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一)第1部分.ppt_第1页
(题型一)第1部分.ppt_第2页
(题型一)第1部分.ppt_第3页
(题型一)第1部分.ppt_第4页
(题型一)第1部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型一 选择题 第1部分 力 学,考查物理学史 1.(2009宁夏14)(6分)在力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 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 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B.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 C.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笛卡尔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解析 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B正确;笛卡儿哲学原理中以第一和第二自然定律的形式比较完整地第一次表述了惯性定律:只要物体开始运动,就将继续以同一速度并沿着同一直线方向运动,直到遇到某种外来原因造成的阻碍或偏离为止,为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D正确;行星运动的规律是开普勒发现的,A错误;伽利略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错误.,答案 BD,考查超重和失重问题 2.(2009广东8)(4分)某人在 地面上用弹簧秤称得其体重为 490N. 他将弹簧秤移至电梯内 称其体重,t0至t3时间段内弹簧 秤的示数如图1所示,电梯运行 的v-t图可能是(取电梯向上运动的方向为正)( ),图1,解析 在t0t1时间段内,人失重,应向上减速或向下加 速,B、C错;t1t2时间段内,人匀速或静止,t2t3时间段 内,人超重,应向上加速或向下减速,A、D都有可能对.,答案 AD,考查运动的分解 3.(2009江苏4)(3分)在无风的情况下,跳伞运动 员从水平飞行的飞机上跳伞,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 阻力,下列描绘下落速度的水平分量大小vx、竖直 分量大小vy与时间t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 ),解析 由于物体下落过程中所受的空气阻力越来越大,且阻力随v增大而增大,故水平方向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运动,A错,B可能正确;竖直方向其合力,mg-f(f为竖直阻力),且f增大,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C、D错.,答案 B,考查受力分析问题 4.(2009浙江14)(4分)如图2所示,质量为m的等 边三棱柱静止在水平放置的斜面上. 已知三棱柱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 数为,斜面的倾角为30,则斜面 对三棱柱的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 ( ),图2,解析 对三棱柱进行受力分析,受重力mg、支持力 N和静摩擦力f作用处于平衡,由平衡条件可知,N= mgcos30= ,f=mgsin30= ,故选A.,答案 A,考查平衡和平衡条件的应用 5.(2009江苏2)(3分)如图3所示, 用一根长1m的轻质细绳将一幅质量 为1kg的画框对称悬挂在墙壁上,已 知绳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10N,为使,图3,解析 绳子恰好不断时的受力分析如图 所示,由于N=mg=10N,绳子的最大拉力 也是10N,可知F1、F2之间的最大夹角为120,由几 何关系知两个挂钉之间的最大间距L= cos30 2m= .,绳不断裂,画框上两个挂钉的间距最大为(g取10m/s2) ( ),A,考查动力学方法的应用 6.(2009宁夏20)(6分)如图4所示,一足够长的木 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物块静止在木板上,木 板和物块间有摩擦.现用水平力向右拉木板,当物 块相对木板滑动了一段距离但仍有相对运动时,撤 掉拉力,此后木板和物块相对于水平面的运动情况 为 ( ),图4,A.物块先向左运动,再向右运动 B.物块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增大,直到做匀速运动 C.木板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变小,直到做匀速运动 D.木板和物块的速度都逐渐变小,直到为零,解析 物块相对于木板滑动,说明物块的加速度小于木板的加速度,撤掉拉力后木板向右的速度大于物块向右的速度,所以它们之间存在滑动摩擦力,使木块向右加速,木板向右减速,直至达到向右运动的相同速度,所以B、C正确.,答案 BC,考查追及和相遇问题 7.(2009江苏7)(4分)如图5所示,以8m/s匀速行 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s将熄灭,此时 汽车距离停车线18m.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 为2m/s2,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5m/s2.此路段允 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2.5 m/s. 