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技术__炼厂常减压加热炉节能改造综合分析_第1页
工艺技术__炼厂常减压加热炉节能改造综合分析_第2页
工艺技术__炼厂常减压加热炉节能改造综合分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炼厂常减压加热炉节能改造综合分析车俊铁蔡晓君王丽(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王建军(燕化炼油厂设备处)摘要:本文从增加热管式空气预热器和加热炉全密封技术两个角度对提高加热炉的热效率进行了节能改造分析,论述了节能改造的两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并对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为今后的彻底改造提出了建议和思路。关键词:热管式空气预热器;全密封技术;热效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出现,给企业技术改造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这对推动企业深化改革起到了重要性的作用。随着社会迅速发展,企业节能增效、技术更新、提高产品质量、走向国际市场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对于老企业更为重要。下面针对燕化炼油厂第二套常减压加热炉第二次节能改造为例。对加热炉改造进行综合分析。燕化这次改造主要采取两方面措施。第一,增加了热管式空气预热器,使空气预热温度达到254。但由于受全装置热平衡的影响,此次节能改造前置式空气预热器没能取消,所以只能保留原上风道和风机,这样进入热管式空气预热器的空气温度就是70左右。虽然前置式空气预热器没有取消,但为今后加热炉彻底改造,使两台加热炉的排烟温度控制在160180之间(同时要解决露点腐蚀),并为最终达到比较理想的热效率(热效率可达到95%左右)打下了基础。现改造后的两台加热炉排烟温度在206左右(环境温度20)。第二,采用了加热炉全密封技术,有效地控制了加热炉的泄漏和散热。即有效地控制了加热炉的过剩空气系数。这方面采取了两个措施。首先,在改造对流室增加热管式空气预热器时,从对流室弯头箱到炉顶采用新的保温和密封材料。另外,对辐射室所有的看火门和炉底风道的快开门进行改造,采用了新的结构和密封材料,控制了不必要的泄漏和散热。现对改造后进行了现场测试和标定,并对改造前后的结果进行了比较。1常压炉基础数据加热炉加热介质操作参数:原油平均进炉温度267,出炉温度369,流量285.96/。 2减压炉基础数据 气象条件如前所述。3主要计算依据4测试和标定结果分析 (1)从测试、标定结果和改造前后数据的对比来看,此次改造效果比较理想,特别是加热炉热效率,两台加热炉热效率均为86.5%,常压炉达到了89.2%,减压炉达到了87.5%,都不同程度的超过了设计值,从密封和保温效果来看也很好,有效地控制了过剩空气的泄漏和散热。(2)从对流室弯头箱到炉顶来看,不但密封好,保温也很理想。在测试表中可以看出,壁温只比环境温度高出10左右。从节能效果来看,由于油价的上涨,此次改造所需的资金一般可在一年内回收。(3)在改造中解决了两个主要问题,一个是预热器的更新,淘汰了管束式空气预热器,改用新型的热管式空气预热器。从空气预热温度来看,提高了100多度。另一个就是采用加热炉全密封技术,有效地控制了加热炉的泄漏和散热。5建议(1)这次改造由于受当时资金的限制,加热炉衬里没能更新。如果加热炉衬里改用新型材料,根据经验一般加热炉散热损失不会高于总的供热量的1.8%,在1.3%1.6%之间,这就等于加热炉热效率还可以提高1%以上。(2)由于受全装置热平衡的影响,前置式空气预热器没能取消,根据目前所用燃料的含硫量,排烟温度可控制在150160之间。如果解决露点腐蚀,在对流室上再做进一步的改造,如在常压炉对流室上增加蒸汽管束等,排烟温度还可进一步控制。(3)增加全炉自动控制,即全炉操作计算机控制。对过剩空气系数的控制、对燃料燃烧的控制、防爆门的控制、排烟挡板的控制、排烟温度的控制等等。这些不仅对提高产品质量至关重要,而且对加热炉热效率的控制和提高同样起到重要作用。(4)材料的选择。从加热炉辐射室到对流室的保温材料都应更换新型的耐火和保温材料。辐射炉管的材料选择。喷嘴的结构型式的改进等等,对提高热效率都是非常有效的。参考文献:1美约翰.博延.热能回收.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72管式加热炉的设计.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33热管技术及其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我们总羡慕别人的幸福,却常常忽略自己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