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doc_第1页
湖北省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doc_第2页
湖北省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doc_第3页
湖北省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doc_第4页
湖北省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湖北省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 技术大纲技术大纲 20102010 年年 4 4 月月 目目 录录 第第 1 章章总总 论论 1 1.1项目背景 1 1.2调查依据 4 1.3指导思想 5 1.4工作范围与目标 5 1.5总体思路和技术路线 11 第第 2 章章城镇饮用水水源地主要环境信息更新城镇饮用水水源地主要环境信息更新 14 2.1城镇饮用水水源地综合信息更新 14 2.2城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状况更新 14 2.3城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源信息更新 15 第第 3 章章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技术方案制定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技术方案制定 16 3.1已有水源地保护区污染防治经验收集 16 3.2筛选优先整治饮用水水源地 16 3.3评估主要环境问题和成因 16 3.4制定污染防治方案 17 第第 4 章章“以奖促治以奖促治” 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信息收集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信息收集 17 4.1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基本信息 17 4.2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措施 18 第第 5 章章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 18 5.1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 18 5.2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评估 21 5.3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对策 23 5.4饮用水水源地调查质量控制 24 第第 6 章章工作成果工作成果 27 6.1地级调查及评估成果 27 6.2省级调查及评估成果 27 附表一附表一 城镇饮用水水源地主要信息表城镇饮用水水源地主要信息表28 附表一附表一-1-1 饮用水水源地基本信息和水环境信息表饮用水水源地基本信息和水环境信息表28 附表一附表一-2-2 城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源汇总表城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源汇总表31 附表一附表一-3-3 污染防治工程项目表污染防治工程项目表33 附表二附表二 “以奖促治以奖促治”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信息调查表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信息调查表35 附表三附表三 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基本信息调查表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基本信息调查表37 附表三附表三-1-1 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基本信息表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基本信息表37 附表三附表三2 2 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基本信息表(续)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基本信息表(续)37 附表四附表四 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信息表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信息表40 附表四附表四-1-1 农村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信息表农村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信息表40 附表四附表四-2-2 农村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信息表农村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信息表40 附表四附表四-3-3 农村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信息表农村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信息表40 附表五附表五 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调查范围)污染源信息表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调查范围)污染源信息表42 附表五附表五-1-1 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调查范围)污染源汇总表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调查范围)污染源汇总表42 附表五附表五-2-2 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调查范围)污染源基本情况表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调查范围)污染源基本情况表44 附表五附表五-3-3 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工业污染源信息表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工业污染源信息表46 附表五附表五-4-4 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非点源源强系数表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非点源源强系数表48 附表六附表六 农村饮用水水源地评估和对策表农村饮用水水源地评估和对策表50 附表六附表六-1-1 