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习题.docx_第1页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习题.docx_第2页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习题.docx_第3页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习题.docx_第4页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习题.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2018-2019年(一)期中考试高三年级语文学科测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情志是中国古代诗学范畴的概念,是诗歌的内在本质要素。史传文学的“志”体现在以一字寓褒贬的春秋笔法中,在叙事中蕴含着事理,抒发史官的政治抱负。“情”表现为史官在书写历史时“发愤著史”,融入自己的心灵感悟,饱含深情。用诗学范畴的“情志”来研究史传文学,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史传艺术本质的认识。先秦时期,史官掌管祭祀、占卜、记事、典册等一系列国家大事。这些人知识渊博、地位崇高,不仅担负记录历史的责任,还要向君王谏言、献策,有时还会陷入政治斗争的旋涡中。史官个人的荣辱成败与国家兴亡是分不开的,他们同其他臣子一样肩负励精图治的使命。这也就是史官要在史传中表现“志”的原因。史官在记史时抒发意志,因为他们不仅是历史的记录者,还是历史的参与者。孔子慨叹:“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史记孔子世家)如果是秉笔直书,只是客观记录历史,孔子何以想到后世“罪”他?深层原因还是他在春秋中融入了自己信奉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标准。这种价值观念并不是作者个人狭隘的主观取向,而是认识历史的一种参照系统。史传在对事件和人物做点评时,往往会追加一个点评的主体。这样就将历史事件和人物品评区分开来,不会混为一体,不至于影响史实的客观真实性。对事件的看法借“君子”“仲尼”等之口表达,实质上是借他人之口抒心中所想。这样的叙事技巧,既保持了历史的客观真实性,凸显了史学家的公正,也在字里行间暗含了作为一个当局者的态度史官并不是看客,而是切身为国家兴衰存亡忧心忡忡的正义保卫者。钱钟书言“史蕴诗心”,史传亦是史官的心灵史。这一点在司马迁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尽管一直秉持据事直书的信念,但在司马迁看来,史传不仅是对历史的整理和记录,也是对现实的态度,是体现价值观的一种途径。他以诗性叙述,展示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展示了历史强大的生命力。例如史记刺客列传中饱含深情地刻画了刺客这样一类人物,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高渐离,一个个有血有肉、肝胆相照,淋漓尽致地诠释了“士为知己者死”的价值观、人生观。历史记录的本质是对人类文明痕迹的捕捉,史官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要与历史人物进行心灵的对话,他的使命就是饱含着深情把已经逝去的人物写出生命,把已经发生的事件写得生动,最终呈现出鲜活的人物、鲜活的历史,让跳动的生命气息绵延不绝。史传作者的“情”不同于抒情诗人的“情”。诗人多聚焦于一时一刻的客观世界和主观意志;史官有更加广阔的胸襟,不仅关注当代,也关注过去的人和事,在动态的社会和人生中表情达意。诗歌的情是静中显情;史传的情是动中传情。诗歌字里行间传递着诗人的情感;史传则是表面上有意避之,实则处处传情。(摘编自魏玮史传文学的“情志”)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史书中都蕴含着“情志”:在叙事中蕴含着事理,抒发史官的政治抱负;写史书时融入史官的心灵感悟。B司马迁认为,史传不是对历史的整理和记录,而是对现实的态度,是体现价值观的一种途径,他践行了自己的理念。C史传往往借某个主体对事件和人物进行点评,这样就区分了历史事件和人物品评,而不至于影响史实的客观真实性。