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骨关节损伤.ppt_第1页
下肢骨关节损伤.ppt_第2页
下肢骨关节损伤.ppt_第3页
下肢骨关节损伤.ppt_第4页
下肢骨关节损伤.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下肢骨关节损伤,髋关节脱位,主要内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股骨干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颈骨折,胫腓骨干骨折,胫骨平台骨折,髌 骨 骨 折,膝关节韧带损伤,踝 部 骨 折,踝 部 扭 伤,髋关节脱位,一、脱位机制 病人处于屈膝及髋关节屈曲内收,股骨轻度内旋,当膝部受到暴力时,股骨头即从髋关节囊后下部薄弱区脱出。,二、分类 按有无合并骨折分为以下五型 1、单纯性髋关节后脱位,无骨折,或只有小片骨折,2、髋臼后缘有单块大骨折片,3、 髋臼后缘有粉碎性骨折,骨折块可大可小,4 、髋臼缘及壁亦有骨折,5、合并有股骨头骨折,三、临床表现 1、外伤史 2、症状 :明显疼痛 3、体征: 视:髋关节呈屈曲、内收、内旋位 触:臀部可摸到脱出的股骨头大粗隆明显上移 动:髋关节不活动,被动活动疼痛加剧 量:患肢短缩 合并症:坐骨神经挫伤表现 4、 X线检查 了解脱位情况及是否合并骨折,四、治疗 1、第1型 复位 固定 功能锻炼,2、第2-5型 切开复位、内固定,髋关节后脱位,一、脱位机制 1、髋关节处于外展位,膝关节屈曲位 2 、股骨外展、外旋位,二、分类 前脱位可分成闭孔下、髂骨下与耻骨下脱位。,三、临床表现与诊断 1、有强大暴力所致外伤史 2、患肢呈外展.外旋.和屈曲畸形,根据典型的畸形表现,不难区分前脱位和后脱位。 、腹股沟处肿胀,可以摸到股骨头 、线摄片可以了解脱位方向,四、治疗 、复位 、固定和功能锻炼,髋关节前脱位,一、脱位机制 髋关节中心脱位伴有髋臼骨折。来自侧方的暴力,直接打击在股骨粗隆区,可以使股骨头水平状移位动,穿过髋臼内侧壁而进入骨盆腔。如果受伤时下肢轻度内收位,则股骨头乡后方移动,产生髋臼后部骨折。如下肢处于轻度外展与外旋,则股骨头向上方移动,产生髋臼爆破性粉碎性骨折,此时髋臼地各个区域都有毁损。,二、分类 髋关节中心脱位可分成下列各型: 、第型 单纯性髋臼内侧壁骨折(耻骨部分),股骨头脱出于骨盆腔内可轻可重。,、第型 后壁有骨折(坐骨部分),股骨头后方脱出可有可无。,、第3型 髋臼顶部有骨折(髂骨部分),、第4型爆破性骨折, 髋臼全部受累。,三、临床表现与诊断 、强大暴力外伤史。一般为交通事故,或自高空坠下。 、后腹膜间隙内出血甚多,可以出现出血性休克。 、伤处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大腿上段外侧方往往有大血肿;肢体缩短情况取于股骨头内陷的程度。 、合并有腹部内脏损伤的并不少见。 、X线检查可以了解伤情,CT检查可以对髋臼骨折有三维概念的了解。,四、治疗 髋关节中心脱位可以有低血容量性休克及合并有腹部内脏损伤,必须及时处理。 、第一型的治疗 骨牵引复位。最好在大粗隆下方,钻入粗大螺丝钉,经股骨颈至股骨头内,作侧方的牵引。,、第型的治疗 损伤髋臼损毁严重,治疗比较困难。一般主张作切开复位与合适的内固定。,第型病例,髋臼损毁严重,往往会发生创伤性骨关节炎,必要时可施行关节融合术或全髋置换术。,股骨颈骨折,解剖概要,股骨颈骨折多数发生在中、老年,与骨质酥松导致的骨质量下降有关。