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生长周期、需肥、缺素及病虫害防治.ppt_第1页
大豆生长周期、需肥、缺素及病虫害防治.ppt_第2页
大豆生长周期、需肥、缺素及病虫害防治.ppt_第3页
大豆生长周期、需肥、缺素及病虫害防治.ppt_第4页
大豆生长周期、需肥、缺素及病虫害防治.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 豆,湖南中科农业有限公司,部门:生产技术中心 演讲人:罗卫军,大 豆,大 豆,大豆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其种子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还含有氨基酸、脂肪酸和维生素,这些物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并很容易为人体吸收利用。可以说,大豆是改善人们物质生活,提高现代食品质量的重要物质。 大豆种子在5厘米土层日平均温度达到1012时开始播种,中低海拔地区3月底至4月初为适宜播种期,生长周期大概100天。,大豆介绍,大豆营养价值,大豆种植期,大 豆,大豆介绍,大豆种植方式,大豆亩产量,穴播,行距27厘米33厘米,穴距17厘米20厘米,每穴播三四粒种子,浅播薄盖(盖三四厘米厚)。 栽植密度应根据品种特性及水肥条件而定,早熟品种每667平方米栽3万株4万株、中熟品种栽 2.5万株3.5万株、迟熟品种栽2万株左右。亩产量150到300kg。,大 豆,大豆生育时期,大豆的一生要经历种子萌发、出苗、幼苗生长、分枝、开花、结荚、鼓粒、成熟等过程。可分为6个生育时期。,1、种子萌发和出苗期 胚根首先从胚珠珠孔伸出,当胚根伸长到与种子等长时称发芽。胚轴伸长,种皮脱落,子叶随下胚轴伸长露出土面,当子叶展开时称出苗。条件适宜,播种后46d即可出苗。田间半数以上子叶出土即为出苗期。 2、幼苗期 从出苗到花芽分化前为幼苗期。幼苗期大约2025d,占整个生育期的l5,这一时期是长根期;应注意蹲苗,加强田间管理,达到苗全、苗匀、苗壮,为丰产打下基础。,大 豆,大豆生育时期,3、花芽分化期 从花芽开始分化到始花为花芽分化期,也是分枝期。一般约经2530d。花芽开始分化,植株进入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并进时期。 4、开花结荚期 从始花到终花为开花期,从软而小的豆荚出现到幼荚形成为结荚期,出于大豆开花与结荚是并进的,所以这两个时期通称开花结荚期。开花结荚期是大豆生育最旺盛的时期,是需要水分和养料最多的时期,同时需要充足的光照。,大 豆,大豆生育时期,5、鼓粒期 从豆英内豆粒开始膨大起,直到最大的体积和重量时止称鼓粒期。鼓粒期约3040d。鼓粒期是大豆种子形成的重要时期,此时大豆生育是否正常将决定每英粒数的多少、粒重的高低和种子化学成 分。 6、成熟期 叶片受黄脱路,豆粒脱水,呈现品种固有性状,这时种子含水己降至15以下,直到摇动植株时英内有轻微响声,即为成熟期。 此时应当降低土壤水分,加速种子和植株变干,便于及时收获,同时防止肥水过多造成贪青晚熟,影响及时收获和倒茬。,大 豆,大豆需肥特性,大豆是需肥较多的作物,因为形成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物质需要大量的营养元素,尤其是氮、磷、钾。一般认为,每生产100Kg大豆,需吸收氮(N)5.37.2Kg,磷(P2O5)11.8Kg,钾(K2O)1.34.0Kg。 由于大豆根部生有根瘤,能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素可供给大豆生长发育所需,因此,大豆生长所需的氮素并不完全需要根系从土壤中吸收,而仅需吸收1/3的氮素,其余的2/3则由根瘤菌固氮来满足大豆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为获得大豆高产,应重视大豆施肥。