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教案.docx_第1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教案.docx_第2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教案.docx_第3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教案.docx_第4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教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组5、 灰雀一、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本课的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郊外、散步、胸脯、仰望、一定、或者、肯定、面包渣、欢蹦乱跳、惹人喜爱、自言自语等,摘抄描写灰雀的句子。(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二、预习学案(1)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2)通过多种途径,查找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图片。(3)抓住描写灰雀可爱和人物对话的语句,启发学生采用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的学习方法,品词析句,了解灰雀可爱及人物心理历程。 (4)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三、导学案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你们知道列宁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谁能说说。(学生联系查找到的资料图片介绍)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伟大领袖列宁和一个男孩的故事。二、 读通课文,初步感知1、学生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指名分段读课文。3、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4、通过自学,你还有哪些经过努力没有弄懂的问题?三、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1、个别读课文,思考:这2个自然段,你都读懂了什么,你是怎么读懂的,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2、生汇报学习情况A灰雀的美丽可爱(理解“婉转”及“惹人喜爱”的意思)B列宁非常喜欢这三只灰雀(抓住“每次、都要、仰望、经常”这几个关键词语理解,并联系上下文体会他的爱鸟之情。)C灰雀失踪后, 列宁很着急、担心(抓住“找遍了”)3、指导朗读。(读出灰雀的惹人喜爱,列宁对灰雀的爱及一只灰雀找不到后,他着急、担心的心情。)4、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不见了,它到哪里去了?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1、学生讨论:自己是如何记住这些生字的?哪些生字要提醒同学注意。2、可让学生当小老师,教同学记住生字。3、指导书写:散、胸、或、低。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课件导入看,白桦树上的三只灰雀多么惹人喜爱啊!列宁每次都要到树下看望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不见了,它到哪里去了?带着这个问题,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二、精读课文,感悟真爱1、自由轻声读课文3-10自然段,找出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男孩说的话,并读一读。2、课件出示:3、5、7、9自然段,请学生再读列宁说的话。想想:你对哪句话体会最深刻?列宁在说话的时候,心里会怎么想,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你是怎么体会到的?可以通过朗读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理解感受。3、引导学生抓住一些重点词语及标点体会列宁当时的想法。如:“一定、或者、它怕冷、自言自语、多好的、可惜、会飞回来?”体会列宁没有直接批评教育孩子,而是通过对灰雀命运的担心,去感染教育孩子,认识错误及知道孩子决心改正错误时,那种喜出望外的心情变化。4、灰雀究竟到哪里去了呢?你是怎么知道的?(课件出示4、6、8、10自然段)5、在分析描写男孩的句子时,也要抓住重点词语及标点,体会男孩说这些话时,从犹豫到安慰列宁,最后下定决心改正错误这一思想转变过程。