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_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编图技术要求_第1页
环境管理_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编图技术要求_第2页
环境管理_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编图技术要求_第3页
环境管理_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编图技术要求_第4页
环境管理_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编图技术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 编图技术要求中国地质调查局2005年10月努力了的才叫梦想,不努力的就是空想!如果你一直空想的话,无论看多少正能量语录,也赶不走满满的负能量!你还是原地踏步的你,一直在看别人进步。目 录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2 编图基本原则13 主要图件23.1 综合性基础图件23.2 分析性基础图件33.3 应用性图件54 图件内容及图式、图例64.1 含水岩组特征74.2 典型水文地质剖面114.3 地下水资源144.4 地下水类型164.5 地下水埋藏条件204.6 水文地质参数244.7 地下水矿化度及咸水分布264.8 地下水水化学284.9 环境地质294.10 地下水同位素314.11 地下水脆弱性要素334.12 地下水原生及污染组分分布374.13 地下水同位素采样点及剖面394.14 实际材料图414.15 基岩构造444.16 冻土分布及其他要素454.17 地下水资源质量分区484.18 地下水脆弱性分区494.19 地下水资源潜力分区494.20 地下水开发利用524.21 地下水功能区划544.22 地下水调蓄空间分布区565 主要图件的图层组成565.1 基础性图件565.2 应用性图件58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本“技术要求”适用于中国地质调查局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所属工作内容对部分图件的编制。1.2本“技术要求”对“项目”主要图件编制的基本原则、基本内容与编图方法及其图例表示进行统一和规范。1.3本“技术要求”适用于“项目”图件的编制。1.4本“技术要求”可供相关工作参考。2 编图基本原则2.1 本“技术要求”是对“项目”中主要的调查研究内容所涉及的必要图件进行一般性规定,因此本“技术要求”所规定的图件内容可根据综合研究的内容及其工作细则进行合理调整。2.2本“技术要求”规定“项目”图件的编制应在详细资料分析整理、实际野外调查、室内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最新资料,以科学的态度编制而成。2.3水文地质图、地下水资源图、地下水资源质量分区图、地下水资源潜力分区图、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图、地下水功能区划图为必须编制图件。2.4填图比例尺、编稿比例尺为1:25万,采用1:25万标准数字地理底图。2.5制图和图形数字化阶段,地理底图要素不得删节;出图阶段,应根据实际情况,可将1:25万数字地理底图进行适当简化,以便出合适比例尺要求的纸介质图件。各地图形库建设采用综合项目组提供的统一图库。2.6合适比例尺纸介质和数字图的提供,要求图面简洁易懂。纸介质图件的比例尺可根据工作区面积大小确定,出图纸张大小以A0为准。2.7 本“技术要求”中的所有等级划分,如补给模数、地下水等水位线、地下水位埋深等,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加密,但是本“技术要求”规定的等级数必须包含在内,以便形成全国性图件,如地下水补给模数,本“技术要求”规定50,可根据实际情况细化为1,1-2、2-3、3-4、4-5等,但是不能出现4-6、9-16等。