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通信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查规定_第1页
铁路通信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查规定_第2页
铁路通信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查规定_第3页
铁路通信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查规定_第4页
铁路通信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查规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7. 铁路通信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查要点27.1 光(电)缆线路工程27.1.1 光电缆线路建筑27.1.2 光电缆接续及引入47.2 设备安装与配线工程67.2.1 室内设备安装67.2.2 室外设备安装67.2.3中间站电源设备安装及检测77.2.4 设备防雷与接地77.2.5设备安装施工安全87.2.6通信工程综合质量检查97.3无线通信铁塔基础及安装工程97.3.1基础97.3.2杆(塔)体安装107.4无线通信天线、馈线、漏泄同轴电缆工程117.4.1天线117.4.2馈线和塔顶放大器117.4.3漏泄同轴电缆127.5通信与土建工程接口监督要点137.5.1电缆槽(沟)137.6附则147.6.1所依据标准、规定147.6.2铁路通信工程监督检查常见问题147. 铁路通信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查要点7.1 光(电)缆线路工程7.1.1 光电缆线路建筑。对照设计文件,抽查原材料检验报告和质量证明文件,设备材料存储状况和进场检验记录,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与监理检查验收记录,技术交底和培训资料,临近既有线施工,检查与设备单位的签订安全协议,现场检查。(1)材料存储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规定。(2)光电缆的型号、规格、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通客标第4.2.1条)(3)现场查看通信线路的敷设径路符合设计和相关技术规定,采用直埋方式时,其埋深符合设计规定,当上下桥、护坡时的防护措施符合设计要求。(通客标第4.2.3条)(4)电缆防护:检查防护形式(方式)、防护材料(材质)符合设计和相关技术规定。(通客标第3.4.10条)(5)长途(干线)光电缆线路的埋深应符合表7.1.1-1的规定,地区(站场)光电缆线路建筑的埋深符合表7.1.1-2的规定,特殊地带的埋深应符合设计要求。表7.1.1-1:长途(干线)光电缆的埋深表序号敷 设 地 段埋深(m)1普通土、硬土1.22半石质(沙砾土、风化石等)0.93全石质、流沙0.74水田1.45穿越铁路(距路基面)、公路(距路面基底)1.26穿越沟、渠1.27市区人行道1.08铁路路肩普通土、硬土、半石质0.8全石质0.5表7.1.1-2:地区(站场)直埋光电缆埋深表序号敷 设 地 区 土 质埋深(m)1一般土质0.72水田1.23石质0.54穿越铁路区间0.7站场与铁路线路间的电缆埋深一致5混凝土槽防护槽盖板面至地面的埋深为0.2(6) 光电缆直埋敷时,与其他建筑物的间隔距离符合表7.1.1-3的要求。设计有特殊要求时,按设计要求执行。表7.1.1-3:地下直埋光电缆与其他建筑物的最小间距序号建筑设施类型最小间距备注平行时交越时无保护措施外加保护措施无保护措施外加保护措施1直埋电力电缆35kv0.50.50.50.2535kv2.01.00.50.252市话管道边线0.50.250.250.153给水管一般地段1.00.50.50.15特殊困难地段0.50.50.50.154煤气管管压小于300kpa1.00.50.50.15管压300800kpa2.01.00.30.155热力管、排水管1.00.50.50.25应采取隔热措施6高压油管、天然气管10.010.00.50.5应考虑防蚀措施7污水沟1.51.50.50.58房屋建筑红线(或基础)1.01.09水井、坟基边缘3.03.010积肥池、厕所、粪坑3.03.011大树树干边市内0.750.75市外2.02.0(7)光电缆采用人工展放时,光电缆不得在地面上拖拉,杜绝损伤光电缆外护层。同沟敷设两条以上光电缆时,在沟底平行排列,不得重叠交叉和扭绞。在电缆接头处光缆采取防护措施。(通指南第3.4.2条)(8)光电缆标桩(应埋设在光电缆的正上方)、接续标桩(应埋设在接续点的正上方)、安全防护警示牌(应符合相关规定,标志应面向铁路,埋设完整,埋设高度一致,桩身混凝土表面平整,色泽均匀,线角顺直,字迹清楚)埋设位置符合规定。(通客标第4.2.4条)(9)电缆最小弯曲半径符合规定(铝护套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困难地段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0倍;铅护套电缆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7.5倍。