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污水处理技术.ppt_第1页
煤化工污水处理技术.ppt_第2页
煤化工污水处理技术.ppt_第3页
煤化工污水处理技术.ppt_第4页
煤化工污水处理技术.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华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化工大学 宋云华教授,煤化工污水处理技术 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江苏华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陈昊 手机:138-1174-897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9号蓝星大厦四层 邮箱:,华杉环保氨氮废水处理专家,江苏华杉环保有限公司是总部位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区-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公司于2011年底引进国际知名投资基金-香港世铭投资,并经无锡市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为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注册资本3500万元。是中华环保联合会环保技术标准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会员、中国环保护产业协会会员、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具有江苏省环保专项乙级设计证书和环保工程二级承包资质,并通过IS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公司致力于高难度工业废水和废水资源化利用,主营高难度氨氮废水业务,已迅速成为该领域先锋,公司拥有博士、高级工程师、硕士等一批优秀水处理人才。拥有多项发明专利技术,可为客户提供从项目咨询、工艺设计、设备制造和工程建设的一站式服务。,资质文件,一、煤化工在我国的发展 二、煤化工污水处理的意义 三、煤化工污水的特点 四、我公司污水处理技术介绍 五、我公司污水处理项目,煤化工是将煤炭转换为气体、液体、固体产品或半产品,进一步加工成化工、能源产品的工业。包括焦化、煤气化、煤液化等。 在煤的各种加工过程中,焦化是应用最早且至今仍是最重要的方法。其主要目的是制取冶金用的焦炭,同时副产物为煤气、苯、甲苯、二甲苯等。 煤气化在煤化工中占用很重要的地位,用于产生城市煤气及各种燃料气,是洁净的能源,有利于煤的洁净利用和环境保护。也用于生产合成气,如作为合成氨、合成甲醇等的原料,是合成液体燃料等多种产品的原料。,一、煤化工在我国的发展,煤直接液化,即煤高压加氢液化,可以生产人造石油和化学产品。在石油短缺时,煤的液化产品可以替代天然石油。 我国能源的特点是“缺油、少气、煤炭资源相对丰富”,而且煤炭价格相对低廉,煤化工行业面临着国内巨大的市场需求与发展机遇。 新型煤化工产业将在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今后二十年重要的发展方向。对于中国降低燃煤造成的环境污染,降低对石油进口的依赖有着重大意义。,新型煤化工以生产洁净能源和可替代石油化工的产品为主,如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汽油、柴油等、乙烯原料、聚丙烯原料、替代燃料(甲醇、二甲醚)等,与能源、化工相结合,形成煤炭-能源-化工一体化的新兴产业。 目前,我国的新型煤化工项目呈现发展迅速、遍地开花之势。,1、节约水资源 新型煤化工项目耗水量大,其大型项目,吨产品耗水量在10吨以上,年用水量达几千万吨。 煤化工的发展引发了区域水资源供需的失衡。我国的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北方、西北,而这些地方水资源匮乏。 煤化工污水处理,将污水最大限度回用,可节约水资源,缓解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困境。,二、煤化工污水处理的意义,2、保护生态环境,避免水体污染 煤化工企业用水量大、其排放的废水主要来源于煤炼焦、煤气净化及化工产品回收精制过程。其废水水量大、水质复杂,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酚、硫和氨等,并且含有大量的联苯等有毒污染物,毒性大。在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域,往往缺水、生态脆弱,污水处理,最大限度回用污水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避免水体污染和地下水污染。,1、煤干馏污水特点 煤干馏污水水质,主要污染物分析指标(油类、悬浮物、总溶解性固体、COD、BOD5、氨氮、硫化物、挥发酚)。在荒煤气制氢装置、粗芳烃加氢联合装置产生的污水组分类似。 煤干馏装置干馏废水:处理后的污水作为熄焦水利用,其水质应满足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2012)中表4.1.1表中间接排放标准。 污水深度处理工艺以后的水质达到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07)中循环冷却水补充水水质。