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法医学》07法医临床学.ppt_第1页
上海交通大学《法医学》07法医临床学.ppt_第2页
上海交通大学《法医学》07法医临床学.ppt_第3页
上海交通大学《法医学》07法医临床学.ppt_第4页
上海交通大学《法医学》07法医临床学.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法医临床学,概念:应用临床医学及法医学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并解决法律上有关活体的医学问题的应用学科。临床医学为法律服务的学科。检验对象为活体(活的人体)。 内容:人身伤害损伤程度鉴定(验伤) 各种损伤的伤残等级评定 疾病的确定,有否诈病 性暴力中被害人检验 人身损害的赔偿,作用(意义) 为侦查破案提供线索(根据损伤类型、 性质) 为判罪量刑提供证据(根据损伤程度) 为调解民事纠纷提供科学依据(伤残赔 偿、 离婚理由),三、临床法医学鉴定程序,案件的受理 了解案情 临床法医学检查 现场勘验 制作鉴定书,特点: 按刑事诉讼法进行,受政法机关委 托,不接受个人委托、由专职法医师或 临床医师进行 鉴定目的不是治疗而是为法律诉讼提供 证据 根据委托机构的鉴定要求进行,不涉及 鉴定要求以外内容 鉴定人有权查阅案例有关资料 鉴定结论要科学性、客观性及可信性,人体损伤程度鉴定(评定),损伤程度分类 绝对致命伤 致命伤 (受伤后死亡) 条件致命伤(年龄、体质、治疗等) 重伤 非致命伤 轻伤 (未引起死亡) 轻微伤,损伤程度鉴定的法律意义 不同的损伤程度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致命伤10年以上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死刑 重伤3-10年徒刑 特别残忍10年以上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死刑 轻伤3年以下徒刑、拘役或管制 轻微伤5-10天拘留+罚款,损伤程度鉴定发生差错的不良后果: 评定过重被告人重判 评定过轻被害人蒙受损失,损伤程度鉴定原则,鉴定的法律依据:主要依据刑法、民法通则、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法律条文,具体根据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人体轻伤鉴定标准、人体轻微伤的鉴定进行鉴定。 鉴定的医学依据 损伤当时发生的原发性伤情 全面分析 综合评定 与损伤有直接联系的并发症及后遗症 不能因临床治疗好转、预后良好而减轻原发性伤情的评定,也不能因医疗处理不当或特殊情况或个体特异体质等因素使原发伤情转重而加重损伤程度评定。,鉴定时限 原发性损伤为主要评定依据的案例,在伤后3个月进行损伤后并发症或后遗症为主要评定依据的案例,在伤后3-6个月进行。 正确判断损伤与疾病的因果关系 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鉴定过程包括:了解案情、询问损伤与疾病史、阅读病历及有关案卷材料、进行各种科学检查,必要时邀请有关学科专家协助会诊。,重伤 见人体重伤鉴定标准 司法【1990】070号,概念:刑法95条:“本法所说的重伤是指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伤害: 使人肢体残废或者毁人容貌的; 使人丧失听觉、视觉或者其他器官机能的; 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重大伤害的。” 1.视觉丧失:一眼失明 二眼低视力,其中一眼视力2级 2.听觉丧失:一耳听力在91分贝以上,二耳 听力在60分贝以上,3.毁人容貌毁损他人面容,致使容貌显著变形、 丑陋或功能障碍 眼部毁损 一眼缺损或萎缩,一眼下垂完 全覆盖瞳孔 耳廓毁损 一侧耳廓缺损达50或两侧耳廓缺 损总面积一耳60 外鼻缺损 塌陷致显著变形 口唇损伤 显著影响面容 颌骨骨折 致面容显著改变 牙齿脱落或折断 7个以上 面部损伤留有明显疤痕,4.危及生命的损伤 指受伤当时对生命有危险,或者能发生威胁生命的严重并发症。 重要脏器(脑、颈髄、心、肝、肾、大血 管等)破裂性损伤 并发重症休克、内脏感染、败血症、功能 障碍。,5.损伤造成严重后遗症 颅脑损伤外伤性癫痫、智力障碍、失语、瘫痪 消化道损伤肠梗阻、肠粘连、大便失禁 泌尿生殖器损伤生殖功能障碍、肾功能障碍 6.造成肢体残废的损伤 肢体丧失:一手拇指超过指间关节 除拇指外,其余四指中缺失三指超过近侧指间关 节 缺失一足之50或者足跟之50 肢体虽然完整,但已丧失功能,以下情况应评定重伤,直接危及生命的损伤 直接引起危及生命严重并发症的损伤 直接引起严重后遗症的损伤 引起重要器官功能丧失的损伤 引起残废的损伤 引起毁容的损伤,轻伤 见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法(司)发【1990】6号,概念:指物理、化学及生物等外界因素作用于人体,造成组织、器官结构一定程度的损害或者部分功能障碍,尚未构成重伤又不属于轻微伤害的损伤。 轻微伤 见人体轻微伤的鉴定公安部(GA/T,146-1996) 概念:是指造成人体局部组织器官结构的轻微损伤 或短暂的功能障碍。经治疗后不遗留后遗症。,损伤鉴定标准,2014年五部委联合发布 合3为1 三级五等(重伤和轻伤中分一级和二级) 伤病关系的处理,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指人类进行劳动工作的能力,包括体力和脑力劳动的总和;可分为一般性和职业性劳动能力。 