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城域网建设方案场景模型.doc_第1页
中国移动城域网建设方案场景模型.doc_第2页
中国移动城域网建设方案场景模型.doc_第3页
中国移动城域网建设方案场景模型.doc_第4页
中国移动城域网建设方案场景模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ebmoney1 中国移动城域网建设方案中国移动城域网建设方案 场景模型场景模型 计划部计划部 /webmoney2 目录目录 1 背景背景 .5 1.1 电信运营的变革.5 1.2 全业务对网络带来的挑战.5 1.3 目的及意义.6 2 全业务城域网网络架构全业务城域网网络架构 .6 3 全业务城域网组网要求全业务城域网组网要求 .8 3.1 组网原则.8 3.2 城域数据网组网要求.9 3.2.1城域数据网定义及组网拓扑9 3.2.2城域数据网组网要求10 3.2.3 城域数据网中继带宽设置要求.11 3.2.4 节点设备配置要求.12 3.3 城域传送网组网要求.12 3.3.1 核心层.13 3.3.2 汇聚层.14 3.3.3 接入层.15 3.4 宽带接入网组网要求.15 3.4.1 pon接入网组网要求.16 3.4.2 wlan网络组网要求18 3.5 城域网各部分网络互联方案.19 3.5.1 cmnet城域网和pon接入网互联组网方案19 3.5.2 cmnet城域网和ptn/ip ran互联组网方案.20 3.6 光缆网络建设要求.21 3.6.1 整体规划.21 光缆规划22 综合业务接入区规划23 3.6.2 分段建设、分步实施.23 4 全业务城域网机房设备部署及连接关系全业务城域网机房设备部署及连接关系 .24 4.1 核心机房.24 4.2 汇聚机房.25 4.2.1 业务汇聚点.25 4.2.2 城域数据网业务接入控制节点.25 4.3 基站机房/末端接入26 5 各类客户业务接入场景模型方案各类客户业务接入场景模型方案 .27 5.1 基站接入场景.28 5.1.1场景分类28 5.1.2主推方案:新增ptn/ip ran叠加组网.28 5.1.3补充方案一:新增 ptn/ip ran 替换组网29 5.1.4补充方案二:扩容 mstp.30 /webmoney3 5.1.5 组网方案总结.31 5.2 集团客户高等级业务场景.31 5.2.1 集团客户高等级业务场景举例.31 5.2.2 主推方案:ptn/ip ran直接接入城域接入层/汇聚层ptn/ip ran 32 5.2.3 补充方案一:mstp/sdh直接接入城域接入层/汇聚层mstp/sdh33 5.2.4 补充方案二:通过以太交换机/协转(含光纤收发器)接入城域接入层ptn/ip ran34 5.2.5 补充方案三:通过以太交换机/协转(含光纤收发器)接入城域接入层mstp/sdh35 5.2.6 集团客户高等级业务的内网接入方式.36 5.2.7 组网方案总结.36 5.3 集团客户低等级业务场景.37 5.3.1集团客户低等级业务场景举例37 5.3.2 主推组网方案:ftto或fttblan,pon(sbu或mtu).38 5.3.3 补充组网方案一:fttblan,ptn/ip ran以太交换机ip-pbx/tdm- pbx/iad/sip-gw/小型ag(可选)40 5.3.4 补充组网方案二:fttbxdsl,pon(mtu)xdsl_modem .40 5.3.5 补充组网方案三:fttbxdsl,ptn/ip ranip-dslamag(可选) xdsl_modem41 5.3.6 组网方案总结.42 5.4 集团客户同时具有高等级业务和低等级业务场景.44 5.4.1 主推方案:具体参见集团客户高等级业务主推方案。.44 5.4.2 补充方案:不同业务分别通过ptn/ip ran直接接入城域接入层ptn/ip ran,和通 过onu接入pon接入网.44 5.5 家庭客户场景.45 5.5.1 主推组网方案:fttblan,pon(mdu).45 5.5.2 补充组网方案一:fttblan,ptn/ip ran以太交换机小型 iad(可选)50 5.5.3 补充组网方案二:ftth,pon(sfu/hgu).51 5.5.4 补充组网方案三:fttbxdsl,pon(mdu)xdsl_modem.52 5.5.5 补充组网方案四:fttbxdsl,ptn/ip ranip-dslamag(可选)+ xdsl_modem .55 5.5.6组网方案总结56 5.6 wlan 场景 57 5.6.1 场景分类.57 5.6.2 组网方案一:pon+ap .57 5.6.3 组网方案二:pon+以太交换机+ap.58 5.6.4 组网方案三:ptn/ip ran+以太交换机+ap59 5.6.5 组网方案四:ptn/ip ran+以太交换机级联/协转(含光纤收发器)+ap.60 5.6.6 组网方案总结.60 6 业务实现与流程业务实现与流程 .61 6.1 企业高速上网(tdm/以太网专线).61 6.2 家庭高速上网.62 6.3 企业专线互联(企业 l2/l3 vpn).62 