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课后巩固训练:第3单元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含解析)_第1页
20182019学年度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课后巩固训练:第3单元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含解析)_第2页
20182019学年度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课后巩固训练:第3单元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含解析)_第3页
20182019学年度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课后巩固训练:第3单元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含解析)_第4页
20182019学年度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课后巩固训练:第3单元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后巩固训练: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一、选择题1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观察下面图表,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 )A.楷体汉字形态直接演化于甲骨文B.楷体汉字飞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C.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D.甲骨文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汉字的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的过程,A项错误;B项反映的是草书的特征,排除;从表格内容中的甲骨文和楷体汉字的一一对应关系可以判断C项错误,D项正确。答案:D2、下图为中国汉字“鸟”的四种书写体例,其中为小篆的是( )解析:中国汉字“鸟”的四种书写体例:A项为甲骨文、B项为小篆、C项为隶书、D项为楷书。答案:B3、秦始皇泰山封禅时留下了泰山刻石,相传其稿本为秦丞相李斯所书,唐人称颂其“画如铁石,字若飞动”“骨气丰匀,方圆绝妙”。据此推断,该刻石使用的是( )A.篆书 B.草书C.楷书 D.隶书解析:秦统一全国后,将小篆作为标准字体推行全国。题干中的“骨气丰匀,方圆绝妙”体现了小篆的特点。答案:A4、有古代学者论述某字体的形成时说:“(官员)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即胥吏)佐书。”据此推断,该字体是( )A小篆 B隶书C行书 D草书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关键信息“篆字难成”“隶人佐书”,并联系文字的演变历程,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小篆书写不便,所以推广书写更为简便的隶书。答案:B5下图是苏轼的书法作品黄州寒食诗帖,它问世于苏轼被贬黄州,仕途受挫的1082年。黄州寒食诗帖通篇跌宕,洋溢着起伏的情绪,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这一作品( )A工笔重彩,线条流畅纵情B笔画详备,气象端庄浑厚C雅俗共赏,字形斜正交错D结构严整,笔画平直稳重解析:“工笔重彩”是对中国画的表述,图片只是黑色墨水写的字,何来“工笔重彩”,故A项错误;由图片可知,有些字借鉴了行书的写法,不见得“笔画详备”,故B项错误;“字形斜正交错”是对行书特点的表述,与材料书法字体相符,故C项正确;“结构严整,笔画平直稳重”是对楷书的表述,与材料中书法字体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6、 西方学者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一书中以下图表示6001800年中国绘画的发展状况。图中可以看出,中国绘画的发展约每200年出现一个高峰。处于该图第一个高峰期的著名画家是( )A.顾恺之 B.吴道子C.张择端 D.郑板桥解析本题图片显示出,第一个高峰期出现在600800年,这时是中国历史上的隋唐时期。在题目所提供的四个人物中,只有B项是隋唐时期的。答案:B7现代著名画家齐白石注重继承中国画的传统并加以创新。下图为齐白石的作品,最能体现作者继承与发扬的中国画传统是( )A风俗画 B工笔画C文人画 D花鸟画解析: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材料中的画作有绘画也有书法,还有诗作,因此是文人画。答案:C8、中国古代文人们经常以书法、绘画抒发自己的志趣、思想,表述自己对现实的看法和想法。右图是明末清初“八大山人”的绘画作品墨鱼图,图中的鱼眼瞪得很大,被称为“瞪眼鱼”。作者主要是通过这一夸张的艺术手法来( )A.反映对社会现实的不满B.表达改造中国传统绘画风格的愿望C.讽刺中国人闭目塞听D.