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书.doc_第1页
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书.doc_第2页
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书.doc_第3页
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书.doc_第4页
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谷丹生物科技产业园规划书项目单位 福建省谷丹生物集团有限公司地 址 福建省三明沙洋高科技园区联 系 人 电 话 传 真 邮 箱 二一年十月6第一节 企业基本情况一、公司基本情况(一)公司名称:福建省谷丹生物集团有限公司(二)法定代表人:(三)成立时间:1996年1月18日(四)公司住所:福建三明沙洋高科技园区(五)注 册 号:(六)注册资本:2000万人民币(七)基本情况:公司已有三十年生化领域的生产历史,位于三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现有员工460多人,其中国家级专家3名,高级职称技术人员8名,大中专技术人员190多人,是一家从事生物技术以早稻谷(淀粉)深度加工而成的高附加值氨基酸系列产品及菌种培育和技术服务为主的企业集团。公司生产的l-苯丙氨酸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其产能位居全国第一,世界第三,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4%。同时“谷丹”牌味精为“福建名牌产品”,“福建省著名商标”,集团公司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登记,主导产品l-苯丙氨酸已通过halhl、kosher认证,是福建省首批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获福建省品牌农业企业金奖和全国就业与社会保障先进民营企业。二、技术研发情况公司于2007年5月间在福州市设立了谷丹研究中心,占地面积1700多平方米,投资已达500万元。研究中心由国家级专家教授、教授为首的国内多位资深微生物专家、博士、硕士等核心技术人员组成的20多名高素质生物研发技术团队,进行微生物工程菌种领域的研究开发。公司还聘请复旦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发酵工程研究会等多位资深微生物发酵行业领域专家组成的研究委员会。并且与工业微生物教育部研究中心、中国分子生物学会等建立长期的科研合作关系。公司已拥有三项微生物发酵领域的发明专利,专利申请号分别为:1、200910111381.x 号专利“一种体外定向协同共进化改造l-苯丙氨酸基因工程菌的方法”专利:系采用基因重组技术,将合成l-苯丙氨酸几个关键酶进行串连,共同进行生物进化,提高菌株(微生物)代谢终产物的水平。 2、200910112929.2 号专利“一种提高l-苯丙氨酸基因工程菌产酸率的方法”专利:系提取l-苯丙氨酸工程菌的质粒在体外进行人工诱变后,重新转入宿主中,从中获得提高终产物的突变菌株(微生物)。3、201010044847.1 号专利“一种利用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vgb)构建抗贫氧的高密度发酵l-苯丙氨酸工程菌质粒的方法”专利:系将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vgb)导入l-苯丙氨酸工程菌质粒中,进行高密度发酵,保证工程菌能在贫氧条件下进行正常生产和代谢。研究中心下设置四个研究实验室,以确保研发工作的顺利开展。四个实验室名称及其功能如下:1、工业微生物育种及工程菌构建实验室:通过诱变育种及代谢控制育种,进行原有氨基酸产生菌的改良,同时对新筛选到的氨基酸工程菌进行再次筛选。 2、工业微生物生化及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配备分子生物学所需的实验仪器,在分子水平进行各种氨基酸产生菌的菌种筛选。 3、工业微生物发酵及代谢控制实验室:配备5组全电脑控制发酵罐,进行各种氨基酸发酵工艺控制参数的调整及工艺配方的优化研究。4、工业微生物下游工程实验室:进行各种氨基酸提取工艺研究,特别是新型膜材料在氨基酸提取工艺中的应用研究。公司承担的“l-苯丙氨酸高产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和应用”项目已通过省级项目鉴定,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现又正在研发和储备项目:l-异亮氨酸、l-色氨酸、l-精氨酸、l-缬氨酸、抗菌肽、灰黄霉素等。三、企业生产状况谷丹公司生产基地地址:1、福建省沙洋高科技园区占地100亩,主要生产苯丙氨酸等。2、福建省沙洋洋坊占地185亩,主要生产苯丙氨酸等。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广泛用于食品、医药、添加剂及化妆品行业。由于氨基酸的用途比较广,每年全球需求量较大。