6.4 企业/家庭 voip(含 mmtel、统一 centrex、彩铃、一号通等) 、视频会议、即时消息 .63 6.5 iptv.64 /webmoney4 6.6 wlan .66 附录附录 1:fttx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68 附录附录 2:技术缩略语:技术缩略语 part1.70 附录附录 3:技术缩略语:技术缩略语 part2.72 附录附录 4:技术缩略语:技术缩略语 part3.74 /webmoney5 1 背景背景 1.1 电信运营的变革电信运营的变革 电信行业重组,三家运营商同时迈入全业务运营时代,但固网运营商进入 移动通信领域时具有基础网络资源方面的优势,而中国移动进入有线宽带网络 领域则遇到城域网范围内节点机房、管道、光缆、带宽容量等方面的瓶颈。与 此同时,手机正在从狭义的通信终端走向广义的工作终端和生活娱乐终端,随 时随地的通信需求更加深入人们的生活,要求“移动与固定” 、 “无线与有线” 的进一步深度融合、优势互补。 全业务市场竞争将迅速拉升无线宽带和有线宽带的速率需求等级,导致的 带宽需求的爆发性增涨,语音流量与数据流量的天平迅速倾斜,且新增流量的 突发性强、峰均比高,即产生了新的业务需求特点。 “无线宽带需求”促进了 td hspa、td-lte 等技术的发展,但随着无线接 入带宽的提高,导致单站覆盖范围显著减小、末端基站数量膨胀,要求深度覆 盖、大带宽容量的城域网进行支撑。 1.2 全业务对网络带来的挑战全业务对网络带来的挑战 3g 网络的无线宽带接入和固定网络的有线宽带接入同时展开,城域网“窄 带网向宽带网的转变”与“移动运营向全业务运营的转变”叠加出现。 城域范围内更多数量的节点和连接管理需求:单个大型城域网内的宽带信 息点数量可能达到数十万数百万,超出基站数量几个数量级。 更为扁平的组网要求:ip 化的网络要求扁平的组网结构,城域光纤物理网 络客观上是多级环路/星型结构,因此需要在城域光纤物理网络结构与 ip 化的 逻辑网络结构之间提供合理的适配。 更加频繁的网络调整:随着节点和连接数量的大幅度增加,网络末端面临 频繁的调整。 /webmoney6 有限的投资和严格控制的维护成本:在建设、维护任务更加繁重的同时, 投资和成本受到严格控制。 1.3 目的及意义目的及意义 本文遵循中国移动全业务城域网相关建设指导意见,以中国移动现有网络 资源及下一步将规模商用的城域网新技术为基础,面向城域网各类客户和业务 梳理和归纳应用场景,针对应用场景明确城域数据网、城域传送网和宽带接入 网的组网模型,为各省公司开展全业务城域网建设提供参考。 2 全业务城域网网络架构全业务城域网网络架构 本部分内容侧重全业务城域网总体网络架构,即各部分网络和网络各部分 之间的关联,分为城域数据网、城域传送网和宽带接入网三部分。按照网络逻 辑层次,城域网可分为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及末端接入等几部分。 图:城域网逻辑结构图 全业务需要城域网整体解决方案,需要城域网三部分(即城域数据网、城 域传送网和宽带接入网)的协作配合,结合现有网络和业务情况、今后网络和 业务发展趋势,各类业务在城域网中的主要流向如下图所示: /webmoney7 图:城域网业务流向图 注:olt可设置在核心节点/汇聚节点/业务汇聚节点机房,接入各类业务;bras/sr 初期设置在核心节点机房,随业务开展情况逐步下延至部分汇聚节点/业务汇聚节点机房。 城域传送网可划分为传送网核心层、传送网汇聚层、传送网接入层,分别 部署在核心节点机房、汇聚节点/业务汇聚点机房、基站节点机房;城域数据网 主要分为 cmnet 城域网核心层、cmnet 城域网业务接入控制层(bras/sr) 、城 域数据网汇聚层(汇聚交换机) ,根据数据网络的规模,bras/sr 可部署于核心 节点机房或汇聚节点/业务汇聚点机房,汇聚交换机与 bras/sr 同机房部署。 各类业务的解决方案如下: (1)城域传送网内部疏导流量)城域传送网内部疏导流量 (见上图见上图号线所示号线所示) 主要是基站、集团客户高等级传输专线和部分虚拟专网等业务,需要保证 业务的高可靠、高性能,由城域传送网(sdh/mstp/ptn/ip ran技术)接入并 承载,提供城域内的端到端直达通道或上联至干线传送网。 (2)城域传送网接入、流向城域数据网的业务)城域传送网接入、流向城域数据网的业务(见上图见上图号线所示号线所示) 主要是集团客户高等级互联网专线、虚拟专网等业务,由城域传送网接入, 上联至城域数据网,提供城域内的互联网专线、虚拟专网等专线类服务。 这类业务对可靠性和qos要求较高,需根据实际网络情况采用mstp或 /webmoney8 ptn/ip ran接入,根据接入的业务类型分别上联至bras或sr进行业务处理。 (3)宽带接入网接入、流向城域数据网的业务)宽带接入网接入、流向城域数据网的业务(见上图见上图号线所示号线所示) 主要是集团客户低等级互联网专线和虚拟专网、家庭客户上网等业务,由 宽带接入网接入、承载,上联至城域数据网,提供宽带业务。这类业务主要由 pon、wlan系统接入,少量可采用接入交换机接入。 