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气体有限公司事故风险评估报告_第1页
某气体有限公司事故风险评估报告_第2页
某气体有限公司事故风险评估报告_第3页
某气体有限公司事故风险评估报告_第4页
某气体有限公司事故风险评估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某某气体有限公司事故风险评估2016年12月1 总则1.1 编制原则为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基本方针,切实加强公司各类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的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建立健全与盱眙县人民政府、盱眙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盱眙县消防大队、盱眙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相适应的,指挥统一、功能齐全、反应快捷、运转高效的应急体系,及时有效实施应急救援各项措施,控制和减少事故损失,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保证公司正常生产经营秩序,按照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制定本应急预案。1.2 编制依据1.2.1 有关法律法规、文件序号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颁布号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2014第13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主席令2007第69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主席令2008第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主席令2013第4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主席令2011第52号5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2007第493号6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11第591号修订7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2009第549号8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2016年10月1日起实行9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国发(2010)23号10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国务院2006-1-22发布1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88号12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2009第21号13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年版国家安监总局等十五部门公告第15号14其他相关法律法规1.2.2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序号主要技术标准规范颁布号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2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AQ 9007-20113公司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864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 158-20035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146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AQ/T 4208-2010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8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 12158-2006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1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1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 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07 12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 D0001-200913安全标志GB 2894-200814深度冷冻法生产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GB 16912-200816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17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 0004-200918低温液体贮运设备使用安全规则JB 6898-199719其他相关技术标准2生产经营单位基本概况2.1生产经营单位基本信息某某气体有限公司位于江苏某某有限公司厂区内,投资4500万元,利用江苏某某有限公司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废气,建设年产8万吨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项目,项目占地面积约4200m2。