光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光缆外径的15倍)。(通客标第4.2.5条)(10)光电缆线路余留的位置和长度符合设计要求。(通客标第4.2.6条)(11)直埋光电缆施工安全检查项目有:班前安全讲话;劳动保护用品佩戴;光电缆沟开挖;光电缆敷设;光电缆穿越铁路、公路;光电缆接续;光电缆测试。(通安规第3.2.23条)(12)管道光电缆施工安全检查项目有:班前安全讲话;劳动保护用品佩戴;光电缆敷设;光电缆接续;无人站、人井内施工;光电缆测试。(通安规第3.2.25条(13)光电缆、电杆的运输应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运输前,应对材料堆放场所进行选取,堆放场所应符合装卸和堆放要求,应做好线路调查,详细了解进入每个卸料点的路径和路况,保证运输过程中的道路交通安全;材料出库前,应对材料的包装情况进行检查。材料包装不符合运输要求时,应对材料进行重新包装; 严禁将光电缆盘、电杆从运载车上直接推落到地上;人工滚动光电缆盘时,应设专人指挥,清理干净地面上的拆箱板;光电缆、电杆撒放时不得侵入铁路限界,撒在公路旁时,应做好防护;滚动(移动)光电缆盘时,应顺盘绕(箭头)方向;当移动光电缆盘的距离较长时,应使用运输机械。(通安规第3.2.2条)(14)在高压危险影响区段进行通信线路施工时应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作业设专人防护,并按带电作业规定进行作业;切割光电缆金属外皮或打开接头套管前,应将光电缆两端金属外皮连通,并临时接地;用仪表测试电缆芯线有危险电压时,应申请停电作业;无危险电压时,亦应对芯线接地后方准作业;与电缆芯线的各种外线引入端子连接的设备上作业,应使用带绝缘柄的工具。(通安规第3.2.14条)(15)直埋式光电缆沟开挖应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光电缆沟开挖应调查确认各类地下设施。在有可能影响或妨碍既有地下设施的地方开挖时,应事先与设施产权或运行维修单位签订安全施工协议,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后方可施工;在挖沟地段应设专人巡回检查。遇有大雨、暴雨、连阴雨天气时,不得进行开挖,已开挖的沟应根据具体情况或铁路运输部门的有关规定及时回填。禁止在路肩开挖电缆沟,并应在护坡底部2m外进行。开挖应有防道床污染的措施,弃土应投出沟外0.6m以外,堆积高度不得超过轨面;当电缆敷设需要通过铁路、公路等交通要道时,应采取非开挖方法进行施工。必须开挖时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当天开挖的土沟应当天回填,如不能当天回填必须采取防止人员坠落的措施;敷设完毕的电缆沟应及时回填和覆盖。回填时,挖沟弃土全部回填,并分层夯实。(通安规第3.2.3条)(16)直埋光电缆敷设应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放线支架底座应放在坚固平坦的地面上。顶升时,光电缆盘盘轮离地面不得大于100mm;盘轴应水平,光电缆盘应保持在两起重支架的中央;严禁以横置线盘方式放缆;光电缆盘、人力绞盘、绞盘车应有制动措施;进入光电缆井放缆时,井口应有专人看守,放光电缆人员距井口距离不得小于1m,并扎好安全带;光电缆进入电缆沟、隧道、竖井、建筑物以及穿入管子后,均要对孔洞进行封堵。电缆夹层、隧(廊)道、竖井、电缆沟内应保持整洁,不得堆放杂物,在电缆沟内严禁积油;在墙洞、沟口、管口及隔层等处布放电缆时,布放人员距各开口的距离不应小于1m;使用机械牵引敷设光电缆时,牵引力应小于光电缆允许拉力。主要牵引力应施加在光电缆的加强构件上,牵引速度不应大于15m/min,应保持匀速,不得突然启动或停止。(通安规第3.2.4条) (17)线缆槽道:线缆槽上盖上地板后,地板平整,无凹凸不平;线缆槽内的缆线布放整齐、顺直,无交叉。7.1.2 光电缆接续及引入。对照设计文件,抽查接续材料检验报告和质量证明文件,技术交底和人员培训资料,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施工与监理检查验收记录,光电缆性能检测资料,现场检查。(1)检查直埋电缆接头绝缘防腐处理,并将接头加以保护,且相邻接头错开放置。(2)检查光电缆的接续人员进行培训,并取得上岗合格证。(通客标第4.1.4条)(3)检查光电缆接续,在接续部位进行热缩加强管保护,加强管收缩应均匀,无气泡。(通客标第4.4.1条)(4)光缆接头装置应以一个中继段为单位自上行往下行方向顺序编号。(通客标第4.4.4条)(5)光缆接续后的光纤收容余长单端引入引出不应小于0.8m,两端引入引出不应小于1.2m。光纤收容时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50mm。(通客标第4.4.6条)(6)光缆接续后应预留2-3m,光缆接头处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护套外径的20倍。