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商丘市九校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x_第1页
河南省开封市、商丘市九校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x_第2页
河南省开封市、商丘市九校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x_第3页
河南省开封市、商丘市九校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x_第4页
河南省开封市、商丘市九校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下期期中联考高二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最近两年,“真人秀”非常流行,这些“真人秀”都是由当红明星出镜,让他们在设定的情境之下进行特定的展现。与此同时,网络直播正悄然兴起。网络直播已经成为年青一代所喜爱和参与的娱乐方式。而且,网络直播似乎也在创造着一些普通人中的“明星”网红,一些无名的模特或美女或其他方面的人通过这样的方式“走红”了。其实明星真人秀和网络直播正好是对照。明星真人秀是明星扮成普通人,网红则是普通人扮明星。明星真人秀是让明星在没法端着的环境中、在现实的普通竞争游戏中,展现普通;而网红则是以小白领为中心的中产阶级后备军自己扮演明星。明星真人秀和网红都是年轻的中产阶级后备军喜欢的,前者是高不可攀的明星下降到和自己一样的位置,后者是和自己一样的人成了明星。这都是以年轻小白领为中心的青年群体的自我期望和自我反讽。这里有两个走向值得注意:首先,从这些节目看来,就是现在的年轻人渴望看到更多的“真实”的生活,他们对戏剧性的生活兴趣不高,但对于某种琐碎的“生活流”倾注了很多的关切。这种“生活流”是由大量真实的细节和具体而微的生活状态所构成的,这种生活的情境是典型的白领式的。这就把中产阶级后备军的生活形态作为所有这些直接性节目的背景,他们与现在的年轻人保持着一种平视的关系,并且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其次,这些节目极为关键的就是一种“互动”的生成,网络直播是通过手机的直接互动所产生的效应,而明星真人秀更加依赖电视中的互动和网络的互动,这种互动性其实是参与到情境之中的感觉的生成。其实,这些都是年轻人的新的认同感所营造的一部分。他们对自己生活的观照,往往是通过这种真人秀或直播来获得的,这些赋予了他们的平淡日常生活一种不同于既往的意义,这种意义不是来自一种大叙事,而是来自于某种“平庸性”的小叙事。这种小叙事看起来意义极为中性和暧昧,有一些甚至有无聊和消极的因素,但另一面其实也具有某种面对生活的积极意义和价值,它让年轻人能够面对今天没有大喜大悲的生活,在为追求生活而努力的路上一面能够适应生活本身一面也能够产生一种积极的面对自身社会的认同。明星真人秀和网络直播的流行背后所蕴含的丰富因素值得社会的深入认识和深入探讨。(摘编自张颐武真人秀与网络直播,有删节)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真人秀”要求明星在设定的情境之下进行特定的展现,从而把明星变成了普通人。B. 网络直播很容易创造一些普通人中的“明星”,这是年轻人喜爱和参与的根本原因。C. 都市白领们非常注重真实、琐碎、具体的生活状态,他们对戏剧性的生活兴趣不高。D. “真人秀”和网络直播的兴起,背后所反映的则是当前年轻人对生活的观照与思考。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文章开头对当前非常流行的“真人秀”和网络直播进行阐述,并分析了它们的特点。B. 第二段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把明星和网红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指出两者流行的原因。C. 