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高职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践性教学研究(2013年优秀毕业设计论文)_第1页
(论文)高职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践性教学研究(2013年优秀毕业设计论文)_第2页
(论文)高职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践性教学研究(2013年优秀毕业设计论文)_第3页
(论文)高职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践性教学研究(2013年优秀毕业设计论文)_第4页
(论文)高职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践性教学研究(2013年优秀毕业设计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代写:各专业专、本、硕、博毕业论文,职称论文;代发: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CSSCI来源核心期刊论文。QQ:757518360电话:01087832641.目录目录1“高职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践性教学研究”研究报告11.引言11.1课题的提出11.1.1学生入学时计算机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学习兴趣差异较大11.1.2教学手段落后或单一,教学效果差、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21.1.3教学内容多,教学时数少,学生操作能力不强21.1.4教材内容滞后,缺乏与之配套的实验、实训教材,没有高职特色21.1.5评价方式单一,不能有效地对学生的水平进行评价31.1.6机房建设与管理还不够完善,学生学习资源还不够充足31.2国内同类课题研究现状31.3课题组所在院校课题研究现状32.课题的界定42.1实践性教学42.2分层教学42.3现场教学52.4教学模式53.本课题研究的意义54.课题研究的内容、目标及价值64.1研究内容64.2研究目标:64.3研究价值75.课题研究的方法和过程75.1研究方法75.1.1问题筛选85.1.2理论优选85.2.3实施和反思85.2课题研究的过程85.2.1准备阶段(2004年3月-2004年8月)85.2.2实施阶段(2004年9月-2006年7月)95.2.3总结阶段(2006年8月-2007年9月)96.课题研究中基于课程实践性教学方面的探索与创新106.1计算机应用基础课进行分层教学研究106.1.1学生的差异性分析106.1.2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首先以2004年新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验:116.1.3分层教学的成果比较146.1.4分层教学的效果156.2教学模式的改革,实现现场教学,促进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156.2.1新型教学模式的特点156.2.2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环境是实现新型教学模式的基本保障166.2.3采用多媒体网络系统环境教学的优势176.3教学方法改革,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216.3.1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26.3.2采用“问题驱动”的上机实践,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36.3.3指导学生养成自学习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246.3.4利用网络资源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56.4教学内容的改革,突出高职的教学特色,满足新时期就业要求256.4.1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内容的原则256.4.2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基本思路276.4.3教学内容改革,与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内容整合276.4.4适应学生特点、精心组织教材,编写适合本院特点的电子教案和制作课件276.5考试方式改革实现无纸化考试,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286.5.1传统考试方式存在的问题296.5.2无纸化考试的必要性296.5.3无纸化考试的研究内容和方法306.5.4无纸化考试在控制教学质量中的作用317.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特色与创新328.本课题研究的突破性进展328.1分层教学模式的研究。328.2现场教学模式的实现。328.3无纸上化考试系统的建立和广泛使用,使教学质量评价更加科学。338.4教学、考核与技能鉴定接轨。338.5院级“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建设。339学术价值的自我评价339.1本课题的研究实现了“能力本位”的高职的办学思想339.2分层教学模式对各个学科都有实际意义。349.3课堂走进机房,进行现场教学,是突出实践性教学的必然要求。349.4无纸化考试,更能准确、科学地反映学生与老师教与学的质量。349.5教学内容与技能鉴定考核接轨,突出了计算机教学的实用性。3410研究成效(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3410.1打造出计算机应用基础院级精品课,全面提升了教学质量。3410.2 参与学生的素质显著提高3510.3 课题组教师综合素质明显增强3510.3.1教育理论素养得以提升。3510.3.2教学教研能力有了提高。3611.课题研究中存在的几点不足及后续研究展望3611.1对实践性教学理论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3611.2 教师在教学技术上创造性的探索与扬弃有待进一步强化。3711.3本课题的研究应该与时俱进,更加系统、全面地进行研究。3712.附件3713参考文献3739“高职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践性教学研究”研究报告1.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衡量标准和价值观念无疑地发生着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商品生产的现代化,对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选择将不再凭一张文凭,而要看他是否具有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在当今信息时代,计算机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应用工具,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计算机能力要求有增无减,计算机应用能力成为衡量高职毕业生业务素质与能力的突出标志,因此,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1.1课题的提出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学招生制度的大众化,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教学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1.1.1学生入学时计算机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学习兴趣差异较大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来自高中生、初中生和“三校生”。 “三校生”在中等职业教育中接受了一部分计算机课程的教育,而高中生和初中生在入高职学院前不同程度的接受了中学生信息技术课程教育。并且,近年来,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使大多学生在进入高等院校前已经有了一定的计算机水平和应用能力,掌握了一些上网知识,但有一部分学生却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知识。课题组从2004年起连续四年对新生授课班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新生中会上网的人数逐年上升,到2007年为止,从78.3%升到94.7%,其中,有一部分学生对基础课教材较熟悉,具备一定的应用基础,甚至有个别学生已获得了计算机操作员等级证书。但也有部分学生从未接触或很少接触过计算机,这部分人数在逐年下降已从21.7%下降到5.3%;还有一部分学生甚至连开机、关机都不会操作,这部分人数也在逐年下降。一些常用计算机上网的学生认为自己已经会用计算机了,没有必要再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还有一部分学生迷恋上网聊天、玩游戏,对本课程的学习不感兴趣,而另一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知识一无所知感到深奥难懂。1.1.2教学手段落后或单一,教学效果差、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基本上沿袭传统的授课方法,即“板书讲解”。这种传统的授课方式由于没有直观的演示,一个简单的操作也不容易用“粉笔+黑板”讲清楚,所以费时费力,学生听课不知老师所云,造成了教学效果很差,即使有些学校采用PowerPoint课件形式在教室的投影仪上演示和讲授,虽然直观,但仍有不足之处,如学生的学习过程大多是以教师为中心,课件的信息量很大,授课速度快,学生只能被动学习,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调动。基础较好的同学觉得教师讲得似乎懂了,但又不能马上亲手实践验证,从而缺乏听课的积极性;没有基础的学生则认为内容相对较多,实践性又强,老师讲的太快了,一下子难以消化,很容易挫伤积极性;基础中等的学生受到他们的影响,听课效果也不是很理想。1.1.3教学内容多,教学时数少,学生操作能力不强随着计算机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应用软件的层出不穷和不断更新换代,使得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和扩充:从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教学内容从计算机原理/BASIC语言,DOS操作系统/DBASE/FOXBASE到现在的Windows XP/office2003和网络基础等等,三、五年更新换代一次,讲授的内容越来越多,相关的知识点也越来越细化,然而,由于学制的限制,教学的学时数则越来越少,据调查很多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只有5060学时(含实验课),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迫使教师只有压缩课时、相对减少学生练习时间,使得学生在课时内没有时间练习消化老师讲授的内容,造成学生的操作能力不强。1.1.4教材内容滞后,缺乏与之配套的实验、实训教材,没有高职特色尽管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和变化,教材本身的相对稳定性决定了教材始终滞后于社会计算机的发展。另外,高职院校大多没有现成的成形教材,近年来使用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材大多是本科的教材或是高职高专通用教材,其基础理论部分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枯燥难懂,其操作部分的实用性较差,并且多是冗长的文字,没有具体的实例,同时缺乏配套的上机实验、实训教材,适合高职生的教材很少。1.1.5评价方式单一,不能有效地对学生的水平进行评价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评价,有很多学校仍然采取闭卷笔试的方式,很难准确评价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操作能力。还有一些高职院校虽然采用了无纸化考试系统进行评价,但由于考试系统本身的局限性,很难全面反映学生的真实考试情况。1.1.6机房建设与管理还不够完善,学生学习资源还不够充足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十分重视计算机实验室环境的建设,实验课基本上达到了“人手一机”,但有些院校由于资金不足,更新换代不及时,设备比较陈旧,很多新软件无法安装运行或运行速度慢,更谈不上配备相应的外部设备,如打印机、扫描仪等,因此学生直到毕业时还不会使用相应的外部设备。还有一些学校的计算机实验室还没有布置Internet网络或校园网;有的学校虽然开通了网络,但不对学生开放,网络方面的教学无法实现。在实验室管理方面,由于机房中学生的操作水平参差不齐,使用率过高,机器的软硬件故障频繁出现。加上后期维修资金得不到及时保证,实验课教师少、工作量大等原因,计算机维修得不到保障,机器的完好率差,严重影响了计算机实践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2国内同类课题研究现状综上所述,各大院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都在进行探索和研究如何改革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使之更加适合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目前,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手段、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改革都有不同程度的进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还有不足之处,如:各校财力所限,教师思想观念的滞后与学生的差异等还有待于进一步改革,专门研究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践性教学的课题尚无先例。我们课题组以实践性教学的研究为切入点,进一步探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考试制度等改革与实践,力求在同行们研究的基础上对高职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有更进一步的深化。