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八章实验八测定金属的电阻率讲义(含解析)教科版.docx_第1页
2020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八章实验八测定金属的电阻率讲义(含解析)教科版.docx_第2页
2020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八章实验八测定金属的电阻率讲义(含解析)教科版.docx_第3页
2020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八章实验八测定金属的电阻率讲义(含解析)教科版.docx_第4页
2020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八章实验八测定金属的电阻率讲义(含解析)教科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八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1实验原理(如图1所示)由R得,因此,只要测出金属丝的长度l、横截面积S和金属丝的电阻R,即可求出金属丝的电阻率.图12实验器材被测金属丝,直流电源(4V),电流表(00.6A),电压表(03V),滑动变阻器(050),开关,导线若干,螺旋测微器,毫米刻度尺3实验步骤(1)用螺旋测微器在被测金属丝上的三个不同位置各测一次直径,求出其平均值d.(2)连接好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3)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中的被测金属丝的有效长度,反复测量三次,求出其平均值l.(4)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节到使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最大的位置(5)闭合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读出几组相应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I和U的值,填入记录表格内(6)将测得的Rx、l、d值,代入公式R和S中,计算出金属丝的电阻率1数据处理(1)在求Rx的平均值时可用两种方法用Rx分别算出各次的数值,再取平均值用UI图线的斜率求出(2)计算电阻率将记录的数据Rx、l、d的值代入电阻率计算公式Rx.2误差分析(1)金属丝的横截面积是利用直径计算而得,直径的测量是产生误差的主要来源之一(2)采用伏安法测量金属丝的电阻时,由于采用的是电流表外接法,测量值小于真实值,使电阻率的测量值偏小(3)金属丝的长度测量、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等会带来偶然误差(4)由于金属丝通电后发热升温,会使金属丝的电阻率变大,造成测量误差3注意事项(1)本实验中被测金属丝的电阻值较小,因此实验电路一般采用电流表外接法(2)实验连线时,应先从电源的正极出发,依次将电源、开关、电流表、被测金属丝、滑动变阻器连成主干线路,然后再把电压表并联在被测金属丝的两端(3)测量被测金属丝的有效长度,是指测量被测金属丝接入电路的两个端点之间的长度,亦即电压表两端点间的被测金属丝长度,测量时应将金属丝拉直,反复测量三次,求其平均值(4)测金属丝直径一定要选三个不同部位进行测量,求其平均值(5)闭合开关之前,一定要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处在有效电阻值最大的位置(6)在用伏安法测电阻时,通过被测金属丝的电流不宜过大(电流表用00.6A量程),通电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金属丝的温度明显升高,造成其电阻率在实验过程中逐渐增大(7)若采用图像法求电阻阻值的平均值,在描点时,要尽量使各点间的距离拉大一些,连线时要尽可能地让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个别明显偏离较远的点可以不予考虑命题点一教材原型实验例1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时的刻度位置如图2所示,用米尺测出金属丝的长度L,金属丝的电阻大约为5,先用伏安法测出金属丝的电阻R,然后根据电阻定律计算出该金属材料的电阻率图2(1)从图中读出金属丝的直径为_mm.(2)为此取来两节新的干电池、开关和若干导线及下列器材:A电压表03V,内阻10kB电压表015V,内阻50kC电流表00.6A,内阻0.05D电流表03A,内阻0.01E滑动变阻器,010F滑动变阻器,0100要求较准确地测出其阻值,电压表应选_,电流表应选_,滑动变阻器应选_(填序号)实验中某同学的实物接线如图3所示,请指出该同学实物接线中的两处明显错误图3错误1:_;错误2:_.