2.8图件要体现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适应“用户”的需要,图面简明,易读、易懂、好用。2.9充分考虑信息化与计算机制图的需要,图形库的建立以单要素内容表示为主要核心思路,每一要素为一个独立图层,重视综合图形库的建设。综合图件所包含的所有信息,均应以单要素图层形式输入图形库,使用单要素图层的叠加,生成所需综合图件。2.10 针对不同工作区域,其水文地质问题不尽相同,调查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因此,必须根据任务书要求和设计书要求增加相应图件内容。但是,原则上本“技术要求”规定的内容不能删减。2.11本“技术要求”未规定的图件可参考以往相关编图指南。如有问题,可及时与“项目办”联系。3 主要图件本“技术要求”主要包括水文地质图、地下水资源分布图、地下水脆弱性分区图、地下水潜力分区图、地下水质量分区图、地下水功能区划图、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地下水水化学图等图件。根据图件性质不同,可归类为基础性图件、应用性图件。其中基础性图件又可分为综合性基础图件、分析性基础图件。3.1 综合性基础图件3.1.1 水文地质图水文地质图主要反映地下水含水岩组类型及可富水性。各地分别绘制潜水水文地质图、承压水水文地质图。在大型平原、沉积盆地,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较高,承压水具有多个含水岩组的区域,为体现与以往研究的不同,展示最新研究成果,满足数字化要求,方便地方政府部门使用,要求分组进行编图。应包括如下图件:A. 潜水水文地质图B. 第承压含水岩组水文地质图C. 第承压含水岩组水文地质图 。3.1.2 典型水文地质剖面图典型水文地质剖面是对水文地质图的补充和完善,是地下水系统划分的重要依据,要充分利用搜集到的和本项目施工的钻孔资料,用综合剖面和平原(盆地)立体剖面反映含水层空间分布及各类含水岩层及其水文地质构造,剖面以贯穿全区为宜,必要时可选择局部地区有代表性剖面。3.1.3 地下水资源图地下水资源图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成果图件,地下水资源图件的编制,应用地下水系统的观点,反映地下水天然资源与开采资源为主。主要内容包括:地下水系统空间分布、地下水天然补给模数分区、地下水天然资源数量及开采资源量变化等。地下水资源量变化年代划分为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2000年至今4个时段(研究程度低的地方,可适当减少)。3.2 分析性基础图件3.2.1 地下水类型图件A. 潜水地下水类型划分图(依据地下水赋存状态和含水岩层性质及结构)B. 承压水地下水类型划分图(依据地下水赋存状态和含水岩层性质及结构)C. 地下水温度分布图3.2.3 地下水埋藏条件图件A. 潜水水位埋深及标高等值线图(镶典型点水位动态曲线)B. 潜水含水岩组厚度分区图C. 潜水含水岩组岩性分区图D. 潜水含水岩组底板等值线图E. 承压水水头埋深及标高等值线图(镶典型点水位动态曲线)F. 承压含水岩组顶板标高等值线图G. 承压含水岩组底板标高等值线图H. 承压含水岩组厚度分区图I. 承压含水岩组岩性分区图J. 下伏有供水意义的碳酸盐岩、碎屑岩类含水岩组分布图3.2.4 水文地质参数系列图件A. 渗透系数(K)分区图B. 降水入渗系数(a)分区图C. 给水度()分区图D. 渠灌入渗及井灌回归系数()图E. 弹性释水系数(e)分布图F. 侧向边界流量图3.2.5 地下水矿化度及咸水分布图件A. 潜水地下水矿化度分布图B. 承压地下水矿化度分布图C. 咸水顶板标高等值线图D. 咸水底板标高等值线图E. 咸水厚度分布图F. 咸水、微咸水开发利用图3.2.6 地下水水化学图A. 潜水地下水水化学图B. 承压地下水水化学图3.2.7 环境地质图A. 环境地质图3.2.8 地下水同位素图A. 潜水地下水2H等值线图或散点图B. 潜水地下水18O等值线图或散点图C. 潜水地下水3H等值线图或散点图D. 承压地下水2H等值线图或散点图E. 承压地下水18O等值线图或散点图F. 