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性膀胱炎超声误诊膀胱癌1例报告.doc_第1页
腺性膀胱炎超声误诊膀胱癌1例报告.doc_第2页
腺性膀胱炎超声误诊膀胱癌1例报告.doc_第3页
腺性膀胱炎超声误诊膀胱癌1例报告.doc_第4页
腺性膀胱炎超声误诊膀胱癌1例报告.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腺性膀胱炎超声误诊膀胱癌1例报告【摘要】 目的 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MP)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89例小儿MP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小儿MP肺炎发生率为27.30%(89/326),高发年龄段在学龄前儿童及婴幼儿,各占46.07%、33.71%,女性患病较多;小儿MP肺炎以刺激性咳嗽为突出表现,可伴发热,年龄>4岁者肺部体征可不典型,占39.33%;病情以轻中度为主,可伴肺外并发症,以累及肺外单一系统或脏器多见;MP肺炎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疗效良好。结论 MP是小儿肺炎的重要病原体,对临床上高度疑诊为MP感染者及肺部体征不典型的患儿均应尽早检查MP-IgM及照X线胸片,并及时给予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 【关键词】 儿童;婴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近年,肺炎支原体(MP)肺炎的发病有增高趋势1,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现就我院儿科收治的89例MP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儿科2003年10月2006年7月住院的肺炎患儿共326例,以其中检测MP-IgM阳性确诊为MP肺炎的89例为观察对象,男33例,女56例,男女之比为11.7,年龄03岁30例(33.71%),7岁41例(46.07%),14岁18例(20.23%);发热64例,占71.91%,体温3937例,多为弛张热或不规则热;咳嗽86例,占96.63%,刺激性咳嗽67例(75.28%),痰咳43例(多为白粘痰)占48.31%,伴气喘16例(17.98%),紫绀10例(11.24%);双肺可闻典型小水泡音54例(60.67%),双肺体征不典型者年龄均>4岁,共35例(39.33%),其中仅闻干罗音和(或)中水泡音27例(30.34%),肺部未闻及罗音8例(8.99%);血象白细胞10.0109/L 32例(35.96%),中性粒细胞升高20例(22.47%);X线胸片显示:小斑片状影、斑点状影较多,少部分可见大片状阴影,右侧受累40例(44.94%),左侧受累15例(16.85%),双侧受累34例(38.20%)。1.2 肺外并发症的表现 共16例(占17.98%)。呕吐、腹泻、腹痛4例,室性早搏2例,CKMB升高3例,心力衰竭、急性肾炎、结膜炎、脑炎、幼年全身型类风湿、肝功能受损、溶血性贫血、胸腔积液、皮疹、淋巴结炎均各1例。同时累及肺外3个脏器者1例,2个脏器者1例。1.3 MP-IgM检测方法 取患儿静脉血2ml,离心3000r/min 共15min,取血清作为待检样本备用,检测试剂为日本进口的肺炎支原体诊断试剂盒Serodia Myco-,采用明胶微粒凝集法,每次均设阴性、阳性对照,3h观察结果,血清稀释度180为阳性。2 治疗和结果 大部分病例予-内酰氨类药物治疗,若疗效欠佳,改以下其中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白霉素、阿奇霉素或红霉素静脉滴注,后予阿奇霉素序贯口服治疗3周。本组病例全部治愈,随访34个月,无后遗症发生。3 讨论 MP为小儿呼吸道疾病的常见病原体之一2,据文献报道1,2,MP肺炎占各类肺炎总数的10%20%,部分可达30%以上;另据报道3,4MP肺炎发病年龄以714岁最多见,而婴幼儿MP肺炎的发病率亦日趋增多。本组资料显示,MP肺炎占同期住院各类肺炎患儿的27.30%(89/326),其高发年龄段在学龄前儿童及婴幼儿,各占46.07%和33.71%,以女性患儿发病较多。 MP肺炎以咳嗽为突出症状,年长儿肺部体征可不明显,肺部体征与剧咳及发热等临床表现不一致,而婴幼儿肺部罗音比年长儿多,病情重。本组资料显示MP肺炎以刺激性咳嗽、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 肺部体征不典型者比例高达39.33%,均为4岁以上的患儿;X线胸片显示受累的肺叶以右侧和双侧多见,左侧受累较少。 MP抗原与人体心、肺、肝、肾、脑和平滑肌组织存在部分共同抗原,MP感染后可产生自身抗体,导致多系统、多脏器受累的肺外表现,也可以MP肺外并发症为首发症状5。本组MP肺炎患儿中有16例同时合并肺外并发症,累及的系统包括了消化、心血管、泌尿、神经中枢、血液、皮肤和结缔组织等;以累及单一系统或脏器的多见,占87.50%(14/16),同时出现2个以上脏器受累的仅2例(占12.50%)。本组患儿病情以轻中度为主,经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均治愈,随访34个月,均无后遗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MP为小儿肺炎的重要病原体,MP肺炎症状以刺激性咳嗽较突出,可伴发热,年长儿体征可不典型,可出现肺外并发症,对临床上不能完全以细菌或病毒感染解释者,高度疑诊MP感染者均应尽早检查MP-IgM及照X线胸片,及时给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参考文献】 1 沈叙庄,扬家弘.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研究现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3,18(9):513-516. 2 李海珠,吕波,林志方,等.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与临床分析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6,29(5):433-434.3 辛德莉,李贵,李靖,等.北京地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流行状况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16):1054-1055.4 刘志刚,王亚超,张崴,等.西安地区小儿非细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