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语文二单元训练题.doc_第1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二单元训练题.doc_第2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二单元训练题.doc_第3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二单元训练题.doc_第4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二单元训练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第1卷 阅读题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民间外交更能打动人心虽然中国的改革开放迅速提高了自己的国际地位,但中国还没有塑造自己全球形象的国际经验。以官方声音为主的宣传使我们的话语短少了能够满意民间需要的说服力;崛起的喜悦中夹杂的狭隘民族主义成分所产生的众多解气的话语,不仅无助于中国说服世界的努力,反而成为外国主流媒体报道中国时出现负面内容的重要原因。中国迫切需要再在对国际政治和中国文化深入了解的基础之上,培育大量具有说服世界能力的民间人士。换句话说,中国人多,中国外交更需发挥民间优势。事实上,民众有意识的参与使众多涉外活动具有了外交意义,甚至比经过精心修饰的外交表述更能打动人心。 从二战结束到中美建交这段时间,中国和美国处在敌对、猜疑、相互隔绝和互不了解的状态。基辛格担任国务卿之后说:“我们仍旧认为中国是我们面临的最抱敌意的国家。”但他第一次到上海时,早晨抽空跑出去看了看街上的人,回来却说:“中国人是一个和平的民族,脸上带着佛一样的微笑。”见到面目慈爱的中国人,观念就变了。基辛格转变观念的启示,也为我们解决一些重大的国际问题提供了思路。 长久以来,西方人坚信他们的文明是世界惟一成功的文明,它们是国家管理的范本,其生活方式值得向往,有些国家推行的所谓“价值观外交”就是以这种意识为思想蓝本的。而人员流动的全球化,却必将证实“价值观外交”政治视野的局限性。2007年韩中贸易额为1500亿美元,相称于韩美和韩日的总和。韩中之间每周来回航班836架次,比韩国海内航班数量都要多,韩中之间已经建立了密不可分的经济关系。韩国驻华大使金夏中最近总结说:“在世界上,能与中国人用杯子喝53度白酒的只有韩国人,通过老白干的实力能说明韩中贸易额连年激增的缘由。”中韩两国人士炖上一盆狗肉,盘腿上炕谈生意时可能没想到外交,但却促进了外交,所以韩国赞赏中国的发展。事实证明,通过经济活动中民众的交流,中华文明逐渐扩大了在西方的影响,西方在如何看待中国走自己选择的道路方面逐渐变得客观起来,对中国持肯定态度的声音越来越多。 中国的文化中有“朋友信之”,“近者悦,远者来”的传统。现再每年有将近4000万人出国。中国人、中国资本、中国企业已经遍布全球。这是我们的优势,这么多人出去轻易让外国人听到中国真实的声音。 目前,外国对中国的了解和我们的期望有很大差距。我们的宣传太像“宣传”,官攒戋者出国很怕说错一句话,民众的声音出不去,外宣就不真实了。不要担心扩大民间的声音会带来负面影响,我们改革开放的实践已经说明了民间和外界的交往越深,中国文化的影响就越大。英国首相布朗称:“到2025年,中国讲英语的人将超过全世界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人数。”若此,中国外交对外言说的能力将大增。 如今,国际事务中的言说能力正在与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共同成为主导国际政治的力量。现代政治就是言说政治,其突出特点就是,人们往往不仅仅要看一国的官员说了什么,更要看民众怎么说,说了什么。一个国家无论有多大的外交实力,有多少外交官,都不可能代替民间的交往。而在很多时候,几十个外交官说的“官话”,还往往不如一个普通老百姓的“俗话”更具有感染力。 (摘自环球时报2008年2月15日,作者孙培松,有删改) 1对“民间外交”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民间外交可以在官方宣传短少能够满足民间需要的说服力时弥补中国塑造自己全球形象的国际经验的不足。 B民间外交有助于西方客观看待中国走自己选择的道路和消除外国主流媒体报道中国时出现的负面内容。 C民间外交强调民众有意识的参与,这使得基辛格第一次到上海就转变了对中国的敌对、猜疑观念。 D民间外交不必担心会给中国带来负面影响,外国对中国的了解越深,中国文化的影响就越大。 2对文中“通过老白干的实力能说明韩中贸易额连年激增的缘由”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世界上只有韩国人能与中国人喝53度的白酒,韩国通过与中国的白酒贸易使两国贸易额连年激增。 B2007年韩中贸易额相当于韩美和韩日的总和,韩中之间每周往返的航班比韩国国内航班数量都要多 。 C韩国人在和中国人谈生意时对中国的发展的赞美虽然没有想到外交,却促进了外交。 D中韩两国民众在经济活动中的交流比官方外交更具感染力,它使双方增进了了解,建立了互信,从而促进了韩中经济贸易的发展。