公司建构筑物有压缩机房、操作室、二氧化碳储罐区、配电室等建筑。压缩机房位于整个项目的北部,压缩机房的南面4m为原料气初步处理、精制区,原料气精制车间南面8m处为成品二氧化碳储罐区;项目的东西两侧建有配电室、分析室、操作室等。厂区主道路及各分道路宽敞,已经形成消防环行通道。公司东面150m处为淮化硝化装置;南面为淮化办公楼,离办公楼约65m;北为淮化厂区围墙,围墙北面为农田;西为淮化厂区道路,道路宽约10m,道路西面为厂区绿化。项目四周均有围墙与淮化生产区相隔离,项目相对独立。厂区周边100m内无居民点。主要建筑物见表1-1。表1-1 主要建筑物一览表序号名称占地面积(m2)建筑结构火灾等级耐火等级层数1成品二氧化碳储罐区687.8戊类2水泵房36砖混戊类三级13压缩机房765框架戊类三级14原料气精制区495框架戊类三级15冷冻机房120框架乙类三级16高压配电室67.5砖混丙类二级17变压室18砖混丙类三级18低压配电室29.25砖混丙类三级19仪表空气站20.25砖混戊类三级110备用房20.25砖混戊类三级111工具间20.25砖混戊类三级112分析室20.25砖混戊类三级113操作室20.25砖混戊类三级12.2生产经营单位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情况2.2.1物料的主要危险、有害性分析1、根据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年版),二氧化碳压缩的或液化的(序号642,CAS号124-38-9),氨(序号2,CAS号7664-41-7),硫化氢(序号1289,CAS号7783-06-4)属于危险化学品,本项目不涉及剧毒化学品。2、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硫化氢属于甲类火灾危险物质,氨属于乙类火灾危险物质。3、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硫化氢属于甲类易燃气体,氨属于乙类易燃气体。4、根据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45号),本项目不涉及易制毒化学品。5、根据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90号),本项目不涉及监控化学品。6、根据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硫化氢属于高度危害,氨属于轻度危害。7、根据卫生部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2003142号),氨、硫化氢属于高毒化学品。8、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195号)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第二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312号),本项目涉及氨、硫化氢属于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因此,某某气体有限公司使用的物料存在火灾、爆炸、中毒等职业危险、有害特性。这些危险化学品的理化特性具体如下:1、硫化氢化学品中文名:硫化氢(1)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2.1类 易燃气体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本品是强烈的神经毒物,对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急性中毒 接触反应表现为接触后出现眼刺痛、羞明、流泪、结膜充血、咽部灼热感、咳嗽等眼和上呼吸道刺激表现,或有头痛、头晕、乏力、恶心等神经系统症状,脱离接触后在短时间内消失。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急性轻度中毒:出现明显的头痛、头晕、乏力等症状,并出现轻度至中度意识障碍;出现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中度中毒:意识障碍表现为浅至中度昏迷;出现急性支气管肺炎。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重度中毒:意识障碍程度达深昏迷或呈植物状态;肺水肿;多脏器衰竭;猝死。极高浓度(1000mg/m3以上)接触硫化氢时可在数秒钟内突然昏迷,呼吸和心跳骤停,发生闪电型死亡。严重中毒可留有神经、精神后遗症。慢性影响 长期接触低浓度的硫化氢,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燃爆危险: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接触限值:MAC(mg/m3):10PC-TWA(mg/m3):-PC-STEL(mg/m3):-TLV-C(mg/m3):-TLV-TWA(mg/m3):10ppmTLV-STEL(mg/m3):15ppm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无色、有恶臭味的气体。pH值:4.5(1%饱和溶液)熔点():-85.5沸点():-60.7相对密度(水=1):1.54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19饱和蒸气压(kPa):2026.5(25.5)临界温度():100.4临界压力(MPa):9.01辛醇/水分配系数:无资料闪点():-60引燃温度():260爆炸下限(V/V):4.3爆炸上限(V/V):46.0溶解性:溶于水、乙醇。主要用途:用于制造无机硫化物,还用作化学分析如鉴定金属离子。稳定性和反应性稳定性:稳定禁配物:强氧化剂、碱类。避免接触的条件:聚合危害:不聚合分解产物:毒理学资料急性毒性:当高浓度时可引起颈动脉窦的反射作用,使呼吸停止;更高浓度时也可直接麻痹呼吸中枢而立即引起窒息,造成“电击样”中毒死亡。小鼠吸入1000mg/m3,1535min即可引起死亡,吸入2h有10%死亡,吸入5h即100%死亡。