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第五单元《将相和》—教学设计_第1页
人教版语文第五单元《将相和》—教学设计_第2页
人教版语文第五单元《将相和》—教学设计_第3页
人教版语文第五单元《将相和》—教学设计_第4页
人教版语文第五单元《将相和》—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将相和教学设计设计理念: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历史故事,读中感悟文本内容,读中引发联想,读中积累语言,读中品味文本、作者、编者的价值取向,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在实际生活基础上升华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实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教材只是一个例子,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轻轻松松进得去,快快乐乐出得来”,在积累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并能正确读写生词。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三个故事间的联系,体会人物的美好品质和“和为贵”的中华美德。教学重点:了解故事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美好品质和“和为贵”的中华美德。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将相不和与和的原因,从而体会“和为贵”的中华美德。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课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汉代司马迁撰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中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板书课题将相和)课题三个字都是多音字,该怎样读?课题中包括了两个人物,是哪两个人物?“和”在故事中是什么意思?二、自读自悟,了解故事内容完成以下自学要求: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给课文中三个小故事各加一个小标题,说说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以及第1自然段的作用。3、提出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准备和同学讨论。(此环节要保障学生有较合理的时间安静地自主默读课文,独立思考。充分地阅读文本是为下一环节的交流做铺垫。)三、交流自学情况1、检查读文,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音。汇报自己积累的生词、好词、好句,读句段时力求读正确、读流利。2、交流三个小故事的内容及所加的题目。初步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后蔺相如一升再升,这是将相不和的原因,而“负荆请罪”体现了将相重新和好。第1自然段交代了故事的历史背景,教师应加以明确。3、学生在小组内提出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初步讨论解决较容易的问题,较难懂或涉及课文重、难点的问题,留待进一步读文后讨论解决。4、学生可能提出以下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1) 将相为什么不和,为什么又要和好,又是怎样和好的?(2) 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3) 赵王怕秦国进攻。秦国两次没占到便宜,为什么没有进攻?(此环节要注重为学生营造真实、和睦进行交流的氛围,落实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四、作业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抄写生字新词。第二课时一、复习导课课文中讲了哪三个小故事,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板书: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板书课题将相和“和”是什么意思?我们知道了将相从不和到和,上课时有同学质疑“将相为什么不和,为什么又要和好,又是怎样和好的”。下面我们一起深入探讨,首先请大家在课文中找出说明将相不和的句段。二、以疑促读,读中感悟,升华情感1、学生汇报读将相不和的句段。教师巧妙引出“廉颇与蔺相如两个人中谁的功劳大”这一新问题。(教师故弄玄虚创设辩论话题,让学生回归课文中寻找自己观点的证据,然后各抒己见,在辩论中明理。)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掌握学情。3、学生开始辩论,教师适情指导学生注重课文内容,在辩论中读辩结合,注重以读为本,教师相机出示与学生汇报时相同的重点文段,重读法指导,指导学生读出体验,读出角色,从读中体会人物的优良品格,读中明白将和相到底谁的功劳大。学生汇报时可能出现以下重点文段:(1)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机智、勇敢、不畏强权)(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理直气壮”,读中体会蔺相如的品格。)(2)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机智、审时度势、勇敢、不畏强权)板书:立头功(3)第12、13自然段。(蔺相如为了维护赵国的尊严,以死相逼,使秦王没占到便宜。)(机智、勇敢、不畏强暴)板书:显神通(4)大将军廉颇带着军队送他们到边界上,做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廉颇的重要性。)(英勇善战)(5)秦王没占到便宜。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只好让赵王回去。(廉颇的重要性。)