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肺压的认识PPT课件.ppt_第1页
跨肺压的认识PPT课件.ppt_第2页
跨肺压的认识PPT课件.ppt_第3页
跨肺压的认识PPT课件.ppt_第4页
跨肺压的认识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于跨肺压一点认识,1,肺通气的动力,气体进出肺是由大气和肺泡气之间存在着压力差的缘故,此压力差产生于肺的张缩所引起的肺容积的变化 肺的张缩是由胸廓的扩大和缩小所引起 胸廓的扩大和缩小又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所引起 呼吸运动是肺通气的原动力,2,肺通气原理,气体进入肺取决于两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一是推动气体流动的动力;一是阻止其流动的阻力。前者必须克服后者,方能实现肺通气。,3,肺内压,肺内压是指肺泡内的压力。 在呼吸暂停、声带开放、呼吸道畅通时,肺内压与大气压相等。 吸气之初,肺容积增大,肺内压暂进下降,低于大气压,空气在此压差推动下进入肺泡,随着肺内气体逐渐增加,肺内压也逐渐升高,至吸气末,肺内压已升高到和大气压相等,气流也就停止。 呼气之初,肺容积减小,肺内压暂时升高并超过大气压,肺内气体便流出肺,使肺内气体逐渐减少,肺内压逐渐下降,至呼气末,肺内压又降到和大气压相等。,4,肺内压,在呼吸过程中正是由于肺内压的周期性交替升降,造成肺内压和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这一压力差成为推动气体进出肺的直接动力。,5,肺内压,6,胸膜腔内压,胸膜腔的密闭性和两层胸膜间浆液分子的内聚力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胸膜腔内压为负压 有两种力通过胸膜脏层作用于胸膜腔:一是肺内压,使肺泡扩张;一是肺的弹性回缩力,使肺泡缩小。因此,胸膜腔内的压力实际上是这两种方向相反的力的代数和,即: 胸膜腔内压=肺内压-肺弹性回缩力 在吸气末和呼气末,肺内压等于大气压,因而 胸膜腔内压=大气压-肺弹性回缩力 若以1个大气压为0位标准,则 胸膜腔内压= -肺弹性回缩力,7,定义,跨肺压是肺泡压与胸膜腔内压之差 是使肺扩张和收缩的力量,跨肺压 = 肺泡压胸腔内压,8,定义,控制通气 胸廓顺应性正常 平台压跨肺压,9,10,定义,自主呼吸 平台压跨肺压,11,气胸,12,腹腔高压症,13,咳嗽,14,机械通气患者有部分自主呼吸,15,ARDS患者,16,测量,目前,跨肺压的测定主要是通过食道压完成。 因为食道是一个被动组织,除了吞咽活动,不产生自主运动,通过放置食道压力管在食道中下三分之一,便可测量到相邻胸膜腔的压力,17,测量,但是食道压可以准确反映胸腔内压需要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测定的食道气囊压力可以准确反映食道压 食道的跨壁压为零 食道没有受到心脏或者其它胸腔组织的压迫 食道周围的纵隔压力等同于胸腔内压,18,19,20,应用,尽管跨肺压滴定PEEP为个体化治疗带来了希望,但仍有些问题在临床实践中需予以注意,主要是体位以及ARDS肺组织不均一性对食道压的影响 很多学者认为,用食道压和跨肺压的变化值来代替绝对值,可以消除这种误差,21,应用,Washko等对直立位健康人群进行食道压的监测,发现食道压能准确反映胸腔内压,但是对于ARDS患者,大多处于半卧位,食道压会受来自心脏、纵膈等器官的压迫,仰卧位比直立位增高约2-9 cmH20,从而导致监测到的食道压大于直立位的压力,22,应用,ARDS肺组织表现出明显的不均一性,导致了胸膜腔压力自非重力依赖区到重力依赖区呈现出一定的压力梯度。而食道压仅仅能反映中部肺组织对应的胸腔内压,所以会导致高估了非重力依赖区胸腔内压,低估了重力依赖区的胸腔内压,23,应用,患者存在自主呼吸或胸壁异常时应监测跨肺压 虽然食管压监测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易受体位和非均质性的干扰,不能追踪呼气末容积等,但食管压监测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有助于设定有效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