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七第二单元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移动教案苏教版.docx_第1页
2020届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七第二单元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移动教案苏教版.docx_第2页
2020届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七第二单元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移动教案苏教版.docx_第3页
2020届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七第二单元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移动教案苏教版.docx_第4页
2020届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七第二单元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移动教案苏教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移动教材基础自热身1可逆反应2化学平衡状态(1)概念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体系中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或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2)化学平衡的建立(3)化学平衡状态的特点知能深化扫盲点1化学平衡状态的判定如对密闭容器中的可逆反应:mA(g)nB(g)pC(g)qD(g) 是否达到平衡可以归纳如下表(用“平衡”或“不一定”填表)化学反应mA(g)nB(g)pC(g)qD(g)是否平衡混合物体系中各成分的含量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物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平衡各物质的质量或质量分数一定平衡各气体的体积或体积分数一定平衡总体积、总压强、总物质的量一定不一定正、逆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m mol A,同时也生成了m mol A平衡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n mol B,同时也消耗了p mol C平衡v(A)v(B)v(C)v(D)mnpq不一定在单位时间内生成了n mol B,同时也消耗了q mol D不一定压强其他条件一定、总压强一定,且mnpq平衡其他条件一定、总压强一定,且mnpq不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定,且mnpq平衡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定,且mnpq不一定温度任何化学反应都随着能量变化,当体系温度一定时平衡气体的密度密度一定不一定颜色对于有色物质参加或生成的可逆反应,反应体系内有色物质的颜色稳定不变平衡化学键对同一物质而言,断裂的化学键的物质的量与形成的化学键的物质的量相等。如反应N2(g)3H2(g)2NH3(g),若有下列各项成立a断裂1 mol NN键的同时生成1 mol NN键;b断裂1 mol NN键的同时生成3 mol HH键;c生成1 mol NN键的同时生成6 mol NH键平衡2.以下几种情况不能作为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1)某一时刻,各物质的浓度(或物质的量或分子数)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的状态。(2)恒温、恒容条件下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混合气体的压强或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如2HI(g)I2(g)H2(g)。(3)全部是气体参加的体积不变的反应,体系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如2HI(g)I2(g)H2(g)。(4)全部是气体参加的反应,恒容条件下体系的密度保持不变。对点练(2018岳阳模拟)在恒温、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CO2和3 mol H2,发生如下反应:CO2(g)3H2(g)CH3OH(g)H2O(g)H0。可认定该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容器中CO2、H2、CH3OH、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11Bv正(CO2)3v逆(H2)C容器内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D容器中CO2、H2、CH3OH、H2O的物质的量浓度都相等解析:选C因为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等,所以相对分子质量随着反应进行而改变,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题点全练过高考题点一可逆反应的特点1反应2SO2O22SO3达到平衡后,再向反应容器中充入含氧的同位素8O的氧气,经过一段时间后,8O原子存在于()AO2BSO2CO2和SO2DO2、SO2和SO3答案:D2将0.2 molL1的KI溶液和0.1 molL1 Fe2(SO4)3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取混合液分别完成下列实验,能说明溶液中存在化学平衡“2Fe32I2Fe2I2”的是()实验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滴入AgNO3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滴入K3Fe(CN)6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滴入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A.和B和C和D和解析:选A现象说明存在Fe3,现象说明有I,现象说明有Fe2生成,现象说明有I2生成。但是不能说明反应为可逆反应。