(英勇善战)(6)“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 (英勇善战)学生在读文、辩论中明理:客观、公正地分析,廉颇是武将,蔺相如是文官,他们的职位不同,一个在军事战场上立功,一个在政治外交上立功,表面上看的确很难权衡到底谁的功劳大,实质上不难理解廉颇和蔺相如对赵国都重要,他们都立下过汗马功劳,不可能在一个层次上论功劳的大小。可廉颇是个粗人,居功自傲,他觉得蔺相如仅靠一张嘴是远远比不上自己用血汗立下的战功,所以闹出了将相的不和。(这一个道理尽量由学生在读辩中逐渐感悟后说出来,教师重引导,适情可考虑明确将相不和的真正原因。)教师引读第1、10、15自然段,指名读、齐读第16自然段廉颇对别人说的话,突出将相不和的原因。(在引读中落实读出体验,读出角色。)过渡:同学们,咱们辩论了这么久,看看蔺相如是如何对待廉颇的争功论辈的。4、读中体会将相和好的原因及怎样和好的。(1)学生汇报读蔺相如对手下说的话。学生从读中明理:蔺相如审时度势,顾全大局,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所以他有意避开廉颇,以免龙虎相斗,两败俱伤。蔺相如的做法令廉颇深思、反省后,廉颇惭愧不已,愿意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这成为了将相和好的原因,同时引出了“负荆请罪”的场面。请学生读第17、18自然段。(学生读到最后一句时,教师示意学生戛然而止。)(2)发挥联想,廉颇负荆请罪时是怎样做怎样说的,蔺相如又是怎样做怎样说的。引导学生联想说话。(这一口语交际环节可适情做留或删的处理。)过渡: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的消息传到赵王那里,赵王大喜:“廉将军是寡人的左手,蔺爱卿是寡人的右手,如今左右手和睦相处,此乃寡人之大幸,赵国之大幸呀!寡人要诏告天下,嘉奖这对将相,让文武百官、天下百姓学习将相和睦共处、为国效力的爱国精神。”(3)学生小组合作以现代文的形式创作诏书,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学生汇报合作创作的诏书,教师组织学生合理评价。(激发学生小组合作创作的兴趣,进一步体会将和相的优良品格。教师注意引导,但求合理地表达意思,不必过于追求形式。评价要公正、合理,重过程。)5、齐读课文最后一句,体会将相和好如初、和睦相处给赵国作出的贡献。板书:同心协力6、教师提出开放性问题:学了本文后,你有什么启发或收获,请同学们大胆地谈谈自己独特的感受。学生可能从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学习方法上谈感受,教师可适情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和现实生活谈感受,把“将相和”的“和”大胆地理解为人际交往中的和和气气、和睦相亲,理解为社团、国际关系的和平共处,理解为人与环境的和美交融,理解为创设和谐发展的社会。教师适时总结,进一步升华学生的情感,体会“和为贵”的中华美德,激发学生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发奋学习,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协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教师总结:“将相和”是从战国时期一直传颂至今的典范,我们不仅仅要把这个故事铭记心中,更重要的是要汲取“和为贵”的中华美德,板书:和为贵以此指引我们创设和睦相亲的人际关系,创设和美交融的环境、和谐发展的社会,创设和平共处的世界!同学们,万事和为贵,发奋学习吧,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这一代!板书:国家兴 (启发学生畅谈感受,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发散思维,不求相同,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只要不违背文本的价值取向就给予肯定和表扬。此环节要尽量做到从文本中自然延伸到文本和课堂外,根据学生的谈话把握好度,可点到为止,也可总结明确,从而升华学生的情感,实现真正的人文关怀。切忌过分地脱离文本和文本的价值取向随心所欲地谈!)7、指名读、齐读板书上的诗歌,情感得到升华、内化。三、拓展延伸“将相和”中的“和”可理解为和议、和解、和缓、和好、和气、和睦、和乐、和衷、和美、和平、和谐等。出示有关与上述“和”意思相关的名言、谚语: (1)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4)知和日常。(老子道德经)(5)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礼记中庸)(6)和则安。(周礼冬官)(7)家和万事兴,国和民太平。(8)和气生财。(9)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此环节旨在让学生积累语言,进一步内化情感,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运用。)四、课外实践1、课后搜集古今中外“和为贵”的人物或事迹。例如:唐太宗李世民对魏征不计前仇,重用魏征为国相,君臣和睦,开创“贞观之治”。1953年,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首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原则一直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外交政策。邓小平同志首创“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政策,成功实现香港和澳门的和平统一和繁荣昌盛。2、说说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并把你读了将相和一文后的感受和家长一起讨论后,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此环节旨在拓宽语文学习资源,使课内外有机融合,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活动体现实践性和综合性。)五、板书设计将相和完璧归赵立大功,渑池之会显神通。负荆请罪和为贵,同心协力国家兴。第三课时一、学生交流课外搜集的古今中外“和为贵”的人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