(通客标第4.4.7条)(7)光电缆引入标识清晰、准确。(通客标第4.4.8条)(8)检查电缆测试资料完整,特性指标符合表7.1.2-1、表7.1.2-2和表7.1.2-3的规定。(通标第9.2.4条)(9) 人井内光电缆接头:接头盒完整无损,摆放平整,无漏胶、漏液现象;电缆铅套管封焊美观,焊接平滑;光电缆余留整齐,绑扎均匀一致。缆线径路顺畅。表7.1.2-1低频四线组音频段电特性标准表序号项目测量频率单位标准换算10.9mm线径环阻(20)直流/57换算公式L0.6 mm线径环阻(20)直流/1322环阻不平衡直流230.9mm线径绝缘电阻直流.10000换算公式1/L+L(注)0.6mm线径绝缘电阻直流.50004电气绝缘强度所有芯线与金属外护套间直流V1800(2min)芯线间直流V1000(2min)5近端串音衰减800HZdB746调度回线杂音计电压800HZmV1.25用杂音测试器测量时,应用高阻挡,输入端并接阻抗值等于电缆输入阻抗Z,其实测值应乘以一般回线杂音计电压(峰值)800HZmV2.5表7.1.2-2对绞线电特性标准表序号项目单位标准换算10.7mm线径单线电阻(20)/km48换算公式L(电缆长度)0.6mm线径单线电阻(20)/km65.80.5mm线径单线电阻(20)/km952绝缘电阻.5000换算公式1/L+L(注)表7.1.2-3站场电缆线路电特性指标:序号项目单位标准条件1线路网的衰减%10%在频率800HZ时2环线电阻%规定值的10%换算至20时3两芯线不平衡电阻34金属护套电缆M800M/km大于3.2km时5M250M/km小于3.2km时6全塑电缆M30 M不论长短7站场和旅客扩音线路网及扩音柱电缆线路M2 M(10)检查电缆测试资料完整,特性指标符合表7.1.2-4的规定。表7.1.2-4光缆特性标准表:序号范围项目分项目条件1一个光缆中继段内每根光纤接续损耗平均值单模光纤0.08dB2多模光纤0.2 dB3光缆中继段光纤线路衰减值10L+n+0m(dB)多模光纤0.2 dB4单模光纤00.7 dB5多模光纤01.0 dB6最大离散反射系数STM-11550nm波长-25dB7STM-41310nm波长-25dB8STM-41550nm波长-27dB9STM-161310nm、1550nm波长-27dB10S点最小回波损耗STM-11550nm波长20dB11STM-41310nm波长20dB12STM-4 1550nm波长24dB13STM-161310nm、1550nm波长24dB7.2 设备安装与配线工程7.2.1 室内设备安装。对照设计文件,抽查设备与器材检验报告和质量证明文件,进场检验记录,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与监理检查验收记录,技术交底和培训资料,现场检查。(1)各类通信设备、器材、配件到达现场应进行检查验收,其型号、规格、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通客标第 5.2.1条)(2)设备子架安装位置及单元电路板的规格和安装位置应正确。机柜(架)的安装应端正牢固,垂直偏差不应大于机架高度的1,较高机柜应采用膨胀螺栓对地加固。机柜背面和侧面距离墙的净距不应小于0.8m。(通客标第 5.2.2条、第 5.2.7条)(3)开关电源机柜各单元应插接良好,电气接触点应接触可靠、连接紧密。(通客标第 5.2.3条)(4)蓄电池组安装应排列整齐、连接正确、接触良好。通客标第 5.2.5条)(5)视频终端的安装应牢靠、稳固。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通客标第 5.2.2条)(7)电气化铁道区段的车站电化引入柜的机壳应对地绝缘,并在电化引入柜前铺设绝缘垫。(通标第8.2.2条)(8)站场调度通信设备的机架电路插板的规格、数量和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通标第9.3.2条;)(9)电缆槽道安装符合下列规定:槽道的型号、规格和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在缆线转弯处,槽道开口的大小应与缆线的多少相对应;开口处应光滑;槽道应沟通,槽道的盖板盖上后应平整。(通标第9.3.5条、第5.2.4条)(10)交流电源线应与其他配线分开编扎。(通标第9.4.2条;)(11)配线用电缆和电线应完整无损伤,配线中间不应有接头。(通标第9.4.5条;)(12)设备配线采用的焊接、卡接或绕接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焊接后芯线绝缘层应无烫伤、开裂及后缩现象,绝缘层离开端子边缘露铜不得大于1mm;采用绕接时,应采用绕线枪,绕线应严密、紧贴,不得有叠绕。不接触绕线拄的芯线部分不宜露铜;卡接电缆芯线的卡接端子应牢固并接触良好。(通标第9.4.6条、第5.3.10条)(13)线缆的绑扎要牢固,松紧适度、平直、无扭绞,绑扎线扣均匀整齐;槽道内线缆应顺直,无明显扭绞和交叉,线缆不溢出槽道,不侧翻;线缆进出槽道应绑扎整齐。(通客标第 5.4.7条)(14)光纤分配架,数字配线架端子板的位置、安装排列及各种标志应符合设计要求。光纤分配架上法兰盘的安装位置应正确、牢固、方向一致。(通客标第 5.2.8条)(15)配线的支架、线槽、保护管安装应固定牢固、排列整齐。