1.3课题组所在院校课题研究现状本课题是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立项课题,原名“职业中专计算机应用基础专业实践性教学研究”,课题于2001年3月开题,经过社会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等工作。2003年1 月我校从职业中专升格为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研究对象都发生了变化,且课题组组长的工作变动等原因,不适合继续研究原课题。经向上级有关部门申请,课题更名为:“高职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践性教学研究”,结题时间延期到2007年12月。课题组所在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开设始于1983年。从7台PC1500袖珍计算机、3台苹果机来介绍BASIC语言开始,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历史。二十多年来,本院的计算机教学紧跟计算机时代的步伐,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从内容到设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在实践性教学方面创新教学模式,从95年起,有些实践性较强而课堂讲授较难的内容在机房进行现场教学,拉近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距离,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方面有了一些尝试。学院领导一直以来大力支持硬件设备的建设,为本课题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课题的界定2.1实践性教学计算机作为现代化的应用工具,它的价值在于实践性,它的特点就是应用性、操作性、实用性。从这个意义讲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所有的教学活动就是实践的过程。因此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践性教学是一个全面的、综合的概念,它包括实验、实习在内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试方式的进一步改革与实践。2.2分层教学分层教学就是以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为前提,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讲授、教学环节的安排等方面体现层次性,突出实效性,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分层优化,因材施教的教学特点,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最佳教育,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采用分层教学的培养模式,就是根据高职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大分层,并在同一层次的教学班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差异,实行同一课程的分层次教学(小分层),使学生的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2.3现场教学现场教学就是在有实物的场所进行的教学活动。计算机的现场教学就是在计算机房进行的教学活动。由于在计算机教学中需要向学生演示操作过程或程序运行的结果,把课堂教学设在机房,让学生观摩,并让学生随时动手实践。因此,在设计教学计划时把实验课之外的机房里所有教学活动统称为计算机现场教学。2.4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支配下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创建的一种操作样式。包括教学原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学手段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整体构架和系统的操作程式,以及相应的教学策略。其内涵包括三个方面:教学模式体现一定的教学理论和教育思想。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课堂传授为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反映了传统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新型教学模式是以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为指导教学的重要教育思想,是现代教学理论的反映。教学模式离不开特定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传统的教学模式离不开传统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黑板、粉笔、课本等);新型教学模式离不开多媒体教室、多媒体网络、多媒体教学软件一系列信息化的教学环境和媒体。教学模式体现教学四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之间的关系,是教学中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的具体体现。因此,新型教学模式应以现代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为指导,采用先进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正确调整教学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学四要素关系的核心可概括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因而也称之为“双主教学模式”。3.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如何在新形势下进行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提高计算机课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是高职计算机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课题正是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践性教学为引线,通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试方式的改革来研究如何激发高职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提高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以及高职生就业能力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高职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它面向所有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覆盖专业门类繁多、涉及面广,其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其培养目标是在各个专业领域中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推广计算机应用,让所有大学生成为既掌握本专业知识,又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工具的复合型人才。