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第一课地球与地球仪.ppt_第1页
《世界地理》第一课地球与地球仪.ppt_第2页
《世界地理》第一课地球与地球仪.ppt_第3页
《世界地理》第一课地球与地球仪.ppt_第4页
《世界地理》第一课地球与地球仪.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本章概览 地球与地图部分是高考的重点内容,也是学习地理的基础。为了研究地球,人们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在地球仪上又作出了一些点与线,这些点与线(极点、经纬线)就是地球仪的基本要素。本章另一部分知识是地图,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以及地图上的各种等值线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地理知识的基本工具。,第一课 地球与地球仪,目标定位,基础整合,要点突破,考点演练,读图训练,目标定位,1.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以及地轴、两极等基本概念。 2.理解经纬线的基本特点及经纬度的概念、内涵。 3.掌握常见的几条经纬线以及经纬网的应用。 4.理解区时、地方时的计算和日界线的地理意义。,基础整合,自转轴,地心,北极星,不等,圆,111 km,子午线,格林尼治,要点突破,一,经纬线的比较,【例1】 读“经纬网示意图”,回答(1)(3)题:,(1)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是( ) A. B. C. D. (2)图中点位于点的( )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3)图中A、B间的最短距离约为( ) A.4 200千米 B.5 200千米 C.2 200千米 D.7 000千米,解析:第(1)题,熟悉经纬网的分布和划分,是正确判断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关键。第(2)题,首先判断两地的经纬度,把两地转绘到同一经纬网图上,然后确定方向。第(3)题,A点大约位于20E,2326N,B点大约位于20E,2326S,A、B位于同一条经线上,相距约为47个纬度,长度约为 5 200千米,故选B项。答案为(1)B,(2)A,(3)B。,【提升训练1】 (2015宜昌模拟)下图为经纬网图,已知图中相邻两条纬线间的纬度间隔为10。读图,回答(1)(2)题: (1)A点在B点的 方向( ) A.西南 B.西北 C.东南 D.东北 (2)从半球位置来看( ) A.A在东半球、南半球 B.A在西半球、北半球 C.B在东半球、南半球 D.B在西半球、北半球,解析:第(1)题,图中西经度向右增大可知右边为西方,向左为东,进而确定南北方向,可推知A点在B点的东北方向。第(2)题,A点经度在10W20W,属于东半球,由纬度可判断出位于南半球;B点经度在30W,属于西半球,由纬度可判断出位于南半球。 答案:(1)D (2)A,二,经纬网的应用,1.确定地球表面任一个点的地理位置。,2.确定各地点之间的相对方位。 由于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点的线,纬线是沿地球自转方向环绕地球一周的线,因此,用经纬网可准确地确定方向,其基本规律是: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在用经纬网确定两点的相对方位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1)位于同一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正北的关系,位于同一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的关系。 (2)若两点既不在同一经线上,又不在同一纬线上,在判定两点间的方位时,既要判定两点间的东西方向,又要判定两点间的南北方向。然后作出综合 判断。 (3)按经线确定南北方向是绝对的,北极是地球上最北的地点,它的四面八方都是南方,南极则相反;按纬线确定东西方向则是相对的,理论上讲,地球上没有最东(最西)的地点,判定东西方向,首先要选择劣弧段(两点间的弧度小于180的弧段),再按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方向确定方向。,3.确定两点间最短航程问题。 在地球表面上,两地间的最短距离是通过这两地的大圆的劣弧。,(1)若两地经度数之和等于180,过这两点的大圆便是经线圈。最短航程经过极点,具体又分为三种情况。 同位于北半球,最短航程一定是先向北,过北极点后,再向南。(如图1) 同位于南半球,最短航程一定是先向南,过南极点后,再向北。(如图2) 两地位于不同半球,这时需要讨论,要看过北极点的为劣弧还是过南极点的为劣弧,确定后再讨论。如果过北极点为劣弧,则先向正北,后向正南;反之则先向正南,后向正北。 (2)若两地间经度数之和不等于180,过这两点的大圆不是经线圈,而是与经线圈斜交,则最短航程不过两极点,而是过两极地区(上空),具体又分两种情况:,【例2】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最短的线段是( ) A. B. C. D. (2)从A经过线到达E,其运动的方向是( ) A.一直向正东方向走 B.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 C.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 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走,解析:第(1)题,图中线段为60N上跨120经度的线段长,是60N到60S处共计120纬度的线段长,的长度约为的2倍。