,2、煤气化污水的特点 气化废水的来源及特性:在煤气化过程中,煤中含有的一些氮、硫、氯和金属,在气化时部分转化为氨、氰化物和金属化合物;一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生成少量的甲酸,甲酸与氨反应生成甲酸铵。这些有害物质大部分溶解在气化过程的洗涤水、洗气水、蒸汽分流后的分离水和贮罐排水中,一部分在设备管道清扫过程中放空。,三种气化床污水水质,四、我公司污水处理技术介绍,煤化工废水综合处理,主要介绍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 1、目前煤干馏污水、煤气化污水的氨氮含量均较高,均在1000mg/L以上。对于生化处理,氨氮含量150250mg/L,一般采用硝化和反硝化工艺,但处理难度也较大。 2、我国全年工业废水中氨氮排放总量应在3040万吨/年。“十二五”规划:氨氮排放列入控制指标,在2010年氨氮排放总量的基础上减少10%。 3、“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化工行业氨氮废水减排及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开发与示范”,涉及:石油化工、化肥、农药、纯碱、轻工等多个行业。北京化工大学承担了9个课题中的4个课题。,4、针对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困局,我们着重研究开发高效处理技术、节能降耗技术,实现氨氮减排及资源化利用。,以汽提脱氨技术为基础,研究开发以下关键技术: 1、高效脱氨技术:氨氮脱除率最高达99.9%以上。 2、节能降耗技术:氨氮废水蒸汽单耗最低可降至 30kg 以下。 3、资源化回收利用技术:回收氨气、氨水、液氨、硫 酸铵。 4、技术及装置系列化、成套化:处理量1120吨/小时、 处理浓度100080000mg/L、自动化控制。,1、汽提精馏脱氨技术(BUCT-SRAT): (1)采用蒸汽汽提精馏工艺技术,对废水中氨以浓氨水、高浓度氨气或液氨形式回收。脱氨废水氨氮含量低于15mg/L、实现氨氮资源化回收利用。 (2)在氨氮废水处理系统中采用多项能量综合利用技术有效利用系统热量,其蒸汽单耗一般为150-180kg/吨废水。,高浓度氨氮处理成套技术,2、双效节能汽提脱氨技术 (BUCT-DFAT)专利技术 专利号:200810104999.9,高浓度氨氮处理成套技术,2、双效节能汽提脱氨技术特点: (1)采用双效汽提精馏工艺技术,废水中氨以浓氨水或者高浓度氨气形式回收。脱氨废水氨氮含量低于15mg/L、实现氨氮资源化回收利用。 (2)采用双效节能技术有效利用系统热量,使氨氮废水蒸汽单耗在汽提精馏脱氨技术(BUCTSRAT)的基础上降低50左右,一般为90-100 kg/吨废水。,高浓度氨氮处理成套技术,3、高效节能耦合汽提脱氨技术 (BUCT-SCAT)专利技术 专利号:201010507488.9,高浓度氨氮处理成套技术,3、高效节能耦合汽提脱氨技术 (1)采用汽提脱氨、硫酸吸收、双效蒸发等工艺技术,将废水中的氨以硫酸铵形式回收。脱氨废水氨氮含量低于15mg/L、实现氨氮资源化回收利用。 (2)采用汽提、硫酸吸收、蒸汽循环、双效蒸发等多套技术的耦合,有效利用系统热量,使处理氨氮废水蒸汽单耗在汽提精馏脱氨技术(BUCTSRAT)的基础上降低约90,一般为30kg/吨废水。,高浓度氨氮处理成套技术,4、定-转子汽提脱氨技术 (BUCT-HSAT) 专利技术 专利号:200410042631.6,高浓度氨氮处理成套技术,4、定-转子汽提脱氨技术 (1)采用蒸汽汽提精馏工艺技术,对废水中氨以浓氨水、高浓度氨气或液氨形式回收。脱氨废水氨氮含量低于15mg/L、实现氨氮资源化回收利用。 (2)在氨氮废水处理系统中采用定-转子汽提脱氨设备,代替汽提精馏塔,解决塔设备因废水中固体悬浮物而发生的设备堵塞问题。,高浓度氨氮处理成套技术,在煤干馏污水、煤气化污水处理领域,对于高浓度氨氮废水,北京化工大学、我公司研发的高浓度氨氮处理成套技术优点如下: 1、显著降低蒸汽耗量(每吨废水蒸汽耗量30180kg); 2、脱氨效率高(氨氮浓度处理范围最高可达80000mg/L,氨氮废水一次性处理至低于15mg/L,满足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可省去生化处理的硝化和反硝化过程); 3、实现氨氮的回收利用(根据客户需求,以浓氨水、氨气、液氨或氨盐的形式回用或外卖); 4、实现了技术的成套化、系列化,以及氨氮废水处理装置的模块化、自动化。 5、煤化工污水中悬浮物、颗粒物可导致设备堵塞问题,采用定-转子汽提脱氨技术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时可避免此类问题。,高浓度氨氮处理成套技术,五、我公司污水处理项目,BASF南京催化剂厂 8吨/小时,汽提精馏脱氨技术,中石化齐鲁催化剂分公司 30吨/小时,高效节能耦合汽提脱氨技术,中石化长岭催化剂分公司 75吨/小时,高效节能耦合汽提脱氨技术,中石化齐鲁催化剂分公司 40吨/小时,高效节能耦合汽提脱氨技术,洛阳科硕钨钼材料有限公司 1吨/小时,汽提精馏脱氨技术,潍坊绿霸化工有限公司 12.5吨/小时,高效节能耦合汽提脱氨技术,潍坊绿霸化工有限公司 液氨900kg/小时,汽提精馏脱氨技术,山东绿霸化工有限公司 液氨450kg/小时,汽提精馏脱氨技术,山东大成农药股份有限公司 15吨/小时,双效节能汽提脱氨技术,浙江嘉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吨/小时,汽提精馏脱氨技术,福建榕昌化工有限公司 25吨/小时,高效节能耦合汽提脱氨技术,中石化九江分公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