LC50:大鼠吸入LC50(mg/m3):618mg/m3,444ppm人吸入LCL0(mg/m3):600ppm/30min刺激性:亚急性与慢性毒性:家兔吸入0.01mg/L,2小时/天,3个月,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改变,气管、支气管粘膜刺激症状,大脑皮层出现病理改变。小鼠长期接触低浓度硫化氢,有小气道损害。2、氨化学品中文名:氨;氨气(液氨)(1)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2.3类 有毒气体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轻度中毒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谵妄、昏迷、休克等。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可并发气胸或纵隔气肿。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有毒作用。燃爆危险: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接触限值:MAC(mg/m3):-PC-TWA(mg/m3):20PC-STEL(mg/m3):30TLV-C(mg/m3):-TLV-TWA(mg/m3):25ppmTLV-STEL(mg/m3):35ppm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pH值:11.7(1%溶液)熔点():-77.7沸点():-33.5相对密度(水=1):0.7(-33)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0.59饱和蒸气压(kPa):506.62(4.7)燃烧热(kJ/mol):316.25临界温度():132.5临界压力(MPa):11.40辛醇/水分配系数:无资料闪点():无资料引燃温度():651爆炸下限(V/V):15爆炸上限(V/V):28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乙醚。主要用途:用作致冷剂及制取铵盐和氮肥。稳定性和反应性稳定性:稳定禁配物:卤素、酰基氯、酸类、氯仿、强氧化剂。避免接触的条件:聚合危害:不聚合分解产物:氮氧化物。(9)毒理学资料急性毒性:大鼠,在3.55.0g/m3的浓度作用1.54h,对生命有危害或引起肺炎,浓度达1421g/m3则迅速引起死亡。LD50:大鼠经口LD50(mg/kg):350TDL0:人经口TDL0:0.15ml/kgLC50:大鼠吸入LC50(mg/m3):1390mg/m3/4h;2000ppm/4h人吸入LCL0(mg/m3):5000ppm/5mim刺激性:家兔经眼:100mg,重度刺激亚急性与慢性毒性:大鼠,20mg/m3,24小时/天,84天,或56小时/天,7个月,出现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血胆碱酯酶活性抑制等。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性:大肠杆菌 1500ppm/3小时。细胞遗传学分析:大鼠吸入19800g/m3/16周。致癌性:大鼠经口给予最低中毒剂量(TDL0)1680mg/kg/24W-C,按照RTECS标准可致胃肠道肿瘤。运输信息危险货物编号:23003UN编号:1005包装类别:类包装包装标志:有毒气体包装方法:钢质气瓶。3、二氧化碳(1)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2.2类 不燃气体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在低浓度时,对呼吸中枢呈兴奋作用, 高浓度时则产生抑制甚至麻痹作用。中毒机制中还兼有缺氧的因素。急性中毒:轻度中毒出现头晕、头痛、疲乏、恶心等,脱离接触后较快恢复。人进入高浓度二氧化碳环境,在几秒钟内迅速昏迷倒下,反射消失、瞳孔扩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呕吐等,更严重者出现呼吸、心跳停止及休克,甚至死亡。慢性影响:经常接触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者,可有头晕、头痛、失眠、易兴奋、无力等神经功能紊乱等。但在生产中是否存在慢性中毒国内外均未见病例报道。环境危害:对大气可造成严重污染。燃爆危险:不燃,无特殊燃爆特性。接触控制/个体防护接触限值:MAC(mg/m3):-PC-TWA(mg/m3):9000PC-STEL(mg/m3):18000TLV-C(mg/m3):-TLV-TWA(mg/m3):5000ppmTLV-STEL(mg/m3):30000ppm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无色无味气体。pH值:无资料熔点():-56.6(527kPa)沸点():-78.5(升华)相对密度(水=1):1.56(-79)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53饱和蒸气压(kPa):1013.25(-39)临界温度():31.3临界压力(MPa):7.39辛醇/水分配系数:无资料闪点():无意义引燃温度():无意义爆炸下限(V/V):无意义爆炸上限(V/V):无意义溶解性:溶于水、烃类、等多数有机溶剂。主要用途:用于制糖工业、制碱工业、制铅白等,也用于冷饮、灭火及有机合成。稳定性和反应性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毒理学资料急性毒性:含11%二氧化碳的低氧(5%),使实验动物于60min内全部死亡,而单纯低氧(5%),仅致1/10动物死亡。大鼠吸入LC50(mg/m3):LCL0:ppm/15m人吸入LCL0(mg/m3):10pph/1m(10%),9pph/5m(9%)人吸入TCL0(mg/m3):2000ppmIDLH:50000ppm运输信息危险货物编号:22019UN编号:1013包装类别:类包装包装标志:不燃气体包装方法:钢质气瓶;安瓿瓶外普通木箱。2.2生产过程的主要危险、有害性分析2.2.1生产工艺过程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1、气体压缩、液化过程的压力较高,可能引发的设备超压,设备破裂,甚至是物理爆炸。 