答案(1)0.680(2)ACE导线连接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上采用了电流表内接法解析(1)固定刻度读数为0.5mm,可动刻度读数为18.00.01mm0.180mm,所以最终读数为:0.5mm0.180mm0.680mm;(2)因两节新的干电池的电动势为3 V,应选量程为03 V的电压表,故选A;因金属丝的电阻大约为5 ,流过电流表的电流大约为I A0.6 A,电流表应选C;因金属丝的电阻大约为5 ,且可选择的滑动变阻器阻值大于5 ,故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式接法,应选E;因,所以电流表采用外接法,该同学实物接线中的两处明显错误是:导线连接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上;采用了电流表内接法变式(2018陕西省咸阳市第一次模拟)某同学为测定电阻丝的电阻率,设计了如图4甲所示的电路,电路中ab是一段电阻率较大、粗细均匀的电阻丝,保护电阻R04.0,电源电动势E3.0V,电流表内阻忽略不计,滑片P与电阻丝始终接触良好图4(1)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得电阻丝的直径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d_mm.(2)实验时闭合开关,调节滑片P的位置,分别测量出每次实验中aP长度x及对应的电流值I,实验数据如表所示.x/m0.100.200.300.400.500.60I/A0.490.430.380.330.310.28/A12.042.332.633.033.233.57将表中数据描在x坐标纸中,如图丙所示,该图像的斜率的表达式k_(用题中字母表示),由图线求得电阻丝的电阻率_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根据图丙中x关系图线纵轴截距的物理意义,可求得电源的内阻为r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1)0.400(2)1.11061.3解析(1)螺旋测微器固定刻度上的半毫米刻线没有露出,可动刻度上的格数要估读一位,读数应为0.01mm40.00.400mm;(2)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I,变形得,由电阻定律Rx,S,代入上式得x,可看出与x是一次函数关系,函数图像的斜率k;由题图丙中的数据算出图像的斜率k A1m13 A1m1,则m1.1106m;题图丙中x关系图线的纵截距为1.77,此时待测电阻丝电阻为零,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I(rR0),解得r1.3.命题点二测定液体的电阻率例2(2018河北省“名校联盟”质量监测一)为了研究咸湖出现的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检测河水电阻率的实验,他在一根均匀的长玻璃管两端装上两个橡胶塞和铂电极,如图5甲所示,两电极相距L0.314m,其间充满待测的河水,安装前他用如图乙所示的游标卡尺(图为卡尺的背面)测量玻璃管的内径,结果如图丙所示他还选用了以下仪器:量程15V,内阻约300k的电压表;量程300A,内阻约50的电流表;最大阻值1k的滑动变阻器;电动势E12V,内阻r6的电池组、开关各一只,以及导线若干图丁坐标系中包括坐标为(0,0)的点在内的9个点表示他测得的9组电流I、电压U的值,根据以上材料完成以下问题:图5(1)测量玻璃管的内径时,应将图乙所示游标卡尺中的A、B、C三部分中的_与玻璃管内壁接触(填代号)(2)玻璃管的内径d_mm.(3)图戊中的实物仪器有一部分已连线,将其他部分连接成能测出图丁数据的实物连接图(4)水的电阻率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1)A(2)5.50(3)见解析图(4)7.6m解析(1)测量玻璃管内径时,应将游标卡尺中的A部分与玻璃管的内径接触(2)游标卡尺的读数为d5mm10mm5.50mm.(3)根据UI图像可知电流从零开始,所以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由UI图像可算出水柱的电阻远大于电流表内阻,所以电流表采用内接法,实物连线图如图所示(4)UI图像的斜率表示水柱的电阻,即R1105,又因为R,S,联立解得R,则1105m7.6m.命题点三电阻测量的方法1伏安法电路图特点:大内小外(内接法测量值偏大,测大电阻时应用内接法测量,外接法测量值偏小,测小电阻时应采用外接法测量)2伏伏法若电压表内阻已知,则可将其当作电流表、电压表和定值电阻来使用(1)如图6甲所示,两电压表的满偏电流接近时,若已知V1的内阻R1,则可测出V2的内阻R2R1.(2)如图乙所示,两电压表的满偏电流IV1IV2时,若已知V1的内阻R1,V1并联一定值电阻R0后,同样可得V2的内阻R2.图6例3用以下器材可测量电阻Rx的阻值待测电阻Rx,阻值约为600;电源E,电动势约为6V,内阻可忽略不计;电压表V1,量程为0500mV,内阻r11000;电压表V2,量程为06V,内阻r2约为10k;电流表A,量程为00.6A,内阻r3约为1;定值电阻R0,R060;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150;单刀单掷开关S一个,导线若干(1)测量中要求两只电表的读数都不小于其量程的,并能测量多组数据,请在虚线框中画出测量电阻Rx的实验电路图(2)若选择测量数据中的一组来计算Rx,则由已知量和测量量计算Rx的表达式为Rx_,式中各符号的意义是_(所有物理量用题中代表符号表示)答案(1)见解析图(2)U1为电压表V1的读数,U2为电压表V2的读数,r1为电压表V1的内阻,R0为定值电阻解析(1)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Im0.01A,电流表量程太大,可以把电压表V1并联一个定值电阻改装成电流表,电压表选择V2即可,要求测量多组数据,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电路如图所示(2)流过被测电阻的电流为I,被测电阻的阻值为Rx.3安安法若电流表内阻已知,则可将其当作电流表、电压表以及定值电阻来使用(1)如图7甲所示,当两电流表所能测得的最大电压接近时,如果已知A1的内阻R1,则可测得A2的内阻R2.