高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同时对于转变教育观念,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加速教育手段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对本课程部分学生在中学阶段有一定基础这一现状,而进行的分层次教学改革,使得分层次班的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学习更多的其它方面的知识。将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课题开展将促进教师不断学习新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4.课题研究的内容、目标及价值4.1研究内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进行分层教学研究;教学模式的改革,实现现场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现代化多媒体环境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改革,把职业技能认证考试内容纳入教学计划中;考试方式改革,无纸化考试研究。4.2研究目标:优化教学环境,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立体化的教学资源,提高教与学的效果。以适应社会计算机应用技术飞速发展和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实现人人学习有目标,得到最好的发展。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确立科学先进的教学观念。促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更新,完善和发展教学设计理论。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探究式学习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等。调整教学内容,与社会的职业技能鉴定内容整合,学有所得、学以致用,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改革课程的考试方式,实现无纸化考试,建立合理、准确的评价体系。通过该课题研究,打造出院级以上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提升教学质量,从而提高高职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素质,适应社会计算机发展,为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打基础,进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对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进行有益的探讨。4.3研究价值本课题研究将进一步丰富“能力本位”的高职教育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学习论和教学论的内容。使高职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加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本课题研究如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中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突出实践性、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 本课题研究如何激发高职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提高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和高职生就业能力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中如何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进行教学,有利于解决在培养学生计算机能力过程中遇到的教学层面的问题。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无疑会使广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对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5.课题研究的方法和过程5.1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立足于应用研究,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文献分析法、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作为研究手段,采用调查研究法、对比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行动研究是一种有别于实证研究的研究范式,整个研究过程体现为一种螺旋式深入发展的过程,一般遵循计划行动观察反思新计划几个环节的循环。行动研究将改革行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与教学实践的具体改革行动紧密相连。本课题的行动研究采用了如下的模式:5.1.1问题筛选课题组对高职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做出归纳、分类和较为详尽的阐述,研究出本课程教学改革、教学实践的步骤。从我院的实际出发,提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考试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实践的步骤。5.1.2理论优选根据筛选出来的课程改革的有关问题,有针对性地选取教育理论和实验成果,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材料和操作框架。我们优选了“能力本位”课程模式理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应用型、复合型” 人才培养的教育理论,同时还借鉴了近年来国内高职教育的有关理论材料(包括教育理论和实验成果),在学习、吸收的基础上确定我们所采用的主要操作策略。5.2.3实施和反思在研究总体目标指导下,我们按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的基本过程,运用教育理论指导课题研究和实施教学过程。