当早轻微暴力则可发生轻微骨折。多数情况下是在走路滑倒时,身体发生扭转着地,间接暴力传导至股骨颈发生骨折。在青少年,发生股骨颈骨折较少,常需较大暴力才会引起,且不稳定型多见。,1、按骨折线部位分类 ()股骨头下骨折 () 经股骨颈骨折 ()股骨颈基底骨折,2、 按x线表现分类 ()内收骨折 ()外展骨折,3.按移位程度分类 ()不完全骨折 ()完全骨折:骨折线贯穿骨股颈,骨结构完全破坏。此类骨折又可分为:无移位的完全骨折;部分移位的完全骨折;完全移位的完全骨折。,1、病史:中老年人有摔倒受伤历史 2、症状:髋部疼痛,不能站立和行走。 3、体征: (1)视:患肢出现外旋畸形,一般在45。_60。之间。 (2)触:可出现局部压痛及轴向叩击痛。 (3)动:下肢活动受限。,临床表现,(4)量:肢体测量可出现患肢短缩。Bryant三角、Nelaton线。 4、辅助检查:X线拍片检查可明确骨折的部位、类型、移位情况。,临床表现,非手术疗法 无明显移位的骨折,外展型或嵌入型等稳定型骨折,年龄过大,全身情况差,或合并有严重心、肺、肾、肝等功能障碍者,选择非手术方法治疗。,治疗,手术疗法 1. 手术指征 ()内收型骨折和有移位的骨折,由于难以用手法复位、牵引复位等发法使其变成稳定骨折,应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 ()65岁以上老年人的股骨头下型骨折,由于股骨头的血循环以严重破坏,头的坏死发生率很高,再加上病人的全身情况不允许长期卧床,应采用手术方法治疗。,治疗,(3)青少年的股骨颈骨折应尽量达到解剖复位,也应采用手术方法治疗。 (4)由于早期误诊、漏诊,或治疗发法不当,导致股骨颈陈旧骨折不愈合,影响功能的畸形愈合,股骨头缺血坏死,或合并髋关节骨关节炎,应采用手术方法治疗。,2. 手术方法 ()闭合复位内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3.术后处理 手术后,骨折段增强了稳定性,经过23周卧床休息后,即可在床上起坐,活动膝、踝关节。6周后扶双拐下地不负重行走。骨愈合后可弃拐负重行走。对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或全髋关节置换术者可在术后1周开始下地活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上段上外侧为大转子,下内侧为小转子。在大转子、小转子及转子间均为松质骨。转子间处于股骨干与股骨颈地交界处,是承受剪式应力最大的部位。由于力线分布的特殊性,在股骨颈、干连接的内后方,形成致密的纵行骨板,称为股骨矩。板状面稍呈弧形,沿小转子的前外侧垂直向上,上极与股骨颈后侧骨皮质融合,下极与小转子下方的股骨干后内侧骨皮质融合,前缘与股骨上段前内侧骨皮质相连,后缘在股骨上段后外侧相连。股骨矩的存在决定了转子间骨折的稳定性。,解剖概要,转子间骨折可因间接暴力或直接暴力作用引起。在跌倒时,身体发生旋转,在过度外展或内收位着地;或跌倒时,侧方倒地,大转子直接撞击,均可发生转子间骨折。转子间是骨囊性病变的好发部位之一,因此也可发生病理性骨折。,病因与分类,骨折后股骨矩的完整性未受到破坏,为稳定性骨折;股骨矩不完整,为不稳定性骨折。转子间骨折有多种分类方法。,病因与分类,1、外伤史 2、症状:转子区出现疼痛 3、体征: (1)视:肿胀,瘀斑,下肢外旋畸形明显 (2)触:转子间压痛,有轴向叩击痛 (3)动:下肢不能活动。 (4)量:下肢缩短。 4、X线拍片可明确骨折的类型及移位。