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一轮复习.ppt_第1页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一轮复习.ppt_第2页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一轮复习.ppt_第3页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一轮复习.ppt_第4页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一轮复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课标要求: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课程标准的实质是利用实例认识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对自然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的作用,并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对某以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进而理解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懂得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必要性。,一、概述,1自然地理环境,即地球表层。是指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人类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2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大气、水、岩石、地貌、生物和土壤等,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关系 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牵一发而动全身”。,二、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一)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生命出现,以前,以后,环境演化,化学演化,生物演化,生物出现前:地球是一个无氧环境;,生物出现后:向大气之中释放自由氧,特别是真核细胞生物出现后,加速了自由氧的积累,地球演变为有氧环境。,总体说来:生物出现后,改变了大气成分结构,改善了生物生存环境。,1、地球早期生物是如何对环境演化产生影响的?,思考,生物与地理环境之间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生物既是地理环境的产物,但又必须依赖、适应环境而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生物又是地理环境的创造者和改造者。,2、生物与地理环境是什么样的关系?,一、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太古代 元古代 古生代 中生代 新生代,(一)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太古代,海陆分布:小块陆地散布海洋中 地壳运动:火山活 动频繁 生物进化:最低等原始生命体 矿产:铁,太古代34亿年前古细胞化石,海陆分布:大部分为海洋,陆地面积增大 地壳运动:剧烈 生物进化:动物处于孕育、发展初级阶段;藻类植物;,元古代,海洋藻类化石,古生代,海陆分布:亚欧、北美大陆雏形基本形成 地壳运动:升降剧烈 动物进化:早海生无脊椎动物(三叶虫) 中脊椎动物(鱼类) 晚两栖类 植物进化:蕨类植物 矿产:煤,早,中,晚,蕨类植物,中生代,海陆分布:我国大陆轮廓基本形成 地壳运动:环太平洋地壳运动剧烈 生物进化:裸子植物;爬行动物(陆地空中) 矿产:煤、石油,苏铁,银杏,始祖鸟,新生代(第三纪),海陆分布:与现代接近,高大山脉 地壳运动:喜马拉雅运动 动物进化:哺乳动物 植物进化:被子植物 矿产:石油,新生代 (第四纪),海陆分布:与现代基 本一致 地壳运动:趋于稳定 动物进化:人类 植物进化:被子植物 矿产:石油,人类时代 哺乳动物时代,爬行动物时代,两栖动物时代,鱼类时代,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动物孕育萌芽,原始生命体,被子植物 时代,裸子植物 时代,陆上孢子植物时代,海生藻类 时代,(二)环境的变迁与生物的灭绝,2、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1)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灭绝和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全部灭绝,(2)中生代末期恐龙灭绝,50%以上无脊椎动物灭绝,1、地质时期生物物种衰退和灭绝的原因,3、恐龙灭绝的原因,恐龙灭绝,阅读教材P68, 陨石:中生代恐龙灭绝的证据:,思考: 1、上述材料是否可以说明中生代恐龙灭绝的原因? 2、你认为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除了“陨星碰撞说”以外,关于恐龙灭绝的主要观点还有以下几种: 一、气候变迁说 6500万年前,地球气候陡然变化,气温大幅下降,造成大气含氧量下降,令恐龙无法生存。