规律方法(1)可逆反应的概念强调“相同条件”,如2H2O2H2O2不是可逆反应。(2)二次电池的充、放电不是可逆反应。(3)可逆反应不等同于可逆过程。可逆过程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而可逆反应属于化学变化。(4)一个可逆反应达到的平衡状态就是这个反应在该条件下所能达到的限度。(5)化学反应的限度可以通过改变条件而改变。题点二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反应A(g)B(g)C(g)D(g),压强不随时间而变,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B对于NO2(g)SO2(g)SO3(g)NO(g)反应,当每消耗1 mol SO3的同时生成1 mol NO2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对于A(g)B(g)2C(g)D(g)反应,当密度保持不变,在恒温恒容或恒温恒压条件下,均不能作为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D在2 L密闭容器内,800 时反应2NO(g)O2(g)2NO2(g)体系中,当该容器内颜色保持不变时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答案:D4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A(s)2B(g)C(g)D(g),下列叙述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时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时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变化时B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当v正(B)2v逆(C)ABCD只有解析:选AA为固态,反应正向进行时气体质量增大,逆向进行时气体质量减小,所以密度不变时平衡,正确;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所以压强不变时不一定平衡,错误;该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相等,所以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不一定平衡,错误;B的浓度不变,说明反应平衡了,正确;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说明气体的质量不变,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正确;v正(B)2v逆(C)时,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正确。5在两个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两个可逆反应:(甲)2NO2(g)2NO(g)O2(g),(乙)H2(g)I2(g)2HI(g)。现有下列状态,将能证明上述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填入相应表格:表明(甲)达到平衡表明(乙)达到平衡反应物的消耗速率与生成物的生成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的状态反应物的消耗速率与生成物的消耗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的状态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的状态浓度之比等于系数之比的状态百分含量之比等于系数之比的状态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体系温度不再改变的状态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反应物的浓度不再改变的状态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不再改变的状态答案:题点三极值思想在化学平衡中的应用6可逆反应N23H22NH3,在容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开始时加入2 mol N2和3 mol H2,达平衡时,NH3的浓度不可能达到()A0.1 molL1B0.2 molL1C0.05 molL1D0.15 molL1解析:选B2 mol N2和3 mol H2反应,假设反应能够进行到底,则3 mol H2完全反应,生成2 mol NH3,此时NH3的浓度为0.2 molL1,但由于是可逆反应,不能完全反应,所以NH3的浓度达不到0.2 molL1。7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2(g)Y2(g)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 molL1、0.3 molL1、0.2 molL1,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AZ为0.3 molL1BY2为0.4 molL1CX2为0.2 molL1DZ为0.4 molL1解析:选A此题可用极端假设法确定各物质的浓度范围。假设反应正向进行到底: X2(g)Y2(g)2Z(g)起始浓度(molL1) 0.1 0.3 0.2改变浓度(molL1) 0.1 0.1 0.2终态浓度(molL1) 0 0.2 0.4假设反应逆向进行到底: X2(g)Y2(g)2Z(g)起始浓度(molL1) 0.1 0.3 0.2改变浓度(molL1) 0.1 0.1 0.2终态浓度(molL1) 0.2 0.4 0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范围为0c(X2)0.2 molL1,0.2 molL1c(Y2)0.4 molL1,0c(Z)0.4 molL1。教材基础自热身1化学平衡的移动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若外界条件(温度、压强、浓度等)发生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发生改变而不再相等,化学平衡被破坏,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也会随之改变,在一段时间后会达到新的平衡状态,这种由原平衡状态向新平衡状态的变化过程,叫作化学平衡的移动,可用下图表示过程:2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与反应速率的关系改变条件,若:(1)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向右移动)。