承压地下水14C校正年龄等值线图或散点图3.2.9 地下水脆弱性要素图件A. 地下水位埋深等值线图B. 净补给量等值线图C. 含水层介质类型图D. 土壤介质类型图E. 渗流区介质类型图F. 地形坡度等值线图G. 含水层渗透系数等值线图3.2.10 地下水原生及污染组分分布图件A. 地下水原生及污染组分图3.2.11 地下水同位素采样点分布及剖面图件A. 地下水同位素采样点分布图B. 地下水同位素剖面图3.2.12 实际材料图实际材料图重点反映所实施的野外实地调查内容。3.2.13 基岩构造图重点体现断层、褶皱基岩面构造。3.2.14 冻土分布及其他图件A. 黄土厚度等值线图B. 多年冻土厚度等值线图C. 多年冻土厚度上限下限分布图D. 构造断裂、火山口分布图E. 冰川、雪被、地下河分布图3.3 应用性图件3.3.1 地下水资源质量分区图地下水资源质量分区图主要反映地下水质量分区状况。根据地下水质量评价标准(GB14848-93),地下水质量可按综合评价分值划分为5类,即5个等级:.优良(7.20)。应包括如下图件:A. 潜水地下水资源质量分区图B. 承压地下水资源质量分区图3.3.2 地下水脆弱性分区图地下水脆弱性图主要反映地下水脆弱性,并表现出脆弱性分区情况。其评价以含水层埋深、含水层净补给量、含水层介质类型、土壤介质类型、地形坡度、包气带介质类型、含水层渗透系数7要素为基础。3.3.3 地下水资源潜力分区图地下水资源潜力分区图意在表示,地下水资源在开发利用的现状条件下,尚可挖掘的潜在供水能力。可用综合潜力模数、潜力系数表示。3.3.4 地下水开发利用图地下水开发利用,表明目前开采状态下,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前景。主要包括地下水开采模数(单位面积开采量)、地下水开采强度(开采量/开采资源百分数)地下水开发利用前景等要素。地下水开发利用前景,依据地下水开采潜力大小依次为:可扩大开采区、可适度扩大开采区、可维持现状开采区、适度控制开采区和严禁开采区。A. 地下水开发利用图B. 地下水开发利用前景区划图3.3.5 地下水功能区划图地下水功能区划图体现地下水功能评价成果,根据综合评价结果,进行二级分区,根据属性层单项评价结果,划分三级分区。3.3.6 地下水调蓄空间分布图地下水调蓄空间显示目前状况下,地下岩层对水资源的调节能力。4 图件内容及图式、图例编图内容主要包括基础性图件编图内容、应用性图件编图内容。综合性基础图件编图内容主要包括:含水岩组分布及其可富水性、水文地质剖面、地下水资源分布;分析性基础图件编图内容主要包括:地下水类型、地下水埋藏条件、水文地质参数、地下水含盐量及咸水分布、地下水水化学、环境地质问题、地下水同位素、地下水脆弱性要素、地下水原生及污染组分分布、地下水同位素采样点分布及剖面、实际材料及基岩构造等;应用性图件编图内容主要包括:地下水资源质量分区、地下水脆弱性分区、地下水潜力分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地下水功能区划等编图内容。以下内容是对上述图件主要编图内容的综合规定。本“技术要求”仅就编图的主要内容进行规定,编图内容的数据来源及其获取,可参阅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技术要求系列。本部分内容也对编图主要内容进行了图层及其相关内容的规定,规定的主要目的是便于计算机矢量化图件内容的统一,以及各地能够实现图形库建设的标准化。4.1 含水岩组特征主要包括含水岩组类型及其富水性、代表性水点等。4.1.1 包含图层图层序号包含图层成图方式1潜水含水岩组及其可富水性区图元2第承压含水岩组及其可富水性区图元3第承压含水岩组及其可富水性区图元7代表性水点分布点图元4.1.2 含水岩组类型含水岩组是具有含水特性基本相同的岩层的组合,可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碎屑岩类孔隙裂隙含水岩组、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含水岩组、岩浆岩类孔隙裂隙含水岩组、变质岩类裂隙含水岩组。根据埋藏条件和参与水循环的程度,可划分为潜水含水岩组、第承压含水岩组、第承压含水岩组、。