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综合评估表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综合评估表50 附表六附表六-2-2 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对策表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对策表52 附件一附件一 饮用水水源地编码方法饮用水水源地编码方法53 附件二附件二 富营养化评价富营养化评价54 1 第第 1 章章 总总 论论 1.1 项目背景 (一)我省(一)我省饮饮用水水源地保用水水源地保护规护规划工作划工作进进展展 自 2006 年我省启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规划工作以来, 目前已完成了县级市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调查和保护区划 定、规划编制及图集制作工作;完成了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 源地保护区划定和环境基础调查与评估工作;乡镇集中式饮用水 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与评估工作。 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目前各地已完成了城市集 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规划,通过了省级评审。省级的湖北省 县级市及以上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通过了环保部评 审。先后完成了湖北省县级市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环境现状调查报告、湖北省县级市及以上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 境保护规划、湖北省县级市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 护区划分、湖北省县级市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规划图集。 县城以上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与评估。全省县级以上 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调查工作已基本完成,其最终成果已经通过 环保部评审。完成全省城镇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与评估 报告、全省城镇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与评估图集和全 省城镇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与评估数据库。完成了全省 2 86 个县级市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51 个县级集中式饮用水 水源地及 3 个典型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 重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情况。我省目前每年 对 18 个 20 万以上人口重点城市的 32 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 开展了定期监测工作,并进行了公布。2008 年列入省监测网络 的 18 个重点城市辖区有 32 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按地表水 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评价,2008 年水质达标 率为 99.94%,水质状况总体良好。 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与评估。截至 2009 年年底, 我省作为全国乡镇饮用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试点之一,已 完成对全省所有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开展环境基础状况调查 和评估工作。完成湖北省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 估报告、湖北省乡镇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方案、湖北省 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与评估图集等。 (二)(二)项项目的必要性和目的必要性和紧紧迫性迫性 饮用水源环境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世界卫 生组织的调查显示,人类疾病 80%与水有关,水质不良可引起多 种疾病,不安全的水和恶劣的卫生条件每年造成了超过 500 万人 死亡。在我国,通过饮水发生和传播的疾病就有五十多种,农村 地区尤其突出。在广大农村地区,因为饮用水源地遭到严重污染 而导致的惨剧并不鲜见。随着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 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断加大,水体污染 3 日益严重,水源水质不断下降。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一个关 键的任务就是如何保护好农村饮用水源地。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饮用水安全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在 2005 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要求“把切实保护好饮 用水源,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作为首要任务”;国务院印发的关于 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明确提出“以饮水安全和 重点流域治理为重点,加强水污染防治。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 2006 年 2 月 28 日,国务院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饮用水安全问题, 此次会议形成了研究饮用水安全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国阅 200622 号)要求加强饮用水源地水污染防治,努力改善水质。 2008 年 7 月 24 日李克强副总理在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电视 电话会议上强调:“近期重点要突出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加大饮用 水水源保护和监管力度”。 