也有人认为,恐龙是冷血动物,身上没有毛或保暖器官,无法适应地球气温的下降,都被冻死了。 二、物种斗争说 恐龙年代末期,最初的小型哺乳类动物出现了,这些动物属啮齿类食肉动物,可能以恐龙蛋为食。由于这种小型动物缺乏天敌,越来越多,最终吃光了恐龙蛋。,三、大陆漂移说 地质学研究证明,在恐龙生存的年代地球的大陆只有唯一一块,即“泛古陆”。由于地壳变化,这块大陆在侏罗纪发生的较大的分裂和漂移现象,最终导致环境和气候的变化,恐龙因此而灭绝。 四、地磁变化说 现代生物学证明,某些生物的死亡与磁场有关。对磁场比较敏感的生物,在地球磁场发生变化的时候,都可能导致灭绝。由此推论,恐龙的灭绝可能与地球磁场的变化有关。,五、被子植物中毒说 恐龙年代末期,地球上的裸子植物逐渐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被子植物,这些植物中含有裸子植物中所没有的毒素,形体巨大的恐龙食量奇大,摄入被子植物导致体内毒素积累过多,终于被毒死了。 六、酸雨说 白垩纪末期可能下过强烈的酸雨,使土壤中包括锶在内的微量元素被溶解,恐龙通过饮水和食物直接或间接地摄入锶,出现急性或慢性中毒,最后一批批死掉了。,活化石银杏 两亿年以前,地球上的欧亚大陆到处都生长着银杏类植物,是全球中最古老的树种。后来在200多万年前,第四纪冰川出现,大部分地区的银杏毁于一旦,残留的遗体成为了印在石头里的植物化石。在这场大灾难中,只有在我国还保存了一部分活的银杏树,绵延至今,成了研究古代银杏的活教材。所以,银杏是一种全球最古老的孑遗植物,人们把它称为“世界第一活化石”。银杏树在200多年前传入欧美各国,许多著名的植物园都以能栽种“世界第一活化石”银杏而无比荣耀。,濒临灭绝的华南虎 华南虎是所有种类的老虎中最为濒临灭绝的一种。生活在中国中南部,估计世界上仅有2030只野生华南虎,现在可能连这个数量也不到了。现在世界上还有47只华南虎生活在中国18个动物园中。华南虎是老虎最小的几个亚种中的一种。 中国是唯一有华南虎栖息的国家,华南虎现在的状况不太清楚。仅仅40年以前中国还有4 000多只华南虎,从那以后,华南虎就遭到了残忍的杀害。在1987年中国科学家考察后还报告在广东山界、湖南和江西存有华南虎,在1990年又进行了一次考察证明在中国南部广东、湖南和福建省等1l处原有华南虎的地区已经见不到华南虎的踪迹了。据估计,目前野生华南虎的数量已经不到20只了。,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1、人类区别于其他要素最显著特点:有意识适应和改造自然,2、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1)温室气体排放和全球变暖,(2)土地利用和土地退化,(3)生物的多样性的减少,(4)环境污染,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1、人类是地理环境的特殊地理要素。,2、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如何处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农业活动,工程建设,工业活动,、林区过度采伐 水土流失 水灾。,植被减少,河湖泥沙淤积,2、在林区修建旅游设施和道路 水土流失。,砍伐森林,3、上游地区用水量剧增河流径流量 河流自净能力减低。,减少,4、河沙开采过度河床堤岸 河岸后退水灾。,坍塌,5、河流径流量减少 海水 。 6、河口泥沙淤积航道 。,变浅,入侵,臭氧层的破坏,全球变暖,酸雨,人类活动造成温室效应及产生的影响,海平面上升,水,淹没沿海低地,大气co2 增多,地貌,大 气,砍伐森林,大量使用矿物燃料,人类活动造成温室效应及产生的影响,植 被,气温升高,气候变暖,冰川融化 海水膨胀,全球降水、干湿状况变化,世界各国经济结构变化,南极臭氧空洞,为什么?,1、原因:,人们使用冰箱、空调时释放出的氟氯烃化合物,通过光化学反应大量消耗臭氧。,2、危害:,A、增加皮肤癌,主要是黑色素癌; B、损害眼睛,增加白内障患者; C、削弱免疫力,增加传染病患者;,1)危害人体健康,2)破坏生态环境 和工农业生产,A、农产品减少及其品质下降, B、减少渔业产量, C、使塑料等高分子聚合物加速老化,3、措施:,全球合作保护,减少并禁止氟氯烃等物质的排放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雨”中垂钓,酸雨危害与防治,2、原因:,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不断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3、危害:,1)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 死亡; 2)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 3)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 4)危及人体健康。,4、防治:,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研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发展洁净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等。,1、概念:,pH值小于5.6的雨水。,温室效应,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生态破坏,世界的生态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