在光纤资源不足、城域数据网规模较小时,可采用城域传送网作为中继传 输。 3 全业务城域网组网要求全业务城域网组网要求 3.1 组网原则组网原则 (1)发挥后发优势,积极推进全业务城域传送网ip化,采用分组化城域传 送设备,替代基于tdm的sdh/mstp设备。原则上新建城域传送网应采用 ptn/ip ran设备;综合成本、利旧现网资源等因素,原则上仅当现有系统新增 少量站点或扩容少量tdm电路时,可通过插板扩容等方式少量采用sdh/mstp 设备。如有城域网闲置或被替换下来的mstp设备,也可利旧使用。在各接入 场景组网方案中,如无特殊说明,mstp/sdh方案皆不作为单独方案进行描述。 在尚无ptn/ip ran覆盖的区域,可利用现有mstp/sdh网络的剩余容量接入业 务,作为过渡方案少量采用。 (2)在各类接入场景中,所需的管道、杆路、光缆等资源,均应遵循“租、 购、建相结合,以租为主”的原则,积极利用或合作获取各类资源(包括各类 产权方或其他运营商的资源) ,注重投资效益,减少初期投入,快速形成规模覆 盖。 (3)发挥后发优势,在有线宽带接入网中应主要采用以光纤为依托的 fttx方案,提供较高的带宽接入能力。以铜线为依托的xdsl方案能够支撑的 单用户带宽有限,不利于未来开展视频等高带宽业务,仅作为补充接入手段, 不应大规模发展,以避免今后用户带宽提升时再做“光进铜退”改造。在无法 重新布放光纤或五类线,且可获取已敷设的双绞线资源的情况下,可采用xdsl 接入方案,应严格控制所用的双绞线户线长度(一般要求小于500米)和质量, /webmoney9 原则上不应新建双绞线铜缆。 (4)语音接入应适应ip化的发展趋势,采用ip-pbx、iad/ag、sip终端等 ip化的话音接入设备,通过城域网接入到cm-ims核心网。原则上尽量不新建传 统的tdm-pbx,客户自备tdm-pbx入网时不受此限制。 (5)城域数据网的建设应以业务发展需求为导向,注重投资效益。城域数 据网的组网应遵循集中化的原则,便于统一管理和维护。城域数据网设备部署 时应注意确保相关机房的动力和传输等配套资源能够满足较长时期的设备扩容 需要。 3.2 城域数据网组网要求城域数据网组网要求 图:城域数据网逻辑结构图 3.2.1 城域数据网定义及组网拓扑城域数据网定义及组网拓扑 城域数据网是城域内由路由器、交换机等数据设备组成的网络,介于ip骨 干网和宽带接入网之间,提供多种业务的城域内互联和接入。 城域数据网包括cmnet城域网和城域数据汇聚层。 cmnet城域网是城域内业务接入控制点(业务路由器sr和宽带接入服务 /webmoney10 器bras)及其之上由三层设备组成的三层路由网络,是cmnet省网在城域内 的延伸。cmnet城域网在网络层次上包括核心层和业务接入控制层。 城域数据网汇聚层是由业务接入控制点以下的汇聚交换机组成。 图:城域数据网组网拓扑图 城域核心路由器与cmnet省网汇接路由器之间通过矩形连接实现。业务接 入控制层设备与核心路由器之间通过双星型连接实现。汇聚层交换机以树型方 式连接业务接入控制点。 3.2.2 城域数据网组网要求城域数据网组网要求 cmnet城域网核心层城域网核心层 为减少cmnet城域网的物理和逻辑级联级数,核心层应采取大容量、少节 点的方式进行建设。 为减少网络跳数,初期城域出口路由器与cmnet省网接入路由器合设。 现阶段核心路由器兼做出口路由器。现阶段原则上出口路由器设置两台, 对于部分业务规模大的直辖市及部分大型城域网,出口路由器可以设置多台。 对于部分业务规模大的直辖市及部分大型城域网,可考虑设置两级核心路 由器,兼做出口的核心路由器与其他核心路由器数量比例为1:21:4。 /webmoney11 核心路由器一般异址布放在数据核心机房,尽量和城域传送网的核心节点 机房同局址。 cmnet城域网业务接入控制层城域网业务接入控制层 设备的布放以综合成本最低为原则,综合考虑光纤、传输资源条件和用户 数量。 业务发展初期应适当控制业务接入控制层的设备数量,根据实际需求进行 设置。 现阶段宜相对集中布放sr和bras,布放在核心节点机房,可提高设备利 用率,便于集中管理维护;对于业务规模大的城域网,当汇聚节点机房覆盖区 域的用户规模接近单台sr或bras的规划用户量后,可将sr或bras布放至对 应汇聚节点机房,这样可节省汇聚节点机房至核心节点机房的传输资源,并减 小同一sr或bras下的横向流量(如p2p流量)时延。 bras、sr的分设和合设的原则如下:在考虑bras/sr设备冗余的因素后, 若采用分设方式的bras/sr设备总数与合设方式下设备总数相当,建议采用 bras和sr分设方式;否则,可采用合设方式。主要考虑如下:采用bras和 sr分设方式可带来维护界面分开易进行故障定位的好处,而且不同的用户业务 设立不同的网关会有更好的体验;但在部分场景下采用合设方式,可降低冗余 备份成本,并提高设备利用率。 汇聚层组网要求汇聚层组网要求 汇聚层主要由以太汇聚交换机组成,可与bras/sr同局房或不同局房设置。 汇聚交换机之间不互联组网,用于对接入设备(包括 pon、wlan、mstp/sdh等)的上行端口和流量进行汇聚,提高bras/sr的 端口利用率。汇聚交换机同时连接bras和sr。