(通客标第 5.2.9条)(16)光纤在槽道内应加套管防护,无套管防护部分用活扣扎带绑扎,松紧适宜。(通客标第 5.4.9条)(17)设备安装:机房内设备排列整齐,设备间距合理;设备表面无明显损伤,漆饰完好;机柜安装整齐、美观;端子编号、用途标牌及其他标志完整无缺,书写正确清楚;蓄电池摆放整齐、平稳、牢固,连接接触良好。7.2.2 室外设备安装。对照设计文件,抽查设备与器材检验报告和质量证明文件,进场检验记录,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与监理检查验收记录,技术交底和培训资料,现场检查。(1)摄像机云台水平、垂直转动角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通客标第 5.2.4条)(2)区间电话的安装符合下列规定: 区间通话柱严禁侵入铁路建筑限界,并不得影响瞭望信号和标志(包括机箱开门时);电气化铁道区段的区间通话柱距接触网带电部分应大于5m,如小于5m时应接地,接地电阻不宜大于50。(通标第8.2.4条)(3)中继房输入、输出馈线应由两个方向引入,并分别进行防护。(通标第7.7.2条)(4)检查中继房符合防水、防盗、防寒、散热等设计要求。中继器的固定方式符合设计要求,并固定牢固。(通标第7.7.6条、第7.7.7条)(5)区间机房的位置、规格、材料、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GSM-R验标第6.3.1条)(6)区间机房的照明设施、防尘设施、防鼠害、虫害设施均应符合设计要求。(GSM-R验标第6.3.4条、6.3.4条、6.3.5条)(7)站场通信室外设备的安装位置严禁侵入铁路建筑接近限界,并不得影响瞭望信号和标志。(通标第9.3.3条;)(8)站场扩音机及扩音转接机设置的地点、扬声器的布置和安装方式均应符合设计要求。(通标第9.3.6条;)(9)人(手)孔表面光滑平整,无毛刺,无蜂窝状,孔内干净整洁,布局合理,无渗漏,孔盖平整完好。7.2.3中间站电源设备安装及检测。对照设计文件,抽查设备与器材检验报告和质量证明文件,进场检验记录,施工与监理检查验收记录,技术交底和培训资料,现场检查。(1)中间站电源柜及配线型号、规格及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产品标准。(通标第5.9.1条)(2)中间站电源柜各单元应插接良好,电气接触点应接触可靠、连接紧密;输入电源的相线和零线不得接错,其零线不得虚接或断开。(通标第5.9.2条)(3)蓄电池安装应排列整齐、连接正确、接触良好。(通标第5.9.3条)(4)中间站电源柜的安装位置、方式、数量符合设计要求。电源柜的安装按设计要求采用防震措施;电源柜安装应表面平整,标志齐全。(通标第5.9.5条、第5.9.6条)(5)高频开关电源容量满足设计要求。(通客标第 19.2.1条、第19.2.2条)(6)电源系统绝缘性能符合下列规定:电源设备带电部分与金属外壳间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5M;电源配线的芯线间和芯线对地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1 M;(通客标第 19.2.5条)(7)电源设备的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人工或自动转换时,供电不得中断;故障报警应准确、可靠;输出电压和电流超限时,保护电路动作应准确;输入电源故障时,应自动转换蓄电池组供电。(通客标第 19.2.6条)(8)交流不间断电源(UPS)容量应满足设计要求。(通客标第 19.4.1条、第19.4.2条)(9)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容量应满足设计要求。(通客标第 19.5.2、19.5.1条)7.2.4 设备防雷与接地。对照设计文件,抽查设备与器材检验报告和质量证明文件,进场检验记录,施工与监理检查验收记录,技术交底和培训资料,现场检查。(1)光电缆线路防雷、接地的设置地点、区段、数量、方式和防护措施符合设计要求。(通客标第 4.7.1条)(2) 光电缆外护层(套)不得有破损,接头处应密封良好。单条直埋光缆接续前,最外层金属护套对地绝缘电阻不应低于10Mkm。(通客标第 4.7.2条)(3)光缆进入通信站引入室内后应做绝缘接头,室内、室外金属护层及金属加强芯应断开,并彼此绝缘。(通客标第 4.7.3条)(4) 设有通信设备的铁路建筑物应采取包含外部防雷措施和内部防雷措施的综合防护系统。新建通信站应远离牵引变电所、高大建筑物。通客标第 5.5.1条)(5) 出、入机房的通信线缆,其金属护层应做保护接地,其缆内芯线对应在引入设备前分别对地加装保安装置。由楼顶引入的线缆应选用具有金属护套的电缆,并应同样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后方可进入机房。(通客标第 5.5.3条)(6)距离接触网带电体5m范围内的通信设备有条件时应接入综合接地系统。(通客标第 5.5.5条)(7)接地装置的焊接应采用搭接焊,搭接长度符合设计要求,搭接处应做防腐处理。(通客标第 5.5.6条)(8)接地地线排安装符合下列规定:接地铜排端子分配符合设计规定;接地铜排和螺栓、地线盘端子与室内接地配线连接紧密。