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114个公式汇编_第1页
统计学114个公式汇编_第2页
统计学114个公式汇编_第3页
统计学114个公式汇编_第4页
统计学114个公式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计学114个公式1.组距=本组上限-本组下限(不包括上.下限的数字)2.间断式分组组距: 组距=本组上限-前组上限3.组距=本组下限-前组下限4.组距=本组上限-本组下限+1相邻组组距 25.开口组中值:组中值=(上限+下限)/2 缺下限:上限- =组中值相邻组组距 26缺上限:下限- =组中值7d=R/n(R为总体全距,n为组数,d为组距)8N=1+3.322lgNN为组数,N为总体容量9. 简单算术平均数X = (X1+X2 +X3 +Xn )/n (可简记为X =Xn/n ) 10.加权算术平均数 X=(X1f1+X2f2+ Xkfk)/ (f1+f2+fk)=Xifi/fi (可简记为 X=Xifi/fi) 11. 算术平均数的数学性质 (1)各变量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之和等于零,即: =0(对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或 =0(对于加权算术平均数)12.(2)各变量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之和为最小值,即: (xi-x)2 =最小值 或 (xi-x)2(xi-x0)2 (只有当x = x0 时,等号成立)13. 简单调和平均数 H=km/(m/x1+m/x2+m/xk)=k/(1/xi)可简记为:H = k/(1/xi)14.加权调和平均数H =(m1+m2+mk)/(m1/x1+m2/x2+mk/xk)=mi/(mi/xi)(可简记为:H =mi/(mi/xi)。)15. 简单几何平均数 G = nx1.x2.x3xn = nxi (可简记为G = nxi) 16. 加权几何平均数 G = fi x1 f1.x2 f2.x3 f3xn fk = fixfii (可简记为G =fixfii ) 17. 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的数学关系 幂平均数的定义是:xt = txt/n 当t=1时,幂平均数就是算术平均数;当=-1时,幂平均数就是调和平均数;当趋向于0时,幂平均数的极限形式就是几何平均数。18. 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三者的大小关系是: HG x19. 中位数 根据未经分组的原始数据来确定假设变量的n个数据按大小、强弱等顺序排列后的结果为:x(1),x(2),x(3),x(n),以Me表示中位数,则 =20.根据变量分布数列确定中位数 在单项式数列中,先按(fi+1)/2来确定中位数位置,然后对数列中的各组频数进行向上累计或向下累计,当某一组的累计频数大于或等于(fi+1)/2时,该组的变量值就是中位数。21. 众数 下限公式为: (式中1为众数组频数与下一组频数之差,2为众数组频数与上一组频数之差;L、d的含义与中位数公式的相同。)22. 上限公式为: (式中U的含义与中位数公式的相同。)23. 中位数、众数和算术平均数的关系 1.在变量分布完全对称(即正态分布)时,中位数、众数和算术平均数三者完全相等,即 24. 当算术平均数受极大标志值一端的影响较大时,变量分布向右偏,中位数、众数、算术平均数三者之间的关系为:25. 当算术平均数受极小标志值一端的影响较大时,变量分布向左偏,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xmemo 根据经验,在轻微偏态时,不论是左偏还是右偏,众数与算术平均数的距离约等于中位数与算术平均数的3倍:26. 全距 全距就是变量的最大值(xmax)与最小值(xmin)之差,也叫极差,表明变量的最大变动范围或绝对幅度。全距通常用R表示,即:R= xmax- xmin27.四分位差 四分位差是四分位数中第一个四分位数与第三个四分位数之差,也称为内距或四分间距,通常用Qd表示,即: Qd = QU QL28. 异众比率是分布数列中非众数组的频数与总频数之比,通常用Vr来表示,即: Vr (fi-fm0)/ fi=1- fm0/fi其中fm0 为众数组的频数。29. 平均差是变量的各变量值与算术平均数离差绝对值的算术平均数,表明各变量值与算术平均数的平均差距,通常用AD来示,即: AD=xi-x/n 或AD=xi-xfi/fi30.