按照课程实践性教学的内容框架,制定了改革方案,实施了课程分层教学、编制各种教学文件,课程改革;建立、建全计算机房等,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还对照原先确定的问题解决目标,检查执行的成效和不足(通过教学检查、课题研讨会等),并加以改进(如修订教学大纲等)。5.2课题研究的过程5.2.1准备阶段(2004年3月-2004年8月)对课题进行论证,制定出课题实施方案。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到社会用人单位、计算机市场、学校进行调研。通过走访和电话沟通等形式了解了林业行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到计算机市场实地考察计算机硬件的发展情况;到个别学校了解当前各校计算机教学及计算机实验室建设等情况,撰写了调研报告(参见附录1)。调查研究,收集资料。通过走访和电话形式了解了林业行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通过电话与个别学校电话了解当前各校计算机教学及计算机实验室建设等情况,写出了调研报告。加强硬件与软件建设。主要工作围绕计算机实验室的完善。理论探究,分解课题。针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关于实践性教学的研究方面的模糊认识,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讨论,确定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进行分层教学研究、教学模式、方法、内容、考试制度改革与实践,积极申报计算机应用基础院级精品课(参见附录3),促进本课题进一步研究。建立、建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指导性教学文件。(包括高职非计算机专业教学大纲、技能考核大纲、考试大纲等)(参见附录2)。5.2.2实施阶段(2004年9月-2006年7月)2004年9月2005年7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分层教学研究,写出了研究报告(参见附表4),总结经验之后在05级全面普及。教学模式改革,实现现场教学模式,在全院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全面展开,促进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考试方式改革,实现无纸化考试尝试,2004年12月在04级试点成功后,总结经验,逐渐在05级全面普及。2005年9月2006年7月教学方法改革, 在现场教学的模式下,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学内容改革,申办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把技能认证的内容纳入教学计划中,突出高职的教学特色,满足了新时期就业要求。5.2.3总结阶段(2006年8月-2007年9月)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与经验总结,整理出了本课程院级精品课建设阶段总结(参见附录3.1)。在进一步深入讨论、提升理性思考的基础上,撰写研究报告,完成课题研究。 6.课题研究中基于课程实践性教学方面的探索与创新课题研究,通过对往届的毕业生跟踪调查,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能力的要求,了解社会各行业(包括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学校等)对计算机基础类课程需要的侧重点。通过对个别学校进行采访、查阅相关的资料,对在校生实证调查等写出了调研报告(参见附录5),经过认真分析,认清了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了高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的培养目标。课题组遵循“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有益的尝试。6.1计算机应用基础课进行分层教学研究进行分层教学研究是进行实践性教学研究的突破口。6.1.1学生的差异性分析经过课题组的研究与讨论,认为,在当前的招生制度下,对高职新生的基本素质有以下的基本认识:学生计算机知识起点差异。近几年来,互联网的迅速普及、计算机教育由过去的大中专教育起点过渡到了以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起点,使大部分高职生在入学前就已经掌握了上网的知识,有了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打字基础。对2004年入学的新生进行摸底调查:经常上网的占学生总数42.3%,上网但不经常的占36%,从不上网的占21.7%;会打字的占学生总数的62.4%,不会打字的占16.9%。另外,35.5%学生在考入高职学院前,程度不同地接受了计算机教育,有11%左右的学生从没接触过计算机,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参见附录5)。学生来源差异。高职学院在办学中普遍面临着学生生源紧缺的困难,无论是三年制还是五年制高职,学生来源主要是本科落榜的高中生、参加中考低于高中录取线的应届和往届初中毕业生和中专、技校毕业生。由于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的不同使得他们在文化基础、专业基础上存在较大差异。普通高中学生文化基础相对扎实,动手能力相对薄弱,而职业学校学生则相反。学生的智商、能力差异。处于同年龄层次的学生发展虽有其共性,但由于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的作用,不同学生的发展状况不平衡,尤其是当今社会互联网普及的情况下,青少年喜欢上网,对计算机感兴趣,存在着差异。入学分数相同,只能说明他们具有相同的文化基础,并不意味着他们具有相同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和动手的能力,尤其是计算机操作的能力上有很大的差异,有些学生虽然文化课成绩较差,但是具有很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而有些学生则相反。 学生学习动机、目的的差异。目前,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就学的学生,鉴于其家庭背景和个人意愿的不同,他们的学习动机和目的要求是有差异的。有的通过竞争择业,因而要求有更宽泛的职业适应能力,这部分同学要面向人才市场竞争,因而具有较强的学习动力,他们希望先把基础打好,拓宽知识面,以便将来有更广泛的适应能力。再一类同学则希望通过“教育立交桥”进一步深造,成为本科生、研究生等,更有一部分学生是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应用工具,就想熟练掌握它的操作技能。6.1.2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首先以2004年新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验:教学目标分层次,客观反映学生基础。这一层次划分是基于专业的划分,主要工作在招生处,在分班前进行调查模底。课题组有专人做此项工作,尽可能同一班级绝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计算机知识水平相同,分为三个大层次。