(通客标第 5.5.8条)(9)铁塔防雷装置、接地引下线和接地电阻符合设计要求;天线避雷地线的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应符合设计要求。(通客标第 5.5.9条)7.2.5设备安装施工安全:室内设备安装安全检查项目有:班前安全讲话;劳动保护用品佩戴;施工环境;运输要求;室内列架和槽道施工;机架、引人设备和配线设备安装;设备配线;通信电源施工;蓄电池安装;接地要求;无人站、人孔施工;既有机房施工。(通安规第3.3.11条)室外设备安装安全检查项目有:班前安全讲话;劳动保护用品佩戴;限界要求;高处作业要求;设备固定要求;电气化区段要求;机车设备安装;桥上设备安装;隧道内设备安装。(通安规第3.4.6条)。(1)施工前应首先对室内设备安装环境进行检查,保证施工场地符合施工安全和通信设备运行安全要求,检查内容主要包括通风、湿度、温度、尘埃、地板承重力、抗震能力、接地系统等。(通安规第3.3.1条)(2)室内机架、引入设备和配线设备安装应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电气化区段进行光电缆引入时,应做引入绝缘处理;电气化铁路区段的引入架等与通信电缆直接连接时,机架或机壳应对地绝缘; 安装有防静电要求的插板时,应戴上防静电护腕。(通安规第3.3.4条)(3)通信电源设备施工应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施工前必须保证电源与负载之间的所有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在开关处设有“停电作业,严禁合闸”等警示牌并做好防护隔离,同时在场地进出处做好警示标志;设备加载前应对电源进行测量,确认电压等参数符合用电要求;加电后作业严禁将手、脚、头部以及其他可导电物体伸入设备内部。需要人手进入设备内部操作时,人体应有绝缘防护措施。接触或接近带电部分的金属工具除接触面外,裸露的金属应全部缠绕胶带绝缘;施工完毕后,应检查设备和电源指示灯工作正常和各项电源参数 ,通信电源告警必须有效;施工完成后必须将机房和设备门窗、洞口封闭,防止动物闯入引发故障,电源设备和电源开关,危险电压和电流应做隔离防护和警示处理。电源设备门在非维护期间应处于关闭状态;电源室应保持干燥通风和通道畅通。(通安规第3.3.6条)(4)新增设备需利用既有电源时,施工单位应会同设备管理单位核实确认既有电源的容量。(通安规第3.3.8条)(5)系统调试安全检查项目有:班前安全讲话;劳动保护用品佩戴;调试方案;单机调试;系统调试;测试仪表;数据安全;系统割接;动态试验。(通安规第3.5.9条)(6)通信工程施工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险因素:光电缆施工防护不当;工具、材料侵线;电缆接续、割接错误,零线与保护地合设、电源的正负极接错及外电源引入质量不良,通信数据未备份;室内施工使用电器产生明火,室内施工损伤既有设备;无线通信铁塔组立、天线安装未防护;机车天线安装未防护;当采用综合接地时,未与综合接地系统的贯通地线进行等电位连接。(通安规第3.1.1条)(7)通信工程中的系统割接、无线铁塔安装等工序,以及既有通信工程改造项目为重大危险源,应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并按规定进行审批或备案。在涉及重大危险源施工时,施工单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应进行现场指导,监理单位应进行旁站监理,设备管理单位应进行现场监护。(通安规第3.1.2条)(8)光电缆接线、测试、高处作业等特殊工种和重要工序的作业人员应按相关规定持证上岗。在雷雨、冰雪、能见度低以及六级以上大风等环境恶劣条件下严禁高处作业。(通安规第3.1.5条、第3.1.6条)(9)使用起重机等大型机械进行搬运、吊装等作业前,应核实机械设备状态正常符合使用要求。搬运、吊装的作业半径不得侵入铁路建筑限界。使用人力进行搬运作业时,必须配备足够的人力。(通安规第3.1.8条)(10)桥隧打孔、灌注及埋入件安装作业应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桥、隧道接缝处严禁打孔;使用化学锚栓,药剂应在有效期内。化学锚栓、膨胀锚栓操作必须安装使用说明书进行;灌注化学锚栓前,必须清除孔内所有的灰尘及水分,孔内不得有任何的杂质或油污;安装化学锚栓后,检查安全牢固;隧道内打孔时,应采用湿式作业方法或其他除尘措施。(通安规第3.1.12条)7.2.6通信工程综合质量检查(1)质量控制资料核查(通客标第20.1条)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应齐全完整,控制资料能准确、全面反映工程的施工质量状况。