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病变.ppt_第1页
子宫内膜癌病变.ppt_第2页
子宫内膜癌病变.ppt_第3页
子宫内膜癌病变.ppt_第4页
子宫内膜癌病变.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子宫内膜癌前病变,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病理科 彭文明,3,内 容 引言 定义 研究进展 临床表现 高危因素 大体、组织细胞学特征及诊断 鉴别诊断 临床治疗,4,引 言 子宫内膜从非肿瘤性增生演变为肿瘤恶性增生(癌)过程,在形态学上是没有截然界限的连续普系。 多年来,由于对子宫内膜增生的分类命名和对癌前病变的诊断标准不统一,有时将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 当前关注的焦点集中到内膜癌前病变与高分化癌的鉴别诊断上,因此提高对子宫内膜癌前病变的认识是临床病理工作者的责任。,5,定 义 近年来,对子宫内膜癌和癌前病变(前驱病变)的组织形态学、病因因素、临床表现、生物学行为、遗传学的研究、认识上有了相对的一致,将子宫内膜癌分为两大类: I 型内膜癌(内膜样癌)约占75%,激素依赖性 II型内膜癌(浆液性癌)10%,非激素依赖性,6,内膜样癌 PR,7,浆液性 P53,8,因此 I 型癌癌前病变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过长 II型癌癌前期病变子宫内膜上皮内癌 Endometrial intraepithelial carcinoma,EIC,9,研究进展 回顾性研究: 对内膜癌患者先前有刮宫内膜的分析。结论: 内膜腺囊样(单纯性)增生过长腺 瘤型(复杂性)增生过长不典型增生过长原位癌。认为距离癌发生越近、其组织形态越复杂,间隔时间越短。,10,前瞻性研究: 对组织学上诊断为增生的病人,经过随访最终行子宫切除术,确定增生与癌的关系。 例如Kurman(1985)组(170例)的研究,随访1-26.7年,发现单纯性1%、复杂性3%、单纯性有非典型细胞8%、复杂性有非典型细胞29%,发展为癌。,11,并行性研究: 通过观察内膜癌的周围内膜增生的变化,评估增生与癌同时存在的机率。 研究表明:不是所有的增生过长都是癌前病变,发展为癌者多集中于那些不典型增生的病例。,12,各学者研究子宫内膜增生症进展到癌的结果:,(参照女性生殖道病理学),13,多数学者提出了增生过长子宫内膜与癌前病变是“两个疾病”的概念。支持子宫内膜增生中存在两种独立生物学疾病的证据来源于多种研究结果:包括 增生进展到癌:约30%左右的细胞学 非典型性增生过长的妇女进展为癌,而无非典型增生进展为癌则微不足道。,14,形态学:单纯性/复杂性增生,上皮细胞核类似正常周期增生中晚期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非典型增生细胞形态与高分化癌的关系更密切。 形态测量法:应用一致的体视学和细胞核分辨参数(例如,腺上皮细胞体积、表面密度、核的长轴、面积、周长)。认为有非典型增生的细胞倾销于与癌类似。,15,孕激素受体和孕酮治疗(包括免疫组化等研究)发现无非典型增生病变中孕激素受体(PR)浓度高,细胞有非典型增生的孕激素受体比正常子宫内膜低,但比浸润性癌高。大多数接受孕酮治疗的无非典型增生的子宫内膜增生妇女(65个标本中的80%)显示向非增生性分泌子宫内膜转化,最后出现腺萎缩。而有非典型增生的妇女对孕酮治疗无效。,16,克隆分析:应用PCR方法对非随机X染色体失活进行分析,提示了非典型增生与癌是单克隆性病变,单纯性和复杂性增生是多克隆病变。 微卫星不隐定性(发现DNA修复缺陷,复制错误)见于非典型性增生,但不见于单纯性/复杂性增生。,17,WHO/ISGP(1994) 子宫内膜增生 单纯性 复杂性 非典型性子宫内膜增生 单纯性 复杂性,18,另外近几年内,Soslow,et al(2000)提出“非浸润性子宫内膜浆液性癌”Ambros et al(2019)提出“子宫内膜上皮内癌,EIC”,Zhens et al(2019)提出“子宫表面癌”根据他们提出来的定义,这些名称都是指无子宫内膜间质、脉管、肌层浸润的同一病变。