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状况因素预测_第1页
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状况因素预测_第2页
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状况因素预测_第3页
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状况因素预测_第4页
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状况因素预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6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预测一、2006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主要影响因素 1.宏观经济增速存在进一步放缓的可能 交通运输业作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与整体经济的走势关系密切。2005年,在持续的宏观调控下,国民经济增速有所放慢。从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看,固定资产投资仍是GDP增长的最主要动力,出口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投资仍起着主要作用。当前随着中央加强对房地产和固定资产投资的调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逐渐显现出来,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趋势已基本形成。 2006年,从经济增长动力看,人们寄予厚望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将比较有限。在投资、消费、出口这三个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中,投资的贡献应该是呈下降趋势的,出口的贡献最多能够保持现状,估计难以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被政府和人们赋予厚望,个人所得税免税基数的提高、农业税收政策的改革,莫不与此有关。但我们认为,消费需求增长在当前医疗、养老、教育以及收入分配等体制改革尚未完善条件下,短期内将难以有较大突破,且消费增长本身将受到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影响,因此,根据目前国民财富的分布状况,相当一段时期内,消费仍将难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 2.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设想将正式进入实质操作阶段 2004年,在国家发改委的统一部署下,十一五综合交通体系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开始启动。目前,这一规划的总体精神和思路已基本确定下来。根据规划精神,在十一五期间,我国交通领域将重点解决总量不足、结构失衡、体制障碍和缺乏协调等问题和矛盾。 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强调“全社会交通运输的布局合理和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在一些交通短腿领域将增加投资。尽管十五期间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较快,但目前仍存在一些短腿领域,跨区域干线运输通道不足,省际干线公路尚未成网,现有主要铁路干线运输负荷过重,运输能力不适应市场需求,在密度方面,现有的运网密度低,公路密度仅为18.87公里/百平方公里,铁路密度0.75公里/百平方公里。这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存环境改善的要求很不适应。在结构方面,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协调配合、运输设施的统筹规划建设尚未形成有机整体,具有综合功能的综合运输枢纽尚未形成。在运输方式内部,铁路网络结构不尽合理,繁忙线路客货混行严重影响了速度的提高和效率的发挥。民航支线机场相对于干线机场数量明显不足。公路虽然加快了国道主干线建设,但广大农村公路交通条件仍比较落后。港口集装箱及大型散货泊位能力不足,主要港口及重要出海口航道水深严重不足。大中城市路网结构仍不合理,快速交通路网体系尚未形成,交通结构单一,特大城市缺乏快速大容量的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方式。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速铁路还处于起步阶段,高等级公路比重较低,大型集装箱和成品油等专业化码头还很少,整个运输装备的总体技术水平比较低。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正式实施的开局之年,铁路等交通部门的这些短腿行业将面临加快发展的机遇。另外,十一五期间,能源节约问题将凸现其重要性,交通运输行业中具有良好成本控制的企业会脱颖而出。同时,十一五“加快西部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的政策也将有利于经济中心逐步由沿海向内地转移,人流、物流活动范围的扩大将为交通运输干线和枢纽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 3.高油价对运输业的“滞后”效应 高油价给运输企业带来的成本压力是巨大的,也是以至整个宏观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目前的运输企业成本结构中,燃油成本几经占据了30%以上的比重,而且各种节油的方式大多是用殆尽,燃油成本上升将无情地吞噬企业的利润,影响企业的运输积极性。