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检查内容:图纸会审、设计变更、洽商记录;工程定测记录、放线记录;设备、材料出厂合格证及进场检(试)验报告;接地电阻检测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施工记录;工程质量事故及事故处理资料;施工现场质量检查记录;分项、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新材料、新工艺施工记录(2)实体质量和主要功能抽查(通客标第20.2条)单位工程完成后,应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对单位工程实体质量和主要功能进行核查,应对下列单位工程实体质量和主要功能进行核查其内容:传输系统;同步及时钟分配系统;用户接入网系统;数字调度通信系统;数据通信系统;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电源和环境监控系统;综合视频监控系统;光纤监测系统;会议电视系统;应急通信系统;综合网管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具体核查数量由验收组根据工程情况确定。结构实体质量和系统主要使用功能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单位工程严禁验收。(3)观感质量检查(通客标第20.3条) 单位工程观感质量由建设单位组织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有关单位共同进行现场检查,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项目检查达不到合格标准者应进行返修。通信工程观感质量合格标准:(通客标第20.3.3条7.3无线通信铁塔基础及安装工程7.3.1基础。对照设计文件,抽查原材料检验报告和质量证明文件,进场检验记录,施工与监理检查验收记录,技术交底和培训资料,混凝土试验报告,现场检查。(1)查看铁塔基础位置、形式符合设计,基础地质核对,签认手续齐全、正确。(GSM-R验标第 4.1.2条)(2)天线杆、铁塔基础深度、标高及塔靴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GSM-R验标第 4.2.1条)(3)基础混凝土所用原材料的规格、基础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检验标准应符合铁道部现行标准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的有关规定。(GSM-R验标第 4.2.2条、4.2.3条)(4)天线杆(铁塔)基础安装符合下列要求。(钢筋绑扎的方式、间距与钢筋笼和预埋螺栓的安放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铁塔基础顶面水平应平整,塔靴与基础面应紧密贴合,允许水平误差为3mm;地脚螺栓露出基础顶面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或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螺栓应垂直、不变形;多边形铁塔的各对应基础螺栓中心间距允许偏差不应大于3mm。)(GSM-R验标第 4.2.4条)(5)塔靴安装后符合下列要求。(塔靴安装位置正确,各塔靴的中心间距允许误差不应大于3mm;各塔靴的高度允许误差不应大于3mm;塔靴调整好后应在塔靴钢板下面填充水泥砂浆或用钢结构做永久性支撑;塔靴紧固螺栓应作防腐处理。)(GSM-R验标第4.2.5条)(6)铁塔基础、铁塔、天线馈线等观感质量合格标准。混凝土外表面光滑平整,无蜂窝状情况。铁塔观感质量合格标准:整体美观,构件色泽一致,无锈蚀现象,连接件紧固情况良好。(GSM-R验标第14.3条)(7)铁塔、天线杆地基承载力不符合要求,需要进行地基处理时,参照房屋建筑工程验收标准。7.3.2杆(塔)体安装。对照设计文件,抽查原材料检验报告和质量证明文件,进场检验记录,施工与监理检查验收记录,技术交底和培训资料,钢架焊接试验报告,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现场检查。(1)设备材料到场后应进行检查,其型号、规格、数量及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GSM-R验标第4.3.1条)(2)天线杆(铁塔)的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垂直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相关行业标准。(GSM-R验标第4.3.2条)(3)铁塔安装符合下列要求。(铁塔塔靴与基础预埋螺栓的连接应用双螺母,塔身安装螺栓穿入方向应一致,螺母应拧紧,螺栓外露丝扣不少于2扣。铁塔全部连接螺栓均应做防松处理。螺栓紧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或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所有焊接部位应牢固,无虚焊、漏焊等缺陷。(GSM-R验标第4.3.3条;)(4)天线加挂支柱高度及方位、平台位置及尺寸、爬梯的设置方式及紧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GSM-R验标第4.3.4条、第4.3.5条)(5)所有铁塔构件、焊接部位和支架表面应采取热镀锌或热锌渗防腐措施。