是经过AE和地心所作的圆的劣弧,它小于,地球上南北方向运动,沿经线是最近的,所以长于。第(2)题,地球上沿纬线运动是自西向东(自东向西)的方向,图中不是纬线,所以从A到E是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答案为(1)B,(2)C。,【提升训练2】 一架飞机,从图中甲地出发,飞往乙地(80N,35W)进行科学考察,若走最短航线,其飞行方向是( ) A.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B.一直向东北 C.先向正北,再向正南 D.先向西北,再向西南,解析:图中甲地坐标为(43N,145E),与目的地乙地(80N,35W)恰好位于同一经线圈上,故最短距离的航向为沿经线圈过北极点后,再向正南。 答案:C,三,时间的计算和日期的划分,1.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1)地方时的计算。 计算依据: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度4分钟,东加西减。 计算步骤:一定时,二定向,三定差,四定值。,一定时:即确定出用以计算的参照时间。该参照时间可以从题目的相关材料中获取,另外也可利用光照图的特殊经线进行判断,如6时经线、18时经线、0时经线、12时经线。 二定向: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相对东、西方向。如上图中求E点的地方时,以D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E点位于D点以东,应“东加”;若求F点的地方时,以B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F点位于B点以西,应“西减”。 三定差: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经度差,以确定时差。如E点所在经线与ND经线相差45,时差为3小时。 四定值:即根据前面所确定的条件计算出所求时间,如E点地方时为12:00+ 45/15=15:00,F点地方时为24:00-45/15=21:00。,(2)区时的计算。 求某点所在时区:该点经度除以15,所得商“四舍五入”保留的整数即为该地所在时区数,东西时区根据东西经确定。 求时区差:若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则时区数相减;若两地分别属于东、西时区,则时区数相加。 求区时: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时区差。 若所求地与已知地同在东时区或同在西时区,所求地在已知地东面,则用“+”;所求地在已知地西面,则用“-”(即“东加西减”);若所求地与已知地分别在东、西时区,则知东时区求西时区用“-”,知西时区求东时区用“+”。 若求出的时间24小时,则时间减24,日期加1天;若求出的时间为负值,则时间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2.日期分界。 在地球上,日期变更的界线一般情况下有两条(如图所示):,(1)自然界线(不断变化):即0时所在的经线,自西向东过0时所在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自东向西过0时所在经线,日期要减一天(如上图所示)。 (2)人为界线(固定不变):即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如上图所示)。 从下图可直观地看出某一时刻地球表面分属于不同日期所跨的经度范围。,【例3】 (2015年江苏地理,3题)北京时间2015年2月19日零点钟声敲响时,某工程师在南极长城站参与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微信抢红包活动。下图为长城站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工程师微信抢红包的当地时间是( ) A.2月18日12时 B.2月18日20时 C.2月19日4时 D.2月19日12时,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长城站经度大约为60W,时区属于西四区,比北京时间所属的东八区晚12个小时,所以选A。答案为A。,【提升训练3】 下图为某日观测到的同一经线上不同纬度的日出时刻(东十区区时)。此时,东十区区时为12时。读图,回答(1)(2)题:,(1)对图中四地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A.丁地地方时12时日出 B.丙地地方时16时日落 C.乙地昼长20小时 D.甲地夜长12小时 (2)此时与东十区日期相同的范围占全球范围的比例是( ) A.四分之一 B.二分之一 C.三分之一 D.大于二分之一,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甲地出现极昼,夜长为0小时,D项错误;乙地日出时间为2时,可计算出日落时间为22时,昼长为20小时,C项正确;丙地日出时间为4时,可计算出日落时间为20时,B项错误;丁地位于赤道,日出时间为当地地方时6时,A项错误。第(2)题,要计算全球不同日期的范围,必须找到两条日期分界线所在位置,一条为180经线,另一条为0时所在经线。此时东十区区时即150E时间为12时,可推知0时所在经线为30W,即与东十区日期相同的范围为180向西至0、再向西至30W,该区域占全球范围的比例大于二分之一。 