,临床表现,1. 非手术治疗 对稳定性骨折,采用胫骨结节或股骨髁上外展位骨牵引 2. 手术治疗 对于不稳定骨折,或手法复位失败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治疗,股骨干骨折,解剖概要,(一)直接暴力 横骨折或粉碎骨折 (二)间接暴力 高处骨折,机器绞伤、 斜形、螺旋 (三)青枝骨折 儿童的骨皮质柔韧,病因与分类,分类 上1/3骨折 中1/3骨折 下1/3骨折,病因与分类,上1/3骨折 近折段受髂腰肌、臀中肌、 臀小肌和髋关节外旋诸肌的牵拉而屈曲、外旋、外展。,病因与分类,中1/3骨折 主要是按暴力的方向而成角,远折段又因内收肌的牵拉而向外成角。,病因与分类,下1/3骨折 远折段受腓肠肌的牵拉而向后倾斜,可能损伤(压迫或刺激)月国动脉,病因与分类,1、外伤史 2、症状:患肢剧烈疼痛 3、体征: (1)视:肿胀,局部畸形,肢体异常扭曲 (2)触:局部压痛,完全骨折可有骨擦音 (3)动:反常活动 (4)量:患肢缩短 (5) 并发症的检查 4、线检查证实和明确骨折的部位、类型以及移位情况。,临床表现,非手术治疗 牵引复位 骨牵引 ,治疗,皮牵引 三岁以内的儿童,治疗,手术治疗 、髓内钉 、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解剖概要,半月板损伤四个因素 .膝关节的半屈 .内收外展 .挤压 .旋转,病因与发病机理,1.大多数病人有膝扭伤史。 2.伤后膝关节有剧痛,不能自动伸直。关节肿胀,有时有积血。天后肿胀渐退,关节逐渐恢复功能,但始终感到关节不稳定,关节线上有压痛。 3.少数病人有关节交锁, 活动时可听到“咔嗒“声后,关节于是能伸直。 4.急性期往往不易明确诊断,待急性期过后,再作进一步检查,就能明确诊断. 5. 膝关节间隙处的压痛是半月板损伤的重要依据。,临床表现,6.常用的试验,临床表现,7.关节空气造影,碘溶液造影, 或空气碘溶液对比造影都是有效的辅助诊断方法。,临床表现,8.超声波检查 简单有效, 但其准确性与操作者的解剖知识和经验关系较大。 9.线检查 排除膝关节其他损伤和疼痛。,临床表现,.关节镜 不但发现半月板、韧带、关节软骨等病变,也可进行活组织检查和关节内手术,如半月板部分摘除术。,临床表现,.保守治疗 急性半月板损伤时,上石膏托适当限制膝部活动。局部中医外敷消肿止痛。有关节积血,抽除积血加压包扎。膝关节疼痛减轻后股四头肌功能锻炼。 .半月板撕裂部分摘除术 防止发生创伤性关节炎。 .关节镜进行撕裂部分摘除术 是近年来骨科领域一项重大进展。创伤小,术后病人恢复快,可早期起床活动,膝部不留切口。符合膝关节生理状态。,治疗,胫骨平台骨折,解剖概要,根据暴力不同平台骨折可分六型 .单纯外髁劈裂骨折,病因与分类,.劈裂加凹陷骨折,病因与分类,.单纯中央凹陷骨折,病因与分类,.内侧平台骨折,病因与分类,.单纯双髁骨折或倒形骨折,病因与分类,. 胫骨平台骨折同时伴有胫骨干骺端和骨干骨折,病因与分类,.单纯外髁劈裂骨折,治疗,.劈裂加凹陷骨折,治疗,.单纯中央凹陷骨折 .内侧平台骨折,治疗,.单纯双髁骨折或倒形骨折,治疗,. 胫骨平台骨折同时伴有胫骨干骺端和骨干骨折,治疗,胫腓骨干骨折,解剖概要,.直接暴力 可引起横骨折、 短斜骨折或粉碎骨折,特点:两骨折往往均在同一水平,容易发生开放性骨折。,病因与分类,.间接暴力,病因与分类,局部疼痛、肿胀和畸形较明显, 表现成角和重叠移位。 