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全解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检测题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教材全解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检测题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教材全解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检测题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教材全解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检测题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教材全解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检测题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下)(人教实验版)(天津专用) 第五单元检测题 (90分钟 100分)一、(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羸(li)弱 帐篷(peng) 砭(bin)骨 诘(j)难B.告罄(qng) 虫豸(z) 阴霾(mi) 笼(lng)罩C.山巅(din) 脐(j)带 真谛(d) 凛冽(li)D.拽(zhui)拉 悚(sng)然 毋(w)宁 吞噬(sh)2.下列词语的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风轮 拆散 诀别 苦心孤诣B.尘封 傲然 树杈 满不在乎C.挨揍 委屈 分辨 形影不离D.花蒂 惊呀 无端 无可挽回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光盘”行动是一家民间组织发起的公益活动,意在发扬人人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B.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道路绿化问题,在集中开展园林绿化专项整治活动中得到了解决。C.青年人应当把自己的梦想与民族的梦想紧密相连,刻苦学习,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为中国梦的实现而贡献力量。D.在旅游旺季到来之际,我市推广并通过了“天天都是旅游日”的惠民休闲旅游政策。4.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爱心是 ,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 ,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 ,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 ,使心灵枯萎的人受到情感的滋润。 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 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一场洒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 一片冬日的暖阳A. B. C. D.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农机补贴、家电下乡等惠农政策对促进消费拉动内需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B.广大球迷期盼的NBA季后赛终于拉开了帷幕,精彩的比赛让球迷们大饱眼福。C.他非常勇敢地搭救了那个女孩子,真是火中取栗啊!D.中国海军首批护航编队在浩瀚无垠的大海上航行124个昼夜,圆满地完成了护航任务。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甲】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出自淮南子)【乙】刑天至此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出自山海经海外西经)【注】刑天:炎帝近臣。帝:黄帝。干戚:干,盾牌(风神盾);戚,大斧。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与颛顼争为帝 乳为目 B.故日月星辰移焉 故时有物外之趣 C.地维绝 群响毕绝 D.怒而触不周之山 葬之常羊之山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故水潦尘埃归焉 潦:积水 B.怒而触不周之山 触:碰、撞 C.操干戚以舞 操:拿着,握在手里 D.地不满东南 满:溢满8.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怒而触不周之山 A.怒而触不周之山 B.