(见班级层次表)班级层次表序号学制入学前文化层次班级级别1三年高中初级班2五年初中初级班3二年或三年中专或技校(三校生)中级班或高级班对于三校生班考虑到在中专时已经学习过基础的内容,因此划分为中级班或高级班。教学内容分层次,实现人人学有所值的计算机知识。教学体系框架分层表层 次修读类型教学内容初级班必修计算机基本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汉字录入、Word、Excel 、PowerPoint、internet应用基础中、高级班选修(任选其一)VisualfoxPro数据库、Authorware、Flash、VB、计算机最新知识、网络基础、计算机维护与维修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按照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和知识起点,选择相应层次的内容进行教学。对于三校生班级在中专时已经学习过一定的基础内容,因此划分为中级班或高级班,免修初级班课程。使这部分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学习更深层次的、最新的计算机知识;对于高中生班、初中生班学生,虽然都是初级班,但在学时上、教学方法上和内容的深度上有所差异,因材施教。在上表的中、高级班教学内容中,每一项是一门单独的课程,可根据专业的不同选择1-2项,如:林学专业选择VisualfoxPro数据库,园林专业选择Authorware、Flash分别给学分,而这部分内容不属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部分。我们研究的范围主要是针对初级班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范围。这样定位,学生在最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学习,可以调动每个层面的学习积极因素性,最大限度地从课堂受益,发挥自己的潜能。学生主体分层次,实现人人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在实施教学中,我们选择了一个教学班(规划042班),对学生主体进一步划分,称小分层。划分学生层次不是单凭学生入学时的成绩,而是结合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及综合能力去评价,以发展的观点来确定学生各时期所处的层次。我们把学生群体大致分为三个层次:A类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好,观察力、记忆力、思考和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较强,视野开阔,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计算机实际操作中。B类学生智力因素较好,非智力因素中等,有些小聪明,但学习上不是很专心,进取心不是很强,知识面较广,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和操作能力。C类学生认知能力较低,非智力因素欠缺,上课时常常不能集中注意力,意志品质较为薄弱,动手能力和应用计算机的能力较差。然后按比例组合成几个学习小组,选一名A类学生为组长,负责本组的学习活动,包括辅导C类学生学习等。这个层次强调合作学习,老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精神。通过学生主体分层,基本实现了“人人主动参与、人人有事干”,充分给C类学生成功和展示的机会,人人都有目标和方向。这种层次在教学的过程中动态的变化 。最初的划分是授课初期根据学生入学时所掌握的计算机知识情况,通过问卷调查的情况划分为:好、中、差三种。经过一个阶段的教学活动,授课教师就会逐渐发现上述A、B、C三种类型的学生,这时就要随时调整,我们在实验的过程中,通过测验和平时的表现共调整了三次,(见下图),这三种类型的人数,可从下图中看出,都有新的变化(参见附表6)。课堂教学分层次,实现因材施教 分层备课:是指在同级别的授课班中,根据学生的三类情况,按大纲要求和分层教学计划与各层次标准进程表(参见附表7),所确定上、中、下三类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训练内容和不同的课堂活动程序,写出分层次、分等级的教学方案。分层授课:分层授课是面向中等生,兼顾优、差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不搞 “一刀切”。对中等学生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启发他们勇敢回答问题;对后进生要多鼓励他们,使他们向这方面努力;对尖子生则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分层练习:为适应分层教学的要求,上机操作练习及作业布置可采用多样性形式。一般的上机练习与作业主要面向中等生,特殊性上机操作练习与作业主要照顾到后进生或优等生。一般来说,后进生的操作练习与作业主要是大纲要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技能;中等生的主要是全面巩固提高,并有适当应用方面的练习;优秀生则要完成一些难度较大的综合应用题,同时要求他们做老师的助教,帮助低层次的学生完成当堂课内的学习任务和作业;对于低层次的学生则鼓励他们在完成作业后,尝试向高层次冲刺,以发展智力,逐步缩小差距。 分层辅导:分层辅导是分层教学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查缺补漏,同时更要做好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工作,从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兴趣人手,耐心辅导,让他们完成力所能及的作业,体会到付出努力后获得成功的喜悦,逐步恢复自信心,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形成学习的自觉性;对中等生的辅导主要是启发他们的思维活动,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逐步提高自学能力;对优等生主要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融会贯通应用知识的能力,丰富他们的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实现个性化的教学目标。评价分层次,使每一个学生都产生成就感。教师评价一个学生,不只是看一次考试成绩,而应注重学习的全过程,主要是看学习的时数、学习的态度、操作能力、随堂测验、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和自身层次的变化情况,从而给出综合的评价。(附表6.16.3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学生成绩记载表)6.1.3分层教学的成果比较该课题研究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一轮的教学实践初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实验班级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更加提高,动手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学习成绩逐次上升,见下表。