2006年,油价的进一步走高将继续影响交通运输业的运行,燃油税开征对运输企业的影响目前还无法量化,最终结果难以预料。 油价的快速上升加大了用车成本,一定程度抑制了汽车特别是家庭用车的市场需求。从目前的形势看,2005年四季度以及2006年,国际原油价格估计仍将保持在高位运行,快速回落的可能性较小。导致原油价格上涨的最主要因素是世界经济增长,中国经济的崛起,以及美元走弱。而各方面的预测显示,今后两年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依然保持在较高速度增长,美元贬值预期依然存在,因此未来油价总体上仍将保持高位水平。加上各种地缘政治以及飓风等不确定因素,预计2006年国际原油现货平均价格仍将达到55美元桶左右。 二、远近高低各不同各子行业2006 年发展状况预测 1.港口业将从激情的成长过渡到稳定的增长 我国港口在加入WTO、人民币随美元汇率波动、经济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深入等因素的驱动下,经历了十年的高速成长。特别是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30%,大大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2005年,全国港口预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7600万TEU,同比增长24%,增速在去年26%的基础上继续小幅下滑。 2006年,面对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贸易摩擦增加等困难,我国的外贸出口增速将有所放缓,我们认为,在外贸出口增速放缓前提下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速将有一定幅度的放缓,而2006年新增港口集装箱泊位的逐步投入,将使近年来港口吞吐紧张的形势有所缓解,不过,港口供给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在未来两年内仍不会出现。从集装箱生成量的角度来看,影响集装箱生成量的因素主要包括三方面:(1)外贸增长、(2)货类以及运输结构的变化和(3)集装箱生成系数。目前拉动我国集装箱生成的主要因素是外贸增长。从后两个因素来看,目前基本稳定,运输结构没有较大的变化,而集装箱生成系数基本上维持在0.5-0.55之间,相对稳定。 目前外贸是拉动我国港口集装箱生成量的主要因素。而2005年以来外贸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美元贬值引起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抑制了需求。1-9月份,进口原油价格上涨39%,进口铁矿石价格上涨了8.5%;二是我国宏观调控压缩了部分产品的进口需求。如1-9月份,我国进口钢材2000万吨,同比下降了14.4%;三是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加剧,特别是和美国和欧盟的贸易摩擦对我国出口形成了压力;四是部分地区出口退税压力大,影响了出口商的积极性。 我们通过外贸对集装箱生成量的影响来分析未来两年我国港口集装箱的吞吐量。通过对10年来我国外贸和集装箱生成量的跟踪发现,我国集装箱生成系数从1995年的0.3左右开始,目前已经达到0.50.6之间。根据一般的贸易规律来看,集装箱生成系数是稳步提高的,因此,我们对未来两年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预测假设如下:一是2005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率位25%,二是2006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率在15%20%之间,三是集装箱生成系数为0.5-0.55。在这一假设条件下,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按照外贸增长速度15%以上计算,2006年合理的集装箱生成量将在8563万TEU9279万TEU之间,增长率大约为13%22%。如果外贸增速高于预期,则集装箱生成量将会大大增加。 从集装箱港口的产能供给情况来看,我们认为,2006年2007年主要港口的集装箱产能保持稳步供给的态势,供给速度不会太快。主要区域新增能力表现为长三角的洋山港一期五个泊位、宁波北仑三期两个泊位,珠三角妈湾一个泊位、蛇口三期一个泊位;环渤海湾则预计2006年没有新的泊位投放。 因此,从供需两个角度来看,决定2006年港口行业形势的主要是需求。而影响需求的最关键因素在于外贸进出口额的增长。在悲观的预测下,如果外贸进出口增长15%,则集装箱生成量增速大约能够保持在13%19%之间。外贸增速的逐步放缓使得港口行业的发展环境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据此我们判断港口行业从激情的成长阶段走入稳定的增长阶段。 2.高速公路仍将受益于稳定的公路运输 从国内外的统计结果来看,公路货运量和GDP的波动非常相似,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讲,2006年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公路的货运量增速下滑将成为必然。但是,在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水平下,公路运输的稳定特征非常明显,我们认为,我国公路运输在未来几年内依然会保持稳定的增长,公路运输的稳定发展必将带动高速公路车流的持续、稳定增长。 首先,从运输形势来看,目前我国陆上运输公路铁路中,铁路的瓶颈效应明显,一定程度上给了公路运输更大的发展机会。尽管今年铁路开工项目多,但由于铁路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我们预计在未来来两年内铁路的运能还很难充分体现出来。 