(GSM-R验标第4.3.7条)(6)屋顶天线杆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天线杆材料强度应满足承重和抗风要求;天线杆如不在建筑物防雷系统保护范围内,应安装避雷针,应将天线杆底座与建筑物避雷网用避雷引下线连通;屋顶天线底座及其与屋顶面连接的膨胀螺栓均应用混凝土覆盖保护。)(GSM-R验标第4.3.8条)(7)混凝土天线杆杆体不应有横向裂纹。(GSM-R验标第4.3.9条)(8)天线杆的埋深应符合表7.3.2的规定:(GSM-R验标第4.3.10条)表7.3.2:天线杆埋深标准表土质分类杆高(m)松土(m)普通土(m)硬土及土夹石(m)7.07.51.61.41.18.08.51.71.51.19.010.01.81.61.310.012.02.01.81.5(9)检查在天线杆(铁塔)安装过程中有完善的登高作业安全措施,安全措施落实到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GSM-R验标第4.1.3条)7.4无线通信天线、馈线、漏泄同轴电缆工程7.4.1天线。对照设计文件,抽查原材料检验报告和质量证明文件,进场检验记录,施工与监理检查验收记录,技术交底和培训资料,登高作业安全措施,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现场检查。(1)天线设备材料到达现场应进行检查,其型号、规格、数量和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GSM-R验标第5.2.1条)(2)天线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天线的安装高度、方向和安装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天线馈电点应朝下,护套顶端应与支架主杆顶部齐平或略高出支架主杆顶部;跳线与天线接头时应制作滴水弯并进行防水密封处理。(GSM-R验标第5.2.2条)(3)天线避雷地线接地体与连接线(如扁钢)等焊接处应作防腐处理;天线安装的所有紧固件应有平垫圈和弹簧垫圈。(GSM-R验标第5.2.4条、 5.2.5条);天线避雷地线接地体与其他接地体间距离不应小于20m。(通标第7.4.12条)(4)天线在吊装过程中不得有损伤变形,要做到安全可靠。(GSM-R验标第5.1.2.条)(5)检查在天线施工过程中有完善的登高作业安全措施,安全措施落实到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GSM-R验标第5.1.3条)(6)天线馈线观感质量合格标准,天线安装紧固,馈线安装走向合理,短捷顺畅,固定线卡分布均匀。7.4.2馈线和塔顶放大器。对照设计文件,抽查原材料检验报告和质量证明文件,进场检验记录,施工与监理检查验收记录,电气特性测试记录,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现场检查。(1)馈线设备材料到达现场应进行检查,其型号、规格、数量和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GSM-R验标第5.3.1条)(2)查看馈线电气特性测试记录。馈线单盘电气特性应符合表7.4.2-1的规定。表7.4.2-1:射频电缆单盘电气性能标准表规格内导体最大直流电阻(20)(/km)外导体最大直流电阻(20)(/km)最小绝缘电阻(km)最大电压驻波比1英寸馈线0.780.6630001.207/8英寸低损耗馈线1.401.1930001.207/8英寸馈线1.201.2030001.157/8英寸软馈线2.971.3130001.201/2英寸馈线1.622.0830001.201/2英寸超柔2.973.5430001.20(GSM-R验标第5.3.2条)(3)馈线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馈线的路由走向应符合设计要求;天线、馈线连接处及馈线与室外防雷器的连接处应作防水处理;馈线沿走线架、铁塔走线架布放时应无交叉;馈线敷设应做到路由合理,并保证馈线的最小弯曲半径;馈线本身不得有接头;馈线入室不得交叉、重叠,入室行列应排列整齐、平直,弯曲度应合适并一致;馈线与跳线接头时应作滴水弯,并进行防水密封处理;常用射频电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表7.4.2-2的要求。表7.4.2-2:常用射频电缆的弯曲半径射频同轴电缆规格代号最小弯曲半径(单次弯曲)(mm)最小弯曲半径(多次弯曲)(mm)1英寸馈线2003807/8英寸低损耗馈线1502757/8英寸馈线1402507/8英寸软馈线901301/2英寸馈线801251/2英寸超柔1755(GSM-R验标第5.3.3条)(4)馈线引入机房前,在墙洞入口处应做滴水弯。(GSM-R验标第5.3.6条)(5)拉线式杆(塔)的钢丝绳拉线固定处装有绝缘子并固定可靠,引入馈线的房檐易摩擦部位采取防护措施。(GSM-R验标第5.3.7条)(6)馈线在吊装过程中不得有损伤变形,要做到安全可靠。(GSM-R验标第5.1.2.