(1) 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在主要以松散岩类分布为主的地区,一般可按岩性、可富水性并结合地貌和成因进一步细分,例如:河谷平原冲洪积卵砾石孔隙潜水含水岩组山间盆地河湖相砂砾石孔隙潜水(承压水)含水岩组山前平原冲洪积砂砾石孔隙潜水(承压水)含水岩组。(2) 碎屑岩类孔隙裂隙含水岩组在有夹层的地方又可细分为:碎屑岩类夹碳酸盐岩类孔隙裂隙含水岩组。(3) 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含水岩组在有夹层的地方又可细分为:碳酸盐岩类夹碎屑岩类裂隙岩溶含水岩组。(4) 岩浆岩类孔隙裂隙含水岩组在以喷出岩类为主的地区又可细分为:火山岩类孔隙裂隙含水岩组。(5) 变质岩类裂隙含水岩组可根据变质程度和岩性进一步细分。各地可根据具体情况,进一步详细划分。4.1.3 富水性地下水富水性以钻孔单位涌水量或泉水流量的常用值表示。(1) 富水性极强单位涌水量30(m3/h.m)或 泉水流量60(m3/h)(2) 富水性强单位涌水量10-30(m3/h.m) 或 泉水流量30-60(m3/h)(3) 富水性中等单位涌水量5-10(m3/h.m)或 泉水流量10-30(m3/h)(4) 富水性弱单位涌水量1-5(m3/h.m) 或 泉水流量5-10(m3/h)(5) 富水性极弱单位涌水量1(m3/h.m) 或 泉水流量5(m3/h)含水岩组及其富水性图元参数表4.1.4 代表性水点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水点应在图中显示、重点在图中标注流量较大的控制钻孔、自流水点、上升泉、下降泉、泉群、温泉、暗河出口、暗河天窗等。代表性水点图元参数表(1)控制钻孔(2)自流水点(存在或已消失)(3)上升泉(存在或已消失)(4)下降泉(存在或已消失)(5)溢出泉群(存在或已消失)(6)温泉(存在或已消失)(7)暗河出口(8)暗河天窗(9)剖面线若有其他情况,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4.2 典型水文地质剖面4.2.1 包含图层图层序号包含图层成图方式8典型水文地质剖面岩性类型区图元9断层线图元10含水岩组分界线线图元11潜水水位线图元12承压水头线图元13控制钻孔点图元14控制泉点点图元15矿化度等值线线图元备注:垂直比例尺可适当放大4.2.2 典型水文地质剖面要素(1)岩性类型卵砾石、粗砂、中砂、细砂、亚砂土、粉土、亚粘土、粘土、碳酸盐岩、碎屑岩、火山喷出岩、侵入岩变质岩等。(2)潜水水位(m)(3)承压水头(m)(4)控制钻孔(及其库尔洛夫式)(5)控制泉点(6)涌水量(m3/h.s)(7)断层(与地下水有关)(8)不同含水岩组界线典型水文地质剖面图元参数表水文地质剖面其他图元参数表(续1)典型水文地质剖面图元参数表(续2)4.3 地下水资源4.3.1 包含图层图层序号包含图层成图方式16地下水补给资源模数分级区图元17地下水资源数量变化框图及直方图18地下水系统划分线图元4.3.2 地下水资源分布地下水资源量一般采用天然补给模数表示,根据补给条件不同,可按以下分级标准进行分区。(1)松散岩类孔隙水补给模数松散岩类孔隙水补给模数分级补给模数(104m3/a.km2)50(2)碳酸盐岩类岩溶水径流模数碳酸盐岩类岩溶水径流模数分级径流模数(104m3/a.km2)200(3)基岩类裂隙水径流模数基岩类裂隙水径流模数分级径流模数(104m3/a.km2)304.3.3 地下水资源数量变化地下水资源数量变化包括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开采资源量的变化。以行政区(地市级)和地下水系统为单元,标出地下水资源天然补给资源量、开采资源量变化,年代划分为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2000年至今4个时段。(1)以行政区为单元 (108m3/a.km2)(2)以地下水系统为单元 (108m3/a.km2)4.3.4 地下水系统划分按照“地下水系统划分技术要求GWI-A5”,完成地下水系统划分,要求图中显示到4级地下水系统。以线条粗细及颜色来区别不同等级地下水系统,共同边界以上一级边界为准。地下水系统的补给、径流、排泄特征,以箭头表示。 