虽然我国的氨基酸产业发展较快,但是对于一些要求较高的药用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需求还十分巨大,而我国的许多氨基酸产业还仅仅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还不能转化为生产力,因此许多产品还得依靠国外进口,所以发展潜力巨大。l-苯丙氨酸、l-异亮氨酸、l-色氨酸、l-精氨酸、l-缬氨酸是属氨基酸产品,也是国内正着手研发的新型小品种氨基酸,是国家鼓励开发的产品。目前,公司主要以生产苯丙氨酸为主,现年生产能力为5000吨,以生产能力计排名全球第三,国内第一。随着公司的研发不断深入,生产技术不断创新,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公司在l-苯丙氨酸领域的龙头老大地位将继续得到巩固。至今,公司l-苯丙氨酸的年销售量已居世界第二,国内第一。以l-苯丙氨酸为例:苯丙氨酸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八种必须氨基酸之一。在医药行业主要用于生产氨基酸输液、氨基酸药物、治疗肝病药物、抗癌抗病毒药物的医药中间体;在食品工业上主要用作合成食品甜味剂(阿斯巴甜),也用作于营养增补剂;还在环保高科技型洗涤剂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苯丙氨酸作为国家七五计划重点攻关项目之一以来,虽然研究进程上实现了不少突破,但在生产技术上与发达国家的相比一直差距甚远,产品严重依赖进口,高成本的进口价格严重制约了我国下游生产企业(生产新型低热量高甜度的甜味剂阿斯巴甜)的国际竞争力。直到公司的苯丙氨酸产品进入市场后这一状况才有所改观。公司采用的是利用低廉的葡萄糖为碳源发酵生产苯丙氨酸技术,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程菌采用发酵法生产苯丙氨酸,无论是菌种还是生产工艺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技术研发力量是企业的主要核心,属于农业深加工高科技型企业。公司产品的上游为玉米淀粉转化的葡萄糖,产品的下游主要为阿斯巴甜生产企业、医药原料药企业和洗涤剂企业。生产所需的主要辅料为白煤、硫酸、氨水、无机盐等。公司产品的生产所需原辅料来源丰富,价格适宜,除了葡萄糖运输距离较远外,其余原辅料就近就能得到解决。大大方便了公司生产,降低成本。四、主要产品介绍 1、l-苯丙氨酸l-苯丙氨酸是一种重要的氨基酸,具有生物活性,人和动物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从外界摄取,属于8种必需氨基酸之一。它既是一种重要的生化营养物质,可安全添加于任何食品饮料中并作为阿斯巴甜的主要原料,又是多种药物的合成原料,是苯丙氨苄、甲酸溶肉瘤素等氨基酸类抗癌药物的中间体,同时也是生产肾上腺素、甲状腺素和黑色素的原料;而且是生产环保高端洗涤剂的原料。2、真菌降脂素真菌降脂素是一种新一代天然脂代谢调节药物。它具有天然、高效、无毒的特点,不仅可以显著地降低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c-c)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c-c),同时可有效地升高高亮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还可改善患者血液体系的粘、浓、聚状态,对脂代谢紊乱具有理想的双向调节作用,对改善器官血流溢注及防治高脂血症可获得标本兼治的医疗效果,已在全国近百家医院临床应用,取得良好的医疗效果。3、灰黄霉素 灰黄霉素是医农两用的抗真菌抗生素,除医疗上对丝状真菌感染有特效外,在农业上的应用也十分广泛。我国是世界上灰黄霉素最大的出口国,以质优价廉而具有很多的优势,在国际市场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我国市场的灰黄霉素均为医用产品,是抗真菌抗生素的重要品种之一,其生产菌种及生产工艺均采用吴松刚教授选育的耐前体高产菌株,具有优良的发酵特性,生产水平稳居实际领先地位。灰黄霉素俗人俗医药抗生素,但也是一种理想、安全、高效的农用抗真菌抗生素,在国外仍然使用化学农药,迄今还没有一种抗真菌的生物农药。第二节 企业组织机构和管理层一、企业管理架构图董事会总经理生技部财务部菌种室储运部研究中心人力资源品管部行政部销售部供应部育种及菌种保存实验室糖化车间办公室五金仓库生化及分子育种实验室发酵车间保卫科原料仓库发酵及代谢控制实验室精制提取车间成品仓库成品车间下游工程实验室机电车间动力车间热 电 厂废水处理站 二、企业董事及高管董事长:福建省谷丹生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生物与分子学会工业生化委员会理事,中国发酵协会理事,福建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副理事长,高级经济师。历任:第九、十届福建省人大代表、闽清生物化学总厂厂长、闽清森尼食品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闽清双安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福建师范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特聘教授、福建师范大学微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助理。