2、生产过程如设备、管道、阀门、输送泵等发生泄露,有限空间内二氧化碳积聚达到一定的浓度,可能引发操作人员的窒息。 3、生产过程使用电加热器对气体进行加热,如操作人员操作不当、疏忽大意或者防护措施不到位,有被高温灼伤的可能。 4、生产过程使用液氨对气体进行降温液化,如操作人员操作不当、疏忽大意或者防护措施不到位,有被低温冻伤的可能。如液氨发生泄露,还可能造成中毒危害。 5、硫化氢中毒、腐蚀硫化氢在逆放过程中,如操作人员操作不当、疏忽大意或者防护措施不到位,可能造成中毒事故;硫化氢遇水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可能对设备造成一定的腐蚀,也可能对操作人员造成化学灼伤。2.2.2生产装置危险、有害因素 某某气体有限公司装置设备方面存在的危险因素有以下几种: 1、焊接缺陷:当设备焊接存在脱焊、虚焊情况下运行时,会引发泄漏、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2、制造问题:设备制造厂家或企业自己制造设备时因制造技术、工艺不过关,从而生产的设备存在质量隐患。产品质量不合格。 3、安全附件不全:设备的安全附件如防护罩、防护栏不全,从而对设备的安全使用构成隐患。 4、密封不严:设备的连接处密封不严,在生产中正压容器会出现介质的泄漏,负压容器会导致空气进入,引起事故。 5、安装不规范:设备因安装不规范而使该设备存在隐患。 6、超期使用:设备在使用期已到后如继续使用,将对生产安全构成隐患。 7、维修保养不当: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因维护、保养不当而导致该设备存在隐患。8、压力容器、安全附件未定期检测,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排除,导致事故发生。2.2.3特种设备的危险有害性分析 1、压力容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二氧化碳储罐、液氨储罐等属压力容器。 (1)由于承压元件或安全保护装置失效,会引起压力容器泄露和破裂。 如果漏出的物质是易燃、易爆、有毒、高温物质,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中毒、高温烫伤、环境污染等。 (2)压力容器因严重超压会引起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的破坏。 2、压力管道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二氧化碳压力管道以及液氨管道属压力管道。主要危险性为管道超压爆炸,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中毒、低温冻伤等,主要原因如下: (1)管道、阀门、填片材质不符合要求,强度不够; (2)管道输送压力过高。 (3)阀门、填片尺寸不合适,密封不严,管道内介质泄漏。 (4)遇点火源引发事故。 (5)管道输送速度太快,因静电导致管内可燃物料燃烧、爆炸。 (6)阀门螺丝因腐蚀或锈损而密封不严造成物料泄漏,引起事故。 3、厂内机动车辆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厂内机动车辆应性能良好、无缺陷,载重量、容量及类型应与用途相适应,其主要有以下危险有害因素: (1)翻倒:超速驾驶,突然刹车;在不合适的路面上行驶等都有可能发生翻车。 (2)超载:超过车辆的最大载荷。 (3)碰撞:与建筑物、管道、堆积物及其它车辆之间发生碰撞。 (4)载物失落:如果装载不合适,会造成载物从叉车上滑落。 (5)火灾或爆炸:电线短路、油管破裂、电池充电时产生氢气等情况下都可能导致火灾或爆炸;运送可燃和有毒气体时也可能引起火灾爆炸和中毒事故。2.2.4 公用工程及辅助系统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供水系统的主要危险性有:建筑地下供排水管网发生泄漏会导致建筑基础破坏;排水管道若无覆盖装置容易导致人员坠跌伤害等;水泵有产生机械伤害、噪声、触电等危害。 2、供电系统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是人员触电,导致触电的原因可能由于操作人员的失误或违规操作、设备的漏电、防护距离的不足以及电器设备无保护接地(接零)或保护失效等;易燃易爆场所若未采用防爆电气系统会导致火灾爆炸危害;电缆线路遭遇腐蚀老化会发生短路引起火灾事故;停电会导致用电设备无法运行,引起一系列事故。 (1)电气火灾爆炸事故 发生电气火灾及爆炸事故,要具有两个条件:一是具有爆炸性气体、粉尘及可燃物质的环境;二是由于电气原因产生的引燃条件。除了第一项是由于生产场所工艺条件和不正常操作状况等造成以外,从电气角度讲,应重点预防由于电气原因产生的引燃条件。 一般来说,产生电气爆炸和火灾的因素分两大方面:间接原因:设备的缺陷、操作失误存在隐患等;直接原因:运行中电流产生的热量与所发生的电弧、电火花等。 生产和储存过程中使用大量的易燃易爆化学品,在生产、贮存场所存在可燃气体环境,应在电气方面采取防止产生引燃因素的措施,防范因电气因素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2)雷电的危害 雷电的危害是多方面的,突出表现在雷电放电时所出现的各种物理效应和作用。 雷电放电产生极高的冲击电压,可击穿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电气设备和线路,造成大规模停电。由于绝缘损坏还会引起短路,导致火灾或爆炸事故。 强大雷电流通过导体时,在极短的时间内转换成大量热能,产生高温而引起火灾、爆炸。电磁感应亦会使导体产生感应电流,会引起局部放热,或发生火花放电。 由于热效应使被雷击物体内部因空气或水分及某些物质分解而出现强大机械压力,使其受到严重破坏或造成爆裂。雷电感应产生静电斥力,电磁力以及冲击气浪也具机械破坏作用。 雷电在架空线路、金属管道上会产生冲击电压,使雷电波迅速传播。若侵入建筑物内,可致配电装置和电气线路绝缘层击穿而短路,引起火灾、爆炸。 防雷装置上的高电压对建筑物的反击作用可引起电气设备绝缘破坏,金属管道烧穿,甚至造成易燃易爆物品着火和爆炸。 雷击电流侵入人体可致人体脑组织及一些主要脏器受到严重伤害而休克或突然死亡。 