开展农村饮用水源环境安全调查与评估是实践科学发展观, 确保群众饮水安全的一项民生工程。目前我省主要对 18 个 20 万 以上人口重点城市的 32 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开展了定期监 测工作,并定期公布水质状况;2008 年也仅对全省县级以上的 137 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进行了安全性调查与评估;2009 年对全 省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进行了基础环境调查与评估。但是对 于广大农村地区,由于水源地分布分散,规模小,开展例行监测 工作难度很大,大部分村庄的饮用水源地从来没有进行过水质监 测,农村饮用水源尚未进行系统全面的调查和评估。我省农村饮 4 用水水源地基础状况和污染状况不清、水环境监管体系不完善、 环境管理基础薄弱等问题十分突出,社会各界对此愈来愈关注。 一些农村由于条件限制,对沟塘、地下水井等饮用水处理工 艺简单或基本未经处理而直接被群众饮用,而对水质情况不清楚; 一些地方土壤某些重金属背景值偏高、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工 业生活污水排放、投肥养殖等对农村饮用水源的影响情况都没有 明确数据和信息;一些地方还存在高砷水等等,一旦饮用水源水 质有问题而不知道,不能提前应对,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按照 统筹城乡环境保护的要求,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和监测, 及时掌握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情况显得尤为重要。为此,迫切 需要将农村饮用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调查与综合评估作为保障 群众饮水安全和两型社会建设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任务,作为 一项民生工程,通过对全省农村饮用水安全性调查与评估,掌握 全省饮用水环境基础状况,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饮用水水 源地环境保护工作,确保全省农村饮用水安全。 1.2 调查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02)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89.07)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 5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hj/t433-2008)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 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 1.3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建设生态文明、加强生 态环境保护、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以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为指导,保 障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更新城镇饮用水水源地主要环境信息, 制定超标及风险较大水源地污染防治技术方案,摸清部分农村饮 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全面准确的 水源地基础环境信息。 1.4 工作范围与目标 1.4.1 调查时限调查时限 全省城镇饮用水水源地主要环境信息数据更新到 2009 年。 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调查基准年为 2009 年,补 充 2007 年以来资料,缺乏水质监测数据的水源地于 2010 年 5-6 月进行水质监测。 1.4.2 调查范围调查范围 1、城镇地区 动态更新城镇饮用水水源地主要环境信息数据,研究制定优 先整治饮用水水源地的污染防治方案,推广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 6 治工程经验。对于 2009 年未进行全部指标监测的水源地进行补 充监测。(河流型饮用水源地的监测项目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38382002)表 1 的基本项目(23 项,cod 除外)、表 2 的补 充项目(5 项)共计 28 项;以湖库型地表水为饮用水源地的,在河 流监测项目的基础上加测叶绿素 a 和透明度。地下水饮用水源地 监测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1993)中 23 项)。 湖北省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清单(暂定) 序号地市县区水源地名称 1武汉市江岸区武汉市长江堤角水厂水源地 2武汉市硚口区武汉市汉江宗关水厂水源地 3武汉市汉阳区武汉市长江沌口水厂水源地 4武汉市汉阳区武汉市汉江国棉水厂水源地 5武汉市汉阳区武汉市汉江琴断口水厂水源地 6武汉市武昌区武汉市长江白沙洲水厂水源地 7武汉市武昌区武汉市长江余家头水厂水源地 8武汉市武昌区武汉市长江平湖门水厂水源地 9武汉市青山区武汉市长江港东水厂水源地 10武汉市东西湖区武汉市白鹤嘴水厂水源地 11武汉市东西湖区武汉市东西湖余氏墩水厂水源地 12武汉市东西湖区武汉市东西湖区西湖水厂水源地 13武汉市汉南区武汉市汉南汉武水厂水源地 14武汉市蔡甸区武汉市蔡甸水厂水源地 15武汉市江夏区武汉市江夏自来水厂水源地 16武汉市黄陂区武汉市滠水前川水厂水源地 17武汉市黄陂区武汉市黄陂区武湖水厂水源地 18武汉市新洲区武汉市新洲区阳逻水厂水源地 19武汉市新洲区武汉市新洲长源水厂水源地 20黄石市市辖区长江黄石市区水源地 21黄石市阳新县黄石市阳新兴国城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 22十堰市市辖区十堰市黄龙水库 23十堰市市辖区十堰市头堰水库 24十堰市市辖区十堰市马家河水库 25十堰市市辖区十堰市茅塔河水库 26十堰市市辖区十堰市余家湾水库 27十堰市郧县十堰市郧县潭家湾水库 28十堰市郧县十堰市郧县汉江耿家垭子水源地 29十堰市郧西县十堰市郧西县土门水库 7 序号地市县区水源地名称 30十堰市郧西县十堰市郧西县天河坪水源地 31十堰市竹山县十堰市竹山县堵河郭家山水源地 32十堰市竹山县十堰市竹山县霍河水库 33十堰市竹溪县十堰市竹溪县龙坝水库 34十堰市房县十堰市房县泉水湾水源地 35十堰市丹江口市十堰丹江口市第一水厂水源地 36十堰市丹江口市十堰丹江口市第二水厂水源地 37十堰市武当山特区十堰市武当山金花湖水库 38十堰市武当山特区十堰市武当山剑河水库 39宜昌市西陵区葛洲坝西坝水厂饮用水水源地 40宜昌市点军区宜昌市点军区楠木溪水库 41宜昌市猇亭区宜昌市猇亭区善溪冲水库 42宜昌市夷陵区宜昌市夷陵区官庄水库 43宜昌市东山开发区窑湾水厂 44宜昌市远安县宜昌市远安县鸣凤镇东干渠水源地 45宜昌市远安县宜昌市远安县鸣凤镇鸣凤河水源地 46宜昌市兴山县宜昌市兴山县古洞口水库 47宜昌市秭归县宜昌市秭归县长江段水源地 