汇聚交换机设置数量大于或等 于bras、sr总数量并分担接入业务,以减小汇聚交换机单点设备故障的影响 范围。 3.2.3 城域数据网中继带宽设置要求城域数据网中继带宽设置要求 -城域数据网应根据业务需求进行合理的带宽规划 -对于业务接入控制层以上的中继链路,由于采用了双上行互备方式, /webmoney12 链路带宽应按照双上行链路之一故障后所有带宽通过单上行链路承载 后的最大带宽进行规划; -对于业务接入控制层以下的中继链路,可按照单链路的最大带宽进行 规划; -原则上尽量不设置155mb/s以下带宽的中继链路; -单方向中继链路配置需求超过4条155mb/s时配置2.5gb/s链路;单方向 中继链路配置需求超过2条2.5gb/s时配置10gb/s链路;单方向中继链路 配置需求超过4条ge时配置10ge链路; -为充分保护传输网投资,在路由器支持捆绑更多等价链路的情况下, 亦可采用更多等价链路捆绑的方式组织中继带宽。 3.2.4 节点设备配置要求节点设备配置要求 -设备选型应符合入网要求及相关设备技术规范,同时应注重和现有主 流设备的兼容和统一,尽量减少设备厂家和型号,提高网络管理、业 务开放的互通性。 -cmnet城域网节点的设置应根据业务发展需要,综合考虑光纤资源和 地理位置因素确定;未设置网络节点的区域,可通过传送网延伸业务。 3.3 城域传送网组网要求城域传送网组网要求 中国移动全业务城域传送网继续沿用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三层结构。 包括wdm、mstp/sdh和新建分组化城域传送网(ptn/ip ran) ,mstp/sdh 与分组化城域传送网设备应独立组网。 otn技术是在传统wdm系统基础上,增强节点交叉调度、组网保护和 oam管理能力,为客户信号提供波长/子波长的传送、复用、交换、监控和保 护的技术。后续将积极跟踪otn技术及产品的成熟情况。 ieee 1588v2技术是在分组化城域传送网上提供精确时间同步传输的技术, 可由上游其他网络或bits时间服务器提供时间同步信息输入,并为下游其他网 络或td基站提供时间同步信息输出。分组化城域传送网应支持ieee 1588v2技 /webmoney13 术。 图:中小型城域传送网组网拓扑图 图:大中型城域传送网组网拓扑图 3.3.1 核心层核心层 核心层负责提供核心节点间的局间中继电路,并负责各种业务的调度,核 心层应具有大容量的业务调度能力和多业务传送能力。 /webmoney14 核心层可采用环形、网状结构,由wdm、ptn/ip ran、mstp/sdh组成。 1、核心层wdm系统用于解决核心机房之间大颗粒业务的直接调度,以环 路为主,部分采用mesh结构。灵活采用多种wdm层保护技术,确保业务安全。 单波速率不低于10g,试点并逐步推广单波40g技术,后续根据技术发展成熟情 况,适时引入新技术。 2、核心层ptn/ip ran系统用于终结汇聚层ptn/ip ran的业务,并与各类 业务设备对接,其配置要求如下: -对于较大规模的城域网,核心层一般不直接组环,仅在核心机房新建 大容量业务终端设备(成对建设) ,通过wdm系统提供的10ge/ge通 道与汇聚层ptn设备对接(nni接口) ,然后终结业务,并通过uni接 口与各类业务设备对接。 -对于中小规模的城域网,一般组建10ge环路,环路节点数不宜过多, 并考虑收敛汇聚层ptn环路的nni接口需求。 -可根据业务需求情况新建环路(或部分采用mesh结构) ,用于承载核 心机房之间的小颗粒、高可靠性要求的内部数据专线(dcn、网管、 计费、数据库同步等) 。 -核心层的两环之间宜采用双节点互联,确保在单节点故障时,两环之 间尚可通信,以保证网络的安全性。若没有环间业务,不需要这样双 节点互联。 -一般采用大容量设备,nni接口速率不小于10g。 3、核心层mstp/sdh系统主要利用现有剩余容量,用于终结汇聚层 mstp/sdh的业务,并与各类业务设备对接。 3.3.2 汇聚层汇聚层 汇聚层负责一定区域内各种业务的汇聚和疏导,汇聚层应具有较大的业务 汇聚能力及多业务传送能力。 汇聚层可主要采用环形结构,主要由ptn/ip ran、mstp/sdh组成。在部 分业务量较大的城域网,也可组建汇聚层wdm环路。 /webmoney15 (1)汇聚层ptn/ip ran系统用于收敛接入层ptn/ip ran的业务,并与核 心层ptn/ip ran或wdm设备对接,其配置要求如下: -一般组建10ge环网,并考虑收敛接入层ptn/ip ran环路的nni接口需 求。 -每个汇聚环应尽量经过两个核心节点,确保网络可靠性。 -一般采用中、大容量设备,nni接口速率不小于10g。 -组网方案类似现有mstp/sdh组网方案,即以环路为主的组网方式。 (2)汇聚层wdm系统用于解决大颗粒业务的直接收敛或bras/sr上联。 灵活采用多种wdm层保护技术,确保业务安全。单波速率为10g,暂不考虑单 波40g技术,后续根据技术发展成熟情况,适时引入新技术。 (3)汇聚层mstp/sdh系统主要利用现有剩余容量,用于收敛接入层 mstp/sdh的业务,并与核心层mstp/sdh或wdm设备对接。 