重点探究第6自然段,引导学生在这几段中找出一个描写男孩心理很矛盾的句子,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明白为什么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说,更好地领会男孩心情和心理的变化)课件出示句子: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问:这2个句子有什么异同吗?你能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吗? (这一朗读对比训练,使学生领悟到男孩由知错而去安慰列宁到后来下定决心,放鸟归园的心理转变过程,再次感受列宁教育方法的巧妙。)6、同桌讨论:男孩为什么要捉走灰雀?列宁爱灰雀,男孩也爱灰雀,他们对灰雀的爱有什么不同?(体会到列宁爱灰雀,给予灰雀自由,那是一种真正的爱,也正是这种爱感染教育了男孩,使他改正了错误。)7、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再次入情入境感受人物的心理变化。四、 烘托高潮,总结全文(学习课文11-13自然段)1、出示上节课学生提出的问题:灰雀飞回来后,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却问灰雀,它到哪里去了呢?为什么说男孩是诚实的?2、轻声读课文,同桌讨论这2个问题。3、师生互动交流,引导学生抓住“果然、低着头”理解男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及时改正了错误,言而有信,所以说他是诚实的。而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不愿伤害孩子,体现他对孩子的爱。4、看课件,追问:列宁为什么微笑?(列宁看到灰雀回来了很高兴,更高兴的是男孩知错就改)5、让我们和列宁一样,带着高兴的心情朗读最后三个自然段。6、学了这篇课文,你发现了什么?(列宁爱灰雀,更爱诚实的男孩)你想对文中的人物说些什么呢?五、拓展延伸,训练思维课文中写了第一天列宁和男孩关于那只失踪了的灰雀的对话,紧接着直接写了第二天列宁果然看到了那只灰雀的情景。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情?男孩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请根据你的想象把它写下来。四、课堂检测(1)灰雀在枝头( )唱歌,( )惹人喜爱。 (2)老奶奶( )说:“我该怎么感谢你呀!” (3)童第周( )刻苦钻研,一遍又一遍地做实验,( )成功了。五、课后作业1通过学习灰雀这篇课文,你从列宁身上受到了什么启发?六、板书设计6、小摄影师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摄影、阳光明媚、桌子、同志、鞠躬、侧过、胶卷、一辆、秘书、杂志社等。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品读对话体会高尔基对小男孩关心、爱护的感情;小男孩对高尔基的热爱、崇敬的感情。4学习引用人物的话,可以有不同的形式二、预习学案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三、导学案一、默读课文,提出问题。 老师做简单的板书。板书顺序按同学发言的前后顺序。 (1小男孩为什么要扔纸团给高尔基? 2为什么高尔基看了纸条上的内容后同意小男孩进来? 3小男孩进到高尔基办公室是怎么做的,为什么高尔基听从小男孩的吩咐? 4小男孩为什么哭着跑了? 5高尔基为什么要喊他回来? 6高尔基为什么对待“小摄影师”和真正的摄影师态度不同?)为什么扔纸团? 在出示附板书时, 为什么同意进? 不标序号,顺序可以 为什么听吩咐? 是乱的。 为什么跑? 为什么喊? 为什么态度不同 二、细读课文,释疑解难。 师:刚才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有质量,下面我们按照课文的顺序把问题条理一下,可标上序号,然后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攻破。 1请一名同学读15自然段,解决质疑中的第一、二个问题。 (1)先小组讨论,然后班上交流。 (2)汇报交流: 小男孩之所以用“扔纸团”的方法才能见到高尔基,是因为,高尔基是一位大作家,他既要看书又要写作,因此工作很忙。工作人员不让外人随便出入是怕打扰高尔基的工作,打断他的创作灵感。但是,高尔基一旦知道小摄影师来此的意图后,一定会同意他进去的,因为,孩子们了解高尔基,敬佩高尔基。另外,小男孩采用“扔纸团”的办法说明他很机智。 摄影出示纸条上的内容:“亲爱的高尔基同志,我是一名少先队员。我想给您照张相,贴在我们的墙报上。请您让他们放我进去。我照完相,立刻就走。”纸条上的前两句话打动了高尔基。因为高尔基看到小男孩是少先队员,他拍照的目的不是为了宣传自己,而是为了同学们的学习进步。因此,高尔基同意放他进来。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高尔基对下一代的关心爱护,也可以体会出小摄影师对高尔基的热爱崇敬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读15自然段。 板书:扔纸团 放他进 2自由读611自然段,解决质疑中的第三、四、五个问题。 (1)三人一组讨论,一个人说一个问题,说的不对,不全,其他同学补充纠正。 (2)按小组在班上交流汇报,可以说可以读。 投影出示: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从“摆弄了很久很久”可以看出:一方面小男孩在调整相机的角度,解决采光等技术问题,为正式拍照做着准备;另一方面,他也可能多次调整高尔基的坐姿。