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论文-论高职院校质量竞争力构建 .doc_第1页
职业教育论文-论高职院校质量竞争力构建 .doc_第2页
职业教育论文-论高职院校质量竞争力构建 .doc_第3页
职业教育论文-论高职院校质量竞争力构建 .doc_第4页
职业教育论文-论高职院校质量竞争力构建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教育论文-论高职院校质量竞争力构建摘要:毕业生就业率是社会对高职院校教育质量评估的一项重要竞争力指标。低就业率现象揭示出了隐含的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竞争力问题。教育质量竞争力在经济和社会效益方面对高职院校未来的竞争发展将日益显出其重要性。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竞争力传统的高等教育质量以教学、科研、服务三条途径服务于社会。但是服务于社会的意义和责任在高等教育市场化的过程中日益显出其重要性,或者说,教学所要面对的不再是无可争议的知识传播而是面对顾客的需要。在市场规则下形成和运行的高等职业教育的责任和意义决定了其教育质量的商品属性和服务属性。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观无论是从社会需求还是从就业导向出发都更倾向于以“职业”为中心,即侧重于学生就业的角度,特别关注高职学生在多大程度上能满足当地区域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从服务的角度看,高职教育质量不仅是一种“产品”本身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更取决于“广义顾客”(学生、家长、社会等)对所接受的教育服务的满意程度,顾客的满意程度和教育服务过程本身构成了高职教育质量的关键。教育部统计司资料显示2003年全国高职高专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55.7,同期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接近90,研究生就业率超过95。这种低就业率现象不可避免地会影响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大学扩招后就业环境的严峻、就业指导工作的不全面和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心态偏高等原因是造成该现象的表层原因。但是。“低就业率”现象表面看似乎是社会对学生的不满意,其实它折射出的是社会对高职院校提供合格“产品”能力的怀疑和对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不信任。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提高教育质量竞争力尤显重要。一、高职院校质量竞争力模型本文所研究的高职院校都为地方教学型高校,这些学校一般表现出以下一些特点:(1)学科、专业一般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设置;(2)生源主要来自本省或本地区,生源质量较低,毕业生主要面向企事业单位的一线工作岗位;(3)教师以教学为主,教学任务普遍较重,获得科研项目和经费的机会较少;(4)学校获得的政府教育经费拨款普遍偏低,科研经费拨款更少。一些学校的学费、住宿费收入已占学校各项教育经费来源的70甚至更高,民办高职院校的教育经费更是100依赖学费、住宿费收入。大量的高职学院为了生存和发展就快速扩大招生规模,学生数量的剧增就不可避免地引起教育质量的下降教育质量问题已成为近几年高职教育理论界探讨的核心问题。现阶段,由于教育资源相对紧缺,生源充裕,面临的竞争压力并不大。但可以预见,随着高等教育整体的发展,高职院校所面临的竞争将日益激烈教育质量对高职院校的竞争发展将日益显出其重要性、所谓的质量竞争力(QualityCompetence)是指比竞争对手更具卓越质量的核心能力。通过综合运用学院的独特能力和质量理念,通过建立和完善学院质量管理体系来使学院的人、财、物资源得到全局性的考虑和整合。建立有效的质量文化,提高日常教学管理的规范性和程序性,注重日常的质量预防和控制,创造出竞争学院难以模仿的个性化产品与服务,以卓越质量赢得社会的信任。(见图1)影响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因素很多,如定位因素、教师因素、学生因素、设施因素、管理因素等,可将其综合概括为两类:办学战略思路类和教育过程转化能力类。(如图2所示)随着这几年的规范化发展,办学思路、学院定位等观念问题得到了有效的关注。目前高职院校缺乏的不是意识而是贯彻能力即缺乏一种将办学思路、学院定位、教育质量目标落实到专业学科设置、新课程开发等教学过程中去的能力。拥有较高办学自主权的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管理效益远不如预期的高。