3.3.3 接入层接入层 接入层负责基站(含室内分布) 、集团客户、营业厅和家庭客户接入,接入 层应具有灵活、快速的多业务接入能力。 接入层以环形结构为主,也可采用链形结构,由ptn/ip ran、mstp/sdh 组成。 (1)接入层ptn/ip ran系统用于直接接入各类业务,并与汇聚层ptn/ip ran或wdm设备对接,其配置要求如下: -一般组建ge环网,密集城区业务量较大的区域可组建10ge环路,考虑 带宽和安全性因素,环路节点数一般不超过10个节点。少量不容易建 立双物理路由的接入节点,也可考虑组成链形结构。 -接入层与汇聚层进行网络连接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双节点或单节 点上连方式。 (2)接入层mstp/sdh系统主要利用现有剩余容量,用于直接接入各类业 务,并与汇聚层mstp/sdh或wdm设备对接。 /webmoney16 3.4 宽带接入网组网要求宽带接入网组网要求 宽带接入网分为有线宽带接入网和无线宽带接入网两类。中国移动有线宽 带接入网以pon接入网为主,也可按需灵活采用以太网交换机(lan) 、点对点 光纤以太网(协议转换器等)或城域传送网ptn/ip ran、mstp/sdh等。中国 移动无线宽带接入网包括td无线接入、wlan无线接入等技术。wlan网络部 署在有线宽带接入网的末端,提供灵活的宽带接入。 3.4.1 pon 接入网组网要求接入网组网要求 无源光网络(pon)具有覆盖能力强、高带宽、经济性好、节能减排和易 于维护管理等优势,是宽带接入的主流技术。pon的主流技术包括gpon和 epon。中国移动采用“epon/gpon并重,优选gpon”的原则进行pon技术 选择,以pon技术为主建设有线接入网,其他技术做为补充。 pon接入网定位接入网定位 pon接入网主要面向qos和可靠性要求相对较低的集团客户低等级业务和 家庭客户的宽带接入,提供数据、语音和视频综合业务。 pon接入网组网方案接入网组网方案 图:pon接入网组网方案图 无源光网络(pon)是一种采用点到多点(p2mp)结构的单纤双向光接入 网络,其典型组网拓扑结构为树型,olt向上接入城域数据网。 pon系统由局侧的光线路终端(olt) 、用户侧的光网络单元(onu)和 光分配网络(odn)组成,为单纤双向系统。在下行方向(olt至onu) , olt发送的信号通过odn达到各个onu。在上行方向(onu至olt) ,onu发 /webmoney17 送的信号只会到达olt,而不会到达其他onu。为了避免数据冲突并提高网络 利用效率,上行方向采用tdma方式并对各onu的数据发送带宽进行动态分配。 odn在olt和onu间提供无源光通道。 .1 ftth/olan/wlan组网方案组网方案 业务承载能力:提供数据、语音、视频接入等业务。 组网方式:局端部署olt,根据上联网络的组网情况和业务承载情况灵活 选择ip上联接口(fe、ge、10ge等)和tdm上联接口(e1、stm-1等) 。用户 端根据用户业务需求灵活配置pots、lan、wifi、e1等接口和数量,选择不 同类型的onu终端。 .2 fttblan/wlan组网方案组网方案 业务承载能力:提供数据、语音、视频接入等业务。 组网方式:局端部署olt,集成iad功能的onu部署在楼道、楼内弱电间 或竖井等地。用户端根据用户业务需求灵活配置pots、lan、e1等接口和数 量,选择不同类型的onu终端。onu到用户的五类线距离在100米以内。 pon接入网建设要求接入网建设要求 .1 olt设备设备 综合考虑用户分布、局房条件和光缆资源情况,olt设备应集中设置在城 域传送网汇聚机房和核心机房,以及有条件的基站机房,做为城域数据网的业 务汇聚节点。 .2 odn(光分配网)(光分配网) pon网络宜采用一级分光,尽量不超过两级分光;初期光分路器应设置在 基站分纤点,若用户规模较大时也可适当靠近用户。 .3 主干光纤保护主干光纤保护 pon接入网逻辑上为星形组网,光纤保护倒换机制部署较困难。可根据用 户、业务需求以及网络资源条件适当采用主干光纤保护和全光纤保护。 .4 光功率预算光功率预算 对于pon覆盖范围参考公式如下: l = (t p m s 0.5*n) / r 其中,l指覆盖光纤长度(公里) ,t是指总的光功率预算,p是光通道代价 /webmoney18 (一般取1db) ,m是指富余度(一般取2db) ,s指光分路器损耗(对于1:32光分 路器取17.5db,每降低一半光分路比,减少3db损耗;每增加一倍光分路比,增 加3db损耗) ,n指odn中活接头个数,r指光纤衰减系数(取0.4db/km) epon采用px20光模块时,总的光功率预算t取25db;gpon的总功率预算 t取28db。在7个活接头、1:32分路比情况下,epon olt覆盖范围不宜超过 5km;gpon olt覆盖范围不宜超过10km。原则上活接头数量不超过7个。如果 需要覆盖更大范围,可适当降低光分路比。 待epon px20+光模块大规模商用后,其功率预算取28db,覆盖范围可做 相应调整。 .5 onu设备设备 对于家庭客户,近期以“fttb+lan/wlan,onu为mdu”方式为主提 供宽带接入。考虑到lan/wlan传输距离限制,mdu应尽量靠近用户。