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地区高中物理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7.8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设计新人教必修.docx_第1页
湖北地区高中物理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7.8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设计新人教必修.docx_第2页
湖北地区高中物理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7.8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设计新人教必修.docx_第3页
湖北地区高中物理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7.8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设计新人教必修.docx_第4页
湖北地区高中物理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7.8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设计新人教必修.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8机械能守恒定律 【课程标准分析】:本节是规律教学课,在本章中处于核心地位,使前面各节内容的综合,同时又是下节能量守恒定律的基础。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这节课要让学生掌握规律,同时还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贯彻“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教学思想。主导作用表现在,组织课堂教学,激发学习动机;提供问题背景,引导学生学习;注意评价学生的学习,促进积极思考,主动获取知识。主体作用体现在,学生通过对生活实例和物理实验的观察,产生求知欲,主动探究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规律;通过探究,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并通过规律的应用巩固知识,逐步掌握运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思想来解释物理现象,体会科学探究中的守恒思想。【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它既是对前面的几节内容的总结,也是对能量守恒定律的铺垫。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对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也对从不用角度处理力学问题有了深刻的体会。通过学习,学生不难掌握机械能守恒的内容和表达式,但对具体问题中机械能守恒条件是否满足的判断还有一定的困难。【教法学法分析】: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得出、含义、适用条件是本节的重点,教学中用演示实验法,使学生有身临其境质感,为新知识的学习建立感知基础;机械能守恒的适用条件是本节的难点,通过“启发法、演示实验法、举例法、归纳法、演绎推导法”让学生分析受力情况及物理情景,分析物体运动时发生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时什么力做功。从感知认识上升到理论,从而形成物理概念,通过理论推导得出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和利用数学进行演绎推导的能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机械能,知道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2.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知道它的含义和适用条件。3.在具体问题中,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机械能守恒的方程式过程与方法:1. 通过科学探究机械能的过程,对物理现象(动能和势能的转化)的分析提出假设,再进行理论推导的物理研究方法;2. 经历归纳概括“机械能守恒条件”的过程,体会归纳的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 通过有趣的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会科学的魅力2. 通过机械能守恒定律,感悟自然界的守恒思想,体会自然的对称美、自然美。【重点】:1. 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建立、推导过程,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2. 在具体问题中能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定律的数学表达式。【难点】:1. 从能的转化和功能关系出发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2. 能正确判断研究对象在所经历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1)引入(2min):“碰鼻演示”取一条1.5米的细线,下端拴一个小球。请学生中的“勇敢者”上台来配合实验。将小球拉离平衡位置恰好至该生的鼻尖,由静止释放小球。问:当球摆回来时,你有什么感觉?答:害怕小球打到自己的鼻子。(2) 拿出迷你型的“气垫导轨”,请两个同学合作实验,一个同学向导轨内吹气,一个同学观察滑块运动的范围。问:你观察到滑块运动的范围是怎样的?答:在0点两侧2到2之间来回运动当小球摆回来时,无论下面的观察者还是讲台上的同学都很害怕铁球运动回来砸到他的鼻子。但是小球却在鼻尖附近,戛然而止,参与者安然无恙。学生自然会思考:为什么小球不会碰到鼻子?是不是与前面学过的动能和势能有关?以简单有趣的实验,引起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二)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3min)1.(演示摆球摆动)当摆球向下运动过程中 能转化为 能;摆球向上运动过程中 能转化为 ;可见,动能与 之间相互转化。2. 弓箭手拉弓射箭过程 能转化为 能。由此可见动能和 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因此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其中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1.2.3.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并回答问题。为引出机械能守恒,祈祷铺垫作用。(三)(10min)机械能守恒定律1.(6min)(过渡)提问: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是否存在某种定量关系呢?上述各运动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变化呢?h1h2v2v1下面以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为例,讨论这个问题。投影:如图所示:物体沿光滑曲面滑下,在下滑过程中任意选取两个位置A、B,以地面为参考平面,当物体经过位置A时的动能为Ek1,重力势能Ep1;经过位置B时,动能Ek2,重力势能Ep2。提问:1.任取下滑过程中的A、B两点,机械能分别为EA、EB,EA、EB为多少?2. EA是否等于EB?怎样证明?4.总结:重力势能减少量等于动能增加量,能量在机械能内部转化,体现总的机械能守恒。移项后:初状态的机械能与末状态的机械能相等,也体现了守恒。学生思考、讨论得出结论:物体受重力和光滑曲面的支持力,支持力不做功,只有重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证明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根据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量的关系:两式相等得到:移向得:结论:在只有重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得出机械能守恒的结论,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又对机械能守恒产生理性认识。v1v2EP1EP2光滑地面2.(4min)在只有弹力做功的系统呢?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机械能是守恒的;同样作为势能的弹性势能,是不是在只有弹力做功的情况下,机械能也守恒呢?1. 滑块运动过程中能量如何转化?2. 动能和势能的总和是否保持不变?3. 能不能类比重力做功?教师适当加以辅助;再对弹簧与物块的运动过程简要分析,得出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关系,并明确:在只有弹力做功是物体和弹簧的机械能守恒。学生回顾实验现象,结合上面的证明过程,思考怎样证明弹力做功的时候,弹性势能和动能之和为定值。学生讨论后,请一个学生:只需把上面推导中的“重力做功”改成“弹力做功”就可以推出,任意两个状态的弹性势能和动能之和相等,即机械能守恒。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强化机械能守恒的建立和推导方法。 3.(3min)(1).根据以上两个实例,谁能把刚才得到的结论完整的叙述一下?(2).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怎么写?(3).请同学们讨论:机械能守恒的对象是什么?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什么?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能否换成只受重力或弹力?学生回答:(1).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2) .表达式为状态式过程式(3)机械能守恒的对象是系统:“物体和地球”或“物体和弹簧”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只有重力做功或者弹力做功(老师引导,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时发生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其他力做功会引起机械能与其他形式的能量之间的转化)通过分析理论探究的过程,归纳总结规律。(4) (14min)实验探究1. 根据我们总结的机械能守恒条件,能否举几个机械能守恒的情景?2. 下面我们用实验来探究其中两个实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实验探究】:(1)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小球自由下落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小球的直径为14mm)(2)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小球沿光滑斜面下滑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小球的直径为18mm)1.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选其中的两组展示自己小组的实验方案。2. 根据选定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3. 展示实验结果4. 总结实验结论通过合作探究,锻炼动手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探究,找到并体会机械能守恒的条件的。当堂演练(6min)练习2:把一个小球用细绳悬挂起来,就成为一个摆(如图),摆长为l ,最大偏角为 .小球运动到最低位置时的速度是多大?请用本节学的机械能守恒定律解答。选择小球在最低位置时所在的水平面为参考平面。1.下面大家总结一下: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2.通过以上的解答,我们发现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这个题,有什么好处?1.机械能守恒定律,不涉及运动过程的加速度和时间,用他来处理问题,比用牛顿运动定律简单。2.解题思路(步骤):选取研究对象(单个物体或系统)确定研究过程,分析各力做功及能量转化情况,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确定研究对象在始末状态的机械能(需确定参考平面)或机械能的变化情况选择合适的表达式列式求解通过巧设的题目,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解题步骤,达到学以致用,应用延伸,知识升华的目的。(五)(2min)小结:我们一起总结学了本节,我们有哪些收获?一.机械能: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和称为机械能: 二.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重力或系统内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和弹性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两种表达式:状态式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