劳动能力丧失:是指损伤或疾病引起原有劳动能力下降或完全丧失,不能从事原来的工作。,伤残劳动能力丧失评定 概念:伤残是损伤所致人体残疾。它包括精 神的、生理的和/或结构的异常及其导 致不同程度地丧失日常生活、工作和 学习能力的一种状态。 伤残的形成类型及鉴(评)定适应标准: 交通伤致残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 工伤致残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产品致残 职业病与职业中毒致残 医疗事故致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伤害致残 参照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 伤残等级分十级 划分依据:日常生活能力、各种活动能力、工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诈病(伤)与造作病(伤),一、概念:,1诈病:身体健康的人,假装有病。 2夸大病情 3. 诈伤:身体内无伤,伪装有伤。 4. 匿病(dissimulation):隐瞒实际患有的疾病,假装自己健康无病,或当病情稍有减轻,即述已经痊愈。,二、诈病的目的:,1诈病和夸大病情的目的 2匿病的目的,三诈病的一般表现,1伪装运动功能障碍 2伪装感觉功能障碍 3伪装内脏疾病 4. 伪装精神病,四.诈病的特点:,1. 症状混乱而矛盾 2. 过分夸大症状 3. 不正常的病程 4. 突然的发作和恢复 5. 体检不合作,五、诈病的临床法医学鉴定,鉴定程序:大致同一般的鉴定。 1.进行详细的案情调查 2.详细询问“病史” 3.审查有关病历、医疗证明、处方、化验报告X线片、心电图、脑电图、CT片、MRI片等 4全面、仔细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5全面、客观、科学的综合分析 6科学地作出结论,鉴定注意事项:,1对被检者的态度要诚恳,认真,同时仔细察颜观色,以便识别真伪,切忌诱导式提问。 2对被检者的看法切忌先入为主,主观臆断,不能让被检者觉察到对他的怀疑,使其采取对立态度而造成识别上的困难。 3文证资料在审核时应注意真伪,必要时须重复检查 。 4诈病需与某些罕见或异常型病以及癔病相鉴别。,诈病与癔症的鉴别: 1)癔症病人多数不承认自己有病,不愿就医;诈病者希望别人承认他有病,对症状常过分夸张、渲染; 2)癔病发病或终止与暗示或精神刺激有关;诈病发病有明确的目的,目的达到或不能达到时可快速“痊愈”; 3)癔症病人对鉴定人或医生的言行常漠不关心,诈病者对被鉴定人的一言一行非常敏感,有时反应强烈。,造 作 病(伤),Artificial Disease (Injury),一、概念,凡运用各种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故意损害自己身体或授意别人代作损伤或致病,称为造作病或造作伤,后者亦称为自残。,二造作病(伤)的目的,1逃避刑事责任。 2伪装积极,骗取领导信任,骗取荣誉。 3逃避工作分配,考试或骗取病假而进行自伤,假称发生了不幸灾害事故。 4诬陷他人,以达到敲诈勒索、索取赔偿或报复等目的。,三.造作伤的特点,1.部位: (1)多选择暴露和容易被人发现的部位。 (2)手可及处 (3)无生命危险的部位。 (4)不毁容的部位。 (5)部位常与造作的目的相适应。,以切划伤多见,砍创或刺创较少见 (1)伤数多、伤形大小一致; (2)密度大、间距小; (3)排列整齐、方向一致 (4)程度轻、浅表均匀; (5)创口随体表弧度而弯曲; (6)有试刀痕。,2.造作伤的特征:,5. 衣着破损情况:,6.诉说损伤经过前后矛盾,7.作伤的现场多数整齐不乱,保持原状。,4. 致伤工具:,3. 程度:,三.造作病的各种方式,1. 造作心脏病 2. 造作支气管炎 3. 造作黄疸 4. 造作糖尿病 5. 造作结膜炎 6. 造作溃疡 7. 伪造出血、发热等,四.临床法医学检验与鉴定:,1.案情调查 2.损伤检查 3.衣服检查 4.现场勘验和事件重建,虐 待(abuse),定义:凡经常遭到家庭成员或照顾人故意造成的精神或肉体上的折磨、摧残称为虐待。 虐待方式:积极和消极两大类。 虐待伤的类型:软组织损伤;眼耳损伤;骨折;内脏损伤。 法医学鉴定:鉴定标准尚不完善。,精神障碍鉴定,一、精神障碍与犯罪 与精神病种类,患者性别、年龄、病期和环境差异有关,其中最重要的是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精神分裂症 躁狂抑郁症 癫痫发作 癔症 脑器质性疾病 酒精、药物中毒,引起行为异常的精神障碍,精神异常致伤害的特征,动机短浅,费解:如被害者是与罪犯无关的过路人等,主要症状如感情麻木,异常思维,妄想等引起的行为异常 缺乏预谋 缺乏保护性 手段残忍性:不合常理,法律上的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8条 判断刑事责任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二、精神鉴定,1、责任能力的判断 鉴定罪犯的精神状态,特别是犯罪当时的刑事责任能力(criminal responsibility) 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等应鉴定犯罪行为发生时的精神状态。 鉴定人根据医学知识、临床经验、健全常识、背景资料等进行客观推测。,2、精神鉴定方法与临床检查法相同 智力鉴定 心理鉴定 家族史与既往史,躁狂/抑郁症,抑郁症: 不安、悲观、执著、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