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论文-关于“教学反思”的反思.doc_第1页
职业教育论文-关于“教学反思”的反思.doc_第2页
职业教育论文-关于“教学反思”的反思.doc_第3页
职业教育论文-关于“教学反思”的反思.doc_第4页
职业教育论文-关于“教学反思”的反思.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教育论文-关于“教学反思”的反思摘要:目前,农村小学教师教学代写论文反思的现状不容乐观,必须对教学反思的内涵、内容、策略和形式加以明确,以期更好地指导教学反思的实践。关键词:教学反思;内涵;内容;策略;形式;升华教学反思是一种教育资源。虽然它是隐性的,但它却是无价的。它既是学校校本教研中“反思、互动、引领”三大核心要素的基础,又是教师专业发展中“专业、实践”两大知识支点的桥梁。随着课程改革的步步深入,教学反思的作用越来越彰显。一、教学反思的现状目前农村小学教师自我教学反思,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认为反思没必要。教师的工作就是写写教案,上上课,改改作业。只要把教案写周全了,把课讲到位了,把作业改细致了,就算把任务完成了。至于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反思,是学校领导评价的事,是教研人员研究的事,教师没必要进行反思。二是认为没什么反思的。教书就是教“书”。“年年岁岁书不变,岁岁年年课相同”。运用自己多年习以为常的“套路”,来应付那薄薄的课本知识,不但轻松,而且无风险,哪来反思?三是认为反思是出于无奈。为了督促教师自觉进行教学反思,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教育管理部门已把“教学反思”纳入教学工作、职称评聘的重要评价指标。一些教师出于无奈,不得已而“思”之。四是不知反思是什么。有的认为反思就是对号读论文,于是在交流反思时,张冠李戴地读起报刊杂志的文章,不管恰当不恰当;有的认为反思就是作检讨,于是在评议教学时,“谦虚谨慎”地道出“自己的种种毛病”,不管真实不真实;有的则把看到的一些“似曾相识燕归来”的特例,克隆到自己教案的缝隙处,不管合适不合适。存在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学校对教学反思的认识和指导不到位。因此,有必要对教学反思的内涵、内容、策略和形式加以明确,以期更好地指导教学反思实践。二、教学反思的内涵顾名思义,教学反思就是对过去教学经历的再认识。反思不等于回顾。反思需要回顾,但反思更需要思考。反思既要在回顾中思考,又要在思考中回顾。反思不等于反省。反思包含对“失”的反省,也包含对“得”的归纳。局限于反省的反思是不全面的反思。反思不等于总结。反思需要总结,但反思更侧重于随感。反思既可以三言两语,也可以长篇大论。框定于总结的反思是不现实的反思。教学反思是理性扬弃的过程。教师的每一次反思,都意味着对过去教学行为及其折射出来的教学理念的扬弃。教学反思是财富积累的过程。教师的每一次反思,都累积着过去教学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教学反思是自我超越的过程。教师的每一次反思,都蕴涵着对未来教学乃至专业发展愿景的规划。自觉地主动地进行教学反思,才会实观自我超越。三、教学反思的内容教学反思要“思”之有物。这里的“物”特指教学实践的过程。教师经历教学实践后,总会产生一些难忘的感知,或多或少,或“得”或“失”。这就需要我们通过“自问”来梳理。一问“特色”是什么?教学的特色是指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独特风格。独具特色的教学,给人的感受是别样的,给人的回味是无穷的。它蕴涵于教学评价诸多要素之中:在教学理念上,看主体地位的突出,主导作用的发挥;在教材处理上,看教材特点的把握,知识联系的沟通;在教学方法上,看教学层次的呈现,实践活动的安排;在学习方式上,看学生参与的程度,知识获取的过程;在教学效果上,看教学目标的落实,创新意识的培养;等等。其间,当别具匠心的构思、别出心裁的创意、别树一帜的诱导、别开生面的合作等等要素汇合成一种与众不同的“风格”时,就构成了教学的特色。二问“精彩”在哪里?在教学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精彩的教学片断。精彩的教学片断,给人的感受是惊叹的,给人的启迪是深远的。它依附于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如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别有风味的氛围营造,得心应手的教具运用,新颖别致的难点突破,别具一格的智能开发,出神入化的学法指导,画龙点睛的诱导评价,留有悬念的课尾总结,等等。三问“偶得”有哪些?教学的偶得是指教学过程中得到的意外收获。意外的收获,往往源自对课堂意外事件的处理: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顶牛”,教师如何打发;面对学生异想天开的“发问”,教师如何应对;面对学生阴差阳错的“歪答”,教师如何引导;面对学生没精打采地“走神”,教师如何处理;面对学生无所用心的“沉默”,教师如何对待;等等。意外的收获,往往源自对学生思维火花的捕捉,如学生发现问题的独特渠道,提出问题的独特途径,分析问题的独特思路,解决问题的独特见解,等等。四问“缺失”在何处?再完善的教学预案也难免有疏漏之处。教师上完一节课之后,总会或多或少地感到有这样或那样的缺失。这就需要教师从教学的全过程中去耐心查找:哪一内容处理不恰当,哪一环节安排不合理,哪一活动组织不得力,哪一实验演示不清晰,哪一问题设计不科学,哪一语言评价不得体,等等。四、教学反思的策略教学反思如何“思”?“思”之要有据。这里暂不谈对教学中成功之处的反思,主要谈对教学中存在不足之处或困惑的反思。