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和千克》教学纪实与反思_第1页
《克和千克》教学纪实与反思_第2页
《克和千克》教学纪实与反思_第3页
《克和千克》教学纪实与反思_第4页
《克和千克》教学纪实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克和千克教学纪实与反思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克和千克教学纪实与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克和千克教学纪实与反思教材简析:教材是从学生的生活场景引出质量单位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再教学一些质量单位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初步建立对1克与1千克的认识,通过实践活动亲自感受1克、1千克的重量,知道1千克=1000克。学情分析: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的知识。虽然在生活中他们接触过质量问题,但对质量单位克与千克的实际意义还缺乏了解,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所以在让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时,重视学生动手操作,通过猜一猜、称一称、掂一掂让他们亲自感受1克和1千克的实际重量,建立1克与1千克的质量观念。教学目标: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2通过实践,探索出质量单位1千克=1000克的进率。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测的意识。4初步学会用秤称物体的方法,通过操作。观察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能力和操作能力。教学重、难点:建立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教学准备:盘秤、5袋1千克物品、1袋3千克物品、1袋500克的物品、一些1克重的物品。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师:瞧,春天的景色多美呀!真是郊游的好季节,这节课老师就带你们去超市购买一些郊游时所需要的物品吧!师:(出示主题图。)孩子们,来到了超市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呢?生:饼干110克。生:苹果1千克。生:豆油5千克。师:你们真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你们所说的克和千克就是世界各个国家统一使用的质量单位,也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师:克和千克是它们的中文名字,它们还有英文名字呢?你们想知道吗?生:想。师:g是克的英文缩写,kg是千克的英文缩写。如果在包装袋上见到5只要读5克,那见到5kg呢?生:5千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促进对新知识的理解。二、联系生活,初步感知师:5克和5千克都是用来表示重量的,那知道物品重量的方法有哪些呢?生:看包装袋上的标志。生:用秤称。师:那么,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秤呢?生:我在蛋糕城见过电子秤。生:我在小卖店见过盘秤。生:我在姥姥家见过磅秤。师:同学们可真了不起,认识这么多秤啊!请大家看大屏幕,看看这些秤中有没有你们见过的,然后和同学们说一说。(生交流。)师:这节课我们主要就是用盘秤来称量一些物品,谁会使用盘秤呢?生:把要称量的物品放在盘上,指针指向几就是几千克。 师:你的生活经验可真丰富,这么小的年纪就会用秤了。设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激活了学生的数学经验和数学思维。三、动手操作,探索新知1认识克。师:老师这有一枚2分硬币,它有多重呢?谁来猜一猜?生:1克。生:2克。生:3克。师:看来大家意见不统一,谁愿意来称一称呢?(生称2分硬币。)师:有什么发现?生:指针没动,量不出来。生:看来一枚2分硬币实在是太轻了。 师:那怎么办呢? 生:用天平称。 师:同学们,用天平称量物品和其他的秤可不一样呀!你们要认真观察。(课件演示。) 师:现在屏幕上是一架调好的天平,指针正好指向0刻度,我把这枚2分硬币放在左盘,有什么发现? 生:向左倾斜了。 师:现在老师把右盘放上1克的砝码,怎么样了?生:指针又指向0了。师:说明什么呢?生:说明一枚2分硬币正好重l克。师:那这1克重的2分硬币放在手中是什么感觉呢?想不想亲自感受一下?师:谁能说一说,1克放在手中是什么感觉?生:1克实在是太轻了,就像没拿东西一样。生:就像拿一片羽毛一样。师:同学们,根据这1克的感觉,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大约1克重呢?生:一小块海绵。生:3粒黄豆。生:2粒花生。师:一枚2分硬币是,1克,那2枚、3枚5枚呢?下面就请大家把你们小组的硬币放在一起,来感受一下1克与2克、3克5克的不同吧!(小组活动。)师: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一下?生:我们组是拿1克和2克进行比较的,觉得2克比1克稍微重一点。生:我们组是拿1克和5克进行比较的,觉得5克比1克重一些。师:同学们,我们刚才认识了1克和几克,并且亲自感受到了它们的实际重量。现在大家回忆一下我们是用什么方法认识克的。生:我们是用猜一猜、称一称、掂一掂的方法来认识克的。