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学院规章制度不太健全并且不太切合实际情况,对实际工作的规范约束弱。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建设时间比较短,政策规范约束性弱。另一部分原因在于工作中生搬硬套地移植本科院校的思想和规章制度与管理方法。(2)教育质量管理组织运作框架不完善。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的组织中心是教务活动,教务活动对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行的管理体系下,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务运作组织框架搭建不完善部门的权限和职责不清,教学管理流程运行不畅。(3)学院的教育质量管理运行缺少有效的内部和外部监督。学院很少根据规章制度建立对教学活动的运行进行监督的内部督导部门。外部监督又很少涉及到社会需要的调查评价、办学过程的评价、办学质量的评价与用人单位的跟踪调查。高职院校教育资源实力、师资力量、生源素质的薄弱现状是很难在短期内通过学院自身努力就能完全改变的这个事实决定了现阶段高职院校教育质量问题的最佳解决途径是从管理的角度来进行分析。提高日常教学工作管理质量就要求教育过程设计要科学合理、规章制度要符合实际情况并能得到具体落实、按照合理的过程和规章制度运行后要有相应的跟踪监控系统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进行纠正。因为这项工作受到很多非过程性因素的影响(比如,领导因素、人力资源因素、文化因素、管理因素等),在现有的学院管理思想和质量管理体系下是很难通过局部改良完成的。教育所提供的服务是一种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教育输出减去教育输入所得的增值结果就是学生德、智、体以及技能方面的增加即人力资本增加部分,教育学和教育管理学将该部分看成是高校的产品。既然教育产品是教育过程的产物,那么没有严而有序的过程,没有不断纠错和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体系就很难保证教育质量。由此可见,高职院校质量竞争力的培育关键在于建立一个科学高效的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是培育教育质量竞争力的关键建立和完善学院质量管理体系是教育改革领域的一种有效尝试。早在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就明确指出:“高等教育提高质量的措施,应当是高校整个体系的自我完善”。1质量管理体系基本上涵盖了提高教育质量的两大类因素高职院校质量管理体系就是按一定的标准要求和战略定位,把学院各种资源、教学服务过程、制度规范和组织结构有机地结合成一个系统,以便在可能的范围内,把影响高职教育质量的全部因素,在教育活动全过程中置于受控状态,使之满足质量管理和为顾客提供信任的需要。教育学和教育管理学将学生德、智、体及技能方面的增加即人力资本增加部分看成是高校的产品,教育产品是教育过程的产物,教育质量是质量管理体系的结果,没有严而有序的过程,没有不断纠错和持续改进的教学运行系统就很难保证教育质量。以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为例,所谓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指以IS09000系列标准为基础的体系,依据IS09000族标准的基本思想把所有影响教育质量的每个因素、每个环节、每项活动的过程都受到控制,特别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进度、教学过程、教学工作人员聘用、教育教学检验评定和教学服务等其它各方面的不确定性因素都加以考虑(如图3所示)。在该体系下把和教育质量相关的因素都加以了考虑。学院管理职责主要是负责培养目标质量和教育制度质量,资源管理主要涉及教育资源质量,产品实现涉及教育过程质量。在国际上,实际上包括英国、美国、加拿大、香港、台湾等国家,从97年以后就陆续有许多的知名学校采用标准。英国最早导人IS09000系列标准的就是一些和工业领域有紧密联系的职业技术学院。我国教育行业自1999年开始正式引进IS09000标准起到2003年末为止,已有173家教育机构采用了IS09000标准。2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符合高职院校实际情况如果把师资力量、生源素质、设备资源实力、实训基地建设等视为基础要素,把学院的良好品牌信誉和竞争力、高入学率、高就业率等看成结果要素,那么教学管理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种要素如规章制度、专业课程开发、教学管理手段等可被理解成过程要素。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为:基础要素通过过程要素的转化运行后产生结果要素。