(2)如图乙所示,当两电流表的满偏电压UA2UA1时,如果已知A1的内阻R1,A1串联一定值电阻R0后,同样可测得A2的电阻R2.图7例4用伏安法测定一个待测电阻Rx的阻值(阻值约为200),实验室提供如下器材:电池组E:电动势3V,内阻不计;电流表A1:量程015mA,内阻约为100;电流表A2:量程0300A,内阻约为1000;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020,额定电流2A;电阻箱R2:阻值范围09999,额定电流1A;开关S、导线若干要求实验中尽可能准确地测量Rx的阻值,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测量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可以将电流表_(填写器材代号)与电阻箱串联,并将电阻箱阻值调到_,这样可以改装成一个量程为3.0V的电压表(2)在图8中补充完整测量Rx阻值的电路图,并在图中标明器材代号图8(3)调节滑动变阻器R1,两表的示数如图9所示,可读出电流表A1的示数是_mA,电流表A2的示数是_A,测得待测电阻Rx的阻值是_本次测量存在一定的系统误差,考虑这个原因,则测量值比真实值_(选填“偏大”或“偏小”)图9答案(1)A29000(2)如图所示(3)8.0150187.5偏小解析(1)把A2和R2串联起来充当电压表,此电压表量程为3V,R210009000.(3)由题图可知,电流表A1的示数为8.0mA,电流表A2的示数是150A,待测电阻阻值为Rx187.5.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故测量的电流值偏大,因此电阻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4半偏法(1)实验原理(如图10):图10(2)实验步骤:R1阻值调至最大,闭合S1,调节R1的阻值使示数达满偏值保持R1阻值不变,闭合S2,调节R2使示数达满偏值的一半,同时记录R2的值Rg测R2.(3)误差分析:闭合S2后,R2与Rg的并联值R并Ig,而此时的示数为,所以IR2,所以R2Rg,即Rg测”“”或“”)(3)将上述电流表G串联一个29900的电阻,改装成电压表,则该电压表的量程是_V用它来测量电压时,表盘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电压表的读数大小为_V.答案(1)BDA(2)100(3)32.4解析(1)本题采用半偏法测电流表的内阻,故调节R1的阻值,先使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然后再闭合S2,保持R1不变,调节R2的阻值,使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一半,记下R2的阻值,故操作顺序为BDA.(2)此时R2的阻值与Rg的阻值相等,故Rg的阻值大小也为100.随着S2的闭合,整个电路中的电流将会变大,但实际上我们仍然是按照电流不变时的电流来计算的,通过电阻箱R2的电流将比通过G的电流要大,又因为R2与G并联,电压一样,所以实际的电阻箱读数将小于电流表G的内阻,所以RgRg.(3)UIg(RgR)104(10029900) V3V,此时指针所指示的电压为2.4V.5替代法(1)实验原理(如图12):图12(2)实验步骤:S先与2连接,记录的示数,再与1连接,调节R值使的示数与原值相等,则RxR.(3)说明对的要求,只要有刻度且不超过量程即可,与指针是否超无关,因为电流表示数不参与运算例6(2018全国卷23)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13所示的电路探究在2580范围内某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所用器材有:置于温控室(图中虚线区域)中的热敏电阻RT,其标称值(25时的阻值)为900.0;电源E(6V,内阻可忽略);电压表(量程150mV);定值电阻R0(阻值20.0),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1000);电阻箱R2(阻值范围0999.9);单刀开关S1,单刀双掷开关S2.实验时,先按图连接好电路,再将温控室的温度t升至80.0 .将S2与1端接通,闭合S1,调节R1的滑片位置,使电压表读数为某一值U0;保持R1的滑片位置不变,将R2置于最大值,将S2与2端接通,调节R2,使电压表读数仍为U0;断开S1,记下此时R2的读数逐步降低温控室的温度t,得到相应温度下R2的阻值,直至温度降到25.0 .实验得到的R2t数据见下表.t/25.030.040.050.060.070.080.0R2/900.0680.0500.0390.0320.0270.0240.0图13图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