48宜昌市长阳县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隔河岩水库 49宜昌市长阳县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罗马溪水库 50宜昌市五峰县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五峰镇石良司水源地 51宜昌市宜都市 宜昌宜都市供水总公司陆城一水厂、二水厂水 源地 52宜昌市当阳市宜昌当阳市巩河水库 53宜昌市枝江市宜昌枝江市水厂水源地 54襄樊市市辖区襄樊市汉江白家湾水厂水源地 55襄樊市市辖区襄樊市汉江火星观水厂水源地 56襄樊市樊城区襄樊市太平店水厂水源地 57襄樊市南漳县襄樊市南漳县三道河水库 58襄樊市谷城县襄樊市谷城县三水厂水源地 59襄樊市保康县襄樊市保康县段家湾水厂水源地 60襄樊市保康县襄樊市保康县封银岩水厂水源地 61襄樊市保康县襄樊市保康县云溪沟水厂水源地 62襄樊市保康县襄樊市保康县三溪沟水厂水源地 63襄樊市保康县襄樊市保康县东沟水厂水源地 64襄樊市枣阳市襄樊枣阳市北郊水库 65襄樊市枣阳市襄樊枣阳市刘桥水库 66襄樊市宜城市襄樊宜城市江河供水有限责任公司水厂水源地 67鄂州市华容区鄂州市长江华容泥矶饮用水源地 68鄂州市华容区鄂州市长江葛店黄矶饮用水源地 69鄂州市鄂城区鄂州市长江凤凰台饮用水源地 8 序号地市县区水源地名称 70鄂州市鄂城区鄂州市长江雨台山饮用水源地 71荆门市市辖区荆门市漳河水库 72荆门市市辖区荆门市三水厂水源地 73荆门市京山县荆门市京山县八字门水库 74荆门市京山县荆门市京山县惠亭水库 75荆门市沙洋县荆门市汉江流域沙洋段水源地 76荆门市钟祥市荆门市汉江钟祥皇庄段水源地 77孝感市市辖区孝感市城区二水厂饮用水源地 78孝感市孝昌县孝感市孝昌县城区饮用水源地 79孝感市大悟县孝感市大悟县城区饮用水源地 80孝感市云梦县孝感市云梦县城区饮用水源地 81孝感市应城市孝感应城市城区饮用水源地 82孝感市安陆市孝感市安陆市城区饮用水源地 83孝感市汉川市孝感汉川市城区三水厂饮用水源地 84孝感市汉川市孝感汉川市城区二水厂饮用水源地 85荆州市沙市区荆州市柳林水厂水源地 86荆州市沙市区荆州市南湖水厂水源地 87荆州市沙市区荆州市临江水厂水源地 88荆州市荆州区荆州市郢都水厂水源地 89荆州市荆州区荆州市金凤水厂水源地 90荆州市荆州区荆州市城南水厂水源地 91荆州市公安县荆州市公安县城区宏源自来水公司水源地 92荆州市监利县荆州市监利县自来水公司饮用水源地 93荆州市江陵县荆州市江陵县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水厂水源地 94荆州市石首市荆州石首市北门口水厂水源地 95荆州市洪湖市荆州市洪湖陵园水厂水源地 96荆州市松滋市荆州松滋市喻家渡水厂水源地 97黄冈市黄州区黄冈市二水厂水源地 98黄冈市黄州区黄冈市三水厂水源地 99黄冈市团风县黄冈市团风县城镇自来水公司水源地 100黄冈市红安县黄冈市红安县金沙河水库 101黄冈市罗田县黄冈市罗田县凤山镇水源地 102黄冈市英山县黄冈市英山县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 103黄冈市浠水县黄冈市浠水县清泉镇城区集中饮用水源地 104黄冈市蕲春县黄冈市蕲春县鹞鹰岩水库 105黄冈市蕲春县黄冈市蕲春县蕲河西驿段水源地 106黄冈市黄梅县黄冈市黄梅县垅坪水库 107黄冈市麻城市黄冈市举水麻城城区段水源地 108黄冈市麻城市黄冈麻城市浮桥河水库 109黄冈市武穴市黄冈武穴市第一自来水厂水源地 110黄冈市武穴市黄冈武穴市第二自来水厂水源地 9 序号地市县区水源地名称 111黄冈市武穴市黄冈武穴市三利水厂水源地 112咸宁市市辖区咸宁市长江潘家湾水源地 113咸宁市市辖区咸宁市淦河一号桥水源地 114咸宁市嘉鱼县咸宁市嘉鱼县石矶头水源地 115咸宁市通城县咸宁市通城县神龙坪水库 116咸宁市崇阳县咸宁市陆水河崇阳白泉段水源地 117咸宁市崇阳县咸宁市崇阳县青山水库 118咸宁市通山县咸宁市通山县厦铺河沈家段水源地 119咸宁市通山县咸宁市通山县四斗朱水库 120咸宁市赤壁市咸宁赤壁市陆水水库 121随州市曾都区随州市区陨水王福窑水源地 122随州市曾都区随州市区先觉庙水库 123随州市广水市随州广水市许家河水库 124恩施州恩施市恩施州恩施市大龙潭库区饮用水源地 125恩施州利川市恩施州利川市一水厂饮用水源地 126恩施州利川市恩施州利川二水厂群凤水库饮用水源地 127恩施州建始县恩施州建始县闸木水水库 128恩施州巴东县恩施州巴东县万福河水源地 129恩施州宣恩县恩施州宣恩县龙洞库区饮用水源地 130恩施州咸丰县恩施州咸丰县瓦窑沟饮用水源地 131恩施州咸丰县恩施州咸丰县野猫河饮用水源地 132恩施州来凤县恩施州来凤县河坝梁饮用水源地 133恩施州鹤峰县恩施州鹤峰县芭蕉河饮用水源地 134仙桃市仙桃市三水厂水源地 135仙桃市仙桃市二水厂水源地 136潜江市潜江市汉江泽口码头 137潜江市潜江市汉江红旗码头 138天门市天门市第一水厂水源地 139天门市天门市第二水厂水源地 140神农架神农架林区乌梢尾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141神农架神农架林区鱼泉湾应急水源保护区 2、农村地区 收集“以奖促治”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相关资料。 开展农村地区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调查。水源地选择与省环保厅 下发的关于印发的通知 (鄂环办201053 号)中农村环境监测的水源地保持一致,即:县级市 10 对每个乡镇选择 1 个代表性村集中饮用水源地开展农村地区饮用水 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与评估。同时,武汉市选择一到两个区(不少于 20 个乡镇)、鄂州市选择一个区(不少于 10 个乡镇),对每个乡镇选 择 1 个代表性村集中饮用水源地开展农村地区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 境调查与评估;神农架林区对各级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集中饮用水 源地开展农村地区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与评估。全省共调查农 村饮用水源地约 328 个。 湖北省农村饮用水水源地调查清单 地市地市县区县区乡镇乡镇 全省 28328 武汉市 自选一至两个 区 不少于 20 个乡镇,每个乡镇选 1 个村 黄石市大冶市所有 11 个乡镇,每个乡镇选 1 个村 十堰市丹江口市所有 12 个乡镇,每个乡镇选 1 个村 石首市所有 12 个乡镇,每个乡镇选 1 个村 洪湖市所有 15 个乡镇,每个乡镇选 1 个村荆州市 松滋市所有 16 个乡镇,每个乡镇选 1 个村 宜都市所有 9 个乡镇,每个乡镇选 1 个村 当阳市所有 7 个乡镇,每个乡镇选 1 个村宜昌市 枝江市所有 8 个乡镇,每个乡镇选 1 个村 老河口市所有 6 个乡镇,每个乡镇选 1 个村 枣阳市所有 12 个乡镇,每个乡镇选 1 个村襄樊市 宜城市所有 7 个乡镇,每个乡镇选 1 个村 鄂州市自选一个区不少于 10 个乡镇,每个乡镇选 1 个村 荆门市钟祥市所有 16 个乡镇,每个乡镇选 1 个村 应城市所有 10 个乡镇,每个乡镇选 1 个村 安陆市所有 13 个乡镇,每个乡镇选 1 个村孝感市 汉川市所有 20 个乡镇,每个乡镇选 1 个村 麻城市所有 16 个乡镇,每个乡镇选 1 个村 黄冈市 武穴市所有 8 个乡镇,每个乡镇选 1 个村 咸宁市赤壁市所有 11 个乡镇,每个乡镇选 1 个村 恩施市所有 13 个乡镇,每个乡镇选 1 个村恩施自治 州利川市所有 12 个乡镇,每个乡镇选 1 个村 