通过过程要素的运作才能将基础要素转化为结果要素。高职院校基础要素的薄弱状况是很难在短期内通过学院自身努力所能解决的,但是提高教育过程要素的转化质量和速度则相对而言比较好控制并且所要求的资源投入量相应较少(关键是管理思想和方法的转变)。以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为例,在资金等配套资源方面,在校生的数量在四千人规模的学校从IS09000系列标准导入前的准备工作到体系建立、运行及通过认证大致需要十万余元。对其它方面的配套资源要求相对比较简单,因此,导入工作不会给学校带来过大的经济压力。在人员配备方面,IS09000系列标准对组织的唯一要求是该组织必须具有一个负有执行职责的管理机构不要求组织成立所谓的质量管理部门。大量的工作基本上由现有的教职工负担完成,因此不需要为此招聘新员工。对现有管理基础的考虑主要从学校领导层的素质、日常管理能力等角度进行分析。由此可见质量管理体系对配套资源、人员配备、现有管理基础的要求都不是很高,一般的高职院校基本上都具备建设条件。3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有利于高职院校未来的竞争发展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现有教育质量的提高更是有利于高职院校未来的竞争发展。提高了管理的规范科学性。通过明确教育教学过程、制订相应的质量文件、框定各部门的职责、建立关键控制程序等措施有力促进了教学管理的规范化。促进院校资源的整合优化。质量管理体系是全院性的体系,在过程的设计中综合考虑到了其他过程的要求,使学院的人、财、物资源得到全局性的考虑和整合,提高利用效率、有利于高等职业学院文化的培育。质量管理体系为院校建立了教育沟通平台,以培养和加强师生的规范意识,加强教职工的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在规范管理中提升能力,形成特有的高职学院文化。高职院校建校时间短,历史沉淀少,再加上日常运行机制的市场化倾向等因素,导致学院的人文气息比较淡薄。同时,师资来源比较广泛,这虽然有利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但不利于学院共同文化的形成。学院质量文化的培养未尝不是一个促进学院共同文化形成的良好选择。三、质量竞争力的经济分析1教育质量和学费收入(1)教育质量和学费价格的非正相关关系。大量的研究者都试图对产品质量与产品价格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研究,该类研究总的结论是:产品质量排序与市场价格之间并不存在正相关关系。主要是因为消费者所掌握的产品质量相关知识非常有限而受促销和广告的影响较大。教育质量和学费价格之间的关系正是这种非正相关关系。另外,高职院校收费标准是参考普通高校收费标准的,并要经各地的物价部门和财政部门等审查机构的批准学费价格的上浮空间是有限的。(2)教育质量和市场份额。明显的教育质量优势对教育市场份额有决定意义,较大的市场份额意味着较大的“销售额”,反过来,较大的“销售额”又会因为盈亏平衡图的机制而促使学院投资回报率上升(见图4)。如图所示,在盈亏平衡点的右方,若增加20的招生数量则会带来大于20的学院利润,因为学院办学固定成本在一定的限度内没有增加,随着招生数量的增加,分摊到每一成本中去的固定成本因此下降。由此可见,招生数量的扩大对高职院校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但是,大量的理论和案例又同时证明,只有明显的质量差异才对市场份额有决定意义。如果学院不存在明显的质量优势,那么对市场份额的扩大所产生的影响是不明显的-目前被普遍采用的通过诱人的招生广告和宣传等营销技巧来扩大市场份额的做法往往只是临时性的措施,因为这种营销技巧很容易被竞争学院所模仿,无法形成学院的核心竞争力。但是通过明显的教育质量来扩大市场份额则有利于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并且不容易被竞争学院所模仿和超越。2教育质量和办学成本教育质量的提高对高职院校质量成本也有一定的影响,本文所指的“质量成本”是指不良质量成本,即发现和纠正有缺陷的工作所需要的成本。根据美国质量专家AVFeigenbaum(菲根堡姆)的质量成本模型,质量成本是由控制成本和故障成本构成,对质量进行计划、评审和分析的成本以及为了确定产品符合质量要求的程度而发生的鉴定成本是控制成本。未能满足内外部顾客明确或隐含要求所导致的学生退学损失、学院形象损失、潜在生源流失损失和过程效率低下的浪费成本等属于故障成本。两者之间的关系根据质量成本关系图可见,故障成本的下降速度要大于质量改进所付出的预防控制成本的增加速度,从而使总成本下降(如图5所示)。总的成本通过质量改进后可以降低到最低点,即最佳质量点。该图指出总成本存在一个最小值,高职院校若能从全局着眼,系统分析其质量成本构成而不是仅仅从单个或某些成本角度考虑问题,那么,不仅可以推动教育质量的改进而且可以达到使总成本最小时所对应的最佳质量水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