D史传作者的“情”与抒情诗人的“情”不同,诗歌字里行间传递着诗人的情感,史传则是有意避开情感。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把属于古诗学概念的“情志”引入史学研究中,目的是深化对史传艺术本质的认识。B文章主体部分从记史言志和作史缘情两个角度进行阐述,后一角度与诗学进行了对比。C文章列举史记中的刺客这一类性格鲜明的人物,论述司马迁秉笔直书的治史观念。D文章引用史记中孔子的言论,论证史官在记史时抒发意志,是历史的参与者的观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史官个人的荣辱成败与国家兴亡紧密相连,他们有一种使命感,因此在史传中表现“志”。B饱含深情地写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写出鲜活的人物、鲜活的历史,这是史官的伟大之处。C史官在史书中表达自己作为当局者的态度,这是史官心忧国家,对国家兴亡的一种责任。D春秋中融入了孔子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标准,主观内容较多,只能作为历史的参考。(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平凡的世界(节选)路遥开门的是个男青年。少平一惊:这张脸太像晓霞了!不过,他很快明白,这是晓霞她哥田晓晨。“你是少平吧?”晓晨在客厅里问他。他,点了点头。“我父亲在里边等你。”晓晨指了指敞着门的卧室,便垂头不再言语了。孙少平通过客厅,向里间那个门走去。他在门口立住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小桌上那个带黑边的像框。晓霞头稍稍歪着,烂漫的笑容像春天的鲜花和夏日里明媚的太阳。那双美丽的眼睛欣喜地直望着他,似乎说:亲爱的人!你终于来了像框上揽结着一绺黑纱。旁边的玻璃瓶内插几朵白色的玫瑰。一位老人罗着腰坐在沙发上,似乎像失去知觉一般没有任何反应。这是晓霞的父亲。孙少平无声地走到小桌前,双膝跪在地板上。他望着那张亲爱的笑脸,泪水汹涌地冲出了眼眶。他扑倒在地板上,抱住桌腿,失声地痛哭起来。过去,现在,未来,生命中的全部痛苦都凝聚在了这一瞬间。人生最宝贵的一切就这样早早地结束了吗?只有不尽的泪水祭奠那永不再复归的青春之恋当孙少平的哭声变为呜咽时,田福军从沙发上站起来,静静地立了一会儿,说:“我从晓霞的日记中知道了你,因此给你发了那封电报”他走过来,在他头发上抚摸了一下,然后搂着他的肩头,引他到旁边的沙发里坐下。他自己则走过去立在窗户前,背着他,望着窗外飘落的朦朦细雨,声音哽咽地说:“她是个好孩子我们都无法相信,她那样充满活力的生命却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她用自己的死换取了另一个更年幼的生命。我们都应该为她骄傲,也应该感到欣慰”他说着,猛然转过身来,两眼含满泪水,“不过,孩子,我自己更为欣慰的是,在她活着的时候,你曾给过她爱情的满足。我从她的日记里知道了这一点。是的,没有什么比这更能安慰我的痛苦了。孩子,我深深地感激你!”孙少平站起来,肃立在田福军面前。田福军用手帕抹去脸上的泪水,然后从桌子抽斗里拿出三个笔记本,交到少平手里,说:“她留给我们的主要纪念就是十几本日记。这三本是记述你们之间感情的,就由你去保存。读她的日记,会感到她还和我们生活在一起。”孙少平接过这三本彩色塑料皮日记本,随手打开了一本,那熟悉的、像男孩子一样刚健的字便跳入了眼帘酷暑已至,常去旁边的冶金学院游泳,晒得快成了黑炭头。时时想念我那“掏炭的男人”。这想念像甘甜的美酒一样令人沉醉。爱情对我虽是“初见端倪”,但已使我一洗尘泥,飘飘欲仙了。我放纵我的天性,相信爱情能给予人创造的力量。我为我的“掏炭丈夫”感到骄傲。是的,真正的爱情不应该是利己的,而应该是利他的,是心甘情愿地与爱人一起奋斗并不断地自我更新的过程孙少平的视线被泪水模糊了。他合住日记本,似乎那些话不是他看见的,而是她俯在他耳边亲口说给他听的当田福军搂着他的肩头来到客厅的时候,晓晨旁边又多了一位穿素淡衣服的姑娘她不是晓晨的妻子就是他的未婚妻。他们要带他去吃饭。但少平谢绝了。他说他已经吃过饭,现在就回他住宿的地方去。田福军让晓晨到值班室叫了一辆小车,把他送到了火车站附近的那个旅馆。回到旅馆后,少平立刻又决定当晚搬到黄原办事处住。他明天要赶回黄原。他明天一定要赶回黄原!因为后天,就是晓霞和他约定在古塔山后面相会的日子。她已经离开了人世,但他还要和她如期地在那地方相会!