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同志考察现实表现材料.doc_第1页
某某同志考察现实表现材料.doc_第2页
某某同志考察现实表现材料.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某某同志考察现实表现材料 某某同志考察材料 某某,男,1963年1月出生,汉族,1984年12月参加工作,199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文化,地矿高级工程师,现任*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西藏区调队西藏区调队队长。 *同志理想信念坚定,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一个共产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无任何违法违纪的行为。 *同志,业绩突出。他84年参加工作,已经从事野外一线地质勘探整整30年,其中在青藏高原工作13年。30年来,他始终坚守并在实际工作中践行地质人“三光荣四特别”(以地质找矿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地质事业为荣,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忍耐)的精神,艰苦奋斗,勤奋工作。参与和完成了*省内地质调查项目15个,西藏项目10余个,所负责的区调、矿调、远景调查等项目,多次在中国地调局项目评审中获优秀并作为样板推广,地质找矿也屡有突破,新发现了3个中小型铜、金、银等多金属矿产地。先后获原地矿部勘查成果奖2次,全国图幅质量展评优秀奖1次。参与完成的“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xx年5月被国土资源部授予“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先进个人”,xx年被省地调院选入专家人才库。 *同志知难而上,勇于担当。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在艰难险阻面前,总是冲锋在前。克服了种种困难,连续坚持在海拔4500米的青藏高原工作13年。xx年10月他刚从西藏回昌,未休整又挂帅地调院成立以来最艰苦的青海沱沱河区调项目突击队长,带领33名突击队员占高寒、抗冽风,在海拔5200米以上的可可西里无人区,奋战2个月,完成艰巨任务。 *同志以身作则,乐于奉献。在这人类难以生存的“地球第三极”,白天,他率先跑在最艰险的地质路线上,观察地质现象,做好记录。他注重做好传帮带,向年轻同志传授技术,提高年轻同志的野外实践水平。他注意照顾体能较弱的同志,帮助别人背包、抢着背样品,遇到涉水时,他率先脱鞋,背着同伴涉水,遇汽车抛锚,他积极协助司机排除故障。有一次,他腰椎间盘突出,疼得没法直起腰来,走起路来也一拐一瘸,可他照旧第一个从帐篷里爬起来,敲开冰层取水,为队友们准备好早饭,每天还咬着牙,拖着病痛的身体,仍然坚持着和同志们一起跑路线。每天晚上,他坚持汇总当天野外填图资料,检查野外记录,安排第二天要跑的地质路线,并逐一仔细交代队员们一定要注意安全和填图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的地质专业问题。他被队友们亲切地称为“可可西里的骄傲”“藏羚羊”。*同志一心扑在工作上,为了大家,顾不上小家。家对于*来说,更像是旅店,*是只随季节迁徙的动物,只是冬季来家窝一下。女儿从小学读到高中,他从来无暇过问。xx年10月30日晚,他接到父亲病故消息。队友们劝他赶紧回家,面对突击队任务重,回家路途遥远,必然影响到突击队的野外工作进程,自古忠孝不能两全,*面对南方,长跪不起,泪流满面,默默吊唁着离去的亲人就是这样,*强忍着失去亲人的悲痛,两个多月时间,带领突击队完成了两年的野外地质调查工作,改写了可可西里不可战胜的传说!受到中国地调局高度赞扬,树立了*地矿人的新形象。 多年来,*兼任党支部的组织委员,他和支部书记一起,加强支部规范化建设,营造藏汉团结氛围,和工作区内多个党支部“结对帮扶”,与他们共同开展支部活动,为藏民捐款修路,扶贫助学等等,正是*们卓有成效的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藏汉一家亲”外部环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