,大 豆,大豆施肥技巧,1、基肥 施基肥是大豆高产的基础,尤其是春播大豆,生育期较长。基肥应该包括全部有机肥、磷肥及部分氮肥,缺钾地块应施用钾肥。有机肥充足,可满足大豆对多种元素需要,尤其是钾及微量元素。有机肥每亩用量为2-3方 2、种肥 种肥要满足于苗期对养分的需要。由于苗期根少根小,对养分吸收能力弱,应供应足够的养分。种肥以速效性磷肥为主,配合少量微肥及氮肥。地力高的地块可不施氮肥;磷肥每亩用普钙1020 Kg,开沟施于种子附近;微肥可采用钼酸铵拌种。为促进大豆根瘤菌的形成,提高根瘤数量,早固氮多固氮,可采用根瘤菌剂拌种,每亩用根瘤菌剂 200250g,增产效果显著。,大 豆,3、追肥 在施足基肥与种肥的情况下,一般大豆苗期不需要追肥。开花结荚期,由于植株生长旺盛,需要大量养分,此时为满足大豆生长发育的需要,增花保荚,提高大豆产量,应在此期追施适量氮肥,一般每亩用尿素510 Kg 另外,可在花荚期页面喷施1-3%的过磷酸钙或0.15%的钼酸铵溶液,或0.10.15%的硼酸溶液375750 Kg/hm2,可改善大豆品质并促进大豆早熟。 4、微量元素肥的施用方法 大豆施微肥最好是在播种时以种衣剂的方法施用,这种方法比较经济。如果在苗期发现缺微量元素时,则应采叶面喷洒(又叫根外追肥)的方法。,大豆施肥技巧,大 豆,大豆缺素及防治,大豆正常生育需要对氮、磷、钾养分要求较多,其次为钙、硫、镁和微量元素钼、硼、锰等。自分枝期起,对氮的吸收与积累随着植株的增长而逐步增加,鼓粒期达到最大;磷的吸收高峰在分枝期-结荚期,幼苗到开花期吸磷量不大,但对全生育期的影响很大。生育前期吸钾较多,结荚后吸钾达到高峰。,大 豆,大豆缺素及防治缺氮,缺氮:大豆全生育期需氮量比相同产量的禾谷类多4-5倍。大豆缺氮植株生长矮小,分枝少,叶色淡呈浅绿或黄绿,色泽均一,尤其是基部叶片先黄。,大 豆,大豆缺素及防治缺磷,缺磷:大豆缺磷时,开花后叶片出现棕色斑点,种子小。严重时茎和叶片均呈暗红色,根瘤发育差。,大 豆,大豆缺素及防治缺钾,缺钾:大豆容易缺钾,5-6片叶时即出现症状。中下位叶缘据失绿变黄呈“金镶边”状。老叶脉组织突出皱缩边缘反卷,叶柄变褐色。结荚稀,秕荚秕粒多。,大 豆,大豆缺素及防治缺钙,缺钙:大豆缺钙时新叶不伸展,老叶灰白色斑点。叶脉棕色,叶柄柔软下垂。根暗褐色脆弱,呈粘稠状,叶柄与叶片交接处呈暗褐色,严重时茎顶卷曲呈钩状枯死。,大 豆,大豆缺素及防治缺镁,缺镁症状第一对真叶即现,成株中下部叶先褪淡,后呈橘黄或橙色,但叶脉保持绿色,叶脉间叶肉常微凸而使叶片起皱。,大 豆,大豆缺素及防治缺锌,缺锌:大豆缺锌时生长缓慢,叶脉间变黄,叶片呈柠檬黄色出现褪色斑点,逐渐扩大并连成坏死斑块,继而坏死组织脱落。,大 豆,大豆缺素及防治缺锌、钼,缺硼:大豆缺硼进顶芽停止生长下卷,成株矮小萎缩,叶脉间失绿,叶尖下弯,老叶粗糙增厚,主根尖端死亡,侧根多而短,根瘤发育不良。开花后脱落多,荚少,多畸形。 缺钼:叶片厚而皱,叶色发淡,并出现许多细小的灰褐色斑点,叶片边缘向上卷曲,呈杯状,而且根上的根瘤数量少,根瘤也小,生长发育不良。,大 豆,大豆缺素防治,施用底肥:底肥最好用农家肥,在播种前整地时施用,一般每亩农家肥3-4方,或饼肥40-50公斤。施肥原则以磷肥为主,氮肥为辅,每亩施15公斤三元复合肥或大豆专用肥25公斤,随整地播种时施用。 生育期追肥:生育期追肥应掌握的原则是:生育前期施磷增花,后期施氮增粒。大豆初花前5天左右要重施一次追肥,每亩可施尿素5公斤,磷酸氢二铵10-15公斤,氯化钾10公斤,追施方法以结合中耕开沟条施为宜。对于无法施用底肥的田地,应在苗期及早追肥。在大豆开花后依靠自身固氮能力已不能满足其快速生长发育的需求,且大豆对磷敏感,所以在作物生育后期要进行追肥和叶面喷肥,亩用尿素0.5公斤,磷酸二氢钾150克加钼酸铵25克、硼砂75克加水50公斤混合喷洒,提高大豆开花结荚率。