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使中国更易发挥民间外交优势,从而更易让外国人听到中国真实的声音。 B人员流动的全球化证明了西方国家建立在西方中央主义基础上的“价值观外交”存在政治视野的局限性。 C目前外国对中国的了解和我们的期望有很大差距,这一事实充分说明了我国的外宣短少,民众的声音太不真实了。 D中国讲英语的人比全世界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人数还多,中国外交对外言说的能力正在与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共同成为主导国际政治的力量。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41分)(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鸿门宴(节选)司马迁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 王 曰 壮 士 赐 之 卮 酒 则 与 斗 卮 酒 哙 拜 谢 起 立 而 饮 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范增数目项王 数:shu 屡次 B若属皆且为所虏 若属:你们这班人。若,你们C刑人如恐不胜 刑:用刑D还军霸上 军:驻扎,驻军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B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C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D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6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B樊哙勇猛粗犷、清醒机智,是本文中写得最生动突出的一个人物。C鸿门宴会上,范增反复提醒项羽控制刘邦未果,紧急招呼项庄进帐舞剑,寻机杀掉刘邦。D樊哙闯帐引起了项羽的警觉,他手握剑柄跪直身子,头发直坚起来,瞪眼看着樊哙,眼眶都要裂开了。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5分) (2) 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11分)灞上秋居 (唐)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8.诗歌的首联描写了怎样的一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5分) 9.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一联值得玩味,请你作简要赏析。(6分) (三)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11分)10.“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这首歌化用了唐代诗人张继枫桥夜泊中的诗句:“_,_。11.大丈夫做事不能拘于小节,正如鸿门宴樊哙所说的: , 。12. 荆轲刺秦王中表现荆轲慷慨赴难的诗句是 , 。13. 烛之武退秦师中晋侯拒绝攻打秦军的理由是:“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不仁; ,不知; ,不武。14. 当己方处境危险时,可用鸿门宴中的句子表达,就是 , 。必 考 题三阅读下文,完成问题。(25分)课内阅读(11分)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选自鸿门宴)15.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活用现象和例句一致的一项是()(2分)例句: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A项伯杀人,臣活之。B籍吏民,封府库C常常以身翼蔽沛公。D素善留侯张良16.下列选项没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2分)A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B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C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D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17.下列选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距关,毋内诸侯B张良出,要项伯。C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D项王、项伯东向坐18.