中午十二点刚过,他就走出旅社,从东关大桥拐到小南河那里,开始向古塔山走去走向那个神圣的地方。对孙少平来说,此行是在进行一次人生最为压严的仪式。他沿着弯曲的山路向上攀登。从山下到山上的这段路并不长。过去,他和晓霞常常用不了半个钟头,就立在古塔下面肩并肩眺望脚下的黄原城了。但现在这条路却是如此漫长,似乎那个目的地一直深埋在白云深处而不可企及。他看了看手表,离一点四十五分还有一个小时;而他知道,再用不了二十分钟,就能走到那棵伤心树下。他要按她说的,准时走到那地方。是的,准时。他于是在亭子间的一块圆石上坐下来。心脏开始狂跳起来上了那个小土梁,就能看见那个小山湾了!在这一瞬间,他甚至忘记了痛苦,无比的激动使他浑身颤栗不已。他似乎觉得,亲爱的晚霞正在那地方等着他。他满头大汗,浑身大汗,眼里噙着泪水,手里举着一束野花,心衰力竭地爬上了那个小土梁。他在小土梁上呆住了。泪水静静地从脸颊上滑落下来。他来到杜梨树下,把那束野花放在他们当年坐过的地方,此刻,表上的指针正指向两年前的那个时刻:一点四十五分。(有删改)(注)本文节选自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第33章。田晓霞,省报记者,是省委副书记田福军之女,与矿工孙少平相爱。两人两年前曾约定在黄原城古塔山的杜梨树下再相会,但在约定日期的前几天,她主动前往报道洪灾情况,帮助疏散群众,奋勇救了一个小女孩,自己却被汹涌的洪水卷走,英勇牺牲。田福军得知女儿深爱着孙少平后,给孙发电报,让他来跟田晓霞做最后的告别。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来到田福军家中,看到田晓霞的遗像,孙少平泪水涌流,失声痛哭。照片上晓霞越显得青春美丽,纯真烂漫,就越凸显出少平内心的巨大痛苦。B 在少平心中,黄原城古塔山的杜梨树下是个神圣的地方,一点四十五分是个神圣的时刻,斯人已逝,赴约准时,作品的浪漫主义风格十分鲜明。C 田福军并没有因为与女儿相爱的孙少平是个矿工而轻视他,相反,他为少平给了女儿爱情的满足而感到欣慰和感激,可见田福军的开明与慈爱。D 从作品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深沉而热烈的情感,无论是写景状物还是描摹人的言行神貌,均笔下含情,真切深挚,令人动容感怀。5为什么“对孙少平来说,此行是在进行一次人生最为庄严的仪式”?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6田晓霞有怎样的思想性格?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并分析。(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题。材料一:为何失实信息屡屡出现在网络中?在2017年中国网络媒体公信力调查报告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这是因为信息供给严重过载和用户注意力严重缺失。报告认为,尽管当前互联网新闻生产及传播的便捷性、时效性等优势已经充分获得网络新闻信息用户的认可,但新闻资讯的质量却没有得到同步提升。在新闻的诸多属性中,真实性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核心属性,脱离了真实性,新闻便失去了其所有价值。新闻的真实性和新闻媒体的被信任程度是相互作用的,新闻媒体信用程度越好,其生产的新闻可信性就越高,而新闻可信度越高,为受众带来的价值回报就越高。中国(商业)网络媒体的满意度图谱(摘编自让新闻回归本真记发布)材料二:近年来兴趣推荐类资讯产品成为市场上一大趋势,并在2017年迎来井喷式发展,个性化推荐产品,符合用户对兴趣、娱乐化、个性化内容的需求,其用户活跃量增长迅猛也就不足为奇。但从工信部的报告中不难发现,在信息过载的媒体环境下,用户对网络媒体的可信度、真实度、责任感,对高品质内容的需求和期待依然强烈。客观真实的新闻报道和高品质的内容相较于个性化资讯,更能获得用户的好感度。兴趣推荐类资讯产品好感度排名靠后这一现象,也将会督促整个网络媒体平台行业提升其自身的媒体的公信力。(摘编自2017年网络媒体现状:用户活跃量稳增公信力却没悉数跟上)材料三:媒体公信力报告显示,体制内媒体的满意度整体高于商业类媒体。人民网、新华网以及人民日报客户端、澎湃新闻客户端表现较好;商业类媒体平台中只有少数媒体如腾讯网、腾讯新闻客户端等跻身第一阵营。在用户信任度与社会责任感方面,位于第一梯队的新闻网站有人民网、新华网、腾讯网,同样位于第一梯队的新闻客户端有人民日报、澎湃新闻、腾讯新闻。