随州市广水市所有 13 个乡镇,每个乡镇选 1 个村 仙桃市所有 15 个乡镇,每个乡镇选 1 个村 天门市所有 21 个乡镇,每个乡镇选 1 个村 潜江市所有 10 个乡镇,每个乡镇选 1 个村 11 地市地市县区县区乡镇乡镇 神农架林 区 2 个国家级生态村、1 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 (选 1 个村)、2 个省级生态村 1.4.3 工作目标工作目标 更新城镇饮用水水源地主要环境信息,研究制定城镇和乡镇 典型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技术方案;摸清部分农村饮用水水源 地的基础环境状况,提出分散式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对策 建议,加快解决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问题,全面提升饮用水水源地 环境管理水平,为保障饮用水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提供有力支撑。 1.5 总体思路和技术路线 1.5.1 总体思路总体思路 1、整体、整体谋谋划,突出重点。划,突出重点。动态更新全省城镇饮用水水源地的 主要环境信息。以环境监测与数据分析为基础,选择试点地区率 先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工作,建立并完善 全省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信息库。 2、 、总结经验总结经验, ,强强化防治。化防治。以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为着 力点,全面总结分析城市、城镇、乡镇和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基础 环境调查及评估成果。按照“边调查,边防治”的原则,以优先解 决饮用水水源地超标问题为突破口,研究制定饮用水水源地污染 防治方案。为“十二五”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支撑。 3、 、统统筹筹协调协调, ,综综合分析。合分析。综合考虑饮用水的源水、供水、用 水特征,统筹总量减排、水环境功能区划等相关环境管理工作, 12 全面分析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污染防治、环境政策及环境监 控等问题,提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对策建议。 1.5.2 技术路线技术路线 综合协调污染源普查和总量减排等工作,在开展农村饮用水 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综合评估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提 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对策;对城镇饮用水水源地主要环 境信息进行动态更新;研究制定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技术方案。 收集用于农村饮用水水源环境改善的“以奖促治”相关信息。 13 超标饮用 水水源地 污染防治 技术方案 农村饮用水水 源地环境状况 调查 农村饮用 水水源地 环境保护 对策建议 农村饮用水水源 地环境状况综合 评估 环境风险评估 环境禀赋评估 城镇部分 水源地信 息动态更 新更新 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内污染源调查 污染状况评估 环境监管评估 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 质调查 “以奖促治” 农村水源地 信息收集 图 1 技术路线图 14 第第 2 章章城镇饮用水水源地主要环境信息更新城镇饮用水水源地主要环境信息更新 对全省城镇饮用水水源地实际取水量、水质状况、保护区划 定情况、污染源情况等主要环境信息进行动态更新,完善饮用水 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与评估数据库,及时掌握全省城镇饮用水水 源地环境保护状况。 2.1 城镇饮用水水源地综合信息更新 2.1.1 更新内容更新内容 重点更新饮用水水源地服务人口、保护区划定和标志设置情 况、污染事故等信息。 调查表格和填表说明请详见附表一。 2.1.2 更新方式更新方式 水源地服务人口调查、水源地环境管理调查以资料分析为主, 配合开展实地调查。 2.2 城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状况更新 2.2.1 更新内容更新内容 2009 年开展水质全部常规指标监测的饮用水水源地,更新 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评价结果;对于 2009 年未进行全部指标监测 的水源地进行补充监测。 地表水水源地:环保重点城市地表饮用水水源地依据地表水 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一、表二和表三开展监测。其他 城镇监测项目。 15 地下水水源地:河流型饮用水源地的监测项目为地表水环 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表 1 的基本项目(23 项,cod 除 外)、表 2 的补充项目(5 项)共计 28 项;以湖库型地表水为饮用 水源地的,在河流监测项目的基础上加测叶绿素 a 和透明度。 地下水饮用水源地监测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1993)中 23 项)。 调查表格和填表说明请详见附表一。 2.2.2 更新方式更新方式 调查数据以收集各级环保部门监测数据为主,可参考其他有 资质单位的监测数据,缺少数据的要进行实地监测。 2.3 城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源信息更新 2.3.1 更新内容更新内容 对污染源类型、污染源分布状况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进行更 新。 调查表格和填表说明请详见附表一。 2.3.2 更新方式更新方式 保护区内污染源调查数据要参考总量减排、污染源普查等相 关信息,保持数据一致性。如缺少资料,要开展现场补充调查。 16 第第 3 章章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技术方案制定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技术方案制定 3.1 已有水源地保护区污染防治经验收集 收集已经进行整治的饮用水水源地的水源保护区隔离防护、 标识标志设施建设,截污设施建设、排污口取缔等综合整治措施, 总结经验,指导超标水源地把污染防治技术方案的制定。 收集材料包括相关文件,整治前后照片、投资规模、投资金 额、效益分析等。 3.2 筛选优先整治饮用水水源地 基于全省城镇和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成 果,重点筛选本辖区水质超标或环境风险较大的饮用水水源地, 研究制定污染防治方案。 水源地筛选原则: 原则 1:优先选择服务人口较多,由污染造成的水质超标或 环境风险较大(一级保护区存在违章建筑及水源地上游存在制药、 化工、造纸、冶炼等高风险行业)的饮用水水源地; 原则 2:优先选择重金属(汞、镉、铬、铅、砷等)等毒理学指 标超标的饮用水水源地; 原则 3:突出区域污染特征的超标饮用水水源地。 