综上所述,雷电入侵对化工生产装置和贮存装置及建筑物会产生火灾、爆炸事故的严重后果,应当在防雷电方面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3)静电的危害 由于物质的逸出功不同、电阻率不同、介电常数的不同,而在生产、储存过程中也存在紧密接触和迅速分离、附着带电、感应起电、电解起电、压电效应起电、极化起电、喷出带电、飞沫带电等外因影响,在生产、储存过程中可产生工业静电。 静电有如下危害 a. 爆炸和火灾:静电的产生和积累,形成电压很高容易发生放电,出现静电火花,在可燃液体作业场所可能引起火灾、爆炸。 b. 电击:由于静电能量的积累在人体接近时可致电击,虽然在一般情况下因其能量较小不会直接使人致命,但人体可能因电击引起坠落、摔倒等二次事故,电击可使作业人员精神紧张而影响工作。 c. 妨碍生产:某些生产过程,如不消除静电可妨碍生产或降低产品质量,静电还可能引起电子元件误动作致控制失常。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有些工序和操作较容易产生静电。本工程主要是液体、气体作为作业对象,其易产生静电的工序和工作状态有:输送、注入、滴流、过滤、搅拌、吸出、洗涤、取样、飞溅、喷射、摇晃等;气体容易产生静电的工序和工作状态有:喷出、泄漏、排放、管内输送、高压洗涤等。 静电作为引火源导致燃烧爆炸,应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a.有能够产生静电的条件; b.有能积累足够的电荷和产生火花放电电压的条件; c.有能引起火花放电合适的间隙; d.产生的火花有足够的引燃能量; e.在间隙和周围环境中有被引燃的可燃性气体或蒸汽与空气的混合物。 常见液体静电火灾隐患。 a. 液体顶部喷溅。其危险性主要因为低电导率液体喷入易形成带电的雾云,并由于液体在表面上飞溅和撞击将引起更大的静电电荷。同时,由于喷溅更易形成雾滴及爆炸性混合物,危险性加大。 b. 流速过大。液体原料一般来源于桶装或槽车,装卸原料时流速不能有效控制,易导致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c. 可能产生静电危险的设备和管道未采取接地措施。静电接地的作用是散逸静电荷,使带电体上有一条导入大地的道路,防止积累。本工程生产、储存装置都有产生静电及积累可能,应采取可靠接地,可采用静电跨接、直接接地、间接接地等手段。根据有关规范,其接地电阻值应小于1。3、冷冻系统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为由于供冷管道损坏,低温介质泄露,造成操作人员被低温冻伤。液氨泄漏有可能导致人员中毒。 4、空压系统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空压机的转动部位若没有防护装置,可发生卷入、碰撞等机械伤害。 2)储气罐为压力容器,存在超压爆炸的危险。3)空压机运行时噪声较大,对临近作业人员存在噪声危害。5、甲、乙类物质储存场所,电气和电力装置的防爆、隔爆配置不符合规范,设施性能不符合要求,或出现失效和损坏故障,造成电弧、电火花,接触到进入区域空间达到易燃易爆的范围内的气体即会引发爆炸和火灾。场所中的静电接地不符合要求、避雷设施不齐全或不符合要求,也会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6、电气设备的故障还来源于设计配置的容量不足,或功力系统的超荷运行所产生的过热、过电流的破坏,导致设备设施损坏、电缆绝缘破坏,能产生火灾事故,在有粉尘和高温的环境条件下的电气设备,也容易因受污染或破坏造成电气故障引发电气火灾和触电事故。7、停电或电气故障会引发机械转动设备停止运转、系统失去控制;仪表系统失去电源、系统失去连锁,会引起相关的破坏性危险事故的发生。消防公用系统若不能可靠运行,则失去灭火救灾的功能,一旦发生事故,危险得不到控制,就会扩大事故的危险和扩大灾害和损失的程度。2.2.5设备设施检修过程中的危险有害性分析1、生产区域、储存区动火检修,凡是接触涉及到易燃、可燃物料的设备、管道等,因可能残留易燃和可燃物料,检修时违规动火,保护措施不当,可发生火灾和爆炸。2、使用甲醇清洗设备,存在火灾、爆炸、中毒等危险。3、在敷设电缆附近动火检修,可引起电缆火灾。4、在设备检修时,凡是接触涉及到腐蚀性或毒性物质的设备、管道等,因可能残留腐蚀性或毒性物料,存在化学灼伤或中毒的危险。5、在电器设备线路维护和检修过程中,若违规操作或保护措施失效,可发生触电。6、在检修各种转动设备时,如无防护措施或防护装置不完善,可发生碰撞、打击和受剪切、割刺等机械伤害。7、检修需在高处作业时,可发生高处坠落和物体击伤。8、进入储罐等大型容器中检修时,未事前进行清洗、置换,并无人监护,可发生中毒、窒息。2.2.6 选址、周边环境及自然条件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某某气体有限公司位于江苏某某有限公司厂区内,项目东面150m处为淮化硝化装置;南面为淮化办公楼,离办公楼约65m;北为淮化厂区围墙,围墙北面为农田;西为淮化厂区道路,道路宽约10m,道路西面为厂区绿化。项目四周均有围墙与淮化生产区相隔离,项目相对独立。厂区周边100m内无居民点。周边某某的生产装置和建筑与该项目设有足够的安全防护距离,对本项目正常生产影响较小,本项目正常生产对周边建筑及环境也没有大的影响。本项目主要的危险是有毒、窒息性气体泄漏等,如果发生事故,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由于四周安全距离足够,对周边某某的影响较小。 表2-1 周边环境安全间距分析方位周边环境实际距离规范间距结论东某某硝化装置150m50m符合要求南某某办公楼65m50m符合要求西绿化符合要求北农田符合要求 厂区与周边环境的距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关于防火间距的要求。本项目的正常生产对周边没有大的影响,但由于公司固有的爆炸、中毒的危险性,如发生意外则对周边道路等有一定影响。 某某气体有限公司从产品质量及安全生产管理角度考虑,所在地区的气象、气候条件等外界环境和自然因素对公司的生产安全干扰不太明显。 企业所在区域雨水量大,在雨季有可能发生洪涝灾害,使厂区淹水,电器受潮,环境湿度大,并可能引发二次事故。本区域夏季汛期雷暴雨较多、雷暴日28.8d左右,属雷击多发危险区域,建筑物有被雷击的可能性。2.2.7平面布置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该项目占地面积约4200m2,建构筑物有压缩机房、操作室、二氧化碳储罐区、配电室等建筑。