反映先进中国人渴望走向世界的思想动向解析明末清初,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部分知识分子渴望自由,追求个性解放,但封建专制统治严重压抑了这一思想的发展,一些文人借助绘画等艺术手段来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墨鱼图就典型地反映了知识分子的这一要求。答案A9道光八年以后,以演唱革新后的西皮调而著称的湖北艺人王洪贵和李六等人进京,加入了徽班,与徽班演员同台演出,形成了“徽汉合流”的局面。这主要说明了( )A京剧是在融合了各剧种的基础上形成的B京剧属于我国的“国剧”C京剧形成得益于政府的支持D京剧成熟于道光年间解析:题干材料主要讲的是京剧在“徽汉合流”的基础上形成,体现了京剧是多剧种互相吸收融合的产物。京剧后来发展成为“国剧”,但题干材料无法体现,京剧成熟于同光年间。答案:A10“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解析:古代戏曲把人物脸谱化,显然没有真实再现历史,也未正确评断历史人物,故排除A、C两项;脸谱化的结果可能提升也可能贬低(即歪曲了)历史人物的价值,排除D项;京剧中的脸谱其实固化了大众对人物的印象,故选B项。答案:B11、红楼梦中写道:“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识趣闲文者特多。”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B传统的儒家思想受到冲击C民主进步思潮产生D文化专制进一步强化解析: 依据材料“市井俗人,爱看识趣闲文者特多”可知,市民阶层兴起,对文化有了新的需求,故A项正确;依据材料“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可知传统的儒家思想受到冲击,但反应出的是材料的现象,并不是实质,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市井俗人”“爱看识趣闲文者特多”,可知市民并不喜欢民主进步思想,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可知理学受到冲击,故D项错误。答案: A12、安史之乱,历时八年,大唐王朝由盛而衰。在这一特殊时期,唐朝老百姓有可能经历到的是( )A科举考试局限于四书五经的内容B争相传诵白居易的卖炭翁C老百姓不能幸免于战火,被火炮炸伤炸死者无数D“天下第二行书”祭姪文稿是对叛军行为的强烈控诉解析: 科举考试局限于四书五经的内容不符合唐代科举制,故A项错误;白居易是中唐时期的诗人,故B项错误;唐末,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故C项错误;颜真卿祭姪文稿追述了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取义成仁,英烈彪炳之事,故D项正确。答案: D二、非选择题13中国古代“书画同源”“形神兼备”。观察下面两幅书画并回答问题。图一 怀素的自叙帖 图二 郑板桥墨竹图(1)图一书法属于何种字体?有何特点?列举出其他两位同类型的书法大家。(2)图二体现了何种绘画类型?从图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书画同源”的信息?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逐问回答即可。第(2)问应结合画的内容进行判断,然后再结合画的表现手法和画中的诗文等内容分析。答案:(1)草书。特点: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唐朝张旭。(2)文人画。画中有诗,还有篆文印章都体现了书法与绘画的融合,另外绘画的画法等讲究毛笔笔法的运用,也体现了书法的特点。14、文学艺术是反映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 颜真卿书法 图二 张旭古诗四帖 图五 明清时期深受人们喜爱的通俗小说三言二拍和水浒传(1)图一、图二两位书法家的作品各有何特点?它们共同反映的时代特征是什么?(2)图三、图四分别属于中国画的哪一画种?请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说明形成两种画种差异的原因。(3)根据图五,说明明清时期我国文学的主流形式。简要说明出现的原因。解析:第(1)问明确图一、图二分别是颜真卿的楷书、张旭的草书,根据所学知识归纳其时代特点。第(2)问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是风俗画,马远山径春行图是文人山水画,再结合两位作者生活的时代回答原因。第(3)问说明明清时期我国文学的主流形式是小说,原因在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市民阶层壮大,要求文学作品进一步平民化。答案:(1)图一:注重规范法度;图二:狂放不羁。时代特征:国家统一和繁盛。(2)画种:风俗画、文人山水画。原因:前者结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局部统一,商品经济发展。后者国家变乱,民族矛盾尖锐,南宋偏安江南。(3)主流形式:小说。原因: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市民阶层壮大,要求文学作品进一步平民化。15、历史信息的载体与流传方式往往是多种多样的,除各类史书之外,诗歌、书画等文学艺术作品往往也含有许多具体、真实的内容,它们是艺术,同时也反映了一定时期的历史风貌。我们在学习、欣赏文学艺术作品时,要注意从诗歌的字里行间和书画的无声倾诉中发现时代的光泽。观察宋代的两幅绘画作品:请完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