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论文-20世纪中国文论的现代转型与发展 .doc_第1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20世纪中国文论的现代转型与发展 .doc_第2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20世纪中国文论的现代转型与发展 .doc_第3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20世纪中国文论的现代转型与发展 .doc_第4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20世纪中国文论的现代转型与发展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当代文学论文-20世纪中国文论的现代转型与发展内容摘要:20世纪中国文论的现代转型与发展,目标是寻求建立中国文论的现代知识形态,百年来经历了世纪初的转型发轫期、世纪中现代文论系统的形成期和新时期突破解构中的创新建构等几个阶段。新时期文论的创新发展走出了几种不同的路向,取得了一批相应的成果。当代文论仍保持着多元创新探索的态势,从总的趋向看是正在走向积极的重新建构。当代文论的创新建构,面临着如何重建中国文论的现代性精神,文论的体系化、学科化、科学化,以及与此相关的一些思想观念方法的问题,本文对此作了一些初步探讨。回顾刚刚过去的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走过的历程,从总体上也许可以说是一个现代转型与发展的历史过程。20世纪中国文论现代转型与发展的理论成果,可能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在文学基本理论的变革与建构上,体现在各个时期文学理论的教科书中,因为正是在这些阐述文学基本原理的教科书中,比较集中地整合了一定时期文学观念变革的成果,显示了文学理论学科化、科学化、体系化建设的努力。基于这种看法,本文试图主要从文学基本理论的突破创新(尤其是在文学理论教科书中的体现)来观照和探讨20世纪中国文论现代转型与发展的一些问题。一、中国文论现代转型发展的几个阶段追溯我国文论的发展历程,在近代梁启超、王国维之前,传统文学理论形态是“诗文评”,其主要特点,一是偏重于对作家作品的品评、评点、议论,其中可能涉及对诗文的基本看法,但往往是有感而发,不成系统;二是多为分体文论,如诗论、赋论、词论、文论、戏曲论、小说论等,少有综合性的、着眼于一般文学原理的探讨与理论建构,其原因也许在于,我国的各种文体类型是渐次发展成熟的,并且文学观念也是与时推进,不同时代相距甚大,还不大具备从总体上观照各种文学类型、探讨一般文学规律的条件。被称为“体大思精”的文心雕龙,虽然具有综论的性质,但毕竟是产生在中国文学和文论发展的较早阶段上,其理论的涵盖面仍然有限。清人刘熙载的艺概,谈文论艺,概而述之,似有点综论、概论的意思,但也只是文体及艺体之“概”(并且只论及文、诗、赋、词曲、书、经义,未涉戏剧、小说等文体),是各有关文体发展及人们的认识看法之“概”,说到底,仍未超出“诗文评”的范围。以梁启超、王国维为起点,标志着我国古典文学理论形态即“诗文评”形态走向终结,开始向现代文学理论形态转型。所谓“现代”文学理论,我以为有两个最主要的特点:一是具有现代文学观念,或者说体现了文学观念现代性的自觉追求;二是具有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体现了文学理论学科化、科学化、体系化的努力。中国现代文学理论作为新的知识形态,显然不是从古典文学理论形态中自发生长出来的,而主要是在对国外现代文论的借鉴接收中、在中国现代教育体制形成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转型发展而来的。纵观20世纪中国现代文论转型发展的历史进程,大致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形成和积累了一定的理论成果。第一阶段是世纪初至40年代,是中国现代文论转型的发轫期。王国维借引叔本华的美学观作红楼梦评论,既显示了全新的现代文学观念,同时也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新形态,令国人耳目一新;梁启超则深谙西方启蒙主义文学思想,以长篇论文的形式,大倡改良主义小说理论,给文学界以极大震撼。在他们的启发和策动下,文学界纷纷把目光转向国外,以寻求新的思想理论资源,探寻现代文论转型的道路。当时的一条主要途径,是经由日本而接受欧美文论,据有学者研究统计,从20年代至40年代,我国共翻译出版文学基本理论著作三十多种(其中有影响和有代表性的如日本学者本间久雄的文学概论和美国学者亨特的文学概论),但以日本文论的影响最为深远独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本世纪初期中国人更多是到日本留学,加之东方相似的思维方式,因而中国学者和翻译家更习惯从日本转译欧美、俄苏的文学理论著作。而日本文论借鉴了大量的欧美文论家的新说新见,引证的材料广博,论述问题简明扼要,明白易懂,知识体系新颖。其次也是更重要的,受当时实证主义哲学和社会学思潮的影响,采用的多是社会学研究的方法,注重文学与社会生活关系,符合当时文化启蒙人士的需要。”“这些译作不但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理论与批评的重要知识资源,而且改写了中国传统文论的样式,直接提供了思想、观念及研究方式方法。”与此同时,新式教育体制的确立和新知识的普及,也为新文学理论的普及推广创造了条件。