师:下面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来认识千克。2认识千克。师:现在老师这有3袋物品。(一袋1千克毛线、一袋1千克大苹果、一袋1千克小苹果。)哪一袋重一些呢?请来猜一猜。生:毛线会重一些,因为毛线比较多。生:大苹果重一些。师:看到大家的意见还是不统一,那谁愿意来称一称。(生称3袋物品。)师:有什么发现?生:都是1千克。生:数量多的物品不一定重。师:你们可真丫不起。有这么多的发现,你们想亲自感受一下这1千克的实际重量吗?(生小组活动。)师:1千克拎在手中有什么感觉?生:比1克重多了。生:拎在手中胳膊都酸了。师:现在大家就拿出身边的物品和这1千克比较一下。看看谁重一些呢?师: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一下呢?生:我们组是拿5本书和1千克进行比较的,我们认为5本书比1千克重。(生到秤前验证。)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把这1千克拎在手中的感觉牢牢地记在心中,那我们就用这种感觉做一个游戏,每组选一名感觉最准的同学到台前来做游戏。师:现在老师来宣布一下游戏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克和千克教学纪实与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克和千克教学纪实与反思规则,每名选手闭上眼睛,师会递给你两袋物品,其中一袋正好是1千克,另一袋不是1千克,请你闭上眼睛选出1千克的物品。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都是拿一些物品和1千克比较的。其实比一比也是学习数学的方法,以后我们会经常用到。3探索1000克=1千克。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不仅认识了克和千克,而且感受到了他们的实际重量,那么克和千克会不会有联系呢?生:会有联系。克轻千克重,克多了就变成了千克。师:那么多到什么程度是1千克呢?生:1000个1克就是1千克了!师:你们同意他的意见吗?生:同意。师:我们来验证一下吧!现在老师手中拿的是一袋500克的盐,那两袋呢?生:1 000克。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500+500=1 000。师:很聪明。那么我们这两袋盐放在秤上称一称是多少?生:1千克。师:说明什么?生:说明1 000克:1千克。师:孩子们又有了新的发现,老师真为你们高兴。师:规在请大家打开书做第4题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通过猜一猜、称一称、掂一掂等活动,充分感知1克和1千克的重量。四、实践应用,拓展延伸师:看来同学们对这节课的知识掌握得都不错,不知道淘气学的怎么样?我们赶快来看一下淘气的记录单吧。(我是淘气,听说要郊游了,我们买了许多好吃的:一个200千克的大苹果、5克的水、120千克的面包、一个4克的大西瓜,我会分给你们吃的,同学们我记录的对吗?) 生:不对。200千克的大苹果应该是200克。生:5克水还不够一口喝的呢!应该是500克。生:应该是120克的面包。生:没有4克的西瓜应该是4千克。哪节设计主要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训练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反思:审视这节课有3个优点:1教师智慧的引领,激发了课堂的生气。新课程理念下数学学习,应当是学生在教师充满智慧的启迪引领下,积极主动地学习。本课的教学,拓展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开放式空间,把枯燥的数学学习设计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可探究的动态学习活动,从而使学生感到所学知识是真实的、亲切的。教师注重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在体验与探究中构建知识,并能根据他们的情感需要进行智慧的引领,激发了课堂的灵气。一个又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像磁石般吸引着学生,再加上教师评价方式由个人到小组,充分调动了孩子们自主参与的积极性,课堂上散发出生命的灵性和无穷的魅力。2学生经历了充分体验,体现了探究意味。传统的教学知识的形成是由教师讲的,在本节课教师充分给学生提供了做活数学的机会,使学生对克和千克的认识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1克和1千克到底有多重,是由教师教的,而是让学生通过估、称等方式亲自体验到的,使孩子们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显然,只有让孩子在充分的体验和感悟中才可以获得更为准确的感受。学生在体验中理解了数学知识,感悟了数学方法,学生们通过充分的想象、推理、猜测、判断等一系列活动,挑战自己的思維,特别是一次又一次的发现,使学生的探究欲望一浪高过一浪。31思想方法的归纳,使教学溢光流彩。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是深化改革的突破口,我在教学的同时,注重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机渗透,使学生能更好地形成数学知识结构,提高思维品质,尽管二年级的学生还不能准确地归纳学习方法,但教师能经常渗透,就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然而,教学经常称为遗憾的艺术,其中也不乏一些欠缺之处。由于场地过大,在天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