压缩机房位于整个项目的北部,压缩机房的南面4m为原料气初步处理、精制区,原料气精制车间南面8m处为成品二氧化碳储罐区;项目的东西两侧建有配电室、分析室、操作室等。厂区主道路及各分道路宽敞,已经形成消防环行通道。厂区整体布局合理,生产区域、装置之间距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中第3.4条、第3.5条、第4.2条关于防火间距的要求。厂区主道路及各分道路宽敞,已经形成消防环行通道。该项目建筑工程已通过网上备案受理系统进行了工程竣工验收消防备案,并根据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该项目未被确定为抽查对象。2.2.8 危险操作岗位、高危储罐分析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09116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目录和调整首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中部分典型工艺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33号)及江苏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关于做好换发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有关工作的通知(苏安监200837号)、关于对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涉及高危工艺实现自动控制情况进行调查的通知(苏安监2008126号)、关于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有关工作的通知(苏安监2008209号)、关于规范化工企业自动控制技术改造工作的意见(苏安监2009109号)的规定,高危工艺包括光气及光气化工艺、电解工艺、氯化工艺、硝化工艺、合成氨工艺、裂解工艺、氟化工艺、加氢工艺、重氮化工艺、氧化工艺、过氧化工艺、胺基化工艺、磺化工艺、聚合工艺、烷基化工艺、新型煤化工工艺、电石生产工艺、偶氮化工艺。高危储罐为涉及剧毒、易燃、易爆化学品的储罐区、库区;构成重大危险源的液化气体、剧毒液体等重点储罐。 本项目不涉及高危工艺,不涉及高危储罐。2.2.9重大危险源辨识 根据某某气体有限公司提供的原料及产品情况,对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将需要辨识的物质列入表2-2。表2-2 重大危险源辨识序号物质名称临界量(t)实际量(t)特别列举物质1氨1062硫化氢5微量 根据标准第一种情况: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危险化学品,即单元内危险物质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第二种情况: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种,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面公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q1/Q1+q2/Q2+qn/Qn1式中q1,q2,qn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t;Q1,Q2,Qn与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生产场所或贮存区的临界量,t。经计算,结果为:6/10=0.61 经辨识,某某气体有限公司年产8万吨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项目不构成重大危险源。但企业仍应将日常管理措施及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报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自觉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指导。同时要总结以往的管理经验,采取针对性措施,落实对危险化学品管理的各项要求。2.2.10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结论 根椐项目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可知,某某气体有限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火灾、爆炸、中毒与窒息、冻伤等危险、有害因素。这些危险有害因素主要存在于生产装置和危险化学品库房,主要风险类型为火灾、爆炸。火灾、爆炸产生的破坏和危害主要是热幅射、冲击波和抛射物造成的二次事故。事故后果主要是对人员造成伤亡,对厂区内的生产装置、建(构)筑物造成破坏。 此外在生产和设备维修检过程中,还存在着电气伤害、车辆伤害、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起重伤害等危险、危害因素。事故后果主要是对人员造成伤亡。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195号)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第二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312号),本项目涉及氨、硫化氢属于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某某气体有限公司使用的危险化学品未构成重大危险源。通过对生产工艺的分析,某某气体有限公司生产工艺不涉及高危工艺;不涉及高危储罐。2.2.11 自动控制系统分析 本项目采用PLC带上位机控制系统,对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进行集中控制、连锁和监视,以实现安全、可靠、准确的生产过程控制。