(2)v正v逆,平衡不移动。(3)v正v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向左移动)。3影响化学平衡的外界因素若其他条件不变,改变下列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如下:条件的改变(其他条件不变)平衡移动的方向浓度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压强(对于有气体存在的反应)反应前后气体的分子数改变的可逆反应增大压强向气体分子数减少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向气体分子数增多的方向移动反应前后气体的分子数不变的可逆反应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温度升高温度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催化剂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4.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外界条件(温度、浓度、压强等),平衡将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注意(1)增大或减小固体或纯液体的量,平衡不移动,因为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为常数。(2)化学平衡正向移动时,反应物的转化率不一定增大。例如有两种反应物A和B时,若增大A的浓度,平衡右移,B的转化率增大,但A的转化率减小。(3)升高温度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但吸热方向反应增大的幅度大于放热反应方向的幅度 ,因此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知能深化扫盲点对于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甲:A(g)B(g)C(g)H0乙:A(s)B(g)C(g)H0达到化学平衡后,改变条件,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升温,平衡移动方向分别为(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甲_;乙_;丙_,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化分别为(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甲_;乙_;丙_。(2)加压,使体系体积缩小为原来的平衡移动方向(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甲_;乙_;丙_。设压缩之前压强分别为p甲、p乙、p丙,压缩后压强分别为p甲、p乙、p丙,则p甲与p甲,p乙与p乙;p丙与p丙的关系分别为甲_;乙_;丙_。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化分别为(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甲_;乙_;丙_。答案:(1)向左向左向右减小减小不变(2)向右不移动不移动p甲p甲2p甲p乙2p乙p丙2p丙增大不变不变题后归纳分析化学平衡移动方向问题的基本思路一定条件下,向一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通入2 mol SO2和1 mol O2,发生2SO2O22SO3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SO2、O2、S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 mol、b mol、c mol,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平衡后,通入2 mol SO2,则SO2的转化率_,O2的转化率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2)平衡后,通入2 mol SO2,1 mol O2,则SO2的转化率_,O2的转化率_,SO2的百分含量_,O2的百分含量_,SO3的百分含量_。(3)平衡后,通入a mol SO2,b mol O2,c mol SO3,则SO2的转化率_,O2的转化率_,SO2的百分含量_,O2的百分含量_,SO3的百分含量_。(4)平衡后,通入2 mol SO3,则平衡向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移动,SO2的百分含量_,O2的百分含量_,SO3的百分含量_。(5)平衡后,升温,则SO2转化率_,O2的转化率_,SO2的百分含量_,O2的百分含量_,SO3的百分含量_。答案:(1)减小增大(2)增大增大减小减小增大(3)增大增大减小减小增大(4)逆反应减小减小增大(5)减小减小增大增大减小题后归纳化学平衡移动的目的是“减弱”外界条件的改变,而不是“抵消”外界条件的改变,改变是不可逆转的。(1)若增大反应物A的浓度,平衡右移,A的浓度在增大的基础上减小,但达到新平衡时,A的浓度一定比原平衡大;(2)若将体系温度从50 升高到80 ,则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达到新的平衡状态时50 T80 ; (3)若对体系N2(g)3H2(g)2NH3(g)加压,例如从30 MPa加压到60 MPa,化学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达到新的平衡时30 MPap60 MPa。1对于反应N2(g)3H2(g)2NH3(g),达到平衡时,恒容恒温条件下,充入He,平衡不移动;恒温恒压下,充入He,平衡向左移动。2对于C(s)H2O(g)CO(g)H2(g),达到平衡后,又加入一定量的C(s),平衡不移动。3对于aA(g)bB(g)类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容积不变,又加入一定量的A,平衡移动的方向和A的转化率的变化如表所示:类型示例改变分析移动结果av逆,但压强增大不利于PCl5的分解,平衡正移(PCl5)减小,(PCl5)增大ab2HI(g)H2(g)I2(g)又充入HIc(HI)增大,v正v逆,压强增大,对v正、v逆的影响相同,平衡正移(HI)、(HI)不变ab2NO2(g)N2O4(g)又充入NO2c(NO2)增大,v正v逆,同时压强的增大更有利于NO2的转化,平衡正移(NO2)增大,(NO2)减小题后归纳1改变固体或纯液体的量,对化学平衡没影响。