条)(7)检查在馈线施工过程中有完善的登高作业安全措施,安全措施落实到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GSM-R验标第5.1.3条)(8)塔顶放大器到达现场应进行检查,其型号、规格、数量和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GSM-R验标第5.4.1条)(9)塔顶放大器的安装位置、防雨及固定方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固定可靠。(GSM-R验标第5.4.3条),通标第7.4条)7.4.3漏泄同轴电缆。对照设计文件,抽查原材料检验报告和质量证明文件,进场检验记录,施工与监理检查验收记录,电气特性测试记录,现场检查。(1)漏泄同轴电缆到达现场后应进行检查,其型号、规格、数量和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GSM-R验标第6.2.1条)(2)查看漏泄同轴电缆电气特性测试记录。漏泄同轴电缆单盘电气特性应符合表7.4.3规定。交流电气特性主要检查特性阻抗、电压驻波比、标称耦合损耗、传输衰减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表7.4.3:漏泄同轴电缆单盘直流电气性能标准表序号项目单位漏泄同轴电缆规格4232221内导体最大直流电阻(20)光滑铜管/km0.691.09螺旋皱纹铜管0.882外导体最大直流电阻(20)/km0.420.571.203绝缘介电强度(直流,1min)V1500010000100004最小绝缘电阻Mkm5000(GSM-R验标第6.2.2条)(3)空气介质漏缆的单盘测试应进行保气试验。(通标第7.5.3条(4)隧道内漏泄同轴电缆支架的安装位置和固定方式,同轴电缆悬挂位置均符合设计要求,吊挂高度宜距轨面4.54.8m。电气化区段隧道内吊挂漏泄同轴电缆在接触网回流线的另侧;在同侧吊挂时,与回流线的距离应大于0.6m;与吸上线交越时,漏泄同轴电缆外作防护。GSM-R验标第6.2.3条、第6.2.4条、第6.2.8条)(5)隧道外漏泄同轴电缆架设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宜采用电杆、角钢支架支撑和钢丝承力索吊挂方式。承力索宜采用规格为72.2m(或以上)的镀锌钢绞丝。隧道外漏泄同轴电缆支撑电杆高度与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电杆埋深符合天线杆埋深标准表的规定。(GSM-R验标第6.2.5条、第6.2.12条)(6)漏泄同轴电缆的接续应可靠、牢固,装配后接头外部应按设计要求接续防护。(GSM-R验标第6.2.6条)。漏缆进行连接时必须保持原漏缆结构及开槽间距不变。(通标第7.5.8条)(7)漏泄同轴电缆防护地线的设置及接地电阻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GSM-R验标第6.2.7条)(8)漏泄同轴电缆的外导体在直放站端接保护地。(GSM-R验标第6.2.9条)(9)漏泄同轴电缆专用的隔直流单元的规格型号、数量、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GSM-R验标第6.2.10条)(10)漏泄同轴电缆的中继段检测应符合漏泄同轴电缆单盘直流电气性能标准表的规定,传输损耗应符合设计及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GSM-R验标第6.2.11条)(11) 漏泄同轴电缆的泄漏槽应指向线路侧。(GSM-R验标第6.2.13条)(12) 漏泄同轴电缆观感质量合格标准,吊挂间距均匀,高度基本一致,漏泄同轴电缆安装方向平顺,下垂幅度一致。7.5通信与土建工程接口监督要点7.5.1电缆槽(沟).对照相关专业设计文件及相关专业接口设计技术标准,抽查电缆槽施工技术交底,混凝土制品试验报告,施工与监理检查验收记录,现场检查。(1)路基或现浇电缆槽混凝土强度的检验符合设计要求。(客专路基验标第12.1.4条)(2)电缆槽(沟)排水孔应排水畅通。(客专路基验标第12.1.7条)(3)过渡段电缆槽顺平连接,弯曲度符合设计要求。(客专路基验标第12.1.8条)(4)电缆槽综合接地孔的堵塞符合设计要求。(客专路基验标第12.1.9条)(5)隧道内过轨管采用预埋方式,管径不宜大于100mm,并应埋入隧道底部混凝土内足够深度以下,避免受力变形或损坏。(高速铁路设计规范第8.10.3条)(6)站内与区间、路基地段与桥梁或涵洞地段电缆槽,应根据电缆槽铺设的技术要求合理衔接。(高速铁路设计规范第10.6.3条)(7)电缆槽、过轨管线、检查孔等站后设施与站场路基同步设计、同步施工。(高速铁路设计规范第10.6.4条)(8)站内路基的宽度应符合电缆槽和声屏障等设施的设置要求。(高速铁路设计规范第10.6.5条)(9)通信专业要求站前专业预留沟槽孔洞时,接口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向路基、隧道专业提出在路基、隧道两侧提供通信电缆槽(含盖板)、过轨管材、接头手孔、余长腔、设备洞室等要求;向桥梁专业提出在桥梁两侧提供通信电缆槽(含盖板),并在桥墩处预留电缆引下的锯齿孔要求。如需在桥梁增设漏泄同轴电缆支柱,应结合桥梁上的接触网支柱统筹考虑;向站场专业提出在站场两侧设置电缆槽要求;并向房建专业提出在站台设置电缆槽要求,站台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