由此可见,小男孩对此拍照十分重视和认真。从而也表达了他对高尔基的敬爱之情。时间对于高尔基来讲是宝贵的,是格外珍惜的,但是,对孩子他却十分慷慨,为了孩子他舍得花时间,即使孩子占用了他很多时间,他仍然耐心地接待,任其“摆弄”,还对孩子“微笑”,说明他对下一代的宽厚、慈爱和关怀。 板书:摆弄 微笑 “孩子为什么哭着跑了?”“高尔基为什么要喊他回来? 这两个问题可以用读的方式汇报。在读“突然”一词时,速度要急而快,说明情况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使高尔基一时摸不着头脑,等反应过来,孩子已经哭着跑了,眼前的一切,就发生在一瞬间。那么,小男孩为什么跑了?原因大概有二。一是小男孩出于礼貌,不愿用高尔基的胶卷,所以他跑出去,跳上一辆电车,想马上回家去取胶卷;二是小男孩此时心里十分难过,他本来经过努力终于见到了高尔基,并且还耗费了高尔基许多宝贵时间,本来可以拍照成功,实现自己的愿望,没想到一时疏忽忘了带胶卷,功亏一篑,所以他十分懊悔,哭着跑了。从高尔基的语言与动作中看出高尔基对孩子的宽容与关爱。”四、课堂检测1写出下列字的部首桌( )鞠( ) 切( ) 杂( )2组词贴( ) 秘( ) 胶( )粘( ) 密( ) 校( )3理解词语吩咐:打量:摆弄:五、课后作业作者写小摄影师给高尔基照相这件事,分别写了小摄影师和高尔基的语言、动作、神态,从中我们体会到高尔基对青少年一代的关心和爱护,希望同学们不辜负老一辈的殷切期望,努力学习,天天向上六、板书设计、小摄影师 关怀、爱护 高尔基小摄影师 有礼貌七、教学反思设计完后又仔细的审视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其中学习引用人物的话,学习对话表述的不同方式就象一根线一样把本单元的课文紧紧地拴在一起,可是在教学设计中却忽视了这一点。本课中出现了对话的好几种形式,应该让孩子好好地去品读理解,并尝试在写作中进行运用。本课课文情节设计简单,应该从课文的整体去把握、加强语言感悟,让孩子们通过自己反复地品读课文获得情感熏陶真正理解高尔基这位伟大的作家对后一代的关爱之情。第一次的设计,板块不够清晰,老师领着学生思考得东西太多,如对小纸条的解读理解不够深刻,学生思维在老师的引导下折射出来的东西比较单。7、奇怪的大石头一、教学目标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3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二、预习案预习有关李四光的有关知识三、导学案 一、导入新课 1、大家都见过石头吗?那么你们见过的石头没有什么特别的吧?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去见一见“奇怪的大石头”。 2、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石头有什么奇怪的呢,大家想不想知道?那么请同学们快速读读课文,你们一定会明白很多。读的时候划下你读不准和不明白的字词,与同桌交流,不能解决的可以问老师。 2、好,同学们都读过课文了,有没有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呢?那么老师现在来考考大家,看看黑板上的这些生字和词语是不是都认识,请这一排的同学开火车来读,其他同学仔细听他们读得对不对。 3、他们读得对吗?大家一定要注意“坑”“秦”“震”三字的读音,谁来说说它们的特点? 4、现在我们一起来把这些字词读一读。 5、老师再来教教你们写这些字。 6、大家读过了课文,知道课文讲的是谁的故事吗?是怎样一个故事呢?课文讲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的故事,他小的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从哪里来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的学习和研究,终于弄明白了巨石的奥秘,并且有了震惊世界的发现。 三、精读课文 1、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看看课文到底读得怎么样。指名读课文1、2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果读得好,就向他学习;如果读得不好,就帮助他改正。 2、师生评议。那位同学愿意继续往下读,来与他比一比?指名读38自然段,指名读9、10自然段。 3、师生评议。 4、读过了课文,你能提出一些不明白的问题或者说说你读懂了什么?那么请看黑板上的几个问题,大家分组讨论一下。(1)大石头“怪”在什么地方?(2)李四光怎么解决小时的这些疑问的? 5、生分组讨论,师巡视指导。 6、好,大家都讨论得差不多了吧?那么我们来解决黑板上的第一个问题。谁来说说你的理解? “怪”:孤零零(就一块)、巨大(把身影遮得严严实实)、四周平整(石头突兀) 7、这些问题别人没有注意,但李四光发现了。那可真是块“奇怪的大石头”,你能把这种奇怪的感觉读出来吗?请一位同学与我分角色来朗读李四光与老师的话,我读老师的话,你读李四光的话;再请一位同学与老师来读读,你读老师的话,我读李四光的话;接下来请同学们与同桌练习分角色朗读。 8、我们再来李四光后来是怎样不断来解决这下问题的。生汇报,师点拨,相机板书:奇怪的大石头想了很多年学习地质学专门去考察有了大发现四、课堂检测1、你能发现李四光小时是个怎样的孩子?(强烈的好奇心、善于提出问题) 2、从后来他解决问题中尼发下你与怎样的品质?(不放弃、有恒心) 3、你从他身上能得到什么启发?(生自由说)五、课后作业1、继续练习朗读课文。 