2“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恒温、恒容条件:原平衡体系体系总压强增大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2)恒温、恒压条件: 题点全练过高考题点一化学平衡的定向移动1随着汽车数量的逐年增多,汽车尾气污染已成为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反应:2NO(g)2CO(g)2CO2(g)N2(g)可用于净化汽车尾气,已知该反应速率极慢,570 K时平衡常数为1105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提高尾气净化效率的最佳途径是研制高效催化剂B提高尾气净化效率的常用方法是升高温度C装有尾气净化装置的汽车排出的气体中不再含有NO或COD570 K时及时抽走CO2、N2,平衡常数将会增大,尾气净化效率更佳解析:选A提高尾气净化效率的最佳途径是研制高效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A正确,B错误;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排出的气体中仍然含有NO或CO,C错误;570 K时及时抽走CO2、N2,尾气净化效率更佳,但平衡常数不变,D错误。2COCl2(g)CO(g)Cl2(g)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升温恒容通入惰性气体增加CO浓度减压加催化剂恒压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是()ABCD解析:选B由反应方程式判断,该反应正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增多的吸热反应。故升温、减压及恒压通入惰性气体可提高COCl2的转化率。题点二化学平衡移动的结果判断3一定温度下,某恒温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平衡:2SO2(g)O2(g)2SO3(g)HnBQ0C温度不变,压强增大,Y的质量分数减少D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解析:选C温度不变时(假设100 条件下),体积是1 L时,Y的物质的量为1 mol,体积为2 L时,Y的物质的量为0.75 molL12 L1.5 mol,体积为4 L时,Y的物质的量为0.53 molL14 L2.12 mol,说明体积越小,压强越大,Y的物质的量越小,Y的质量分数越小,平衡向生成X的方向进行,m0,B、D项错误。5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新制的氯水放置一段时间,溶液的pH减小B在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时往往要加入少量铁粉C反应CO(g)NO2(g)CO2(g)NO(g)H0达平衡后,升高温度,气体颜色变深D增大压强,有利于SO2与O2反应生成SO3解析:选BA项,Cl2溶于水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HClO不稳定,见光容易分解,HClO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B项,加入铁粉的目的是防止Fe2被氧化,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C项,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NO2浓度增大,气体颜色加深;D项,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向生成SO3的方向移动。规律方法在分析化学平衡移动对颜色、压强、浓度等变化时,可以给自己建立一个平台,“假设平衡不移动”,然后在此平台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比较,就容易得到正确答案。知能深化扫盲点速率压强(或温度)图像曲线的意义是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等)对正、逆反应速率影响的变化趋势及变化幅度。图中交点M是平衡状态,压强继续增大,正反应速率增大得快,平衡正向移动。对点练1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g)3Y(g)2Z(g),有关下列图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依据图a可判断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在图b中,虚线可表示使用了催化剂C若正反应的H0解析:选DA项,由图a可以看出,升高温度时逆反应速率比正反应速率增大的快,平衡逆向移动,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正确;B项,催化剂可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而不能改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正确;C项,由图c可以看出,改变条件后,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逆反应速率增大的幅度大,平衡逆向移动,若正反应的H0,则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正确;D项,由图d可以看出,升高温度时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则说明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即HT1,升高温度,A降低,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图乙中,p1p2,增大压强,A升高,平衡正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若纵坐标表示A的百分含量,则甲中正反应为吸热反应,乙中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对点练2(2018南通模拟)在相同温度下,将H2和N2两种气体按不同比例通入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H2N22NH3。 表示起始时H2和N2的物质的量之比,且起始时H2和N2的物质的量之和相等。