早在1914年,作为新式大学的京师大学堂开始开设“文学研究法”课程,但所讲主要还是古人作文的“义法”,或者充其量是一门融通中西文学知识的课程。1920年,与译介日本本间久雄的文学概论差不多同步,北京大学始开“文学概论”课程(由周作人任教,后来由张凤举讲授),但所讲内容仍比较杂泛,除“论一般文心之内容及形式”外,还包括文学史概要、诗文名著选等。及至30年代,才进一步明确这门课程的授课目的:“本学科先从文学论本身之源流,然后将历来关于诗歌、戏曲、小说等内容形式之发生嬗变的理论,作一系统的叙述。俾修习此科者能获得纯文学之正确的概念”。至此,“文学概论”作为大学课程才具备现代知识形态。30年代至40年代,我国学者已从单纯向外求借转向自己编著,出版的文学概论或文学基本原理之类的著作有三、四十种之多,模式不外模仿外来、中国传统及交融杂糅三种,显示了构建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新知识体系的不懈努力。从老舍于30年代初在齐鲁大学任教文学概论课程时所编著的文学概论讲义,可见这一新知识体系之一斑。第二阶段是五、六十年代,是中国现代文论系统的形成、普及时期。这一时期的重要特点,表现为对苏联文学理论的全面接收与转化。这种接收与转化,应当说从四十年代的延安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只不过当时的影响还是局部的。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贯注了反映论和意识形态论的文学观以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基本文学思想;周扬1944年在延安编印了马克思主义与文艺一书,分“意识形态的文艺”、“文艺的特质”、“文艺与阶级”、“无产阶级文艺”、“作家、批评家”五辑,辑录了马、恩、列、斯、高尔基、鲁迅、毛泽东的有关论述,贯穿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观念和毛泽东文艺思想,为后来全面接收、转化和普及苏联文论奠定了一个基础。也许正是在这种文学观念的影响支配下,巴人于建国前后修订了他的文学概论式的著作文学初步,于1950年初出版发行,被一些大学作为教科书使用,此后数年内多次再版,至1954年作了大幅度的调整充实后,更名为文学论稿再次出版,并在“内容提要”中说:“这是一本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结合中国社会及其文学的具体情况而写成的文艺理论书籍。其中关于文学的社会基础的理论,关于文学与现实的关系,关于文学与阶级斗争的关系,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理论,关于语言与民族形式的问题,都比较着重地讲到。”也许可以说,这是在苏联文学理论引进之前,我国理论家试图参照苏联文论,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释文学问题的一次较早的尝试,是构建中国现代文论知识体系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成果。50年代中期,在全面向苏联老大哥学习的时代背景下,我国一些著名大学纷纷聘请苏联文艺理论专家来华任教,如依萨毕达可夫1954年春至1955年夏在北京大学中文系为文艺理论研究生讲授“文艺学引论”;维波柯尔尊1956至1957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为俄苏文学研究生和进修教师讲授“文艺学概论”,然后,他们的讲稿也都被翻译出版。此外,理论界还相继翻译出版了其他苏联理论家的文艺理论教科书,如谢皮洛娃的文艺学概论等。苏联专家的讲学以及他们编著的讲义教材,培养了新中国的第一代文艺理论人才。这批苏联原版文艺理论体系培养出来的人才,分布在全国各主要大学任教,他们照样运用从苏联专家那里学来的理论知识进行教学,并以苏联专家的讲义为蓝本编著教材以应急需,在50年代后期,各地出版了一批新中国第一代文艺理论教师编著的文学概论教材,这些教材差不多都是苏联文艺理论的翻版,正是这些教材,使更多的青年学生接受了苏联模式的文艺理论,其影响不言而喻。到60年代初,在高度集中统一的时代条件下,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各学科的教科书,文艺理论学科组成了两个编写组,一是在北京组成由蔡仪任主编的编写组,编著出版了名为文学概论的教材;二是在上海组成由以群任主编的编写组,编著出版了名为文学的基本原理的教材。虽然从这两部统编教材仍然可以看出苏联文艺学所打下的深深烙印,但应当说,这两部教材集中了当时文论界学者们的智慧,是中国文论界在全面接收和充分消化苏联文艺理论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一次创造性转化与建构,是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一次卓有成效的努力,是中国现代文论体系形成的一个标志。自此,这两部统编教材借着教育行政的力量,确立了它的权威地位,在全国得到普遍采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经历“文革”劫难之后,文艺界拨乱反正,大学恢复正常教学,这两部教材仍然作为通用教材在全国各大学广泛使用,虽然随着教育改革开始启动,各高校纷纷另行编著和出版了各式各样的文学概论教材,但平心而论,这些教材在基本文学观念和体系框架上都并没有超出上述两部权威教材的模子,可见其地位和影响。第三阶段是80年代中期以后,是中国现代文论系统在突破中寻求创新、在解构中寻求建构的时期。