其次,高速公路网络效应刺激公路运输。我国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框架性的公路网络。随着未来高速公路投资的迅速增长和国家“7918”计划的实施,公路的网络效应将进一步体现,有助于巩固公路运输在陆路运输中的地位。同时,由于路网的贯通,公路运输的平均运距有望持续增长,长途运输车流将稳步增加。 再次,公路市场的规范化管理有利于公路行业的健康发展。公路运输治理超载有助于提升高速公路的收费水平,提高高速公路管理企业的盈利能力。另外,随着国家对车流结构的引导,集装箱车辆、厢式货车和重型多轴货车等大型车辆车流比重将稳步上升,也对高速公路公司的盈利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燃油税是否开征将是2006年公路行业面临的最大不确定性因素。燃油税开征对公路运输的影响目前还难以确切测算。总体上,燃油税开征以后,增加运输企业的成本成为必然,公路车流能否增长在于开征燃油税抵免的养路费以及高速公路的节油效应带来的成本下降和燃油价格上升带来成本压力的博奕结果。 3.铁路行业在管制放松条件下将加大投资 铁路行业是我国交通运输行业中最大的瓶颈行业和市场化程度最低的行业。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铁路行业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特别是中长期铁路规划出台后,铁路行业的建设任务和压力非常重,打破融资瓶颈已经成为现实的选择。 铁路行业的瓶颈效应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从需求来看,近年来,铁路运输的货运周转量一直低于公路、海运指标,1991年以来,铁路货运量平均增长率为4.61%、而公路为6.48%、海运为10.03%。特别是2004年的运输紧张,主要的导致因素就是铁路的运输能力不够。另外,铁路运输里程增长速度缓慢也是铁路瓶颈的重要因素。截止到2003年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7.30万公里,相比1978年增长2.13万公里,年均增长幅度为1.46%,而公路的年均增幅为3.02%,增速大大低于公路。 2006年,铁路行业市场化改革将驱动行业加速发展。如何摆脱铁路行业的瓶颈效应,促进综合运输发展和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已经成为铁路行业发展的现实问题。我们认为未来铁路行业的发展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加快基础建设,提升运输能力。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规划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复线率和电化率均达到50,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因此,未来我国将掀起铁路建设的高潮。随着路网的不断完善,铁路的竞争力将逐步提高。二是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为行业发展助力。行业的快速发展要求铁路有畅通的投融资渠道。由于铁路长期在计划经济下运行,并且实施全国统一的管理方式,民间资本进入的渠道非常窄,铁路建设资金困境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在未来铁路建设投资 需求急剧膨胀的背景下,广开融资渠道成为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三是加快运输管理变革,提升行业运输效率。铁路运输由于管理、基础建设等方面的原因,运输体制僵化,运输效率不高。因此,将来铁路运输将向精细化管理方向发展。目前已经有集装箱、行包、快运等特色服务,将来随着铁路建设的发展,铁路运输的服务将更个性化、特色化,铁路运输的效率将明显提高。 4.航运市场周期性调整仍将继续 海运业经历了2004年的高峰之后,2005年在经济增速放缓,运力快速增长的影响下逐步进入下滑周期。2006年,从全球航运市场的运行环境以及国内经济的增长趋势分析,预计周期性调整仍将继续。 (1)干散货运输市场 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2006年全球经济尽管增长率依然较高,但在全球进入高油价时代、主要经济体美国财政政策趋紧而致使经济增速放缓、欧盟国家内需不足以及日本经济发展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下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增加。主要机构对2006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基本上的判断都为稳中有降。经济增长前景不乐观对全球的海运需求形成了很大的抑制。我们认为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中国进口铁矿石增速下降的大背景下,2006年全球干散货价格仍然会在低位徘徊。 从需求方面来看,全球干散货运输的格局依然没有变化。预计全球今年新增干散货运量9000万吨,其中铁矿石新增4000万吨,煤炭新增2100万吨。新增量主要来自铁矿石。而今年我国进口铁矿石增量大约4000万吨,基本上全球新增铁矿石运量全部被中国消耗。2006年,中国进口铁矿石的增速将明显放缓。主要原因是(1)国家对高耗能行业的重点调控依然没有放松;(2)最近的铁矿石价格谈判使得明年铁矿石价格走势成为一个迷。我们总体上预计明年铁矿石价格和今年差别不大;(3)中国进口铁矿石将更加理性,在钢价不断下跌,钢铁行业盈利水平急剧下降的前提下,预计2006年进口铁矿石量在2005年大约2.5亿吨的基础上再增加大约4000-5000万吨,同比增长幅度在1620%。因此,我们预计明年全球干散货的运输量增长率大约在4%上下。 从供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