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 ),图5,A.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 过停车线 B.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 汽车一定超速 C.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 能通过停车线 D.如果距停车线5m处减速,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解析 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则2s后的速度v=v0+ a1t1=(8+22)m/s=12m/s,故汽车在2s内一定不会超 速,在2s内的位移s1=v0t+ =(82+ 222)m= 20m,A对,B错;如果立即减速,减速到零所用时间为,t2= ,在此时间里行驶的位移为s2= =6.4m,C对;D错.,答案 AC,考查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8.(2009宁夏15)(6分)地球和木星绕太阳运行的 轨道都可以看作是圆形的.已知木星的轨道半径约 为地球轨道半径的5.2倍,则木星与地球绕太阳运 行的线速度之比约为 ( )A.0.19 B.0.44 C.2.3 D.5.2,解析 由万有引力定律和圆周运动知识 可得v= ,所以木星与地球绕太阳运动的线速度 之比 =0.44,B正确.,答案 B,考查功和功率的求解 9.(2009海南7)(4分) 一物体在 外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做直线 运动,合外力方向不变,大小随时 间的变化如图6所示.设该物体在t0 和2t0时刻相对于出发点的位移分别是x1和x2,速度,图6,分别是v1和v2,合外力从开始至t0时刻做的功是W1,从t0 至2t0时刻做的功是W2,则 ( ) A.x2=5x1,v2=3v1 B.x2=9x1,v2=5v1 C.x2=5x1,W2=8W1 D.v2=3v1,W0=9W1,解析 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公式的应用及 求恒力做功.由于t0到2t0的合外力是0到t0的2倍,根据 牛顿第二定律可知,0到t0的加速度a1是t0到2t0的加速 度a2的一半,根据运动学公式,t0时刻速度v1=a1t0, 2t0 时刻的速度v2=v1+a2t0=3v1,位移x1= v1t0,x2=x1+ (v1+v2)t0=5x1,W0=F0x1,W2=2F0(x2-x1)=8W1,A项正 确,B项错误;C项正确,D项错误.,AC,从2009年的各地高考题选择题部分可以看出,选择题力学部分较简单,是对基本知识点的考查.一般考查点较单一,跨大知识点的综合性问题较少,再就是考查点非常集中,各省市高考都是围绕几个重要知识点命题. 预计2010年高考,力学部分的选择题命题热点将会集中在以下知识点上: (1)受力分析问题 (2)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3)动力学方法分析物体的运动(超重和失重) (4)运动的图象问题 (5)平抛运动(或类平抛)的分析方法 (6)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间的关系应用 (7)万有引力定律解决天体运动问题 (8)功和功率的计算 (9)动能定理的应用 (10)机械能守恒和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的应用,1.解答选择题常用方法 一般说来,解答高考物理选择题常用的方法有直接判断法、淘汰排除法、逆向思维法、计算求解法、极限推理法、特殊值法、单位判断法等,考生在考试时一定要学会灵活运用,各个问题要采用不同方法来解答.下面举例来说明各种方法的应用. (1)直接判断法 通过观察,直接从题目中所给出的条件,根据所学知识和规律推出正确结果,作出判断,确定正确的选项.它适合于基本不转弯且推理简单的题目.这些题目主要用于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程度,属常识性知识的题目. (2)淘汰排除法 经过分析和计算,将明显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排除.如果选项是完全肯定或完全否定的判断,可采用举一反例的方法加以排除,如果选项中有互相矛盾的两种叙述,则可能全错,或者至多有一个正确.注意有时题目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那就是排除正确的选项. (3)逆向思维法 这种方法是从选的各个答案入手,进行题意分析,即是分别把各个答案中的物理现象和过程作为已知条件,经过周密的思考和分析,倒推出题中需成立的条件或满足的要求,从而在选项的答案中作出正确的选择.,(4)计算求解法 计算法是根据命题给出的数据,运用物理公式推导或计算其结果并与备选答案对照,作出正确的选择,这种方法多用于涉及的物理量较多,难度较大的题目. (5)极限推理法 所谓推理即根据题给条件,利用有关的物理规律、物理公式或物理原理通过逻辑推理或计算得出正确答案,然后再与备选答案对照作出选择.所谓极限推理即把某些物理量推向极端,并根据一些显而易见的结果或熟悉的物理现象进行计算,(如取无穷大或0,电源内阻取无穷大或0)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6)特殊值法 让某些物理量取特殊值,经过简单的分析和计算进行判断.它仅适用于以特殊值代入各选项后,能将其余错误选项均排除的选择题. (7)单位判断法 从物理量的单位出发筛选出正确选项. 2.做好考前限时练习 要提高选择题的答题水平,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做一些专项限时练习.计算时间与正确率,及时纠正错误,以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1.