获得:全国中青年优秀企业家、福建省劳动模范。总经理:福建省谷丹生物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福建省沙县侨丹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经济学硕士、经济师。历任:青纸业股份有限公司企管处副处长,青嘉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恒宝鼎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恒宝通光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青山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获得:全国中青年优秀企业家。首席科学家:福建省谷丹生物集团福州研究中心专职首席科学家;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工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工学会生物化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酶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化工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药物生物技术”编辑部顾问;福建省专家联谊会顾问;福建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理事长。历任:第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分所所长;福建师范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首任院长;福建师范大学生物学系系主任;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福建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研究方向:微生物工程主要领域:抗生素工业、酶制剂工业、维生素工业、氨基酸工业级产脂微生物工业等微生物工程领域。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央直接掌握联系的高级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高等院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福建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福建省优秀专家;福建省先进教育工作者;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主持: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火炬高新技术计划项目;省部级重大专项、科技攻关及火炬高新技术计划项目;省部级重大专项、科技攻关及火炬高新技术计划项目等13项。获奖:国家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全国重大科研成果奖;全国“九五”重点科技攻关优秀成果;联合国“科技创新之星”奖;中国发明协会发明金奖;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技术总监:福建省谷丹生物集团福州研究中心专职技术总监;历任:福建师范大学微生物工程研究所副所长;福建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福建省生物化学学会副理事长。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福建省优秀专家;福建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福建省先进科技工作者;福建省福州市劳动模范。主编:工业微生物育种学(科学出版社);酶工程(科学出版社)。获奖:国家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九五”重点科技攻关优秀成果;联合国“科技创新之星”奖;中国发明协会发明金奖;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第三节 市场状况一、主要产品市场与需求分析根据最新数据统计结果,2009年全球l-苯丙氨酸生产总量约为26500吨,从近期各大生产企业了解,产品供不应求,并且受到蔗糖价格上涨的因素,从09年第四季度起,进口及国内价格已经开始上涨,主要产量优先供应食品添加剂市场,优质产品供应医药领域市场。