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论文-以创新思路架构高职高专发展战略 .doc_第1页
职业教育论文-以创新思路架构高职高专发展战略 .doc_第2页
职业教育论文-以创新思路架构高职高专发展战略 .doc_第3页
职业教育论文-以创新思路架构高职高专发展战略 .doc_第4页
职业教育论文-以创新思路架构高职高专发展战略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教育论文-以创新思路架构高职高专发展战略伴随着体制改革和规模的扩大,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也极大地促进了高职高专教育的兴旺发达,使高职高专在整个高等教育中的比重越来越大。面对良好的发展态势,高职教育仍然存在着许多错综复杂的外部和内部困难:投入不足仍然严重限制着办学条件的改善;一大批由中专学校或成人高校或民办高校转制的高职学校,需要尽快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按高职教育规律办学;尽快制定和采取有利于高职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使高职在经费筹措、办学自主权、招生就业等方面更具特色。面对存在的问题和激烈的市场竞争,高职院校要转变教育观念,克服浮躁心态,确定出明确的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框架,安下心来集中全力抓教学质量,在办学特色上做好文章。一、以思想观念改革为先导,抓住专业教学改革不放松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规模发展很快,但在教学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搞不好,将直接影响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制定今后高职高专的发展战略,必须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强化教学质量,通过改革来形成高职高专的办学特色、教学特色和专业特色。要办出特色,必须创新教育思想观念,树立现代教育的意识。一是人才培养的国际意识。这种意识在中国即将进入WTO时显得尤为迫切。摆在高职教育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人才培养工作必须从国际太平台上来整体考虑,借鉴和研究世界上其它国家的经验。同时,要考虑中国进入WTO后,教育市场将可能开放,国外教育机构到中国来办学或变相办学给高职教育带来的冲击和竞争。二是终身教育意识。终身教育理念被很多教育专家称作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理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上将不断出现许多新的技术岗位,同时有不少岗位将消失,原有技术领域里面的技术含量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履行传统的工业,这些都导致了学科本身的改造。终身教育已不再是高等教育的很好补充,而是改造整个教育体系的思想武器。因此现在考虑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在终身教育的平台上改造过去很窄的教育。三是教育的现代意识。教育现代意识最重要的就是教育思想现代化,特别需要强调的道德是素质教育。不要在形式上作文章,应切实把素质教育的重点放到内化上。必须强化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把学习能力培养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其实是综合化趋势,在对待课程体系上要有综合化的理念,不要固守过去学科性的思维逻辑来看待当前的科技发展和科学体系的整合。第三是高度重视网络条件下,从思想观念到教学组织、课程体系给高职教育的巨大冲击作用。四是质量和特色意识。加强质量意识要树立发展性的多样化的质量观,不能用原来的观念来衡量现在的高职教育。由于数量的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到了大众化教育阶段,不同类型、层次的高等学校质量观念应该有差异。如用同一质量观来要求所有学校,不仅办不到,同时在我们眼中看到的只能是问题和差距。要突出强调没有特色的质量不是高质量,怎样通过改革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教学特色和专业特色,是高职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当前,高职教育必须以专业教学改革为龙头,推进整个高职高专教育改革工作。教育体制改革后,行业部门与学校脱钩了,从管理体制来说,这是一个进步。但要搞好高职教育的专业建设,还必须加强行业、企业对教育的支持指导作用。如果没有行业、企业的参与,很难使高职高专专业建设形成特色。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专业既是学校进行教育的基本点、载体,同时又是社会需求的反映,是社会需求和学校实际教学工作的结合点,抓住这个结合点,就能够有力地推动教学改革,使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各高职高专学校在抓教学改革中,必须集中力量认真抓好一、两个专业的改革,这是学校办出自己特色和优势的一种重要实践。专业教改的核心是人才培养模式,这个模式应该是技术应用型模式,而非学术型模式;应该是和社会紧密结合的一种模式,体现出行业或地方的特色,不应是全国一律的。我们所鼓励的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其本身还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而不应建立在某一种偶然的、短暂存在的外部力量上。专业建设一要有鲜明的行业背景,要有有效的产学结合作为支撑;二要强调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性;三要改变唯知识质量观,树立技术应用能力质量观,这是深化高职高专改革的一个关口,也是世界其它国家高职教育非常成功的一条基本经验。二、积极建立国家资格框架,规范劳动就业市场发达国家高职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在劳动就业方面有强有力的国家资格框架。这个框架不但约束高等学校,也约束就业市场。如在澳大利亚要做一个汽车修理店的老板必须有三级以上的汽车维修证书;再如澳大利亚每年大学毕业生到TAFE学院学习的人数是TAFE毕业后到大学继续学习人数的8倍。它的内在机制是什么呢?