怒而触不周之山C.怒而触不周之山 D.怒而触不周之山二、(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9.依照例句,以“亲情”为话题,写一个句子。(6分)例句:美,是蓝天上的一朵白云,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仿句:亲情,是 ,是 。三、(本大题共9小题,共23分)(一)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0分)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死神正在悄悄地走来,就在这样的时刻,斯科特海军上校回想起了与自己有关的一切。因为只有在这种从未被人声冲破过的极度寂静之中,他才会悲壮地意识到自己对祖国、对全人类的亲密情谊。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斯科特海军上校在他行将死去的时刻,用冻僵的手指给他所爱的一切人写了书信。 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记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记到他的手指完全冻住,笔从僵硬的手中滑下来为止。他希望以后会有人在他的尸体旁发现这些能证明他和英国民族勇气的日记,正是这种希望使他能用超人的毅力把日记写到最后一刻。最后一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画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住在基地木板屋里的伙伴们等待了好几个星期,起初充满信心,接着有点忧虑,最后终于愈来愈不安。他们曾两次派出营救队去接应,但是恶劣的天气又把他们挡了回来。一直到南极的春天到来之际,10月29日,一支探险队才出发,至少要去找到那几位英雄的尸体。11月12日,他们到达那个帐篷,发现英雄们的尸体已冻僵在睡袋里,死去的斯科特还像亲兄弟似的搂着威尔逊。他们找到了那些书信和文件,并且为那几个悲惨死去的英雄们垒了一个石墓。在堆满白雪的墓顶上竖着一个简陋的黑色十字架。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10.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选段的大意。(2分) 11.选文中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人们对这几位英雄的敬重。试分别找出来。(3分) 12.如何理解最后一段的深刻含义?(2分) 13.有人认为斯科特一行的所为并无多大意义,甚至觉得他们是为了“寻找刺激”,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3分)同执着前行漫漫人生路,我们会遇到各种考验、各种磨难,而获得成功和实现梦想需要我们的坚持。坚定梦想,同执着前行,照亮前方的路。同执着前行,照亮求学之路。学习是一个持续坚持的过程,“活到老学到老”,学习需要坚持和耐心。谢觉哉云:“万事从来贵有恒。”明初文学家宋濂为了学习知识,不顾路途的遥远,去百里之外的地方向前辈请教。烈日挡不住他,风雨阻止不了他,斥责打骂也无法使他退却。他心中只想着学习,执着于对知识的渴求,便感觉不到什么是苦什么是累。漫漫求学路,宋濂在艰苦的条件下,勤奋学习,孜孜不倦,最终成为明代著名的大学士。同执着前行,照亮事业成功之路。凡成大器者,必有志。只有心中有梦想,为了梦想执着前行,才会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巴尔扎克曾说:“经历磨难,而仍旧坚持下去,才是奋斗者的本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继承父亲遗志:“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他潜心修史,遭受宫刑之辱后也不改其志,忍辱负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翻阅着前人记载的史料,“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将其整理成生动活泼的文字。十三载春秋,桌上的灯花燃了又落,落了又燃,若没有他的执着坚持,怎会有史记两千余年经久不衰的传奇?然而,仍有许多人在经历磨难考验时不能够执着前行,荷兰画家梵高,其在世时没有人理解他的作品,懂他的艺术。在世人的冷眼嘲讽下,他没有执着投入艺术创作,而是选择用自杀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假若他能向着自己的艺术执着前行,他将会给世人留下更多更好的作品。可是他没有这样做,他放弃了执着,留给后人,也留给自己一个永远的遗憾。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那么,这放弃与坚持之间,我们该如何抉择呢?我想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但我们应该看到在各个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们,无不是在求索路上不畏艰辛执着前行的勇士。