从各主要阿斯巴甜生产企业收集的数据分析来看,2009年全球阿斯巴甜实际总产量约为24000吨,其中用于生产阿斯巴甜消耗的l-苯丙氨酸的总用量约为19200吨,用于医药领域及其他领域的约为7300吨。近十年来,全球l-苯丙氨酸下游市场结构已发生较大的变化。从2000年90%用于合成阿斯巴甜,10%用于医药领域。至今,已发展成为72.45%用于合成阿斯巴甜,27.55%用于医药领域和洗涤剂领域。医药领域所占的比例较十年前相比,增长了175.5%。1、阿斯巴甜市场从l-苯丙氨酸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开始,用于合成生产阿斯巴甜一直作为l-苯丙氨酸的主要用途。直至近十年来医药研究领域的不断突破和我国生活水平及医疗水平的提高,使得l-苯丙氨酸在医药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才逐渐开始改变这一状况。阿斯巴甜为james m. schlatter于1965年发现。这名化学家在g.d. searle & company工作。在合成制作抑制溃疡药物时,他无意间舔到手指,发现一种由苯丙氨酸和天门冬氨酸的结合物具有非常高的甜味。后来经研究证明阿斯巴甜的甜度为蔗糖的200倍,又比一般蔗糖含更少的热量,使人感到到甜味所需的阿斯巴甜量非常少,以致于可忽略其所含的热量;味质远比糖精、甜蜜素好,具有和蔗糖近似的清爽甜味。除有关特性和使用方法外,人们对其安全性进行了彻底的研究。研究结果证明,与糖精和甜蜜素不同,阿斯巴甜是由蛋白质中通常含有的氨基酸天门冬氨酸和苯丙氨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物质,和蛋白质进行同样的代谢,对生物体来说不是异物,因此安全性极高。自1981年经美国fda批准用于干撒食品、1983年允许配制软饮料后,陆续先后在全球上百个国家和地区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和饮料中作为蔗糖的代替品。据业内最新数据表明,2009年全球阿斯巴甜的实际产量达到25500吨左右。其中国外总产能约为14000吨,国内总产能约为11500吨。主要的生产地区集中在:中国、日本、美国、韩国和法国。其中,国外的主要生产企业为:美国的纽特、日本的味之素和韩国的大象。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全球阿斯巴甜的产量在需求的刺激下,一直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产品的价格因苯丙氨酸价格的下降和中国具备了工业化生产能力而不断降低,为应用市场的普及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在中国没有大规模生产以前,美国是全球最大的阿斯巴甜生产国,2000年其产量为7000吨左右,自美国阿斯巴甜技术专利失效以来,中国和日本的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使得失去了原有的垄断地位和利润,07-09年间美国阿斯巴甜产量维持在3500吨/年左右水平。目前美国生产阿斯巴甜的nutrasweet公司已将视线转移到新产品的市场开发及推广,推出了仍以l-苯丙氨酸和天门冬氨酸为原料,甜度比阿斯巴甜还高40倍的新甜味剂-纽甜,事实上“纽甜”就是以阿斯巴甜为原料的再深加工的产品。除美国外,日本也是阿斯巴甜的重要生产国,其不仅在本国建有生产装置,同时在海外也设有合资工厂。自日本味之素从孟山都和nutrasweet手中购得其法国euroaspartame生产线股权后,一举超越了美国nutrasweet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阿斯巴甜生产商,合并后目前年产能在7000吨左右。韩国也是l-苯丙氨酸的重要生产国,韩国的生产企业为daesang公司,该公司主要经营各类发酵食品,拥有3000吨级的l-苯丙氨酸和3000吨级的阿斯巴甜生产线,2006年l-苯丙氨酸和阿斯巴甜的生产线被美国nutrasweet收购。欧洲也有阿斯巴甜的生产,2005年的时候产量达到了6000吨左右水平,但由于中国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欧洲原有的荷兰生产商holland sweetener公司于2006年底关闭了其3000吨/年的生产装置,目前2009年该地区仅剩下被日本味之素100%控股的法国euroaspartame生产线,该生产线09年产能在3000吨左右。我国阿斯巴甜的生产起步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第一家生产企业是深圳朗氏蛋白糖有限公司。当时该企业是由美国进口阿斯巴甜原糖,根据不同的要求,配制成不同倍数的“蛋白糖”,满足特殊消费群体的需要。进入九十年代后以来,国内一些企业开始了阿斯巴甜的合成工作,并在近年来取得了重大突破,成为了全球重要的阿斯巴甜生产国。其主要生产企业有:江苏汉光甜味剂有限公司、江苏武进牛塘化工厂、常州科隆化工有限公司。此外,常州常茂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绍兴亚美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溧阳维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也具有阿斯巴甜的生产能力。