第三段从两个角度来进一步分析问题,明确这些娱乐节目非常流行的深层原因。D.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由现象开始逐层深入分析,最后解决问题,论证思路清晰。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如果不是受到明星“真人秀”这些节目的启发,网络直播就不可能兴起并流行开来。B. 网络直播能让普通人扮演明星而深受年轻人喜欢,可见年轻人还是希望被他人关注。C. “真人秀”和网络直播都注重互动性,可见年轻的白领们喜欢交流与人与人的“平视”。D. 网络直播所呈现出来的生活片段虽然只是小叙事,但能够给年轻人带来不同的意义。(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钱基博先生学行小传姜晓云钱基博,字子泉,江苏无锡人。他十岁在经学教育基础上从伯父学策论,熟读史记、诸氏唐宋八家文选,学习史学。十一岁熟读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纲鉴易知录。十六岁作四万言的中国舆地大势论,刊于新民丛报,梁启超亲自写信鼓励。青少年时期,钱基博先后接受国学、科举、新学(改良主义)、西学(近代西方的物理、化学、生理卫生等)的思想。“学问贵乎自得,际遇一任自然。”他在成为国学大师前,有一番独特的成长经历:江西提法使陶大均招之入幕,筹办司法改良;1911年辛亥革命兴起,任锡金军政分府秘书,后随部队驻镇江;应邀请,先后历任十多所大学教授;应内兄王蕴章邀约,担任小说月报妇女杂志副主编,发表文学作品。钱基博先生对经史子集有深入研究,对当时的“民情国故”也有独到看法,“故于学术文章得失利病,多抉心发奥之论”(钱基博自传)。四书五经,都在先生“考镜源流,发明指意”之列,重要的史书、史论,能“观其会通”。周秦诸子均有涉猎。先生自谓 “集部之学,海内罕对”,并不过誉。张謇读钱基博先生文而感叹说:“大江以北,未见其伦。”钱基博先生“以文章教学后生”,治学与教学紧密相连,诚如钱基博自传所言:“其为教也,必诚必信,以为卷怀不可以宏道,乃开诚以示物;显言不可以避患,故托古以明义;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先生提倡读书治学最重视方法,在学生“穷思极索”写出习作之后,将自己的创作成果直接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比较中提高。重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改变圣约翰大学重英文而轻国文这一教学现状,主动开设中国文学史,其名作现代中国文学史就是在教学研究相结合的状态下写出来的。因民族救亡需要,西学被大量引入,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整体遭遇到学术界的片面否定。在这样的背景下,先生力求以古为新,“发国性之自觉”(钱基博国学文选类纂总叙)。在治学篇中,先生借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示人以治学的基本方法:“究其原始,叙其流变,条理通贯,别有会心。”这一时代,“学潮激荡,长傲纵欲”,以至于许多学生忘了读书使命,有些大师也“与为町畦”,甚至“不屑枉己以容悦不学之后生”。而先生“严气正性,不与诸生翕翕然。从学者初惮其严,久则相悦以解”(钱基博自传)。1938年先生来到抗战前沿,任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教授,并为守军讲授孙子兵法,将此书作为学校教材,以图激发学生爱国热情。1944年长沙等地失守,学院被迫西迁,先生自请留守,欲以身殉国。先生的这种身体力行,为中国“找出了精神的新泉”。抗战胜利后,先生受聘于华中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与其子钱锺书等均选择留在国内。1950年先生将5万余册藏书全部赠给华中大学。1952年把历年收藏的甲骨、铜玉、陶瓷、历代货币、书画等文物200余件捐赠给华中师范学院历史博物馆。