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产生的困惑,有些是个别的现象,有些则属共性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采取“四个策略”找根源。策略之一:对教材质疑。出于稳妥,有时的教学是“照葫芦画瓢”:铺垫是教材的“复习题”,新授内容是教材的“原例题”,反馈是教材的“做一做”,巩固是教材的“练习题”这在事理上本无可非议,可教学下来总感觉心里不是滋味。这是为什么?我们不妨对教材质质疑:复习的知识是否有利于新知的展开?例题的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反馈的练习是否具有反馈的功能?巩固的习题是否灵活有趣?如果“没有”,就当跳出教材用教材,将学生生活中最熟悉、最感兴趣的内容融入例题与习题之中,体现教学的生活化,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展现教学的价值观。策略之二:与学生换位。出于责任,有时的教学已尽了全力:该讲的讲了,该问的问了,该做的做了,该练的练了这在常规上无可挑剔,可教学下来总感觉效果不很明显。这是为什么?我们不妨与学生换换位:如果我是学生会怎样?如果学生是这样,我该怎么样?是不是不该讲的也讲了,不该问的也问了,不该做的也做了,不该练的也练了?如果“是”,就当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审视这一切,让教学的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策略之三:和他人比较。出于课改,有时的教学“赶鸭子上架”:直观、谈话、操作、演示、验证、归纳等多种手段并用。这在经验上无可厚非,可教学下来总感觉没有起色。这是为什么?我们不妨和他人比较一下:在学校里听一听同行的课,在刊物上看一看他人的设计,在录像中观一观名家的课例。然后反思他人的教学好在哪里?自己的教学弱在何处?在比较中鉴别,在鉴别中改进,在改进中提高。策略之四:请名师指点。出于创新,有时的教学也真够“前沿”的:创设贴近生活的实际,营造平等交流的氛围,安排充足时间的实践,组织双向互动的合作这在闯劲上无可指责,可教学下来总感觉特色不够鲜明。这是为什么?我们不妨请名师指点一下,或邀同行听一听自己的教学,评一评得失,在“听”与“评”中“把脉”,还可请名师改一改自己的典型教案,作一作公开课例,在“改”与“作”中“会诊”,从而使自己由“当事者迷”向“当事者清”的目标迈进。五、教学反思的形式教学反思怎样写?笔者认为写无定式。教师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呈现在教案中的教学反思,惯用的形式一般有四种:旁注、点批、总评和串析。旁注。旁注就是在教案旁边的空白处写反思。旁注的重点是教学的“细节”:由教学过程中,某一具体内容或过程所引发的点滴感受,及时用简要的语言真实地记下来,防止突如其来的感悟成为过眼云烟,转瞬即逝。坚持旁注有利于灵感的积累。点批。点批就是在教案环节的中间处写反思。点批的重点是教学的“片断”: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令人难忘的东西,或典型的经验,或深刻的教训,或得意的做法,或失落的感悟,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坚持点批有利于“教艺”的提升。总评。总评就是在课时教案的结尾处写反思。总评的重点是教学的“整体”: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回顾,从多个角度去透视教学实践。坚持总评有利于“风格”的形成。串析。串析就是在章节教案的结束处写反思。串析的重点是“归纳”:对一个阶段积累的教学反思进行系统的归类、比较、分析,从多个特殊的现象中梳理出本质的东西。坚持串析有利于经验的提炼。六、教学反思的升华教学反思要“思”之有理。这里的“理”特指思出的道理,思出的门道,思出的规律。其实质就是反思的层面由“现象”向“本质”升华;其过程就是教师的角色由“经验”向“科研”转型。教学是反思的基石。真知源于实践。任何反思“真经”的获取,都必须经过“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过程。教师在设计教学预案时,构思的胆子应当壮一点,改革的步伐应当大一些,创新的力度应当强一些。宁要“失败”的创新,不要“成功”的守旧。因为守旧无出路,唯有创新才有希望,才有进步,才有跨越。当教学的预案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后,必然有“得”有“失”。此时的教师,人要坐下来,心要沉下来,脑要动起来,分析“得失”的成因,寻找对症的“良药”,制订改进的方案,进行再实践。这样经过“实践”与“反思”的循环,就会识破“庐山真面目”。理念是反思的支柱。教学行为是受教育理念支配的。教学反思必须在先进理念的支配下进行:在目标上,要由“单一”向“三维”转变;在内容上,要由“书本”向“生活”转变;在教法上,要由“灌输”向“引导”转变;在要求上,要由“统一”向“差异”转变;在训练上,要由“结果”向“过程”转变;在评价上,要由“评判”向“诊断”转变;等等。只有将先进的教育理念扎根于心底,反思才会“一览众山小”。内需是反思的动力。教育是一门艺术。其间的奥妙,一个人不可能经过一、两次的反思就能发现,它往往需要反复多次乃至一生的揣摩与奋斗。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反思,力图在实践中丰富实践,在反思中学会反思。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学生的发展是不断变化的。如果教师知识不更新,方法不改造,得失不反思,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就无法摆脱在一成不变的自我圈子里循环往复。教师只有将反思变为自觉主动的行为,化反思为专业成长的内需,反思才有“源头活水来”。研究是反思的通途。研究是反思通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