2、医药市场情况近年来,l-苯丙氨酸除了被用作生产各类氨基酸输液、药物外,还被大量应用于各类抗癌抗病毒新药作为高效医药中间体,如合成爱滋病蛋白酶抗体、抗感染药、血管紧张肽原酶抗体(用于治疗高血压)、抗瘤药和治疗心血管药物。 根据各主要l-苯丙氨酸生产厂家提供的数据,并结合下游客户使用量的情况来看,2009年全球l-苯丙氨酸在医药领域的消耗总量达到7300吨左右,分别为:氨基酸输液3600吨、氨基酸药物800吨、肝病类诊治药物300吨、各类医药中间体2000吨、其他类药物600吨。医药领域应用占到了l-苯丙氨酸生产总量的27.55%,为历史最高点。根据医药市场的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各类氨基酸输液所消耗的氨基酸原料药突破了2万吨的规模,其中仅l-苯丙氨酸一项就占到了1200-1400吨。通过对国家药品数据的检索,还查询了近年来进口化学药品的情况,发现与苯丙氨酸和l-phe相关的药品条目多达6716条。与这些条目相关的国外进口药品企业,除日本味之素外,其他企业均不具备工业化生产l-苯丙氨酸的条件,同样只能通过国际市场购进原料,再进行精制提纯生产出成药后再出口至世界各地。这些企业中市场上较为熟悉的有:意大利贝斯迪大药厂、韩美药品株式会社、丹麦诺和诺德公司、西班牙基立福公司、协和发酵麒麟株式会社、奥克特珐玛药剂生产有限公司(奥地利)、荷兰欧加农、雪兰诺欧洲公司、索林诊断股份有限公司、意大利亚特斯、生物梅里埃公司、雅培德国制药有限公司、日本米雅利桑制药株式会社、安万特巴斯德公司、台欣生物科技研发股份有限公司、雅培日本有限公司、山之内制药株式会社、爱尔开-阿贝优公司、葛兰素史克生物制品公司、古巴分子免疫学中心、日本脏器制药株式会社、雅培美国制药、法国巴斯德-梅里厄血清疫苗公司等。3、灰黄霉素市场灰黄霉素在国外除少量作为医用外,绝大多数已作为农用,成为常用的重要生物农药品种,对真菌性病害防治效果十分显著,对促进已使用国家的农业发展及实现农业化起重要作用。在农业上主要应用范围:农作物真菌性病害;蔬菜真菌性病害;果树真菌性病害;经济作物真菌性病害;畜牧真菌性病害;水产真菌性病害。国外许多发达国家诸如:澳大利亚、英国、美国、及日本等将灰黄霉素作为安全、有限的农用抗生素已长期推广使用,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的医用抗生素作为抗真菌的生物农药尚属空白。由于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业大国,实现绿色农业生产是一项国策,生物防治所主要途径,因此,农用灰黄霉素的研制和开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不但填补我国这一产品的空白,而且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意义十分深远。二、产品市场价格l-苯丙氨酸国际市场2007年至2009年的价格,价格下跌的原因有来自几个方面的重要因素:1、近年来,公司的l-苯丙氨酸菌种研究技术上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产量增长速度和成本下降速度为行业全球排名第一。市场由于受到来自大量公司低成本价格的产品冲击,结束过去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造成国际市场价格一定的下滑;2、美国作为世界阿斯巴甜的消费大国,其市场占有量在2005年以前达到世界阿斯巴甜消费总量的接近二分之一水平。受到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在2008年下半年及2009年上半年,全球消费信心指数的下降趋势,导致了l-苯丙氨酸国际市场价格的下跌。三、产品未来价格的趋势分析从09年第四季度起,受到蔗糖价格上涨及其他基础原材料价格上涨的趋势,国际市场的l-苯丙氨酸价格已经开始上涨,涨幅在5-10%之间。同时,受到国外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等因素,预计2010年起除中国外其他主要生产苯丙氨酸产能地区的产量将有所下降,主要市场将针对医药领域发展,届时也将带动国际l-苯丙氨酸新一轮的价格上涨,综合考虑,预计此次价格上涨的持续时间较长。四、未来五年其他小型氨基酸需求和销售预测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关于促进玉米深加工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政策要求,“十一五”期间,行业发展重点是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企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提高现有企业竞争力,发酵制品重点是发展食品和医药行业需要的小品种氨基酸及发酵制品。在未来的“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国家依然会鼓励小品种氨基酸的生产,在政策层面给予支持。