方差的计算公式为:s2=(xi-x)2/(n-1) 或s2=(xi-x)2fi/(fi -1)31.标准差的计算公式为:s=(xi-x)2/(n-1)或s=(xi-x)2fi/(fi -1)32.方差和标准差具有以下一些性质: (1)常数的方差为零。设常数=a, 常数的方差为sa2, 则 sa2= 0。33.(2)若y=a+bx, a,b为常数,则y的方差sy2与x的方差sx2之间的关系为: sy2=b2 sx2 34.(3)标准差是计算标准化值的依据。假设变量的标准化统计量用Z表示,标准化值用Zi表示,则Zi = (xi-x )/s35.离散系数 相对离散指标也叫离散系数变异系数或标准差系数,是变量的标准差与均值之比,通常用Vs 来表示,即:Vs =s/x36. 利用算术平均数与众数或中位数的离差求偏度系数 用算术平均数与众数或中位数的离差求偏度系数并标记为SK(1),计算公式为: SK(1)=(x-m0)/s 37.利用四分位数求偏度系数 SK(2) (QL+QU-2me)/(QU-QL) 38. 利用动差法求偏度系数 t阶动差=(xi-a)t/n 或 t阶动差=(xi-a)tfi/fi39. 当a0时,t阶动差称为t阶原点动差,若以Mi表示,则:一阶原点动差为:M1=xi/n 或M1=xifi/ fi,即算术平均数。二阶原点动差为:M2=xi2/n 或 M2=xi2fi/ fi ,即平方的平均数。三阶原点动差为M3=xi3/n 或M3=xi3fi/ fi ,即三次方的平均数。40. 当a 时,t阶动差称为t阶中心动差,若以mt 表示,则: 一阶中心动差为: 或M1 =(xi-x)fi/ fi二阶中心动差为:M2 =(xi-x)2/ n或M2 =(xi-x)2 fi /fi 三阶中心动差为:M3 =(xi-x)3/ n 或M3 =(xi-x)3 fi /fi41. 动差法的偏度系数,即: Sk(3)=m3/s342. 峰度系数 K = m4 / s443.乘法模型:Y=TSCI44.加法模式:45.时期数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a=ai/n46.时点数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1)逐日登记的时点数列:a=ai/n47.(2)变动登记的时点数列:a =aifi/fi48.(3)不连续登记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首尾折半法:a = (a0/2+ai+ an/2)/n49.(4)不连续登记间隔不等的时点数列a =(a0+a1)f1/2+(a1+a2)f2/2+(an-1+an)fn/2/(f1+f1,+fn)50.(1)逐期增长量 逐期增长量=报告期发展水平 -上一期发展水平 第i期的逐期(环比)增长量= ai-ai-1(i1)51.(2)累计增长量 累计增长量=报告期发展水平-固定期发展水平 第i期的累计增长量(定基)增长量= ai-a0(i1) 52.(3)逐期增长量与累计增长量的数量关系 逐期增长量之和等于相应的累计增长量,即:(a1-a0)+(a2-a1)+(a3-a2)+(an-an-1)= an- a053.两相邻累计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的逐期增长量,即:(ai-a0)-(ai-1-a0)= ai-a i-154.(1)年距增长量指标年距增长量=报告期某月(季)展水平-上年同月(季)展水平55.(2)边际倾向指标m =(an- a0)/ (bn- b0) =a/b56.平均增长量指标 (1)水平法:57.(2)累计法: =2(a i- a0)/n(n-1)58.发展速度指标: (1) 环比发展速度=报告期发展水平前一期发展水平 (2) 定基发展速度=报告期发展水平某一固定时期发展水平 59.年距发展速度 (1)年距发展速度=报告期某月(季)发展水平/上年同月(季)发展水平60.(2)超过速度(速度比)速度比=a现象发展速度/b现象发展速度 = (an /a0)/(bn/b0) = (an /bn )/(a0/b0) =(a /b)n/(a/b)061.增长速度指标: (1)定基增长速度定基增长速度=报告期累积增长量(定基)固定基期发展水平 =(报告期发展水平-固定基期发展水平)固定基期发展水平 62(2)环比增长速度环比增长速度=报告期逐期增长量(环比)前一期发展水平 =(报告期发展水平-上一期发展水平)上一期发展水平63.年距增长速度 年距增长速度=年距发展速度-100%64.弹性系数e = (an-a0)/a0/(bn-b0)/b0 =a/a0/(b/b065.增长1%的水平值=基期发展水平1% =基期发展水平100 =报告期增长量/(增长速度100)66.平均发展速度(1)水平法:a0xn=anX = nxi67.