答案:(1)C (2)D,读图训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B、C、D各点的地理坐标: A ,B , C ,D 。 (2)A在B的 方向,D在A的 方向。 (3)就东西半球而言,上述四点中,位于西半球的是 ,位于东半球的是 。 (4)就低、中、高纬度而言,上述四点中,位于低纬度的是 。 答案:(1)40W,40N 40E,40N 40W,20S 40E,20S (2)正西 东南 (3)A、C B、D (4)C、D,考点演练,考点分布表,一、单项选择题 (2016保定月考)读下面四幅图,回答12题: 1.四地中位于北京(116E,40N)东南方向的是( ) A. B. C. D. 2.四幅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经纬线方格,面积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1.A 2.C 第1题,四地都位于北京的偏南方向,只要判读东西相对方向即可。位于130E,位于北京偏东方。第2题,同样经度间隔的纬线长度,随纬度升高而减小,经线长度都相等,故距赤道越近面积越大。,读“世界某海岛位置图”,回答34题: 3.该岛位于北京的( )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4.该岛出现最大范围极昼的南北跨度约有( ) A.180千米 B.1 800千米 C.400千米 D.4 000千米,解析:3.D 4.B 第3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岛应位于北京的西北方向。第4题,纬度相差1 的经线长为111千米,夏至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会出现极昼现象,根据图中北极圈到北纬70的间距,大致估算即可。,(2016邯郸模拟) 人类的美丽家园地球是一颗蓝色星球,也是迄今为止我们所发现的仅有的存在生命的星球。科学家对地球不同纬度的经纬线长度进行测量,统计结果如表。据此回答56题:,5.下列是对测量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无论是经线还是纬线,都是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变长 B.纬线的长度随纬度的增加在变长 C.经线的长度随纬度的增加在变短 D.纬度1度的经线长度的变化反映了地球形状的不规则性 6.在60N处相距一个经度的两个地点的纬线实地距离最有可能是( ) A.48.245千米 B.55.661千米 C.110.569千米 D.111.415千米,解析:5.D 6.B 第5题,从表中可以看出,经度差1的纬线长度随纬度增加而降低,说明纬线的长度随纬度的增加在变短。纬度差1度的经线长度随着纬度增加有微小变化,说明地球的形状并不规则。第6题,在60N处相距一个经度的两个地点的纬线实地距离约为111 cos60千米,与B项最相近。,(2016泰安检测)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的北京、新加坡、纽约和巴西利亚四个城市中,位置完全符合西半球、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三个条件的是( ) A.北京 B.纽约 C.新加坡 D.巴西利亚 8.新加坡(122N,10345E)与我国北京南北相距约为( ) A.4 300千米 B.1 500千米 C.4 500千米 D.2 800千米,解析:7.B 8.A 第7题,图中显示四个城市中北京与纽约均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而只有纽约在西半球。第8题,题中所问是新加坡与北京的南北距离,因此求出两地的纬度差,再乘以111千米即可。,右图中D地此时是2015年12月21日的正午时刻,此时一艘轮船从A地出发,航行6天后到达B地,然后又继续航行10天,到达目的地C地(32N)。据图回答910题: 9.轮船出发时,与A地处在同一天的日期范围约占全球的比例( ) A.等于1/2 B.大于1/2 C.小于1/2 D.全球同在一天 10.轮船到达C地时,当地的时间为( ) A.2016年1月6日16时 B.2016年1月5日8时 C.2016年1月5日16时 D.2016年1月6日8时,解析:9.A 10.C 第9题,图示时刻,180经线为12时,0经线为0时,0时经线与国际日界线相对,全球两个日期各占一半。第10题,C地位于120W经线上,C地时间的计算步骤如下:轮船到达B地时,用时6天,又因向东跨越了日界线,日期应减一天,故到达B地的时间为2015年12月26日12时;C地在B地以东,相差4个时区,故此时C地时间为2015年12月26日16时,期间轮船由B航行到C用时10天,故到达C地的时间为2016年1月5日16时。,二、综合题 1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点位于 (填“东”或“西”)半球。 (2)A点在C点的 方,C点在D点的 方。 (3)地方时相同的是 和 ,均位于 (时区)的中央经线上,当C点是6月30日12点时,D点是 月 日 时。,解析:第(1)题,此图为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局部图,地球自转方向应为逆时针。根据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可判断,三点均位于西半球。第(2)题,根据劣弧定向原则,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箭头在东,箭尾在西,C在D的东边,再根据纬度位置可判定C在D的东南方。经线指示正南、正北方向,所以A在C的正北方向。第(3)题,同一条经线地方时相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