17 3.3评估主要环境问题和成因 利用调查及评估的结果,评估优先整治饮用水水源地主要 环境问题,识别污染来源、污染途径和污染过程,分析饮用水水 源地污染成因。 3.4制定污染防治方案 针对优先整治饮用水水源地存在的主要的环境问题,提出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标志设置和隔离防护设施建设等环境管 理方案,研究制定饮用水水源地工业企业搬迁及污染防治、城镇 生活污染防治、非点源控制和生态修复等污染防治措施,监控预 警和宣传教育等方案,污染防治项目清单具体见附表一。 第第 4 章章 “以奖促治以奖促治” 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信息收集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信息收集 4.1 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基本信息 根据 2008 年及 2009 年中央农村环保资金“以奖促治”村庄 (乡、镇)名单确定要进行调查的村镇名单。 2008 年(共年(共 27 个)个) 地市地市村庄名称村庄名称 襄樊市翟湾村、伙牌村 孝感市艾堤村、李园村 十堰市弥陀寺村元口、回龙村、火光村、吴坝村 黄石市华井村、牯牛洲村 荆州市刘三沟村、大口村、陈湾村、南昌村、江心台村、北湖村 咸宁市双溪村、清水村 鄂州市东沟村 荆门市夹圆村 黄冈市大块地村 宜昌市金字山村 恩施州苏家桥村、两河村 仙桃市栗林嘴村 天门市健康村 神农架龙潭村 18 2009 年(共年(共 56 个)个) 地市地市村庄名称村庄名称 武汉 东湖村、龚家岭村、新武东村、先锋村、湖光村、渔光村、磨山村、桥梁村、滨 湖村、建强村、鼓架村、白马洲村、北洋桥村、东方红村、厂前村、和平村、春 和村、红焰村、后山村、联合村 鄂州何桥村 恩施元堡村 黄冈板桥村 黄冈周家墩村 黄石碧庄村 荆州新堤口村 荆州捷口村、明星村 荆州 乘风村、三八渔场、新旗村、洪湖村、滨湖村、远景村、汉沙村、瞿家湾村、沙 口村、红三村、黄台村、槎头村、简市村、河岭村、茅埠村、柏枝村、南河村、 新联村、花园村、莲子溪大队 十堰柳泉村 十堰白龙泉村 仙桃闽台村 咸宁楠林村 襄樊王台村 襄樊黄堡村 孝感土门村 宜昌汉马池村 收集“以奖促治”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位置、供水量、取水方式、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水质状况、污染事件、环境问题 等基本信息。 4.2 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措施 收集“以奖促治”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源保护区隔离防护、标 识标志设施建设,截污设施建设、排污口取缔等综合整治措施。 调查表格和填表说明详见附表二。 19 第第 5 章章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及评估 5.1 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 5.1.1 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基本信息调查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基本信息调查 5.1.1.1调查内容调查内容 饮用水水源地基本信息调查以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为对象,调 查饮用水水源地类型、规模、位置、服务人口、实际取水量、保护 区划分和标志设置情况、管理部门、水质变化趋势、污染事故和 应急预警等信息。农村地下水型水源地还需调查地下水类型、含 水介质、埋深等情况。 调查表格和填表说明详见附表三。 5.1.1.2调查方式调查方式 水源地基本信息调查以开展实地调查为主,以资料收集为补 充。 5.1.2 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状况调查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状况调查 5.1.2.1调查内容调查内容 调查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和湖库型水源地富营养化程度。 调查内容包括水质监测值、水质类别、主要超标指标、超标倍数、 超标原因等。 监测指标:以河流为饮用水源地的,监测项目为地表水环境 质量标准(gb 38382002)表 1 的基本项目(23 项,cod 除外)、 表 2 的补充项目(5 项)共计 28 项;以湖库型地表水为饮用水源 地的,在河流监测项目的基础上加测叶绿素 a 和透明度。地下水 20 饮用水源地监测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1993)中 23 项。 调查表格和填表说明详见附表四。 5.1.2.2调查方式调查方式 水质监测数据以环保部门监测数据为主,缺乏水质监测数据 的水源地 2010 年 56 月开展水质监测。 5.1.3 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源调查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源调查 5.1.3.1调查内容调查内容 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源调查范围为一级和二 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主要调查污染源基本信息和工业污染源详 细信息,未划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应 参考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划分保 护区。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应划分调查范围,地下水型水源地承 压水调查范围在 50 米范围内,潜水调查范围在 100 米之内,含 水层介质颗粒较大的取水井调查范围在 200 米之内;水窖调查范 围为集水场地区域;河流型水源地调查范围为上游 1000 米,两岸 纵深 200 米;湖库型水源地调查范围为周围 200 米,截潜型水源 地调查范围为上游 1000 米。主要调查内容如下: 污染源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保护区内居住人口、保护区总面 积、保护区耕地面积、工业企业数量、垃圾堆放量、加油站数量、 分散式畜禽养殖、农药化肥施用、网箱养殖(鱼塘)、旱厕等信息。 工业污染源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工业企业位置、污染治理情况、废 水、cod、氨氮和有毒有害污染物排放量等信息。 21 5.1.3.2调查方式调查方式 参考污染源普查成果,修订污染源源强系数,结合本次污染 源调查基本信息,汇总统计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调查范围)内废水、 cod、氨氮排放量。 调查表格和填表说明详见附表五。 