纵观市场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出市场对产品的需求逐年递增,主要有市场本身需求增加和应用领域拓展的因素存在,同时市场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及国内外环境对我国发酵行业整体影响较大,但是国家对宏观经济政策做出重大调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努力稳定出口的同时,出台了多项措施扩大国内需求。为进一步加大对纺织轻工业的扶持力度,国家研究确定了促进轻工业健康发展的6项政策措施,并将轻工行业列入国家支持发展的重点产业,批准了轻工业振兴规划的实施。规划明确提出拉动内需要求和保障措施,同时也明确提出对部分重点产品提高出口退税率的意见,通过上述手段可以保持l-苯丙氨酸行业不论在国内市场还是出口方面依然保持稳定的增长量和出口量。谷丹生物产业园小型氨基酸生产销售预测 单位:万元品 种精制级别数 量成 本销售价格产 值税 金估计 毛利缬氨酸非注射700t5.09.0630010052800医药级别300t6.013.039007542100异亮氨酸食品级别700t6.014.51015021365950医药级别300t8.017.051009692700精氨酸食品级别600t3.56.036005391500医药级别200t5.09.01800287800色氨酸饲料级别3000t8.514.543500646118000医药级别200t10.517.034004671300苯丙氨酸20000t2.54.7940001579444000阿斯巴甜10000t10.012.0120000718020000生物制药新型生物降脂药物5亿粒0.0000120.000068340001005028000灰黄霉素1000t42.058.058000574416000新型抗真菌生物农药10000t6.510.01000001256435000抗菌肽1000t5.216.016000387710800热 电电4.95107度0.0000180.00005225746051683蒸 汽475200t0.015712825597128硫 酸400000t0.0150.0416000359010000铁 砂400000t0.040.052000014364000合 计54545276017211761注:阿斯巴甜的生产拟通过购并、联合其他下游企业,形成生产规模。五、公司在行业竞争中所拥有的优势1、行业主导优势2009年被国家确认为中国重大生物制造高新产业示范项目较高的产量和市场占有率;以较低的价格提供同样的商品;优先降价,迫使竞争对手接受较低的收益,直到对手退出市场;已获得筹建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业发酵技术分会的关于制定国家l-苯丙氨酸的行业标准第一起草者。2、技术优势高科技行业与高校的产学研一体化,是目前所知道同行业中除日本味之素以外唯一真正建立研究中心的企业,而且研究中心所进行的课题和实力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处于绝对领先水平地位。对于其他新入者入行门槛高,公司基因改造菌种的自我保护,独特的发酵工艺保护,以及更多高产酸菌种的不断推出,都使得新旧竞争者在一定时间内很难逾越。现已开发成功并申报三项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一种体外定向协同共进化改造l-苯丙氨酸基因工程菌的方法”; “一种提高l-苯丙氨酸基因工程菌产酸率的方法”;“利用vgb基因构建抗贫氧的高密度发酵l-phe工程质粒的方法”。 其中应用现代基因共进化技术,研究开发基因工程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这既是对公司研究成果的保护,又是研究中心高效、低价研究的证明。技术人员的优势,一是技术专家在全国的地位,二是背靠高校研究生源。3、先行优势对发酵行业多年经验;行业学习成本巨大;骨干人员技能和经验已经很好的转化为集体共有的知识和能力;员工在工作流程、步骤形成很熟练的经验;新知识能够很好的在团队中交流和互相学习;在行业中形成很好的影响力;在专利等技术创新方面获得突破,并形成具有创新能力的平台;稳定生产质量、产酸率和提取精制率需要较长过程;与葡萄糖、煤炭等供应商的长期合作关系,即使在自然灾害的情况下都要优先保障我们原料的运输需要。4、成本投入优势劳动力成本相对国外要求较低;固定资产投资优势,同样的设备购买和安装成本相对国外较低;由于菌种活性强、产酸高,发酵周期短,同样的设备投入产量高;自动化生产降低成本,在生产中结合自身的工艺不断改良自动化软件;能源资源便宜,闽江上游水质好,产品质量有保障,梯级的水库水压高,水温低使用成本低;企业地处福建产煤区,煤碳资源丰富,能源消耗成本低,白煤含硫量低,废气处理费用低;新投入的热电联产进一步减低能源费用;周边主要化工原料配套齐备,运输费用便宜。第四节 项目发展规划一、项目规划“十一五”期间,行业发展重点是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企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提高现有企业市场竞争力。发酵制品重点是发展食品和医药行业需要的小品种氨基酸及发酵制品。小品种氨基酸产业是中国氨基酸工业实现第二次飞跃发展的重要发展方向。