钱基博先生的学行,有一种精神贯串其中,那就是自信,这种自信来自人生历练,更主要来自学术的砥砺。先生学术上的自信最集中的表现,在于始终坚持学术独立,撰写现代中国文学史,主张“论治不缘政党,谈艺不入文社”。胡适作为光华大学同事,梁启超作为前辈大师,先生不为“亲者”、长者讳,秉笔直书。所以当先生“以稿相示”梁任公,“任公晤谈时,若有不愉色然,辄亦无以自解也”。先生的这种自信,体现了“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标志着中国现代学术高度的自觉,具有永恒的价值。钱基博是学行结合的一代鸿儒,他不仅读书和做学问,而且还要使自己的学问和行动能够直接有益于国家、有益于民族、有益于社会。相关链接:百年之大计在树人,而树人必先自树;倘社会动荡而吾亦与为动荡,无心问学,以自暴自弃;长此以往,天下之读书种子将绝,聪明亦以渐灭,人道或几乎息,此则吾之所大惧。(钱基博答诸生论今日之大学)在对待东西文化方面,钱基博认为中西文化乃异质不同之文化,非有先进、落后之差别,肯定东方文化自身的独特性和价值所在,反对西方文化取代东方文化或用科学方法来整理国故。(孔祥增文化两昆仑:钱基博与钱穆)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钱基博青少年时期接受国学、科举、新学、西学的思想,在对比东西文化后,虽认为“中西文化乃异质不同之文化”,但更肯定东方文化自身的精髓。B钱基博先生有一番“入幕府、入军政、入教育、入文坛”的独特经历,这对他后来的“学行”有益于国家、民族、社会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C钱基博先生选择留在国内以及将其历年收藏的200余件文物捐赠出来,彰显出了其言传身教、家国情怀等优秀品质和人格魅力。D本文引用钱基博自传相关内容,可使文章增添真实性和提高可信度;引用“大江以北,未见其伦”佐证了先生“集部之学,海内罕对”并不过誉。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钱基博少年时期在父辈们的熏陶下,经历了经学、史学和文学方面的教育,这些为他以后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B在“学潮激荡,长傲纵欲”的时代,许多学生忘了读书使命,有些大师也“不屑枉己以容悦不学之后生”;而先生却“严气正性”,用自身行为引领示范。C钱基博在学术上很自信,始终坚持学术独立,这体现出他思想的独立和精神的自由,标志着中国现代学术高度自觉,具有永恒的价值。D在钱基博看来,天下最恐惧的事是因为社会出现动荡而无法“树人”与“自树”,这样,天下将无读书人,“聪明亦以渐灭,人道或几乎息”。6结合文章,简要概括钱基博先生在学行方面的特点。(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抬头见喜老 舍对于时节,我向来不特别的注意。拿清明说吧,上坟烧纸不必非我去不可,又搭着不常住在家乡,所以每逢看见柳枝发青便晓得快到了清明,或者是已经过去。对重阳也是这样,生平没在九月九登过高,于是重阳和清明一样的没有多大作用。端阳,中秋,新年,三个大节可不能这么马虎过去。即使我故意躲着它们,账条是不会忘记了我的。也奇怪,一个无名之辈,到了三节会有许多人惦记着,不但来信,送账条,而且要找上门来!设若专讲三节的热闹有趣那一面儿,我似乎是最喜爱中秋。我至少有三次喝醉是在中秋,酒入愁肠呀!这三次“非杨贵妃式”的醉酒我还都记得很清楚。第一次是在北平,好友卢嵩庵从柳泉居运来一坛子“竹叶青”。又约来两位朋友内中有一位是不会喝的大家就抄起茶碗来。坛子虽大,架不住茶碗一个劲进攻;月亮还没上来,坛子已空。干什么去呢?打牌玩吧。各拿出铜元百枚,第一把牌将立起来,不晓得至今还不晓得我怎么上了床。牌必是没打成,因为我一睁眼已经红日东升了。第二次是在天津,和朱荫棠在同福楼吃饭,各饮绿茵陈二两。吃完饭,到一家茶肆去品茗。我朝窗坐着,看见了一轮明月,我就吐了。这回决不是酒的作用,毛病是在月亮。第三次是在伦敦。那里的秋月是什么样子,我说不上来也许根本没有月亮其物。中国工人俱乐部里有多人凑热闹,我和沈刚伯也去喝酒。我们俩喝了两瓶葡萄酒。