地下水资源分区及数量变化图元参数表地下水系统划分:共给出8级地下水系统划分图示,以满足各地方便实用。(1)地下水系统区(2)一级地下水系统(3)二级地下水系统(4)三级地下水系统(5)四级地下水系统。地下水系统划分图元参数表4.4 地下水类型综合我国各地区具体水文地质条件,可依据地下水赋存状态和含水岩层性质及结构、地下水动力条件、含盐量、温度等的不同,进行划分。地下水动力条件、含盐量划分在地下水埋藏条件图件、地下水含盐量及咸水分布图件中体现。4.4.1 包含图层图层序号包含图层成图方式19地下水类型划分区图元20地下热水温度分级点图元4.4.2 地下水赋存状态和含水岩层性质及结构按地下水赋存状态和含水岩层性质及结构的不同,将地下水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松散沉积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岩溶裂隙溶洞水、多年冻土孔隙裂隙水。(1) 松散沉积孔隙水a陆源堆积平原孔隙水根据成因可细分为:冲积、洪积、湖积、冲洪积、冲湖积b滨海平原孔隙水根据成因可细分为:冲海积、海积c山间盆地孔隙水根据成因可细分为:冲洪积、冲湖积d内陆盆地孔隙水根据成因可细分为:冲积、洪积、湖积、冲洪积、冲湖积e黄土高原黄土裂隙孔隙水f沙漠风积沙丘孔隙水(2) 基岩裂隙水a山丘、高原碎屑岩裂隙水b山地、丘陵岩浆岩裂隙水c山地变质岩裂隙水d熔岩孔隙裂隙水(3) 岩溶裂隙溶洞水a峰丛峰林裂隙溶洞水b岩溶丘陵、平坝裂隙溶洞水c岩溶山地裂隙溶洞水(4) 多年冻土孔隙裂隙水a多年冻土冻结层上水b多年冻土冻结层下水c多年冻土冻结层间水地下水类型划分图元参数表地下水类型划分图元参数表(续1)4.4.3 地下水温度地下热水温度分级:地下热水温度分级名称低温热水中温热水高温热水温水温热水热水温度指标()25-4040-6060-9090-150150地下热水温度分级图元参数表4.5 地下水埋藏条件依据地下水动力条件,分为潜水、承压水。其表现形式主要包括含水岩组的顶、底板标高与埋深,含水岩组厚度,含水岩组上下水力联系,以及上下伏含水岩组岩性。4.5.1 包含图层图层序号包含图层成图方式21潜水地下水埋深区图元22承压地下水埋深区图元23潜水地下水位标高等值线线图元24承压地下水头标高等值线线图元25潜水含水岩组厚度等值线线图元26承压水含水岩组厚度等值线线图元27潜水底板标高等值线线图元28承压水底板标高等值线线图元29承压水顶板标高等值线线图元30潜水含水岩组岩性分布区图元31承压含水岩组岩性分布区图元32下伏有供水意义的碳酸盐岩、碎屑岩类含水岩组区图元4.5.2 潜水(1)潜水水位埋深类型水位埋深分级潜水埋深(m)55-1010-1515-2020-3030-5050-100100(2)潜水水位标高等值线以2m为级差:如2、4、6、8、10,逢10的倍数,线形加粗变色。(3)潜水含水岩组厚度以3 m为级差:如3、6、9、12、(4)潜水含水岩组岩性(5)潜水含水岩组底板等值线以3 m为级差:如3、6、9、12、4.5.3 承压水(1)承压水水头埋深类型水位埋深分级承压水埋深(m)自流水高度0-55-1010-1515-2020-3030-5050-100100(2)承压水水头标高等值线以5m为级差:如5、10、15、20(3)承压含水岩组顶板标高等值线以3m为级差:如3、6、9、12(4)承压含水岩组底板标高等值线以3m为级差:如3、6、9、12(5)承压含水岩组厚度等值线以3m为级差:如3、6、9、12(6)承压含水岩组岩性4.5.4 下伏有供水意义的碳酸盐岩、碎屑岩类含水岩组地下水埋藏条件图元参数表地下水埋藏条件图元参数表(续1)地下水埋藏条件图元参数表(续2)4.6 水文地质参数水文地质参数是水文地质条件的客观反映,进行地下水资源研究的基础。注重水文地质参数的尺度效应,可进行野外现场试验获取和校正。4.6.1 包含图层图层序号包含图层成图方式33潜水渗透系数区图元34承压水渗透系数区图元35降水入渗补给系数区图元36渠灌入渗及井灌回归补给系数区图元37给水度分布区图元38弹性释水系数区图元4.6.2 水文地质参数(1)潜水渗透系数(K)、承压水渗透系数(K)(3)降水入渗补给系数(a)分布(4)给水度()分布(5)弹性释水系数(e)分布(6)渠灌入渗及井灌回归补给系数()分布水文地质参数分级图元参数表水文地质参数分级图元参数表(续1)4.7 地下水矿化度及咸水分布4.7.1 包含图层图层序号包含图层成图方式39潜水矿化度分布区图元40承压水矿化度分布区图元41咸水顶板标高等值线线图元42咸水底板标高等值线线图元43咸水厚度等值线线图元44咸水体分布范围线图元45无淡水区区图元46咸水、微咸水开发利用程度区图元4.7.2 地下水矿化度地下水矿化度是地下水化学成分的重要标志。