文艺理论中的观念变革,应当说从70年代末就开始了,但真正比较自觉的突破创新,是在80年代中期,也就是在大量引进、接收西方现代文论之后,引发了文艺理论界关于文学批评与文学研究方法问题、关于文学主体性问题等一系列广泛而深入的大讨论,促成了20世纪中国文论再一次重大的现代性变革转型。对此,下面再详加探讨。二、新时期中国文论在突破解构中的创新发展一切所谓现代性发展,可以说都是一个在突破中寻求创新、在解构中寻求建构的过程。这一方面表现为对既有文论传统的突破解构而实现现代性转型发展,另一方面也表现为对建构中的文论自身的突破解构而实现自我蜕变式的现代性发展。20世纪中国文论的第一次现代转型,是从突破“诗文评”的传统文论形态、接受和转化外国文论的过程中实现的,其间经历了主要接受日本及欧美文论和主要接受转化苏联文论两个阶段,经历了从多元探索到多元归一、形成统一的理论系统的漫长过程。上面之所以把五、六十年代视为中国现代文论系统的形成时期,是因为以蔡仪、以群主编的教科书为代表,标志着现代形态的中国文论,在特定的层面(比如文艺社会学的层面)上较为充分地转化和整合了传统文论、外国文论(尤其是苏联文论)的理论资源,具有在那个时段上所特有的现代观念,具有十分坚实的哲学理论基础,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标志着中国现代文论学科化、科学化、体系化的努力所达到的程度,并且它在理论上和对文艺实践的作用上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对于这样一个被理论界称为“认识论文论”的理论体系,在20世纪末的历史语境中,人们对它进行了充分的世纪反思与历史总结,总的看法是这个理论体系长短互见,功过并存。首先从长处、功绩方面看,这个理论体系最主要的特点和最基本的文学观念,是始终从社会生活出发来看待和说明文学活动,同时又特别关注和强调文学对于认识现实、促进社会变革的能动作用;它既是在20世纪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中形成和建构起来的,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发展,而这一现实主义思潮又正是与中国社会的变革进步及现代化发展进程联系在一起的,判断其历史功绩,不能离开社会的变革进步。但另一方面,这一理论系统及基本的文学观念,显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这主要表现在:一是理论本身的偏颇片面,比如过于强调文学对社会生活的依存性、政治意识形态特性、思想倾向性、阶级性、社会功利性,而遮蔽或忽视了文学其他方面的特性,如文学的主体性、审美特性、个体的自由创造性、价值功能的多样性,等等,这样就造成了理论视野的狭小,超不出认识论、政治学和社会学的范围,造成了自身的局限和偏向,而且越来越偏;二是在越来越强调集中统一的大背景下,这一理论走向了一元独尊、排斥其他,把诸如情感论、审美论等文学观念都排斥、压抑下去了,使文学观念与理论显得十分单一,文学天地显得过于狭小,这显然不利于文学的繁荣发展。因此在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必然要求突破这一理论系统的局限,在对它的适度解构中寻求创新发展。80年代中国文论在对既已形成的文论系统的突破解构中寻求创新发展,大致走出了这样几种路向:第一种路向是在原来认识论文论的基础上,对其中过于简单片面以及被庸俗化了的一些基本理论命题进行纠偏与拓展。比如,以往的理论是直接套用哲学“反映论”原理来说明阐释文学现象,把文学看成和其他意识形态一样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只不过是用形象的方式反映生活。在新时期之初的相当一段时间里,理论家们既不满意于用这种一般反映论来说明文学,同时也并不抛弃反映论原理,而是顺此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到艺术审美特性的层面,提出“审美反映论”的命题,并着力深入探讨文学审美反映的特殊规律,其中尤其注重文学主体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理想在在审美反映中的作用,这应当说是一种深化。与此相联系,对于文学反映生活以及文学的功用,也从过去主要关注政治生活的层面,拓展到更为广阔的社会现实、社会心理、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对于审美反映中的主客体关系,也从过去的偏于强调客体即社会生活的决定性制约作用,转化为充分重视主体因素如“情思”的作用(在此过程中,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原理及心理图式同化理论曾被广泛用来修补传统的反映论或认识论的文学观念);此外,关于文学的社会性、阶级性与创作个性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思想、情感与艺术的关系等等,过去文论系统中几乎所有重要的理论命题,都被提出来重新加以探讨、修正、纠偏和深化,从而形成更为辩证一些的认识。这种努力的取向,是要打破僵化,克服片面与局限,但未必要解构整个认识论的文论体系。第二种路向是避开原来认识论文论系统,另辟蹊径,探索构建别种文论系统。当然,这种探索的前提,也许是深感到认识论文论的局限性,不是进行一些局部的修补所能完善起来的,并且,如此丰富复杂的文艺现象,也不是一种理论(尤其是象认识论文论这样)所能完全解释得了的,因此有必要、也完全有可能从别的角度别种途径来探寻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