酒是用葡萄还是葡萄叶儿酿的,不可得而知,反正价钱很便宜;我们俩自古至今总没作过财主。喝完,各自回寓所。一上公众汽车,我的脚忽然长了眼睛,专找别人的脚尖去踩。这回可不是月亮的毛病。对于中秋,大致如此无论如何也不能说它坏。就此打住。至若端阳,似乎可有可无。新年最热闹,也最没劲,我对它老是冷淡的。自从一记事儿起,家中就似乎很穷。爆竹总是听别人放,我们自己是静寂无哗。记得最真的是家中一张王羲之换鹅图。每逢除夕,母亲必把它从个神秘的地方找出来,挂在堂屋里。姑母就给说那个故事;到如今还不十分明白这故事到底有什么意思,只觉得“王羲之”三个字倒很响亮好听。后来入学,读了兰亭序,我告诉先生,王羲之是在我的家里。中学的时期是最忧郁的,四五个新年中只记得一个,最凄凉的一个。那是头一次改用阳历,旧历的除夕必须回学校去,不准请假。姑母刚死两个多月,她和我们同住了三十年的样子。她有时候很厉害,但大体上说,她很爱我。哥哥当差,不能回来。家中只剩母亲一人。我在四点多钟回到家中,母亲并没有把“王羲之”找出来。吃过晚饭,我不能不告诉母亲了我还得回校。她愣了半天,没说什么。我慢慢地走出去,她跟着走到街门。摸着袋中的几个铜子,我不知道走了多少时候,才走到学校。路上必是很热闹,可是我并没看见,我似乎失了感觉。到了学校,学监先生正在学监室门口站着。他先问我:“回来了?”我行了个礼。他点了点头,笑着叫了我一声:“你还回去吧。”这一笑,永远印在我心中。我好象没走就又到了家,母亲正对着一枝红烛坐着呢。她的泪不轻易落,她又慈善又刚强。见我回来了,她脸上有了笑容,拿出一个细草纸包儿来:“给你买的杂拌儿,刚才一忙,也忘了给你。”母子好像有千言万语,只是没精神说。早早地就睡了。中学毕业以后,新年,除了为还债着急,似乎已和我不发生关系。我在哪里,除夕便由我照管着哪里。别人都回家去过年,我老是早早关上门,在床上听着爆竹响。平日我也好吃个嘴儿,到了新年反倒想不起弄点什么吃,连酒也不喝。在爆竹稍静了些的时节,我老看见些过去的苦境。可是我既不落泪,也不狂歌,我只静静地躺着。躺着躺着,多处烛光在壁上幻出一个“抬头见喜”注,那就快睡去了。(有删节)注抬头见喜:老北京人过年的风俗,原以残烛结穗在墙上的烛花投影取譬,现多指在屋内贴上“抬头见喜”等吉祥字样。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作者笔下的传统节日是矛盾的:既是喜庆之日,又是忧虑催债之时。这一领悟源于作者底层平民生活的深切体验。B. 本文并未遵循时间发展的顺序进行叙事,而是以节日为线索谋篇布局,结构自由开放,体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C. 作者更喜欢中秋,是因为他所经历的中秋比新年热闹欢快得多,三次充满喜剧色彩的醉酒经历构成了作者对中秋的美好回忆。D. “抬头见喜”既是在呼应文中的新年时节,又是对“我”的实际心境构成反讽和自嘲,使这篇散文的悲郁与戏谑达到自然浑成。8. 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6分)9. 老舍的语言风格以幽默见长,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本文是如何体现其幽默的风格的。(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吴育,字春卿,建安人也。累官光禄卿,以礼部侍郎致仕。育少奇颖博学,举进士,试礼部第一,中甲科。除大理评事,迁寺丞。历知临安、诸暨、襄城三县。庆历五年,拜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居数月,改参知政事。山东盗起,帝遣中使按视,还奏:“盗不足虑。兖州杜衍、郓州富弼,山东人尊爱之,此可忧也。”帝欲徙二人于淮南,育曰:“盗诚无足虑者,小人乘时以倾大臣,祸几不可御矣。”事遂寝。向绶知永静军,为不法,疑通判江中立发其阴事,因构狱以危法中之,中立自经死。绶宰相子,大臣有营助,欲傅轻法。育曰:“不杀绶,无以示天下。”卒减死一等,流南方。育在政府遇事敢言与宰相贾昌朝数争议上前左右皆失色育论辨不已乃请曰臣所辨者职也顾力不胜愿罢臣职帝语大臣曰:“吴育刚正可用,第嫉恶太过耳。”