他们的成功告诉我们:只有克服一切阻力,与执着同行,才能在前进的路上勇往直前,一路高歌。让我们沿着成功者的足迹前行,向成功的大门迈进!(选自作文通讯2015年第5期,有改动)1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选文的中心论点。(2分)_15.选文第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_16.简要分析选文第段的论证思路。(3分)_17.选出不适合充当本文道理论据的一项()(2分)A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B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C个人如果做事没有恒心,他是任何事也做不成功的。牛顿D不要轻易放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钱学森18.成功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你认为,除了“执着”,还有什么因素决定了一个人的成功,答出一点并阐述其对成功的重要意义。(50字左右)(3分)_四、(本大题共1小题,共7分)19.综合性学习。(7分) 材料一:中新社西安2月20日电(边峰 冽玮)西安一网名“踏雪”的29岁资深女驴友独自穿越秦岭山脉主峰太白山时失去联系,整整“失踪”了21天,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于2011年2月19日奇迹般生还。有知情者称,“踏雪”此次穿越携装备达26.7公斤,为给装备留下空间,她没有携带手机,因而在进山后便与外界失去联系。 材料二:据悉,2010年10月,户县某医院医生王某携一双儿女赴位于秦岭北麓、距西安74公里的朱雀森林公园登山,因迷路发生意外,儿女均在山上死亡,王某被人营救。 (1)某校七年级(5)班学生就此展开讨论,以小明为代表的一方认为现在的人不应该探险:因为探险消耗了许多时间,浪费了许多钱财,搞不好还可能会丧失生命,如材料二中王某的一双儿女均死在山上,这就更不值得了。以小涛为代表的一方则认为应该去探险,如果你是这方的一员,请阐述理由。(不少于50字)(4分) (2)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探险时应该注意些什么?(3分) 五、(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20.以“探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体裁不限,字数不少于500,要尽量写得生动,有意思。 七年级语文(下)(人教实验版)(天津专用) 第五单元检测题参考答案1.D(A项“诘难”的“诘”应读ji;B项“虫豸”的“豸”应读zh;C项“脐带”的“脐”应读q。)2.D(D项“呀”应为“讶”。)3.C(A项搭配不当,“习惯”应改为“传统”;B项滥用介词,缺少主语,应删去“针对”;D项语序不当,应改为“通过并推广”。)4.A(“冬日的暖阳”与“人间的温暖”相搭配,“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与“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相搭配;“夜空里的歌谣”与“心灵的慰藉”相搭配;“甘霖”与“滋润”相搭配。)5.C(“火中取栗”指偷取炉中烤熟的栗子。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用在句中不合语境。)6.B(B项均表原因,意为“因此”。)7.D(D项中“满”指填满,“不满”即没填满,引申为塌陷。)8.D(“不周之山”是一个整体,不能断开。)9.示例:(亲情,是)春天里的一缕和风,(是)夏天里的一片绿荫(只要比喻恰当,句式相同即可)10.斯科特写下遗嘱及人们悼念牺牲的英雄。(段一写了斯科特回忆过往生活,段二写斯科特写下遗愿,段三写探险队找到遇难伙伴,最后两段是对遇难者精神的歌颂。)11.“垒了一个石墓十字架”“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人们纷纷用自己的方式来悼念英雄,表达自己的敬重之情,将原句抄写下来即可。)12.英雄们虽然失败了,但精神却是伟大的。(英雄们在同命运的搏斗中,将生命看得很轻,将精神看得很重,这原本就是一种伟大精神,即使他们牺牲了,这种精神也永远存在。)13.这是一种对科学的献身精神。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神,人类才走出封闭的家园,认识了美丽的地球。(正确理解斯科特等人牺牲的价值,根据理解谈出自己的看法。)14.人生中,经历磨难、考验时,我们要执着坚持才能获得成功(或“实现梦想”)。(答“坚定梦想,同执着前行,照亮前方的路”得1分)选文的题目是“同执着前行”,文章一开始便亮出了作者的观点:漫漫人生路,我们会遇到各种考验、各种磨难,而获得成功和实现梦想需要我们的坚持。文章结尾发出号召:让我们沿着成功者的足迹前行,向成功的大门迈进!综合开头与结尾,不难发现,文章的中心论点应是:人生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考验与磨难,我们要执着坚持,这样才会获得成功(实现理想)。15.