对分 布相对分散且带宽需求较大的高arpu值用户可采用ftth方式接入。 对于集团客户低等级业务,以“fttolan/wlan,onu为sbu或 mtu”和“fttblan/wlan,onu为mtu”方式为主提供宽带接入。 3.4.2 wlan 网络组网要求网络组网要求 wlan ac设备建议集中设置,逻辑位置与cmnet城域网业务接入控制层 相当,向上连接cmnet城域网核心路由器,向下连接接入网设备,如下图所示。 /webmoney19 交换机 cmnet 城域网 cmnet bras/sr 核心路由器核心路由器 接入路由器接入路由器 cmnet省网 cmnet城域网 核心层 cmnet城域网 接入控制层 portal radiusboss ac apap 热点1n acac apapapap 热点1n热点1n 图:wlan接入方式 3.5 城域网各部分网络互联方案城域网各部分网络互联方案 3.5.1 cmnet 城域网和城域网和 pon 接入网互联组网方案接入网互联组网方案 cmnet城域网和pon接入网互联组网方案如下图所示: 图:pon接入网与城域数据网的互联方案图 /webmoney20 olt上联到城域数据网五种方案如图所示,应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宽带 接入业务发展程度进行选择。 (一)olt与bras/sr位于不同机房 1)方案一:olt上联经ptn/ip ran汇聚后连接bras/sr 2)方案二:olt通过wdm或光纤直连方式连接到汇聚交换机,经汇聚后再通 过wdm或光纤直连方式连接到bras/sr。在采用汇聚交换机汇聚时,为 保证业务质量,应仅采用一层汇聚交换机进行汇聚,避免多层堆叠影响业 务质量。 3)方案三:olt通过wdm方式直接连接到bras/sr。 近期中国移动bras/sr数量较少,主要位于城域核心层,部分发展较快地 区逐渐向汇聚层下移;单个olt上行带宽较小。因此近期olt与bras/sr位于 不同机房的比例较大,上行流量需经过ptn/ip ran(方案一)或汇聚交换机 (方案二)进行带宽和端口汇聚。olt上行流量增大至上行可用满多个ge口或 10ge口时,olt可经过wdm与bras/sr直连(方案三) 。 方案一和方案二为近期主要互联方式,其中方案一适用于已部署ptn的网 络,方案二适用于已部署wdm的网络。方案二中推荐使用wdm方式连接olt 与汇聚交换机,光纤直连仅做为补充。 (二)olt与bras同机房 1)方案四:olt通过光纤直连方式连接汇聚交换机,经汇聚后连接bras/sr 2)方案五:olt通过光纤直连方式连接bras/sr 随着bras/sr数量的增多和位置的下沉,与olt同机房比例增加。在olt 与bras/sr同机房情况下,若olt上行流量不大,则olt采用光纤直连方式连 接汇聚交换机,汇聚后接入sr/bras(方案四) ;olt上行流量增大至上行可用 满多个ge口或10ge口时,olt可与bras/sr采用光纤直连(方案五) 。 方案四、五为中远期互联方案。 在上述五种方案中,olt可采用双上连方式连接到两台设备(ptn/汇聚交 换机/bras/sr) ;若不具备条件,olt可采用lacp聚合链路方式连接到同一台 设备;近期也可采用单链路上连方式连接到同一台设备。 /webmoney21 3.5.2 cmnet 城域网和城域网和 ptn/ip ran 互联组网方案互联组网方案 从ptn/ip ran汇聚到bras/sr有两类业务(参见2.全业务城域网网络架构) : (1)城域传送网接入、流向城域数据网的业务,主要是集团客户互联网专 线、虚拟专网等业务。 (2)从宽带接入网接入、流向城域数据网的业务,主要是集团客户的低等 级互联网专线和虚拟专网、家庭客户上网等业务。 由于ptn/ip ran为高可靠性网络而且本身已具备汇聚能力,ptn/ip ran 宜根据业务接入需求对流量进行汇聚后采用较高速率端口(ge或10ge)直接 与bras/sr连接,主要采用光纤直接连接,无需经过汇聚交换机。cmnet城 域网和ptn/ip ran对接示意图如下: ptn/ ip ran brassr 同同局局房房 图:cmnet 城域网和 ptn/ip ran 互联组网图 3.6 光缆网络建设要求光缆网络建设要求 3.6.1 整体规划整体规划 面向全业务需求,充分利用现有城域传送网局房、管道、光缆资源,延伸 基站光缆,统筹规划建设基站接入光缆与各类客户接入光缆,构建“一张光缆 网络” ,满足基站和各类客户接入需求。 /webmoney22 图:“一张光缆网络”示意图 光缆网络规划包括光缆规划及综合业务接入区规划,具体如下: 光缆规划光缆规划 (1)核心层、汇聚层光缆:)核心层、汇聚层光缆:应采用环形结构,综合比较wdm承载与光纤 承载建设成本,根据业务需求合理设置光缆芯数,原则上一对光纤承载带宽不 应低于10g。 (2)主干接入光缆:)主干接入光缆:汇聚节点至基站光缆为主干接入光缆,应以环形结构 为主,在地理条件和光纤资源受限的情况下也可采用链形结构。主干接入光缆 应根据用户规模合理设置芯数,原则上一对芯光纤承载带宽不应低于1g。 (3)末端接入光缆:)末端接入光缆:基站至各类客户段光缆为末端接入光缆,可灵活采用 /webmoney23 环形、链形、星形,根据客户分布及业务需求,按需规划光缆芯数。 在光缆规划时,核心层、汇聚层光缆和主干接入光缆应统筹规划、建设一 张光缆网,末端接入光缆可灵活按需建设。 综合业务接入区规划综合业务接入区规划 近阶段根据pon网络建设需求,合理规划综合业务接入区和区内节点,满 足区内各类客户接入需求。 (1)接入区规划)接入区规划 结合城市自然区划和路网结构,在城市内合理划分综合业务接入区。原则 上现阶段城市客户密集区域可按照25平方公里规划,城市其他有业务需求的 区域可按照510平方公里规划,或结合实际情况按照更大面积规划。随着业务 发展可拆分综合业务接入区。 (2)节点规划)节点规划 综合业务接入区内应合理设置一到两个业务汇聚点,下辖若干分纤点。 业务汇聚点:作为综合业务接入区内业务汇聚中心点,应尽量部署在全业 务城域传送网的核心节点机房或汇聚节点机房,也可部署在条件较好的基站、 营业厅机房。优先选择自有产权或长期租用机房。 分纤点:根据需求合理设置分纤点,宜采用一级分纤,也可采用两级分纤。 分纤点原则上应设在基站内,进行基站室内分纤,综合考虑网络安全性、建设 成本及维护便利性等因素,也可在基站附近进行室内、室外分纤。 3.6.2 分段建设、分步实施分段建设、分步实施 近期紧密围绕基站建设光缆网络,以主干接入光缆段落为主,以城区为重 点,进一步提高基站自有光缆接入比例,力争 2010 年底全国平均达到 97%以上。 城域网光纤利用率原则上不应低于 40%。 按需分阶段逐步开展末端接入光缆建设,灵活采用多种敷设方式,就近接 入,降低成本。 /webmoney24 4 全业务城域网机房设备部署及连接关系全业务城域网机房设备部署及连接关系 各类客户和各种业务对 qos、可靠性、带宽等网络需求不同,城域网节点 需要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配置相应的设备,并协调好各设备间的连接关系。本 部分内容侧重全业务网络的核心机房场景、汇聚机房场景以及基站机房/末端接 入场景的描述。 4.1 核心机房核心机房 节点配置了城域数据网和城域传送网设备,设备间的连接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核心机房设备部署及连接关系图 -业务流经ptn/ip ran、mstp设备接入bsc/rnc; -业务流经ptn/ip ran设备直接接入bras/sr,或经mstp设备接入 汇聚交换机进行端口收敛后与bras/sr连接; -业务流经其他站点的olt设备,通过wdm设备,再接入本站的汇聚 交换机进行端口收敛后与bras/sr连接(黑色实线) ,当wdm设备接 /webmoney25 入的ge或10ge链路用满带宽时,也可直接连至bras/sr(黑色虚线) ; -bras/sr上联通过wdm设备接至cmnet城域网核心路由器; -ptn/ip ran、mstp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光纤承载或wdm承载; 4.2 汇聚机房汇聚机房 中国移动城域网络汇聚节点会根据业务需求部署相应的城域数据网、城域 传送网、宽带接入网设备,结合实际业务需求、组网结构、资源现状,汇聚节 点的配置、结构有所不同,可分为几种场景: 4.2.1 业务汇聚点业务汇聚点 节点配置了城域传送网、宽带接入网、城域数据网设备,各设备和设备间 的连接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汇聚机房设备部署及连接关系图1 -业务流经olt、wdm、汇聚交换机设备上联(黑色实线) ,当节点 未部署wdm、且节点光缆资源紧张时,olt上联也可采用ptn/ip ran 承载(黑色虚线) ; /webmoney26 -ptn/ip ran、mstp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光纤承载或wdm承载。 4.2.2 城域数据网业务接入控制节点城域数据网业务接入控制节点 节点配置了城域数据网、城域传送网、宽带接入网设备,设备间的连接关 系如下图所示: 图:汇聚机房设备部署及连接关系图2 -业务流经mstp设备接入汇聚交换机进行端口收敛后与bras/sr连接, 或经ptn/ip ran设备直接接入bras/sr; -业务流经其他站点的olt设备,通过wdm设备,再接入本站的汇聚 交换机进行端口收敛后与bras/sr连接(黑色实线) ,当wdm设备接 入的ge或10ge链路用满带宽时,也可直接连至bras/sr(黑色虚线) ; -业务流经本站点的olt设备接入汇聚交换机进行端口收敛后与 bras/sr连接(黑色实线) ,当wdm设备接入的ge或10ge链路用满带 宽时,也可直接连至bras/sr(黑色虚线) ; -bras/sr上联通过wdm设备接至cmnet城域网核心路由器; /webmoney27 -ptn/ip ran、mstp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光纤承载或wdm承载。 