下列图像正确的是()解析:选D随着 的增大,H2含量增多,H2的平衡转化率降低,N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混合气体的质量减小,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恒温线(或恒压线)图像已知不同温度下的转化率压强图像或不同压强下的转化率温度图像,推断反应的热效应或反应前后气体物质间化学计量数的关系。以反应A(g)B(g)C(g)中反应物的转化率A为例说明解答这类图像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1)“定一议二”原则:可通过分析相同温度下不同压强时反应物A的转化率大小来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从而确定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与产物气体物质间的化学计量数的大小关系。如甲中任取一条温度曲线研究,压强增大,A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乙中任取横坐标一点作横坐标的垂直线,也能得出相同结论。(2)通过分析相同压强下不同温度时反应物A的转化率的大小来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从而确定反应的热效应。如利用上述分析方法,在甲中作横坐标的垂直线,乙中任取一曲线,即能分析出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对点练3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下变化规律(图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根据以上规律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反应:H0,p2p1B反应:H0,T1T2C反应:H0,T2T1或H0,T2T1D反应:H0,T2T1解析:选C反应中温度升高,A的平衡转化率降低,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是放热反应,H0,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的转化率升高,故p2p1,A错误;反应中T1温度下反应先达到平衡,说明T1T2,温度降低,n(C)增大,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是放热反应,H0,B错误;反应中,若T2T1,则温度高,A的平衡转化率增大,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是吸热反应,H0,D错误。几种特殊的图像(1)对于化学反应mA(g)nB(g)pC(g)qD(g),M点前,表示化学反应从反应物开始,则v正 v逆;M点为刚达到的平衡点。M点后为平衡受温度的影响情况,即升温,A%增大(C%减小),平衡逆向移动,Hv逆;则右下方(F点)v正vPB平衡常数:KNv逆解析:选DA中,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vMKP;C中,M、N两点相比,M点温度低于N点温度,升温,平衡左移,所以M点的 c(I)小。题后归纳1解化学图像题的“三步骤”2解化学平衡图像题的“五项注意”(1)注意曲线上的特殊点,如与坐标轴的交点、多条曲线的交点、拐点、极值点等。(2)注意曲线坡度的“平”与“陡”,并弄清其意义。(3)注意弄清高温、高压时反应速率快,有利于先达到平衡,即“先拐先平”。也就是说其他条件不变时,较高温度或较大压强时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短。(4)注意运用图像中浓度(或物质的量)的变化来确定反应中化学计量数的关系,即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同一时间内各反应物、生成物的浓度(或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5)对时间速率图像,注意分清曲线的连续性、跳跃性,是“渐变”还是“突变”,是“大变”还是“小变”,是“变大”还是“变小”,变化后是否仍然相等等情况,才可确定对应改变的条件是什么及如何改变。题点全练过高考1可逆反应mA(g)nB(g)xC(g)在不同温度及压强(p1和p2)条件下反应物A的转化率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正反应吸热,mnxC正反应放热,mnx解析:选D根据图像,随着温度的升高,A的转化率减小,说明升温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从第一个图像看出在p1下先达到平衡,可知p1p2,则增大压强时,A的转化率增大,说明加压平衡正向移动,mnx。2根据下列有关图像,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甲知,反应在T1、T3处达到平衡,且该反应的H0B由图乙知,反应在t6时,NH3体积分数最大C由图乙知,t3时采取的措施是降低反应温度D图丙在10 L容器、850 反应到4 min时,放出 51.6 kJ的热量解析:选D由图甲可知,T2时处于化学平衡状态,升高温度,Z%减少,X%增多,所以H0,A错误;由图乙可知,反应自t3开始一直在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t6时NH3的体积分数最小,B错误;由图乙可知,t3时如果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v正v逆,C错误;由图丙可知,反应进行到4 min 时,消耗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为0.12 molL110 L1.2 mol,所以放出的热量为 51.6 kJ,D正确。3.一定条件下,CH4与H2O(g)发生反应:CH4(g)H2O(g)CO(g)3H2(g)。设起始Z,在恒压下,平衡时CH4的体积分数(CH4)与Z和T(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焓变H0B图中Z的大小为a3bC图中X点对应的平衡混合物中3D温度不变时,图中X点对应的平衡在加压后(CH4)减小解析:选AA根据图示知温度越高,CH4的体积分数越小,说明平衡向右移动,所以该反应的焓变0,正确;B.相同条件下Z越大,平衡时CH4的体积分数越小,所以图中Z的大小为b3a,错误;C.起始时3,反应过程中H2O和CH4等量减小,所以平衡时3,错误;D.温度不变时,加压平衡逆向移动,甲烷的体积分数增大,错误。4(2016全国卷)丙烯腈(CH2=CHCN)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用“丙烯氨氧化法”生产,主要副产物有丙烯醛(CH2=CHCHO)和乙腈(CH3CN)等。