(2)累计法a0x+a0x2+a0x3+a0xn=a1+a2+an a0(x+x2+x3+xn) = ai x+x2+x3+xn =ai/a0=定基发展速度总和68.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 100% 69.移动平均法:70.外推预测 第t+1期的预测公式为:71.最小平方法(1)原数列的实际值yi与趋势值yi之间的平均离差或离差总和为0,即 (yi-yi)= 072.(2)原数列的实际值yi与趋势值yi之间的离差平方总和为最小,即 (yi-yi)2min 据此可建立直线或曲线趋势方程。73.(1)直线趋势设拟合的直线方程为 ,应该有: 从而有趋势方程:74.(2)简捷法:a=yb=ty/t275.(1)普通法令趋势直线方程为:直线方程参数为:76.(2).简捷法令趋势直线方程为:a=y b=ty/t277.按月平均法 按月(季)平均法的基本步骤是:(1)计算时间数列中各年同期(同月或同季)的平均数。 78.(2)计算期内总平均。 79.(3)计算季节比率(季节指数) 。 80.(4)对季节比率进行分析,绘制季节指数波动图,利用季节指数进行时间序列的预测分析等。某月(季)预测值=该月季节指数已知月份(季度)的实际数值合计/已知月份(季度)的季节比率合计81.趋势剔除法(1)根据原始数据序列计算时间数列的长期趋势值( T )。 40.(2)消除原始数据中的趋势变动。即计算各年内每月(季)的实际值与相应的趋势值的比率,称为“修匀比率”或“暂定比率” ( )。 82.3)把修匀比率按一定(见书表8-11 )形式重新排列,计算同期平均,显然可以消除不规则变动的影响,即 83.(4)若 ,需要进行调整。调整之后的季节指数记为 :84.(5)对季节比率进行分析,绘制季节指数波动图,利用季节指数进行时间序列的预测分析等85.长期趋势和循环变动,根据乘法模型: Y=TC 即C=Y/T86.对月度(季度)资料测定循环变动. 具体的计算步骤如下:1.测定原始数据序列中的长期趋势值T;2测定原始序列中的季节比率S; 3.计算时间数列中的“正同值”TS,即长期趋势值乘以相应的季节指数; 4. 计算“循环不规则序列”CI, 即: Y/TS=TSCI/ TS=CI 5.对CI序列进行移动平均(可加权),则可消除不规则影响,得到循环变动序列C。87.拉氏指数数量指标指数: 88. 拉氏指数质量指标指数: 89. 派氏指数: 数量指标指数:90. 派氏指数; 质量指标指数: 91.费暄的理想指数 数量指标指数: 92. 费暄的理想指数 质量指标指数: 93. 马艾指数 数量指标指数: 94. 马艾指数 质量指标指数: 95. 杨格指数 数量指标指数: 或 96. 质量指标指数: 或 其中 分别为 的若干时期的简单算术平均数。97.编制股票价格指数 Ip =p1q/p0q98. 平均指数 kq = q1/q0,kp = p1/p99. 加权算术平均指数100.数量指标指数 Iq =kqq0p0/q0p0=(q1/q0)q0p0/q0p0 =q1p0/q0p0101. 加权调和平均指数 102. 指数公式: Ip =p1q1/(p1q/kp) Iq =p1q1/p1q1/kp=p1q1 /p1q1/ p1/p0 =p1q1/p0q1 103. 平均指数工业生产指数104.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5. 总平均指标指数 若令 , 则公式可改写为: 107. 固定构成指数Ix =(x1f1/f1)/(x0f1/f1) =x1W1/x0W1=x1f1/x0f1108.结构变动影响指数If =(x0f1/f1)/(x0f0/f0) =x0W1/x0W0109.综合指数因素分析的相对数体系Iqp=Iq Ip 即 q1p1/q0p0=q1p0/q0p0 q1p1/q1p0 110.综合指数因素分析的绝对数体系 q1p1-q0p0 =(q1p0-q0p0)+(q1p1-q1p0)111.原材料费用总额指数=产品数量指数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指数单位原材料价格指数,即Iqmp=IqImIp也即q1m1p1/q0m0p0=q1m0p0/q0m0p0q1m1p0/q1m0p0q1m1p1/q1m1p0112. 绝对数体系则为: q1m1p1-q0m0p0=(q1m0p0-q0m0p0)+(q1m1p0-q1m0p0)+(q1m1p1-q1m1p0)113.总平均指标指数、固定构成指数和结构变动影响指数三者之间具有如下关系:IX =IXIf 即(x1f1/f1)/(x0f0/f0)=(x1f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