一日,侍读禁中,帝因语及“臣下毁誉,多出爱憎,卿所当慎也”。育曰:“知而形之言,不若察而行之事。圣主之行,如日月之明。进一人,使人皆知其善,出一人,使人皆晓其恶,则阴邪不能构害,公正可以自立,百王之要道也。”帝数欲大用,为谏官刘元瑜诬奏育在河南尝贷民出息钱。久之,除宣徽南院使、鄜延路经略安抚使,判延州。夏人既称臣,而并边种落数侵耕为患。庞籍守并州,欲筑堡备之。育谓:“要契未明而亟城,则羌人必争,争而受患者必麟府也。”既而夏人果犯河外,陷骁将郭恩,而太原将佐皆得罪去。育性明果,所至作条教,简疏易行而不可犯。遇事不妄发,发即人不能挠。辨论明白,使人听之不疑。初尹开封,范仲淹在政府,因事与仲淹忤。既而仲淹安抚河东,有奏请,多为任事者所沮,育取可行者固行之。晚年在西台,与宋庠相唱酬,追裴、白遗事至数百篇。体素羸,少时力学,得心疾,后得古方,和丹砂饵之,大醉,一夕而愈。后数发,每发数十日乃已。已而卒,年五十五。赠吏部尚书,谥正肃。 (节选自宋史列传五十,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育在政府遇事/敢言与宰相贾昌朝/数争议上前/左右皆失色/育论辨/不已乃请曰/臣所辨者/职也/顾力不胜/愿罢臣职/B育在政府遇事/敢言与宰相贾昌朝/数争议/上前左右皆失色/育论辨不已/乃请曰/臣所辨者/职也/顾力不胜/愿罢臣职/C育在政府/遇事敢言/与宰相贾昌朝数争议上前/左右皆失色/育论辨不已/乃请曰/臣所辨者/职也/顾力不胜/愿罢臣职/D育在政府/遇事敢言/与宰相贾昌朝数争议/上前左右皆失色/育论辨/不已乃请曰/臣所辨者/职也/顾力不胜/愿罢臣职/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宋朝时“甲科”是进士分档的概念,一档为甲科,二档为乙科。B“除”“迁”是古代官职变动的常用词语。“除”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迁”指调动改派官职,“右迁”表示升职,“左迁”表示降职。C“庆历”是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帝王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由众大臣拟定,每位皇帝使用一个年号,新皇帝登基常常改变年号。D“山东”在秦汉时期一般指崤山以东地区,宋朝时太行山以东的黄河流域广大地区也被称作山东,二者都与现在山东省的地理范围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向绶以很严重的罪名陷害他人,导致他人自杀身亡,因为他是宰相的儿子,大臣们想轻判,吴育却认为应该判死罪,最终向绶被判流放南方。B皇帝多次想重用吴育,但谏官刘元瑜诬陷吴育,说他在河南时曾经向民间放贷并以此收取利息,这导致吴育被发配到延州。C吴育聪颖果断,所到之处制定的措施简单易行而不可冒犯。他遇事不随意做决定,一旦做出决定就没人能够阻止他执行。D本文以具体事例和人物语言,体现出吴育直言敢谏、刚直不阿、忠心为国的可贵品格,他的谥号“正肃”是对其品格的最好概括。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盗诚无足虑者,小人乘时以倾大臣,祸几不可御矣。(5分)(2)既而仲淹安抚河东,有奏请,多为任事者所沮,育取可行者固行之。(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赠李白杜甫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注】天宝四年,李白被唐玄宗逐出宫廷后的第二年,与杜甫同游齐赵。这年秋天,杜甫与李白在鲁郡相别,杜甫写了这首赠诗。丹砂:即朱砂。道教认为炼砂成药,服之可以延年益寿。李白好神仙之学,曾入道炼丹。葛洪:东晋著名道士,自号抱朴子,入罗浮山炼丹。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用借代手法,以随风飘荡的蓬草,来表现李杜二人相偕漫游、无所归宿的处境。B首句还表达了惺惺相惜之意,诗人在为李白鸣不平的同时,也透露出自伤的情绪。