就是国家的劳动就业资格框架。无论大学本科还是研究生毕业,没有这种证书就不能就业。反思我国,人才培养工作与就业市场存在着严重的脱节。高等学校长期以来比较多地在教育领域里面讨论问题,但是职业教育是教育和社会的双元问题,单纯靠教育领域难以解决问题。如前些年依法治国提出来时,我们培养一大批法律工作的专科人才,而在分配工作时,那些部门一个也不要,因为岗位已满,也就是说光有教育为社会服务的愿望,而没有社会支持也不能很好地发挥教育的作用。最近有关教育部门和建设行业管理部门进行了沟通,双方将聘请行业专家制定项目经理专业与物业管理专业这两个岗位必须的岗位职能和职责,制订等级证书,然后由建设部根据这一要求约束劳动力市场,规定拿到这样一个资格证书后才能够担任项目经理和物业管理人员。教育部门按照提出的要求结合高职高专自身的规律来组织教学。学生参加相应的考试,合格可得到证书,这样就可能进入良性循环。与劳动部门接触,目的是解决好就业关口问题,这有利于高职高专教育的健康发展。我们可以这样设想:成立一个专业类的咨询组织,请行业的有识之士参加,由他们提出专业类的要求,再组织一个专业的教学委员会,主要是学校的同志,吸收部分行业的人士参加,使行业提出的要求体现在教学计划当中,把岗位的要求与教学有机地组织起来。我认为,再过两年,毕业生的就业高潮到来,不预先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就会生乱子。从这些情况来看,大学生就业已经从卖方市场转入到买方市场,中国的学历社会今天将进入新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光有学历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必须同时重视证书和学历两个方面。三、高职教育在办学过程中要克服躁心理,眼睛向下最近一些年,有些专科学校升格成了本科学校,不少专科学校和职业技术学院利用各种途径和本科学校联办一些本科专业,专升本教育也越来越多地得到了推广。在毕业生就业市场方面,专科就业难的问题仍然相当突出。一方面,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对技术人才的要求层次也有所提高,在这样的态势面前,很多学校逐步地把眼光往上看,都想去升本科。专科教育必须克服浮躁心理,眼睛向下,扎扎实实地认真抓好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我们做过很多次社会调查,发现社会舆论和社会的实际状况之间存在很大反差,包括经济十分发达地区在内,大量需要的还是在第一线的实际劳动工作者。如在许多企业生产实际中,新进的高层次人才还要再专门进行岗位培训。如果我们所有职业技术学院眼光都是往上盯,恐怕就会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另一方面就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理论方面以够用为度,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能力的培养。对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来说,还是把当前的三年制、两年制的高职高专教育认真地办好,办出特色。当然,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我们已探索在本科阶段培养技术应用性的人才问题。四、加快高职高专教育发展战略研究高职高专教育走了一段曲折的发展道路,高职大军的形成也不过几年的时间,但已经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在21世纪刚开始时,我们有必要把高职教育发展战略问题的研究作为一个重要任务抓紧抓好。实际上,职业教育是不限于学历教育的。现在我们的兴奋点、研究的中心都是学历段的职业教育问题。在学历教育中,较多地注重研究技术性人才的培养问题,对于操作的技艺性问题的研究虽然提出来了,但是研究得不够。因此,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和专科教育的概念应建立在终生教育的基础之上,并进一步扩展。比如说,我们高职培养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其中存在这么几个部分:一个部分是我们原来所说的技术工程师系列人才,它对技术要求比较高;第二部分是高级技艺型的人才,它对操作技艺方面的要求更高,尤其是一些高科技岗位的操作工人。再扩展一点,我们高等职业教育是否可以定位在高中阶段以后的职业教育和岗位培训,如大量的下岗工人的培训。关于立交桥的设计问题。现在立交桥谈论得非常热,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搞清楚,首先是立交桥应该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它是建立在教育系统本身呢,还是应当建立在整个社会的基础上?如果我们把立交桥仅仅作为教育系统内部的一种行为,最终还是个独木桥,这个独木桥还是奔本科奔研究生那个方向去的。如果我们建立在整个社会之上,使教育本身成为学校内部和社会交互的一种学习过程。如果按照现在有些观点,直升、再直升、再直升,就没必要办那么多层次的学校,直接办个研究生院算了。作为职业教育来说,它的主要目标还是就业,立交桥应该用继续教育、终生教育的理念来构建。其次是往上走的立交桥应该有利于各自的办学类型,有利于办出自己的特色。现在的专升本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复教育。如果我们能够在现有的专科层次上面去升本科,这种本科是它原有教育类型的一种延伸,对受教育者来说才能确实得到提高。第三是我们应该从更广的视野或更广的范围来研究中国的高职高专教育长期存在的一种不稳定现象:办学条件好了就要升,中专要升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要升本科,这样一种思维逻辑,是不符合教育本身内在的规律,不利于教育事业发展的。按照这种逻辑就永远不会有好的职业技术学院,也不会有好的中等专科学校。现在这种专升本,从某种意义上说妨碍了高职高专教学改革,为了能够上本科,基础课不敢作较大变化。如有些专科学校的数学教师认为:数学教学的内容还得考虑专科生毕业后考研究生的问题。如果考虑这些问题,那教学确实没法改,因为读研究生与就业两个目标是完全不同的。学生一进来就要上本科,他怎么肯把自己的基础课减少呢?必须制定切实政策使好学校安于现在层次办出特色。第四是定位和投入。现在很多省市培养一个本科生拨款是5100元,培养一个专科生大概是4700元,一个高职生是3100元,但实际状况是如果培养一个合格的高职高专毕业生,单位的投入密度林比本科生还要大。这样的一种投资理念,是不是能够适应或者促进教育本身的发展呢?应该如何确定高职学生的培养成本呢?第五是社区学院的建设问题。由于经济体制改革以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