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校本教研实效需“三化”.doc_第1页
提升校本教研实效需“三化”.doc_第2页
提升校本教研实效需“三化”.doc_第3页
提升校本教研实效需“三化”.doc_第4页
提升校本教研实效需“三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提升校本教研实效需“三化” 张新华 校本教研,只有上接前沿教育教学理论,下接本校实际地气,充分发挥每一位参与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扎根课堂,实实在在解决好课堂教学中的突出问题,以改变课堂教学的不良现状,从而努力提升课堂教学的水平和质量,才能体现出校本教研的价值和意义。然而,当前校本教研的实际状况与理想相去甚远,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一,功利化色彩浓厚;其二,形式化倾向严重;其三,随意化趋势明显。 那么,我们应如何改进我们的校本教研,以切实提升校本教研的效果呢?笔者认为,我们需要以下“三化”: 一、规范化 当下的校本教研扮演的多是面子工程在学校是爹不疼娘不爱,需要就“研”,不需要就废,常常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随意性极大。因此,要想让校本教研真正发挥它应有的效应,就必须规范化。 1校本教研管理规范化 校本教研虽属“草根”式研究,可它却是提升学校内涵,打造优质教师队伍,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不二选择,是一所学校能够长久生存并发展的能量之源。所以,重视并规范校本教研管理必须成为我们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1)校长负责制必须得到有效落实。在一所学校,校长有着人力、物力、财力的支配权,因此,只有校长真正重视并对校本教研负起责任来,才可能在学校上下形成重视校本教研的共识,才可能制定并落实好校本教研中的各项规章制度,也才可能及时调配好各种资源,搞好校本教研活动。 (2)学校教科室、教研组必须明确分工,规范管理,狠抓落实。具体来说,主要是在活动内容及组织上、人员参与方式与分工上、活动准备与保障上等都应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以确保校本教研活动的顺利开展。教科室、教研组是校本教研各项制度的制定者,更是落实与管理者,只有他们之间明确分工,规范管理,狠抓落实,校本教研的规范化才落到了实处,校本教研活动才会有实效。 2校本教研流程规范化 由于对校本教研缺乏应有的认识,造成当下校本教研随意性强,可以说是想怎么“研”就怎么“研”,想“研”什么就“研”什么,以至于无目的,无规范,也无效果。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从规范校本教研的流程人手。 校本教研是一种应用型行动研究,所以它的出发点应是课堂,归宿还是课堂。因此,从规范化的角度来看,校本教研的流程应是:基于课堂实践的问题筛选理论观照下的问题思考针对性的课堂实践及观察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行为跟进(再次深入性的课堂实践及观察、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总结提升推广运用于课堂。只有在这种规范化的流程中,我们的校本教研才可能有目的,有效果。 二、合理化 校本教研是用来解决本校课堂教学实际问题的,而不是用来沽名钓誉的工具,更不是用来摆摆样子的官面文章,因此,校本教研中为什么而“研”,“研”什么,怎么“研”,必须有其合理性。而这种合理性则应主要反映在它的实用化和内生化上。 1校本教研要实用化 对校本教研而言,只有实用才能合理,也只有合理才能实用,离开了实用,校本教研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 实用的校本教研应能解决两大问题: (1)能解决本校教学实际问题。解决本校教学实际问题是校本教研存在的先决条件。一所学校,课堂教学中呈现出来的问题可能会有很多,我们是不是可以在这些问题当中任选一个就确立为我们的校本教研主题?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有些问题不具有典型性,对它的研究解决不了本校实际问题;有些问题又过于大而全了,对它的研究不是我们普通一线教师所能企及的,同样解决不了本校实际问题只有那些通过研究能解决我们课堂教学实际问题的,我们才能把它作为校本教研的主题,否则,提升校本教研的实效必将成为一句空话。 (2)能彰显本校校本教研特色。校本教研,除了能解决本校实际问题,还应能反映出本校与众不同的文化内涵和研究特色这是其需要解决本校特有问题的性质所决定的,更是其合理存在的标准之一,所以才有专家把校本教研定性为“校本性”。 2校本教研要内生化 校本教研是用来解决学校实际问题的,所以那种自上而下式的命令型、任务型教研必然与它天生相克其一是缺乏针对性;其二是水土不服,难有实效;其三是违背教师意愿,难以激发参与热情。因此,要想提升校本教研的实效,就必须让它立根于本校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采用自下而上式的内生型生成方式。也只有这种自下而上的内生型研究,才易于被“草根们”接受,才可能因其具有针对性而解决掉我们所碰到的实际问题。这是校本教研合理存在的理由,也是它的生命力所在。 当然,校本教研也会因其内生性,而能反映出学校课堂教学实际问题和教师个人特点,从而提升它的研究效果,彰显学校特色。 三、系统化 校本教研的系统化,就是要求我们调配好校本教研中的各关键因素,让它们形成系统,形成合力,以多、快、好、省的方式达成校本教研的目的。 1校本教研活动专题化 校本教研中,今天研究这个,明天研究那个,看似全能,其实是全不能。所以,校本教研切忌贪大求全,而应小而精,实而深。为了能做到这些,校本教研专题化是必然之选。 所谓专题化,就是针对本校课堂教学实际提炼出一个校本教研的主攻点,然后围绕它倾全校之力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研究活动,完成一个“提炼选题计划行动观察反思总结提升”的过程。当然,如果有必要,这个过程还可以来几个反复,直到把该问题研究透彻,研究明白:如果在某一问题的研究过程中生成出一些新问题,我们完全可以就这些新生成的问题继续进行研究,这也是校本教研专题化的范畴。 2校本教研活动最优化 仅仅做到校本教研活动专题化,这还不够,因为它只是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专心做好一项研究的表现。要想多、快、好、省,还涉及一个最优化的问题。校本教研活动的最优化,它包括活动内容的最优化、活动形式的最优化和活动人员组成的最优化。 (1)活动内容的最优化是校本教研多、快、好、省达成目的的基础。一个校本教研主题,它需要我们开展的活动内容相当多,哪些活动内容是必须先行的?哪些活动内容是关键的?哪些活动内容必须要解决哪些问题?这些都不是想当然的,更不是可以随意而为的。有时,即便同一个活动内容也会因切入的角度不同而造成截然不同的研究效果。因此,筛选、优化我们校本教研的活动内容对我们提升校本教研实效至关重要。 (2)活动形式的最优化是校本教研多、快,好、省达成目的的关键。以教研活动组织形式为例,我们最常见的是“先听课,后评课研讨”,而这种看似十分关注教师研讨作用的形式,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变成参与教师漫无目的地泛泛而评,而后组织者“跟着教师走”草草总结了事,其结果是教研活动的深度没能得到体现,也未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纯粹“和稀泥”式教研。但如果我们优化一下组织形式,效果就会截然不同了。如,我们可以采用“先在课前列出观察要点,再走进课堂听课,然后课后针对性分析研讨,最后跟踪改进”,用这种优化了的组织形式效果必然鲜明。 (3)活动人员组成的最优化是校本教研多、快、好、省达成目的的保证。这个优化,一是指在校本教研活动中要把各参与人员合理搭配及分工。因为各个参与人员的优点不一样,有的擅长理论的收集与,有的擅长课堂教学实践,有的擅长经验归纳与提升,还有的擅长统筹管理我们应知人善用,优化组合,以求最大效果。这个优化,二是指广借外力,兼收并聚,与本校的研究形成优化组合,进而产生合力。校本教研尽管是“草根”式行动研究,但它绝不应拒绝外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