(1)潜水地下水矿化度分区潜水地下水矿化度分级性质淡水微咸水半咸水咸水盐水(卤水)矿化度(g/L)11-33-55-1010(2)承压地下水矿化度分区承压地下水矿化度分级性质淡水微咸水半咸水咸水盐水(卤水)矿化度(g/L)11-33-55-10104.7.3 咸水体分布咸水体主要分布在堆积平原冲积层中,在滨海平原及内陆盆地中心地带存在无淡水区。(1)咸水体分布范围咸水体分布的区域范围,即咸淡水边界。(2)咸水体顶板标高等值线标高等值线级别划分,一般规定,最大与最小标高之差小于100m,以10m的整数倍递进,如:10m,20m,30m;最大与最小标高之差介于100-200m之间,以20m的整数倍递进,120m,140m,160m;依次类推。(3)咸水体底板标高等值线标高等值线级别划分,一般规定,最大与最小标高之差小于100m,以10m的整数倍递进,如:10m,20m,30m;最大与最小标高之差介于100-200m之间,以20m的整数倍递进,120m,140m,160m;依次类推。(4)咸水体厚度等值线咸水体厚度分级:5m、10m、15m、20m、30m、50m、100m、150m、200m、300m(5)无淡水分布区研究深度内,无淡水分布地带,主要分布于滨海地区。(6)咸水、微咸水开发利用程度主要表示有咸水区,咸水、微咸水开发利用现状。咸水、微咸水开发利用程度利用程度(%)12080-12040-800.05 (mg/L)(6)Pb超标范围:0.05 (mg/L)(7)As超标范围:0.05(mg/L)地下水原生及污染组分图元参数表4.13 地下水同位素采样点及剖面地下水同位素技术是研究地下水的一种重要方法,为项目成果提供重要原始数据。根据数据条件的允许程度,不能绘制同位素等值线时,应绘制同位素散点图。4.13.1 包含图层图层序号包含图层成图方式73本次3H、2H、18O、13O、13C采样点点图元74本次3H、2H、18O采样点点图元75本次13C、14C采样点点图元76收集的3H、2H、18O、13O、13C采样点点图元77收集的3H、2H、18O采样点点图元78收集的13C、14C采样点点图元79含量大于2TU剖面区图元80同位素采样井线图元81剖面2H等值线线图元82剖面18O等值线线图元83剖面14C校正年龄等值线线图元4.13.2 地下水同位素采集点分布根据采集点实验室分析内容不同,进行如下分类:(1)本次3H、2H、18O、13O、13C采样点(2)本次3H、2H、18O采样点(3)本次13C、14C采样点(4)收集的3H、2H、18O、13O、13C采样点(5)收集的3H、2H、18O采样点(6)收集的13C、14C采样点4.13.3 地下水同位素剖面地下水同位素氚含量大于2TU剖面,要求显示不同同位素等值线。(1)含量大于2TU剖面(2)同位素采样井(3)剖面2H等值线(4)剖面18O等值线(5)剖面14C校正年龄等值线地下水同位素采集点图元参数表地下水同位素剖面图元参数表(续1)4.14 实际材料图野外调查是项目实施的必要手段,是最终成果的基础,为项目提供原始数据支撑。主要包括野外所进行的工作部分内容。4.14.1 包含图层图层序号包含图层成图方式84水位长观点点图元85水位统测点点图元86自动水位监测站点图元87水质监测点点图元88水样采集点点图元89污染调查点点图元90包气带调查点点图元91土壤调查点点图元92野外实验点点图元93同位素采集点点图元94调查路线线图元95重点调查路线线图元96地面物探线图元97同位素剖面线图元98遥感解译区图元991:25万水文地质调查范围区图元1001:5万水文地质调查范围区图元4.14.2 野外调查(1)调查路线(2)重点调查剖面线(3)水位长观点(4)自动水位监测点(5)水位统测点(6)水质监测点(7)水样采集点(8)同位素采集点(9)污染调查点(10)包气带调查点(11)土壤调查点(12)野外实验点(13)遥感解译范围(14)地面物探(15)同位素剖面(16)水文地质调查范围野外调查图元参数表4.15 基岩构造4.15.1 包含图层图层序号包含图层成图方式101断层线图元102褶皱点图元4.15.2 断层按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方向可分为:(1)正断层(2)逆断层(3)平移断层另外,推测断层。