体制内媒体在用户信仕度和社会责任感方面表现非常好,商业类媒体较为欠缺,而腾讯网与腾讯新闻客户端位居商业新闻品牌第一位。在覆盖率与影响力的维度上,商业类媒体比体制内媒体表现更好。其中,位于第一梯队的腾讯网与腾讯新闻客户端,成为网民访问量最大、用户选择度最高的商业类网络媒体平台。然而,越是有影响力的媒体,就越需要提高用户信任度和加强社会责任感,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更要认真审核信息、深度挖掘新闻、杜绝有偿报道等,这样,商业类媒体才能在高覆盖率和强大的影响力下树立自身的权威性。(摘编自工信部舆情中心报告:网络媒体公信力有待提升)材料四:新闻素养应该成为公民素养的一部分,全民都要掌握必要的新闻知识。这要求我们判断:新闻是什么内容;新闻的内容是否完整;信息源是谁,是否可靠;新闻提供了哪些证据,是怎样检验或核实的;有没有其他可能性的解释或理解,有没有必要知道这些信息。(摘编自江禾如何在“后真相”时代坚守新闻真实)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尽管互联网新闻生产及传播已经呈现便捷性和时效性的优势,但是新闻资讯的质量却未同步提升。B 新闻的真实性会影响新闻媒体的被信任程度,两者相互作用。新闻媒体的被信任程度与新闻的可信性成正比。C 兴趣推荐类资讯产品好感度排名靠后,是因为兴趣推荐类资讯在客观真实性方面较差,较难获得用户好感。D 调查显示,体制内媒体的满意度整体高于商业类媒体,但也有少数商业类媒体跻身整体满意度第一阵营。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材料一从真实性的角度对2017年中国网络媒体公信力调查报告进行解读,认为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核心属性。B 材料二分析了2017年兴趣推荐类资讯产品急剧发展的原因,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与解决的具体对策。C 材料三运用比较方法解说体制内媒体与商业类媒体在媒体满意度、用户信任度、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异同。D 材料四提出公民应当增强自己的新闻素养,负起公民自己的责任,并对公民的新闻素养的具体内容做了阐述。9要提高媒体的公信力,体制内媒体和商业类媒体各自应侧重在哪些方面下功夫?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说明。(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乔执中,字希圣,高邮人。入太学,补五经讲书,五年不谒告。王安石为群牧判官,见而器之,命子弟与之游。擢进士,调须城主簿。时河役大兴,部役者不得人。一夕,噪而溃,因致大狱。执中往代,终帖然。富民赂吏,将创桥所居以罔市利,执中疏其害,使者入吏言使成之,执中曰:“官可去,桥不可创也。”卒不能夺。王安石为政,引执中编修熙宁条例。章惇讨五溪,檄执中取大田、离子二峒。峒路险绝,期迫,执中但走一校谕其酋,即相率归命。录功当迁秩,辞以及父母。就徙转运判官,召为司农丞、提点开封县镇。诸县牧地,民耕岁久,议者将取之,当夷丘墓,伐桑柘,万家相聚而泣。执中请于朝,神宗诏复予民。改提点京西北路刑狱。时河决广武埽危甚相聚莫敢登执中不顾立其上众随之如蚁附不日埽成。元祐初,为吏部郎中,请选人由县令、录事参军致仕者,升朝籍,得封其亲。兼徐王府侍讲、翊善,迁起居舍人、起居郎,权给事中。有司以天下谳狱失出入注者同坐,执中驳之曰:“先王重入而轻出,恤刑之至也。今一旦均之,恐自是法吏不复肯与生比,非好生洽民之意也。”进中书舍人。邢恕遇赦甄复,执中言:“恕深结蔡确,鼓唱扇摇,今复其官,惧疑中外。”迁刑部侍郎。绍圣初,以宝文阁待制知郓州。执中宽厚有仁心,屡典刑狱,雪活以百数。明年,谈笑而逝,年六十三。论曰:宋之人才,自祖宗涵养,至于中叶,盛矣。乔执中始终不渝厥守,岂易得哉。章衡欲复山后八州,为国启衅,然瑕不掩瑜,它善盖亦有可称者。(选自宋史列传一百六,有删改)(注)出入,指出入人罪。所谓“出罪”是指把有罪判为无罪或把重罪判为轻罪,所谓“入罪”指把无罪判为有罪或把轻罪判为重罪。10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时河决广/武埽危甚/相聚莫敢登/执中不顾/立其上众随之/如蚁附/不日埽成。