(2009宁德市质检)物理学中研究问题有多种方 法,有关研究问题的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 ) A.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真正的质点,将实际的物体 抽象为质点是物理学中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B.探究加速度a与力F、质量m之间的关系时,保持m 恒定的情况下,探究a与F的关系,采用的是控制 变量法 C.电场强度的定义式,采用的是比值法 D.伽利略比萨斜塔上的落体实验,采用的是理想实 验法,D,2.(2009泰安市质检)如图7所示, A为定滑轮,B为动滑轮,不计滑轮 及绳的质量, 角已知.当系统平 衡时,下列关于两物体质量m1与m2之间的关系正确 的是 ( ),A.m1=m2 B.m1=2m2 C.m1=m2sin D.m2=2m1sin ,图7,D,解析 对B受力分析,B受三个力的作用,向下的绳的 拉力,大小等于m2g,斜向上绳的两个拉力,大小都是 m1g.利用力的平衡知识,三个力的合力为零,故选项 D正确.,3.(2009韶关市第二次模拟考试)如图8所示,用水 平力F推乙物块,使甲、乙、丙、 丁四个完全相同的物块一起沿 水平地面以相同的速度匀速运动, 各物块受到摩擦力的情况是( ) A.甲物块受到一个摩擦力的作用 B.乙物块受到两个摩擦力的作用 C.丙物块受到两个摩擦力的作用 D.丁物块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图8,解析 四个物块做匀速运动,故所受F合=0,所以甲不会受摩擦力,乙受到丙施加的向左的摩擦力,丙受到乙、地面施加的摩擦力,丁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故C项正确.,C,4.(2009宁德市质检)如图9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 的木块A处于静止状态,所挂的砝 码和托盘的总质量为0.6kg,弹簧 秤此时的读数为2N;若轻轻取走盘 中的部分砝码,使砝码和托盘的总质量减少到 0.3kg,那么此装置将会出现的情况是(g=10m/s2,不 计滑轮摩擦) ( ) A.弹簧秤的读数将变小 B.木块A仍处于静止状态 C.木块A对桌面的摩擦力不变 D.木块A所受的合力将要变大,图9,解析 当木块静止时,F合=0,对木块受力分析知,水平方向除了受向右的拉力F1=6N,向左的拉力F2=2N,还受到向左的静摩擦力f=4N.当木块受到向右的拉力变为3N时,木块不会动,则F合=0,弹簧秤读数不变,受静摩擦力变为1N,故只有B项正确. 答案 B,5.(2009安庆市第三次模拟) 两 倾斜的滑杆上分别套A、B两圆 环,两环上分别用细线悬吊着两 物体,如图10所示.当它们都沿滑,图10,杆向下滑动时,A的悬线与杆垂直,B的悬线竖直向下,则 ( ) A.A环与杆无摩擦力 B.B环与杆无摩擦力 C.A环做的是匀速运动 D.B环做的是匀加速运动,A,6.(2009河南省普通高中毕业班 模拟考试)如图11所示,倾角为 的固定光滑斜面底部有一垂直斜 面的固定挡板C.劲度系数为k1的轻弹簧两端分别 与质量为m的物体A和质量为2m的物体B连接,劲度,图11,系数为k2的轻弹簧一端与A连接,另一端通过平行于 斜面的轻绳,跨过光滑的滑轮Q,与一轻质小桶P相连.B靠在挡板C处,A和B均静止.现缓慢地向小桶P内加入细沙,当B与挡板C间压力恰好为零时,小桶P内所加入的细沙质量及小桶下降的距离分别为 ( ) A.2m, B.3m, C.3msin , D.3msin ,解析 A、B、C静止,则所受F合=0,原状态时k1压缩量为x0,对A分析:mgsin =k1x0 P内加沙后,沙的质量为M,对A、B整体分析,则有 3mgsin =k2x2=Mg 故M=3msin 对B分析:2mgsin =k1x1 由此知小桶下降的距离为 x0+x1+x2= , 故D项正确.,答案 D,7.(2009烟台市高考适应性练习一)如图 12所示,轻绳AB的总长度为L,能承受的 最大拉力为G,通过滑轮悬挂重为G的物 体.现将A端固定,将B端缓慢向右移动, 为使绳不被拉断,则A、B之间距离的最 大值为(不计滑轮的质量和大小)( ),图12,解析 当A、B间距离最大为x时,A、B绳承受拉力最大为G,对滑轮受力分析,由力平衡得A、B绳夹角为120,由几何关系解得x= ,故C项正确.,C,8.(2009芜湖市模拟)一质量为3kg的物体,被放置 在倾角为=37的动摩擦因数为0.2的固定斜面 上,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下不可能处于平衡状态 的是(令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sin37 =0.6,cos37=0.8,g=10m/s2) ( ),解析 Fmax=mgcos37=0.2300.8N=4.8N, mgsin37=18N,只有A项不能满足F合=0,故选A项.,A,9.(2009芜湖市模拟)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在第3s内的平均速度为7m/s,在第6s和第7s的位移 之和是28m,由此可知 ( )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v0=1m/s 物体的加速度 大小为a=2m/s2 物体在第6s的位移为48m 物 体在第7s初的速度为14m/s A. B. C. D.,解析 利用 =v,得第2.5s末速度v2.5=7m/s,第6s末速度v6= m/s=14 m/s,故a= m/s2= 2 m/s2, 由此得v0=v2.5-at=7-22.5m/s=2 m/s,第6s内位移s= =13 m,故D项正确.,D,10.(2009江门市第二次模拟考试)如 图13所示,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 以v0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现有一向 左的水平力F作用在木块上,且随时间从零开始作 线性变化,在这个过程中,能正确描述木块运动情 况的图象是下图中的(向右为正方向)( ),图13,解析 木块受力为F,F=ma,a随F也呈线性增大,也为负方向,故C项错.vt图象斜率表示a,故B项正确.st图象斜率表示速度v,D项表示v在增大,错误. 