设有连锁安全保护系统,包括: 1、原料气压力指示控制报警; 2、原料气压缩机三段出口回流指示控制报警; 3、精制终充速度控制; 4、精制逆放速度控制; 5、液化器液位显示控制报警; 6、精制系统时间程序控制; 7、液化压力显示控制报警; 8、提纯塔液位显示控制报警; 9、提纯塔操作压力显示控制报警; 10、二氧化碳储罐压力显示控制报警。 以保证装置安全正常运行。2.2.12 爆炸危险特性识别 根据关于转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的通知(苏安监办20144号)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具有爆炸危险性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界定标准的复函(安监总厅管三函20145号),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所涉及的物料(原料、中间产品、副产品、产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该建设项目应当认定为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计管理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376号)第十五条中的“具有爆炸危险性的建设项目”: (一)是爆炸品或本身具有爆炸危险性,或者在遇湿、受热、接触明火、受到摩擦、震动撞击时可发生爆炸; (二)在生产过程中具有爆炸危险性,包括可燃气体、可燃液体泄漏后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情况。 本项目中制冷系统使用的氨属于乙类火灾危险物质,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具有爆炸危险性。本项目不存在粉尘爆炸的危险性。2.3安全生产管理情况 某某气体有限公司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已经采取了比较有效的安全生产措施。 管理措施:某某气体有限公司注重借鉴同类生产工艺中安全操作经验,形成了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目前已建成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形成了从厂长、安全生产主管、车间的安全管理网络。组织对从业人员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制定了生产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编制了“事故应急救援方案”,单位应严格按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定期演练并进一步完善。2.4 现有风险防控措施与应急措施情况2.4.1安全管理方面1、生产主管者必须管安全,各级领导和生产销售管理人员必须重视安全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实现全面安全管理(即全员参加的安全管理,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全天候的安全管理,全方位工作的安全管理)。2、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定,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由有关主管部门对其培训安全生产知识,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3、加强对全体职工经常性安全卫生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操作技能和自我保护意识,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并对危险化学品储存管理人员必须进行专业人员培训,持证上岗。4、作业场所的温度、湿度、采光照明、噪声、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要定期进行检测,要重视作业环境及条件韵改善、做到清洁、文明生产。5、加强动火、以及对设备、电气等检修作业的安全管理。6、根据江苏省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做好防护用品的配备和发放工作。7、建立火灾报警系统,制定救援方案,组织演习,使每个职工都会使用消防器材,有效地扑救初起火灾。8、建立生产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的紧急处理方案和危险物料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定期组织职工演练,提高职工处理突发事故应急处理能力,防患于未然。9、建立防止高温天气、低温天气、水涝、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带来的各种事故预案,做到有备无患。10、建立健全各类安全管理制度和台帐。企业应对照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对已制定的制度针对实际情况逐步完善,尚未制定的尽快制定。2.4.2 工艺技术方面1、投料必须正确计量,严禁多投少投。2、严格按操作工艺操作,严禁违规操作。3、工艺管线的材质要符合要求并使用规范的连接方法。防止静电积累,不准使用橡胶管或塑料管抽料,应使用有金属导线接地的管子。4、危险物料应实施安全控制,所有容器都必须贴位号。工艺过程应为密闭系统,使危险物料在正常操作条件下置于密闭的设备和管道系统中。生产车间不能作为库房堆放原料、产品、空桶,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3.2.10条规定,其储量不宜超过一昼夜的需要量,并且堆放应实行定置管理。5、加强生产装置设备的管理,对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应“三证”齐全,做到: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必须建立其技术档案及其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从事特种设备操作的人员应进行考核、持证上岗。