B 时河决广/武埽危甚/相聚莫敢登/执中不顾/立其上/众随之如蚁附/不日埽成。C 时河决广武/埽危甚/相聚莫敢登/执中不顾/立其上众随之/如蚁附/不日埽成。D 时河决广武/埽危甚/相聚莫敢登/执中不顾/立其上/众随之如蚁附/不日埽成。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太学,文中指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太学之名始于西周。汉代始设于京师。B 刑部,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掌管刑法、狱讼等职事,部长为刑部尚书。C 致仕,致是“获得”的意思,仕意为“官职”,致仕指获得官职的意思。D 有司,泛指朝廷的各级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乔执中工作勤奋,善于治理。他任五经讲书时,五年没请假;王安石很器重他,让自己的子弟和乔执中交往。有人不胜任官职,导致劳工混乱,他前去治理,稳定了局面。B 乔执中嫉恶如仇,为人刚正。有富人贿赂官员,想借造桥取利,他不怕丢官,坚决反对;他极力主张恢复邢恕的官职,否则会引起疑心。C 有人不胜任官职,导致劳工混乱,乔执中前去治理,稳定了局面。黄河决口,他不顾危险登上堤坝,给众人做榜样。D 乔执中为民请利,恪尽职守。有人提议收回各县牧地,他上奏朝廷请求还给百姓;乔执中反对滥刑,宽厚为怀。他认为不应把“出罪”“入罪”同等对待。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执中宽厚有仁心,屡典刑狱,雪活以百数。(2)今一旦均之,恐自是法吏不复肯与生比,非好生洽民之意也。(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旅中送迁客吴融天南不可去,君去吊灵均。落日青山路,秋风白发人。言危无继者,道在有明神。满目尽胡越,平生何处陈。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灵均”是屈原的字,表面写朋友去凭吊屈原,实写其被贬遭际。B 颔联点明送别的时间,色彩很鲜明,所用意象渲染了离别的氛围。C 本诗熔叙事、写景、抒怀于一炉,描写简备精当,感情深沉含蓄。D 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均为送别诗,情感真挚,格调相同。1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岑参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手法,意境和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相似的两句是“_,_”。(2)杜甫登高中“_ , _”两句描写了诗人饱经沧桑、年华已老、因病戒酒的境况.(3)琵琶行中,_ 句诗人运用多个动词写出弹奏琵琶的手法,同时也从正面体现出琵琶女高超的技艺,_ 则运用自然环境描写,侧面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如何给高考作文命题,有人反对作文题太贴近现实,也有人认为作文題还是应该多接一接地气,接洽时代风采,两种观点都有可取之处。很显然,无论怎么出题,都不难达成这样的基本共识:读死书、死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观念该变变了,不能让考生缺席于这个时代的进程,不能让考生拘泥于个人情感中不能自拔。通过作文題呼唤考生的身份意识,引导他们关注时代潮流并热切参与其中。这应是高考作文的“附加”功能所决定的。事实上,这一代年轻人是有抱负的,更有社会責任,也更有资格享有出彩人生。究其因,他们处于一个更多元的新时代,他们将遇到一个更好的自己。如果说作文题只是,那么步入大学或踏入社会之后,更应该身体力行地融入时代征程之中,走好属于自己的长征路。置身的新时代,( )。从这个意义上说,青年人需要写好高考作文,更要写好人生大作文。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只有不负所托,不辱使命,把个体理想与时代需要相契合,才能实现人生价值,也为时代进步贡献应有的公民责任。B 只有不辱使命,不负所托,把个体理想与时代需要相契合,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也为时代进步贡献应有的公民责任。