下列句式与例句一致的是()(2分)例句:大王来何操?A君安与项伯有故?B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之俱C沛公安在?D亚夫者,范曾也。19.翻译划线句子。(3分)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课外文言文(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缪昌期,字当时,江阴人。为诸生有盛名,举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改庶吉士,年五十有二矣。张差梃击事,刘廷元倡言疯癫,刘光复和之,疏诋发讦者,谓不当诧之为奇货,居之为元功。昌期愤,语朝士曰:“奸徒狙击青宫,此何等事,乃以疯癫二字庇天下乱臣贼子,以奇货元功四字没天下忠臣义士哉!”廷元辈闻其语,深疾之。给事中刘文炳劾大学士吴道南,遂阴诋昌期。时方授检讨,文炳再疏显攻,昌期即称疾去。天启元年还朝,一燝以次辅当国。其冬,首辅叶向高至。小人间一燝于向高,谓欲沮其来,向高不悦。会给事中孙杰承魏忠贤指,劾一燝及周嘉谟,忠贤遽传旨允放。昌期急诣向高,力言二人顾命重臣,不可轻逐,内传不可奉。向高怫然曰:“上所传,何敢不奉?”昌期曰:“公,三朝老臣。始至之日,以去就力争,必可得也。若一传而放两大臣,异日天子手滑,不复可止矣。”向高默然。昌期因备言一燝质直无他肠,会顾大章亦为向高言之,一燝乃得善去。杨涟劾忠贤疏上昌期适过向高向高曰杨君此疏太率易其人于上前时有匡正是疏行安得此小心谨慎之人在上左右昌期愕然曰:“谁为此言以误公?可斩也。”向高密具揭,请帝允忠贤辞,忠贤大愠。会有言涟疏乃昌期代草者,忠贤遂深怒不可解。及向高去,韩爌秉政,忠贤逐赵南星、高攀龙、魏大中及涟、光斗,爌皆具揭恳留。忠贤及其党谓昌期实左右之。而昌期于诸人去国,率送之郊外,执手太息,由是忠贤益恨。五年春,以汪文言狱词连及,削职提问。忠贤恨不置。明年二月,复于他疏责昌期已削籍犹冠盖延宾,令缇骑逮问。逾月,复入之李实疏中,下诏狱。四月晦,毙于狱。 (节选自明史缪昌期传) 2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刘光复和之,疏诋发讦者讦:攻击。B谓不当诧之为奇货,居之为元功元:原来。C廷元辈闻其语,深疾之疾:痛恨。D小人间一燝于向高,谓欲沮其来沮:阻止2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杨涟劾忠贤疏上/昌期适过向高/向高曰/杨君此疏太率易/其人于上前时有匡正/是疏行/安得此小心谨慎之人在上左右/B杨涟劾忠贤疏上/昌期适过向高/向高曰/杨君此疏太率易/其人于上/前时有匡正/是疏行/安得此小心谨慎之人在上左右/C杨涟劾忠贤/疏上昌期/适过向高/向高曰/杨君此疏太率易/其人于上前时有匡正/是疏行/安得此小心谨慎之人在上左右/D杨涟劾忠贤/疏上昌期/适过向高/向高曰/杨君此疏太率易/其人于上/前时有匡正/是疏行/安得此小心谨慎之人在上左右/2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缪昌期正直敢言,挺身揭露丑恶。张差梃击事,刘廷元等欲以“疯癫”掩盖真相,缪昌期对朝士直言揭露,受到刘廷元之流的打击报复,称病去官。B缪昌期赤胆忠诚,诚心挽留贤良。魏忠贤指使人弹劾刘一燝和周嘉谟并准许上报,缪昌期急劝叶向高以自身去就力争阻止,后来使刘一燝免遭流放。C缪昌期嫉恶如仇,尽力去除奸佞。杨涟上疏弹劾魏忠贤,叶向高认为魏是难得的能扶正皇帝的人,缪昌期力言反驳,致使叶密请皇帝准许魏忠贤辞职。D缪昌期刚正不阿,不惜身死冤狱。他因不肯与魏忠贤之流同流合污,同情、保护贤良大臣,遭到魏忠贤等人的忌恨,被罗织罪名下诏狱,最终死在狱中。2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昌期急诣向高,力言二人顾命重臣,不可轻逐,内传不可奉。(5分) (2)而昌期于诸人去国,率送之郊外,执手太息,由是忠贤益恨。(5分) 第二卷 表达题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2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史纲要能够经久流传,并不因为它是权威学者的高谈阔论,而是因为几代学人的反复修订不断地为它注入生机。B我们所能抓住的内心情感价值观也不过是它人人相通的东西,因为这些人人想通的东西能够通过语言一劳永逸地表达出来。C最近,一场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袭击了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中央军委临危授命,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全力以赴,谱写了听党指挥、服务人民的新篇章。D他时刻念念不忘自己不幸的遭遇和痛苦的经历,无法振作精神,投入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去。幸运的是,他遇到了她,最终走出了人生的阴霾。25. 阅读下面歌词,然后回答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