答案 B,11.(2009烟台市高考适应性练习一) DIS是由传感 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组成的 信息采集处理系统.某课外实验 小组利用DIS系统研究电梯的运 动规律,他们在电梯内做实验,在 电梯天花板上固定一个力传感器,传感器的测量挂 钩向下,在挂钩上悬挂一个质量为1.0kg的钩码,在 电梯由静止开始上升的过程中,计算机屏上显示如 图14所示的图象,则(g取10m/s2) ( ),图14,12.(2009深圳市5月第二次调研)如图15所示,三个 小球从同一高处的O点分别以水平初速度v1、v2、 v3抛出,落在水平面上的位置分别是A、B、C,O,A.t1到t2时间内,电梯匀速上升 B.t2到t3时间内,电梯处于静止状态 C.t3到t4时间内,电梯处于超重状态 D.t1到t2时间内,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答案 D,是O点在水平面上的射影点,且OAABBC= 135.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v1v2v3=135 B.三个小球下落的时间相同 C.三个小球落地的速度相同 D.三个小球落地的动能相同,图15,解析 空中飞行时间t= ,h相同,则t相同,故B项正确.水平射程s=v0t,由于sAsBsC=149,故v1v2v3=149,故A、C错误.由Ek=mgh知,m未知,故Ek无法求出,所以D项错. 答案 B,13.(2009淄博市适应性练习三)一物体做平抛运动, 在两个不同时刻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1和v2,时间间 隔为t,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那么( ) A.由于平抛运动轨迹是抛物线,所以平抛运动不可 能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B.若v1是前一时刻速度,v2是后一时刻的速度,则 v2=v1+gt,C.在t时间内物体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为gt D.在t时间内物体下降的高度为h=gt2,解析 由于平抛运动只受重力,加速度恒为重力加速 度g,初速度方向与重力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所以平 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由于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 线运动,不能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计算后 一时刻的速度.由加速度定义式可得g= ,t时间 内物体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为v=gt.平抛运动物体 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时间t物体下落高度h= ,时间t+t物体下落高度h+ ,联立,解得在t时间内物体下落的高度为h= gt2+ gtt. 答案 C,则下述不正确的是( ) A.此球的最大速率是 B.小球在任一直径两端点上的动能之和相等 C.小球到达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是 D.小球沿圆轨道绕行一周所用的时间小于,14.(2009安庆市第三次模拟)在竖 直平面内有一半径为R的光滑圆环 轨道(如图16所示),一质量为m的 小球穿在圆环轨道上做圆周运动, 到达最高点C时的速率vC= ,图16,C,15.(2009马鞍山市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 2008年9 月25日21时10分,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七号”宇 宙飞船,实现了我国航天技术的又一突破.为了拍 摄飞船的外部影像,航天员在太空释放了一个伴飞 小卫星,通过一个“弹簧”装置给伴飞小卫星一个 速度增量,小卫星的速度比“神七”飞船快,两者,之间会先越来越远,直到保持在一个大致距离上.伴飞 小卫星是一个40厘米边长的立方体,大概有一颗篮球般 大小.伴飞小卫星虽然小,但它具有姿态的调整、测控、 数据传输等功能.将飞船的运动轨道近似为圆形,忽略 飞船与伴飞小卫星之间的万有引力,则伴飞小卫星在远 离飞船的过程中 ( ) A.速度增大 B.加速度减小 C.受地球万有引力增大 D.机械能增大,B,解析 两颗卫星相撞前瞬间轨道半径r相同,由 =ma= 得a、v大小相等,故B项正确.,答案 B,17.(2009苏州市二模) 如图17所示,一个电影替身 演员准备跑过一个屋顶,然后水平地跳跃并离开屋 顶,在下一栋建筑物的屋顶上登陆.如果他在屋顶 跑动的最大速度是4.5m/s,那么下列关于他能否安 全跳过去的说法正确的是(g取9.8m/s2) ( ),图17,A.他安全跳过去是可能的 B.他安全跳过去是不可能的 C.如果要安全跳过去,他在屋顶跑动的最小速度应大 于6.2m/s D.如果要安全跳过去,他在屋顶跑动的最大速度应小 于4.5m/s,解析 根据y= ,当他降落在下一个屋顶时,下落的高度为y=4.9m,所用时间t= =1.0s,最大水平位移:x=vmt=4.51.0m=4.5m6.2m,所以他不能安全到达下一个屋顶.要想安全跳过去,他的跑动速度至少要大于 m/s,即6.2 m/s.,答案 BC,18.(2009江门市第二次模拟考试)如图18所示,是 一直升机通过软绳打捞河中物体,物体 质量为m,由于河水的流动将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