事例论证,列举了宋濂克服重重困难,执着坚持,勤奋求学,终有所成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同执着前行,照亮求学之路”的分论点,进而证明中心论点。(这段话用概括的语言叙述了宋濂克服重重困难,执着坚持,勤奋求学,终有所成的故事,属于事例论证。列举这个事例,意在论证本段“同执着前行,照亮求学之路”这一分论点,同时也是为了证明中心论点。)16.首先提出“同执着前行,照亮事业成功之路”的观点,接着引用巴尔扎克的名言进行道理论证,然后从正面列举了司马迁虽受宫刑却仍执着坚持、不改其志,终于完成史记的事例;从反面列举了梵高遇世人嘲讽时没有执着坚持,用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的事例,两相对比,论证了观点。(两个事例概括不全,该点不得分)(这两段文字,具体论证了第段第一句话“同执着前行,照亮事业成功之路”这一观点。在提出观点后,先进行了简要的阐释,接着引用巴尔扎克“经历磨难,而仍旧坚持下去,才是奋斗者的本色”的名言作为道理论据,继而从正面举司马迁历尽磨难不改其志著史记的例子加以论证。第段用“然而”一转,转入反面论证。这两段采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论证了观点。)17.BB项,“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句话是强调积累的重要性的,而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要执着坚持才能获得成功(实现理想)”,所以B项不能作为本文的道理论据,其他三项中的语句都可以。18(示例)理想理想是奋斗的原动力,是我们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它像一束灯光,指引我们前行;它像一面旗帜,引领我们奋进;它更像是前行途中的加油站,每当你累了、倦了、想要放弃了的时候,想到它就会觉得浑身充满力量。没有理想就不能成就奋斗的人生!(此题为开放性题目,答案不唯一,符合要求即可。首先要答出决定成功的一个因素,如“理想”“勤奋”“方法”等,然后扣住这一点,运用优美的语言简要阐述其对成功的重要意义即可。)19.(1)示例:我认为,探险不但会将人的勇气和品格激发出来,增加自信和创意,更重要的是,探一点险,才能让我们真正知道自己的极限并多一次成长的机会,从而更加珍惜生命。(2)示例:根据出行时间、目标地的概况、气象资料、道路情况、行进路线等携带必需的装备,如衣物、药品、食物等。注意保持通讯工具畅通,随时向留守人员或家人报告行踪,储备应急电量直至活动结束。天黑后,切忌行走溪谷或陌生路线。登山队伍不可拉得太长,经常保持前后呼应;至少2人同行,避免单独行动,落单最容易发生意外。(1)是否应该探险,是否值得,要从一定的角度来看,陈说理由能站稳脚跟即可。(2)从两则材料中导致意外事件的原因来进行逆向思维,从材料一可推知,从材料二可推知。20.思路点拨:要写以“探险”为话题的作文可找来你最喜欢的人物的有关材料,细心读读,用他们的乐观、勇敢、挑战等精神再一次洗礼自己的心灵,反思自己生活中的浮躁、懦弱,你可以用夹叙夹议的方式,把英雄故事和你的生活经历、感受相结合来写,这样就是一篇读后感。但是要想把读后感写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避免空洞的议论,这就需要你抓住“感点”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往往感受最深的地方不是空泛的品质精神,它可以是一些细节动作、心理、眼神、微笑,或是一个小小的事件。在你读书时,不妨把感动你的细节画下来,然后生发开去写,你就会发现你已经融入到探险家的生命世界里了。 可是,也许在被这些探险家的精神感动的同时,你在想:我们今天还有没有必要探险?有些探险是不是金钱的浪费和生命的虚掷?被探之处在留下人类足迹的同时,是不是也从陆地、海洋到太空留下了灰尘和垃圾,危害人类?是啊,探险也是一把双刃剑,你可以从相反方面出发,引资料说道理,就一方面或多方面发表自己的观点。你也可以掩卷,把心中澎湃的感情用诗意的笔触抒发出来。你可以运用那些有鲜明地域特征的事物作为你寄托感情的形象。比如:罗布泊里的白沙、千年的树根,珠穆朗玛峰尖上的闪闪星光在这些事物里融汇你的感情,把抽象的精神赞美具体化了,才会让人感觉到真实,打动自己,打动别人。 探险类的作文确实难写,但是险处多变幻,你不妨也作一次精神的探险,那也许正是你展示才情的好机会呢。例文:深沟探险 今天是元宵佳节,我和爸爸妈妈回到了老家山西浮山县看望奶奶。那里地处黄土高坡,满眼看到的尽是一道道的沟壑。明明只是一道道深沟,为什么却偏起名叫浮山呢?在片刻的疑惑之后我恍然明白:奶奶家已身处浮山的最高处,几乎已在山顶,四面望去岂非就只见山沟不见山了。奶奶家的门前是一片很宽阔的场地,场地的外沿就是沟的边了。那里长满了酸枣树和高大的荆棘。站在边上可以看到下面一层楼那么深的地方是一大片平地,现在上面已荒芜,长满了荆棘杂草。听奶奶说以前那下面是窑洞,也住着人家呢。因为有下面这大片的平地,所以看不到沟下面是什么样。妈妈说从前面有小路可以下去的,我赶快请求爸爸妈妈带我下去探险。爸爸因为山路太陡,找借口说是太累了,实际上还不是因为胆怯不敢下去。就是因为他我们才没拍上山时的照片!探险开始!山路又窄又陡,因为害怕,我的腿开始发抖了。妈妈给我讲了个小故事:庄子带他的一群学生过河,他先熄灭了灯笼,然后对大家说:“你们握着我的手过桥。”等他们慢慢拉着手都过了桥后,庄子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