各阶段学习成绩对比表 时间 成绩 研究初期研究中期研究后期人数百分率人数百分率人数百分率优820%1332%2151%良1433%1740%1331%中1024%615%512%及格820%512%25%6.1.4分层教学的效果分层教学能挖掘学生的潜藏智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任何层次的学生都是有上进心、有潜力可挖的,而分层教学恰恰能把学生潜藏的智慧挖掘出来,使之尝试创新,从而不断进步,以适应计算机应用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分层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活动机会。分层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全面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实践能力,体现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因材施教原则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分层教学注重个性化的教育,逐步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正视了学生间的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活动,符合学生的意愿,容易与学生主观能动性产生共鸣,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缩小了学生之间的差距,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分层教学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和爱岗敬业精神。因为实施分层教学的前提是教师必须全面分析和了解学生。没有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是无法进行分层教学的。所以,实施分层教学无疑是教师给自己施加压力,给学生提供发展的重要途径。6.2教学模式的改革,实现现场教学,促进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往往教师认为很简单的概念和知识,学生却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才能理解和掌握,整体的教学效果不理想。其原因就在于计算机本身具有高科技的特征,它有自己的一整套理论体系和技术规范,要理解它、掌握它,若采用传统的方法教授这样最新的现代科技,必然会出现事倍功半的效果。6.2.1新型教学模式的特点建立在现代教育技术平台之上的教学模式具有以下特点:发挥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多种媒体的作用,使教学信息组织超文本化。多媒体的超文本特性可实现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在培养高级认知能力的场合中,采用协作式教学策略会取得更佳的效果,因而因特网和校园网是协作学习的主要形式,实现了教学过程的交互性。教学过程的生动性是多媒体计算机的强大魅力之所在。在教学中可以同样重视教与学这两个部分。强调学生的参与意识,教与学成为两个相辅相成的部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发现式”学习能力,使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在短时间里要获得大量的信息与知识,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是可望不可及的,而以多媒体网络作为传播信息的渠道,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同时传播大量的信息,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从而实现大信息量的个性化教学。6.2.2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环境是实现新型教学模式的基本保障要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必须有现代化的教学环境,要实现计算机教育现代化,离不开计算机 、多媒体、网络的应用,使老师和学生少走弯路,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课题组所在院校的领导在课题组的倡议下,非常重视建设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实验室,多年来投入大量资金,给予大力支持。6.2.2.1计算机实验室建设加强计算机实验室设备投入,不断完善教学环境。学院在2004年前原有机房6个,586以上的品牌机或兼容机320台,可供68个班级同时上课。在这个基础上,2004年7月对现有的机器进行升级和改造,并购置了150多台清华同方微机,增设了一个大型机房、2个中小型机房。之后,每年都有计划地投入资金,升级或改造、购置新设备。现有计算机600余台、机房11个,可同时供1213个班级上课。在现有的机房中全部实现了Newclass远志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和屏幕投影仪。在课堂教学时,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演示的方式给学生提供实际的“情境”,改变了传统的“粉笔+黑板”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更加灵活,实现了在教师方面:提供了教鞭设定、屏幕广播、终端遥控、屏幕监看、资料扫描、语言交谈、信息发送等到功能;在学生学习方面:提供了观摩学习、协同操作、在线交谈、语言教读和网络打印等功能。在计算机实验室的局域网中引进了校园网。使教师机、学生机与Internet联网,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网上教学和学习的条件,进一步完善了计算机的网络教学环境,协作学习、互助学习已成为风气,实现了教学过程的交互性。制作或购入优秀的CAI课件。学生可以利用课件进行自主学习,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教学质量。6.2.2.2计算机实验室管理方面机器设备的管理:计算机实验室的设备在充分保证硬件质量的前提下,经常性地设入资金对设备进行维护和维修,保证每学期23次大型维修和系统维护,查杀病毒、更新和安装新软件,并且,每台机器上全部安装了保护卡,保证机器的完好率达到96%以上。对实验教师的管理:创造条件学习提高,跟上计算机技术发展,外出学习培训提高业务水平,提高实验教师的待遇等,制定了管理实验教师的规章制度,保证了实验室的开出率。 排课:全程在机房上课关键在于排好上机时间表,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作,学院教务处给了大力支持。具体排课流程是:首先:在学期初,教务处在排课时优先让给计算机教研室,由计算机教研室根据上课班级数和机房的数量,排好上课时间(保证排计算机课不出现冲突),报送教务处。这样,教务处在计算机课程排好的基础上再排其它科目的课程,尽可能保证了本课程的正常上课。其次:计算机教研室,根据排好的课节时间表,安排机房(机房不固定)。有专人负责安排,因为有时会出现几个班同时上课现象,还有实习班级或停电及其它情况。出现冲突不能正常上课时,就需要调整上课时间(这样可能会调到78节或910节课上)。再次:任课教师,在学期初把一学期要上课的时间填到教研室编制的排课表中,统一有专人编排机房上课时间表,任课教师必须在课前需要查看“排课表”,掌握所在的机房和时间。(参见附表9)以上的措施确保了计算机课程全程在机房上课的时间和地点。