C 只要不负所托,不辱使命,把个体理想与时代需要相契合,就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也为时代进步贡献应有的公民责任。D 只要不辱使命,不负所托,把个体理想与时代需要相契合,就能实现人生价值,也为时代进步贡献应有的公民责任。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各执已见 不合情理 坐而论道 推陈出新B 见仁见智 不合时宜 坐而论道 日新月异C 见仁见智 不合情理 坐而空谈 推陈出新D 各执已见 不合时宜 坐而空谈 日新月异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通过作文题呼唤考生的身份意识,引导他们关注时代潮流,并热切参与其中,这应是高考作文的“附加”功能。B 通过作文题呼唤考生的身份意识,引导他们关注时代潮流,并热切参与其中,这是因高考作文的“附加”功能所决定的。C 通过作文题唤起考生的身份意识,引导他们关注时代潮流,并热切参与其中,这是由高考作文的“附加”功能所决定的。D通过作文题唤起考生的身份意识,引导他们关注时代潮流,并热切参与其中,这应是高考作文的“附加”功能。20下面是五种实用文的摘录,请根据实用文体的语言特点,找出每种的不当之处并加以修改。(5分)(1)校团委会决定5月10日下午第二节课后,在学校体育馆举办首届体育节活动。欢迎各位同学莅临现场,积极参加。(校团委会通知)(2)恩师无恙,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值此教师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教师节短信)(3)各位来宾,各位校友,大家好!今天是我校百年校庆的日子,学校的图书馆、校史馆、办公楼全部开放。(广播稿)(4)有位同学于5月7日上午拾得钱包一个,内有人民币48元、饭票、手机充值卡等,望失主前往学校政教处找李老师认领。(招领启事)(5)我来拜访您,您不在。我把拙作读词小札放在府上,请您工作之暇拜读并给予修改,望不吝赐教。(留言便条)21阅读下面一则寓言,写出寓意和启示。(6分)有个人在去目的地的途中遇到了一条小河,他发现没有桥,于是,他砍下一棵树,把它搭放在河的两岸,然后从上面走了过去。过河以后,他把那棵树扛在肩上,继续赶路。有人见了,问他为什么要扛着树走路,他回答说:“前面还有河呀!”那个人反驳他说:“前面固然有河,可前面也有树啊!”寓意:_。(不超过20字)(3分)做事的启示: _。(不超过35字)(3分)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一代有一代之风度,一代有一代之生活。先秦时讲君子风范,有所为有所不为;魏晋时讲风度与风骨,追求任性放诞、清俊通脱;汉唐时讲气象,以开放包容著称;宋明时讲风韵,追求趣味与性情但是在现代风度上,大家发生了分歧,有的说是创新,有的说是竞争,有的说是穷忙、宅、腐、控,还有说是休闲、旅游、健康你觉得现代风度是什么?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期中考试高三语文答案1 C 选项A,“史书”扩大范围,“都”表述绝对化;选项B,“不是而是”错,原文为“不仅是也是”;选项D,“有意避开情感”错,原文为“史传则是表面上有意避之,实则处处传情”。2C “论述司马迁秉笔直书的治史观念”错,应是论述司马迁史蕴诗心,在史书中体现价值观的观点。3D “主观内容较多,只能作为历史的参考”错,孔子在春秋中表达的价值观念不是作者个人狭隘的主观取向,而是认识历史的一种参照系统。4. B“作品的浪漫主义风格十分鲜明”说法错误,文本此处的情节具有一定的浪漫性,但作品的风格是现实主义的。5因为是完成自己与田晓霞的约定,更是对二人刻骨铭心的爱情的纪念,还是对田晓霞的祭奠与怀念。6.热爱生活,充满活力。她写日记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她的笑容灿烂,眼神欣喜。舍己为人,品格高尚。她主动奔赴抗洪前线,帮助疏散群众,并为救小女孩献出生命。纯真热情,大胆追求爱情。身为省委副书记的女儿,她没有门第观念,大胆爱上了矿工孙少平。7 C 原因概括不全面,根据原文理解“客观真实的新闻报道和高品质的内容相较于个性化资讯,更能获得用户的好感度”,还包括“内容品质较低”这个原因。8 B文中未述及解决的具体对策。9体制内媒体应该进一步扩大覆盖率,积极增强影响力;而商业类媒体则要注重提升自己的可信度、严肃性和权威性,努力提高用户信任度,不断加强社会责任感,以树立自身的权威性。