压力容器及其安全附件应按规定进行定期检验和核验。6、装置及系统所使用的承压设备、压力管线,以及各种阀、法兰、盘根必须通过专业监检单位的检测检验,确保设备本体及安装质量。7、在生产过程中应加强对各类阀门的日常检查和维修保养,保证阀门严密不渗不漏,开关灵活。8、为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和监控,生产装置中所配备的各种压力表、流量计、温度计、液位计等仪表必须齐全。并定期由具有检验资质的单位进行检测校验。9、生产过程中,除存在中毒的危险外,还存在着机械伤害、电气伤害的危险。因此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杜绝违章操作,生产中应加强生产设备的维修管理,并对生产过程中常见问题采取对策,作好防患措施。10、对生产装置设备使用期较长的,企业应根据年度大修,有计划地进行更新和改造,以提高设备的本质安全。对已经淘汰的设备装置应更新换代。11、生产装置的供电、供水等公用设施必须加强日常管理,确保满足正常生产和事故状态下的要求。2.4.3设备方面1、管道、反应釜、计量槽、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等生产设备应按国务院颁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执行。按照国家规定定期检测,检测结果必须备案,不合格部件、设备应及时维修和更换。2、设备、设施上有发生坠落危险的部位,应配置便于人员操作、检查和维修的扶梯、平台、围栏和系挂装置等附属设施。不符合规范的扶梯、平台、围栏应及时更换。3、设备操作人员必须自觉培养爱护设备习惯和风气,使设备经常保持“整齐、清洁、安全”,并做好“三好”(管好、用好、修好),“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障碍)。4、生产中存在有毒、有害物质,在运输、搬运、投料过程中尽量减少人工直接操作,应采取相应的机械工具。如:配备运输车等。2.4.4 生产现场的对策措施1、生产中的原料储存、输送、投放等作业场所,必须保证通风良好,新鲜空气流量应达到为每小时作业环境空气体积的两倍,以保证作业场所的空气流通。作业现场应安装通风设备,并保持良好运转状态。2、操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必须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如工作服、防护眼镜、工作鞋、手套、防毒口罩、护耳罩等。3、企业应对生产现场中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作业环境加强管理,防止跑、冒、滴、漏造成环境污染和中毒、燃烧、爆炸等事故的发生。4、生产车间地面应保持清洁并采取防滑、防腐蚀措施。5、生产车间内的管道、接头、阀门应定期进行检查,发现渗漏,应立即进行检修。6、生产现场为有毒、有害作业场所,应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毒物浓度监测分级。7、生产车间内应设置清洗装置,以备有毒、有害料液溅到操作者身体上或眼里可立即进行冲洗,工作完后用淋浴冲洗。8、操作者身体溅上有毒物料应及时清洗,工人下班后应淋浴,保护职工身体健康。9、职工必须遵守以下规定,并由主管人员检查、监督执行情况:严禁在化学物品区存放食物及饮料;在配料时,必须戴好化学防溅镜和防毒口罩等防护用品;避免皮肤及眼睛与有毒物料等直接接触;绝对不能用手直接与化学品接触。2.4.5 防毒方面的对策措施1、有毒、有害物品的贮存应加强管理,做到帐、卡、物三相符,坚决杜绝有毒、有害物品的流失。2、应将有毒物质的特性、防范措施、急救知识等按期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熟知预防中毒和现场急救、自救等措施。3、有毒作业场所的作业人员应正确穿戴好防护用品,如工作服、防护眼镜、工作靴、手套、防毒口罩或呼吸保护器、连衣帽等。4、有毒作业场所应定期进行毒物浓度监测。5、设备及其管道、阀门、泵要注意定期检查,更换时要仔细认真,防止发生泄漏和破裂。6、有毒作业不应1人操作,应设流动监护人员监视检查。7、有毒作业场所、场地、地面、地沟均应光洁(防止积尘),便于清扫;地沟要保证畅通,防止有毒废水外溢,增设防水、防腐涂层。8、有毒物品的运输如发生翻车、贮存发生大量泄漏等除按相应的应急预案进行处置外,还应按国务院591号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要求进行报告处理。2.4.6 电气方面1、对于生产、加工、处理、转运或贮存过程中,易燃气体、易燃液体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物质、可燃液体、可燃固体等的电力装置、电气设备、电气线路必须符合GB50058-2014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2、安全认证电气设备必须具有国家指定机构的安全认证。3、该项目的涉氨场所用二级防爆电气包括电机开关、控制器、灯具等,更换要达到相应的防爆要求。4、更换的敷设应避开可能受到机械磨损伤、振动、腐蚀以及可能受热的地方,不能避开时,应采取预防措施,如:电气线路在护套或镀锌管子内敷设。5、生产车间和原料库、成品库房所有电气设施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测。检测内容包括低压照明装置、低压变配电装置、电气开关、插座、低压动力装置、电气线路敷设等项目。6、必须完备防触电设施:设置警示牌、安装漏电保护器,对如加热电源、运转设备、电机等电源接头要作隔爆处理,设置安全屏护,明确规定安全距离等。7、制订巡检制度、维修制度,制定电气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8、建立健全用电安全管理制度和用电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执行电气作业票制度。9、做好电气的安全管理工作,带电作业必须经过批准并有专人监护。10、电气维修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