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论文-新世纪池莉研究的两个新亮点.doc_第1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新世纪池莉研究的两个新亮点.doc_第2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新世纪池莉研究的两个新亮点.doc_第3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新世纪池莉研究的两个新亮点.doc_第4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新世纪池莉研究的两个新亮点.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当代文学论文-新世纪池莉研究的两个新亮点摘要池莉从以新写实主义姿态出现在文坛,直到现在都是评论界关注的对象。众多研究者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池莉的创作进行了评价。新世纪以来,池莉研究出现两个新亮点从女性主义的视角研究池莉创作和从影视改编和传播的角度研究池莉作品。本文将对2000年至2008年新世纪近十年池莉研究的这两个新亮点作一粗略勾勒,以期促进对池莉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关键词池莉研究;女性主义;影视改编与传播谈论到新时期小说创作,新写实小说的重要代表人物池莉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池莉从1978年就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987年她发表了烦恼人生,一举成名,紧接着又发表了不谈爱情、太阳出世两个中篇,这三篇作品后来被称之为“人生三部曲”。此外,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还有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汉口,永远的浪漫等。90年代中后期,她又创作了来来往往、小姐,你早、口红、生活秀、看麦娘、所以等作品,这一时期的许多小说被改编成电视剧或电影,深受读者与观众的喜爱。池莉从1987年以烦恼人生引起文坛注目开始,直到现在一直是评论界关注的对象。众多研究者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池莉的创作进行了评价。本文将对2000年至2008年新世纪近十年池莉研究出现的两个新亮点作一粗略勾勒,以期促进对池莉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一、女性写作女性意识女性主义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对池莉作品研究主要集中在池莉小说的新写实主义主题,新写实主义特征等几个方面,其主要代表性文章有吴清泉的为什么不谈爱情读池莉的中篇小说不谈爱情;张德祥的生存启示录评中篇小说太阳出世等。随着池莉新作的不断推出,研究者的目光也随之有了拓宽,许多研究文章开始了从其他角度研究池莉创作。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就是其中之一。20世纪90年代,从女性主义角度来研究池莉小说的代表性文章主要有章淑华的无性别叙述的女性视角对池莉新写实小说的一种解读、吕颖的女性主义的写作态度池莉小姐,你早解读等。这些文章均以女性主义的视角对池莉的小说从主题到人物形象进行了深度分析,但是这些研究成果在数量上不多,一些文章在思路和视野上,显得有些雷同与狭隘。新时期以来,从女性主义视角来研究池莉创作的文章蔚为大观。吴惠敏在试论池莉小说的女性意识中指出:“池莉小说自始至终贯穿着鲜明的女性意识:在创作主题方面,表现出观照和展现女性生存本相、深刻挖掘根深蒂固的父权意识下的女性生命力和创造力、力图确立独立的女性人格和价值观的内容特征;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池莉以背离男权审美理想、还原当代妇女本真形象为创作准则,塑造了一批既非天使,又非妖妇,有血有肉,有欲有情的妇女形象。”同时,文章还剖析了池莉女性观从萌芽到发展成熟的过程。万莲子在池莉与潘诺娃日常写实小说的文化魅力中将池莉与潘诺娃的日常写实小说进行比较,揭示“她们的创作体现了女性写作或女性文学表达的共相性女性格外青睐带有人道关怀意味的日常生存众生世相,因而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一方面,从平凡人本然的生存愿望出发,把日常生活表象视为诗性的、不乏深刻意义的载体;另一方面,隐含着双性和谐的哲理追求,反衬出离开生活实在的任何反男性或反女性的创作,都是畸态的。这种女性主义立场,也许正是人类完形文化理想期待。”魏天真在观看男人的三种眼光池莉近作的女性视角及其意义中独辟蹊径,从池莉审视男性的视角的角度来谈论池莉创作的女性视角及其意义,其文指出:“池莉近作显示出强烈的审视男性的倾向,并提供了三种打量男性的视角:女性主人公视角、女性主人公兼叙述人视角以及女性叙述人视角,不同的视角表达对待男性的不同态度。它们使女性由通常的被看变为观看他人,是对女性躯体写作的超越,同时使女性言说得以摆脱被动和隔绝的状态。”此外,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来研究池莉创作的文章还有高乃毅的论池莉小说的女性意识、王晓梦的简论池莉作品的男性形象等。总的说来,新世纪以来,对池莉创作从女性主义的视角的研究既有纵向的考察,也有横向的拓宽;既有“点”的聚焦,也有“面”的延展,将池莉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二、小说影视传播新世纪以来,池莉研究除了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来研究之外,池莉作品的影视改编和传播研究成为池莉研究一个新的亮点和热点。池莉作品的影视改编和传播研究将文学与传媒联系起来,将池莉研究又推向了一个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池莉的许多作品被改编为影视作品。她的小说太阳出世、不谈爱情等都相继被改编为同名电视剧,小姐你早被改编为电影超越情感。更引人注目的是2000年池莉的新作生活秀,相继被改编成电视剧、电影和话剧。肖鹰在池莉小说电视化批判中尖锐地指出:“来来往往的真实内容是池莉精心编织的一些满足消费时代读者在阅读中观看的欲望的情节这些情节是一个一个前后没有内在联系的画面(形象)。它们既没有现实的逻辑,又没有情感的逻辑。它们只是按照普通电视剧的逻辑拼贴起来,以读者接受视觉形象的习惯的节奏展示给读者。来来往往提供给读者的阅读经验正是这些被封冻在一个又一个僵化的现在片断上的情景和画面”袁小可在池莉小说传播现象论中分析了池莉小说被频繁地改编成影视作品的原因:“池莉的小说和影视比较容易切合是她小说的特点所决定的:擅长于表现市民家庭生活,反映世态人情,下层人民的生活压力和精神心理;反映各具特色的当代男女在时代大潮中的恩怨往来;用细腻平实的语言,结构舒缓有度,有起有伏,记录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人生故事可读性与可视性都有所加强,这也正是池莉的作品频繁改编为影视剧的主要原因。”此外,文章还指出女性意识觉醒的思考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胡玲莉在论池莉小说的影视改编中认为:“池莉小说与电视剧具有互通性”。池莉小说语言的动作性、全方位的视角、对画面的强调、尊重生活的逻辑、对待电视剧的宽容态度使得她的小说频繁被改编为影视作品。另一方面,池莉小说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后,对原小说的变形甚至歪曲也是非常明显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通过人物的增加、人物的社会角色的强化和情节的增加高度集中冲突;二是改编的影视作品迎合市民欣赏趣味和向市民价值系统的全面回归。此外,还有姚克波的论生活秀小说、影视版的人物塑造、李国英的池莉创作的平民立场与影视观众特点的契合等文章也从此角度有所评述。综上所述,新世纪以来,池莉研究出现的两个新亮点从女性主义的视角的研究池莉创作和从影视改编和传播的角度研究池莉作品,从而拓宽了文学研究的视野,拓深了文学研究的深度,拓展了池莉作品的研究空间,将池莉研究推向一个新高度。参考文献:1吴惠敏试论池莉小说的女性意识文艺研究,2000,(6):83-882万莲子池莉与潘诺娃日常写实小说的文化魅力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1):64673魏天真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