2、抄写课文中的字词。 3、有条件的同学搜集与李四光有关的资料。六、板书设计奇怪的大石头:问老师问爸爸勤于思考不断探求学习考察8、我不能失信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二、预习学案发动学生寻找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三、导学案一、谈话导入1、哪位同学订阅过儿童时代?你知道这份儿童刊物的最早创办者是谁?宋庆龄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利用自己寻找到的资料,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向大家介绍。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她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3、读了课题你想问什么问题? 预设:我是指谁? 失信是什么意思? (失信的反义词就是-守信)那课题中“我不能失信”,说明故事中的我做到了守信。4、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读了课文就知道了。二、初读感知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生字。3、讨论疏解:a.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b. 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爸爸 伯伯家宋庆龄妈妈 小珍c.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学习第一段1、小朋友,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快速的读读第一段,哪个句子让你感受到他想去?2、找到句子,出示句子:“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3、这个句子中哪个词让你感受到宋庆龄是多么想去的?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指导学生抓住带点的词句,如:盼望明白宋庆龄是多么想去那位伯伯家,多么想去看那些可爱的鸽子。四、分角色朗读(2-9)自然段小朋友,宋庆龄这么想去伯父家,她为什么不去停住了脚步?别人是怎么劝说的?她是怎么说的?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示?1、四人小组学习(2-9)自然段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3、挑三四个小组进行比赛。4、可引导学生抓住以下重点内容随机指导朗读感悟:如:“父亲见庆龄停住了脚步,奇怪地问:庆龄,你怎么不走啦?”读这句话时,要把父亲的疑惑和慈爱表达出来。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这句话你怎么理解?随机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如果说宋庆龄在回答爸爸的建议时还只是想到会让小珍扑空从而对不住小珍的话,那么她在回答妈妈的建议时则明明白白地表明自己因为没有忘记这件事而向小珍道歉是自己失信的表现,这种明知故犯的失信,比无意中的失信,就更不对了。如此想去而未能去表明了一个孩子为守信做出牺牲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也更说明了宋庆龄人品的高尚。)5、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五、讨论深化1、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何感想?把你的感想用几句话写下来。2、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你是怎么处理的?。3、小结: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四、课堂检测1、把句子写完整老师( )给( )同学们讲故事。小( )飞上了( )的天空。马儿( )奔驰在( )的草原上。五、课后作业1、收集有关诚实守信的格言。2、阅读有关名人诚实守信的故事。六、板书设计我不能失信宋庆龄 守信用语文园地二一、 教学目标1 正确运用引用人物对话时的标点符号。 2 积累名人名言并从中受到思想启迪,情感熏陶。 3 区别形近字并会灵活组词。 4 理解成语故事内容,感受并积累中华传统文化。二、 预习学案搜集自己喜欢的名人名言。三、 导学案一)激趣导入 现在正是金秋时节,我们已经看到她缤纷的色彩,听见了她美妙的声音,分享了她带给我们的欢乐。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秋天的果园 语文园地二(板书)去品尝秋天果实的甜美吧。 设计说明: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此处设计一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是联系实际品味秋天,让学生下意识的积累语言。 (二)走进苹果园,看谁又发现 1 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