间设立分隔墙,依靠门洞或传递窗进行获取运输,以达到卫生要求。本项目卫生要求主要为鲜菇采收、包装过程中的卫生,要求职工必须佩戴手套、帽子等,确保鲜菇卫生。(2)环境要求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烟尘、废水、烟气和噪声等主要污染源进行有效的治理,以保证为操作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7.5.3防火安全按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各车间均设有室内、外消防栓,关键部位设置自动喷淋灭火系统或其他系统。生产车间及附属设施在设计中应重视有关消防规范规定,总平面布置应符合消防要求,工艺平面布置要保证通道畅通。设置安全疏散通道、安全门,并设置带离子感烟探头的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应急照明系统和疏散标志。在车间和变配电站要设置一定数量干粉、CCL4灭火器。7.5.4消防安全厂区设有消防通道和一定数量的室外消火栓,各生产车间内设置室内消火栓及干式灭火器。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8.1 投资估算依据8.1.1 建筑材料、设备单价按市场询价和厂家询价8.1.2 土建工程定额根据2000年全国统一建筑工程概算安徽省估价表估算8.2投资估算8.2.1总投资建设投资由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基本预备费等构成。其中,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形成固定资产;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可分别形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