C“愧”字照应了“未就”,说李白愧对葛洪,暗示了李白在炼丹学道方面的失败。D此诗简洁、概括,饱含了诗人对朋友的同情、赞赏和规劝等复杂情感。15这首诗中塑造的李白形象与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塑造的自我形象有何相同之处?请结合两诗作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春望中,诗人感时伤别,运用拟人手法抒发伤感之情的诗句是: , 。(2)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 , 。(3)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之外,“ ”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 ”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状元笔记”的热销,究其原因,是国人的“状元”情结在作祟。今天,虽然高考与科举大相径庭,但作为最严格的全国性标准化选拔中脱颖而出的高考状元身上仍然寄寓着千百年来国人集体意识中的“精英”崇拜。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_的,学习“状元笔记”并不能让人步入精英行列,这个道理众人皆知。( )说到底,他们内心深处还是有“状元崇拜”情结。“状元笔记”凝聚着“学霸”的学习方法、学习经验;倘若“状元笔记”名副其实,学生将其拥有的文化资本进行利益变现_。然而,目前网上的“状元笔记”大都是“赝品”。商家往往为迎合家长、学生的需求,将一些所谓尖子生的笔记贴上“状元笔记”的标签,_,进行营销。可见,对于“状元笔记”,消费者应理性地对待。一方面,“状元笔记”质量参差不齐,学生难分好坏,很容易上当受骗。另一方面,学生之间具有很强的差异性,“状元笔记”即便是真的,也不是每个人都适用的“考试秘籍”。与其_,捧着一本不属于自己的“秘籍”而顶礼膜拜,不如学习状元们求真务实、刻苦钻研的精神。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但国人在最严格的全国性标准化选拔中脱颖而出的高考状元身上仍然寄寓着千百年来集体意识中的“精英”崇拜。B但在从最严格的全国性标准化选拔中脱颖而出的高考状元身上仍然附着着国人千百年来集体意识中的“精英”崇拜。C但从全国性最严格的标准化选拔中脱颖而出的高考状元身上看到了国人千百年来集体意识中的“精英”崇拜。D但在从最严格的全国性标准化选拔中脱颖而出的高考状元身上仍然充满国人千百年来集体意识中的“精英”崇拜。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但这些跟“状元光环”擦点边的东西也会让那些急功近利的家长、学生当成制胜的法宝。B虽然那些东西跟“状元光环”只是擦点边,但急功近利的家长、学生也会将此当成制胜的法宝。C但急功近利的家长、学生对哪怕是跟“状元光环”擦点边的东西,也会当成制胜的法宝。D急功近利的家长、学生之所以会当成制胜的法宝,是因为这些状元笔记跟“状元光环”擦点边。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一蹴而就 无可厚非 鱼目混珠 拾人牙慧B一蹴而就 无可非议 鱼龙混杂 亦步亦趋C一挥而就 无可厚非 鱼目混珠 亦步亦趋D一挥而就 无可非议 鱼龙混杂 拾人牙慧20.下面是某报社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做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5分)不要说我们涉世不深,不要说我们经过太少,其实青春的故事很多很多,不管其中有眼泪也有欢笑;不要说我们为赋新词强说愁,不要说我们不谙世事,其实这就是成长的味道,我们的体会需要别人的认同。也许,当你看到同龄人有文章发表的时候,会因嫉妒而跃跃欲试;也许,当你用笔记载下自己的故事或心情的时候,希望能有人欣赏;也许,你经常感叹自己怀才不遇想一鸣惊人却无处施展(1) 改为 (2) 改为 (3) 改为 (4) 改为 (5) 改为 21.