5.2 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评估 5.2.1 环境评估环境评估 在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成果基础上,从环境禀赋、 污染状况、环境监管和环境风险四个领域,对每个饮用水水源地 基础环境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分析饮用水水源地存在的主要环境 问题和原因。 5.2.2 环境禀赋评估分析环境禀赋评估分析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禀赋评估是对饮用水水源地的自然条件 进行评估,分析水源地选址的合理性。 地表水型水源地环境禀赋评估综合利用区域地表水环境质 量成果,评估水源地受上游来水水质影响的情况,分析选址的合 理性和存在主要问题。 地下水型水源地环境禀赋评估是利用水文地质参数,评估选 址的合理性和存在的问题。 5.2.3 污染状况评估分析污染状况评估分析 饮用水水源地污染状况评估是分析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质 量状况和污染源状况。 22 环境质量评估是分析水源地水质类别、主要污染指标和超标 倍数情况,对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增加富营养化程度评估。 污染源评估是分析水源保护区污染源结构特征,评估饮用水 水源地环境问题的成因。 5.2.4 环境监管评估分析环境监管评估分析 环境监管评估是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环境监督管理进行 评估,环境监管评估分成水源保护区管理、监测能力、应急能力 评估。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评估主要评估保护区划分情况、近三 年污染事故发生情况、污染源管理情况,分析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水源地环境监测能力评估主要评估 2009 年水源地水质监测 开展情况,分析水源地环境监测能力存在问题。 水源地应急能力评估主要评估水源地应急预案制定情况,分 析水源地应急预警能力存在的问题。 5.2.5 环境风险评估分析环境风险评估分析 环境风险评估是对污染源风险和水质风险进行评估,识别潜 在风险因素。环境风险评估分成污染源风险、水源地水质风险评 估。 污染源风险评估主要分析一级保护区内违法项目、二级保护 区内污染企业、危险品运输等影响水源地风险源。 水质风险评估主要分析近几年水源地水质变化趋势,针对水 质呈恶化趋势的水源地,查找水质恶化原因。 23 5.2.6 环境综合评估环境综合评估分析分析 根据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禀赋、污染状况、环境监管和环 境风险等评估情况,总结归纳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综合评估状况, 分析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和成因。农村饮用水 水源地环境综合评估清单详见附表六。 5.3 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对策 5.3.1 工作目标工作目标 在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的基础上,研究制 定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技术方案,提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 监控预警、宣传教育、环境管理和环境政策建议,提升农村饮用 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水平。 5.3.2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1)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技术方案 基于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成果,研究制定 污染防治技术方案,总结归纳区域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技 术方案。 (2)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监控预警建议 针对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基础条件差、监控能力弱的现状,明 确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监测频次和监测指标,提出农村饮用水水源 地应急预警对策建议,提升饮用水水源地监管能力和水平。 (3)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保宣传教育建议 针对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情况,研究提出饮用水水源 地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对策,利用多种媒介,结合问卷调查等多种 24 形式,促进公众了解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科学知识,推动饮用水 水源地保护工作转变成社会参与、人人有责的全民行动。 (4)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建议 分析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存在问题,明确农村饮用水 水源地环境保护目标责任,研究建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评估考核 长效机制,提出饮用水水源地风险管理对策,为饮用水水源地实 施科学管理提供支撑。 (5)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政策建议 收集和整理本市州已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政策 措施,总结分析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政策经验和教训。研究饮 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政策体系,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区域生态补 偿政策、饮用水水源保护信贷政策和“以奖促治”政策等方面,完 善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税收政策,提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 政策建议。 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对策详见附表六。 5.4 饮用水水源地调查质量控制 5.4.1 组织方式组织方式 项目由省环保厅总体协调,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湖北省 环境监测中心站承担,全省 17 个地市(州)环保局及下属环境监 测站、环科所具体实施,其他技术合作单位参加。 (一)省(一)省环环保保厅厅: :负责项目综合协调、组织管理和实施,召开 有关会议;指导、督促全省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与评估工 作和全省饮用水水源保护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指导、督促技术支 25 持单位研究提出饮用水水源管理技术政策建议。 规财处规财处:负责项目经费的争取和保障,及时核拨经费,对经 费使用情况进行审核和监督。 污污防防处处:负责对项目的总体组织协调、督促项目进展、报告 进展情况。 自然自然处处: :协助开展乡镇及农村水源地调查及评估工作,负责 农村水源地污染防治工作。 监测处监测处: :负责对水源地监测工作的组织、指导和督促,确保 按时完成现场监测任务,按时上报数据。 省省环环境科学研究院:境科学研究院:制订调查与评估技术方案、相关表格、 培训资料;负责对各地市(州)调查与评估成果的技术验收,编写 全省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与评估报告及全省饮用水 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与评估总报告,组织开展全省饮用水水源保 护信息数据库建设。 省省环环境境监测监测中心站:中心站:负责制订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监测方案, 协助编写技术大纲,组织对市、县级监测站进行技术培训与指导, 负责监测工作的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组织开展各地市(州)水质监 测成果的技术验收,汇总监测与调查数据,建立水质数据库,协 助编写全省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与评估报告。 (二)各地市、州(二)各地市、州环环保局及所属保局及所属环环境境监测监测站、站、环环科所:科所:项目实施单 位,负责按照省环保厅的统一要求,组织本辖区的饮用水基础环 境调查与评估工作。具体任务分工为:各县(市、区)环境监测站、 环科所负责本辖区内饮用水源地的监测与调查工作;各地市(州) 26 环境监测站、环科所负责本辖区内县(市、区)级监测站监测与调 查工作的组织协调、人员培训、质量控制以及县(市、区)级监测 站无监测能力完成的项目的分析工作,完成本辖区农村饮用水水 源地安全调查与评估报告及饮用水源地调查总报告的编制。 5.4.2 监测质量控制监测质量控制 按照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地下 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及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 证手册(第二版)有关要求开展水环境质量监测。 各县(市、区)环境监测站负责本辖区内饮用水水源地的监 测与调查工作,对每一个水源地出具正式的水质监测报告(盖章), 并附取水口及采样监测点照片。 5.4.3 培训质量控制培训质量控制 环境保护部组织对全国地级及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参与本次 调查的人员进行培训,湖北省环保厅将根据需要组织对基层监测 进行培训,使其充分掌握调查方法,确保定量调查质量。培训内 容包括水源地筛选、保护区划分(调查范围)、污染源调查、水质 监测等内容。 5.4.4 审核质量控制审核质量控制 省厅按照国家统一要求结合湖北实际,组织制定湖北省饮 用水基础环境调查与评估实施方案、调查与评估技术大纲、 监测和调查评估质量控制要求,组织对全省监测调查数据质量 抽查。各市、州、县应当根据国家和省的统一规定,建立数据质量 控制责任制,并对数据产生的每个环节实行质量控制和检查验收。 42 数据质量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填写不规范,均须再次调查或监测 核实重新填写上报。 第第 6 章章工作成果工作成果 6.1 地级调查及评估成果 各地市(州)将提交如下成果: 1) 饮用水水源地取水口、监测点位现场照片及水源地简介; 2) 城镇饮用水水源地主要环境信息数据库 3) 农村地区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信息数据库 4) “以奖促治”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信息 5) 农村地区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报告 6) 优先整治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方案 7) 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与评估工作总报告。 6.2 省级调查及评估成果 我省将最终提交如下成果: 1) 全省城镇饮用水水源地主要环境信息数据库 2) 农村地区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信息数据库 3) “以奖促治”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信息 4) 农村地区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报告 5) 优先整治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方案 6) 全省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与评估工作总报告。 28 附表一附表一 城镇饮用水水源地主要信息表城镇饮用水水源地主要信息表 附表一-1 饮用水水源地基本信息和水环境信息表 水源水源 地名地名 称称 水水 源源 地地 类类 型型 使使 用用 状状 态态 水水 源源 地地 编编 码码 所处所处 城镇城镇 名称名称 服务服务 城镇城镇 名称名称 服务人服务人 口口( (万人万人) ) 实实 际际 取取 水水 量量 监测指监测指 标数量标数量 (项)(项) 水水 质质 类类 别别 水水 质质 达达 标标 率率 主主 要要 超超 标标 因因 子子 和和 倍倍 数数 超超 标标 原原 因因 地下水地下水 综合评综合评 价类别价类别 湖库富湖库富 营养化营养化 程度程度 污染事故污染事故 保护区保护区 划定情划定情 况况 保护区标保护区标 志设置情志设置情 况况 主要主要 环境问题环境问题 负责人: 审核人: 填表人: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29 填表填表说说明:明: 1、水源地名称:水源地名称:依据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护规划中的水源地名称进行 填写,对于不在其中或者核实为错误的应采用通用名称。 2、水源地水源地编码编码: :见附件一。 3、水源地水源地类类型型:见附件一,示例:湖库型水源地,填写“2”。 4、使用状使用状态态: :填写水源地现状使用状态类别,包括现用(1),备用(2)及规划 (3)三种,示例现用水源地填写“1”。 5、所所处处城城镇镇: :填写所处城镇名称。 6、服服务务城城镇镇名称名称:填写水源地服务的城镇名称,可以多项填写。 7、服服务务人口人口:水源地供水的城镇人口数,计量单位万人,计至 2 位小数。数据 来源年鉴或城镇水务局等相关部门。示例 “123.12”。 8、实际实际取水量取水量:填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