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课件:现代中国的教育说.ppt_第1页
高三历史课件:现代中国的教育说.ppt_第2页
高三历史课件:现代中国的教育说.ppt_第3页
高三历史课件:现代中国的教育说.ppt_第4页
高三历史课件:现代中国的教育说.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课程标准 教材的地位 教学目标,重难点问题 学情分析 和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课程标准,“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 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我对课标的理解,课标要求我们首先要知道我国从建国到现在教育发展方面的相关史实,这其中就包括各个时期教育方针的制定、教育发展的表现、新时期教育的政策调整、对教育做出巨大贡献的领导人等等,并通过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来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即教育与经济发展及社会全面进步间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最终由此含义来分析我国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的措施,并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文化教育水平来服务国家,以使国运兴盛的爱国情怀。,教材的地位,文化史中中国史部分的最后一课 必修三册书中唯一涉及教育的一课 教育是思想文化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新中国成立后各个时期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具体措施,取得的成果及经验教训;新时期我国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能力目标:探究新旧教育的过渡,及教育发展的初步成就;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教育蓬勃发展的关系;理解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下,必须发展教育,提高素质培养人才,并总结挑战措施,献计献策,面对机遇,迎接挑战。,德育目标:通过建国后新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体会建立起人民的教育事业的艰难路程;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科教兴国战略是振兴中华的必然选择,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认识到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和教育的竞争,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使学生体会到现在能接受良好教育的不容易,激发其积极向上的动力及爱国热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问题,教学重点:通过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来了解教育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新时期教育所迎接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教学难点:怎样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含义;教育与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学情分析和教学方法,1、学生状况:本校学生可分为两类:一类学生基础较好,分析理解能力较强,上课比较认真,喜欢讨论问题,这类学生主要集中在快班;一类学生基础较差,不爱学习,讨厌上课,喜欢讨论问题但常与课程无关,这类学生主要集中在平行班。所以在备课时应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班级设计不同教案。 本稿所设计的教案主要针对于快班学生。,2、教学过程与方法:,过程: 设置问题导入新课创设情景联系教学内容阅读材料分析问题学生讨论得出结论提出开放性问题,教学方法:,以师生互动为主,利用学习迁移理论,创设情境,分组讨论,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主要包括以下方式 : 创设情境 学习迁移 资料回放和分析图表 分组讨论 比较和归纳总结,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借助本单元第一课两位著名科学家邓稼先和钱学森取得骄人成就的原因,引出本课的学习,2、课程讲授,首先出示广大附中校名变更表,广大附中1950年建校,恰好是新中国成立之初,而广大附中校名的变化,刚刚好印证了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教育发展的历程。,六迁校址,九易校名,根据校名的特色,可以将学校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军区学校时期(19501956)、正式中学时期(19561981)、大学附中时期(1981至今),这三个时期和新中国教育的三个时期(开创期、挫折期、新时期)基本一致,所以可借由附中发展的三个时期讲述新中国教育发展的三个时期。,一、新中国教育发展时期,开创时期(4956) 挫折时期(5676) 新时期的教育(76今),1、开创时期(4956),附中一直是军区学校,主要是针对军区干部子弟而设的学校。建国初期像附中这样的学校还有很多。由此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总结这个时期教育的特点:,人民政府接管改革收回。初步完成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教育向新民主主义教育的转变,使教育事业真正回到人民的手中 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建立人民教育事业 ;教育向工农兵开门,大力提高人民文化教育水平。,制定方针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将德育摆在首位。(联系我们学校,重视德育教育工作) 两种教育制度全日制和半工半读制 材料分析:结合学思之窗和“新中国17年教育与旧中国教育发展的比较”表格,引导学生思考学思之窗提出的问题。,2、挫折时期(),附中从这个时期开始变为中学,引导学生回忆父母祖辈所讲,这个时期中学生的主要任务:上山下乡和红卫兵造反。然后据此提出问题: 原因是什么?大跃进,文革时期,左倾思想严重影响。 造成了什么后果? (出示材料一,通过分析材料得出结论),材料一:,全国第二、三四五次人口普查的文盲人数,文革期间,文盲人数没有减少,说明在此期间教育处于停滞状态。,3、新时期的教育(今),利用学习迁移理论,联系政治史和经济史文革后的相关史实,引出挽救中国的人邓小平,指出在教育领域邓小平一样功不可没。可使学生即复习高一所学的知识,又能将政治经济文化紧密结合起来,材料分析:出示材料二 ,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教育方面言论的资料,让学生来分析二人对于教育、科技和现代化建设三者关系的主要观点,材料二:,科研是靠教育输送人才的,一定要把教育办好。 邓小平的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 我知道科学、教育是难搞的,但是我自告奋勇来抓。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 邓小平的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 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大上的报告,邓、江的教育观点,教育为科学研究提供人才、科学教育的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 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都离不开教育,所以要优先发展教育 阅读课本,总结邓小平在这种思想下为教育做出了哪些贡献?(训练学生分析材料解决问题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并借机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及提取信息的能力)。,邓小平的教育贡献:,拨乱反正、全面整顿 提出优先发展教育,科教兴国 坚持“三个面向”,深化教育改革,我国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此部分内容采用比较分析法 出示材料三、四,首先分析材料所隐含的问题,然后根据材料来总结我国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此可先询问学生,在他们心目中哪些国家算是发达国家,然后将这些国家和中国进行比较,得出我国教育面临的问题(主要目的: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材料三:,中国及部分国家25至64岁人口受教育状况,材料四:,据2001年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在每百万人中从事研究与开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美国1993年为3676人,日本1994年为4909人,韩国1994年为2193人,而我国在1995年为454人,仅为美国、日本的1/81/10,不到韩国的1/4,高端科技人才与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差距十分明显。 由于高端科技人才不足,导致我国在国际科技竞争了评价、高水平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方面存在极大差距。据全球竞争力报告对世界75个国家和地区的创新能力评价,我国处于第43位,低于人口大国巴西(33位)和印度(38位),科技创新的劣势和不利地位尤为突出。,教育面临的问题:,1、基础教育普及率低,人均受教育的年限低于主要的发达国家、而文盲人数还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2、人口受高等教育的比率远低于发达国家,科学家和工程师等高素质人才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差距十分明显 3、东西部地区和城乡人均受教育的差距大,西部和农村教育相对较弱,二、迎接新挑战,这一部分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根据我们前面所讲的内容、出示的相关材料及总结的我国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并结合课本内容,来为我国的教育发展献计献策,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迎接教育的新挑战提出自己的“高招”。 最后由老师总结我国针对挑战已经实施的一些政策,已经实行的政策:,首先是基础教育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