目前认为是子宫内膜(II型)浆液性癌的前期病变。,19,临床表现 多见于绝经期或绝经后,少数为年龄较轻的妇女,异常的阴道出血或月经过长,或绝经后不规则阴道出血。孕酮治疗效果不好,即使最初治疗有反应,治疗终止后易复发。绝经后的妇女应有的阴道萎缩可以不见,B超发现内膜增厚,有增生且不规则。,20,高危因素 目前认(郭燕云:2019)长期无孕激素拮抗雌激素刺激,可能是主要发病原因。 无排卵,持续雌激素刺激,无孕酮对抗长期内膜处于增生状态。 不孕,尤其不排卵的不孕。 肥胖,尤其是绝经后的肥胖。称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为内膜癌的三联征。 晚绝经者。 多囊卵巢综合征。 卵巢肿瘤(颗粒细胞瘤等)。 外源性雌激素的作用(长期雌激素替代治疗)。,21,大体、组织细胞形态学 和诊断,22,复杂性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23,单纯性增生子宫内膜,24,组织学主要表现腺上皮细胞的非典型性,而腺形结构和间质的改变因复杂/单纯性不同而表现不同。,25,26,27,腺上皮细胞特点: 胞质丰富,致密,微嗜酸或嗜双色,纤毛细胞改变, 核多形,大小不同, 核深染,核染色质粗块,也可以核空泡状,导致核淡染, 核膜增厚, 核仁显著,且不规则, 核分裂活性不等。,28,诊断要点,29,续上表,(参照女性生殖道病理学),30,31,32,33,34,EIC的组织学诊断特点: 有两种结构类型(扁平型、微乳头型)好发于老年内膜息肉。 扁平上皮内癌:表面上皮或腺上皮含恶性上皮细胞通常为1-2层;多层的上皮内癌,可多达5层,恶性细胞位于腺上皮表面或仅有稀小萎缩腺的致密子宫内膜间质上,恶性细胞延伸到萎缩的腺体,部分或完全替代腺上皮。,35,微乳头上皮内癌:微乳头形成1-2mm突起,有细纤维血管轴,乳头被覆浆液性恶性细胞或礼花样细胞簇,类似浆液性乳头状癌。 细胞极向消失(细胞多角形,鞋钉状,胞质红染,核大,核仁清晰,核分裂易见。 累及腺体,似乳腺派杰氏病样 免疫组化,P53(+)、ER()、PR(),36,37,38,39,40,41,42,鉴别诊断,单纯性非典型增生与单纯性增生,43,单纯性非典型增生,单纯性增生,44,鉴别诊断 复杂性非典型增生过长与复杂性增生过长子宫内膜鉴别,(参照妇产科诊断病理学),45,复杂性非典型增生,复杂性增生,46,47,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与高分化内膜样癌的鉴别:,特点 典型增生 高分化内膜样腺癌 细胞核: 外形 不规则 不规则 大小 增大、大小不一 增大,大小不一 核仁 大、不规则 大、不规则、针状不等 胞浆 多少不一、嗜酸性 少、淡染,无定形 腺体结构: 内衬上皮 复层,极向消失 极向消失 外形 不规则、分枝复杂 不规则、分枝复杂 上皮簇形成、搭桥偶有 融合、筛状多见、共壁 腺壁内腺,但不构成筛状 大小 不等 不等 间质 : 少、挤压 少、有浸润,(参照妇产科诊断病理学),48,49,50,51,52,53,54,55,非典型增生过长子宫内膜 与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鉴别,56,57,58,59,EIC的鉴别诊断: 1)与子宫内膜化生病变的鉴别:嗜酸性细胞化生、乳头状合体细胞,但EIC实性血管轴心乳头,P53、Ki-67可以阳性。 2)与透明细胞癌鉴别:当EIC似鞋钉状细胞为主时可能类似透明细胞癌,但EIC无透明细胞和透明细胞腺癌的特殊结构。,60,61,62,临床治疗 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的治疗应根据病人的年龄大小、病变的程度以及是否有生育的愿望来决定。 原则:无非典型性增生可以用孕激素治疗,有非典型性增生需要子宫切除术。为什么要切除子宫,其原因在于: 1)非典型增生进展为癌; 2)刮宫诊断为非典型增生可能意味着子宫已经存在浸润癌; 3)孕激素对任何年龄妇女的单纯性/复杂性增生是有效治疗,而对非典型增生治疗,即使有效,也是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