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6分)示例:重整旗鼓,从头再来,哪里跌倒哪里爬起,这是正确做事不服输的精神。材料:坚持 进取 借力不到长城非好汉 他山之石可攻玉 咬定青山不放松登高而招 锲而不舍 逆水行舟 借力打力 绝不气馁 定点打铁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2018年9月10日,阿里巴巴00001号员工、花名“风清扬”的马云宣布,一年后的今天,他将不再担任阿里巴巴集团的董事局主席职务,要去做全职的教师,投身于教育和慈善事业。有网友赞叹:这一天既是教师节,又是马云54岁的生日,马云做了一件很“风清扬”的事。有网友敬佩:阿里巴巴真正让人害怕之处在于,不是有马云,而是可以没有马云。有网友向往:能够选择拥抱理想,积极地参与改变世界,用不功利的心做好喜欢的事,这才是每个人应该拥有的生活。对于此次事件,你觉得网友们的哪种观点更为合理?或者你有自己独特的看法?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观点。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18-2019学年下期期中联考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 D(A项,曲解文意,原文的表述是“明星真人秀是明星扮成普通人”“让明星展现普遍”,所以并非是“把明星变成了普通人”;B项,年轻人喜爱和参与网络直播的原因很多,所以“根本原因”表述过于绝对;C项,范围失当,“都市白领们”扩大了范围,原文的表述是“年轻小白领”。)2. D ( “采用总分总的结构”错,文章一开始并没有明确观点,只是由现象出发提出问题。)3. A (两者之间有联系但“真人秀”不是网络直播的充分条件。)4A(A项中,“更肯定东方文化自身的精髓”无中生有)5D(“天下最恐惧的事是因为社会出现动荡而无法树人与自树”曲解文意)6.钱基博先生学行最大特点就是“广博”。钱基博先生“以文章教学后生”,治学与教学紧密相连。钱基博先生身体力行为中国推行爱国精神。钱基博先生的学行,把自信这种精神贯串其人生。(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7. C(作者并不是“更喜欢中秋”,中秋的醉酒是“酒入愁肠”而并非“美好回忆”,喜剧表面的背后仍是深切的悲哀和孤独)8. 新年是一年之中最热闹的时节,但这种热闹只属于他人;(1分)作者与新年相关的记忆,只有亲人离世的悲伤,与母亲相依守岁的“凄凉”,因生活的贫瘠而被人催债的苦恼,(2分)并没有感受过新年的喜庆,他人的热闹反而更映衬了自身的凄凉,(3分)所以作者对新年冷淡,觉得没劲。(能够解释出“新年最热闹”属于他人,得1分;能够结合下文内容解释“我”严重的新年“冷淡”“没劲”,得2分,能够说明他人的热闹反衬“我”自身的“冷淡”,得3分)9. 幽默在本文中的主要体现:反语的使用,如“一个无名之辈,到了三节会有许多人惦记着”;比喻、夸张等手法的使用,如“看见了一轮明月,我就吐了”“我的脚忽然长了眼睛,专找别人的脚尖去踩”;自嘲,如“我们俩自古至今总没作过财主”;口语化、生活化的语言,如“ 架不住茶碗一个劲进攻”等。(每点2分,其中手法1分,结合原文内容分析1分,答满任意三点得满分。考生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10.C【解析】这句话讲的是吴育的直言敢谏。“上前”意思是在皇上面前,充当“数争议”的状语,“左右皆失色”语意独立,故“上前”后断开,排除B、D两项。“论辩不已”是说吴育论辩不停,若在“不已”前断开,则语意不完整,故排除A项。11.C【解析】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由皇帝发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刘彻继位后,始有年号的出现,后形成制度。