,大 豆,大豆缺素及防治,微量元素防治 微量元素拌种:用钼酸铵、硼砂拌种,每公斤种子用钼酸铵3克,硼砂2克兑热水0.1公斤使其溶化,待晾凉后与种子拌和播种,可促使根瘤发育良好。 喷施叶面肥:施用中科一号叶面肥,每亩约100克,配30-50Kg水。,大 豆,大豆病虫害防治,大豆炭疽病,症状 从苗期至成熟期均可发病。主要为害茎及荚,也为害叶片或叶柄。苗期子叶染病出现黑褐色病斑,边缘略浅,病斑扩展后常出现开裂或凹陷;病斑可从子叶扩展到幼茎上,致病部以上枯死。,大 豆,大豆病虫害防治,大豆炭疽病,防治方法 (1)清洁田园:上茬收获后,及时清除田中的病残体;深翻土壤,加速病残体的腐烂分解;及时去除病枝、病叶、病株,并带出田外烧毁,病穴施药或生石灰; (2)选用抗病、包衣的种子,选用种子重量0.4%的多菌灵或福美双拌种; (3)地膜覆盖栽培,可防治土中病菌危害地上部植株; (4)75%达科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者50%达科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施。,大 豆,大豆病虫害防治,大豆根腐病,随着大豆种植面积的扩大和重、迎茬地块增多,大豆主产区大豆根腐病呈逐年加重趋势。大豆根腐病的症状表现在以下方面: (1)是种子腐烂:受害种子变软,不能萌发,且表面生有白色霉层。 (2)是种子萌发后腐烂:幼芽变褐并畸形,最后枯死腐烂; (3)是幼苗根腐:在根部产生不规则形浅褐色病斑,凹陷或不凹陷,常环绕根茎在高湿条件下呈水液状,也可产生梭形红褐色或暗褐色大斑、暗褐色条斑,成条状纵向排列或主根和侧根变黑、腐烂。大豆发生根腐病后直接导致大豆植株矮小,茎节数和分枝数减少,根和茎均变细,结荚数和千粒重减少,造成严重减产。,大 豆,大豆病虫害防治,大豆根腐病,大豆根腐病防治方法: (1)合理轮作。因大豆根腐病主要是土壤带菌,与玉米、麻类作物轮作能有效预防大豆根腐病。 (2)及时翻耕,平整细耙,减少田间积水,使土壤质地疏松,透气良好,可减轻根腐病的发生。,大 豆,大豆病虫害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病,大豆胞囊线虫病又称大豆根线虫病、萎黄线虫病。俗称“火龙秧子”,苗期染病,病株子叶和真叶变黄、生育停滞枯萎。被害植株矮小、花芽族生、节间短缩,开花期延迟,不能结荚或结荚少,叶片黄化。重病株花及嫩荚枯萎、整株叶由下向上枯黄似火烧状。根系染病,被寄生主根一侧鼓包或破裂,露出白色亮晶微如面粉粒的胞囊,被害根很少或不结瘤,由于胞囊撑破根皮,根液外渗,致次生土传根病加重或造成根腐。,大 豆,大豆病虫害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病,防治方法: (1)是选用抗病品种。目前生产上已推广有抗线虫和较耐品种。进行有效的农业防治措施,此外要避免连作、重茬,做到合理轮作。 (2)是药剂防治。提倡施用甲基异硫磷水溶性颗粒剂,于播种时撒在沟内,湿土效果好于干土,中性土比碱性土效果好,要求用器械施不可用手施,更不准溶于水后手沾药施。,大 豆,大豆病虫害防治,大豆潜根蝇又称根潜蝇、豆根蛇潜蝇。主要危害大豆幼苗。幼虫潜入大豆幼苗根部皮下蛀食,被害根变褐或纵裂,形成肿瘤,根瘤及侧根减少,根皮腐烂。受害的大豆株矮小,叶黄,受害严重植株枯死。受轻害的植株在7月初幼虫化蛹后,根部伤口愈合可恢复生长,但根瘤较少而小,株矮荚小。成虫取食前以产卵器刺破豆叶组织,然后抵食汁液,大豆叶片呈枯斑状。5月下旬至6月下旬气温高,适宜虫害发生,连作,杂草多以及早播的地块危害重。,大豆潜根蝇,大 豆,大豆病虫害防治,防治方法: (1)是农业防治。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