合并症: 腓总神经损伤 胫前,胫后动脉损伤 骨筋膜室综合症,临床表现,1、保守治疗 闭合手法复位;骨牵引,治疗,2、切开复位 内固定 外固定架,治疗,髌 骨 骨 折,解剖概要,病因与分类,1、外伤史 2、症状:局部疼痛 3、体征 (1)视:膝前方肿胀,瘀斑 (2)触:髌骨前方压痛,受伤早期可扪到骨 折分离出现的凹陷,及压髌骨疼痛 加重。由于关节内积血,可出现浮 髌试验阳性。 (3)动:膝关节不能活动。,临床表现,4、膝关节的正、侧位x线片可明确骨折的部位。类型及移位程度,是选择治疗方法的重要依据。,临床表现,无移位的髌骨骨折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超过0.5cm的分离应手术治疗,采用切开复位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钢丝捆扎固定,治疗,髌骨下极切除,用钢丝缝和重建髌韧带;髌骨切除重建髌韧带,治疗,膝关节韧带损伤,解剖概要,内侧副韧带损伤 外侧副韧带损伤,损伤机制及病理变化,前交叉韧带损伤 后交叉韧带损伤,损伤机制及病理变化,都有外伤史。以青少年多见,男性多于女性;以运动员多见。受伤时有时可听到韧带断裂的响声,很快便因剧烈疼痛而不能再继续运动和工作。膝关节处出现肿胀、压痛、积液(血),膝部痉暖,患者不敢活动膝部,膝关节处于强迫体位。或伸直,或屈曲。膝关节侧副韧带的断裂处有明显的压痛点,有时还会摸到蜷缩的韧带断端。,临床表现,侧方应力试验 在急性期做侧方应力试验是很疼痛的,可以等待数天或于痛点通电局部麻醉后方可进行操作。在膝关节完全伸直位与屈伸20度30度的位置下作被动膝内翻与膝外翻动作,并与对侧做比较。如有疼痛或膝关节内翻外翻角度超出正常范围并有弹跳感时,提示有侧副韧带扭伤或断裂。,临床表现,抽屉试验,临床表现,轴移试验 本试验用来检查前交叉韧带断裂出现的膝关节不稳定。,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与关节镜检查,临床表现,内侧副韧带损伤 内侧副韧带损伤或部分性断裂(深层)可以保守 治疗。 外侧副韧带损伤 外侧副韧带损伤者应立即手术修补。 前交叉韧带损伤 目前主张在关节镜下作韧带缝合术。 后交叉韧带损伤 对断裂的后交叉韧带是否要缝合以往有争论,目前 的意见偏向于在关节镜下早期修复。,治疗,踝 部 骨 折,解剖概要,病因与分类,型内翻内收型 型 外翻外展型 内翻外旋型 型外翻外旋型,型内翻内收型,病因与分类,型分为两个亚型 (1)外翻外展型 (2)内翻外旋型,病因与分类,型外翻外旋型,病因与分类,踝部受伤后,局部肿张明显,瘀斑,出现内翻或外翻畸型,活动障碍。检查可在骨折处扪到局限性压痛。踝关节正位、侧位x线拍片可明确骨折的部位、类型、移位方向。对敌性骨折,需检查腓骨全长,若局部有压痛,应补充照x线片以明确高位骨折的诊断。,临床表现,治疗的原则是在充分认识损伤特点的基础上,以恢复踝关节的结构及稳定性为原则,灵活选择治疗方案。无移位的和无镜下关节分离的单纯内踝或外踝骨折,在踝关节内翻(内踝骨折时)或外翻(外踝骨折时)位石膏固定,治疗,手法复位难以成功,即使复位成功也难以能维持韧带张力,应切开复位,松质骨螺钉内固定或可吸收螺钉固定。胫腓下关节分离常在内外踝损伤时出现,应首先手术修复内、外侧副韧带,复位固定骨折,才能使胫腓下关节稳定。为防止术后不稳定,在进行韧带修复、固定骨折的同时,用螺钉固定胫腓下关节,石膏固定68周。,治疗,治疗,踝 部 扭 伤,踝部扭伤,解剖概要,在下台阶时或在高低不平的路上行走,踝关节处于跖屈位,遭受内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