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分析用换手率巧算庄家成本及三重底研判与投资技巧.doc_第1页
技术分析用换手率巧算庄家成本及三重底研判与投资技巧.doc_第2页
技术分析用换手率巧算庄家成本及三重底研判与投资技巧.doc_第3页
技术分析用换手率巧算庄家成本及三重底研判与投资技巧.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换手率巧算庄家成本及三重底研判与投资技巧换手率的计算公式为:换手率=成交量/流通盘100%。我们要计算的是庄家开始建仓到开始拉升时的这段时间的换手率,怎样确认庄家开始建仓呢?周K线图的参考价值最大,周K线的均线系统由空头转为多头排列,证明有庄家介入,所以周MACD指标金叉可认为是庄家开始建仓的标志,这是计算换手率的起点。在市场中,大多数都是中线庄家,其控盘度大约在40%60%之间,这种持仓量活跃程度较好,即庄家的相对控盘,超过60%的持仓量时,即达到绝对控盘的阶段,这种股,大多是长线庄家所为,因为在一只股票中有20%的筹码属绝对的长线投资者,这批人等于为庄家锁仓,当然控盘度是越高越好,因为个股的升幅与持仓量大体成正比的关系。据传0048康达尔的控盘程度达到90%,所以才会有十几倍的涨幅。一般而言,股价在上涨时,庄家所占的成交量比率大约是30%左右,而在股价下跌时庄家所占的比率大约是20%左右。但股价上涨时放量,下跌时缩量,初步假设放量/缩量=2/1,这样可得出一个推论:前题假设为若上涨时换手200%,则下跌时的换手则应是100%,这段时间总换手率为300%,则可得出庄家在这段时间内的持仓量=200%30%-100%20%=40%,即庄家在换手率达到300%时,其持仓量才达到40%,即每换手100%时其持仓量为40%/300%100%=13.3%,当然这里有一定的误差,所以我们把从MACD指标金叉的那一周开始,到你所计算的那一周为止,把所有各周的成交量加起来再除以流通盘,可得出这段时间的换手率,然后再把这个换手率13.3%得出的数字即为庄家的控盘度,所以一个中线庄家的换手率应在300%450%之间,只有足够的换手,庄家才能吸足筹码。至于成本,可采用在所计算的那段时间内的最低价加上最高价,然后除以2,即为庄家的成本区,虽然简单,但相当实用,误差不超过10%,我们把庄家的成本和持仓量计算出了以后,庄家的第一目标为成本(50%+1),即若庄家成本为10元,则其最低目标即第一目标为15元,这样我们就可在操作上做到有的放矢。三重底。三重底既是头肩底的变异形态,也是W形底的复合形态,三重底相对于W形底和头肩底而言比较少见,却又是比后两者更加坚实的底部形态,而且形态形成后的上攻力度也更强。其形态的成立必须等待有效向上突破颈线位时才能最终确认。因为,三重底突破颈线位后的理论涨幅,将大于或等于低点到颈线位的距离。所以,投资者即使在形态确立后介入,仍有较大的获利空间。三重底的研判技巧:在三重底的研判过程中最值得注意的要点是:三重底不是依据有三个低点就能形成的,三针探底的形态只能表示股价的走势图形具有三重底的雏形,未来发展极有可能向三重底演化,至于最终是否能构筑成三重底,并形成一轮上升行情,还需要进一步的检验。三重底成立的确认标准是:1、三重底形态的三次低点时间,通常至少要保持在1015个交易日以上,如果时间间隔过小,往往说明行情只是处于震荡整理中,底部形态的构筑基础不牢固,即使形成了三重底,由于其形态过小,后市上攻力度也会有限。而近期的三重底的第一和第二低点之间间隔9天,第二和第三低点之间间隔11天,只是勉强符合标准。2、三重底的三次上攻行情中,成交量要呈现出逐次放大的势态,否则极有可能反弹失败。如果大盘在构筑前面的双底形态时,在期间的两次上升行情中,成交量始终不能有效放大的话,将极有可能导致三重底形态的构筑失败。3、在三重底的最后一次的上攻行情中,如果没有增量资金积极介入的放量,仍然会功败垂成。所以,三重底的最后一次上涨必须轻松向上穿越颈线位时才能最终确认。股价必须带量突破颈线位,才能有望展开新一轮升势。投资者在实际操作中不能仅仅看到有三次探底动作,或者已经从表面上形成了三重底,就一厢情愿的认定是三重底而盲目买入,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有时即使在走势上完成了形态的构造,但如果不能最终放量突破其颈线位的话,三重底仍有功败垂成的可能。三重底由于构筑时间长,底部较为坚实。因此,突破颈线位后的理论涨幅,将大于或等于低点到颈线位的距离。所以,投资者需要耐心等待三重底形态彻底构筑完成,股价成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