回答下列问题:(1)以丙烯、氨、氧气为原料,在催化剂存在下生成丙烯腈(C3H3N)和副产物丙烯醛(C3H4O)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C3H6(g)NH3(g)O2(g)=C3H3N(g)3H2O(g)H515 kJmol1C3H6(g)O2(g)=C3H4O(g)H2O(g)H353 kJmol1两个反应在热力学上趋势均很大,其原因是_;有利于提高丙烯腈平衡产率的反应条件是_;提高丙烯腈反应选择性的关键因素是_。(2)图(a)为丙烯腈产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最高产率对应的温度为460 。低于460 时,丙烯腈的产率_(填“是”或“不是”)对应温度下的平衡产率,判断理由是_;高于460 时,丙烯腈产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是_(双选,填标号)。A催化剂活性降低B平衡常数变大 C副反应增多D反应活化能增大(3)丙烯腈和丙烯醛的产率与n(氨)/n(丙烯)的关系如图(b)所示。由图可知,最佳n(氨)/n(丙烯)约为_,理由是_。进料气氨、空气、丙烯的理论体积比约为_。解析:(1)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气体分子数增加,是一个熵增的放热反应,反应气体分子数不变,是一个熵变化不大但放热量较大的反应,在热力学上都属于自发进行的反应。由于反应是一个气体分子数增加的放热反应,降温、减压均有利于提高丙烯腈的平衡产率。有机反应中要提高某反应的选择性,关键是选择合适的催化剂。(2)由于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降低,平衡右移,丙烯腈的平衡产率应增大,因此图(a)中460 以下的产率不是对应温度下的平衡产率。反应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反应的活化能不受温度的影响,故当温度高于460 时,丙烯腈的产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是催化剂活性降低和副反应增多。(3)由图(b)可知,当n(氨)/n(丙烯)1 时,丙烯腈的产率最高,而丙烯醛的产率已趋近于0,如果n(氨)/n(丙烯)再增大,丙烯腈的产率反而降低,故最佳n(氨)/n(丙烯)约为1。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约为,结合反应方程式及最佳n(氨)/n(丙烯)约为1可知,进料气氨、空气、丙烯的理论体积比应为1117.51。答案:(1)两个反应均为放热量大的反应降低温度降低压强催化剂(2)不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平衡产率应随温度升高而降低AC(3)1该比例下丙烯腈产率最高,而副产物丙烯醛产率最低17.51教材基础自热身1含义在一定条件下(恒温恒容或恒温恒压),对同一可逆反应体系,起始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同,而达到化学平衡时,同种物质的百分含量相同。2原理同一可逆反应,当外界条件一定时,反应无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最后都能达到平衡状态。其中平衡混合物中各物质的含量相同。由于化学平衡状态与条件有关,而与建立平衡的途径无关。因而,同一可逆反应,从不同的状态开始,只要达到平衡时条件(温度、浓度、压强等)完全相同,则可形成等效平衡。3等效平衡规律等效类型条件恒温恒压恒温恒容恒温恒容反应的特点任何可逆反应任何可逆反应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起始投料换算为化学方程式同一边物质;其“量”符合同一比例换算为化学方程式同一边物质;其“量”相同换算为化学方程式同一边物质;其“量”符合同一比例平衡特点质量分数(w%)相同相同相同浓度(c)相同(气体)相同成比例物质的量(n)成比例相同成比例知能深化扫盲点恒温恒压条件下等效平衡的应用典例1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可逆反应2A(g)B(g)3C(g)D(g)起始物质的量如表所示:序号ABCD2 mol1 mol004 mol2 mol001 mol0.5 mol1.5 mol0.5 mol01 mol3 mol1 mol003 mol 1 mol(1)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互为等效平衡的是哪几组?达到平衡后,哪些量相同?_。(2)达到平衡后,放出的热量为Q1 kJ,放出的热量为Q2 kJ,则Q1和Q2的定量关系为_。答案(1)互为等效平衡。表现在达到平衡后物质的量浓度、各组分百分含量(物质的量分数、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相同(2)Q22Q1题后归纳恒温恒压下等效平衡的分析方法虚构箱体法对某一可逆反应,无论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是否相等,改变起始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只要按化学计量数换算成同一半边的物质的物质的量,若物质的量之比与对应组分起始加入的物质的量之比相同,则达到的平衡与原平衡等效。如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可逆反应:2SO2(g) O2(g)2SO3(g) 2 mol 1 mol 0 mol 4 mol 2 mol 0 mol 0 mol 0 mol 4 mol 2 mol 1 mol 2 mol的图示如下:对于不是恒压的条件,也可以利用此模型,即先在恒压条件下建立等效平衡然后再压缩,比如上述若在恒容条件下比较,可以先在恒压条件下比较出二者是等效的,各物质的百分含量是相同的,然后再将的容器压缩至一半,则分析出再次平衡后SO3的体积分数会增大。对点练1恒温恒压下,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B(g)C(g),若开始时通入1 mol A和1 mol B,达到平衡时生成a mol C。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开始时通入3 mol A和3 mol B,达到平衡时,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3a molB若开始时通入4 mol A、4 mol B和2 mol C,达到平衡时,B的物质的量一定大于4 molC若开始时通入2 mol A、2 mol B和1 mol C,达到平衡时,再通入3 mol C,则再次达到平衡后,C的物质的量分数为D若在原平衡体系中,再通入1 mol A和1 mol 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