6.2.3采用多媒体网络系统环境教学的优势提高了教学效率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通过广播功能,边讲解、边操作给学生看,然后让学生实际操作,学生有问题只要“电子举手”示意老师,那么教师就可将该学生的屏幕切换到教师机上,通过 屏幕进行解答。教师和学生之间达到了双向多媒体教学的目的,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教学效果。有利于因材施教由于学生在计算机方面的基础程度、学习方法、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别,传统的课堂学习中个别化指导难以实现,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针对大多数学生的理解能力讲课,这样必然会出现有的学生收获少,有的学生跟不上的情况,问题也不能及时得到反馈,影响了教学效果。应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后,教师可利用监控功能随时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课程进展,并利用教学网络的辅导功能给予学生必要的提示。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已选择学习的内容,实现个别化教学。课堂教学多样化通过一些教学软件“广播”给学生看,使学生在图、文、声、像的多媒体环境里,轻松的学习,让他们先有一个深刻的印象,然后 再由浅入深的讲授、练习,加强操作训练,并利用网络功能让学生互相调用屏幕,相互取长补短。对于一些不可能每个学生在课上都能亲自操作的练习,而教师又认为是很重要的内容,如操作系统Windows、Office的安装等,对于这些大型的软件,可利用多媒体网络系统,以“广播”的形式,在教师机上边运行、边讲授,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整个过程,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作欲望,在一定时候搞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竞赛,让一些学生有一个奋斗的目标,鼓励学生参加成果展示,如学生设计的文档格式、幻灯片展示,图形图像处理(如利用Photoshop制作贺片、风景画等)展示,让学生的聪明才智充分展示出来。6.2.4采取现场教学模式,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传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主要以知识的传授为特征,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而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的接受者,并把理论课、实践课划分的很清楚,理论课教学主要设在教室,以老师的讲授为主,不能及时上机操作实践和验证,只有等到实验课或实习时学生才能在机房可以亲自动手实践,使得教与学时间距离拖长,课题组发现: 这种教学模式无法调动学生计算机课程的学习的主动性;无法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兴趣;更无法培养出满足企业要求的具有高级技能的实用型人才。所以,我们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把教学的课堂设在计算机实验室,并合理安排上课时间,做到了全院所有班级上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全程在机房进行现场教学,上课学生保证人手一机,机房的开出率100%。利用Newclass远志多媒体网络教学平或和屏幕投影仪实现了老师边讲边演示,学生边听边动手实践,拉近了师生之间教与学的距离,以最短的时间、最快速度完成“教”与“学”的过程。促进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6.2.4.1现场教学模式,能合理设计教学环节,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实践性特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意讲授与实践的关系处理:既不能只上机,不讲解,这样不能保证学生参与上机的时间和上机实践;又不能只讲解不上机,这样忘记了教学的目的。课题组的教学设计理念是:理论性内容、抽象的内容(包括总结课、复习课等):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或购置一些现成的软件如开天辟地、万事无怃等,以多媒体网络系统的“广播功能”播放并加以老师讲解,有时学生需要重新复习,可以在自己的学生机上查看。教师上的理论课一来可以为学生理清一些逻辑,讲述一些原理;二来可以总结学生在上机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错误。实践性强的内容:老师通过“广播功能”边讲解、边操作演示给学生看,每讲一、两个知识点,就让学生实际操作,学生有问题只要通过“电子举手”示意老师,这样老师就可以将该学生的屏幕切换到老师机上,通过屏幕进行解答。合理地安排课程比例:我们遵循“精讲多练“的原则,老师上课与学生动力实践的时间安排一般为12比例,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让教学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理论课并不代表一定要讲满一节课的理论知识。因为现在的计算机教材大都简明、通俗且还图文并茂,大部分学生都能看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的是贯通、点拨的作用,而自己边看书边动手操作是一种更快、更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更全面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自学能力。加强实验、实习课教学环节。每完成一个知识单元讲授,安排一次或二次实验课即大型作业,让学生自己完成,通过完成作业巩固单元知识;在完成本课程教学计划的后期,一般安排一周的教学实习(也称实训)。6.2.4.2现场教学充分发挥师生的教与学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创造思维。现代心理学家认为:创造是发展的灵魂。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以创造性教育思想为指导,教给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创造性活动,培养学生创造力。如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作欲望,在课程进行到一定时候搞一些成果展示活动。如学生设计的文档文本、幻灯片展示等,让学生的聪明才智充分展示出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启动他们的创造思维。教师的教学设计不单纯是设计自己的教案,而是即设计自己的“教”,又要考虑到学生参与的“学”。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变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其产生强烈的兴趣;要引发他们的强烈兴趣,必须懂得激发其积极思考和发掘其不可忽略的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