加快高附加值的氨基酸生产的技术普及,符合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同时满足企业自身发展需要,是广大氨基酸生产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收益的有效途径。谷丹产业园主要拟定的公司和建设方案:1、谷丹氨基酸实业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小型氨基酸。建设一条可以进行多品种氨基酸的生产线,可进行l-异亮氨酸、l-色氨酸、l-精氨酸、l-缬氨酸和抗菌肽等产品的通用生产。年产小型氨基酸5000吨,占地100亩。2、谷丹生化食品实业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阿斯巴甜建设1条1万吨的阿斯巴甜生产线,成为全球最大的阿斯巴甜生产企业。占地100亩。3、谷丹生物保健实业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氨基酸保健品(待条件成熟时建设),该项目预计占地100亩。4、谷丹生物制药实业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医用氨基酸和新型生物制药,该项目占地150亩。5、侨丹实业有限公司,主要生产2万吨苯丙氨酸在现有5000吨苯丙氨酸生产线的基础上,技改建设成2条1万吨苯丙氨酸生产线。需新增土地100亩,成为全球最大的苯丙氨酸生产基地。6、谷丹热电实业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硫酸充分利用硫酸厂焚烧硫铁矿或硫磺的热能进行发电,建设2条20万吨硫酸生产线加1台35吨热电联产机组,或1条20万吨硫酸生产线加2台35吨热电联产机组。项目完成后年可供热208104十亿焦耳,发电6480万千瓦时,需征地150亩。7、谷丹集团总部办公区,主要用于行政、经营、科研、质检、分析、污水处理厂,占地50亩。二、项目可行性公司具有一批以国家级专家为首的基因工程前沿技术研发团队,拥有基因工程技术自主开发机构福州研究中心,为研究开发基因工程菌建立了技术平台。现已开发成功并申报注册三项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其中应用现代基因共进化技术,研究开发基因工程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在工厂拥有一支具有20多年生化产品生产经验的工程技术产业化队伍,能迅速的将研究中心开发的前沿技术实施产业化。工厂已有几十年的生化生产经验,拥有一批熟练于生化工艺操作的员工队伍。公司目前已开发成功了三代l-苯丙氨酸基因工程菌,分别拥有抗病菌、抗缺氧、耐高温,适应于不同环境、不同季节的生产菌株。其产酸能力高达7.98%,265m3罐上产酸高达7.38%,每小时发酵强度高达0.1342%,比目前国内平均产酸5%左右高出47%。该菌种位居世界先进,已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同规模生产节省投资可达25%以上。公司到目前为止还分别开发成功了:l-异亮氨酸、l-色氨酸、l-脯氨酸、l-赖氨酸、l-谷氨酸,公司已具备生产多种氨基酸菌种和技术,为建立国内较强大的多品种氨基酸发酵群准备好了菌种和技术。公司还开发成功了国际独有的抗菌素应用大米为生产原料的灰黄霉素高产菌株。目前该菌株已在国内某大制药企业生产,由于该菌株发现与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灰黄霉素生产大国。与国际上先进国家采用乳糖为原料生产灰黄霉素的菌种技术相比,具有无可抗争的竞争力。该产品目前广泛应用于医药抗真菌病的治疗及生物农药,市场前景巨大。公司开发成功的短肽蛋白真效素。该菌株技术生产的真效素产品广泛的应用于饲料,是取代家禽动物饲料中的抗菌素添加剂,是解决肉类中抗菌素残留有效药替代产品。其在动物胃肠道中抑制抗素能力大大超过现在常用的抗菌素饲料添加剂。现已实验式的投放市场,其市场前景广泛。三、资源配套的可行性葡萄糖:从山东等专业制造厂购入,其结晶糖的de值高达99%,超出液体糖de95%的4.2%,其生产消耗低,生产的l-苯丙氨酸产品质量好。电力:公司配套建立的背压式发电机组,可70%满足生产需求。公司并有二条外用高压输配电,保证生产安全和能源低成本。煤炭:公司地处福建产煤区,运输距离短、价格低。液氨、烧碱、盐酸、硫铁矿等化工原料:周边50公里内均有工厂配套。水:大量冷却用水,日用2万吨的冷却水,由距离工厂3公里的水库,经发电后供应。其水价每吨0.070.09元/吨,成本低。工艺用水由于公司地处闽江上游,地表水质好,氯根、金属离子低,生产产品的质量高。四、环境保护:生产中的主要高有机物、高含硫、高氨、废水,经生物菌发酵处理后,部分作为高蛋白饲料添加剂。废水经生物菌发酵、去硫后生化处理达标排放。煤炭渣用于做机砖。1、废水处理氨基酸产生的废水中有机物浓度高、氨氮高、可生化性好,根据这一特点,结合生产实际确定采用“预处理去so42-+a2/0+混凝气浮”工艺处理方案作为本工程的处理工艺。在生化处理工序前,先对废水中冲酸工段和上再生柱废水进行预处理。调节ph,去除so42-。保证后续生化处理的正常运行;洗酸废水预先除去氨氮,减少后续处理工段的负荷;气浮系统采用加压溶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