历代帝王凡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遇到大事、要事,都要更改一下年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如唐高宗有十四个;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年号,故后世常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永乐皇帝、康熙皇帝等。12.B【解析】“这导致吴育被发配到延州”,“发配”属于对原文“判延州”中的“判”理解不当。此处“判”是古代表示高位兼低职或出任地方官,可译为“做通判”“管理”。13.(10分)盗贼确实不值得忧虑,但是小人趁机来排挤(或“倾轧”)大臣,祸患就很难抵挡。(5分)评分标准:重点词“诚”“虑”“乘时”“倾”“御”,译错一处扣1分。不久范仲淹到河东任职(或“治理河东”或“做河东安抚使”),有所上奏请求(或“有上奏请求的事”),大多(或“多次”)被办事官员(或“管理政事的人”)阻拦,吴育选取可行的方面坚决去做(或“办理”)。(5分)评分标准:重点词“既而”、被动句、“任事”“沮”“固”,译错一处扣1分。【参考译文】吴育,字春卿,是建安人。吴育积功升官至光禄卿,以礼部侍郎的官职退休。吴育年少时特别聪颖,博学多才,考中进士,参加礼部考试也是第一,考中甲科。任职大理评事的官职,又升官至寺丞。连续治理临安、诸暨、襄城三县的工作。庆历五年,吴育被授予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的官职。过了几个月,改任参知政事。山东出现了强盗,皇帝派遣钦差大臣(多由宦官担任)巡视,钦差大臣回奏皇上说:“强盗不值得忧虑。兖州杜衍、郓州富弼,受到山东人尊重爱戴,这倒是值得忧虑的事情。”皇帝想把这两个人调到淮南,吴育说:“强盗确实不值得忧虑,但是小人趁机来排挤大臣,祸患就很难抵挡。”于是这件事情就停了下来。向绶主持永静军队事务,做了违法乱纪的事情,他怀疑通判江中立揭发了他暗中做的坏事,于是设计冤案想用严法陷害他,江中立上吊自杀。向绶是宰相的儿子,大臣从中帮忙,想从轻发落。吴育说:“不杀向绶,无法向天下百姓交代。”最终判为减死一等,流放南方。吴育在政府部门,遇到什么不平的事情都敢说,与宰相贾昌朝多次在皇上面前争议,左右大臣都有难色。吴育论辩不止,于是向皇帝请求说:“我争辩这些事情,这是我的职责;只是能力有限,请皇上罢免我的职位。”皇帝对大臣说:“吴育刚正不阿,只是嫉恶太甚罢了。”有一天,在宫中陪侍皇帝读书,皇帝顺便谈到“臣子的诋毁、赞誉,多出于爱憎的情感,这正是你应当注意的地方”。吴育说:“知道了就说出来,不如看清楚后就照办。圣明皇帝的一举一动,像太阳月亮的光明。进用一人,使人们都知道他的长处,摒弃一人,使人们都知道他的坏处,那么阴邪之人就不能构成危害,公正之人就可以自立于世,这就是历代帝王执政的重要方法。”皇帝多次想重用吴育,但吴育被谏官刘元瑜诬陷在河南时曾经向民间放贷并以此收取利息。过了一段时间,吴育被任命为宣徽南院使、鄜延路经略安抚使,管理延州。夏人向宋称臣之后,并州边境的少数民族和部落多次侵扰宋朝百姓耕种,成为祸患。庞籍守卫并州,想要修筑城堡进行防备。吴育说:“修订的盟约还没明确就急忙筑城,那么羌族人一定会争夺,如果争夺那么遭受祸患的一定是麟府地区了。”不久夏人果然侵犯河外地区,攻陷了骁将郭恩(的军队),导致太原的武将官员都获罪离职。吴育性情精明果断,所到之处制定的措施,简单易行而不可冒犯。他遇事不轻易做决定,一旦做出决定人家就不能阻挠。吴育辩论事理明白,使人听了后不会有疑惑。起初治理开封府,范仲淹也在这里任职,因为有事情与仲淹闹了矛盾。不久范仲淹到河东任职,有所上奏请求,大多被办事官员阻拦,吴育选取可行的方面坚决去做(办理)。吴育晚年在西台,和宋庠相互唱和往来,追溯裴度和白居易遗事到几百篇。吴育体质素来羸弱,年轻时发力学习,得了心疾,后来得到古药方,药需要和丹砂一起服用,服用后大醉,一晚上就痊愈了。后来多次发作,每次发作就要几十天。不久后故去,终年五十五岁。死后朝廷追赠为吏部尚书,谥号为“正肃”。14(3分)A(A项,“借代手法”错误,应是比喻手法,指人像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