4.3 基站机房基站机房/末端接入末端接入 基站机房配置了城域传送网、宽带接入网设备;末端接入配置了宽带接入 网和用户侧设备。 图:基站机房/末端接入设备部署图 5 各类客户业务接入场景模型方案各类客户业务接入场景模型方案 接入场景分为:集团客户高等级业务、集团客户低等级业务、家庭客户、 基站、wlan热点等几种场景。 接入应用场景接入应用场景业务类型业务类型举例举例 传输专线 高速上网 voip 视频会议 集团客户高等级业务 l2/l3vpn 大型企事业单位;重点高校;高级宾 馆酒店;重要的政府机构;重要的营 业厅等 传输专线 高速上网 voip 集团客户低等级业务 视频会议 普通中小型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 专业市场;商务楼宇;宾馆酒店;政 府机构;沿街商铺;营业厅和代理店 等 /webmoney28 l2/l3 vpn 高速上网 voip 家庭客户 视频 普通多层居民小区;普通高层居民小 区;高档居民小区;别墅居民 基站纯2g站;纯3g站;2g+3g共站址 wlan高速上网wlan热点 voip 对于各种接入应用场景,从信息安全隔离、保护、qos 等业务等级角度看, 具有如下区别,在组网方案选择时,需统筹考虑。各类基站、集团客户高等级 业务,应采用 ptn/ip ran 技术接入;集团客户低等级业务、家庭客户和 wlan 热点等大量业务,可优先采用 pon 技术实现有线宽带接入。 场景分类 集团客户高等 级业务 集团客户低等级 业务 家庭客户基站 wlan 热 点 信息安全隔离较严格 一般客户要求不 严格,部分客户 较严格 不严格严格不严格 保护 一般要求业务 保护和网络保 护 一般不要求一般不要求要求一般不要求 qos(对误码率 /丢包率、时延、 抖动等服务质 量要求) 较高较低较低高 较低(后期 进 ps 域时 有一定要求) ) 带宽范围 2mbps1gbp s/2.5gbps 2mbps数百 mbps 一般 2mbps20m bps 4mbps80 mbps 2mbps数 百 mbps 主推组网方案ptn/ip ran pon(ftto/ft tblan) pon(fttb lan/ftth ) ptn/ip ran pon(ftt bwlan 5.1 基站接入场景基站接入场景 5.1.1 场景分类场景分类 根据基站物理局址内无线设备的设置,接入场景可分为纯 2g 基站、纯 3g /webmoney29 基站、2g+3g 共站址,从基站的建设情况来看,可分为新建基站和已建基站。 5.1.2 主推方案:新增主推方案:新增 ptn/ip ran 叠加组网叠加组网 适用条件适用条件 随着随着 3g3g、各类客户的发展,业务量将会有很大的增长,当新增站点较多或、各类客户的发展,业务量将会有很大的增长,当新增站点较多或 新增带宽较大、接入局站配套资源(如机房、电源、光纤等)较为充足时采用新增带宽较大、接入局站配套资源(如机房、电源、光纤等)较为充足时采用 新增新增 ptn/ip ran 叠加组网。叠加组网。 方案描述方案描述 在原有 mstp 网络的基础上,在有业务需求的节点,新增 ptn/ip ran 设备 叠加组网,满足快速发展需求,可避免网络频繁扩容和调整。 主推方案:新增 ptn/ip ran 叠加组网 5.1.3 补充方案一:新增补充方案一:新增 ptn/ipptn/ip ranran 替换组网替换组网 适用条件适用条件 在新增站点较多或新增带宽较大的情况下,如果接入局站配套资源(如机在新增站点较多或新增带宽较大的情况下,如果接入局站配套资源(如机 房、电源、光纤等)受限时可采用补充方案一。房、电源、光纤等)受限时可采用补充方案一。 方案描述方案描述 对于 mstp 接入环个别已有局站机房、电源受限时,可在有业务需求的节 点,新增 ptn/ip ran 设备替换原有 mstp 设备进行组网,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 对于 mstp 接入环上局站光纤受限时,则要将 mstp 环网上的所有节点使用 /webmoney30 ptn/ip ran 设备进行替换组网,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 补充方案一:新增 ptn/ip ran 替换组网 5.1.4 补充方案二:扩容补充方案二:扩容 mstpmstp 适用条件适用条件 当现有当现有 mstpmstp 网络带宽余量可满足近期需求时,可采用补充方案二。网络带宽余量可满足近期需求时,可采用补充方案二。 方案描述方案描述 对于个别已有局站有少量新增 e1 需求,且环网容量足够时,可通过 mstp 插盘扩容解决; 对于个别新增局站:环网上只有少量新增节点,业务需求为 e1 且环网容 量足够时,通过开环加节点方式解决,该新增设备可利旧已有设备(如搬迁、 替换) ,适用于郊县或小型城域网。 /webmoney31 补充方案二:扩容 mstp 5.1.5 组网方案总结组网方案总结 场景分类场景分类设备组网方案设备组网方案组网方案选择建议组网方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