4.15.3 褶皱基本类型是两种(1)背斜(2)向斜基岩构造图元参数表4.16 冻土分布及其他要素4.16.1 包含图层图层序号包含图层成图方式103冰川、雪被分布线图元104多年冻土上限及下限点图元105构造线线图元106多年冻土厚度等值线线图元107黄土厚度等值线线图元108地下河线图元109火山口分布点图元110季节性冻融层厚度等值线线图元4.16.2 冻土分布(1)多年冻土厚度等值线多年冻土厚度分级:边界、0.5m、1m、2m、5m、10m、15m、20m、30m、50m、100m(2)多年冻土上限下限分布点状表示多年冻土上限及下限 (m)(3)季节性融冻层厚度等值线融冻层厚度分级:边界、0.5m、1m、1.5m、2.0m、3m、5m、10m4.16.3 部分必要要素(1)构造断裂、火山口分布与地下水密切相关的构造断裂,火山口的分布(2)冰川、雪被高山、高原的冰川、雪被。(3)地下河分布地下暗河的分布。(4)黄土厚度等值线黄土地区黄土厚度等直线,以20m为间隔,如:100m、120m、140m,必要时可加密。多年冻土分布特征及其他要素图元参数表4.17 地下水资源质量分区根据地下水质量评价标准(GB14848-93),地下水质量可按综合评价指数划分为5类。4.17.1 包含图层图层序号包含图层成图方式111潜水地下水质量分级区图元112承压地下水质量分级区图元4.17.2 潜水地下水质量分区潜水地下水质量分区级别(优良)(良好)(较好)(较差)(极差)综合指数(F)0.800.80-2.502.50-4.254.25-7.207.204.17.3 承压地下水质量分区承压地下水质量分区级别(优良)(良好)(较好)(较差)(极差)综合指数(F)0.800.80-2.502.50-4.254.25-7.207.20地下水质量分级图元参数表4.18 地下水脆弱性分区地下水脆弱性根据以下7种因素进行脆弱性分级:含水层埋深、含水层净补给量、含水层介质类型、土壤介质类型、地形坡度、包气带介质类型、含水层渗透系数。地下水的脆弱性划分为五个等级,一级包括原“技术要求”中规定的1、2级,二级包括原“技术要求”中规定的3、4级,:4.18.1 包含图层图层序号包含图层成图方式113地下水脆弱性分级区图元4.18.2 地下水脆弱性分区地下水脆弱性分区分级脆弱性程度很低略低中等略高很高地下水脆弱性分级图元参数表4.19 地下水资源潜力分区地下水潜力指地下水资源在开发利用的现状条件下,尚可挖掘的潜在供水能力。由地下水开采潜力和利用潜力两部分组成,反映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方向。4.19.1 包含图层图层序号包含图层成图方式114地下水潜力模数分级区图元115地下水潜力系数分级区图元116地下水挖潜方式点图元4.19.2 地下水综合潜力模数分级地下水综合潜力模数分级模数分级(104m3/km2.a)510351301-10-3-1-5-3-10-5-104.19.3 地下水潜力系数()分级地下水潜力系数()分级系数分级111.21.21.41.44.19.4 地下水潜力挖掘形式(1)农业节水(2)工业节水(3)生活节水(4)污水再利用(5)矿坑排水利用(6)咸水、微咸水利用(7)环境容许扩采量(8)增加评价深度新水源地下水潜力分级图元参数表4.20 地下水开发利用地下水开发利用,包括地下水开采强度、地下水开采程度、地下水资源开采前景区划,表明目前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前景。4.20.1 包含图层图层序号包含图层成图方式117地下水开采强度区图元118地下水开采程度区图元119地下水开发利用前景区划区图元4.20.2 地下水开采模数分级地下水开采模数分级开采模数(104m3/a.km2)33-55-1010-2020-3030-50504.20.3 地下水开采程度分级地下水开采程度分级开采程度(%)8080-9595-105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