10D项11C项“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12B项,他反对恢复邢恕的官职,认为这会引起疑心。所以选C项。13(1)乔执中宽厚有仁慈之心,多次掌管刑法案件,洗清罪名使人活下来的数以百计。(2)现在一旦同等判罪,恐怕从此法官不再愿意让罪人活下去,这不是爱护生命使百姓融洽的本意。【解析】第一句:“典”:“掌管”;“狱”:“案件”;“雪”:“洗清罪名”;“活”:“使活下来”。第二句:“均”:“同等”;“好”:“爱护”;“洽”:“使融洽”。14 D项,结合两首诗内容分析,格调不同。本诗主要是对朋友的担忧与不舍,对朋友正直品格的赞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开篇就是大气的风景铺垫,有离别的叹息,有劝勉,感情丰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更是千古名句。15对朋友的担忧。“天南不可去”南方荒蛮之地,“落日青山路”,此去路途逼远,为朋友担心。对朋友的不舍之情。身边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无人可以倾吐平生心事。对朋友正直品格的赞赏。朝中敢于直言的人越来越少,但是非曲直自有神明鉴证,间接赞赏友人敢于直言的品格。16(1)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2)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3)轻拢慢捻抹复挑唯见江心秋月白17C 根据前后语境,此处应选择表充分条件关系的“只要就”,可排除AB两项;再从语言逻辑的角度,先“不负所托”,后“不辱使命”,可排除D项。18B “各执己见”,各自坚持自己的意见、见解。“见仁见智”,指对于同一个问题各人有各人的见解。根据语境“两种观点都有可取之处”看,应填“见仁见智”。“不合情理”,指不符合事情所约定俗成的发展规律,不符合众人所认同的处事法则。“不合时宜”,不符合当时的情势或需要。根据“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观念该变变了,不能让考生缺席于这个时代的进程”判断,应为“不合时宜”。“坐而论道”,原指坐着议论政事,后指空谈大道理。“坐而空谈”,没有实际行动。由“更应该身体力行地融入时代征程之中”判断,此处强调的是实践,所以应填“坐而论道”。“日新月异”,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进步、发展很快。“推陈出新”,指去掉旧事物的槽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修饰“新时代”的应用“日新月异”。19D 选项中“呼唤考生的身份意识”搭配不当,排除A、B两项;“这是因高考作文的附加功能所决定的”句式杂糅,排除C项。故选D项。20 (1)莅临-来(2)垂念-常念(3)全部-全都(4)48元-若干(5)拜读-阅读试题分析:(1)“莅临”,书面语,多用于欢迎贵宾,用于说“各位同学”,不合适,可将“莅临”改为“来”;(2)“垂念”,敬辞,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关心挂念,句中用于说自己,不合适,应改为“常念”;(3)广播稿中应避免出现听起来有歧义的词句,“全部”会让人误以为是“全不”,可将“全部”改为“全都”;(4)“招领启事”中不应把金钱的具体数额交代出来,“48元”应改为“若干”;(5)“拜读”,敬辞,只能用于说自己,句中用于说别人,不合适,可将“拜读”改为“阅读”。21 寓意:以前的成功(或经验),会变成以后做事的包袱。(或:成功的经验往往形成前进的阻碍) 做事的启示:我们做事应该注重经验但不为经验束缚,否则,经验的作用就适得其反。22考生可以从材料中选出自己对“现代风度”的认识,也可以从自己的认知角度谈对“现代风度”的理解。从字典的定义来看,“风度”即“人的举止姿态(多指美好的)”,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交朋结友、为人处世,最讲究“风度”二字,良好的风度令人赞赏,让人羡慕,具有不可否认的审美价值;风度不一定是博学多才,不一定是位高权重,更不一定是财大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